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教师资格证《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考前点题卷一
教师资格证《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某教师在“水中(江南博哥)生活的动物”一节中设置了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探究分析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层次水平分别是()。
A.了解、经历B.了解、反应C.理解、反应D.理解、领悟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三维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探究分析”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的理解水平,“建立”属于情感性目标动词的领悟(内化)水平。
故本题选D。
[单选题]2.在讲授“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节时,教师可充分利用下列哪些无形的课程资源?()①教材②动物园③学生饲养过小青蛙④学生参观过动物园⑤学生观看过《动物世界》⑥学校博物馆A.①②⑥B.③④⑤C.②④⑥D.②⑥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无形的课程资源是指非物化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
教师资源包括教师本身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等。
学生资源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感受、疑惑等。
故本题选B。
[单选题]3.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相关的实验,图甲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图乙所示,图丙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甲的a部位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C.图乙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丙中的e部位D.图乙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丙中的g部位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首先,分析题中各图:图甲,由于受单侧光照,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使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即a部位生长快于b部位;图乙,c侧生长速度小于d侧;图丙,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由于受重力作用,使生长素在近地侧积累,又由于根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所以生长速度e 大于f,h大于g。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处细胞生长慢,应与图甲中的b部位相对应,A项错误。
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生长使植物生长,B项错误。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生物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生物学中,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A. 器官B. 细胞器C. 细胞D. 生物体2.()下列哪种动物具有社会行为?A. 蜜蜂B. 鲸鱼C. 蛇D. 鳄鱼3、以下哪项是关于基因工程的正确描述?A. 基因工程是通过直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来达到改变其性状的目的。
B. 基因工程不涉及对DNA分子进行人工操作。
C. 基因工程只能应用于微生物领域,不能应用于动植物。
D. 基因工程只能用于农业和医药领域,不能用于其他行业。
4、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基本生命现象。
B. 细胞凋亡是机体清除损伤细胞的一种重要机制。
C. 细胞凋亡的发生是随机的,不受机体控制。
D. 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中。
5.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分类的依据?A. 形态特征B. 生理功能C. 遗传特征D. 地理分布6.下列哪一项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 基因B. 细胞C. 个体D. 种群7、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B.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C.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始终保持不变D.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种是可变的,进化的方向不可预测B.生物的进化方向完全取决于环境变化的影响C.生物的进化速度始终保持稳定不变的状态D.生物的进化是随机的,没有规律可循。
9、下列关于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DNA复制只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B. mRNA的形成都伴随着翻译过程的进行C. 翻译时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会转移到信使RNA上D. 一个mRNA分子只能控制一个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激素作用具有专一性,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靶细胞或靶器官B. 植物激素都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组织产生的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C. 植物激素间的作用关系通常是相互抑制的,从而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D.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效果11.在初中生物课程中,以下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壁12.在生物学中,下列哪种现象属于遗传现象?A. 花的颜色B. 猫的胡须C. 猫的体重D. 猫的尾巴形状13、下列哪项不是基因突变的特征?A. 稀有性B. 可逆性C. 随机性D. 可遗传性14、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关于细胞分裂的正确描述是?A.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B.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细胞质分裂C.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后移向细胞两极D. 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15、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A. 蛋白质B. 磷脂C. 糖类D. 核酸15.下列哪项不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A. 鼻腔B. 喉部C. 气管D. 肺泡16.下列哪项不是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A. 感觉传递B. 运动控制C. 情绪调节D. 记忆形成17.[数字]在生物学中,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会进行复制,而染色体数目不变B. 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无丝分裂不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C.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最终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D. 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都相同答案:C解析:A选项:在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确实会进行复制,导致DNA含量加倍,但此时由于DNA还未分配到子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数目并未发生变化。
这个叙述是正确的,但题目要求选择“正确且全面”的选项,而A选项没有提及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情况,因此不是最佳答案。
但在此情境下,我们仅根据A选项本身的内容判断其正确性,故A正确(但非最佳答案)。
