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9年到2010年视听语言考试题目

合集下载

最新4月浙江自考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4月浙江自考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考视听语言试题课程代码:0718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动画的技艺是从下述哪一项开始的?( )A.影院动画B.实验动画C.电视动画D.叙事动画2.下列哪位人物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 )A.温瑟·麦凯B.迪斯尼公司C.埃米尔·雷诺D.宫崎骏3.利用轴线表现对话的难度在于角色并不总是面对面谈话,角色不会也不应当在对话中总保持一个位置,走动、转身、换位都很常见。

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下述哪一项原理?( )A.动接动B.头部原理C.轴线规则D.三角形原理4.下列哪一个概念使电影彻底脱离了最初的“活动照相”阶段,从简单的记录生活的工具演变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 )A.镜头 B.景别C.色彩D.灯光5.场面调度的目的是什么?( )A.让演员随心所欲地移动B.让摄影机随心所欲地移动C.把剧情的涵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D.让演员和摄影机都随心所欲地移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将摄影机转到轴线的另一侧去拍摄称为________。

7.运动分切依赖于________的选择和分切的数量,还要考虑到切换必须联贯。

8.声音的距离感主要取决于直达声和反射声的________,以及音量的大小。

9.取景范围至少要包括到人物足下,因而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以及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是________景别。

110.动画电影常常将________作为一种表现运动的方法,把对象置于移动的背景前,就可以得到运动的错觉。

11.当我们用极广的镜头近距离拍摄建筑物的时候,建筑物上垂直线条会因为透视的关系而被弯曲成弧线,这就是我们说的广角镜头的________。

最新7月浙江自考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7月浙江自考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视听语言试题课程代码:0718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和大全景不同,____通常表现室内环境,表现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人。

通过它,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还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黄土地》中就大量运用了这种镜头来表现人物的动作。

( )A.大特写B.特写C.中景D.全景2.吕克·贝松的作品《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第一场戏中,男主人公里昂正在接受着一个有关谋杀的任务。

影片用里昂的手,牛奶,里昂的墨镜,雇佣者的面部,被杀者的照片等若干个____镜头简练地完成了这场对话。

( )A.大全景B.特写C.全景D.中景3.1896年法国摄影师狄克逊首创了____手法。

( )A.旋转镜头B.升降镜头C.闪摇镜头D.摇镜头4.在35mm影片规格之下,下列哪一项镜头焦距长为标准镜头?( )A.14mm-35mmB.35mm-50mmC.50mm-75mmD.200mm-1200mm5.麦克·尼克尔斯的《毕业生》将近结尾时,达斯丁·霍夫曼在人行道上奔跑,匆忙赶去阻止女友嫁给别人。

此时摄影师采用了____压扁了透视,使人感觉他虽尽其所能快跑,却只前进了一小段距离。

( )A.长焦距镜头B.望远镜头C.变焦距镜头D.广角镜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作为电影创作的实践术语,它是指摄影机连续不断地一次拍摄。

7.画面的_________,取决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这两个因素。

8.电影一诞生,卢米埃尔就发现并运用了______景画面善于表现大的物象的特点。

《工厂大门》与《火车进站》所表现的就是众多工人上工和火车到站时站台上熙熙攘攘的景象。

最新7月浙江自考视听语言试卷及答案解析

最新7月浙江自考视听语言试卷及答案解析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视听语言试卷课程代码:07189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较为明确的结局的动画片被称为______。

2.在一部影片中,______镜头所占的比例较大,因而处理得是否得当,关系到影片造型的成败。

3.在处理群众场面时可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的拍摄角度被称为______角度。

4.焦距越______,视角越宽阔。

所以广角镜头能够在较近的距离,拍摄比较大的范围。

5.场景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轴线是以他们相互______的走向为基础的。

6.轴线是在镜头的切换中______的界线。

7.三角形摄影机布局原理基本规则,就是选择______的一侧并保持在那一侧。

8.场面调度的目的不是让演员或者______随心所欲地移动,而是把剧情的涵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赋予剧情以美学形式。

9.拼剪是用拼接来补救______。

10.声音的距离感指人耳对______的感觉。

它主要取决于直达声和反射声的比例,以及音量的大小。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叙事动画片2.背景设定3.主观视角4.运动轴线5.演员调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视听语言的特性有哪些?2.总角度的形成和确定要受哪些条件的制约?3.在同一轴线上分切运动有哪几种代表性的方法?4.现代电影艺术创作过程包含哪三个不同特点的阶段?5.剪辑创作涉及到镜头之间的空间关系时,通常有哪几种情况?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结合自己看过的一部三维动画片,简述三维动画镜头形成的过程。

2.结合课本中具体的实例,说明纵深场面调度和镜头焦距的关系。

(最新整理)4月浙江自考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整理)4月浙江自考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学考试视听语言试题课程代码:07189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叙事动画片中的影像首先是为___________服务的,是大众化的。

2.腋部或两肩以上人物的头像或者其他使主体景物细部占满画面的景别被称为___________。

3.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_。

4.将人物的1/2或2/3拍摄入景框的画面都可以称为___________。

5.当我们用极广的镜头近距离拍摄建筑物的时候,建筑物上的垂直线条会因为透视的关系而被弯曲成弧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广角镜头的___________。

