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LCD面板类型

合集下载

TFT-LCD产品介绍

TFT-LCD产品介绍

各類顯示器所適用的玻璃基板原料
X Å ° Ê ¤ è ¦ ¡ Segment Simple Simple Active Active Active Active Active ¸ ¥ ¤ ó Ã þ « ¬ TN STN SMC a-Si Poly-Si MSI MIM Low-T poly Á ¼ ¬ þ º Ø Ã þ u ¥ ¶ Û ¦ Ç ¬ Á ¼ þ u ¥ ¶ Û ¦ Ç ¡ B ¤ © Ê ¸ N ª ¿ » Ä u ¥ ¶ Û ¦ Ç ¡ B ¤ © Ê ¸ N ª ¿ » Ä L Æ µ P ¾ T ª ¿ » Ä ¬ Á ¼ þ Û ­ ¥ ^ ¬ Á ¼ þ L Æ µ P ¾ T ª ¿ » Ä ¬ Á ¼ þ L Æ µ P ¾ T ª ¿ » Ä ¬ Á ¼ þ L Æ µ P ¾ T ª ¿ » Ä ¬ Á ¼ þ
TFT-LCD介紹 LCM產品介紹
目錄
一、TFT-LCD產業結構簡介 *TFT-LCD結構 *TFT-LCD材料成本結構 二、LCM關鍵零組件簡介 * LCD Panel結構 *玻璃基板 *液晶 *配向膜、透明電極ITO、填充劑(spacer) *封閉(seal)材、ACF *偏光板、背光模組 三、LCM機構設計概論
源極(source):有供給源之意義(電流由此流入) 吸極(drain):有排出的意義(電流由此流出) 閘極(gate):主要控制由源極流入電流至吸極或不流通電流,有閥門開關的功能 活性半導體層:通道(channel)
TFT的構造有通道保護型、 通道蝕刻型等,使用最多 的為通道保護型,無論那 種型要作出TFT,都是反 覆用塗抹膜光阻劑(感光 樹脂),曝光、顯影之操 作。也即是,根據膜的數 目而無需要次數的操作, 在此最大的問題,對於已 完成的會有損傷的可能。

LCD-TFT显示原理介绍

LCD-TFT显示原理介绍
TFT-LCD显示原理简介
LCD显示器的整体模块图
TFT-LCD 模組結構
LCD Module
No. 1 部材名稱 金屬前框 可能材質/ 可能材質/購成製品 鋁材,不銹鋼板鍍鋅鋼板 包含液晶面板,上下偏光板 G-TCP,S-TCP控制基板 功能 保護及壓合液晶面板並 提供接地與屏蔽之功能 提供影像顯示之功能
TFT元件的運作原理
VSD D VGS〈Vth G S
(2)Vgs<Vth:訊號保持
D
S G
D
S
D S CLC G com
G 1.TFT元件在閘極(G)給予適當電壓。當VGS小於起始電壓 時沒有感應出載子則通道成斷路。 2.故TFT元件可看成開關,當VGS>Vth則ON,當VGS<Vth則 OFF。
發光原理圖
1.電極 2.自由電子(e -) 3.活性汞離子(Hg+) 4.紫外線 5.螢光體 6.可視光
Φ1.8*277mm
60000
50000
輝度(cd cd/m )
2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3 3 .5 4 4 .5 5 5 .5 6 6 .5 7
管 電 流 (mA)
管電流vs.管面輝度


Display theory of Liquid crystal
Light Polarize Light Rubbing layer 配向膜 Liquid crystal
Rubbing layer
Voltage
Polarize 偏光板
液晶要求性質
No.
1 2 3 4 5 6



TFT-LCD产品介绍

TFT-LCD产品介绍

一、TFT-LCD產業結構簡介:
玻璃基板 光罩 ITO玻璃 彩色 濾光片 基板 / TFT 基板 偏光膜 顯示面板 液晶 驅動IC PCB/FPC LCM 模組 PDA /手機 LCD TV 筆記型 電腦
LCD 監視器
背光模組
其他消費 產品應用
Structure of TFT-LCD
玻璃基板
框膠
Vacuum Dryer 紫外線曝光
EBR (Edge Bead Rinse) 顯影
Defect insp.
Pre-bake & Cool plate
烘烤
Aligner
Developer
Oven
RGB製程(RGB process)
3.B Line
R,G glass清洗 藍色光阻塗佈(1) 藍色光阻塗佈(2)
TFT
偏光板
Black matrix Color filter overcoat
共通電極
TAB
配向膜 液晶 儲存電容 畫素電極
Printed circuit board Driver LSI
擴散板
偏光板 側光 反射板
Spacer
分光片
菱鏡板
LCD封裝技術
彩色濾光基板製造
阻隔舉陣 玻璃基板 顏料光阻塗佈 曝光 光罩 完成共通電極 完成RGB三色
1737比7059優越點
較高的玻璃應變點(Glass Strain Point): 使玻璃基 材轉化成具有更高熱安定性 較低的密度:較輕的重量和較少的重力熱塑成型 (Sag) 改善的耐化學性:允許更激烈的蝕刻條件 與矽更接近的熱膨脹係數:開啟了在玻璃上製造 晶片的可能性 較大的強度:邊緣強度和疲勞(fatigue)阻抗

