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
小鼠种类及特性

2
雌雄性小鼠交配后10~12h,在雌性小鼠阴道口形成白色的阴栓,有防止精液倒流、提高受孕率的作用。
3
成年雌性小鼠在动情周期的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均发生典型变化。
4
采用阴道分泌物涂片和组织学检查,可观察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进而推测各个相应时期卵巢、子宫的状态和激素分泌的变化。
生殖生理
小鼠性周期组织学变化
其它亚系
生物学特征
低发乳腺癌,对放射性耐受强; 适于穴居,非地面生活的小鼠,对逃避侵袭反应性不敏感; 血压是117mmHg; SPFA 500-700天,寿命最长达1200天。
5.DBA
起源:1909年Little建立→1930→(DBA/12)、DBA/1、DBA/2、(DBA/212)→1947 Hummel→1948 Jax( ?+117)→1965→Hoffman,1967→NIH,1986→IMLAS。 遗传:aabbCCdd ,淡棕色,H-2q(DBA/1) , H-2d(DBA/2)
04
小鼠属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概 述
CONTENT
01
习性和行为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主要生理学特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主要解剖学特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一﹑生物学特性
CONTENT
胆小怕惊
01
昼伏夜动
02
喜群居
03
适应性差
04
喜欢啃咬
05
寿命短
06
1 习性和行为
二 主要解剖学特点
外观 小鼠面部尖突,嘴脸前部有19根触须。耳耸立呈半圆形,小白鼠眼睛大而鲜红。尾长约与体长相等,尾部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 体型 1~1.5月龄达18~22g,可供实验使用。小鼠最重时可达到30~4Og,体长11cm左右,尾长与体长通常相等。
小鼠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小鼠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小鼠实验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研究生物学、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
以下将介绍小鼠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一、小鼠的选材与饲养1.小鼠的选材:选取体重相近、同龄、同性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并确保其健康状态。
2.小鼠的饲养:小鼠应在洁净、无臭、适温的实验动物房进行饲养。
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保持适定的饲养环境,有规律地进行日常护理,确保小鼠的健康和舒适。
二、小鼠实验的基本技术1.注射技术:常用的小鼠注射技术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
操作时应注意选用适当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伤害到小鼠的内脏和组织。
2.静脉采血技术:静脉采血是获取小鼠血液样本的一种常用技术。
通常采用静脉穿刺的方式,先选定采血部位,再使用适当的器具(如针管)进行采血。
3.取脏器技术:小鼠解剖和取脏器是许多实验研究的必要步骤。
这包括心脏、肺、肝脏、脾脏等器官的解剖和获取。
操作时应尽量避免伤害到脏器,确保获取到完整可用的样本。
4.外周血细胞计数:通过采集小鼠的血液样本,使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
这是评估小鼠免疫功能、全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的重要方法,有助于评估一些疾病或药物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三、小鼠实验的常用方法1.急性毒性实验:通过给小鼠灌胃或注射一定量的物质来观察其毒性反应,包括死亡率、体重变化、行为异常等。
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可以使用LD50(半数致死量)等指标来评估物质的毒性。
2.慢性毒性实验:将小鼠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物质,观察其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长期影响。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饮水或饮食添加剂量法、慢性面毒研究等。
3.细胞培养和移植:通过培养小鼠的细胞,观察其在体外的生长和变化。
可以进行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等方面的研究。
此外,还可以将小鼠的细胞或组织移植到其他物种中,进行异种移植实验。
4.基因改良和基因敲除: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小鼠基因组的特定基因,观察其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小鼠

