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安全有效输血(1)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和临床诊断等。
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够等,不符合配血试验要求的标本拒收。
3.配血前必须对病人及献血者血型两次确认,必须作正反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配血。
4.《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所填血型与标本管标示血型不符时,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异议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重抽标本,复查血型,还有疑问时,立即床旁复查血型,再有疑问时,立即请示科主任处理。
5.配血中发现主、次侧有一侧凝集,一律不得发血,立即报告科主任,作进一步检查。
6.领血人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血前必须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血型、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等,以及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
7.如有群伤、需输血的病人太多,分轻重缓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较轻病人的血液,并立即报告科主任请求援助。
8.输血科(血库)必须储备一定量的血液,保证应急用血。
9.认真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11.正确合理使用化学试剂(药品),有毒有害物品专人保管,防止事故发生。
12.正确处理医疗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13.做好水、电、气防火防灾工作。
下班前必须关闭所有不用的仪器、空调等用电器,关好水、气管开关,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4.定期检查通电线路,严防引发火灾,科室配备消防器材,强化消防意识,加强消防演练,人人警惕,消除隐患。
一旦发现火源应立即进行消防处理,并立即报告医院保卫处(科)和119。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血液是生命维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安全输血
成分输血是指把采集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 出来,分别对血液实施分离,提纯,制成纯净、高 浓度、高效价的相应血液成分的制品,然后根据不 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这是当前输血技术 发展的总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成分输血的主要优点是一血多用,节约血液资源, 使一人献血,多人受益。
成分输血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因而疗效好,可 避免输入不必要的成分所致的不良反应,使输血更安 全。成分输血的另一优点是减少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 如果血液污染病毒的话,病毒不是均匀分布在各种血 液成分中的,有的成分,如白细胞、血浆,病毒分布 多,危险性相对交大。有的成分如红细胞,病毒分布 相对较少,因此危险性相对较少。
目前临床医务人员中不科学,不合理输血中最 多的是“保险血”,所谓保险血是指医生估计病人 不一定需要输血,或者输血指证不够,但考虑到病 情千变万化,担心万一有的情况没有考虑周到,或 者对相关输血适应证没有完全掌握,为保险起见, 还是决定给病人输血。因此保险血看起来似乎是为 病人着想,但由于实际上病人并不真正需要输血, 却冒了不必要的风险,一旦引起输血医疗纠纷,医 方要承担相关责任。所以也是不科学,不合理,不 安全的输血,应当避免。
根据重庆市卫生局,输血协会2004年及2006年对 市属二、三级医院,县级医院输血科(血站)临床用 血调查来看,有20%~30%的输血病人输血适应证过 宽,而1/3的病人是不必要的输血,但冒了不必要的 风险而输了血。
2000年10月1日国家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中规定的输血适应证内科输血指南: 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 血小板<30×109/L; 外科及手术,创伤输血指南: 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30×109/L。
血浆病毒灭活仪
去除白细胞的输血 现代输血医学研究证明,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 是一种“污染物”,同种异体输注会对人体产生种 种危害:如非溶血性输血性发热反应占首位,输血 性相关病毒感染,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TA-GVHD)等,这些反应与白细胞有直一种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在现代医学 中有其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然而输血也存在一些 不安全因素,特别是病毒的传播,已对输血的安全 性构成了最主要的威胁。血液传播的病毒有HIV、 HCV、HBV、梅毒,此外,还有HTLV-1、HDV、HEV、 HGV和克雅氏病毒(Creutzfeldt Jakob Disease Virus, CJDV)通过输血传播的问题。由于窗口期的 存在,加之检测试剂灵敏度,特异性尚不能达到100 %等问题存在,使漏检不可避免。
规范输血相关制度(1)
三、取血时必须在输血科取血登记本上签字。
四、取血后要迅速将血液放入取血箱内,迅速回 病房,不得中途停留。
五、血液到达病房后要双人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 血型化验单,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准确无误后, 方可输入。
六、护士从输血科取回血液后,需30分钟内进行 输血,原则上4小时内输注完成,严禁血液在科室 长时间摆放、不输,违者需上报护理部对责任人进 行处理。对造成医疗事故的按照医院相关制度处理。
(六)输血前核对
1、护士治疗室核对内容: 血液取回后,责任护士与另一护士在输血前核对
病人资料及血袋相关信息的确认:受血者姓名、 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血型、交叉 配血记录、供血者血袋号、供血者姓名、血型、 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及变质、 血袋有无渗漏、确认无误后将血液送到床边准备 输血。
(一)立即停止输血,用新的输液管滴注生理盐水 维持静脉通路。
