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四季更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反思精品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反思精品版

【教学反思】
《四季更替》教学反思
科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课中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向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本着这一教学理念,在长时间思考后,我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结构和拓展延伸部分的内容,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

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以探究活动为载体去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小学科学中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有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的设计的意图。

如果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
可以改革创新。

反之,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不清楚,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是不恰当的。

我在教本课时,开始没有理解编者的意图,认为四季的形成只是与地球公转有关,于是让学生做实验,观察地球公转是怎样的?为什么编者在教材的编排中还安排了用手电筒照射着公转中的地球呢?后来经过“试教”,我终于明白了编者的意图,那就是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斜射的变化情况,使学生明白由于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这样转到不同位置时阳光就会发生直射斜射的现象,引起气温的变化,形成四季。

于是,我让学生回想夏天正午的阳光直射引起的气温变化和冬天正午的阳光斜射引起的气温变化,这样就顺其自然的让学生在试验中观察地球公转不同位置时阳光直射斜射的情况,从而总结出四季的形成的原因。

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的,只有了解课编者的意图,才能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

《四季更替》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 3 课《四季更替》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生活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探究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四季更替的资料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模拟四季更替的原因。

教学难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倾斜着身子造成的阳光直射位置的变化一、谈话导入:出示四季的图片,观察图片,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年有4个季节,哪四个季节?为什么大家习惯说春夏秋冬呢?(春天完了是夏……)冬天以后呢?(又是春天)也就是一年四季在不断地?(循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不断循环,四季在不断更替,可以这样理解吗?(同学们的这个发现挺有趣。

)二、探究活动:(一)提出问题:1、师:关于四季更替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2、师小结: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都是和四季有关。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解决了四季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会不会能迎刃而解?那我们就来研究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二)大胆猜测:师:同学们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你们能不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地猜测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三)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1、学生交流猜测结果。

预设学生猜测的结果:第一种: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关。

第二种: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三种: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2、自主解疑解疑一:四季的形成与地球距太阳的距离没有关系。

师: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真的是四季形成的关键吗?请看科学家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数据(课件演师:现在大家认为四季的形成,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学科学《四季更替》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四季更替》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四季更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四季的不同特征。

(2)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倾斜、公转有关。

(3)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四季循环的现象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3)会想办法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运用已有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是四季形成的主要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是四季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搜集有关四季形成的视频,四季更替带来的变化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分别是那几个?2.四季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明年呢?后年呢?3.讲述:春、夏、秋、冬循环出现也叫做四季更替。

(板书课题)四季更替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它的形成原因解决同学们的疑惑。

(二)四季更替带来的变化1.你们认为四季有什么区别呢?2.每年春季生机勃勃、夏季骄阳似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白雪茫茫,我们在欣赏四季不同的美景感受冷暖差别的同时,你有没有考虑过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四季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有知道的请你告诉大家,如果不知道请你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大胆的做出猜测。

学生自由发言。

(与地球公转有关、与地球自转有关、与太阳的远近有关、与地轴倾斜有关……)(三)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验证)师:同学们当中出现了这么多看法,到底谁说的对呢?我们要想得到一个准确的结论应该怎么办呢?1.备材料。

师: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哪些实验材料呢?分别用来模拟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第一篇: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四季更替》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3课《四季更替》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生活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探究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四季更替的资料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模拟四季更替的原因。

教学难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倾斜着身子造成的阳光直射位置的变化一、谈话导入:出示四季的图片,观察图片,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年有4个季节,哪四个季节?为什么大家习惯说春夏秋冬呢?(春天完了是夏……)冬天以后呢?(又是春天)也就是一年四季在不断地?(循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不断循环,四季在不断更替,可以这样理解吗?(同学们的这个发现挺有趣。

)二、探究活动:(一)提出问题:1、师:关于四季更替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2、师小结: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都是和四季有关。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解决了四季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会不会能迎刃而解?那我们就来研究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二)大胆猜测:师:同学们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你们能不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地猜测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三)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1、学生交流猜测结果。

预设学生猜测的结果:第一种: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关。

第二种: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三种: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2、自主解疑解疑一:四季的形成与地球距太阳的距离没有关系。

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科学》四年级下册《四时更替》教课方案一、教材剖析一、教课目的(一)指引经历“四时更替”成因的研究过程,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实质的科学方法,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四时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定性解说,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四时循环的模拟实验,并学会对自己的思虑进行反省。