新生小鼠体重为1-1.5g,体长约2cm。 3日龄,小鼠的皮肤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毛色的仔畜可以看到颜色。 4-6日龄,小鼠双耳与皮肤分开耸立。 7-8日龄,小鼠四肢发育,能出窝走动,身上绒毛变白,体重达3-4g。 9-11日龄,能闻声,皮毛长得柔软如丝。 12-13日龄,仔鼠开眼,门齿萌出,开始食固体饲料。 2周龄,仔鼠到处活动,体重达5.5-6g。 3周龄,小鼠体重10-12g,可以离乳。 在4周龄时,成熟早的品系开始出现性周期。小鼠体重达16-18g。 在5周龄时,小鼠体重达22-24g。 在7周龄时,小鼠体重达26-30g,性成熟早的品系睾丸降至阴囊。 在10周龄时,小鼠体重达30-35g,可以配种。
小鼠胆小怕惊,性情温顺,一般不会主动攻击 人,但仍保持一些野生习性。 小鼠喜居光线暗淡的安静环境,昼伏夜动,在 晚上进食、交配、分娩,傍晚后1~2小时和黎 明前是活动高峰期。小鼠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 适应性差,怕强光或噪音刺激。 雄鼠好斗,性成熟的雄鼠在一起,易发生互斗 而咬伤。有刮毛现象。 小鼠喜欢啃咬,因小鼠属啮齿类动物,牙齿无 牙根,不停地生长。因此,小鼠靠啃咬磨牙来 抵消牙齿的不停生长。
对口渴敏感,水份在体内的周转期快,需 要供给小鼠充足的饮水。小鼠饮水量约为47ml/天。小鼠尿量小,一次排尿仅1-2滴, 且是高度浓缩的。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 质和肌氨酸酐。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要求高,对维生素缺乏 敏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成熟,体成熟。雌性35~50日龄,雄性45~60 日龄,适配时间为65~90日龄。 自主排卵,刺激性排卵 性周期: 雌鼠一年四季都有性的活动,性周 期4~5天,发情后2~3小可排卵,排卵可延长 至3~4天。 阴栓,妊娠期(20-22d),假妊娠 产后性周期(24h),哺乳期(18-23d) 生殖期(1年),每胎8-15只,1年6-10胎
小鼠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小鼠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一、生理学特性(一)动物学分类小鼠(mouse, Mus musculus)属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鼷鼠属动物。
小鼠来源于野生鼷鼠,从17世纪开始用于解剖学研究及动物实验。
20世纪初,小鼠被广泛用于遗传学、发生学和肿瘤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
(二)一般特性新生小鼠赤裸无毛,全身为红色,闭眼,两耳与皮肤粘连,体重仅1.5g,体长20mm左右。
3日龄脐带脱落,开始长毛。
7~8日龄开始爬动,下门齿长出。
9~11日龄听觉发育齐全。
12~14日龄睁眼,长出上门齿,开始采食和饮水。
3周龄可离乳独立生活。
4周龄雌鼠阴腔张开。
5周龄,雄鼠睾丸降落至阴囊,开始生成精子。
成年小鼠体重随品系不同略有差别,体重为18~40g,体长为110mm左右。
小鼠寿命2~3年。
小鼠成熟早,繁殖力强,一般雌鼠35~50日龄,雄鼠45~60日龄性成熟。
雌鼠性周期4~5天,妊娠期19~21天,哺乳期20~22天,每胎产仔5~16只,年产6~10胎,生育期为1年。
小鼠交配后10~12h,雌鼠在阴道口形成1个白色的阴道栓,这是交配成功的标志。
(三)解剖学特点(1)齿式为2(门1/1,犬0/0,前臼0/0,臼齿3/3)=16,门齿终身生长,需经常磨损来维持齿端的长度。
(2)小鼠无汗腺,尾部有4条明显的血管,两侧的静脉和腹侧的动脉比较明显,便于进行采血和静脉注射。
(3)小鼠胃容量小,成年小鼠胃容量为1~1.5ml,不耐饥饿,肠道较短,盲肠不发达,以谷物性饲料为主。
脾脏有明显造血功能,雄性脾脏大于雌性约50%。
(4)淋巴系统发达。
长骨骨髓终身具有造血功能。
(5)雌性为双角子宫。
乳腺发达,胸部3对,腹部2对,分布范围很广,可达胸部、腹部,甚至胸背部。
雄性幼年时睾丸藏于腹腔,性成熟后下降到阴囊。
(6)小鼠有褐色脂肪组织,在后背皮下左右肩胛骨之间分布比较明显。
二、行为学特性(1)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抓捕,不会主动咬人。
非同窝雄性易斗,常咬伤背部和尾部。
小鼠大鼠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

6 dbdb小鼠
糖尿病小鼠,有单隐性突变基因引起。 表现型为1年龄时血糖浓度平均31、3mmol/L,雌
鼠无生殖能力。 临床症状:肥胖、高血压、蛋白尿、多尿,最后可
因酮尿而死亡。 常见品系有:C57BL/ksJ-db。
➢ C3H/HeJ-gld ,1984从Heston →Jax;gld 1号染色体上隐性基因,自身免疫病。
➢ C3H/A, ➢ C3Hf/H源自 ,低乳腺癌株小鼠。4、 C57BL
➢ 来源:1921年Little从lathrop 处得到动物,开始b×s,育成 数个近交系。
♀57 ×♂52→C57BL →1937 C57BL/6→1947→C57BL/6S
饲料消耗量少,一只成年小鼠得食料量为4~8克/天,饮水 量4~7毫升/天,排粪量1、4~2、8克/天,排尿量1~3毫升/天, 需要得饲养条件也较简单,因个体小,可节省饲养场地。
2、形似梭, 面部尖突,眼鲜红,耳耸立呈半圆形 3、乳头5对: 胸部3对、腹部1对、腹股沟1对。 4、毛色品型多: 白色,黑色,野生色,褐色,
➢ 血压就是117mmHg; ➢ SPFA 500-700天,寿命最
长达1200天。
5、 DBA
➢ 起源:1909年Little建立 →1930→(DBA/12)、DBA/1、 DBA/2、(DBA/212)→1947 Hummel→1948 Jax( ?+117)→1965→Hoffman, 1967→NIH,1986→IMLAS。
阴门变小,阴道 壁变薄
返回
3、体温和水调节能力差 对环境变化敏感
没有汗腺,仅耳、尾散热,饮水量4-7ml/d,怕热畏寒。
小鼠饲养环境分类

小鼠饲养环境分类
小鼠,如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小鼠,是一种常见的哺乳动物实验模型。
为了确保小鼠的健康和实验的一致性,必须为其提供适当的饲养环境。
以下是饲养小鼠的几种关键环境因素:
1. 温度和湿度:小鼠需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通常,温度应维持在20-26℃,相对湿度应维持在40-70%。
2. 饲养空间:小鼠需要足够的饲养空间,以保持舒适和健康。
过度拥挤可能会导致小鼠压力增大、打架和患病率增加。
3. 光照和黑暗:光照周期对小鼠的生理有显著影响。
通常,使用人工光源提供12小时的明暗周期。
4. 空气质量:良好的空气质量对小鼠的健康至关重要。
要确保饲养室的空气流通,并定期进行空气过滤,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5. 饲料和水:小鼠需要适当的饲料和水来维持健康。
根据小鼠的年龄、种类和实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
同时,保持水的清洁和新鲜也是必要的。
6. 笼具和玩具:为了满足小鼠的自然行为和社会行为,需要提供适当的笼具和玩具。
例如,木屑或纸屑可作为筑巢材料,而玩具则可以提供运动和探索的机会。
7. 疾病控制:定期进行疾病检查和疫苗接种是维持小鼠健康的必要措施。
同时,饲养员应定期清理和消毒饲养环境,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总的来说,要为小鼠提供稳定、安全、卫生的饲养环境,以确保其健康和实验的一致性。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小鼠