(二)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 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三)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时,应立 即停止输血,启用新的滴管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 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 做以下核对检查:
记录单、血袋(核对方式:一人持病历、输血记录单,另一人持血袋, 逐项唱票式核对,另交叉重复一遍核对内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 血型(包括Rh血型)、血液品种、剂量、血袋编号、交叉配血实验结果、
血液有效期)→洗手,至患者床边→输血时核对:患者、床号、住院号、
腕带、输血单、病历、血袋(两人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具和血液
• 10.需要为特殊制品,如不立即输注,应及时送回 输血科(血库)保存,不能保存在临床科室,血 液出库超过30分钟不能退回。血液一经开封,不
医院临床输血培训总结 (1)
医院临床输血培训总结为进一步提高医院临床医疗及护理人员对临床输血的认识,我院检验科于2015年09月23日(14:30-17:00)在门诊五楼大会议室举办了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讲座。
培训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临床输血新进展,王磊磊介绍了血液成分产品临床应用情况的变化、血液成分产品制备方法的改进、安全有效的新血液成分产品以及血液成分产品的保存和输注方法;成分输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包括成分输血的概念、成分输血的优点、现代的输血原则、各类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等。
临床医务人员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制定的各类血液成分输注指征及适应症。
临床中,要综合各种指征明确对待是否输血、输多少血等情况。
在临床输血中违背规定,给病人输血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由临床医务人员负责。
第二部分是临床工作中输血需要注意的问题。
培训进行了两个半小时,共13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最后由我院副院长李圆圆做了总结。
通过此次培训,加深了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对临床输血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
使全体人员对各种血液制品有了更清晰地认识,纠正了在临床用血方面存在的一些陈旧的输血观念,树立合理用血的新概念,对减少非必要性输血,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自身疾病以外的风险,保障受血者的医疗安全,缓解血源紧张的难题。
促进科学合理用血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次培训对我院今后在临床输血工作中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杜绝输血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信息科2015年11月20日。
安全输血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
安全输血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导言:安全输血和预防输血感染制度是医院血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输血接受者不受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安全输血相关的概念、流程以及常见的预防性措施。
一、安全输血的概念安全输血是指将经过审核和测试的合格血液制品输注给患者的过程。
输血过程中需要确保输血品质的安全性以及减少输血相关感染的风险。
安全输血的实施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以及严格的管理制度。
二、安全输血的流程1. 输血前准备在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输血相关的医嘱和检验结果,对接受者进行相应的评估,确保血型和交叉配血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提供有效的签字授权以进行输血操作。
2. 血液制品的选择与配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医务人员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并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3. 安全措施和操作规范医务人员需要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输血操作,包括正确连接输血管路、使用无菌技术进行穿刺、确保血液输注速度适宜以及密切观察输血反应等。
4. 输血监测与记录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参数,及时记录输血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以确保输血反应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三、预防输血感染的措施安全输血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中包含了一系列的预防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血液筛查和筛选针对每一批血液制品,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病原体筛查,包括病毒标志物、细菌和寄生虫等检测,以确保血液的无菌性和免疫学的安全。
2. 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输血反应,对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以减少可能的感染传播及其他不良反应。
3. 提高医务人员的技能与培训医院需要定期开展安全输血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包括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无菌操作技术以及输血反应的识别和处理等,以保证输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强化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血液制品管理制度,包括采血、储存和运输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强血液制品的追溯和管理,以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简述输血原则