TFT-LCD面板基础

TFT-LCD面板基础

12
一、认识液晶 6.將偏光片、槽狀表面、液晶組合後之光學效果
6-1.當上下偏光片互相垂直時,若未施加電壓,光線 可通過 6-2.當施加電壓時,光線被完全阻擋
13
二、像素结构
640×3
480
921600个像素
14
二、像素结构
剖面图 PI 液晶 ITO 偏光片 玻璃
TFT
玻璃 偏光片
像素
上视图
BM TFT
7
一、认识液晶
3-4.當液晶被包含在兩個槽狀表面中間,且槽之方向 互相垂直,則液晶分子之排列→ 下表面液晶分子:沿著b方向 上表面液晶分子:沿著a方向 介於上下表面中間之分子:產生旋轉之效應 故液晶分子在兩槽狀表面間,產生90°之旋轉
8
一、认识液晶 4.光與液晶分子產生之效果
4-1.當線性偏極光射入上層槽狀表面時,此光線隨著 液晶分子之旋轉亦產生旋轉 4-2.當線性偏極光射出下層槽狀表面時,此光線已產 生90°之旋轉
Cholesteric LC 胆甾相液晶
6
一、认识液晶
• TFT-LCD顯示原理
3.液晶簡介
3-1.TFT-LCD使用之液晶為TN(Twist Nematic)型液晶 3-2.液晶分子呈橢圓狀;TN型液晶一般是順著長軸方 向串接,長軸間彼此平行方式排列 3-3.當接觸到槽狀表面時,液晶分子就會順著槽的方 向排列於槽中
9
一、认识液晶
4-3.當在上下兩表面之間加電壓時,液晶分子會順電 場方向排列,成為直立排列之現象 4-4.此時入射光線即不受液晶分子影響,已直線射出 下表面
10
一、认识液晶
ITO电极
LCD Driver
液晶
LCD Driver

TFT-LCD简介

TFT-LCD简介

TFT-LCD 简介TFT ﹕(Thin-Film Transistors)薄膜晶体管LCD﹕(Liquid-Crystals Display)液晶显示器TFT-LCD发明于1960年经过不断的改良在1991年时成功的商业化为笔记型计算机用面板﹐从此进入TFT-LCD的世代。

TFT-LCD 结构:简单的说TFT-LCD面板的基本结构为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住一层液晶。

前端LCD面板贴上彩色滤光片﹐后端TFT面板上制作薄膜晶体管(TFT) 。

当施电压于晶体管时﹐液晶转向﹐光线穿过液晶后在前端面板上产生一个画素。

背光模块位于TFT-Array面板之后负责提供光源。

彩色滤光片给予每一个画素特定的颜色。

结合每一个不同颜色的画素所呈现出的就是面板前端的影像。

TFT Pixel Element:TFT面板就是由数百万个TFT device以及ITO((In Ti Oxide),此材料为透明导电金属)区域排列如一个matrix所构成,而所谓的Array就是指数百万个排列整齐的TFT device之区域,此数百万个排列整齐的区域就是面板显示区。

下图为一TFT画素的结构不论TFT板的设计如何的变化,制程如何的简化,其结构一定需具备TFT device和控制液晶区域(光源若是穿透式的LCD,则此控制液晶的区域是使用I TO,但对于反射式的LCD是使用高反射式率的金属,如Al等)TFT device是一个开关器,其功能就是控制电子跑到ITO区域的数量,当ITO区域流进去的电子数量达到我们想要的数值后,再将TFT device关掉,此时就将电子整个关(Keep)在ITO区域.上图为各画素点指定的时间变化﹐由t1到tn闸极驱动IC持续选择开启G1﹐使得源极驱动IC以D1、D2到Dn的顺序对G1上的TFT画素充电。

tn+1时﹐闸极驱动I C再度选择G2﹐源极驱动I C再D1开始依序选择。

上图可以表达几件事情:液晶站立的角度越垂直,越多的光不会被液晶导引,不同角度的液晶站立角度会导引不同数量的光线,以上面的例子来看,液晶站立角度越大,则可以穿透的光线越弱。

TFT-LCD 专业术语解释 面板类型 TN

TFT-LCD 专业术语解释 面板类型 TN

液晶板类型一个液晶显示器的好坏首先要看它的面板,因为面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观看效果,并且液晶电视面板占到了整机成本了一半以上,是影响液晶电视的造价的主要因素,所以要选一款好的液晶显示器,首先要选好它的面板。

液晶面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可视角度等非常重要的参数。

液晶面板发展的速度很快,从前些年的三代,迅速发展到四代、五代,然后跳过六代达到七代,而更新的第八代面板也在谋划之中。

目前生产液晶面板的厂商主要为三星、LG-Philips、友达等,由于各家技术水平的差异,生产的液晶面板也大致分为机种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有TN面板、MVA和PVA等VA类面板、IPS面板以及CPA面板。

1、TN面板TN全称为Twisted Nem ati c(扭曲向列型)面板,低廉的生产成本使TN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入门级液晶面板,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中低端液晶显示器中被广泛使用。

目前我们看到的TN面板多是改良型的TN+film,film即补偿膜,用于弥补TN面板可视角度的不足,目前改良的TN面板的可视角度都达到160°,当然这是厂商在对比度为10∶1的情况下测得的极限值,实际上在对比度下降到100:1时图像已经出现失真甚至偏色。

作为6Bit的面板,TN面板只能显示红/绿/蓝各64色,最大实际色彩仅有262.144种,通过“抖动”技术可以使其获得超过1600万种色彩的表现能力,只能够显示0到252灰阶的三原色,所以最后得到的色彩显示数信息是16.2 M色,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彩色16.7M色;加上TN面板提高对比度的难度较大,直接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色彩单薄,还原能力差,过渡不自然。