(二)领会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并且运动是有规律的。

在研究中领会学习的乐趣,乐于和同学沟通合作。

(三)知道地球环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理解四时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相关。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层层揭露四时更替的形成原由教课难点:理解四时变化与地球公转之间的关系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呼啦圈、铁架台、手电筒等四、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新课: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学生说完春夏秋冬后,师出示图片。

问春季事后是?夏季过后是?----一年又一年,四个季节周而复始的出现又叫四时更替。

1小结:四个季节周而复始的出现又叫四时更替。

屏幕出现课题。

(二)提出问题对于四时更替这一自然现象,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吗?方才这位同学说了,想知道为何一年会有春夏秋冬四时更替的现象,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来研究四时更替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研究理解了,就能够解答其余同学的问题了。

师出示黑板上的标题。

(三)猜想推测同学们四时更替是如何形成的呢?你能不可以先来猜想一下?方才这些同学依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还有认识的一些科学知识做出了猜想,那他们的猜想测究竟对不对呢,同学们下边就让我们一同踏上研究的旅途,研究四时更替的形成原由,相信同学们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设计企图〕前三个环节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初始环节,对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想训练,能从为何会这样等角度对四时更替这个每个孩子亲自经历的自然现象提出问题。

并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的基础长进行猜想,鼓舞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经历猜想、表达、聆听、沟通的科学学习过程。

(四)研究四时更替产生的原由〔设计企图〕这是本节课的要点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下手,也能够说是从结果下手研究成因,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去推理:2层次一:领会温度高低变化惹起四时景观的不一样。

科学五年级下册《四季更替》教案设计

科学五年级下册《四季更替》教案设计

科学五年级下册《四季更替》教案设计科学五年级下册《四季更替》教案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四季循环的现象提出问题。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会想办法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

科学知识:·知道四季的不同特征。

·知道气象部门对四季的判别标准。

·知道四季循环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

·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大胆想象。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它,如科学小诗等。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

太阳高度大时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气温低。

这是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用电简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黑板上的光斑。

直射时光斑面积小,斜射时光斑面积大。

直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大,斜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小。

电筒发出的光和热是相同的,直射时分布在较小的面积上,斜射时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

从而使学生明白:太阳高度大时,阳光直射地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多,因此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少,因此气温低。

如果教师画一幅太阳直射、斜射活动图,就能形象地说明阳光直射、斜射时,地面受到的热量不同,气温也随着不同。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地球仪、电灯。

1.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用乒乓球、铁丝制成的小地球仪(在北半球处粘一个小纸人)。

2.挂图或投影片──地球的自转(示地轴、自转方向、阳光及昼夜),地球的公转。

课时安排:1教学流程:授课有五个步骤:1.关于四季变化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先请学生想一想:四季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学生可能作出许多不同的'回答,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温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昼夜长短变化也影响气温变化,因此,四季不同的原因可以从气温变化的因素中去找。

小学科学_《春夏秋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春夏秋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帮季节娃娃找图片的活动,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更替循环,会把不同季节进行分类,能用语言描述一年中四个季节变化的现象。

通过介绍自己的生活照片及观察动植物不同季节的图片,能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季节变化的现象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任何动植物季节变化的现象;学习运用观察、描述图片中季节变化的现象,运用比较与分类的方法观察同类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三)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乐于探究季节变化的自然现象,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在亲历观察和描述、绘画等实践活动中,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一年四季天的天气特点,知道一年四季中人和动物有哪些不同的活动,知道不同的季节有哪些不同的花。

教学难点:知道一年四季中人和动物有哪些不同的活动,知道一年四季的顺序应该怎样排列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四季娃娃图片学生:每人带自己的生活照片,四人一组季节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早上上学的路上你都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冬天来了?一年中除了冬季还有哪些季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夏秋冬(板书课题)(二)活动探究活动一:通过归类的方法,找一找四季的不同特点(1)谈话:四个季节的娃娃们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猜猜看他们谁来自哪个季节?你怎么知道的?能按照他们一年中到来的先后顺序给他们排排队?生排谈话:冬娃娃走后谁又回来了?是的,每年它们都是这样循环出现。

(2)谈话:四季娃娃带来了它们的季节图片,但是他们不小心把图片弄乱了,请同学们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图片,我们先一起看一看卡片上画的是什么?想一想这张图片可能是什么季节的?谈话:小组合作把它贴到对应的季节娃娃的旁边,想一想这个季节还有哪些变化?(操作要求:每四个同学一组,将对应的季节图片贴到娃娃下方)生操作(3)谈话:说一说你们组帮哪个娃娃找图片。