简述输血原则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失血、贫血等疾病,也可用于手术、创伤等情况下的补充血液。
然而,输血并非没有风险,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输血原则,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输血。
1. 临床适应症:输血需要明确合理的临床适应症,即真正需要输血的患者。
输血并非治疗贫血的唯一方法,药物治疗、营养调理等也可有效改善贫血症状。
因此,在决定输血前,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确保输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 血型匹配:血型匹配是输血的基本原则之一。
输血时,应将供血者的血型与受血者的血型进行匹配,以避免产生血型不合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血型有A、B、AB、O,其中还细分了Rh因子(Rh+和Rh-)。
在输血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型和Rh因子,选择相应的血液制品进行输血。
3. 交叉配血:交叉配血是一种特殊的血型鉴定方法,用于确认受血者对特定供血者的血液是否产生抗体反应。
交叉配血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通过将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交叉配血可以预测输血后是否会出现输血反应,并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供血者。
4. 输血前筛查: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对供血者和受血者进行一系列的筛查,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供血者需要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筛查,以避免输血传播感染病毒。
受血者需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评估其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输血。
5. 输血速度:输血速度是输血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快的输血速度可能导致心脏负荷过重、液体过负荷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输血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输血速度,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6. 输血反应处理:输血后可能会发生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
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医生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停止输血、给予相应的抗过敏药物等,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7. 严密观察:输血后,患者需要进行严密观察,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
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等指标,确保输血后的监测和处理工作得到及时有效地进行。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1)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
输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
但是,血液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威胁使我们对输血安全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所谓合理用血就是严格按照输血指征给病人进行输血治疗。
具体的讲,就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而又不能用其他办法替代的输血治疗。
需要输血时必须用血,不需要输血时坚决不输。
一、做到科学、合理用血归纳为四个方面
(1)临床输血的评估
(2)坚持科学合理输血原则
(3)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4)正确使用血液成分制品
二、决定给病人输血前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1)期望病人的临床情况获得什么样的改善?
(2)是否可以减少失血来减少病人对输血的要求?
(3)是否还有其它替代输血的疗法?
(4)该病人输血特定的临床或实验室指标是什么?
三、科学合理用血的疗效评价,临床输血疗效评价的方法
(1)输注红细胞类、血浆、冷沉淀,原则上在输注24小时内,应当监控检测相应的血液指标项目,作为输血疗效评价或是否需要继续输血的依据之一。
(2)输注血小板,尤其是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
在输注后1小时,检测CCI值,如CCI>7.5×10*9/L为输注血小板有效.
总而言之,我们要转变观念,积极倡导科学合理用血,掌握正确方法;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血,提高临床用血水平;不断提高输血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大力推广合理用血需多方共同努力。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模版(三篇)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模版一、引言安全输血是指在进行输血治疗时,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不发生输血反应,防止输血感染的发生。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机构的输血操作,并提供相应的措施和预防策略,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安全输血措施1. 输血人员要求(1) 所有与输血操作相关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2) 输血操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输血知识和临床经验,并定期接受进一步的培训。
(3) 输血操作人员应经过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不得患有传染性疾病。
2.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 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相应的血液检测,排除输血禁忌症。