一、行为和习性1. 小鼠胆小,易于受惊,对外界环境的改变反应敏感。
受惊时,尾巴挺直并猛力甩动,如强光或噪声刺激可导致哺乳母鼠神经紊乱,发生食仔现象。
2. 小鼠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情温顺易于捕捉,一旦逃出笼外过夜则恢复野性,行动敏捷难以捕捉。
3. 小鼠喜欢阴暗,固定一处睡眠营巢。
傍晚活动加强,夜间更加活跃,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
4. 小鼠是典型的啮齿动物,门齿终生生长。
因此小鼠有啃咬习惯,以此来磨损门齿并保持其长短的恒定。
5. 小鼠为群居动物,当群饲时,其饲料消耗量比单个饲养时多,生长发育也快。
6. 小鼠群体中性成熟的雄鼠放在一起易发生互斗。
源于一窝的雄鼠或断奶后同笼饲养的雄鼠间则较少攻击。
外来雄鼠常招致几只雄鼠的集体攻击。
群居优势在雄性很明显,表现为群体中处于优势者保留胡须,被称为“理发师”,而处于劣势者胡须被拔光。
这一现象应与因寄生虫性或真菌性皮炎所致的掉毛相区别。
雄鼠具有分泌醋酸胺臭气的特性,是小鼠饲养室内特异臭气的主要原因。
7. 小鼠对外界温度的变化特别是低温非常敏感,由于运输、环境改变而致低温可很快引起小鼠死亡。
二、解剖学特点1. 外观小鼠体形小,90日龄的昆明种小鼠体长为90~110mm,体重为35~55g 。
近交系如615小鼠体长为85~94mm,体重为24~35g。
一般雄鼠大于雌鼠。
嘴尖,头呈锥体形,嘴脸前部两侧有触须,耳耸立呈半圆形。
尾长约与体长相等,成年鼠尾长约150mm。
尾有四条明显的血管,背腹面各有一条静脉,两侧各有一条动脉。
尾有平衡、散热和自卫等功能。
被毛颜色有白色、野生色、黑色、肉桂色、褐色、白斑等。
健康小鼠被毛光滑紧贴体表,四肢匀称,眼睛亮而有神。
2. 骨骼系统小鼠上下颌各有两个门齿和六个臼齿,齿式为2(1003/1003)=16。
门齿终生不断生长。
下颌骨喙状突较小,髁状突发达,其形态有品系特征,可采用下颌骨形态分析技术进行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的监测。
小鼠的脊椎由55~61个脊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个、胸椎12~14个、腰椎5~6 个、荐椎4个、尾椎27~30个。
小鼠处死方法

小鼠处死方法
小鼠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它们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实
验完成后,需要对小鼠进行处死。
正确的处死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小鼠痛苦,还可以确保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鼠处死方法。
1. 麻醉后处死。
将小鼠置于合适的麻醉箱中,待其完全麻醉后,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死:
颈椎脱位,将小鼠的颈部固定,用手指迅速向下施加力量,使颈椎脱位,达到
立即死亡的目的。
CO2 气体处死,将麻醉后的小鼠置于含有高浓度 CO2 气体的密闭容器中,通
过缺氧使其迅速死亡。
2. 麻醉前处死。
有时候,由于实验需要,需要在小鼠麻醉前进行处死。
这时可以选择以下方法:颈椎脱位,同样是通过迅速向下施加力量,使小鼠颈椎脱位,达到立即死亡的
目的。
高压气体处死,将小鼠置于高压气体中,通过缺氧使其迅速死亡。
在进行处死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处死过程不会给小鼠带来痛苦,尽量减少它们的恐惧和焦虑。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确保处死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处死后需要及时处理小鼠的尸体,避免对环境和其他动物造成影响。
总之,正确的小鼠处死方法对于实验室动物的福利和实验室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在进行处死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操作,确保小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少的痛苦下达到死亡的目的。
同时,也需要尊重动物的生命,尽量减少对它们的伤害和痛苦。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的介绍,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正确的小鼠处死方法,从而保障实验室动物的福利和实验室的安全。
常用实验动物及应用小鼠大鼠

第4页/共51页
第13页/共51页
2.封闭群
(1) KM:白化。该鼠特点是产量高,抗病力强, 适应性强。广泛应用于药理、毒理、微生物 学的研究以及药品、生物制品的检定。
(2) NIH:白化。特点是繁殖力强,产仔成活 率高,雄性好斗。广泛用于药理和毒理研究 以及生物制品检定。
3.杂交一代动物(F1代)
F1 代具有清楚的遗传背景和双亲特性,生活 力强,实验重复性好,得到广泛应用。
裸 小 鼠 、 S C I D 小 鼠 可第2接2页受/共人51页类 各 种 肿 瘤 细 胞 的 移
(三)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病研究
➢小鼠对多种病原体具有易感性,特别是病毒极为敏感, 常用于研究这些病原体的发病的机理、临床症状及治 疗。例如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感、脑炎、血吸虫 病、疟疾、破伤风等的研究
Sprague Dawley rat
第28页/共51页
繁殖特性
大鼠发育快,成熟早,繁殖力强。雄性2月龄、雌性 月龄达到性成熟,适配鼠龄,雄性为90日龄,雌性 为80日龄;性周期4-5d,妊娠期19-23d(平均21d), 哺乳期21-23d,年产5-8胎,每胎产仔6-12只,生育 期年。全年多发情动物,具有产后发情、产后妊娠的 特点。寿命年。
第5页/共51页
解剖学特点
小鼠下颌骨的喙状突较小,髁状突发达, 运用下颌骨形态的分析技术,可进行近 交系小鼠遗传监测;
小鼠解剖知识点总结