B选项:无丝分裂过程中确实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无丝分裂不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这一结论并不准确。
在某些生物体(如蛙的红细胞)中,无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因此,B错误。
C选项: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其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但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导致最终生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这是减数分裂的基本特征,C正确。
D选项: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质分裂方式是不同的。
动物细胞通过细胞膜的内陷来分割细胞质,而植物细胞则是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进而发展成新的细胞壁来分割细胞质。
因此,D错误。
综上所述,最准确的答案是C。
2、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被光解产生的气体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它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在这个阶段,水被光解产生氧气和还原型辅酶II([H]),同时生成ATP。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B. 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C. 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进行,以mRNA为模板D. 所有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都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基因表达通常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
转录是DNA遗传信息转化为RN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翻译则是mRNA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选项A、B、C均正确描述了这些过程。
然而,并不是所有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都完全相同。
例如,原核生物(如细菌和蓝藻)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且它们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这与真核生物(如动植物和真菌)的情况有所不同。
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
2.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糖核苷酸链组成B.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且A与U配对C.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D. DNA分子中,嘌呤数总是等于嘧啶数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DNA分子的基本结构。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而非核糖核苷酸链,因此A选项错误。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但A(腺嘌呤)总是与T(胸腺嘧啶)配对,而非U(尿嘧啶),U是RNA中的碱基,所以B选项错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正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这是DNA分子结构的一个基本特征,C选项正确。
在双链DNA分子中,由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数(A+G)总是等于嘧啶数(T+C),但单独说嘌呤数等于嘧啶数是不准确的,因为A不一定等于C,G也不一定等于T,D选项错误。
3.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主要产物?A. 葡萄糖B. ATP和NADPHC. 丙酮酸和NADHD. 乙醇和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主要产物。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任意一条链B. 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遗传信息会丢失C. 转录和翻译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 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答案:D。
解析:A. 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但这条链是特定的,通常是编码链(也称为有义链或模板链),而非DNA的任意一条链。
因此,A选项错误。
B. 翻译过程是将mRNA上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mRNA的遗传信息被完整地读取并用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不会丢失。
所以,B选项错误。
C. 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
而翻译过程则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因此,C选项错误。
D. 转录和翻译都是细胞内的生物化学过程,它们都需要酶的催化才能进行。
例如,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而翻译过程则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包括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和释放因子等。
因此,D选项正确。
2、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类型主要是()。
A. 分解反应和放能反应B. 分解反应和吸能反应C. 合成反应和放能反应D. 合成反应和吸能反应答案:B。
解析: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代谢活动的重要场所。
细胞质基质中主要进行糖酵解等分解反应,这些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但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反应类型而非能量变化。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进行的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过程也是分解反应,它们将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并释放能量。
同时,细胞内的一些合成反应,如蛋白质的合成、脂肪的合成等,虽然也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但这些反应并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特有的或主要的反应类型。
此外,无论是分解反应还是合成反应,都可能是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但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主要进行的反应类型,即分解反应。
(新版)中学教师资格(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完整版)
(新版)中学教师资格(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完整版)一、单选题1.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A.WwDdxwwdD.B.WWddxWwdA、B、WwDdxwwDC、D、WwDdxWWDD答案:B解析:知识点:遗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定律。
WWddxWwdd杂交产生的全部是白色果实,B项正确。
A项:白色球状果实的频率为1/2X1/2=1/4。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不会有白色果实产生。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不会有白色果实产生。
与题干不符,排除。
2.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图4是某种藻类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B、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答案:D解析:知识点:种群增长曲线。