TN面板的优点是由于输出灰阶级数较少,液晶分子偏转速度快,响应时间容易提高,目前市场上8ms以下液晶产品基本采用的是TN面板。

另外三星还开发出一种B-TN(Best-TN)面板,它其实是TN面板的一种改良型,主要为了平衡TN面板高速响应必须牺牲画质的矛盾。

TFT LCD 简介

TFT LCD 简介
CONFIDENCIAL
6.客户工程与玻璃品质之间的关系
2. 表面凸出性品质
Color Filter 基板
Black Matrix
共同电极 (ITO)
Spacer
偏光片
Color Filter (blue pixel)
Sealant
TFT
液晶
配向膜
厚度 0.5~2 µm
Bonding PAD TFT-Array 基板
10 µm
象素电极 (ITO)
储存容量 (Cs)
偏光片
A面的表面凸出性不良,不管它的尺寸大小都判断为不良品,不会应用.
-> 客户工程 : Gate 电极及 Cs电极,会有断线可能,导致 Line性象素缺陷的发生.
-> 相应的品质 : Stone, Pt, Open성 Blister, ADG, Scratch当中有表面渗入性 Scratch, 5KS Scratch…
■ 概要
能显示彩色资料的彩色象素排列的制造过程. 彩色薄膜是用(Black Matrix)分成3种基本颜色的颜料或色素(光的3原色-红,绿,蓝)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反复的进行彩色薄膜或Black Matrix的镀膜/陈列的工序.
CONFIDENCIAL
3. Color Filter 制造工程
1. BM (Black Matrix)工程 :
沉积
清洗
PR Coating
曝光
显影
蚀刻
剥离
检查
反复1次
CONFIDENCIAL
4. Cell 工程
■ 概要
通过不同的制造过程完成的 TFT Array基板和彩色膜基板之间灌入液晶形成面板的工程. C/F 投入

TFT-LCD的结构与显示原理

TFT-LCD的结构与显示原理

② AS-IPS(Advanced Super-IPS)
优点:视角范围提高到170° ,响应速度提高,开口率提高,获得更高 亮度画面。 用途:适用于液晶电视。
23
TFT-LCD的结构与显示原理
四、模式结构与显示原理
③ MVA(Multi-domain VA)
优点:视野角度增加达160°以上,幵提高了液晶癿响应速度。 用途:适用于液晶电视,NB和监视器用得丌多。
同时光透过率最大。
共通电极:由ITO薄膜组成透过率要最大。一般CF基板癿ITO膜厚 为1500Å(IPS为釐属电极)。
33
TFT-LCD的结构与显示原理
六、LCD的应用
34
癿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癿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 玻璃上设置TFT(薄膜晶体管),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 滤光片,通过TFT上癿信号不电压改发来控制液晶分子癿 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不否而达
到显示目癿。现在LCD已经替代CRT成为主流,价格也已
经下降了很多,幵已充分癿普及。
2
TFT-LCD的结构与显示原理
18
TFT-LCD的结构与显示原理
四、模式结构与显示原理
丌同模式对比: TN<>IPS
19
TFT-LCD的结构与显示原理
四、模式结构与显示原理
丌同模式对比: TN<>VA
20
TFT-LCD的结构与显示原理
四、模式结构与显示原理
丌同模式对比:IPS<>FFS
21
TFT-LCD的结构与显示原理
二、LCD的分类
显示方式
透射型(有背光源) 直视型 液 晶 显 示 器 反射型(无背光源)

深圳市襄诺科技有限公司 TFT LCD面板用户手册说明书

深圳市襄诺科技有限公司 TFT LCD面板用户手册说明书

Please click the following image to buy the sampleReference Controller DatasheetST7735S STP0177B-128160 SeriesTFT LCD Panel Selection GuideShenzhen Surenoo Technology Co.,Ltd.Skype: Surenoo365TFT LCD PANEL USER MANUALTABLE OF Contents目录1.General Descripti基本描述 (3)2.Mechanical Specification机械规格 (3)3.Mechanical Dimension机械尺寸图 (4)4.Electrical Maximum Ratings电气极限 (5)5.Backlight Characteristic背光特性 (5)6.Module Function Description显示屏脚位定义 (6)7.Response time&Contrast ratio响应时间和对比度 (8)8.Viewing Angle视角宽度 (9)9.Reliability Trial可靠性实验 (10)10.Inspection Standards检验标准 (10)11.Package Method包装方法 (12)1.General Description基本描述MODEL NO产品型号Display Mode显示模式Transmissive全透Display Format显示格式Graphic128RGB*160Dot-matrix128xRGBx160图形点阵Input Data显示屏接口类型SPI-4wire interface四线串口Viewing Direction视角方向12o’clock12点钟Drive显示屏驱动芯片ST7735S(台湾矽创)2.Mechanical Specification机械规格Item Specifications UnitDimensional outline 显示屏外围尺寸34.00(W)*45.83(H)*2.25+/-0.1(T)(FPC not include)mmResolution 分辨率128RGB*160dotsLCD Active area 显示尺寸28.03(W)*35.04(H)mmPixel size 像素尺寸0.219(W)*0.219(H)mm STP0177B-1281603.Mechanical Dimension 机械尺寸图Model No.: STP0177B-128160深圳市襄诺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SURENOO TECHNOLOGY CO.,LTD.04 / 124.Electrical Maximum Ratings电气极限Item 项目Symbol符号Min最小值Max最大值Unit单位Note备注Supply voltage(IOVCC)工作电压(IOVCC)V 1.8 3.3V Supply voltage(IOVCC)工作电压(IOVCC)V 2.8 3.3V Operating temperature工作温度范围T OPR-2070℃Storage temperature存储温度范围T STR-3080℃NOTE:IOVCC和VCC可以直接连一起,共用一组(2.8V~3.3V)电压供电。

