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安装部署手册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的功能使用说明

TIP3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的功能使用说明双击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的图标,打开系统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后,进入系统主界面。
在系统主界面上部有一排功能菜单,如图1所示。
单击每个功能菜单,均可调出相应的子菜单。
各菜单功能介绍如下:图1 系统主菜单【系统配置】:实现系统参数配置、系统登录密码管理、操作人员设置、系统操作日志查询、数据库管理及维护、区域设置等功能。
【实时监控】:提供门禁、环境、安防、视频、消防等信息的综合监控,提供图标、电子地图等多种监控方式,实现设备的信息查看及远程控制。
【辅控主机管理】:实现对辅控主机的搜索、添加、运行参数设置、在线检测等功能,实现对每一个监控通道的监控内容、信息类型、告警门限等参数设置。
【门禁管理】:实现发卡授权、卡片管理、开门方式设置、开门记录查询、门禁设备管理等功能,在此可完成门禁系统的所有功能。
【视频管理】:实现视频监控设备管理、视频录像查询、联动抓拍查询、实时视频监控、摄像机预置点设置。
【电子地图】:实现电子地图的设计、编辑。
【联动方案管理】:完成各子系统间的联动配置,实现广泛联动功能。
【规约配置管理】:实现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通信规约配置。
【数据记录报表】:实现各种历史数据的查询及报表管理。
下面我们分别来认识每个功能菜单:一、系统配置系统配置功能在【系统配置】主菜单的各子菜单中完成。
1 系统参数配置完成系统通信参数、登录选项及数据保存目录设置,依次选择主菜单的【系统配置】->【系统参数设置】,即可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2 修改密码当前登录人员可以登录系统进行原登录密码的修改操作。
依次选择主菜单的【系统配置】->【修改密码】,进入密码修改界面,进行密码的修改。
3 操作员管理主要实现系统平台的操作人员的管理,包括增加操作员组,增加操作员、删除、修改以及角色授权,可管部门,退出等。
依次选择主菜单的【系统配置】->【操作员设置】,即可进入操作员设置界面。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通用)技术规范(1).docx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通用技术规范、专用技术规范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技术规范“表6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技术规范、专用技术规范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覆冰厚度、耐地震能力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技术规范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技术规范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新建工程,项目单位应遵循通用技术规范部分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技术规范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7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目次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95)1 总则 (97)1.1 一般规定 (97)1.2 标准和规范 (97)1.3 投标人必须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 (98)1.4 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 (98)2 技术要求 (99)2.1 环境条件 (99)2.2 工作条件 (99)2.3 基本技术条件 (99)2.4 技术性能要求 (100)3 试验 (110)3.1 型式试验 (110)3.2 出厂试验 (110)3.3 现场试验 (110)4 其他要求 (111)4.1 质量保证 (111)4.2 技术服务 (111)4.3 工厂检验和监造 (113)4.4 包装运输和储存 (113)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及所投产品制造商必须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 9001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智能变配电辅助监控系统综合监控平台2022

智能变配电辅助监控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一、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目的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通过对现有孤立分散的各类二次系统资源进行规范整合,实现二次系统的优化配置、信息资源共享、部门间业务的无缝衔接,从而提高电网一体化运行水平,解决二次系统种类繁杂、运行信息割裂等问题,满足大运行体系建设的需要。
1、通过规范各类辅助生产系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及通信规约,有利于统一化管理,方便新的智能化功能扩充。
2、可以实现变电站“数据集成、业务协同、管理集中、资源共享”的管理要求,实现信息的集中采集、集中传输、集中分析、集中应用,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交互应用,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信息孤岛”的局面。
3、通过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有机整合,不仅可以提升各子系统的性能,实现系统功能的统一管理及广泛联动,提高应急处理和反应能力,加强对意外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管理能力。
从而全面提升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4、通过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高度集成,统一上传,有利于远方人员对站内状况的全盘掌控,以加强对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提高对变电站辅助生产系统的监管质量,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二、设计原则主要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兼容性、易操作性等几方面。