三条曲线中,19.8℃条件下环境中所容纳的最大个体数是最小的,所以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A项正确;由图可知,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该藻类的个体数最大值是不同的,所以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B项正确;曲线斜率表示种群的增长率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24. 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曲线斜率是最大的,也就是说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是最大的,C项正确。
D项: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D项错误。
与题干相符,当选。
3.酶的化学修饰的主要方式是()。
A、磷酸化与去磷酸化B、甲基化与去甲基化C、乙酰化与去乙酰化D、酶蛋白的合成与降解答案:A解析:知识点:酶的化学修饰的相关知识。
化学修饰的方式包括磷酸化与脱磷酸化、乙酰化与脱乙酰化、甲基化与脱甲基化、腺苷化与脱腺苷化、一SH与一S 一S一互变等磷酸化与脱磷酸化。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师考试题答案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师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1993年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新型的棉花类型,其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A.酶技术B.克隆技术C.转基因技术D.细胞融合技术答案::C解析::将苏云金杆菌中的抗虫基因转移到棉花的细胞中,培育出的棉花叫做转基因棉花,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2.蜜蜂的发育先后经历的时期是()。
A.卵-蛹-成虫B.卵-虫-成虫C.卵-蛹-幼虫-成虫D.卵-幼虫-蛹-成虫答案::D解析::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3.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在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因此①③属于基因重组。
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4.刺绣工人不小心被针刺到了右手食指,她迅速缩回并感觉右手疼。
以下对该反射的分析错误的是()。
A.“针刺”是引起缩手反射的非条件刺激B.缩手反射的感觉器位于右手食指的皮肤内C.缩手反射并感觉到疼痛都是高级神经活动D.上述反射活动说明脊髓有反射和传导功能答案::C解析::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神经冲动由右手食指皮肤内的感受器经传入神经传导到脊髓神经中枢,又由传出神经传导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该过程属于低级神经活动。
脊髓神经中枢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痛觉,这一过程属于高级神经活动,且说明脊髓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吞噬细胞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
A.全透性B.保护作用C.选择透过性D.一定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其实是胞吞的过程,胞吞体现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D项正确。
细胞壁不能控制物质进出,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特点是全透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题目所述事实不能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在“开花和结果”一节课的导中,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观看了一段“绚丽多姿的花”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后,对花的结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带着疑问进入了“开花和结果”这节课的学习。
这样的导入类型是( )。
A.事例导入B.多媒体导入C.问题导入D.经验导入答案::B解析::通过一段“绚丽多姿的花”的视频导入,属于多媒体导入。
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答案::A解析::由题目可知F区和T区的豹属于同一物种,没有生殖隔离,T区和F区由于人类活动存在地理隔离,所以T区和F区豹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异。
将T区豹引入F区。
增加了F区豹基因多样性,A项正确:题目强调的是后代性别比例。
题干中并未明确表明引入的T区豹会引起后代性别不同的个体存活率产生差异,所以后代的性别比例不一定会受影响,B项错误;因为没有生殖隔离,两个区的豹属于同一物种,所以并未影响丰富度(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的种类数),C项错误;F区豹的引入增加了T区豹基因多样性,所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D项错误。
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本卷共分为4大题30小题,作答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50 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单选题]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如图1所示,若要将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为()。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答案】A。
解析: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由图可知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在视野左上方。
在显微镜视野中,呈现的是倒立的物象,实际物体在右下方。
若要将该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即“偏哪儿往哪儿移”。
2 [单选题]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现象是()。
A.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B.婴儿听见雷声受惊发颤C.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子闭合D.跨栏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性神经联系,是在后天学习中逐渐形成的高级神经活动,需大脑皮质的参与。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A和B项属于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具有的。
C项含羞草受到触碰叶子闭合属于植物的应激性。
D项是运动员经过训练后形成的条件反射。
3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B.海葵C.涡虫D.珊瑚虫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答案】C。
解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点是体呈辐射对称,具两胚层,有简单的组织分化,具原始的神经组织以及消化循环腔。
涡虫体呈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其他都为腔肠动物。
4 [单选题] 图2中参与植物体水分的吸收、运输及散失的结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答案】C。
解析:据图判断,①为根尖,②为栅栏组织,③为导管,④为叶片表面的气孔。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生物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生物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2.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
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射狂犬疫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狂犬病毒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B.注射到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体C.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传染源D.注射狂犬疫苗让人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3.【2016上-初中生物】下列细胞器不参与胰岛素合成的是( )。