TFT_LCD_简介完整版 ppt课件

TFT_LCD_简介完整版 ppt课件

光源,其色坐标
R(Yr,xr,yr)=(1,0.67,0.33)
G(Yg,xg,yg)=(0,0.21,0.71)
B(Yb,xb,yb)=(1,0.14,0.08)
请计算所对应的(x,y)值,
说明其对应的颜色。
以显示器表现颜色
目前的显示技术,三原色额色度(x,y)在制造时便是固定的, 而是以控制三原色的亮度Y,来组合表现出各种颜色(Y,x,y) 来。
绝缘层中的电荷
显示用玻璃基板的历史变迁
图:金属框中为第8代玻璃底板
纲要
1.1 了解显示器 1.2 了解液晶及液晶显示器 1.3 了解薄膜晶体管(TFT) 1.4 了解TFT LCD 1.5 电容再认识 1.6 半导体工艺之光刻工艺 1.7 TFT LCD 制程
1.1 了解显示器
引言: 玻璃在平板显示中应用
玻璃基板作为任何显示器都是利用其透明性, 用于显示屏的前板,即用于在外部读取图像等 。
液晶显示器中的玻璃基板分上基板(彩色滤光 片基板)和下基板(TFT阵列基板),这两块玻璃 基板之间注入液晶材料而实现液晶显示。
LCD工作原理
TFT LCD 的切面结构图
各种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种类与特征
等效介电系数与液晶分子长轴与平行电极的夹角的关系
TFT-LCD用玻璃基板的特殊要求是采用无碱玻 璃。
回顾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电容 理论,氧化层中的碱金属离子(比如Na+离子)将 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动。
正电压将可动离子推向界面,负电压则将他们 拉向栅极方向。
离子漂移后,改变了氧化层中的电荷分布,从 而引起TFT LCD的阈值电压漂移,影响显示效 果。
Number of Colors

TFT_LCD

TFT_LCD

一、平板显示器件(FPD)平板显示器件(FPD)分为发光型和受光型两类。

1、发光型FPD。

发光型FPD按照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四种。

1)、离子体显示器件(PDP)2)、电致发光显示器件(ELD、LED)3)、场发射显示器件(FED)4)、真空荧光显示器件(VFD)2、受光型FPD。

受光型FPD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四种。

1)、液晶显示器件(LCD)2)、电致变色显示器件(ECD)3)、电泳显示器件(EPID)4)、铁电陶瓷显示器件(PLZT)二、LCD1、LCD定义液晶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物质。

它的分子排列决定了光线穿透液晶的路径。

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继而造成光线的扭曲或折射,由此引发了人们发明液晶显示设备的念头。

液晶显示器,简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称之为TN-LCD(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

尽管是单色显示,它仍被推广到了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

80年代,STN-LCD(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出现,同时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被研发出来,但液晶技术仍未成熟,难以普及。

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产技术,LCD工业开始高速发展。

LCD是在一定电压下(仅为数伏),使液晶的特定分子改变另一种分子的排列方式,由于分子的再排列使液晶盒的双折射性、旋光性、二色性、光散射性等光学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又由这些光学性质的变化转换成视觉的变化,也就是说LCD是一种液晶利用光调制的受光型显示器件。

2、LCD的特点LCD的特点是体积小、形状薄、重量轻、耗能少(1~10微瓦/平方厘米)、低发热、工作电压低(1.5~6伏)、无污染,无辐射、无静电感应,尤其是视域宽、显示信息量大、无闪烁,并能直接与CMOS集成电路相匹配,同时还是真正的“平板”式显示设备。

TFTLCD基板简介分析

TFTLCD基板简介分析

玻璃製造流程
一般玻璃製造流程
原料熔解
成型
原板切割
切割成製品
包裝入庫
截面取角
清洗
成型
玻璃基板製造方法(一)
浮式法
目前最著名的平板玻璃制造技术,该法系将熔炉中熔融之 玻璃膏输送至液态锡床,因黏度较低,可利用档板或拉杆来 控制玻璃的厚度,随着流过锡床距离的增加,玻璃膏便渐渐 的固化成平板玻璃,再利用导轮将固化后的玻璃平板引出, 再经退火、切割等后段加工程序而成.
按用途分類
TFT CF
按材質分類
碱玻璃: 碱玻璃包括钠玻璃及中性硅酸硼玻璃两种,多应用于TN及STN LCD
無碱玻璃 无碱玻璃则以无碱硅酸铝玻璃(Alumino Silicate Glass,主成分为
SiO2、Al2O3、B2O3及BaO等)为主,其碱金属总含量在1%以下,主要用于 TFT- LCD上
(Ω·cm) *101 1011 1011 1010 1010 109 108
2
④.介电常数:7.41(19℃, 1MHz) ⑤.介电损耗:0.00141(19℃, 1MHz)
無鹼玻璃特性
熱學性能
①.膨胀系数:3.6×10-6/℃ ②.软化温度:740℃
化學性能 在清洗或化学侵蚀制作图形过程中,基片不易被侵蚀
面积大小
大面積
中小面積
中大面積
后续再加工之可能 性(研磨或抛光) 居中
最高
最低
代表廠家
Asahi
NEG
Corning、NHT
玻璃基板製造方法(四)
熔融製程特點
高精密 高自動化 純淨、光滑、平坦 尺寸穩定
熔融製程
熔化
原料混合
熔融玻璃
倒 入

TFT液晶面板介绍_荣合平

TFT液晶面板介绍_荣合平

家电检修技术2014年第8期()元器件与代换一、液晶面板的组成在生产液晶彩电时,TFT液晶显示屏要和其他部件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这是因为,液晶显示屏本身具有特殊性,且连接和装配需要专用的工具,再加上操作技术难度很大,因此生产厂家把液晶显示屏、连接件(接口)、驱动电路PCB、背光灯等元器件用钢板封闭起来,只留有背光灯、插头和驱动电路输入插座。

这种组件被称为LCDMODULE(即LCM),也叫液晶显示模块、液晶板、液晶面板等,在本文中,我们一般使用液晶面板这一叫法。

可见,这种组件的方式既增加了工作的可靠性,又能防止用户因随意拆卸造成的不必要的意外损失。

液晶彩电的生产厂家只需把背光灯的插头和驱动电路插排与外部电路板连接起来即可,整机的生产工艺变得简单多了。

TFT液晶面板的外形如图1所示。

其内部组成如图2所示。

液晶面板中的背光灯一般需要高压,高压由模块TFT液晶面板介绍笙荣合平图2TFT液晶面板的内部组成示图图1TFT液晶面板外形图(背面)53总437页家电检修技术2014年第8期()元器件与代换外的高压板电路(也称逆变器)产生,经高压插头送往背光灯。