小鼠解剖知识点总结小鼠(Mus musculus)是一种常见的啮齿动物,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
对小鼠的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实验室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对小鼠的解剖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小鼠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从而为其实验研究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和结果。
本文将总结小鼠解剖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小鼠的内部结构和解剖特点。
一、小鼠的外部特征小鼠的头部呈圆锥形,眼鼻较突,触须发达,上颌略长于下颌,耳大而外露,耳垂圆圆的,四肢短小,尾巴较长。
小鼠的毛色一般为灰色或棕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个体。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外部特征来初步判断小鼠的品种、性别和年龄。
二、小鼠的骨骼系统1. 小鼠的颅骨小鼠的颅骨由颅底骨和颅顶骨构成,颅骨的形状因品种而异。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颅骨的形状和结构来初步判断小鼠的品种和年龄。
2. 小鼠的脊柱小鼠的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和尾椎组成,其中颈椎的数量为7,胸椎的数量为13,腰椎的数量为6,尾椎的数量为28-31。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脊柱来了解其躯干的骨骼结构和解剖特点。
3. 小鼠的四肢骨骼小鼠的四肢骨骼包括肱骨、桡骨、骨和尺骨,其形态特征因品种而异。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四肢骨骼来了解其四肢的骨骼结构和特点。
4. 小鼠的骨骼连结小鼠的骨骼连结主要是通过关节连接,以及肌腱和韧带的连接。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骨骼连结来了解其骨骼系统的连结结构和功能。
三、小鼠的消化系统1. 小鼠的口腔小鼠的口腔由牙齿、舌头和颊粘膜组成,其中牙齿主要包括门齿、臼齿和犬齿。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口腔结构来了解其牙齿的形态特征和生长情况。
2. 小鼠的食道小鼠的食道位于颈部,连接口腔和胃。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食道来了解其食道的结构和功能。
3. 小鼠的胃小鼠的胃位于腹部,具有前胃、中胃和后胃三部分。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胃来了解其胃的结构和功能。
大小鼠解剖生理特点

大小鼠和人胚胎发育时期的变化比较
时期
胎龄(日)
胚胎发育变化
小鼠
大鼠
1
1
1
单核细胞(输卵管内)
2
2
2
2细胞期(输卵管内)
3
2
3.25
4细胞期(输卵管内)
4
2.5
3.5
8-12细胞期(输卵管内)
5
3
3.75
桑葚期(输卵管-子宫上部)
6
3.5
4
囊胚初期(子宫内)
7
4
5
囊胚期
8
4.5
6
植入开始
16
8.5~9
10.5
体节13-20(胸椎前部)胚回转结束
17
9.5
11
体节21-25(胸椎后部),神经沟闭锁
18
10
11.5
体节26-28(腰椎前部),前肢出现
19
10.25
11.75
体节29-31(腰椎后部),后肢出现
20
-
-
体节32-33(荐椎后部)
21
-
12
体节34、35(荐椎后部)
22
10.5
20-40 g 25-40 g 1.5-3 y 36.5°-38℃ 325-780 beats per minute 60-220 breaths per minute 12-18 g/100 g/d 15 mL/100 g/d 50 d 50-60 d 4-5 d 19-21 d Fertile 10-12 21-28 d 7-9 mo 40
(4)信息素影响生殖行为 若在交配后4天内将另一雄鼠置于同笼,常导致流产。
阴道栓:是大、小鼠交配典型特征,交配成功的标志。
实验动物小鼠概述

实验动物小鼠概述1.小鼠的起源和特征:小鼠是哺乳动物类鼠科Muridae下的一类啮齿动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哺乳动物之一、小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000万年前,由于其适应性强,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繁衍,因此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小鼠的踪迹。
小鼠通常体长10-20厘米,重量约20-40克,具有灰色或棕色的皮毛,尾巴较长。
小鼠的感觉器官发达,尤其是嗅觉和听觉,能够快速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
小鼠的眼睛较小,但具有良好的夜视能力。
小鼠的生育能力较强,能够迅速繁衍后代。
2.品系选择:为了满足不同实验需求,科学家们培育了多个小鼠品系,这些品系在遗传背景、表型特征以及易患疾病等方面存在差异。
常用的小鼠品系有C57BL/6、BALB/c、NOD/SCID等。
其中,C57BL/6品系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因其背景纯净、易于培养、容易产生遗传纯系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BALB/c品系在免疫学和肿瘤学研究中应用较多。
NOD/SCID品系作为一种免疫缺陷小鼠,常被用于移植研究。
3.实验应用: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常见的应用:(1)遗传学研究:小鼠的基因组与人类的基因组高度保守,因此可以用作研究遗传性疾病和基因功能的模型。
通过基因转座、基因敲除、基因突变等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研究特定基因的功能和影响。
(2)免疫学研究:小鼠具有与人类类似的免疫系统,因此常用于研究免疫反应的机制、疫苗研发等。
通过特定基因敲除或转基因技术,创建基因缺陷小鼠模型,深入研究免疫细胞的功能。
(3)肿瘤学研究:小鼠能够患上多种肿瘤,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肿瘤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的开发等。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移植肿瘤细胞或建立转基因小鼠模型来模拟人类肿瘤并进行相关研究。
(4)神经科学研究:小鼠的神经系统结构与人类相似,因此常被用于研究神经发育、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透过方法如行为学实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科学家们可以了解神经网络的构建与功能。
小鼠种类及特性范文