(2) 核实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并与输血单据进行核对。
3. 输血操作规程(1) 保持输血室的洁净和安静,确保环境卫生。
(2) 佩戴洁净的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装备。
(3) 严格执行血液样品的核对操作,确保输血血型一致。
(4) 将输血血液放置于合适的容器中,避免交叉感染和样本混乱。
(5) 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并及时记录。
4. 输血后的处理(1) 输血结束后,记录输血量、输血时间、输血反应等信息。
(2) 监测患者输血后的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3) 输血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医废管理的要求进行处理。
三、预防输血感染策略1. 血液筛查(1) 所使用的血液制品必须经过严格的筛查程序,确保血液无感染源。
(2)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如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等。
2. 感染控制(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细菌、真菌等污染。
(2) 输血操作过程中,避免使用感染源,如未清洁的输液器、输血管等。
(3) 输血患者需切实做好个人卫生,保持伤口清洁并避免感染。
3. 输血反应监测(1) 输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悸等。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细则范本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细则范本一、引言输血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医疗技术,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有效进行输血操作对于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医院输血工作,制定本操作细则范本,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医疗设备的功能完好,如输血泵、输液管路等应定期检查并标识合格。
2. 配备充足的输血用血液制品,确保血库库存充足并符合质量要求。
3. 所有参与输血操作的医务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4. 注册或登记输血相关信息,包括输血血液制品信息、输血医务人员信息、受血者信息等。
三、输血操作流程1. 核对患者身份a. 与患者或其家属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等必要信息,确保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b. 与体检科核对患者的体检报告,确保患者的血型和体检结果符合输血要求。
2. 核对输血用血液制品a. 核对输血用血液制品的标签信息,包括受血者姓名、受血者血型、血袋编号、血制品名称、血制品批号等。
b. 与受血者本人核对血袋标签信息,确认核对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c. 核对输血用血液制品的有效期,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3. 准备输血设备a. 打开输血设备包装,检查输血管路是否完好无损。
b. 严禁使用已超过有效期的输血设备,确保输血设备的洁净和安全。
4. 建立静脉通路a. 选择合适的输血静脉通路,如静脉输液针、导管等。
b. 采用无菌技术建立静脉通路,并固定好输液针或导管,避免滑脱和感染。
5. 输血操作a. 进行滴速试验,根据患者耐受状况确定输血速度。
b. 连接输血管路和输血泵,严禁使用过期或损坏的输血管路。
c.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生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d. 输血过程中记录输血的时间、速度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等重要信息。
6. 输血结束a. 输血结束后,及时停止输血泵,并关闭输血管路,避免血液外溢和感染。
b. 停止输血泵后,给予患者适当的液体补充,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范本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范本安全输血是指在输血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措施,避免输血相关的风险和感染的发生。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提高医疗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输血措施和预防输血感染制度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1.输血前准备(1)患者确认:与患者核对相关信息,确保患者身份、血型、血液配型等。
(2)血液筛查:对供血者进行血液筛查,包括血型鉴定、血红蛋白测定、传染病筛查等。
(3)血液保存:确保血液保存和运输的质量,按照规定条件保存血液,并核对血液有效期。
2.输血设备准备(1)输血器具: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输血器具,包括输血管道、输血袋、输血针等。
(2)输血设备检查:对输血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器具完好、无损伤,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3.输血操作规范(1)消毒操作:对输血部位进行消毒,使用符合规定的消毒液和消毒方式,确保输血过程的无菌。
(2)输血采样:在输血前后,定期进行血液采样,检测血红蛋白、病原体感染等指标,确保输血效果和患者安全。
(3)输血速度: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输血目的,合理控制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不良反应。
(4)观察监测: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4.输血不良反应处理(1)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监测和记录,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指标。
(2)不良反应处理: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快速处理措施,包括停止输血、调整治疗方案、给予适当的药物等措施。
5.输血感染预防制度(1)供血者感染筛查:对供血者进行感染筛查,包括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2)血液质量控制:确保血液的质量可靠,定期检测血液相关指标,并设立质控机构进行质检。