从实际出发,采用统一数据模型、统一通信规约、具有网络功能的物联网智能网关作为站端主机,辅于传感器,将变电站运行环境涉及的安全项目纳入到统一的监控平台下,组建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彻底解决了各种监控系统独立建设、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孤岛的现象。
建设周期大为缩短,系统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
三、系统架构恒钛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以网络通信(IEC61850协议)为核心,通过各种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对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的全天候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以及变电站安全警卫产的要求。
⏹采用分层、分区的分布式结构,分为省、市、集控站三级中心。
⏹实现站端环境、视频、火灾消防、采暖通风、照明、SF6、安全防范、门禁等所有监控量在监控系统主界面上进行一体化显示,并对灯光、风机、水泵、加热器以及空调等设备进行手动、自动或者联动的控制。
变电站(配电室)智能辅助监控系统最新.docx

变电站〔配电室〕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变电站〔配电室〕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可比照变配电设备、现场环境、周界安防等情况智能分析监控,判断出异常时会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到多位电力值班人员,提供一个快速、详细的信息通知,对电力故障的防范、应急、处理起到一个辅助作用。
一、变电站/配电室智辅系统主要监控内容1、变压器测温:使用测温模块,对变压器接触点进展温度采集,用于变电站。
2、开关柜测温:监测进出的母线、接触点的温度信息,高温异常自动报警。
3、配电柜监测:监测配电柜各项电力参量,分析电力运行状态,找出电力不稳定的情况。
4、温湿度监控:采集各个设备运行环境的温度、湿度,并显示出来。
5、视频监控:实时视频监控图像、画面回放、警报联动抓拍等功能。
6、风机控制:远程启动/关闭,加强通风质量、提高散热能力。
7、气体监测:实时监测六氟化硫、臭氧等类型的气体有无泄漏,以便发出预警。
8、平安监控:接入电子围栏、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实现入侵警报。
9、水位监测:安装水位传感器,监测水位上涨情况。
10、水泵控制:与水位传感器联动,一键开/关,进展排水操作。
11、门禁管理:人员管理、权限分配、开门方式、出入记录、远程开门。
12、空调监控:监测送风口、运行模式、电流参数等信息,可与温湿度联动,进展控温、调湿。
13、灯光控制:远程控制变电站、配电室的灯光设备,减少因忘记关灯造成的电力消耗。
14、消防监测:烟雾、明火等火灾信息,增强火灾应急处理效率。
15、漏水监测:铺设感应线,对重点区域进展漏水监测,防止水浸破坏电力系统。
16、加湿器/除湿机:监测其运行状态,支持远程联动,防控高温、潮湿的环境。
17、……二、变电站/配电室辅助监控系统的特点1、双电源、独立组网,断电、断网还能在持续运行。
2、多样化报警模式,警报及时,无错、无遗漏。
3、功能灵活配置,告警上限、下限按需调整,满足不同场景的警报通知要求。
4、设备互相联动,紧急情况可以迅速解决,应急处置效率明显提高。
智能辅控设计说明书

站端系统设计1、站端系统概述站端系统主要由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主机、视频监控系统、综合采集模块、环境采集系统、门禁控制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组成,实现对变电站现场视音频及各种环境信息采集、处理、监控等功能。
整个站端系统以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主机为核心,实现信息汇聚、站端预案、协议转换等功能。
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常规视频监控、智能视频监控、红外热成像监控。
音频系统包括监听、广播及语音对讲。
动环监控系统以环境数据处理单元为核心,可接入环境监测、安全警卫、消防报警、SF6泄漏报警、智能控制等子系统。
2、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主机2.1设备介绍随着智能变电站的推广,站端系统不仅仅是视频监控系统,还需要接入其他辅助系统,辅助系统的整合程度,是能否具备实用性的关键所在。
只有有效整合并实现辅助系统的综合监控,才能使整个系统发挥作用。
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主机中的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平台是鲁能智能自主研发的产品,研发阶段综合了国家电网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现有规范、发展趋势。
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主机中的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平台,除了实现信息汇聚等站端平台功能外,还能承担主站系统的前置机功能,实现部分主站系统功能(如联动预案、协议转换等)。
站端平台能够按需配置软件功能模块,可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新建、改造的智能变电站项目。
2.2主要功能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主机中的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平台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除了实现基本的视频设备管理、流媒体管理、辅助系统整合、站端预案部署外,还能实现协议转换、双机热备功能外。
1)子系统设备管理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主机具有6个网口10个串口,预装winxp系统,用于管理和配置门禁子系统、视频系统等需要联机配置系统。