小鼠种类及特性范文小鼠是哺乳动物中最常见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繁殖力强、生活习性适应力强,同时其生命周期短,易于研究和观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等领域。
目前,常见的小鼠种类有实验室小鼠、野生小鼠和人工驯化小鼠等。
实验室小鼠是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适应所得,其繁殖能力强,代际间差异小。
其中最常用的实验室小鼠种类包括裸鼠、BALB/c小鼠、C57BL/6小鼠等。
裸鼠是因为其身体没有毛发而得名,可用于皮肤疾病研究、肿瘤研究等。
BALB/c小鼠则是常用的白血病研究模型,其易感性较高。
C57BL/6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小鼠之一,其在遗传学、免疫学、生理学等研究领域有广泛应用。
野生小鼠是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小鼠种类,其天然的基因背景和环境适应力使其在一些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优势。
野生小鼠包括草原黄鼠、田鼠、家鼠、黑鼠等。
其中草原黄鼠是分布在中国大陆西北地区的一种小型啮齿动物,其具有耐盐碱、适应寒冷等特点,因此在气候变化研究以及生态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田鼠则常见于农田和草原中,其生活习性活泼好动,常用于行为学研究等领域。
家鼠是广义的鼠科动物,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成为人类家庭中的宠物。
黑鼠是一种常见的害鼠,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
人工驯化小鼠是指通过人工选择和人工繁殖形成的一种品种,其品种特异性和生活习性适应力较强。
人工驯化小鼠包括毛绒鼠、哈密地鼠、仓鼠等。
毛绒鼠是一种以毛绒丰厚而受到宠物爱好者喜爱的小鼠,其耐寒性强,适应能力较强。
哈密地鼠则主要分布在新疆哈密地区,体形较大,适应力强。
仓鼠是一种小型啮齿动物,也是常见的宠物小动物之一,其体形小巧可爱,易于驯养。
小鼠性繁殖能力强,成年雌性小鼠一般每个月发情一次,发情后的小鼠怀孕期为19-21天,产仔数目一般为2-12只,每胎母鼠一般可产仔7-8次左右。
小鼠的生活习性一般喜欢在比较暗的环境中活动,善于穴居。
小鼠的食性较杂,一般以谷物、杂草、小昆虫等为食。
小鼠种属分类

小鼠种属分类
小鼠是哺乳动物中一类非常常见的动物,广泛分布于各个地区。
它们主要栖息在草原、森林、田野、山地等不同的生境中。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小鼠种属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群。
我们来介绍一下家鼠属(Mus),它是小鼠科中最为著名和常见的属之一。
家鼠属包括了一系列的物种,如普通家鼠(Mus musculus)、黑鼠(Mus rattus)等。
普通家鼠是人类最常见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繁殖力强、易于饲养,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
而黑鼠则是一种较为侵略性强的物种,常见于城市和农田中。
另一个重要的小鼠属是刺鼠属(Acomys)。
刺鼠属的物种体型较小,身上覆盖着许多尖锐的刺毛,以此作为防御的手段。
刺鼠属种群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它们主要栖息于沙漠和干旱地区。
还有一些其他小鼠属也值得一提。
比如田鼠属(Microtus),它们主要分布在草原和湿地等环境中,是一种以植物为食的物种。
另外还有麝香鼠属(Moschus),这是一种特殊的小鼠属,它们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被人们广泛用于制作香料。
小鼠种属有很多不同的类群,它们分布广泛,栖息于不同的生境中。
每个小鼠属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为我们研究和了解动物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通过对小鼠种属的分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模式生物——小鼠

模式生物——小鼠
模式生物,小鼠
小鼠是一种最常用的动物模型,它是全世界最常用的动物实验模型之一、小鼠特点丰富,生态发育类型包括家养小鼠、北极小鼠、大白鼠、老鼠,衍生品有活体小鼠、小鼠肝细胞等。
雌雄性比率是1︰1、小鼠拥有易打架、活动性强和耐受力强等特性,能快速适应新环境,繁殖繁多,从而可以转基因及模拟实验,用于模拟人类疾病。
小鼠在研究中的应用
小鼠品系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研究者模拟和诊断各种实验条件和疾病状况,以及大量的临床试验。
小鼠也是进行毒理学研究、精神病学研究和遗传研究的重要模型,更是诸多疾病机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模式生物。
最近,小鼠更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选择的实验模型,如表观遗传学、分子基因组学、神经病学和临床转化研究。
小鼠也是转基因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动物模型。
小鼠(Mouse,Musmusculus)