6.光线聚合的一点或光线由此发散的一点被称为___________,是使画面清晰的重要环节。

7.在只有一个演员的情况下,关系轴线存在于___________之间,一般不能超过关系轴线到另一侧去拍摄。

8.可以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的景别的场面调度被称为___________。

9.镜头构图中的细微差别,摄影机的稍稍推进或摄制方向的微小变动,在银幕上都会被看成是___________。

10.在录制对白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声音的___________和距离感。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视听语言2.人物设定3.变焦镜头4.轴线5.镜头调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电视动画片的特点。

12.运动摄影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要说明常规的拍摄三人对话的方法。

4.场面调度的方法主要有哪些?5.剪辑创作过程包含哪些内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结合具体的电影片段,谈谈你对动作分解法的理解。

2.结合实例,谈谈你对音画对位的理解。

2。

《视听语言》习题与答案

《视听语言》习题与答案

《视听语言》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中特有的叙事和表达方式,通过镜头、声音、剪辑、色彩、构图等元素,将视觉和听觉信号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情感、思想及信息传递功能的综合表现形式。

2. 镜头:在电影或电视制作中,镜头是指摄影机从一个特定视角捕捉到的连续画面,它是构成影像的基本单位。

根据拍摄方法和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长镜头、短镜头、特写镜头等多种类型。

3. 剪辑:剪辑是影视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始素材进行选择、组织、排列和组合,构建新的时空关系和叙事结构,以实现故事讲述、情绪渲染和主题传达等功能。

4. 蒙太奇:蒙太奇是一种电影与电视的艺术手法,通过不同镜头的组合与并置,产生超越单个镜头本身含义的效果,包括叙事蒙太奇(如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如对比蒙太奇、象征蒙太奇)等多种形式。

5. 音画对位:音画对位是指在电影或电视作品中,声音(包括音乐、对话、音响效果等)与画面并非完全同步对应,而是通过刻意错位或非直接相关联的方式,达到强化情感表达、深化主题内涵或引发观众思考的目的。

二、填空题1. 在视听语言中,______是用于描述镜头景别大小的一种分类,其中包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答案:景别2. 按照运动方式划分,摄影机运动主要包括推、拉、摇、移、跟拍和______等。

答案:升降3. 在声音设计中,______常用来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烘托气氛或者转场过渡。

答案:主观音响/内心独白/背景音乐4. 纪录片常用的剪辑方式之一是______,强调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保留事件发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答案:长镜头剪辑5. 电影《教父》开场的经典段落运用了______手法,用一段没有言语的婚礼场景展示出科莱昂家族的人物关系和社会地位。

答案:隐喻蒙太奇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镜头节奏的主要因素?A. 镜头长度B. 镜头切换速度C. 音乐风格D. 摄影机运动速度答案:C2. 在以下哪种剪辑手法中,两个同时发生的事件被交替呈现,以增加剧情紧张感?A. 平行蒙太奇B. 交叉蒙太奇C. 重复蒙太奇D. 对比蒙太奇3. 下列关于声音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可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场感B. 只能配合画面内容,不能独立存在C. 可以塑造角色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D. 可以创造独特的观影氛围答案:B4. 以下哪个镜头运动方式主要用于展现环境全貌或物体整体?A. 推镜头B. 拉镜头C. 摇镜头D. 移镜头答案:B5. 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红色小女孩形象的运用属于哪种蒙太奇手法?A. 对比蒙太奇B. 象征蒙太奇C. 平行蒙太奇D. 交叉蒙太奇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视听语言中,构成画面空间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 光线B. 色彩C. 构图E. 运动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声音在视听语言中的功能?A. 表现空间感B. 描绘动作细节C. 创造心理空间D. 强化时间观念E. 承担叙事任务答案:ABCDE3. 下列哪些剪辑技巧有助于加快影片节奏?A. 使用快速切换的短镜头B. 采用平行蒙太奇手法C. 运用重复和积累的剪辑手法D. 减少静止镜头的数量E. 加大镜头内部的动作强度答案:ABDE4. 关于视听语言中的色彩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冷色调往往用于营造冷静、悲伤或恐怖的氛围B. 热色调常用于表现欢快、热烈或激动的情绪C. 色彩可以作为区分不同角色或故事线索的标识D. 影片色调需统一和谐,不能出现色彩冲突E. 色彩可以通过对比和渐变等方式来表达主题和情感变化答案:ABCE四、多项选择题5. 视听语言中,以下哪些元素是构成视听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A. 镜头B. 剪辑C. 蒙太奇D. 声音E. 色彩F. 构图G. 运动答案:ABCDEFG五、判断题1. 长镜头通常用来表示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减少观众的认知负担。

视听语言复习考试(学生)

视听语言复习考试(学生)

一、填空题1.()被认为是世界电影诞生日,法国的()被认为是电影的奠基人。

2.美国的()将镜头作为电影的基本组成单位,开创了完整视觉语言形成时期。

3.光线按照光位划分包括()、()、()、()、()。

4.场面调度包括()和()。

5.画面组接的连贯因素包括()、()、()、()。

6.主体动作剪辑方法主要包括()、()、()。

7.场面转换技巧主要包括()和()两种。

8.在某一场景插入前一镜头某个人物的思绪或回忆的叙述手法是()。

二、名词解释1.似动现象2.主观视角3.无声4.蒙太奇5.景物镜头6.场面调度三、简答题1.试举例说明,影像中的色彩有什么作用和意义?2.影视作品中的镜头按照作用和功能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四、论述题双人对话具有哪些典型机位组合?试举例说明双人对话场面设计有哪些方式?至少列出四种,并绘制简略机位图辅助说明。