小学科学《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设计方案,合作交流。
1.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
出示 PPT
流 实 验方 案 ,互 相 取
长补短。教师参入其 学生设计方案,验
中,共同探讨、交流 证太阳照射与四季
2. 提示:实验时,重点 更替的关系。参照
分析地球公转一周之 资料(出示幻灯片)
内的变化
3. 3.(出示幻灯片)请学生 思考: 一年 中, 地球 位置 的不同 ,阳 光直 射点 的位 置会发 生变 化吗 ?试 着说 说是怎 样变 化的 ?当 北半 球是夏 季的 时候 ,南 半球 是什么 季节 ?如 果地 轴不 是倾斜 的, 而是 垂直 的, 地球上还会有四季吗? 4. 演示实验:用手电筒照 射出直射光点、斜射光点。 5.讲解:地球仪上有一个 弧形支架,我们只要将这 个支架的方向保持不变, 那么地轴的方向就保持不 变了。
通过课 前搜 集图片 制作的 PPT 谈谈在 不同的 季节 各种事
学生利用 PPT 展示课前
(以一种事物为例,说说它 物会发生怎样的变 搜集的四 季美景 图片
在不同的季节是怎样变化 化。
资料
的)
2.导入 课题 板书 :四 季更

结合经验,猜测质疑。
1. 通过对四季图片 的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提出质 疑:为什么夏天 热冬天冷?为什 么夏天过去是秋
因。如果地球不倾
斜的话,就不会有
四季。
flash 模拟动
拓展活动,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研究二十四节气 1. 欣赏“节气歌” 与四季的联系,节气歌是2. 2.学生交流收获和
怎样反映农时季节的?
疑问。 为什 么南、 北两极 没有 四季? 为什么 地球 要斜着 身子公转。„„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 养的设计, 教与学 方式的创新等)200 字左右 1.技术支持调查研究: 课前学生针对四季问题进行初步的图片调查研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球运动的兴趣。 2、技术提升学生能力:通过制作 PPT 课件、上网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等小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运用信 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查找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创 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技术支持活动方式:导入播放视频,铺垫氛围。学生结合 PPT 简介自己熟悉的与四季有关的美景。学生 利用科普网站自主探究地形基本特征,锻炼了学生的搜集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四季更替》教学设计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索德金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中的第三课,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星空和动植物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研究,而且在前面两课的学习当中,学生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及自转所引起的昼夜更替现象,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一切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地球运动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对地球公转及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的、宏观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三、教学重点:知道四季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掌握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难点:明确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是四季形成的主要原因。

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观察、记录星空和动植物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并整理有关资料2、搜集地球公转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四季成因演示材料。

(手电筒)三球仪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分钟)1、师出示同一场景一年四季的图片,请学生观察。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思考后交流。

3、师问题引领: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同一个地方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

那现在我们这儿是什么季节?接下来是什么季节?谈谈你的发现。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4、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关于四季的变化你想知道什么问题?预设:1、四季的形成原因2、四个季节是怎么划分的3、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4、其他5、确定探究主题,导入新课: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从这些问题中选取一个进行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四季更替》 说课稿

《四季更替》 说课稿

《四季更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四季更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四季更替》是教材版本年级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探讨了四季形成的原因、四季的特点以及四季变化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科学精神。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先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四季的不同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然后逐步深入,从天文角度解释四季更替的原理,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理性的科学认知。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感受到四季的温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以及自然景观的差异。

但是,对于四季更替的真正原因以及其背后的天文知识,学生可能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思考新奇的事物。

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相对较弱,在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天文概念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和规律,知道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而产生的。

(2)学生能够描述四季的特点,包括气温、昼夜长短、自然景观等方面的变化。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四季更替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季更替》教学反思【教材简析】《四季更替》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3课。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再通过逻辑推理和模拟实验对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宏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设计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3.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

2.能设计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

【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发言)(日历表、天气预报、穿上长袖衣服、果园里、春夏——顺序……)师:我们从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下面做一个游戏:观察图片猜季节①出示季节图片。