A.溶酶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粗面内质网4.【2016上-初中生物】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应将酶与底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B.0℃左右的低温降低酶活性,但其空间结构保持稳定C.超过酶的最适温度,酶将因为肽键被破坏而逐渐失活D.从生活到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内最可能找到耐高温的酶5.【2016上-初中生物】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
A.WwDd×wwddB.WWdd×WwddC.WwDd×wwDDD.WwDd×WWDD6.【2016上-初中生物】下列现象,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鲸的呼吸B.蛙的冬眠B.天鹅的飞翔 D.家兔的心跳7.【2016上-初中生物】某教师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了6个提问。
其中3个问题都提问了生物课代表。
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不符合的课程基本理念是( )。
2017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7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杜威【答案】C【解析】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代表作是《教育论》,其教育观点有,一是强调教育目的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的,它明确要求必须教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
二是他主张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
2.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性?()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D【解析】人的发展不均衡性是指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而儿童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体现的正是发展的不平衡性。
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答案】B【解析】《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论述教育教学的论著:文中明确提出了“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减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知识本位论D.能力本位论【答案】A【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的,而不定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定的: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别,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o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和文化传统【答案】C【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教师资格证《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三
教师资格证《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三[单选题]1.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江南博哥)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B.肺泡壁由软骨支撑C.毛细血管壁是一层上皮细胞D.肺泡壁也是一层上皮细胞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没有软骨支撑,故B错误。
[单选题]2.当心脏的房室瓣处于关闭,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时,心脏的房室舒缩状态为()。
A.心房、心室同时收缩B.心房收缩、心室舒张C.心房、心室同时舒张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心房收缩时,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心房舒张时,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全心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单选题]3.当农民伯伯对小麦植株一次性施肥过多时,小麦植株会出现萎蔫现象,更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烧苗的现象。
当植株发生萎蔫时,最适宜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A.加强光照B.适当浇水C.增加空气流通D.移栽植物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对植株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中离子浓度过大,以致外界离子浓度大于植物根部细胞内液体浓度,从而引起植物根部细胞失水而出现植物萎蔫甚至烧苗的现象。
故应适当给植物浇水,降低土壤中液体的浓度,使植物根部细胞恢复吸水,这样萎蔫现象就会得到缓解。
[单选题]4.教师在上“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课前,安排学生课前收集报纸、纪录片等有关环境被污染、绿色植被被破坏的资料,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A.学校课程资源B.家庭课程资源C.媒体课程资源D.社区课程资源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报纸、纪录片、电视、影视作品等均属媒体课程资源。
[单选题]5.图2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如图1所示,若要将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为( )。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2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现象是( )。
(A)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B)婴儿听见雷声受惊发颤(C)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子闭合(D)跨栏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水螅(B)海葵(C)涡虫(D)珊瑚虫4 图2中参与植物体水分的吸收、运输及散失的结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 对某池塘中的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进行研究,分析它们消化道内食物残渣组成以及体内某种主要污染物含量,结果见下表。
关于这五种生物营养关系的表述最合理的是( )。
(A)丙→戊→丁→乙→甲(B)甲→乙→丁→戊→丙(C)(D)6 某种低矮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叶背面长有孢子囊群,该植物属于( )。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7 下列物质的化学本质一定为蛋白质的是( )。
(A)酶(B)抗体(C)激素(D)神经递质8 图3表示盛夏某植物一昼夜吸收和释放CO2情况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bf段积累有机物(B)这一天中只有ce段是有光照的时段(C)d点凹陷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D)ab段中CO2释放量增加的原因是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9 图4为某生物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是四倍体生物(B)①和②是同源染色体(C)②和③的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D)③和④在后续正常分裂中会一直存在于同一个细胞10 某男性患有红绿色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男性的父亲一定患有红绿色盲(B)该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不会遗传给后代(C)该男性的神经细胞中存在红绿色盲基因(D)该男性与色觉正常的女性结婚,儿子一定不患红绿色盲11 家蚕幼蚕的体色黑色与淡赤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茧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一、单选题1.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生成一分子水,该分子水中的氢来自于()。
A.羧基B.羧基和氨基C.氨基D.R基答案::B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指的一个氨基酸的仅一氨基脱去一个氢,另一氨基酸的d一羧基脱去一个羟基生成一分子水的过程,故选B。