五、综合题运用所学过的视听语言知识,试写一个人物出场段的分镜头稿本。

不限主题和题目,要体现出人物的特征和性格,并交代适当背景信息,镜头数量不超过20个。

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听语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2.大卫•格里菲斯3.顺光、逆光、侧光、顶光、底光4.演员调度镜头调度5.逻辑因素、相似因素、缓冲因素、队列因素6.分解法、增减法、错觉法7.有技巧转场无技巧转场8.闪回二、名词解释1.似动现象:格式塔心理学以完形原理对影像似动现象的心理学解释。

影片的一幅幅静态画格以每秒16格或24格的速度连续呈现,会产生似动和深度感的幻觉,这不仅是由于生理的视觉暂留现象,而且还有赖于把影像组织成更高层次的动作整体的“完形”过程,是大脑积极参与认同的结果。

2.主观视角:摄影机直接代表某一剧中人物的视点,是将观众直接引入剧情的有力手段之一。

3.无声:又叫做“静场”,相当于声音的定格,强调着某一时刻的心理冲击,在表现能力上有时胜过最强大的音效。

自考视听教育试题_浙江省1月自考试卷

自考视听教育试题_浙江省1月自考试卷

自考视听教育试题_浙江省2009年1月自考试卷浙江省2009年1月自考视听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286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方式分类______媒体为交互型媒体。

( )A.广播B.电影C.计算机D.投影2.下列传播媒体中,哪一项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体?( )A.报纸和书刊B.电话C.广播和电视D.电影3.在拍摄人像时,一般采用______,来勾划人体轮廓,增强立体效果。

( )A.侧光B.背景光C.侧逆光D.正面光4.阴雨天在室外摄像时,摄像机应该选择的色温是( )A.3200KB.5600KC.5600K+1/8NDD.7200K5.使用幻灯机放映时,如果银幕上的画面不清晰,应( )A.检查电源B.调节镜头焦距C.更换灯泡D.调整反光碗6.使用投影器时,要想使银幕上的图像上下大小一致,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投影器与银幕之间的距离B.减少投影器与银幕之间的距离C.调节聚集旋钮D.调节银幕的倾斜角,使投影器的主光轴垂直于银幕的中心7.摄影时当需要增大景物的景深时,应该采用( )A.大光圈B.小光圈C.快门速度快D.快门速度慢8.开大会作报告时,扩音系统一般选用______即可。

( )A.动圈式话筒B.电容式话筒C.无线话筒D.铝带式话筒9.把电视节目伴音信号录制下来的方式称为( )A.快录B.转录C.收录D.混录10.在无线广播中,用音频信号去调制高频无线电波的频率,这种调制方式称为( )A.调相B.调频C.调幅D.调制11.电视台播放广播电视时,发射机发射的电视信号,电视机可以通过______接收。

( )A.线路B.天线C.光缆D.红外12.______可以把复杂的技术予以简化,使读者印象更为清晰。

( )A.统计图B.解析图C.示意图D.明细表13.橱窗的______是封闭式橱窗结构。

视听语言题

视听语言题

视听语言题浙江省2005年4月自学考试视听语言试题课程代码:0718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5分)1.视觉暂留原理是比利时科学家()于1829年命名。

A.爱森斯坦B.罗格特C.普拉托D.牛顿2.胶片的技术性能中,感光性能可以通过()表现出来。

A.颗粒粗细B.清晰度C.逼真度D.色彩感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摄象机和录音机都是仿生机器B.摄影机的保真性要高于录音机C.声音具有客观性和纪录性D.高保真录音机还原的声音,依然能保持它的三维性4.跟拍镜头是将运动的拍摄对象保持在一个()画框内。

A.距离不变B.景深不变C.景别不变D.焦距不变5.()的出现是视听媒介的直接结果。

A.新新人类B.广播新人类C.电视新人类D.网虫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6.在电视解说词中,为了适应观众对信息的要求,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加快语速;二是_______________。

7.19世纪,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_______________。

8.心理学上的似动现象又叫做_______________。

9.电影电视的语言本质上就是_______________和隐喻。

10.观众对影象的感知,存在着两个层面:感官性感知和_______________。

11.影视空间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_______________。

12.电影电视中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摄影机的运动、声音的运动和镜头间的运动。