小鼠(Mouse, Mus musculus)属于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小鼠属(Mus)。
~95%的实验动物为啮齿类动物,其中~90%为小鼠和大鼠。
选择小鼠作为实验模型的原因:•易于饲养;•繁殖能力强;•繁殖周期短;•背景知识较为清晰、全面;•与人类有相同的器官,并发挥相似功能;•可作为人类疾病模型;•大量自发基因突变品系,;•成熟的规模化培育技术。
常用近交系(inbred strain):BALB/c—白色毛发,红眼C3H—杂色,深棕色毛发,毛发末梢有黄色条纹C57B1/6—黑色毛发DBA—棕色毛发,最老的近交系129,FVB—常用于转基因操作常用远交系(outbred strain)ICR—白色毛发Black Swiss—黑色毛发Swiss Webster—白色毛发基因型鉴定•小鼠尾尖(<5mm)可获得足够量DNA用于基因型鉴定。
(小鼠小于21天时,无需麻醉。
小鼠大于21天时,需麻醉。
)•鼠耳打孔或剪脚趾标记获得的组织可用于基因型鉴定。
•小鼠毛发、唾液、粪便也可用于基因型鉴定。
基本生理知识•非常敏锐的听觉,对高频噪音非常敏感;•非常敏锐的嗅觉;•不同品系的小鼠视力有所差别;•成年小鼠体重约为20-40克。
成年雄性小鼠比成年雌性小鼠体型、体重略大;•心跳约为300次/分钟;•呼吸约为100次/分钟;•平均寿命为1-3年;•小鼠有16颗牙齿,包括2颗上门牙、2颗下门牙,左右各有3颗上侧及下侧臼齿;•小鼠的门牙可不断生长。
门牙只在外侧有珐琅质,小鼠通过碾磨上下侧门牙保持门牙的锋利;•雌性小鼠有5对乳腺,包括3对胸部乳腺,2对腹部乳腺;•乳腺组织延伸至雌性小鼠身体的背侧。
可经常在小鼠的体侧或背部发现乳腺癌肿瘤;•雄性小鼠的脾脏约比雌性小鼠的脾脏大50%。
行为学•小鼠通常较为温顺;•小鼠对声音非常敏感,其行为受到外界声音极大的影响(进行小鼠动物实验时应尽量保持安静!!);•小鼠通过排泄物中的信息素与其它小鼠交流,小鼠对信息素非常敏感;•静止时,小鼠通常四足着地,并通过视觉与听觉感知外部环境变化;•睡觉时,小鼠身体通常卷曲,将头部埋于身体下部,多只小鼠通常紧挨聚集在一起;•小鼠夜间活动活跃。
小鼠大鼠的生理特点及应用

小鼠大鼠的生理特点及应用小鼠和大鼠在生理特点及应用方面有很多相似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小鼠和大鼠的生理特点及其应用。
一、小鼠的生理特点及应用1. 小鼠的生理特点:小鼠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其生理特点主要包括体型小、寿命短、繁殖力强、易于饲养和繁殖等。
体型小:小鼠的体型相对较小,一般体长约10-15厘米,体重在20-30克之间。
这种小体型使得小鼠在实验过程中更易于操作和管理,同时占用的空间也相对较小。
寿命短:小鼠的寿命比较短暂,一般在2-3年左右。
这使得科研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地观察和研究小鼠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生理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命过程和疾病发生的机制。
繁殖力强:小鼠的繁殖力相对较强,一年内可繁殖多代。
这使得科研人员可以轻松获得大量的实验动物,进行大规模的实验研究。
易于饲养和繁殖:小鼠对饲养环境要求较低,可以适应多种饲料和饮水条件。
同时小鼠的繁殖能力强大,雌性小鼠每胎可产仔6-12只,每年可产仔5-10次。
这使得科研人员可以更加轻松地从小鼠中获得大量的实验材料。
2. 小鼠的应用:小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动物,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药物筛选:小鼠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过程中的药物筛选。
通过观察小鼠对不同药物的反应,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毒副作用和安全性。
疾病模型:小鼠可以用来构建多种疾病模型,如肿瘤模型、炎症模型、肥胖症模型等。
通过引入特定基因或处理特定药物,可以使小鼠患上一定疾病,从而模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疾病的机制研究和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基因功能研究:小鼠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性较高,因此小鼠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
通过特定基因的敲除或过表达技术,可以研究该基因在生命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免疫学研究:小鼠的免疫系统与人类的免疫系统有很多相似之处。
小鼠可以用于研究免疫系统的发育、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学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的免疫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大鼠的生理特点及应用1. 大鼠的生理特点:大鼠是另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其生理特点包括体型大、寿命较长、易于饲养和繁殖等。
小鼠的饲养方法