(夏季)(多媒体课件)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畅谈)②出示冬季图片。

(冬季)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畅谈)③出示春、秋图片。

(生答)师:季节的变化、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交流(温度的变化)师:一年有几个季节?出现的顺序怎样?(出示春夏秋冬四图课件)首先是春天,然后是……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循环出现,我们就叫四季更替。

师:同学们明白四季更替的意思了吗?(明白)师:关于四季更替,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师: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呢?这个问题是很有研究价值,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

(板书课题:四季更替)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现四季更替现象,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猜测假设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猜想一下,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呢?(生交流讨论,师巡回指导)生:离太阳远近不同、地球的公转……(生畅谈)师: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主意。

(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反思 (2)

(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反思 (2)

《四季更替》教学反思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造成了太阳照射的不同,有的地方是直射,有的地方是斜射,从而形成了温度的差异,出现了四季更替现象。

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虽有一些知识铺垫(对太阳和地球知识的学习),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很复杂)。

怎样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经历思维过程,是我课前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教案,经过试讲,反复修改、完善,逐渐理清了思路:1、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的猜测有以下三种可能),让学生自主解疑。

猜测一:地日距离:课件出示资料,让学生明确:和距离没有关系。

猜测二:地球自转。

否定:时间不相符。

2、猜测三:地球公转(本课要学的新知识)1)首先通过视频了解地球的公转。

2)学生意识到和公转一定有关系,但发现不了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3)引导学生分析:从一天中的温差有10度知道:温度的不同是太阳照射角度不同造成的。

这一点学生不难理解。

进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一年中的温差有50多度,温差更大了,是不是在公转的过程中,由于某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太阳照射角度更大程度的不同,使温度差异更大了,从而形成了四季呢?3、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发现: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是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

4、再次实验,思考:地球公转过程中,如果地轴不倾斜,会不会有四季变化?(让学生明确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地球公转、地轴倾斜)思路清晰了,课堂上的关键就是:师生互动,课堂生成。

所以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明确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梳理,抽丝剥茧,让学生的思维之路越走越明,越走越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效果还是令人很满意的,达到了课前的教学目标。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反思

四季更替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课来说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有些难度,然而教师的讲授或许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我刚开始就想把知识讲给学生,但是考虑到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就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

本着这一教学理念,在长时间思考后,我修改了自己讲授科学知识的这种教学结构,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

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以探究活动为载体去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主要的优点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设计了“知识竞答”。

这不是普通的出几个科学知识小常识,而是根据这节课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旨在为下面的猜想环节为学生做好铺垫。

2,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潜心钻研我在实验器材中给学生加了一个小箱子,(根据地球仪的高度设计的)保证学生在实验的过程让这一束“太阳光”与地球仪在一个平面上且在这个平面上随着地球仪的移动而移动。

3,每个地球以上我都用粗线划出了赤道以便于学生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斜射的变化情况。

我觉得这些细节在实验的过程中都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着自己的一些不足:1,在学生的猜想环节,如果我直接提出一个导向性的问题作为桥梁,或许孩子的猜想就不会像讲课时那样的漫无边际。

2,在板书的设计上也有些不足,课后我
想如果用箭头把我的关键字一连我觉得学生会更清晰明白。

3,在控课方面自己的经验也是不足。

还有待向老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四季更替》科学课学习心得

《四季更替》科学课学习心得

《四季更替》科学课学习心得《四季更替》科学课学习心得上周五,听了工作室领衔教师徐峰老师执教的《四季更替》一课,受益颇深,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教师的“引”,让思维点燃。

疑问是激起学生进行思维的原始动力。

徐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四季更的规律以后,让学生大胆猜想,为什么会出现四季更替,四季更替跟什么因素有关?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思维的动力,为本节课确立了探究的主题。

我们发现,学生在科学预测的环节中产生了多种想法。

这反映的是学生思维的卷入。

学生猜测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急于否定,而是通过课件演示,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这样的做法,让学生印象深刻,心服口服。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这堂课中,课件的.运用,地球仪的运用,教师手电筒的演示,直观形像,让本来抽象的问题,变得清楚明白,在实验时,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在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实验方法,徐老师就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的、正确的方法指导,使科学更具严密性。

三、课堂评价及时到位而又不做作。

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感受学生的真实想法,并给予学生及时、确切、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整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想说,敢说,思路开阔。

四、体现了科学课的本质。

无论是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本质——科学课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地想问题,指导科学地做,有计划地做,能动地搜集资料等。