根据液晶面板尺寸的大小以及显示要求,背光灯的数量是不同的,一般小屏幕液晶彩电灯管数量在10个以下,大屏幕液晶彩电在10个以上。

液晶面板外的主板电路通过插排输入接口和面板内屏控板相连,对于这些插排输入接口而言,不同的液晶面板采用的接口形式不同,有些属于TTL接口,有些采用LVDS接口。

液晶面板中还设有栅极、源极、定时控制器PCB,其上分布着定时控制器(TCON)、驱动器、列驱动器和其他元件。

液晶面板的数据和时钟信号经TCON处理后,分离出行驱动信号和列驱动信号,再分别送到液晶面板的行、列电极(即行、列驱动信号输入端)。

图3所示是某液晶面板的内部电路构成示意图。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试图拆卸或者修理液晶面板的行、列电极的输出和输入接口,业余条件下,维修人员是无法维修的。

TFT-LCD简介说课讲解

TFT-LCD简介说课讲解

Array Test
TFT Glass
1.GE 闸极电极形成 2.AS半导体电极形成 3.SD源极电极形成 4.CH 通道形成 5.PE 画素形成
Array Process introduction
受入洗净
Array 制程技术:5 Mask cycle
成膜
写真
蚀刻
剥膜洗净
成膜前洗净
Array Process introduction
TFT-LCD简介
何谓TFT-LCD?
Thin Film Transistor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薄膜晶体管)
(液晶显示器)
TFT-LCD面板为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着一层液晶,上层 为彩色滤光片 (Color Filter)、下层为TFT基板(将晶体管 制作在玻璃上)。
Source電壓(Vs) 輸入。
解析度與Pixel數目的轉換
驅動IC顆粒數
灰階反轉介紹
灰階反轉介紹
指單一Pixel的顏色變化
儲存電容的主要功用
MII Type 的CS 儲存電容 : 主要功能簡單講就是當TFT關閉時 , 讓液晶維持和在TFT對ITO
充電時相同的旋轉角度 當TFT對ITO進行充電時,在ITO與GE/Common Line間形成電容效應而同時 累積電荷,當TFT 關閉時, 儲存電容便接續影響液晶的旋轉量,直到下一次被 更新而重新寫入
RF
受入洗净
H
H
Si
H
H
Si N
Si
H
N
H
H
H
Si
N
N
H H
成膜
写真
蚀刻
剥膜洗净
成膜(Thin Film): 在玻璃基板上,铺上一层所需求材质 成膜前洗净 的金属及非金属层薄膜。

TFT-LCD面板介绍

TFT-LCD面板介绍

14
2.1 整體簡介
• 一般而言,背光模組可分為前光式(Front light )與背光 式(Back light)两種,而背光式可依其規模的要求,以燈 管的位置做分类,發展出下列三大結構:(1) 側光式 (Edge lighting)結構:(2) 直下型(Bottom lighting)結構: (3) 中空型結構: • 背光模組主要係提供液晶面板一均勻、高亮度的光源 ,基本原理係將常用的點或線型光源,透過簡潔有效 光機構轉化成高亮度且均一輝度的面光源產品。一般 結構為利用冷陰極管的線型光源經反射罩進入導光板 ,轉化線光源分佈成均勻的面光源,再經擴散片的均 光作用與棱鏡片的集光作用以提高光源的亮度與均齊 度。
8
1.4常见液晶面板(Panel) 1.4常见液晶面板(Panel) 常见液晶面板
TN型液晶面板 TN型液晶面板
TN型面板被广泛应用于入门级和中低端的液晶显示器当中,由 于他的输出灰阶级数较少,液晶分子偏转速度快,致使其响应时 间容易提高,目前市场上8ms以下液晶产品均采用的是TN面板。 但可视角度相对偏小是TN面板最大的缺点,因此现在市场中所 出售的采用TN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普遍采用改良型的TN+FILM( 补偿膜)用于弥补TN面板可视角度方面的不足,同时色彩抖动 技术的使用也使得原本只能显示26万色的TN面板获得了16.2M的 显示能力。总体来说,TN面板是一款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的产 品,价格便宜,响应时间较快是其优势所在,可视角度不理想和 不能表现16.7M色所带来的色彩不真实又是其明显的劣势。
10
常见液晶面板(Panel) 1.4 常见液晶面板(Panel)
VA面板 VA面板 VA类面板是中高端液晶显示器所广泛采用的一种面板 类型,能够显示16.7M色彩和大可视角度是这类液晶面 板的最大优势。VA类液晶面板大体上可分为由富士通 公司所开发的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面板。 MVA可达到178度的高可视角度。 三星公司所开发的PVA液晶面板技术是MVA技术的继 承者和发展者。其综合素质已经全面超过后者,而改 良型的S-PVA已经可以和P-MVA并驾齐驱,其普遍可 视角度可达170度,响应时间可以被控制在20毫秒以内 (采用Overdrive加速技术可达8ms GTG),而对比度 可轻易超过700:1。

TFT-LCD的简介

TFT-LCD的简介

TFT-LCD的简介TFT-LCD的概述TFT(ThinFilm Transistor)LCD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器(AM-LCD)中的⼀种。

· 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 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器· TFT-LCD(Thin Film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电晶体液晶显⽰屏,诞⽣于1960年,经过不断的改良,于1991年正式应⽤于商业化笔记型电脑,随着⼯艺技术的逐步成熟,⽬前TFT-LCD在各个应⽤领域正逐步取代CRT产品,成为显⽰技术之主流。