小鼠的饲养方法小鼠的饲养管理非常繁琐,要求饲养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随时检查小鼠状况,出现问题立即加以纠正。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鼠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鼠的饲养方法1. 饲喂小鼠胃容量小,随时采食,是多餐习性的动物。
成年鼠采食量一般为3~7克/天,幼鼠一般为1~3克/天。
应每周添料3~4次,在鼠笼的料斗内应经常有足够量的新鲜干燥饲料,在小鼠大群饲养中,每周应固定两天添加饲料,其它时间可根据情况随时注意添加。
根据小鼠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应有不同的给饲标准。
由于种鼠群和生产鼠群交配繁殖频繁,尤其生产种母鼠的负担重,能量消耗大,因此除供给足够的块料外,还要定时饲喂少量葵花籽、麦芽和拌有鸡蛋的软料。
葵花籽供应量为0.5~1克/天/只成年鼠。
而麦牙和软料由于微生物条件较难控制,目前趋于淘汰不用,而致力于颗粒料的全价营养,即用维生素合剂代替。
2. 给水用饮水瓶给水,每周换水2~3次,成年鼠饮水量一般为4~7ml/天,要保证饮水的连续不断,应常检查瓶塞,防止瓶塞漏水造成动物溺死或饮水管堵塞使小鼠脱水死亡。
小鼠在吸水过程中,口内食物颗粒和唾液可倒流入水瓶。
为避免微生物污染水瓶,换水时应清洗水瓶和吸水管。
严禁未经消毒的水瓶继续使用。
3. 清洁卫生和消毒每周应至少更换两次垫料。
换垫料时将饲养盒一起移去,在专门的房间倒垫料,可以防止室内的灰尘和污染。
一级以上动物的垫料在使用前应经高压消毒灭菌。
要保持饲养室内外整洁,门窗、墙壁、地面等无尘土。
坚持每月小消毒和每季度大消毒一次的制度。
即每月用0.1 %新洁尔灭喷雾空气消毒一次,室外用3%来苏尔消毒,每季度用过氧乙酸(0.2%)喷雾消毒鼠舍一次。
笼具、食具至少每月彻底消毒一次,鼠舍内其它用具也应随用随消毒。
可高压消毒或用0.2 %过氧乙酸浸泡。
应有周转用房,在饲养室使用一年时,将小鼠全部移入,原饲养室彻底整修消毒。
4. 动物健康的外观检查这是检查动物健康状况的一项常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研究所
四、近交系小鼠
1. 我国常用近交系小鼠:
(1).DBA 小鼠: 最古老的近交系小鼠,外来引进品系,淡棕色,有DBA/1 和DBA/2两个亚系,目前常用的是DBA/2 DBA/l 小鼠的主要特性
①对实验室结核杆菌的易感性高,对鼠斑伤寒补体C5敏感;对鼠伤寒 沙门氏菌补体抗性较强; ②P1534肿瘤株的生长率为50%; ③老年雌鼠有乳腺癌的发生,经产母鼠的乳腺癌发病率为61.5%; ④对疟原虫感染有抵抗力; ⑤老龄雌鼠部份心脏有钙质沉着
实验动物研究所
2. 按特征和使用目的分类:
(3).按各种人类疾病需要培育: 心血管疾病小鼠--DBA等品系; 自身免疫性疾病小鼠--NZB/N、NZB×NZW等; 脑积水病小鼠--C57BL/KaLwN、B10、D2/nSnN等; 白内障小鼠--STAR/N等; 多尿症小鼠--STR/N、STRIN等; 疟疾小鼠--C58/LWN、DBA/1JN、C57L/N等;
实验动物研究所
2. 按特征和使用目的分类:
(4).供药物和代谢研究需要培育: 免疫球蛋白缺乏小鼠--CBA/N等; 胰岛素敏感小鼠--C57BR/CdJN等; 维生素K缺乏小鼠--CBA/CaHN等
(5).不同研究领域需要培育: 肿瘤研究:BALB/c、C57BL、C57BR等; 生理学研究:SWR、C3H、BALB/c、C57BL、C57BR等; 遗传学研究:C57BL等; 免疫研究:C3H、C57BL、DBA/2等
低癌株--C57BL/6N、C58、津白Ⅰ号。 诱发癌品系:乳腺癌小鼠--C3H、A品系;
胸腺癌小鼠--BALB/c、C57BR、R111等; 肺癌小鼠--BALB/c、C57BL、SWR、A等; 肝癌小鼠--C3H、C3He、C3Hf等; 白血病小鼠--C57BL、C58、AKR等; 卵巢癌小鼠--C3H等
四、近交系小鼠
2. 我国自主培育近交系小鼠:
(2).615小鼠:
196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和血液研究所将普通小鼠与C57BL/6杂交所生子 代近亲交配20代以上培育而成,深褐色。
主要特性:
①肿瘤发病率10-20%(雌鼠乳腺癌,雄鼠肺癌); ②对津638白血病病毒敏感; ③平均每窝产仔量为6.7,离乳时6.3
实验动物研究所
1. 一般特性:
(3).生活习性: 体型小; 性情温顺,容易捕捉,易于饲养管理; 喜居于光线暗的安静环境,怕强光,昼伏夜动; 适应性差,不耐冷、热,对疾病抵抗能力差; 对外来刺激(强光、噪声、不同气味)极为敏感,易产生 流产或食仔现象; 喜群居,雄鼠间易发生斗殴; 雄鼠分泌醋酸铵臭气,引起实验室特异臭气的产生
实验动物研究所
2. 解剖学特性:
解剖结构与其他哺乳动物大同小异; 小鼠无乳齿,上下颌相同,门齿终生不断生长
实验动物研究所
2. 解剖学特性:
哺乳动物的子宫结构 A 小鼠等啮齿动物是双子宫 B 犬、猫等多数食肉类动物是双分子宫 C 马、蝙蝠、鲸鱼等是双角子宫 D 猿、猴、人类等是单子宫
实验动物研究所
(7).A/J小鼠; (8).A/He小鼠; (9).C57BL/6N小鼠; (10).C57BL/10J小鼠; (11).HRS/J小鼠; (12).MRL/L小鼠
实验动物研究所
四、近交系小鼠
2. 我国自主培育近交系小鼠:
(1).TA1(津白1号)和TA2(津白2号)小鼠:
天津医学院将昆明小鼠近亲培育而成,白色,津白1号(1955),津白2号 (1963)。
类别
特征
用途
1.乳腺肿瘤发病率在繁殖鼠1%,未繁殖雌鼠0%,
津白1号 卵巢肿瘤9.5%,肺癌2.4%
2.繁殖中等,对射线敏感,易患慢性肺炎
1.乳腺肿瘤发病率在繁殖鼠81.4%,未繁殖雌鼠
津白2号 41.4%,卵巢肿瘤4.4%,肺癌2.7%
2.繁殖中等,对射线敏感
核医学 肿瘤学、核医学
实验动物研究所
3. 生理学特点:
(3).排尿: 排尿少,一次排尿1-2滴,遇到危险时通过排尿释放警戒的信息素 (4).繁殖:成熟早,性周期短,繁殖力强