13.费穆1948年拍摄的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少有的倾向于空间调度的影片。

14.摄影师在选择胶片时,一般从三个方面考察胶片的技术性能:_______________;感光性能;以及色彩性能。

15.声音构成一般分为线性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1. 视听语言中,“视觉语言”主要指的是什么?A. 声音B. 光线C. 色彩D. 画面答案:D2. 在电影中,长镜头通常用来表达什么?A. 快节奏的动作B. 紧张的气氛C. 角色的内心世界D. 场景的转换答案:C3. 电影剪辑中的“跳切”技术通常用来表现什么?A. 连续性B. 时空的跳跃C. 角色的对话D. 场景的切换答案:B4. 在视听语言中,“声音”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增强情感B. 创造氛围C. 表达角色内心D. 改变画面的色彩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视听语言中的“蒙太奇”技术?A. 并列蒙太奇B. 对比蒙太奇C. 交叉蒙太奇D. 长镜头答案:D6. 在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可以传达不同的情绪和含义,以下哪种色彩通常与“悲伤”相关联?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B7. 在电影中,使用“逆光”拍摄可以产生什么效果?A. 突出主体B. 增加神秘感C. 创造阴影D. 增强对比度答案:B8. 在视听语言中,“声音设计”主要负责什么?A. 画面的构图B. 声音的录制C. 声音的后期处理D. 场景的布置答案:C9. 电影中使用“慢动作”镜头通常用来表达什么?A. 紧张的追逐B. 角色的思考C. 动作的夸张D. 环境的宁静答案:B10. 在电影中,以下哪个元素不属于视听语言的范畴?A. 音乐B. 对白C. 剧本D. 剪辑答案:C解析:1. 视觉语言主要指的是电影中通过画面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方式,包括构图、色彩、光线等。

2. 长镜头通常用来深入展示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观众有更多时间沉浸在场景中。

3. 跳切技术通过快速切换画面,创造出时空跳跃的效果,常用于表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4. 声音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主要是增强情感、创造氛围和表达角色内心,但不会影响画面的色彩。

5. 蒙太奇技术包括并列、对比和交叉蒙太奇,而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不属于蒙太奇技术。

6. 在电影中,蓝色通常与悲伤、忧郁等情绪相关联。

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

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

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电影中,以下哪个元素不属于视听语言的范畴?A. 音乐B. 色彩C. 剧本D. 剪辑2. 长镜头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哪位导演?A.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B. 奥逊·威尔斯C. 斯坦利·库布里克D.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3. 在电影中,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产生哪种效果?A. 景深变化B. 视角变化C. 焦点变化D. 色彩变化4. 以下哪种镜头运动方式可以模拟观众的视线?A. 平移B. 跟踪C. 推拉D. 俯仰5. 电影中的色彩运用通常不包括以下哪种功能?A. 营造氛围B. 表达情感C. 引导视线D. 增加对话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影中的______镜头通常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 电影剪辑中的“跳切”技巧可以产生______效果。

3. 在电影中,______镜头常用于表现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4. 电影音乐的运用可以增强______感,也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5. 电影中的______镜头可以创造出一种紧迫感或紧张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蒙太奇”在电影中的作用。

2. 描述一下“景深”在电影叙事中的重要性。

3. 举例说明“色彩对比”在电影中是如何影响观众情感的。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结合具体电影作品,分析“声音设计”在电影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B5. D二、填空题1. 特写2. 节奏加快3. 广角4. 空间5. 快速切换三、简答题1. 蒙太奇是电影剪辑的一种技术,通过将不同的镜头按照特定的顺序和节奏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意义和情感。

它能够加强叙事的连贯性,增强视觉冲击力,以及引导观众的情感和思考。

2. 景深在电影中非常重要,它通过控制画面中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清晰度,来表现空间的深度和层次感。

景深的运用可以加强场景的真实感,同时也可以用来强调或隐藏某些视觉元素,从而影响叙事和观众的注意力。

视听语言复习题三套题及参考答案 (2)

视听语言复习题三套题及参考答案 (2)

2009级视听语言课程考试试卷A一、名词解释1.特写2.场面调度3.对比调度4.人声5.声画同步6.理性蒙太奇二、简答题1.简要回答构图的基本原则。

2.谈谈剪辑的基本原则。

3.镜头运动的作用。

4.拍摄角度有哪些及其拍摄角度的作用。

三、论述题1.试论述声画同步对非连贯性剪辑的影响。

2.电影的时空结构包括哪几大类,试举例分析。

2009级视听语言课程试卷A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特写:特写指用以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特征的一个景别。

有时候特写被应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2.场面调度:本义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活动、空间位置的安排与调度。

引申到影视艺术中,场面调度获得了更丰富的可能性: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以及拍摄现场各部门、各元素的调度。

3.对比调度: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等等对比,则艺术效果会更加丰富多彩。

4.人声:指人在声音表达思想和喜怒哀乐等感情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

按表现方式不同,电影中的人声主要分成对话、独白和旁白三部分。

5.声画同步:也称声画合一,指影视中的声音和画面严格匹配,使发音的人或物体在银幕上与发声音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使得画面中视像的发声动作和它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且同时消失,两者吻合一致。

6.理性蒙太奇:爱森斯坦对杂耍蒙太奇进一步发展,提出理性电影的观念,追求电影富于激情的叙述和理性思想的传达。

“理性蒙太奇理论的意义在于:理性电影是能够克服逻辑语言和形象语言之间的不协调的唯一手段。

在电影辩证法的基础上,理性电影将不在是故事的电影,也不是轶闻的电影。

更改电影将是概念的电影。

它将是整个思想体系的直接表现。

”二、简答题1、简要回答构图的重要原则。

P22①平衡原则。

根据人眼观察真实世界的的正常视觉经验,我们在构图时,需要尽量遵循平衡原则。

《视听语言》试卷(A)

《视听语言》试卷(A)