(3)输血器官消毒:对输血器官进行规范的消毒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对输血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安全输血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掌握,提高操作技能。
安全输血制度
安全输血制度标题:构建安全输血制度:保障病患健康引言概述:安全输血制度是为了保障病患在输血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通过严格的血液筛查、合理的血型匹配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安全输血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安全输血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要点。
一、血液筛查1.1 血型检测:在进行输血前,必须对供血者和受血者进行血型检测,确保血型匹配准确。
1.2 传染病筛查:进行病毒和细菌等传染病的筛查,如艾滋病、乙肝、梅毒等,以排除携带者的血液。
1.3 抗体筛查:检测受血者体内的抗体情况,避免输血过程中发生不兼容反应。
二、血液储存和管理2.1 血液储存条件:确保血液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储存,避免血液变质和细菌感染。
2.2 血液标识和追踪:每单位血液都应有唯一标识,记录供血者信息和采血时间,以便追踪和管理。
2.3 血液有效期控制:对血液进行严格的有效期控制,确保输血时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输血操作规范3.1 严格消毒操作:输血前进行手部消毒,使用无菌器械和消毒剂,避免交叉感染。
3.2 输血前核对:进行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身份核对、血型核对和血袋标识核对,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3.3 输血速度控制:根据受血者的病情和输血反应情况,控制输血速度,避免输血过快导致的并发症。
四、输血反应监测和处理4.1 输血反应监测: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受血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4.2 输血反应分类:根据受血者的症状和体征,将输血反应分为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不同类型,针对性处理。
4.3 输血反应处理:根据不同类型的输血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五、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5.1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确保输血质量和安全性。
5.2 不良事件报告和分析: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流程。
安全用血[1]
虽然经过我国政府各级部门的 不懈努力,目前经采供血的传播 途径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是,我 们仍不能掉以轻心。
安全用血[1]
其它经输血 可传染的疾病还有 巨细胞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 血病病毒1型、丁型肝炎、疟疾、 丝虫病、黑热病、锥虫病、弓 形体病、贝氏虫病、梅毒、
安全用血[1]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 第三章 临床用血管理 ¡ 第四章 监督管理 ¡ 第五章 法律责任 ¡ 第六章 附则
安全用血[1]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 十九、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 4.19.1.2依据输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
安全用血[1]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输血申请 第三章 受血者血样采集和送检 第四章 交叉配血 第五章 血液入库、核对、贮存 第六章 取血(血液的发放管理) 第七章 输血(输血管理) 第八章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 第九章 积极动员患者自体输血和亲友献血 第十章 成分输血 第十一章 输血病程记录管理 安全用血[1]
安全用血[1]
第八章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
¡ 第三十一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 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 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 时处理。
安全用血[1]
第八章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第三十二条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 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 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第七章 输血(输血管理)
¡ 第二十七条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 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 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 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一)
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一)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教学内容•什么是输血安全•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输血的风险和并发症•输血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流程•输血后的观察和处理教学准备•PPT软件•讲义或复印材料•演示实物模型(可选)•视频辅助素材(可选)教学目标1.理解输血安全的重要性和目的。
2.掌握判断输血适应症和评估输血风险的方法。
3.了解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4.掌握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和输血操作流程。