小鼠
性成熟
雄 45-60 雌 35-50
体成熟
雄 70-80 雌 65-75
性周期 4-5
妊娠期 19-21
哺乳期 20-22
实验动物研究所
3. 生理学特点:
(5).乳腺的数量和位置: 小鼠乳腺5对,胸部3对、鼠蹊部2对
实验动物研究所
四、近交系小鼠
主要特性:BALB/c
①乳腺肿瘤自发率低,卵巢、肾上腺肿瘤时有发生,偶见甲状腺及间质细 胞肿瘤; ②易患慢性肺炎; ③对放射线(X射线)甚为敏感; ④与其他近交系相比,肝、脾与体重的比值较大; ⑤自发高血压症,雌雄鼠均有动脉硬化症; ⑥对白色念球菌有一定的抵抗力,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利什曼原虫属、 立克次氏体等易感因子敏感,对麻疹病毒中度敏感。
实验动物研究所
四、近交系小鼠
主要特性:C57BL
①乳腺肿瘤自发率低(0-1%),致癌物质也难以诱发,老龄鼠淋巴瘤自发 率20-25%; ②12%有眼睛缺陷,雌仔鼠16.8%、雄仔鼠3%为小眼或无眼症,可的松诱 发腭裂的发生率达20%; ③对放射物质耐受力中等,较易诱发免疫耐受性; ④对结核杆菌、狂犬病毒、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及艾美耳球虫敏感,对 鼠痘病毒有一定抵抗力; ⑤干扰素产量较高,嗜酒精性高; ⑥"标准"的近交系,为许多突变基因提供遗传背景。
3. 生理学特点:
(1).消化系统: 肠道较短,盲肠不发达,胃容积小,消化 能力差,以谷物性饲料为主 (2).体温和能量代谢: 体温:37-39℃,环境每降低1℃,小鼠一昼夜24h产生的热能约 192KJ/m2 小鼠没有汗腺,不能靠增加喘息来散热,所以小鼠只能改变体 温以部分地代偿环境的改变
实验动物研究所
2. 按特征和使用目的分类:
(1).毛色分类: 白色:BALB/c、AKR、SWR等品系;
野生毛色:C3H、CBA/N等; 灰色:C57L、DBA/2品系等; 黑色:C57BL/6、C57BL/10、C58等; 棕色、黄色
实验动物研究所
2. 按特征和使用目的分类:
(2).按研究需要分类: 自发癌品系:高癌株--C3/H/HCN、A系,津白Ⅱ号;
主要用途:肿瘤学、生理学、核医学和免疫学等研究
实验动物研究所
四、近交系小鼠
1. 我国常用近交系小鼠:
(6).CBA/J小鼠:
1920年有Strong用Bagg白化雌鼠与DBA雄鼠交配后进行近亲培育,毛野 鼠色,1989年从日本国立遗传所引入中国。
实验动物研究所
四、近交系小鼠
CBA/J小鼠主要特性:
主要用途: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学研究常用品系
实验动物研究所
四、近交系小鼠
1. 我国常用近交系小鼠:
(5).C3H/He小鼠:
1920育成,1984年Roths等建立起来的小鼠,毛野鼠色,1986年从日本实 验动物中央研究所引入中国。
实验动物研究所
四、近交系小鼠
主要特性:C3H/He
①在普通开放环境条件下饲养的普通鼠,乳腺癌发病率高(80-100%),而 在净化环境下饲养的鼠乳腺癌发病率低(7%), 乳腺癌通过乳汁而不是胎 盘途径传播,14月龄雌鼠肝癌发生率为85%; ②补体活性高,干扰素产量低 ③对狂犬病毒和鼠痘病毒敏感,对炭疽杆菌有抵抗力; ④血液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高,雄鼠对氨气、氯仿、松节油等甚为敏感,死 亡率高,雄鼠接触氯仿易发生肝癌,致死率高。
主要用途:用于白血病等研究
实验动物研究所
四、近交系小鼠
1. 我国常用近交系小鼠:
博士从Ohio宠物商得到白化鼠培育出Bagg albino,1923 年开始近交培育,1932年达26代,命名为BALB/c,1986年从日本实验动 物中央研究所引入中国。
①易诱发免疫耐受; ②乳腺肿瘤发病率33-65%,雄鼠肝细胞瘤发病率25-65%,雌鼠淋巴细胞 瘤发病率15%; ③对麻疹病毒高度敏感,可抵抗狂犬病毒; ④对中剂量放射线有抗性,血压较高,对维生素K不足高度敏感。
主要用途: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等研究
实验动物研究所
四、近交系小鼠
1. 我国常用近交系小鼠:
实验动物研究所
三、主要研究领域
1. 药物评价和毒性试验:
(1).安全评价和毒性试验: 小鼠对多种毒性刺激敏感,常用于(铅、苯、汞等)急性、 压急性、慢性毒性、半数致死量测定试验,‘三致’试验; (2).生物药品和制剂的测定: 血清、疫苗生物制品的测定; (3).药物筛选试验: 抗肿瘤、结核、疟疾药物的筛选; (4).药物效果和其副作用研究:
主要用途: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医学研 究,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实验动物研究所
四、近交系小鼠
1. 我国常用近交系小鼠:
(4).C57BL小鼠:
1921年Little从美国马塞诸塞州Granby农场,由雌鼠57与雄鼠52交配得到 C57BL的雌鼠培育而来,毛黑色,1937年分开C57BL/6J和C57BL/6ByJ两个 亚系。
实验动物研究所
二、生物学特性
1. 一般特性:
(1).外形特征: 全身被毛,多种毛色,嘴角两侧有触须,尾长与体长相等,尾 部有横列、环状的角质鳞片;成年鼠一般体长10-15厘米,雌 性体重18-40克,雄性体重20-40克 (2).生长发育特性:
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能力强;生育期1年,每胎产子515只,年产6-9胎,寿命2-3年。
实验动物研究所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实验动物-小鼠
实验动物研究所 赵海 2015-12-11
实验动物研究所
一、动物学分类 二、生物学特征
三、主要应用领域 四、常用近交系小鼠 五、常用封闭群小鼠 六、常用突变系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