2.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竹林中不同种类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食性有关,而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层现象答案::B解析::竹林中不同种类的竹子为不同物种,A项正确。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而群落中的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如森林中的鸟类,林冠层栖息着鹰、杜鹃等;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林下层分布着画眉等,B项错误。
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的分层原因是一样的,与食性有关,C项正确。
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D项正确。
3.在草→蝗虫→青蛙→蛇→狐狸这条食物链中,蛇属于哪一级消费者?()A.初级B.次级C.三级D.四级答案::C解析::消费者指依靠摄取其他生物为生的异养生物,其中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被称为初级消费者。
该食物链中,绿色植物(草)为生产者,蝗虫为初级消费者,青蛙属于二级消费者,蛇属于三级消费者,狐狸属于四级(最高级)消费者。
4.下列实践活动应用了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B.水稻F1花药经组织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答案::C解析::A项采用的是杂交育种的方法。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某种兰花有细长花矩,花矩顶端储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要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答案::C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蛾口器的特征不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只是对变异进行选择,A错误。
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产生生殖隔离,B错误。
口器与花矩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按照现代生物学进化理论口器越来越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属于用进废退内容,D错误。
2.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 )。
A.基因上的3个相邻碱基B.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C.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D.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答案::D解析::mRNA分子中每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编成一组,在蛋白质合成时,代表某一种氨基酸,称为密码子。
故本题选D。
3.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A.心室-心房-动脉B.心室-心房-静脉C.心房-心室-静脉D.心房-心室-动脉答案::D解析::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一心室一动脉。
4.胸腺素是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成T淋巴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
据此分析,胸腺素()。
A.能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B.适宜的给药方式是口服C.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D.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答案::C解析::胸腺素是一种多肽激素,通过促进T细胞的分化、成熟,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杀死靶细胞,故胸腺素无法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A项错误。
该激素属于多肽类,如果口服的话,会因被消化道中的肽酶水解掉而失去功效,B项错误。
初级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采用动画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
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巩固性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理解。
选项A,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题干中教师采用动画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属于直观性教学原则中的模象直观,故A选项正确。
选项B,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排除。
选项C,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排除。
选项D,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排除。
2、在生物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概念,首先通过展示“DNA”的分子结构模型,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 讲授法B. 演示法C. 实验法D. 讨论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的识别。
选项A,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题干中教师并未直接通过口头语言传授知识,故A选项错误。
选项B,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题干中教师首先通过展示“DNA”的分子结构模型,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属于演示法,故B选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本卷共分为4大题30小题,作答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50 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单选题]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如图1所示,若要将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为()。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答案】A。
解析: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由图可知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在视野左上方。
在显微镜视野中,呈现的是倒立的物象,实际物体在右下方。
若要将该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即“偏哪儿往哪儿移”。
2 [单选题]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现象是()。
A.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B.婴儿听见雷声受惊发颤C.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子闭合D.跨栏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性神经联系,是在后天学习中逐渐形成的高级神经活动,需大脑皮质的参与。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A和B项属于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具有的。
C项含羞草受到触碰叶子闭合属于植物的应激性。
D项是运动员经过训练后形成的条件反射。
3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B.海葵C.涡虫D.珊瑚虫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答案】C。
解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点是体呈辐射对称,具两胚层,有简单的组织分化,具原始的神经组织以及消化循环腔。
涡虫体呈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其他都为腔肠动物。
4 [单选题] 图2中参与植物体水分的吸收、运输及散失的结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答案】C。
解析:据图判断,①为根尖,②为栅栏组织,③为导管,④为叶片表面的气孔。