5.掌握输血后的观察要点和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设计说明本课程以PPT为主要教学工具,辅以讲义和演示实物模型进行讲解。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结合视频辅助素材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课程内容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重点突出,便于学员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第一节:什么是输血安全•输血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输血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第二节: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输血的基本目的和临床适应症•判断输血适应症的依据和方法第三节:输血的风险和并发症•输血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并发症•如何评估输血风险和及时处理并发症第四节:输血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流程•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检查•输血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第五节:输血后的观察和处理•输血后的观察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如何实施输血后的护理和随访课后反思•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课程设计是否严谨合理?•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工具的效果如何?•学员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以上为一份针对”输血安全知识培训”的课件,采用markdown 格式编写。
)。
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1)
临床输血相关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999 —2012版6月12日颁发,8月1日施行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184
明确了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原则
规范了临床输血程序
标志着我国输血工作已进入依法管理阶段
2
输血风险
免疫反应
红白 细细 胞胞
血血 小浆 板
急迟 发免 G 血输 肺过
性发 热疫 V 小血 部敏
溶性 抑 H 板后 浸反
血溶 制 D 输紫 润应
血
注癜
无
效
输血感染疾病
乙丙爱人C 其 型型滋类M 它 肝肝病 TV 病 炎炎 细感原
胞染体 白 血 病
3
血液—资源短缺,供求失衡
一个国家的人口献血率达到10‰—30‰的水平, 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
合理输血理由: 1.血小板﹤50×109/L; 2.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
不合理输血理由 :1.血小板﹥100×109/L; 2.血小板在50-100× 109/L之间,无出血;
3.量不足(一次性输注﹤2×1011,即﹤1治 疗量或10U)
28
非手术科室血小板输注
合理输血理由 :1.血小板10-50×109/L,伴 有出血;
8
常见手术科室 输注红细胞
合理输血理由 :1.血红蛋白﹤70g/L;2.血 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病情决定;3. 严重创伤合并感染,Hct可达0.35
不合理输血理由 :1.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 输红细胞;2.血红蛋白﹥100g/L;3.失血量 ﹤20%自身血容量
9
严格监控临床输血的适应证标准
输注RCC单位数=
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 注:Wt 患者体重(Kg)
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
¾ 新生儿每次输注10-20ml/kg,早产儿每次输注 5-10ml/kg。
25
红细胞输注参考标准
4.输注速度
¾ 先慢后快,前15min应慢,建议1-2ml/min,无输血反应 调整速度遵医嘱要求;
¾ 一般情况下为5-10ml/min或5ml/kg/h ; ¾ 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1ml/kg/h; ¾ 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即加压输血)时,输血速度可
34
血小板输注参考标准
3.预防性应用
¾ 骨髓功能障碍PLT<10×109/L又无危险因素者,或 PLT<20×109/L有附加危险下因素者(如发热、抗菌素及 有全身止血障碍证据);
¾ 术中或有创操作时患者PLT>50×109/L; ¾ 遗传性或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时,视临床情况而定。
35
血小板输注参考标准
血小板输注参考标准
1.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¾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¾ PLT>100×109/L,可以不输 ¾ PLT<50×109/L,应考虑输 ¾ PLT50-100×109/L之间,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
渗血决定 ¾ 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不受上述
限制
z 没有证据表明输注速度不快情况下,加温会带来好处; 低温血液造成输注静脉痉挛可以用干燥毛巾局部热敷;
z 输注速度大于100ml/min时,血液温度低可成为导致心 脏骤停的一个因素;
z 给患者保温可能比给血液加温更加重要; z 一旦血液被加温,不应再输给另外的患者。
40
血液输注技术要求(血液加温)
z 适应征
输血相关制度部分 (1)
第六节输血管理一、输血管理工作制度1、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全科工作人员必须以高度认真、细心、负责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医院交给的临床供血任务。
2、具有高尚的医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合理应用血液资源,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杜绝不必要输血,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履行各级各类岗位职责。
3、工作区保持安静、整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不得在工作区内办理无关事宜。
4、配血申请单由医师逐项填写,每天上午按规定时间由护士连同受血者血样4~5ml送交输血科,急诊患者优先处理。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患者血样姓名、编号、血型及采血日期,确定后方可签字验收。