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主机预装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平台,用于管理各子系统之间的组态配置和联动配置2)视频播放和管理LFS1000A智能辅助监控主机相当于视频管理单元,实现视频播放、视频管理、视频回放等功能,满足平台实时预览、前端实时预览、前端存储的需求。
变电站智能辅助管理系统

变电站智能辅助管理系统(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解决方案)产品简介变电站智能辅助管理系统平台是北京玄卓科技有限公司历经数年深入变电行业第一线调研,为供电公司量身定做的一套变电站辅助系统智能化软件产品。
统一管理的问本系统致力于解决无人值守变电站辅助系统和辅助设备远程传输、题。
系统将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实现全站辅助系统的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实现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变电站运行维护应用需求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
一、产品特点变电站辅助系统信息数据标准化;系统采用通用DL/T860(IEC61850)标准,具备强大的数据接入能力,实现数据信息共享的标准化,统一决策管理。
提供标准的Webervice/XML开放数据接口,友好兼容接入第三方软件。
变电站辅助系统功能集成化;本平台可集成变电站各辅助系统,取代以往多系统操作的繁琐操作,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集中实现系统高级应用功能。
变电站运行环境调控智能化;根据一次设备运行的环境变化进行环境智能调控。
如自动起停空调、排风扇、排水泵等。
视频图像智能分析;对于关键区域的人员非法闯入、异物遗留、一次设备检修区域的穿越等情况进行分析告警,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远程智能视频巡检;通过视频图像远程智能化地展现一次设备运行情况、运行环境状况。
在极端天气下可取代人工巡检,提高工作效率。
四遥智能联动;通过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一次设备运行状态变化的可视化。
三维全景展示;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量身制作三维仿真地图。
实现变电站设备、环境空间信息的直观化、可视化,实现正常、异常状态下的快速准确检索、判断。
二、系统结构智能辅助管理系统主要由管理服务器、功能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及管理系统软件组成,对前端辅助系统上传的图像信息、安防信息、环境信息、消防信息等进行整合、分类,对图像及事件进行智能分析,制定相关联动策略。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1、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在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中,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诊断和预警,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系统目标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变电站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使运维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能对异常情况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同时,系统还能够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提高运维的效率和精度。
2、系统架构2.1 硬件架构系统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服务器、数据采集设备、传感器等。
计算服务器用于处理和存储采集的数据,数据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变电站各个设备的运行数据,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变电站的环境参数。
2.2 软件架构系统的软件主要分为前端监控界面、后端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块、远程控制模块等。
前端监控界面用于显示变电站的实时运行状态和警报信息,后端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远程控制模块用于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遥控操作。
3、主要功能模块3.1 实时监测模块该模块负责实时监测变电站各个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
通过传感器采集这些数据,并传输到后台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处理。
3.2 故障诊断模块该模块对采集到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和算法,诊断变电站设备的故障类型和位置,提前预警运维人员,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建议。
3.3 远程控制模块该模块提供远程对变电站设备的控制功能,可以实现设备的启停、调节参数等操作,同时可以监测控制操作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反馈给运维人员。
4、系统特点4.1 智能化系统利用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够自动分析和处理大量的运行数据,并进行预测和故障诊断,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4.2 实时性系统采用高速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反馈到运维人员,提高处理异常情况的效率。
4.3 远程管理系统支持远程监控和控制,运维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登录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监控和控制,减少出差和维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产品说明书.doc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产品说明书tip3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四、统应具备的特点