吸收水分的是根尖成熟区.运输水分的是导管细胞,散失水分的是气孔。
故本题选C。
5 [单选题] 对某池塘中的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进行研究。
分析它们消化道内食物残渣组成以及体内某种主要污染物含量,结果见下表。
关于这五种生物营养关系的表述最合理的是()。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答案】C。
解析:根据污染物含量的多少以及消化道内食物残渣组成可判断出其捕食关系。
丙以小球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
丙被戊和乙所食,戊又被丁和乙所食。
根据生物富集原理,污染物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累积,其中甲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最高.属于最高级消费者,其主要食物是丁。
丁与乙体内污染物含量相近,不存在明显的捕食关系。
故能正确表现这五种生物营养关系的是C选项。
6 [单选题] 某种低矮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叶背面长有孢子囊群,该植物属于()。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答案】B。
解析:蕨类植物是具有维管柬并以孢子繁殖的植物,孢子体发达,具有根、茎和叶。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以种子繁殖。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生活。
综上所述,题干描述的植物属于蕨类植物。
7 [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化学本质一定为蛋白质的是()。
A.酶B.抗体C.激素D.神经递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答案】B。
解析:酶有少数是RNA,A项错误。
抗体的化学本质为免疫球蛋白,8项正确。
性激素为固醇,C项错误。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为单胺类或乙酰胆碱类,D项错误。
8 [单选题] 图3表示盛夏某植物一昼夜吸收和释放C02情况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bf段积累有机物B.这一天中只有ce段是有光照的时段C.d点凹陷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C02供应不足D.ab段中C02释放量增加的原因是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为有机物积累阶段,即ce段,A项错误。
有光照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着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
在早晨和傍晚,由于光照强度较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通过图中C0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趋势可判断,bf段为光照时间,B项错误。
d点凹陷是由于中午光照强度大.为了减少蒸腾失水,植物气孔关闭,C02供应不足,C项正确。
ab段为黎明时间段,气温升高,呼吸作用增强,因此C02的释放量增加,D项错误。
9 [单选题] 图4为某生物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是四倍体生物B.①和②是同源染色体C.②和③的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D.③和④在后续正常分裂中会一直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答案】B。
解析:图中所示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①和②为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同源染色体,有两个染色体组.该生物为二倍体生物。
A项错误、8项正确。
发生交叉互换的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C项错误。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中,D项错误。
10 [单选题] 某男性患有红绿色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男性的父亲一定患有红绿色盲B.该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不会遗传给后代C.该男性的神经细胞中存在红绿色盲基因D.该男性与色觉正常的女性结婚.儿子一定不患红绿色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答案】C。
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b)。
该男性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因此不能判断其父亲是否患有红绿色盲。
该男性的父亲是否患病,取决于该男子的奶奶是否携带致病基因,A项错误。
该男性的色盲基因可以遗传给他的女儿,8项错误。
神经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遗传物质一致,C项正确。
色觉正常的女性基因型有两种:XBXB和XBXb。
如果该男性与基因型为XBXb的正常女性结婚.儿子可能患红绿色盲,D项错误。
11 [单选题]家蚕幼蚕的体色黑色与淡赤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茧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科技小组用黑蚕黄茧和黑蚕白茧两种蚕作为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Bb和DdbbB.黑蚕黄茧是杂交后代中的重组类型C.该实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是黑蚕黄茧和淡赤蚕黄茧D.黑色相对于淡赤色是显性性状.白茧相对于黄茧是显性性状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答案】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子代中黑蚕:淡赤蚕=75:25=3:1,黄茧:白茧=1:0,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说明黑色相对于淡赤色为显性性状.黄茧相对于白茧为显性性状,且亲代黑蚕一定为杂合子,黄茧为显性纯合子,即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DdBB和Ddbb。
二者交配产生的子代表现型为黑蚕黄茧、淡赤蚕黄茧。
故A、D项错误,C项正确。
杂交后代中的黑蚕黄茧与亲本表型一致,它属于亲本类型而不是重组类型,B项错误。
12 [单选题] 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而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现象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缺失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答案】B。
解析:在无人为因素(如基因工程)干扰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
A项中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及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C和D项中,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发生在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
故本题选B。
13 [单选题]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地理隔离B.生殖隔离C.种群数量达到一定规模D.科学家以前没有发现过该物种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答案】B。
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即类群之间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与种群的数量规模无关。
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产生的基本条件。
科学家以前没有发现的物种并不能说明其是新形成的物种。
故本题选8。
14 [单选题] 已知一段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数量之比为(A+G)/(T+C)=0.5,则其互补链上的该比值是()。
A.0.5B.1C.1.5D.2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答案】D。
解析:DNA分子的双链中,A=T,G=C。
由题干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5可知,其互补链中(T+C)/(A+G)=0.5,所以其互补链上(A+G)/(T+C)=I/0.5=2。
15 [单选题] 图6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B.甲、乙两种激素是协同关系C.进食后,血液中两种激素含量都增加D.甲激素为胰高血糖素,乙激素为胰岛素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