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级__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密)………………………………(封)………………………………(线)………………………………密封线内答题无效二、联线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A类题(5分):吴贻弓《黄土地》孙增田《城南旧事》张艺谋《神鹿啊,我们的神鹿!》陈凯歌《苏州河》娄烨《活着》B 类题(5分):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广岛之恋》符拉哈迪(美)《罗生门》黑则明(日)《北方的纳努克》阿伦·雷乃(法国)《白》、《蓝》、《红》三部曲金基德(韩国)《冬去春来》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对错,并将答案填入括弧内。

1、电影、电视存在诸多的不同之处,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用光学镜头来进行记录。

()2、在拍摄纪录片时,镜头只需关注被摄人物话语所表达出来的内容。

()3、视听语言中所说的的“环境”,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句话中所指的“环境”是同一意思。

()4、在纪录片中“物件”也就是“道具”。

()5、760mm以外的光波是紫外线。

()6、黑光包容了所有的色光。

()7、人们看到的颜色是物体对光波吸收和反射的结果。

()8、背景可以表达画面的纵深空间。

()9、仰角度与俯角度只用来表达对人物的评价。

()10、近景或特写镜头对运动有特殊的表现力。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光影”在影视中除了照明外,还具有那些表意功能?至少列举三项。

2、前景及背景都可以增强画面的运动感,请举例说明,并指出为什么?五、分析题(15分)美国电影《现代启示录》第一场戏,表现的是一位美军上尉待命时的情景,请分析这场戏中反复出现的电风扇的语言意义。

六、创作题(25分)以“出走”为题,用镜头的画面完成一段叙事(比如:镜头一、他打开旅行箱;镜头二、……;镜头三、……等等)。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视觉滞留性原理?答:视觉滞留性是电影原理基础理论。

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某一事物之后,即使眼前的物体被移走,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也不会立即消失,还会继续短暂滞留一定的时间(约1/10秒)。

2.简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答: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从整体结构出发解释人类的现象。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

事物是由许多元素组成的,当许多元素结合在一起时,便会出现具有全新性质的新事物。

3.简述远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远景的特点和作用主要有:(1)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2)用来表现宽广、辽阔的场面,展示雄伟壮观的气势;(3)描写景物,使之富有意境和诗意,从而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4.简述中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中景的特点与作用主要有:(1)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形体动作;(2)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感情交流。

5.简述近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近景的特点与作用:(1)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2)易与观众产生交流感。

6.简述特写的特点。

答:特写的特点:(1)突出事物最有意义、价值的局部;(2)表现细节,突出细部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3)表现重点;(4)表现物体的质感。

7.什么是平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摄影(像)机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拍摄而得的镜头称为平拍镜头。

它的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对象不易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

8.什么是仰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仰拍镜头是摄影(像)机低于被摄主体的视平线、向上进行拍摄而得的镜头,有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仰视效果。

突出、夸大、拨高处于前景的被摄主体,造成令人崇敬或者恐惧的心理。

适合于表达高大的物体、腾空跃起的动作以及人或物向上的力量。

9.什么是俯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俯拍镜头摄影(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视平线、向下进行拍摄而得的镜头。

《视听语言》半期试题或《影视欣赏》结业试题

《视听语言》半期试题或《影视欣赏》结业试题

《视听语言》半期试题或《影视欣赏》结业试题视听语言半期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视听语言?A. 电视剧B. 电影C. 音乐D. 绘画2.视听语言主要通过什么进行传递?A. 视觉和听觉B. 味觉和嗅觉C. 触觉和运动D. 感知和思维3.以下哪个属于视觉元素?A. 音乐B. 对白C. 图像D. 旁白4.以下哪个属于听觉元素?A. 镜头B. 音效C. 音乐D. 色彩5.以下哪个属于影视欣赏的基本要素?A. 情节B. 艺术欣赏C. 导演D. 表演技巧6.视听语言的目的之一是?A. 传递信息B. 增加娱乐性C. 推销商品D. 宣传政治7.以下哪个属于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A. 广告B. 拍摄技法C. 观众反馈D. 情节发展8.以下哪个属于艺术欣赏的方法?A. 分析B. 批判C. 评价D. 全面欣赏9.以下哪个属于对影视作品评价的要点?A. 台词质量B. 观众反馈C. 剧情发展D. 广告植入10.视觉元素中,服装造型的作用主要是?A. 表达人物性格B. 营造环境氛围C. 增加主题表达D. 引起观众共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解释视听语言的概念,并列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2. 电影和电视剧在视听语言方面有何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三、论述题(共60分)请观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并根据观影体验回答以下问题:1. 该影片在视听语言方面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它利用了哪些视觉和听觉元素来传递信息和触发情绪?2. 影片的情节发展、演员的表演以及电影制作方面的技术是你最喜欢的部分吗?为什么?3. 你对影片的整体评价如何?它是否成功地运用了视听语言来传达主题和意义?注意:请诚实回答并陈述你的理由,字数不限。

一、选择题1. D. 绘画2. A. 视觉和听觉3. C. 图像4. B. 音效5. A. 情节6. A. 传递信息7. D. 情节发展8. D. 全面欣赏9. C. 剧情发展10. A. 表达人物性格二、简答题1. 视听语言是指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形式。