开放性(重要)
能够对下接入不同厂家/品牌的站端设备、传感器、控制器、摄像头等。
统一性
需要包括通信规约(485/422/232/61850/开关量等)的转换,带有自动对时功能,可以实现不同站端设备的集中和管理,包括环境监测、音视频、照明、安防等的完整集中统一
智能性
可实现针对不同监测场景(开关室、设备室、控制室、地上、地下所等),设定不同监控策略,不同的监控职能部门,任意配置,满足不同的监测需求。
易扩展性
在未来监测场所\设备增加、系统升级扩容时,仅需要完成软件的配置即可。
易用性
系统采用b/s架构设计;
从应用角度出发,系统平台的功能应符合实际需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运维人员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系统。
高可靠性
变电站是配网结构中的重要基础场所,智能环境监控系统也是长期处于运行状态,系统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
站端设备可以脱网独立运行;
局部所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平台的正常工作。
站端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故障排除和替换;
系统平台有具备处理同时发生的多个事件的能力;。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介绍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一、系统概述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以“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为核心,通过各种物联网技术,对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完成环境、视频、火灾消防、采暖通风、照明、SF6、安全防范、门禁、变压器、配电、UPS等子系统的数据采集和监控,实现集中管理和一体化集成联动,为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解决了变电站安全运营的“在控”、“可控”和“易控”等问题。
二、系统组成(一)、系统架构(二)、系统网络拓扑交换机服务器站端后台机网络视频服务器门禁摄像摄像头户外刀闸温蓄电池在线监测开关柜温度监测电缆沟/接头温度监测SF6监测空调仪表电压UPS温湿度电流烟感电容器打火红外对射门磁非法入侵玻璃破碎电子围栏水浸空调风机灯光警笛警灯联动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器消防系统安防系统其他子系统TCP/IP 网络上级监控平台采集/控制主机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将各种子系统通过以太网或RS232/485接口进行连接,包括前端的摄像机、各种传感器、中心机房的存储设备、服务器等,并通过软件平台进行集成和集中监视控制,形成一套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三)、核心硬件设备: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PDAS-100系列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大批量应用在变电站、开闭所和基站,实践证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能够兼容并利用现有绝大部分设备,有效保护客户的已有投资。
能够实现大部分的传感器解析和设备控制,以及设备内部的联动控制,脱机实现联动、报警以及记录等功能。
工业级设计,通过EMC4级和国网指定结构检测。
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是针对电力配电房的电缆温度以及母线温度无线检测,变压器运行情况以及油温检测、配电、环境、有害气体以及可燃气体和腐蚀性气体检测、安防、消防、采暖通风除湿机控制、灯光控制以及门禁而设计生产的一款产品。
它通过以太网TCP/IP 或者GPRS/3G/4G 网络,主要解决分布式无人值守配电房的监控和管理问题。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技术方案2020

可灵活设定报警灵敏 度,保证极低的误报 率,同时能够区分偶 然接触和强行入侵。
与灯光控制系统、视 频监控系统等辅助生 产系统之间具备联动 功能。
支持电子围栏远程布 防、撤防、电压调整、 复位等操作。可实现 远程布防/撤防、远程 复位等功能。
系统设置定时自动通风,人 员进入提示告警等功能。
主要检测环境空气中SF6气体含量和氧气含量,当 环境中SF6气体含量超标或缺氧,能实时进行报警, 同时自动开启通风机进行通风,并具有温湿度检 测、远传报警、历史数据查询等诸多丰富功能。
通过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等探测装置,实时监测变电站室内主要区域的火情状态,发生火灾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系统主要由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明火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1
2
3
系统提供空调、风机、 灯光以及水泵等设备的 控制功能。
ξ手动控制功能; ξ直接远程控制功能; ξ自动报警控制功能
联动抓拍录像及 查询功能
低压侧电压电流采集器
灵精度等级
0.2%FS
隔离耐压
>2500V DC
工作温度-20~60℃Fra bibliotek输出接口
RS485
局部放电采集器
灵敏度 测量范围 工作频带 环境温度
2pC 2~10000 pC 30 ~400MHZ
-40~65℃
电科恒钛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在电力物联网方面拥有十多项发明专利和二十多项软件著作权。获得 安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合肥市变配电物联网监控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016年合肥市创新创 业奖、 4项安徽省级重点新产品、庐州英才等荣誉;并成为安徽省首批科创板挂牌企业(612115)。
当出现异常时,可及时显示、报 警,并可通过通信IP网络将数据 上传至市级和省级调度中心。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方案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摘要:介绍了一种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系统以智能控制为核心,对变电站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的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并能将站端状态、环境数据、火灾报警信息、SF6监测、防盗报警等监测信息传输至调度管理中心。