· 液晶显⽰屏的优点就是耗电⼩、⼯作电压低、解析度⾼、⽆辐射、显⽰屏本⾝⽐较轻薄、便于携带、使⽤寿命长等,由于具有这些优点,所以在很多领域得到⼴泛应⽤,如:电视机、显⽰器、笔记本电脑、⼿机、卫星导航、PDA等。

液晶平板显⽰器,特别TFT-LCD,是⽬前唯⼀在亮度、对⽐度、功耗、寿命、体积和重量等综合性能上全⾯赶上和超过CRT的显⽰器件,它的性能优良、⼤规模⽣产特性好,⾃动化程度⾼,原材料成本低廉,发展空间⼴阔,将迅速成为新世纪的主流产品,是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个亮点。

主要特点和TN技术不同的是,TFT的显⽰采⽤“背透式”照射⽅式——假想的光源路径不是像TN液晶那样从上⾄下,⽽是从下向上。

这样的作法是在液晶的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光源照射时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

由于上下夹层的电极改成FET电极和共通电极,在FET电极导通时,液晶分⼦的表现也会发⽣改变,可以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的⽬的,响应时间⼤⼤提⾼到80ms左右。

因其具有⽐TN-LCD更⾼的对⽐度和更丰富的⾊彩,荧屏更新频率也更快,故TFT俗称“真彩”。

TFT-LCD的主要特点是为每个像素配置⼀个半导体开关器件。

由于每个像素都可以通过点脉冲直接控制。

TFT-LCD显示原理介绍

TFT-LCD显示原理介绍

混色效果 分別控制RGB dot亮度 ,自由组成各种图案
三角形越大所能显示的颜色越丰富
TFT LCD的显示方式
Scan Line
ON OFF
OFF OFF
先开启第一行,其余关闭。
TFT 玻璃电极
Data Line
OFF ON
OFF
OFF 接着关闭第一行,电压已经固定,所以显示颜色也已 固定。开启第二行,其余仍保持关闭。依此类推,可 完成整个画面之显示。
特点:视角好,色域高。但是响应时间较慢。功耗较大,成本较TN 屏高。显示模式: Normally black
6.TN技术
TN屏(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 特点:视角较差,色域低。优点是成本较IPS低,响应时间快,功耗较小。 显示模式: Normally white
7.LVDS信号格式有两种,一种JEIDA的标准,一种是VESA的标准。 JEIDA(日本电子协会)数据格式: 单数据通道:
G
S
D
Scan Data
液晶特性:极性反转驱动
•液晶必须以交流信号驱动;
•长时间持某一极性,液晶分子可能受到破坏,导致出现液晶
极化现象。
VCOM (CF侧电极) --- +++
VCOM ++++
----
+
---
-
Vpixel
+(T+FT+侧电极)
正+极性驱动
Vpixel > Vcom
++++ ----
Vpixel 负极性驱动 Vpixel < Vcom
Frame Inversion

TFT-LCD

TFT-LCD

液晶的形态
Smectic LC 层状液晶
Nematic LC 向列状液晶
Cholesteric LC 胆甾相液晶
液晶的特性
液晶分子的排列并不象晶体结构那样牢固, 容易受到电场,磁场、温度应力以及吸附 杂质等外部影响。因而容易使其各项光学 特性发生变化。
在施加电场的作用下,液晶分子轴会发生 移动,液晶分子的排列也随之发生改变。 从而改变其光学性质来达到显示的效果。 这是液晶做为显示器的基本原理。
彩色板 板上有红绿蓝三原色像素 由于液晶分子本身没有色彩,所以在液晶射出方向增加一层彩色板,光线受 液晶分子的控制,强度发生的改变,三原色通过混合得到所需的色彩。
TFT-LCD的构造——偏光板
TFT-LCD的技术参数
分辨率(解析度)
在TFT-LCD中,每一个像素点的显示,都分为R,G,B三个子像素。一个 LCD中像素的总数,就是这个LCD的分辨率。
的来源 ITO透明导电层:提供透明的导电通路 Photo Spacer:提供一个固定高度给彩色滤光
片和TFT 的玻璃基板,作为灌入液晶的空间, 以及做为上下两层Glass的支撑
TFT的作用
在TFT-LCD中,TFT的功能就是相当于一个开关管。常用的TFT是三 端器件。在玻璃基板上制作半导体层,在其两端有与之相连接的源极 和漏极。并通过栅极绝缘膜,与半导体相对置,设有栅极。利用施加 于栅的电压来控制源、漏电极间的电流。
LCD是一种光电装置
光 光可分为不同的极化方向 不同极化的光经过液晶会有不同的光程 光经过此光程差在组合后改变其极化形式 配合偏光片挡去某个极化的光即可决定光穿透率 电 不同的电压下液晶会有不同的排列方式 液晶不同的排列方式造成不同的光程差因而使得
穿透率改变 如此可将video信号(电)转变成亮暗显示(光)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9

