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会计系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六)参考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级会计系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六)参考答案

系、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d ; 2.c ; 3.b ; 4.a ; 5.a ; 6.d ; 7.d ; 8.d ; 9.a ; 10.a ;

11.c ; 12.b ; 13.c ; 14.d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

2、×,

3、×,

4、√,

5、√,

6、√,

7、√,

8、√,

9、×,10、√,

11.错。价格变动引起总需求沿着需求曲线上下运动,而政府购买改变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发生平移。

12.对。价格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

13.错。IS 曲线的利率弹性越大,AD 曲线越平坦。

14.错。货币乘数越大,单位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带来实际货币供给量更大的变化。

15.错。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16.错。财政政策影响IS 曲线位置。

17.错。汇率上升增加进口减少出口。

18.对。长期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8分)

1.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2.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能够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3.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上升,使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其它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对的下降。

4.利率效应是指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

5.实际就业量是指所有厂商所雇佣的劳动总量。实际就业量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充分就业量。

6.充分就业量是指劳动市场均衡即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等时的就业量。

7.充分就业收入是指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等时,均衡就业量所创造的收入。

8.潜在国民收入是指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所创造的收入。潜在国民收入等于充分就业收入。

9.实际工资是指名义工资和一般价格水平之比。

10.总量生产函数又称宏观生产函数,是指一国总收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总投入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中的总就业量、自然资源和资本存量,总产出则可以指一国的GDP 。在总投人中,由于自然资源可以被视为常数,所以投入变量只有就业量和资本存量。如果用N 表示总就业量,用K 表示资本存量,用Y 表示总产出,则总量生产函数则表示为: Y =F(N ,K)。这一函数表明,在自然资源既定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取决于社会的就业量和资本存量。

11.劳动需求函数是指劳动需求量与实际工资的关系。若用d N 表示劳动需求量,W 和P 分

别表示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则劳动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d N =d N (P W ),其中,P W

为实际工资。西方学者认为,实际工资低时,劳动的需求量大;

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需求量小。即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12.劳动供给函数是指劳动供给量与实际工资的关系。若用S N 表示劳动供给量,W 和P 分

别表示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则劳动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S N =S N (P W ),其中,P W

为实际工资。—般地,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实际工

资低时,劳动供给量小,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供给量大。

13.衰退性缺口是指潜在GDP 大于实际GDP 的量。

14.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GDP 大于潜在GDP 的量。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2.答:在IS -LM 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且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 曲线右移,进而使得LM 曲线和IS 曲线的交点右移,最终增加总需求量。价格下降之所以会增加总需求量,是因为价格下降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利率,使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量增加。同理,价格上升就使总需求量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答: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经济开始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总需求曲线交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垂直的转折点。后来短期总供给曲线左移,既定的总需求曲线交于新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区域。与原来的均衡状态相比,现在的收入较低而价格水平较高,形成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左移根源于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工会要求更高的工资或厂商要求更高的利润。

如果劳动供给存在完全垄断(只有一个工会,所有工人都是工会会员),于是货币工资绝对向下刚性。若其他条件不变,工会要求更高的工资并且真的实现了这一要求。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货币工资的提高使实际工资提高,并降低对劳动的需求,最终降低实际就业量和总供给量。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量的减少意味着总供给曲线的左移。

如果在产品市场上的厂商是完全垄断者,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原则为MP ·MR=W 。由于MR

4.答:(1)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古典经济学家基于工资的完全伸缩性或市场的完全竞争的假定,认为经济中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是总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此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直线。该垂直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中,经济的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数量所决定,从而独立于价格水平。政策含义是,在长期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增加产出和就业只能改变价格水平,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是无效的。

(2)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基于货币工资向下刚性和货币幻觉的假定,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之前,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实现充分就业之后转为垂直线。(3)简化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西方学者往往还对上述曲线加以进一步简化,把该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当作一条水平线。它们的经济含义是,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之前,经济社会能以大致不变的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实现充分就业以后,总需求不管怎么变化,国民收入不再增长,只会出现通货膨胀。其政策含义是在短期内,经济未实现充分就业,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能提高社会的就业和产出水平,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是有效的。

5答:导致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1)家庭消费需求的变化;(2)企业投资需求的变化;(3)政府购买和税收的变化;(4)净出口的变化;(5)货币供给的变化。

导致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1)自然灾害和战争;(2)技术变化;(3)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4)工资水平的变化;(5)对价格水平的预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