《四季更替》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四季更替》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四季更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季更替》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转与公转》中的第二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四季更替的现象,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了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特点与规律,进而探究四季形成与公转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呈现了四个课题,其中《四季更替》《影长与季节》属于课标学习内容“9.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针对这个学习内容,青岛版教材在低年级已引领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事例来说明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六年级上册的《四季更替》则是让学生通过地球公转周期和方向等来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初步概括出一般性结论,对认知能力要求有所提升。

纵观各版本教材均已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的关系。

教材呈现了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拓展活动三个板块的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四季,进而启发思考方向,了解地球是怎样公转的;引导学生模拟地球的公转发现四季与公转的关系,并在思维建模和迁移应用中理解四季更替的原因;通过引导对节气的了解,继续培养学生对于四季更替现象的研究兴趣,拓宽视野的同时积累生活经验。

本课的重点是以太阳直射点为桥梁,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地球公转未至变化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理顺地球位置变化、阳光照射角度变化、地球上各地温度变化、地球上四季更替之间的逻辑关系;难点在于构建地球公转的科学模型,并应用科学模型解释更多科学现象,解决更多生活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推动学生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素养的同步发展。

【学情分析】本课是《自转与公转》中的第二课,通过《白天与黑夜》一课学生已对地球自转及意义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经历了相关模拟实验,并理解了地轴概念,均为本节课积累了科学认知和科学探究基础。

另外,学生在生活中对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有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能构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及对动植物的影响等。

但大部分学生对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和四季有着怎样的关系说不清楚,尤其存在“地球离太阳近时气温高;地球离太阳远时气温就低”的误解。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6四季更替青岛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6四季更替青岛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6四季更替青岛版四季更替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以青岛版教材为基础,探讨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学习四季更替时应了解的知识和所需达到的能力目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四季更替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四季更替的原因和规律,了解四季更替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一:四季更替的原因和规律1. 四季更替的原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地球自转使得各地区交替地经历白天和黑夜,而地球公转则导致了地球不同季节的出现。

2. 四季更替的规律: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轮流交替,每个季节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教学方法一:多媒体展示和讨论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向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以及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二:四季更替对生物的影响1. 四季更替对植物的影响: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植物开始生长;夏天是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植物凋零的季节;冬天植物休眠,生长活动较少。

2. 四季更替对动物的影响: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食物供应会通过影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行为,导致动物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

教学方法二: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当地的植物和动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

带领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探讨不同季节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三:四季更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 四季更替对农业的影响:不同季节的气候和光照条件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农民需根据季节进行不同的农事活动。

2. 四季更替对人类生活的习惯和娱乐活动的影响:人们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穿着、饮食和娱乐活动,如夏天游泳、冬天滑雪等。

教学方法三: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展示人们在不同季节的穿着、饮食和娱乐活动。

小学科学_四季更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四季更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3:四季更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倾斜有关。

(二)能力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开成原因进行猜测: 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和网络获得的科学资料: 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作出判断、提出质疑,能在辩论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三)情感目标乐于合作与交流: 体会地球有规律地运动的美和宇宙的神奇: 保持和发展探究宇宙奧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模拟四季更替的原因。

教学难点: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倾斜着身子造成的阳光直射位置的变化教学方法: 猜想、模拟、推理、想象、归纳教学用具: 地球仪、蜡烛、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生:一年有4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师: 为什么大家习惯说春、夏、秋、冬呢?生:春天过后是夏天,夏天过后是秋天,秋天过后是冬天。

师:冬天过后呢?生:又是春天。

师:这叫什么?生:循环。

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按照规律循环的,这也叫更替。

(板书课题) 同学们的这个发现挺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好不好?(二)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师:关于四季,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生:为什么夏天热? 冬天冷?生:为什么春天过去是夏天,而不是冬天?为什么四季是在不断更替的?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

四季更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已经举了很多的科学知识,你们能不能结合学过的科学识和生活经验来猜想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生:我认为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生:我知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照这样说,那一天中就会有四个季节。

师:对呀,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冲突了,说明四季更替不是跟地球的自转有关。

生: 四季更替的原因会不会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有关?生:我认为地球离太阳近时是夏天,离太阳远时是冬天。

生:我认为太阳照到地球的一面是夏天,太阳没照到的一面是冬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更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设计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3.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教学重点难点: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

2.能设计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图片、视频、地球仪等实验器材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既得事实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看一段自然界中的植物时装秀,看看它带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