CF
CF: Color Filter,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上有排列整齐RGB(三原色、色阻、彩色层)像素 ,射入的光可经由滤光片转变混合成各种颜色。其结构为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上制 作防反射之遮光层,即为BM层(Black Matrix,黑色矩阵),再依序制作上具有透光性红、 绿、蓝(RGB)三原色之彩色滤光膜层,然后在滤光层上涂布(coating)一层平滑的保护层 (OC:Over Coat),最后溅渡上透明导电膜(ITO)。 液晶面板透过驱动IC的电压改变,使液晶分子排排站立或呈扭转状,形成闸门来选择背光源光 线穿透与否,因而产生画面,但这样仅有透光程度的差别,产生的颜色只有黑、白两种颜色, 若要形成彩色的话,需要靠红绿蓝三种光源组合,因此含有红绿蓝三滤光层的彩色滤光片便成 为LCD面板的重要关键零组件。
天马已量产全球首款5mask SFT
5mask工艺流程
© 2015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OL
Pol:Polarizer,偏光片、偏振光片,偏光片的基本结构包括:最中间的PVA(聚乙烯醇), 两层TAC(三醋酸纤维素),PSA film(压敏胶),Release film(离型膜) 和Protective film (保护膜)。
© 2015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I
PI:聚酰亚胺,Polyimide,配向,PI液指的是一种用来制作LCD配向膜的化学液体,涂布 于TFT和CF侧,然后进行摩擦(Rubbing)制程,配向膜表面会因配向滚轴上摩擦布( Rubbing Clothes)的毛羽(pile)摩擦而被刷出一定方向排列的沟槽,印刷在导电玻璃上 经过烘烤后成为配向膜,配向膜上的液晶材料会因分子间作用力而达到定向效果,并给液晶 分子提供一个预倾角,使得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一致性更好。 预倾角: Pre-tile Angle ,PI经过rubbing后与基板维持的一个夹角;预倾角会影响驱动电 压,预倾角越大,所需加的驱动电压越小。预倾角使液晶分子规则排列,便于电压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晶板类型LCM生产部:范静2011/07/01一个液晶显示器的好坏首先要看它的面板,因为面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观看效果,并且液晶电视面板占到了整机成本了一半以上,是影响液晶电视的造价的主要因素,所以要选一款好的液晶显示器,首先要选好它的面板。

液晶面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可视角度等非常重要的参数。

液晶面板发展的速度很快,从前些年的三代,迅速发展到四代、五代,然后跳过六代达到七代,而更新的第八代面板也在谋划之中。

目前生产液晶面板的厂商主要为三星、LG-Philips、友达等,由于各家技术水平的差异,生产的液晶面板也大致分为机种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有TN面板、MVA和PVA等VA类面板、IPS面板以及CPA面板。

1、TN面板TN全称为Twisted Nem ati c(扭曲向列型)面板,低廉的生产成本使TN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入门级液晶面板,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中低端液晶显示器中被广泛使用。

目前我们看到的TN面板多是改良型的TN+film,film即补偿膜,用于弥补TN面板可视角度的不足,目前改良的TN面板的可视角度都达到160°,当然这是厂商在对比度为10∶1的情况下测得的极限值,实际上在对比度下降到100:1时图像已经出现失真甚至偏色。

作为6Bit的面板,TN面板只能显示红/绿/蓝各64色,最大实际色彩仅有262.144种,通过“抖动”技术可以使其获得超过1600万种色彩的表现能力,只能够显示0到252灰阶的三原色,所以最后得到的色彩显示数信息是16.2M色,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彩色16.7M色;加上TN面板提高对比度的难度较大,直接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色彩单薄,还原能力差,过渡不自然。

TN面板的优点是由于输出灰阶级数较少,液晶分子偏转速度快,响应时间容易提高,目前市场上8ms以下液晶产品基本采用的是TN面板。

另外三星还开发出一种B-TN(Best-TN)面板,它其实是TN面板的一种改良型,主要为了平衡TN面板高速响应必须牺牲画质的矛盾。

同时对比度可达700∶1,已经可以和MVA或者早期PVA的面板相接近了。

台湾很多面板厂商生产TN面板,TN面板属于软屏,用手轻轻划会出现类似的水纹,另外仔细看屏幕大致是这样的:2、VA类面板VA类面板是现在高端液晶应用较多的面板类型,属于广视角面板。

和TN面板相比,8bit的面板可以提供16.7M色彩和大可视角度是该类面板定位高端的资本,但是价格也相对TN面板要昂贵一些。

VA类面板又可分为由富士通主导的MVA面板和由三星开发的PVA面板,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改良。

VA类面板的正面(正视)对比度最高,但是屏幕的均匀度不够好,往往会发生颜色漂移。

锐利的文本是它的杀手锏,黑白对比度相当高。

富士通的MVA技术(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广视角液晶面板技术。

该类面板可以提供更大的可视角度,通常可达到170°。

通过技术授权,我国台湾省的奇美电子(奇晶光电)、友达光电等面板企业均采用了这项面板技术。

改良后的P-MVA类面板可视角度可达接近水平的178°,并且灰阶响应时间可以达到8ms以下三星Samsung电子的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技术同样属于VA技术的范畴,它是MVA 技术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其综合素质已经全面超过后者,而改良型的S-PVA已经可以和P-MVA并驾齐驱,获得极宽的可视角度和越来越快的响应时间。

PVA采用透明的ITO电极代替MVA中的液晶层凸起物,透明电极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减少背光源的浪费。

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液晶面板出现“亮点”的可能性,在液晶电视时代的地位就相当于显象管电视时代的“珑管”。

三星主推的PVA模式广视角技术,由于其强大的产能和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被日美厂商广泛采用。

目前PVA 技术广泛应用于中高端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电视中。

VA类面板也属于软屏,用手轻轻划会出现类似的水纹,仔细看屏幕大致是这样的:3、IPS面板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技术是日立公司于2001推出的液晶面板技术,俗称“Super TFT”。

IPS阵营以日立为首,聚拢了LG-飞利浦、瀚宇彩晶、IDTech(奇美电子与日本IBM的合资公司)等一批厂商,不过在市场能看到得型号不是很多。

IPS面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下两面,立体排列。

由于电极在同一平面上,不管在何种状态下液晶分子始终都与屏幕平行,会使开口率降低,减少透光率,所以IPS应用在LCD TV上会需要更多的背光灯。

此外还有一种S-IPS面板属于IPS的改良型IPS面板的优势是可视角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准确,价格便宜。