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1. 视听语言中,“蒙太奇”是指什么?A. 一种剪辑手法B. 一种拍摄技巧C. 一种表演方式D. 一种剧本格式答案:A2. 在电影中,使用“长镜头”通常是为了达到什么效果?A. 增加紧张感B. 强调细节C. 创造时间感D. 突出主题答案:C3. 以下哪一项不是视听语言中的“声音”元素?A. 对白B. 配乐C. 色彩D. 音效答案:C4. 在视听语言中,“景深”是如何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的?A. 通过改变景深,可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B. 景深不影响观看体验C. 景深只影响画面的清晰度D. 景深只影响画面的对比度答案:A5. 电影中使用“跳切”剪辑手法的目的是什么?A. 创造时间的跳跃感B. 增加画面的连贯性C. 减少不必要的镜头D. 强调角色的情绪变化答案:A6. 在视听语言中,“色彩”对情绪的表达有什么样的作用?A. 色彩可以增强情绪的表达B. 色彩与情绪无关C. 色彩只能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D. 色彩只能影响画面的清晰度答案:A7. “逆光”拍摄技巧在电影中通常用来表现什么?A. 角色的神秘感B. 角色的孤独感C. 角色的权威感D. 角色的脆弱感答案:A8. 在视听语言中,“节奏”是如何影响电影叙事的?A. 节奏可以加快或减慢叙事进程B. 节奏与叙事无关C. 节奏只能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D. 节奏只能影响画面的清晰度答案:A9. 电影中“主观镜头”的使用,通常是为了表现什么?A. 角色的内心世界B. 角色的客观视角C. 角色的外在环境D. 角色的行动路线答案:A10. 在视听语言中,“构图”对影片风格的影响是什么?A. 构图可以决定影片的风格B. 构图与影片风格无关C. 构图只能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D. 构图只能影响画面的清晰度答案:A以上是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知识。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以“自来水笔”来标榜自己电影美学观点的电影理论家是__阿斯特吕克___;2、电影具有类似人类语言的形式,但又侧身于先进文明中,具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__柯恩-赛特__的观点。

3、人类最早获得的连续照片由_英国麦布里奇_创作。

4、“诡盘”是_比利时.普拉托和奥地利斯丹普弗尔__发明的?5、日本藤竹晓把广播称为“社会的神经组织”?6、_电传真技术_的发明,实现了远程传递图像语言?7、最早的电话实验是在_1876_年,由__贝尔和沃森______进行的。

8、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由法国人___雷诺__创作的。

9、世界开办电视节目的记念日是__1936年11月2日___。

10、思维是人脑能动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与过程;11、“格式塔”属于心理学概念,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这术语的创始者是厄棱费尔。

12、“格式塔”理论提出者是阿恩海姆。

13、电影是以每秒24格画面的速度播放,电影是以每秒25格画面的速度播放。

14、阿恩海姆认为,意象在思维中的作用主要有:作为绘画、符号、记号。

15、把思维和感觉统一起来的桥梁或媒介是意象。

16、形象思维的三个阶段:形象思维的起点,形象思维的深化,形象思维的归结。

17、形象思维的三种态式:形象思维的原始态式,形象思维的发展态式,形象思维的终结态式。

18、阿恩海姆关于形象思维研究的两本主要著作是:《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

19、古希腊著名学者__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曾写到“口语是心灵的经验语言,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20、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__语言的问题主要是符号学的问题_______。

21、苏珊.朗格提出了艺术是一种符号的思想。

22、影视语言的修辞可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种。

23、影视语言有几种基本的表意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虚构。

24、长镜头理论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

巴赞提出的。

25、图像的四个基本造型要素是:形状、明暗、线条、和纵深。

视听语言考试试题及答案

视听语言考试试题及答案

视听语言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电影中,镜头的切换通常用来表示什么?A. 场景的转换B. 时间的流逝C. 人物的心理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个术语是描述电影中声音的?A. 蒙太奇B. 长镜头C. 画外音D. 跳切答案:C3. 在电影中,使用低角度拍摄通常用来表现什么?A. 角色的弱小B. 角色的强大C. 角色的中立D. 角色的邪恶答案:B4. 电影中的色彩运用可以传达哪些信息?A. 情绪B. 时代背景C. 人物性格D. 以上都是答案:D5. 在电影叙事中,平行剪辑通常用来表示什么?A. 同时发生的事件B. 角色的内心活动C. 角色的过去经历D. 角色的梦境答案:A6. 以下哪个术语是指在电影中通过画面的快速切换来产生紧张感?A. 闪回B. 闪前C. 蒙太奇D. 慢动作答案:C7. 在电影中,使用前景物体可以产生什么效果?A. 增加深度感B. 强调背景C. 模糊焦点D. 突出主题答案:A8. 电影中的“跳切”是指什么?A. 镜头之间的突然切换B. 镜头之间的平滑过渡C. 镜头之间的静止画面D. 镜头之间的缓慢移动答案:A9. 电影中使用“长镜头”通常是为了什么?A. 展示复杂的动作B. 增加紧张感C. 强调时间的流逝D. 展示人物关系答案:C10. 在电影中,使用“逆光”拍摄可以产生什么效果?A. 强调人物轮廓B. 增加画面的对比度C. 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D. 减少画面的阴影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描述一下“景深”在电影中的作用。