该系统满足了变电站安全生产和安全警卫的需求,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智能;监控;网络;变电站传统的变电站安防智能化系统受传统理念和技术的影响,各个子系统都是孤立的,以至于出现了一种监控“孤岛”现象,无形中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增加了投资成本。
尤其是现在变电站系统平常的生产过程大量采用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的模式。
而对于变电站这样的场所来说,远程、实时、多维、自动的智能化综合安保系统是变电站安全运作必备的前提条件。
系统总体设计根据智能化变电站实际应用需求,把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分为三级中心、九大子系统。
三级中心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以下简称“辅助系统”)为分层、分区的分布式结构,按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省级监控中心、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地区级监控中心、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区域监控中心系统和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站端系统四级构建,如图1所示。
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从区域上分为三级中心,每级中心从技术上都分为主控中心、客户端和接口系统(预留),用于扩充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衔接,以及WEB浏览功能。
主控中心:包含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存储、权限控制、实时监控、配置管理等全部功能。
客户端:在变电站和其他必要的地方电脑上安装客户端,根据权限的不同,操作员可以进行相应的监控、管理和操作。
接口系统:系统通过采用IEC61850通信规约与综合自动化等系统的接口和联动。
WEB 浏览:系统另外提供浏览器的方式,供值班和相关人员实时监控每个变电站区域的环境状态、报警状态、人员进出状态等实时状态。
九大子系统辅助控制系统必须把环境、视频、火灾消防、SF6、防盗报警、门禁等所有监控量在监控系统主界面上进行一体化显示和控制,不得分系统孤立显示和控制。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操作手册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操作手册第1章系统概述 (4)1.1 智能电网简介 (4)1.2 监控系统功能介绍 (5)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5)2.1 硬件设备安装 (5)2.2 软件系统安装 (5)2.3 系统参数配置 (5)第3章系统登录与退出 (5)3.1 登录系统 (5)3.2 修改密码 (5)3.3 退出系统 (5)第4章电网数据监控 (5)4.1 实时数据监控 (5)4.2 历史数据查询 (5)4.3 数据分析 (5)第5章电网设备监控 (5)5.1 设备状态监控 (5)5.2 设备故障报警 (5)5.3 设备远程控制 (5)第6章电网运行管理 (5)6.1 运行参数设置 (5)6.2 运行模式切换 (5)6.3 运行报表 (5)第7章安全防护与权限管理 (5)7.1 用户权限设置 (5)7.2 操作日志查询 (5)7.3 安全防护策略 (5)第8章通讯与接口 (5)8.1 通讯协议配置 (5)8.2 接口对接说明 (5)8.3 数据与接收 (5)第9章故障处理与维护 (6)9.1 常见故障处理 (6)9.2 系统维护与优化 (6)9.3 备份与恢复 (6)第10章系统帮助与支持 (6)10.1 系统使用指南 (6)10.2 技术支持与联系方式 (6)10.3 更新与升级 (6)第11章典型案例分析 (6)11.1 案例一:地区电网监控 (6)11.2 案例二:分布式能源监控 (6)11.3 案例三:微电网监控 (6)第12章智能电网发展趋势 (6)12.1 新技术展望 (6)12.2 智能电网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6)12.3 未来发展前景 (6)第1章系统概述 (6)1.1 智能电网简介 (6)1.2 监控系统功能介绍 (6)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7)2.1 硬件设备安装 (7)2.2 软件系统安装 (7)2.3 系统参数配置 (8)第3章系统登录与退出 (8)3.1 登录系统 (8)3.2 修改密码 (9)3.3 退出系统 (9)第4章电网数据监控 (9)4.1 实时数据监控 (9)4.1.1 监控内容 (9)4.1.2 监控技术 (10)4.2 历史数据查询 (10)4.2.1 查询内容 (10)4.2.2 查询方式 (10)4.3 数据分析 (10)4.3.1 数据分析方法 (10)4.3.2 数据分析应用 (11)第5章电网设备监控 (11)5.1 设备状态监控 (11)5.1.1 监控系统的组成 (11)5.1.2 监控技术 (11)5.1.3 监控内容 (11)5.2 设备故障报警 (12)5.2.1 报警系统组成 (12)5.2.2 故障检测方法 (12)5.2.3 报警方式 (12)5.3 设备远程控制 (12)5.3.1 远程控制技术 (12)5.3.2 远程控制功能 (12)5.3.3 安全措施 (12)第6章电网运行管理 (13)6.1 运行参数设置 (13)6.1.1 参数分类 (13)6.1.2 参数设置方法 (13)6.1.3 参数校验与优化 (13)6.2 运行模式切换 (13)6.2.1 运行模式分类 (13)6.2.2 切换条件与策略 (13)6.2.3 切换过程管理 (13)6.3 运行报表 (13)6.3.1 报表类型 (13)6.3.2 报表方法 (14)6.3.3 报表管理与发布 (14)第7章安全防护与权限管理 (14)7.1 用户权限设置 (14)7.1.1 用户创建与删除 (14)7.1.2 用户权限分配 (14)7.1.3 用户权限撤销 (14)7.2 操作日志查询 (14)7.2.1 查看操作日志 (14)7.2.2 分析操作日志 (14)7.3 安全防护策略 (15)7.3.1 防火墙设置 (15)7.3.2 数据加密 (15)7.3.3 防止SQL注入和XSS攻击 (15)7.3.4 限制登录尝试次数 (15)第8章通讯与接口 (15)8.1 通讯协议配置 (15)8.1.1 协议选择 (15)8.1.2 协议配置 (15)8.2 接口对接说明 (16)8.2.1 硬件接口 (16)8.2.2 软件接口 (16)8.3 数据与接收 (16)8.3.1 数据 (16)8.3.2 数据接收 (16)第9章故障处理与维护 (16)9.1 常见故障处理 (16)9.1.1 故障诊断方法 (16)9.1.2 故障处理流程 (17)9.1.3 常见故障处理案例 (17)9.2 系统维护与优化 (17)9.2.1 系统维护 (17)9.2.2 系统优化 (17)9.3 备份与恢复 (17)9.3.1 数据备份 (17)9.3.2 数据恢复 (18)9.3.3 备份与恢复策略 (18)第10章系统帮助与支持 (18)10.1 系统使用指南 (18)10.1.1 系统概述 (18)10.1.2 快速入门 (18)10.1.3 详细功能介绍 (18)10.1.4 常见问题解答 (19)10.2 技术支持与联系方式 (19)10.2.1 技术支持 (19)10.2.2 联系方式 (19)10.3 更新与升级 (19)10.3.1 更新内容 (19)10.3.2 升级方式 (19)第11章典型案例分析 (19)11.1 案例一:地区电网监控 (19)11.1.1 项目背景 (20)11.1.2 项目实施 (20)11.1.3 项目成效 (20)11.2 案例二:分布式能源监控 (20)11.2.1 项目背景 (20)11.2.2 项目实施 (20)11.2.3 项目成效 (21)11.3 案例三:微电网监控 (21)11.3.1 项目背景 (21)11.3.2 项目实施 (21)11.3.3 项目成效 (22)第12章智能电网发展趋势 (22)12.1 新技术展望 (22)12.1.1 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 (22)12.1.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22)12.1.3 电力电子技术 (22)12.2 智能电网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22)12.2.1 政策支持 (22)12.2.2 项目实施 (23)12.2.3 产业布局 (23)12.3 未来发展前景 (23)12.3.1 市场规模扩大 (23)12.3.2 技术创新不断 (23)12.3.3 国际合作深化 (23)第1章系统概述1.1 智能电网简介1.2 监控系统功能介绍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2.1 硬件设备安装2.2 软件系统安装2.3 系统参数配置第3章系统登录与退出3.1 登录系统3.2 修改密码3.3 退出系统第4章电网数据监控4.1 实时数据监控4.2 历史数据查询4.3 数据分析第5章电网设备监控5.1 设备状态监控5.2 设备故障报警5.3 设备远程控制第6章电网运行管理6.1 运行参数设置6.2 运行模式切换6.3 运行报表第7章安全防护与权限管理7.1 用户权限设置7.2 操作日志查询7.3 安全防护策略第8章通讯与接口8.1 通讯协议配置8.2 接口对接说明8.3 数据与接收第9章故障处理与维护9.1 常见故障处理9.2 系统维护与优化9.3 备份与恢复第10章系统帮助与支持10.1 系统使用指南10.2 技术支持与联系方式10.3 更新与升级第11章典型案例分析11.1 案例一:地区电网监控11.2 案例二:分布式能源监控11.3 案例三:微电网监控第12章智能电网发展趋势12.1 新技术展望12.2 智能电网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12.3 未来发展前景第1章系统概述1.1 智能电网简介智能电网,又称智能化能源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电力系统技术的综合功能源网络。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通用)技术规范(1)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通用技术规范、专用技术规范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技术规范“表6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技术规范、专用技术规范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覆冰厚度、耐地震能力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技术规范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技术规范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新建工程,项目单位应遵循通用技术规范部分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技术规范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7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目次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95)1 总则 (97)1.1 一般规定 (97)1.2 标准和规范 (97)1.3 投标人必须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 (98)1.4 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 (98)2 技术要求 (99)2.1 环境条件 (99)2.2 工作条件 (99)2.3 基本技术条件 (99)2.4 技术性能要求 (100)3 试验 (110)3.1 型式试验 (110)3.2 出厂试验 (110)3.3 现场试验 (110)4 其他要求 (111)4.1 质量保证 (111)4.2 技术服务 (111)4.3 工厂检验和监造 (113)4.4 包装运输和储存 (113)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及所投产品制造商必须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 9001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一、概述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压缩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术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专门用于实现对变电站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整合、优化、管理及控制,成为实施“大运行”战略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目的通过对现有孤立分散的各类二次系统资源进行规范整合,实现二次系统的优化配置、信息资源共享、部门间业务的无缝衔接,从而提高电网一体化运行水平,解决二次系统种类繁杂、运行信息割裂等问题,满足大运行体系建设的需要。