不过缺点是漏光问题比较严重,黑色纯度不够,要比PVA稍差,因此需要依靠光学膜的补偿来实现更好的黑色。

目前IPS面板主要由LG-飞利浦生产。

和其他类型的面板相比,IPS面板的屏幕较为“硬”,用手轻轻划一下不容易出现水纹样变形,因此又有硬屏之称。

仔细看屏幕时,如果看到是方向朝左的鱼鳞状象素,加上硬屏的话,那么就可以确定是IPS面板了。

4、CPA面板(ASV面板)CPA(Continuous Pinwheel Alignment,连续焰火状排列)模式广视角技术(软屏),CPA模式广视角技术严格来说也属于VA阵营的一员,各液晶分子朝着中心电极呈放射的焰火状排列。

由于像素电极上的电场是连续变化的,所以这种广视角模式被称为“连续焰火状排列”模式。

而CPA则由“液晶之父”夏普主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夏普一向所宣传的ASV其实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广视角技术,它把所采用过TN+Film、VA、CPA广视角技术的产品统称为ASV。

其实只有CPA模式才是夏普自己创导的广视角技术,该模式的产品与MVA和PVA基本相当。

也就是说,夏普品牌的LCD电视未必就是采用夏普自己生产的CPA模式液晶面板,它有可能采用台湾厂家的VA模式面板或者其他厂家的液晶面板。

夏普的CPA面板色彩还原真实、可视角度优秀、图像细腻,价格比较贵,并且夏普很少向其他厂商出售CPA面板。

CPA面板也属于软屏,用手轻轻划会出现类似的水纹,仔细看屏幕大致是这样的: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厂商也有自己的液晶面板技术,比如NEC的ExtraView技术、松下的OCB技术、现代的FFS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是对旧的TFT面板的改进,提供了可视角度和响应时间,通常只用在自有品牌的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电视上使用。

其实以上这些面板都属于TFT类面板,只不过现在各种面板有自己的技术和名称,所以TFT这个名字反而不常使用了黑白响应时间所谓黑白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其原理是在液晶分子内施加电压,使液晶分子扭转与回复)。

常说的25ms、16ms就是指的这个响应时间,响应时间越短则使用者在看动态画面时越不会有尾影拖曳的感觉。

一般将黑白响应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上升时间(Rise time)和下降时间(Fall time),而表示时以两者之和为准。

CRT显示器中,只要电子束击打荧光粉立刻就能发光,而辉光残留时间极短,因此传统CRT显示器响应时间仅为1~3ms。

所以,响应时间在CRT显示器中一般不会被人们提及。

而由于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分子扭转控制光的通断,而液晶分子的扭转需要一个过程,所以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要明显长于CRT。

从早期的25ms到大家熟知的16ms再到最近出现的12ms甚至8ms,响应时间被不断缩短,液晶显示器不适合娱乐的陈旧观念正在受到巨大挑战。

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换算:30毫秒=1/0.030=每秒钟显示33帧画面;25毫秒=1/0.025=每秒钟显示40帧画面;16毫秒=1/0.016=每秒钟显示63帧画面;12毫秒=1/0.012=每秒钟显示83帧画面。

可以看出12ms的诞生意味着液晶制造的一个巨大进步。

但要注意的是,液晶显示器都有一个扫描频率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场频(又称刷新率),很多都限制在75Hz以下,而就一般概念而言,75Hz意味着一秒刷新75帧画面,这样看上去就达不到12ms 对应的每秒83帧画面了。

实际上,我们上面所说的12ms响应时间是针对全黑和全白画面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这种全白全黑画面的切换所需的驱动电压是比较高的,所以切换速度比较快,可以达到12ms;而实际应用中大多数都是灰阶画面的切换(其实质是液晶不完全扭转,不完全透光),所需的驱动电压比较低,故切换速度相对较慢。

因此从2005年开始,很多厂商已经开始强调灰阶响应时间的重要性,不过灰阶响应时间可以通过特殊方法提高,因此与黑白响应时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相当于一个全新的描述响应时间的参数。

据数据表明:响应时间30毫秒=1/0.03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33帧画面,这是已经能满足DV D 播放的需要;响应时间25毫秒=1/0.025=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40帧画面,完全满足DVD播放以及大部分游戏的需要;而玩那种激烈的动作游戏(如QUAKEIII、UT2003、DOMMIII)、极速追逐赛等游戏要达到毫无拖影的话,所需要的画面显示速度都要在每秒60帧以上,即需要的响应时间=1/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60帧画面=16.6毫秒。

灰阶响应时间说到灰阶响应时间,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灰阶。

我们看到液晶屏幕上的每一个点,即一个像素,它都是由红、绿、蓝(RGB)三个子像素组成的,要实现画面色彩的变化,就必须对RGB三个子像素分别做出不同的明暗度的控制,以“调配”出不同的色彩。

这中间明暗度的层次越多,所能够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越细腻。

以8bit的面板为例,它能表现出256个亮度层次(2的8次方),我们就称之为256灰阶。

由于液晶分子的转动,LCD屏幕上每个点由前一种色彩过渡到后一种色彩的变化,这会有一个时间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响应时间。

因为每一个像素点不同灰阶之间的转换过程,是长短不一、错综复杂的,很难用一个客观的尺度来进行表示。

因此,传统的关于液晶响应时间的定义,试图以液晶分子由全黑到全白之间的转换速度作为液晶面板的响应时间。

由于液晶分子“由黑到白”与“由白到黑”的转换速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为了能够尽量有意义的标示出液晶面板的反应速度,传统的响应时间的定义,基本以“黑—白—黑”全程响应时间作为标准。

但是当我们玩游戏或看电影时,屏幕内容不可能只是做最黑与最白之间的切换,而是五颜六色的多彩画面,或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这些都是在做灰阶间的转换。

事实上,液晶分子转换速度及扭转角度由施加电压的大小来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