答案:景深是指在摄影中,从最近的清晰点到最远的清晰点之间的距离。

在电影中,通过控制景深,导演可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到特定的对象或人物上,同时也可以创造出一种空间感和深度感。

2. 解释一下“声音蒙太奇”在电影中的应用。

答案:声音蒙太奇是一种通过剪辑不同来源的声音来创造新的听觉效果的技术。

在电影中,声音蒙太奇可以用来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强调情感,或者创造一种特定的氛围。

影视视听语言试题

影视视听语言试题

影视视听语言试题考试形式填空题(1分×15=15分)单选题(1分×10=10分)多选题(2分×10=20分)【多选、错选、少选不给分】名词解释(5分×3=15分)【主要意思正确,表述有差别的给分,否则,酌情给分】简单题(10分×2=20分)【主要意思正确,表述有差别的给分,否则,酌情给分】论述题(20分×1=20分)【如题目需要例证分析,仅给出答案要点的得一半分,举例但未对例证分析的,酌情给分,例证分析详细清楚的,给满分】主观题备选题目名词解释视听语言视觉暂留原理似动现象心理补偿机制九宫格构图法色调运动镜头连贯性剪辑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长镜头声画同步声画对位简答电影画面的的画外空间构成方法有哪些?景别的组接规则包括哪些?如何进行“三点布光”?并画出光位图变焦形成的推镜头与移动机位形成的推镜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推镜头、前移镜头与跟镜头有什么异同之处?摇镜头的表现功能有哪些?升降镜头的表现功能有哪些什么是轴线原则?如何实现合理越轴什么是“三镜头”法?并画出一个简单的机位图。

论述远景与特写是两种比较特殊的景别,请举例论述它们的表现特点。

线条是构图的重要原素,请举例论述不同线条形式在影视构图中的表现与作用。

色彩在电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请举例论述色彩在电影中的表现出的情绪功能不同位置的光源会对电影画面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亦有不同的用途,请举例说明。

推拉镜头具有哪些表现功能,请举例说明,并回答在拍摄推拉镜头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章1,视听语言的定义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它以人类的视听经验为基础,以视听为特征,是影视艺术用以表达思想、完成叙事的艺术手段,是创作者的一种思维方式。

2,视听语言的基本特性:纪录性、幻觉性3,视觉暂留原理视觉暂留原理指的是人眼在观察动态景物时,光信号使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影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视网膜上的物体影像并不立即消失,而是暂留一段时间,这一现象就被称为“视觉暂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视听语言试题课程代码:0718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动画的技艺是从下述哪一项开始的?( )A.影院动画B.实验动画C.电视动画D.叙事动画2.下列哪位人物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 )A.温瑟·麦凯B.迪斯尼公司C.埃米尔·雷诺D.宫崎骏3.利用轴线表现对话的难度在于角色并不总是面对面谈话,角色不会也不应当在对话中总保持一个位置,走动、转身、换位都很常见。

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下述哪一项原理?( )A.动接动B.头部原理C.轴线规则D.三角形原理4.下列哪一个概念使电影彻底脱离了最初的“活动照相”阶段,从简单的记录生活的工具演变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 )A.镜头 B.景别C.色彩D.灯光5.场面调度的目的是什么?( )A.让演员随心所欲地移动B.让摄影机随心所欲地移动C.把剧情的涵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D.让演员和摄影机都随心所欲地移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将摄影机转到轴线的另一侧去拍摄称为________。

7.运动分切依赖于________的选择和分切的数量,还要考虑到切换必须联贯。

8.声音的距离感主要取决于直达声和反射声的________,以及音量的大小。

9.取景范围至少要包括到人物足下,因而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以及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是________景别。

10.动画电影常常将________作为一种表现运动的方法,把对象置于移动的背景前,就可以得到运动的错觉。

11.当我们用极广的镜头近距离拍摄建筑物的时候,建筑物上垂直线条会因为透视的关系而被弯曲成弧线,这就是我们说的广角镜头的________。

07189# 视听语言试题第1 页(共6 页)12.平面场面调度来自于戏剧舞台,属于________性的场面调度。

13.镜头是由画面和________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

14.背景设定是以________导演为中心,根据导演的意图绘制出作品中的空间环境。

15.较近的镜头一般能比较远的镜头使我们在感情上更加________人物。

16.“闪摇镜头”就是指________,指速度极快地摇摄镜头。

17.由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叫做________。

18.动接动是不同主体镜头的切换方法,________是同一主体的镜头切换方法,二者应该严格区分。

19.电影的艺术实践证实:由________将运动的典型部分拍下来,往往要比只用一个镜头拍下整个运动更生动,更有趣味。

20.齐轴镜头属于________角度一种极端的位置,将摄影机放在轴线上,两个人物之间拍摄。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无技巧剪辑22.音乐的蒙太奇23.总角度24.特写25.轴线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6.视听语言的特性。

27.请说出5种场景转换技巧。

28.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可以使对话能够顺畅地展开?29.简述剪辑创作的过程。

30.请说出5种常见的场面调度技巧。

31.简述音画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2.结合本书中具体的电影片段,分析各种景别运用的特点。

33.结合本书中具体的电影片段,分析关系轴线在双人对话场面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07189# 视听语言试题第2 页(共6 页)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较为明确的结局的动画片被称为______。