1、通过规范各类辅助生产系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及通信规约,有利于统一化管理,方便新的智能化功能扩充。
2、可以实现变电站“数据集成、业务协同、管理集中、资源共享”的管理要求,实现信息的集中采集、集中传输、集中分析、集中应用,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交互应用,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信息孤岛”的局面。
3、通过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有机整合,不仅可以提升各子系统的性能,实现系统功能的统一管理及广泛联动,提高应急处理和反应能力,加强对意外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管理能力。
从而全面提升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4、通过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高度集成,统一上传,有利于远方人员对站内状况的全盘掌控,以加强对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提高对变电站辅助生产系统的监管质量,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三、适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各电压等级变电站/所、换流站、开闭站/所等场所。
四、产品功能五、基于角色的差异化应用六、九大子系统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包括视频联动子系统、火灾消防子系统、周界报警子系统、环境温湿度采集子系统、空调控制子系统、风机控制子系统、给排水控制子系统、灯光控制子系统、门禁控制子系统等九部分内容。
1) 视频联动子系统视频联动子系统即将变电站的视频遥视的前端摄像机接入智能辅助系统的功能单元,是智能辅助系统的核心,提供与其它八个系统进行联动操作,实现视频共享及系统间协作功能。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传统的变电站安防智能化系统受传统理念和技术的影响,各个子系统都是孤立的,以至于出现丁一种监控“孤岛”现象,无形中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增加了投资成本。
尤其是现在变电站系统平常的生产过程大量采用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模式。
而对于变电站这样的场所来说,远程、实时、多维、自动的智能化综合安保系统是变电站安全运作必备的前提条件。
2、系统总体设计安徽电科恒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多年变电站监控现场经验,结合智能化变电站实际应用需求,把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分为三级中心、九大系统。
三级中心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以下简称“辅助系统”)为分层、分区的分布式结构,按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省级监控中心、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地区级监控中心、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区城监控中心系统和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站端系统四级构建,如图1所示。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从区域上分为三级中心,每级中心从技术上都分为主控中心、客子端和接口系统(预留),用于扩充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衔接,以及we b浏览功能。
主控中心:包含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存储、权限控制、实时监控、配置管理等全部功能。
客子端:在变电站和其他必要的地方电脑上安装客子端,根据权限的不同,操作员可以进行相应的监控、管理和操作。
接口系统:系统通过采用i e c61850通信规约与综合自动化等系统的接口和联动。
web浏览:系统另外提供浏览器的方式,供值班和相关人员实时监控每个变电站区域的环境状态、报警状态、人员进出状态等实时状态。
九大子系统辅助控制系统必须把环境、视频、火灾消防、s f6、防盗报警、门禁等所有监控量在监控系统主界面上进行一体化显示和控制,不得分系统孤立显示和控制。
站端设备能够脱机运行,在网络断线、服务器故障等情况下站端设备依然能够实现正常运行、联动报警、设备控制以及记录存储等。
辅助控制系统设置了系统内的动力环境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消防子系统、空调及设备控制子系统、sf6监测报警子系统、防盔报警子系统、门禁子系统、智能图像监控子系统、web浏览子系统等九人子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安装部署手
册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智能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
安装部署手册
一、准备机器
准备一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配置要求如下:
CPU:PentiumⅣ四核以上
内存:8GB以上
硬盘:系统平台所在分区剩余可用空间50GB以上
(且该分区文件系统格式要求为NTFS)
准备一台计算机作为客户端,配置要求如下:
CPU:PentiumⅣ双核以上
内存:4GB以上
显卡:至少1G独立显卡
硬盘:系统平台所在分区剩余可用空间20GB以上
(且该分区文件系统格式要求为NTFS)
软件资料光盘或者平台软件资料包文件列表
安装顺序1、数据库sql2000或2005
2、还原数据库文件
3、安装数据服务管理
4、安装客户端软件
二、安装及配置操作系统(如果已安装,可跳过)
1、安装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平台:
建议安装服务器版windows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0Server,WindowsServer2003,WindowsServer2008,WindowsServer2008R2。
客户端操作平台:
建议安装专业版windows操作系统,如WindowsXp,Windows7旗舰版(64)
2、安装常用软件及工具
1)安装360安全卫士