【播放植物“时装秀”图片,内容为植物在四季中的变化情况。

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回忆四季的过程。

】师:你从中读到了哪些信息?生:春夏秋冬。

生:四季。

师板书:四季师:四个季节的出现是怎样的一个规律?生:春夏秋冬依次出现。

生:一年中总是先经历春天、再经历夏天,然后是秋天,最后是冬天。

师:也就是交替出现。

师:你知道四季交替出现一次要经历多长时间?生:一年。

师:你们经历了几个春夏秋冬?生:【因为每经历一个春夏秋冬就是一年。

让学生说出自己经历的春夏秋冬的个数,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年龄与四季的结合,再次体验一年时间的长短、体会一年中的四个季节。

】二、逻辑推理提出假设1.依据事实,提出猜想师:根据你们的经验,四个季节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生:气温不同。

师:什么导致气温不同?生:与太阳的直射和斜射有关。

师:学生用手电筒演示太阳直射和斜射。

师:为什么说与太阳的直射、斜射有关?生:直射时接收的光强,气温就高,斜射时接收的光少,气温就低。

师:我们中国在北半球,生活中哪个季节气温高,哪个季节气温低?生: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师:同学们,由于太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导致四季温度不同,形成了四季。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科学知识猜想一下:你认为四季更替与什么有关?生: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组织学生交流。

师:你们认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生1:可能与地球的自转。

(板书:自转)生2:也可能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有关。

(板书:地球绕太阳转)生3:离太阳近时气温就高,离太阳远时气温就低。

我认为可能是这个原因。

(板书:离太阳距离)师:还可能是什么原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尽情猜想,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猜想能力。

将以上学生的猜想结果板书在副板书的位置有两个目的,一是把学生的猜想展示出来,二是为了避免学生的重复猜想,三是为了下面推翻不合理的猜想环节做好准备。

】2.分析猜想,去除臆想师: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猜想(教师指板书):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什么?生:昼夜交替。

【两生演示地球自转昼夜更替后,播放自转视频】师:是呀,自转带来昼夜的交替。

如果自转能带给我们四季的话,岂不是我们在一天中就经历春夏秋冬了吗?事实是这样的吗?生:不是!师:看来,地球的自转与四季的形成关系不大。

(在这个猜想的后面打上×)师:再看下一个猜想:地球围绕太阳转?师:地球绕太阳转,科学上就把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板书:地球公转师:下面我们一起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地球公转。

【教师播放公转视频】师:同学们从视频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呢?生:方向自西向东!生:地轴方向?倾斜,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

师:是的,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动;地轴倾斜,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

师:地轴和公转轨道夹角66.5度。

(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路线)师:地球的这种运动有可能形成四季更替吗?生:可能!师:好!(在这个猜想的后面打上√)师:再来看这种观点:离太阳近时气温就高,离太阳远时气温就低。

怎么理解?生:就像火炉一样,离火炉近就热一点,离火炉远就冷一点。

师:据科学家探测,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椭圆,太阳并不是在这个圆的中心,所以地球上就有一个近日点,有一个远日点。

【播放视频】师:可是当地球位于近日点时是我们国家是1月份,而在远日点时我们正处在7月份。

师:想一想,7月份是我们的温度?1月份温度?生:7月份是夏季炎热,1月份是冬季寒冷。

【随学生的回答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我们生活的地区为什么在近日点冷、远日点却热?让学生通过思考发现猜测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进而推翻自己不合理的猜测。

】师:这与实际相符吗?生:不相符!师:看来这种猜测不符合实际。

(在这个猜想的后面打上×)师:这样看来,只有一种猜测存在可能:地球的公转使太阳光有时直射地球地球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气温的变化,形成四季更替。

三、设计实验模拟验证模拟地球公转实验: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是否合理。

师:同学们观察实验器材,并解说分别模拟什么?生: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方位板模拟公转轨道。

师:实验前,我们先观看视频提示。

【播放视频】师:下面我们看一下小组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师:(多媒体课件)师提示:强调:始终让手电筒直射地球仪,手电筒光直射到地球仪上的那个位置,我们就称为太阳的直射点。

师:重点观察当地球仪处在1、2、3、4四个点时太阳直射的位置,判断北半球相应的季节。

如当手电筒直射1号位置时,用记号笔画圆圈圈出照射的光圈的范围并在圈内写上1,代表1号位置的直射点,同理2,3,4号也这样标记它们的直射点。

现在大家都听清楚了吗?现在让我们的“地球”转动起来,观察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是如何变化的吧。