6、适量储血,既要保证医疗需要又要避免储存过多导致延长周转期或过期报废。
保证急诊和常规用血,按临床要求及时发放血液品种。
急救储血按常规用量10%储备。
每日检查冰箱血液存量和冰箱温度在2~6℃,发现血凝块、溶血或其他异常者及时报告,妥善处理同时做好记录。
7、根据治疗要求制定用血计划,提前预约并做记录,及时反馈供血服务信息。
8、储血冰箱内不得存放私人物品,非科室人员不得入内。
9、定期召开科会、科务会,定期组织业务学习。
负责临床输血技术的咨询和指导,及时收集临床用血信息并进行反馈。
10、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及交接班制度。
11、尊重领导,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
二、供血库工作制度1、供血库做好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和所在单位临床医疗和急救用血的供应工作。
2、定期制定用血计划上报市中心血站(省血液中心),及时规范填报供血统计表,做好血液的储存保管工作,及时反馈供血服务信息。
3、指导本辖区内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推广成分用血,协助做好公民无偿献血宣传和市中心血站(省血液中心)在本县(市)的采血工作。
4、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输血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5、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尚的医德和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履行各级各类岗位职责。
关于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关于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输血安全的重要性输血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手段,可以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急救、手术、肿瘤治疗等。
在输血过程中,血液从供血者体内提取后经过筛查、保存、输注等环节,最终输给需要的患者。
然而,输血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1 输血反应输血不合适或不安全可能会导致输血反应,常见的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休克等。
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确保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1.2 传染病传播输血过程中,如果在血液筛查环节出现疏漏,可能会使一些传染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通过输血传播给患者。
这会对患者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1.3 供血细胞质污染在输血过程中如果发生供血细胞质污染,则可能导致供血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患者的疗效。
输血质量的保障需要从源头严格把关。
综上所述,输血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高度重视。
二、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为了保障输血安全,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管理机构等。
这些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前提。
2.1 政策法规各国政府在法律层面对输血安全做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输血的目的、程序、要求等。
例如,美国FDA对于输血的监管非常严格,确保供血质量符合标准,减少输血风险。
2.2 标准规范国际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机构发布了一系列的输血管理标准,对输血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各个医疗机构在开展输血服务时必须遵守这些标准规范,保证输血质量。
2.3 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输血管理机构,负责输血供血者的登记筛查、血液检测、供血质量评估等工作。
这些机构通过不间断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输血过程符合规范。
实施输血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机构,才能有效保障输血安全。
三、常见的输血管理措施为了降低输血风险,医疗机构在输血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
3.1 供血者筛查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筛查,包括疾病史、既往输血史、吸毒史等,确保供血者身体健康,避免传染病感染。
输血科专业试题(一)附答案
输血科专业考试试题(一)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和,遵守一切和规程。
2.输血科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及、、,和临床诊断等,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等,的标本拒收。
3.对认定不符合要求的血标本,输血科应进行,判断不合格性质,根据影响检查结果的程度采取让步接受或拒收标本,并通知及时纠正或重新采集,记录在《》上。
4.血液出库原则:按血液或出库。
5.血液的发血原则:除非需要大量快速输血,或开放了多条静脉通道且病情允许多袋血同时输注,建议领血人一次领取一种血液及其成分,且:红细胞一次取袋;血浆一次最多取,血浆置换患者除外;冷沉淀一次最多取单位;血小板一次最多取个治疗量。
6.血液库存最低库存量:当血液中心供血充足时,取回的血液成分效期少于10天或节假日时,执行最低库存量。
红细胞:O型,A型,B型,AB型;血浆:O型,A型,B型,AB型。
7.血液库存常规库存量:当血液中心供血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取回的血液成分效期少于15天时,执行常规库存量。
红细胞:O型,A型,B型,AB型;血浆:O型,A型,B型,AB型。
8.血液库存最高库存量:当血液中心供血偏紧,取回的血液成分效期大于20天时,执行最高库存量。
红细胞:O型,A型,B型,AB型;血浆:O型,A型,B型,AB型。
9.血交叉的标本要求:配血所用受血者血样必需是输血前3天内的;常规输血和手术备血标本用采集病人静脉血5ml全血;急诊输血和抢救输血标本用采集病人静脉血5ml全血。
10.血交叉标本拒收标准:、、、、。
11.血交叉标本储存:标本原则上在检测前不保存,收到标本后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测,检测完后标本于2-8℃保存。