2.在一部影片中,______镜头所占的比例较大,因而处理得是否得当,关系到影片造型的成败。

3.在处理群众场面时可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的拍摄角度被称为______角度。

4.焦距越______,视角越宽阔。

所以广角镜头能够在较近的距离,拍摄比较大的范围。

5.场景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轴线是以他们相互______的走向为基础的。

6.轴线是在镜头的切换中______的界线。

7.三角形摄影机布局原理基本规则,就是选择______的一侧并保持在那一侧。

8.场面调度的目的不是让演员或者______随心所欲地移动,而是把剧情的涵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赋予剧情以美学形式。

9.拼剪是用拼接来补救______。

10.声音的距离感指人耳对______的感觉。

它主要取决于直达声和反射声的比例,以及音量的大小。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叙事动画片2.背景设定3.主观视角4.运动轴线5.演员调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视听语言的特性有哪些?2.总角度的形成和确定要受哪些条件的制约?3.在同一轴线上分切运动有哪几种代表性的方法?4.现代电影艺术创作过程包含哪三个不同特点的阶段?5.剪辑创作涉及到镜头之间的空间关系时,通常有哪几种情况?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结合自己看过的一部三维动画片,简述三维动画镜头形成的过程。

2.结合课本中具体的实例,说明纵深场面调度和镜头焦距的关系。

07189# 视听语言试题第3 页(共6 页)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叙事动画片中的影像首先是为___________服务的,是大众化的。

2.腋部或两肩以上人物的头像或者其他使主体景物细部占满画面的景别被称为___________。

3.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_。

4.将人物的1/2或2/3拍摄入景框的画面都可以称为___________。

5.当我们用极广的镜头近距离拍摄建筑物的时候,建筑物上的垂直线条会因为透视的关系而被弯曲成弧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广角镜头的___________。

6.光线聚合的一点或光线由此发散的一点被称为___________,是使画面清晰的重要环节。

7.在只有一个演员的情况下,关系轴线存在于___________之间,一般不能超过关系轴线到另一侧去拍摄。

8.可以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的景别的场面调度被称为___________。

9.镜头构图中的细微差别,摄影机的稍稍推进或摄制方向的微小变动,在银幕上都会被看成是___________。

10.在录制对白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声音的___________和距离感。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视听语言2.人物设定3.变焦镜头4.轴线5.镜头调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电视动画片的特点。

2.运动摄影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要说明常规的拍摄三人对话的方法。

4.场面调度的方法主要有哪些?5.剪辑创作过程包含哪些内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结合具体的电影片段,谈谈你对动作分解法的理解。

2.结合实例,谈谈你对音画对位的理解。

07189# 视听语言试题第4 页(共6 页)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视听语言试题课程代码:0718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和大全景不同,____通常表现室内环境,表现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人。

通过它,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还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黄土地》中就大量运用了这种镜头来表现人物的动作。

( )A.大特写B.特写C.中景D.全景2.吕克·贝松的作品《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第一场戏中,男主人公里昂正在接受着一个有关谋杀的任务。

影片用里昂的手,牛奶,里昂的墨镜,雇佣者的面部,被杀者的照片等若干个____镜头简练地完成了这场对话。

( ) A.大全景 B.特写C.全景D.中景3.1896年法国摄影师狄克逊首创了____手法。

( )A.旋转镜头B.升降镜头C.闪摇镜头D.摇镜头4.在35mm影片规格之下,下列哪一项镜头焦距长为标准镜头?( )A.14mm-35mmB.35mm-50mmC.50mm-75mmD.200mm-1200mm5.麦克·尼克尔斯的《毕业生》将近结尾时,达斯丁·霍夫曼在人行道上奔跑,匆忙赶去阻止女友嫁给别人。

此时摄影师采用了____压扁了透视,使人感觉他虽尽其所能快跑,却只前进了一小段距离。

( )A.长焦距镜头B.望远镜头C.变焦距镜头D.广角镜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作为电影创作的实践术语,它是指摄影机连续不断地一次拍摄。

7.画面的_________,取决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这两个因素。

8.电影一诞生,卢米埃尔就发现并运用了______景画面善于表现大的物象的特点。

《工厂大门》与《火车进站》所表现的就是众多工人上工和火车到站时站台上熙熙攘攘的景象。

9.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拍摄,可使画面产生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从一个对象到更多对象的变化,使观众有视点向后移动的感觉,这种运动镜头方式叫做_________。

07189# 视听语言试题第5 页(共6 页)10.移动镜头按其移动方向大致可分为横向移动和_________。

11.镜头的_________是指当镜头对焦于无穷远处时,影片面至光学中心的距离。

12.具有多重焦距的镜头叫做_________。

13.由远及近的被摄景物在画面中表现为全部清晰的影像指_________。

14.光圈开口越窄,景深越_________。

15.电影场面调度基本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与_________。

16.音响与画面的结合,音乐情绪与画面情绪基本一致,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完全吻合,叫_________。

17.音乐的录音有先期录音、后期录音、_________三种方式。

18.前一个场景的画面逐渐暗淡直至完全消失,后一场景的画面逐渐显露直到十分清晰。

用于表现某一个情节的终了和另一个情节的开端。

这叫_________。

19.导演在剪辑两个镜头时,必须考虑到两种形式的运动:一种运动是蕴藏在镜头本身之中的,另一种运动是由_________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