1、小组长分好工,开始动手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指生通过展示台汇报实验记录表内容。

(多媒体展示:1、春季2、夏季3、秋季4、冬季)师:同学们通过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找到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初步判定出北半球的季节。

现在我们共同交流我们的发现。

【师演示教具】首先我们选取比较容易分析的1号点位置。

师:让我们的地球仪转到1号位置(巡视),此时太阳直射什么位置?生答:阳光直射在北半球上。

师:我们北半球的温度怎样?生:北半球上得到的热量多,时间长,即使夜晚没有太阳,温度也很高。

所以北半球上就是炎热的夏季。

师:让地球仪由1号慢慢公转到2号位置(巡视),观察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向什么位置移动?最后落到什么位置?生: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向赤道移动。

师:那我们的北半球的温度呢?师:此时北半球是什么季节?生:秋季。

师:接着让我们的地球仪转到3号位置(巡视),此时太阳直射什么位置?生答:阳光直射在南半球。

师:此时我们北半球的温度如何?生答:北半球上得到的热量少,时间又短,温度低。

所以北半球上就是寒冷的冬季。

师:让地球仪由3号慢慢公转到4号位置(巡视),观察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向什么位置移动?最后落到什么位置?生: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向赤道移动。

师:那我们的北半球的温度呢?师:此时北半球是什么季节?生:春季。

4、重做模拟实验,感受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逐渐来回移动。

思考: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地球公转【设计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是有限的。

让学生讨论一下实验所需的器材,实际上就是给学生的想象降低了难度,为后面的实验器材的摆放做了个缓冲。

另外,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必要保障,但如果时间过多,会使部分学生进行无效探索,还会影响和带动其他的学生。

给学生一个时间的约束,能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当然,时间不够的话可以追加。

】师生共同完成: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地轴倾斜)师:更换地轴竖直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异同。

生:地球仪地轴是竖直的。

原来的是倾斜的。

师:同学们猜想一下,现在地球绕太阳公转,在四个观察点太阳的直射点会如何变化?生:直射点始终在赤道。

太阳的直射点就不会发生改变!师:教具演示实验现象。

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地轴不倾斜)师:师引导生总结:原来,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致使太阳直射点发生规律性的转移。

太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形成北半球的四季更替。

如果是地轴是竖直的,则太阳的直射点不会发生改变,地球上的每一个点在一年中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板书:地轴倾斜。

师: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是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科学家的研究。

播放视频资料。

【资料中展示的是太阳直射点随地球的公转发生改变的过程,帮助学生对这个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验证学生的猜想及实验观察的结果,给学生以鼓励。

】师:录像中告诉我们,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始终在哪里徘徊?生: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之间。

课件展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徘徊带来的结果,教师边操作边讲解:师:在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是春季;之后直射点向北移动至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夏季,接收的阳光强,光照时间也长。

师:之后直射点南移,再次直射赤道时,北半球是秋季;之后直射点继续南移,北方的气温继续下降,当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冬季,之后直射点北移,直射赤道时,北半球就到了春季。

这就是北半球上的四季。

也正是因为四季的出现,才让我们看到不同的星空。

师:看来我们的发现与科学家们的发现是一致的。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一年中,随着地球公转的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会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变化着,这种冷暖便不停地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更替现象。

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四季形成的原因。

生: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产生了四季。

生: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地球不停的公转,四季交替现象就会不断出现。

师:这节课,我们首先通过观察四季中自然界的一些变化来推想四季的形成,然后设计模型进行了模拟实验,知道了四季更替的原因。

师:同学们,在录像资料中,时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生:节气!能力运用师:我国古代人们在一年中划分了24个节气,每一个节气代表什么意义?每一个季节里有哪几个节气?节气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想不想试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研究一下?【让学生带着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进行课下的探究,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延伸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

】生:师:下节课再交流?生:师:下课!同学们再见!《四季更替》学情分析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造成了太阳照射的不同,有的地方是直射,有的地方是斜射,从而形成了温度的差异,出现了四季更替现象。

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虽有一些知识铺垫(对太阳和地球知识的学习),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很复杂)。

怎样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经历思维过程,是我课前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教案,经过试讲,反复修改、完善,逐渐理清了思路:1、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的猜测有以下三种可能),让学生自主解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