12.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必须坚持制度,两人或两人以上上班时由两人;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并将结果先填写在《血型鉴定登记本》、《交叉配血登记本》上,然后填写《血型鉴定报告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签上方可发出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ppt
13
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指征
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PT及APTT>正常对照值的1.5倍 急性大失血 创面弥漫性渗血 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 补充抗凝血酶Ⅲ 有明确指征行血浆置换和人工肝技术
医学课件ppt
14
血小板的输注指征
Plt<50×109/L的术中、术后的预防性输注 Plt<100×109/L,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 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紊乱(如血小板
医学课件ppt
6
发达国家的用血情况
每例手术平均用血87ml 红细胞输注指征:Hb<60g/L 代血浆的广泛应用 所有临床用血浆必须病毒灭活 回收式自身输血已经成为常规
医学课件ppt
7
输血基本指针
医学课件ppt
8
红细胞的输注指征
外伤、宫外孕等急性失血,Hb<70g/L 中度以上贫血患者术前24hr纠正贫血至
Hb70~80g/L 胸外、神外等大手术,手术前后维持
Hb≯100g/L或Hct ≯0.30
医学课件ppt
9
红细胞的输注指征
主动脉破裂、伤口持续性大量出血或创面 弥漫性出血、纠正低血容量后缺氧症状明 显、心肺代偿功能不良、高龄患者的手术, 维持 Hb70~100g/L
医学课件ppt
10
“少量血”的判断标准
没有明确指征行红细胞输注 输注剂量≤3U
医学课件ppt
11
“搭配血”的判断标准
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 红细胞输注< 6 U 红细胞输注和血浆输注反复轮替
医学课件ppt
12
无效输注红细胞的判断标准
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升高不理想 Hb短暂升高后又很快下降,甚至比输血前
更低 无持续失血 未见隐形失血 无溶血性输血反应
医学课件ppt
2
卫生部血管处衣梅处长讲话
号召全部社会都来关注血液紧张问题:血 液资源来自人体,是珍稀资源,来源有限, 而需求却不断增加,短缺不可避免
1997年红细胞用量---800吨 2008年红细胞用量---3100吨 1997年血浆产量---5600吨 2006年血浆产量---2600吨
所有突发事件都会影响到血液供给 医院和血站要管理好本辖区的临床用血 医疗业务和设施增加时,要论证血源 强调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重要性 理顺医院和血站的关系
医学课件ppt
5
卫生部血管处衣梅处长讲话
要规定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规范医疗机构的职责:输血管理委员会职
责、输血科和血库的管理(基本管理、质 量规范、SOP)、临床医生用血的管理
22
大出血的抢救
大量输血的凝血障碍是常见的,一旦出现, 很难纠正
早期血浆和血小板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维持至少40%的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计数50~100×109/L,通常能保持正常的凝 血功能
医学课件ppt
23
大出血的抢救
控制出血才是决定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 计算大出血的指标 大出血病人的黄金抢救时间
医学课件ppt
19
大量输血
大量输血的患者用掉了所有血源的50% 大量输血的患者死亡率也是50% RBC输注>20U后死亡风险大增 大量输血患者的致命三联症:凝血病理、
酸中毒、低体温
医学课件ppt
20
大量输血的凝血障碍
手术和创伤本身、失血、血液稀释、消耗、 纤维蛋白溶解、抗凝剂的影响
酸中毒降低血浆凝血系统的活性
医学课件ppt
3
卫生部血管处衣梅处长讲话
2009年红细胞和血浆总欠量1500吨 2007年全国三级医院床位增长20万张 国家对县级医院的投入加大 床位使用率为113%,周转率加快,服务半
径扩大 这种血液供求失衡现象在短期内不可能解
决
医学课件ppt
4
卫生部血管处衣梅处长讲话
要将血液用到关键的地方 不断要对受血者负责,还要对献血者负责。
无力症、低体温、药物的副作用),创面 出现不可控渗血
医学课件ppt
15
血小板的输注指征
Plt >50×109/L 无需输注 Plt 10~50×109/L 酌情输注 Plt <10×109/L 立即输注
医学课件ppt
16
冷沉淀的输注指征
甲型血友病患者有外伤或活动性出血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1g/L) DIC低凝期 Vit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 严重感染患者,特别是感染导致的DIC
低体温时血小板功能降低,当患者体温为 32℃时,血小板可黏附血管壁,但不能被活 化
人工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HES)影响 VWF和FⅧ功能
医学课件ppt
21
大量输血的凝血病理
输血量>2500ml即有出血倾向 输血量>5000ml 1/3的患者出血 输血量达到7000ml必然发生出血
医学课件ppt
医学课件ppt
17
输血指征
一切以病人疗效来评价 Hb、Hct是输血的眼睛 中国人600~800ml出血能否不考虑输血 凝血机制的动态测定 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
医学课件ppt
18
大量输血的定义
24小时内输血量≥循环血容量 3小时内输血量>1/2循环血容量 输入的浓缩红细胞>20U 出血速度>150ml/min
科学安全有效输血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大内科主任、血液科学术带头人
郑国华
医学课件ppt
1
2008年10月19日朱庆生副部长在
全国《血站站长研修班》开幕式上 讲话
我国的血站硬件不比发达国家差 差的地方:管理、人员素质、科研 薄弱环节:临床输血、血液制品 临床用血:首先是安全性 输血科要指导临床用血
医学课件ppt
24
大出血的抢救原理
先止血,后输血 先补救,后输血 先输血浆,后输血 适时补充血小板 如果FFP不能纠正凝血医学课件ppt
25
大量输血方案
是一个预先制定好的血液成分投递方案 旨在出现大出血的急性复苏阶段,在混乱
的抢救过程中,有一套系列的成分输血方 式,以特定的比例发送血液成分,恢复血 容量,参与止血过程,早期预防凝血功能 障碍
医学课件ppt
26
大量输血方案
获得控制出血的早期输血需求 预计进一步输血需求 实验室支持
医学课件ppt
27
大量输血方案
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大量紧急输血程序 (MTP:)6U红细胞、4U新鲜冰冻血浆、1U 单采血小板组成一个组分(6:4:1),同 时抽血测基本的凝血参数。启动MTP后, 如果患者持续出血或预期有出血,麻醉师 会要求输血科再次提供1份M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