建议在网上下载最新的360安全卫士安装包,然后按提示安装完成后,点击360安全卫士,点开修复漏洞,只对360建议需要修复的
漏洞进行修复,然后点开修复漏洞右上角的设置,在设置里扫描提示
和修复方式选择自动扫描和修复高危漏洞。
2)安装office办公软件
建议客户端平台安装office2003系列办公软件。
3)安装解压工具
建议安装或更高版本。
2.配置防火墙
打开控制面板,点击Windows防火墙,进入Windows防火墙界面,关闭启用windows防护墙功能
三、安装数据库系统(如果已安装,可跳过)
可安装以下数据库:MicrosoftSQLServer2000、MicrosoftSQLServer2005
下面以MicrosoftSQLServer2005为例简要说明一下安装数据库的方法:
1、打开软件资料光盘或者平台软件资料包,找到数据库安装包压缩
文件
“”;
2、解压完成后,依次打开文件\2005\SQLServerx86\Servers双击运行
MicrosoftSQLServer2005安装程序“”开始安装。
选择“我接受许可条款和条件”,点击“下一步”。
3、安装必备组件安装界面,点击“安装”进行安装。
界面如下:
4、组件安装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开始安装SQL2005Express。
如下
图:
5、安装程序检查当前系统的软/硬件是否复合安装的要求。
6、点击“下一步”,填写注册信息,点击“下一步”继续
7、选中需要安装的功能。
“数据库服务”必须安装;“客户端组件”推荐安装,可以方便对数据库进行一些相关操作。
同时,可设置程序的安装路径。
8、点击“下一步”,进入SQL身份验证模式设置页面。
选择“混合模式
(Windows身份验证和SQLServer身份验证)”,在下面输入sa的登录密
码,点击“下一步”。
注:
1)此处一定要选择“混合模式”这个身份验证模式,否则会造成
程序无法访问数据库,而引发程序错误。
2)一定要牢记此处设置的sa的密码。
程序初始化运行时需要使
用此密码连接数据库。
9、错误和使用情况报告设置。
可直接点击“下一步”继续。
10、准备安装界面。
点击“下一步”继续。
11、安装进度。
显示安装程序的当前执行情况。
请耐心等待程序安装完成。
12、安装完成。
点击“完成”,完成SQL2005Express的整个安装过程。
四、还原数据库文件操作(如果已操作,可跳过)
备注:该操作前,必须确认数据库已经正确的安装成功(上述步骤三-安装数据库系统)
1、解压数据库文件
打开软件资料光盘或者平台软件资料包,找到“数据库文件”压缩文件,解压到本地磁盘,将数据库文件复制到安装数据库的机器的适合磁盘目录中,复制下当前的相对路径,例如“F:\刻录软件资料\电子集团刻录\数据库文件”,该路径将在下述的还原步骤中使用。
2、附加还原数据库文件
1)、打开数据库管理器,依次选择“开始”->“所有程序”->SQLServer2005,点击数据库服务管理器,如下图
2)、选择服务器名称,身份验证为“SQLServer身份验证模式”输入安装数据库是配置的登录名以及密码(可勾选记住密码选项),如上图所示,进入下图所示的管理界面
3)、进入到附加操作界面后,点击界面中间的“添加”按钮,进入到定位数据库文件界面,依次选择当前待附加的数据库文件(资料盘中解压出来的数据库文件)
4)、确认添加的文件后,回到下图所示的附加数据库操作页面,更改“附加为”的名称
5)、上述界面中,确认无误后,点击界面右下方的“确认”按钮,提示附加数据库成功后,还原数据库文件操作完毕,接下来可按次序安装配置服务器以及客户端软件连接使用该数据库。
五、安装及配置服务端(数据服务管理器)
1、安装服务管理器:
打开软件资料光盘或者平台软件资料包,找到“数据服务管理器”安装包压缩文件
“数据服务管理器.rar”;解压该安装压缩包文件到本地目录,打开该安装
包文件夹
双击运行(数据服务管理器安装包),按照安装向导一步步操作即可完
成安装过程。
2、配置服务管理器
1)、打开服务管理器:在桌面上,找到服务管理器的图标“”,双击开始运行,这时,系统任务栏的右下方会出现个蓝色的盾牌样的托盘标识,鼠标双击该图标,打开进入到如下的服务管理器配置管理界面
2)、选择右边服务的运行记录,点击左边的“参数配置”按钮,进入下图所示的参数信息配置界面,如下图:
3)、提取数据服务的优先监听IP地址(点击提取本地IP地址按钮)进行勾选提取操作
(注意:这里如果当前服务器是双网卡模式,这里会出现两个IP地址信息,需要选择与前端辅助主机设备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4)、按上图所示,输入远程相关数据库连接配置参数,进行数据库的连接配置。
(注意:这里的数据库有可能是与数据服务安装在同一台机器上,如果是远程数据库,可输入合法的IP地址进行连接,如果是本地数据库,可提取本地服务器进行测试连接)
5)、测试连接,确认配置参数。
上述参数配置完毕后,点击左下方的“测试连接”按钮,确认数据库能正常后,可点击当前界面的“确认”按钮,完成数据服务的参数配置过程。
注意:确认时为了安全需要<无关人员随意更改参数配置信息>增加了安全验证密码(cetcht),只有输入正确的保存确认密码才能更改配置。
备注:如果是多级架构的数据服务部署(站端-集控站-调度中心同步监控模式),这里需要配置勾选“上级中心通讯配置”,并输入合法的“上级服务IP地址”信息。
六、安装及配置客户端
1、打开安装包,选择安装文件
打开软件资料光盘或者平台软件资料包,找到“辅助系统平台客户端”安
装包压缩文件“辅助系统平台客户端.rar”;解压该安装压缩包文件到本地
目录,打开该安装包文件夹双击运行(安装包),按照安装向导一步步
操作即可完成安装过程。
2、安装过程示意图
安装视频引擎插件
3、首次运行配置说明
双击安装到桌面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快捷方式,首次运行要求用户配置
客户端的远程数据库配置信息,如下图
3、首次登陆后,需要配置客户端与数据服务器的连接信息,如上图右下角显示
未链接
配置方法:依次打开左边导航栏的“系统配置管理”->“运行参数设置”
重启软件,重新登陆后,配置的通信服务器如果正常链接,客户端软件的下方状态栏提示如下。
七、安装使用常见问题说明
1、数据库安装过程中提示挂起异常,该如何操作如下图所示
打开cmd命令提示行,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选择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
ionManager中找到PendingFileRenameOperations项目,并删除它。
这
样就可以清除安装暂挂项目。
2、安装部署软件环境过程中,遇到操作系统不兼容问题该如何解
决。
(1)、客户端可以在位的winxp,64位win7旗舰版上运行
(2)、服务端可以在32位的winxp,win2003企业版,win7旗舰版
(64),win2008server(或64)标准版上运行
(3)、针对安装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尽量采用较低版本的操作系统环境进行安装部署
(4)、针对服务器版本的操作系统或者win7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需
要注意设置软件相关安装目录的用户访问权限设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