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科学》总复习资料五年级上册1、种子发芽需要的必须条件:一定的水、适宜的温度、空气。

2、食物链中,生产者一般指________,消费者一般指________。

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肉食动物终止。

3、生态系统指自然界中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4、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际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5、影子的大小和物体与________之间的距离有关。

距离越近,影子越大;距离越远,影子越小。

而影子的形状则与________的角度有关。

6、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倍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也叫反光,它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7、科学家利用光反射的远离精确测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384430 千米。

8、利用反射原理:汽车反光镜、医用额镜、潜望镜、________、________等。

9、在野外可以利用________聚光生火。

10、吸热与物体表面的颜色深浅有关。

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______。

吸热还与光线对物体照射的角度有关。

11、太阳透过________可以扩展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

1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1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是会产生一种与喷出方向相反的力,叫________。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漆大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14、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____,要使物体运动地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____。

15、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五年级下册1、浮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填空+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填空+答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由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我们能或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2、空气(是、不是)物质,电(是、不是)物质,火(是、不是)物质。

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4、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

5、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慢慢变软、熔化变透明了,这时白糖生成新物质,这个过程是变化。

接着白糖冒出气泡颜色逐步加深,最后变成黑褐色的碳状物质,这时白糖生成新物质,这个过程是。

蜡烛燃烧既有变化又有变化。

6、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自身无甜味的的东西——,它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有有甜味的。

7、淀粉遇到会变成颜色的新物质。

8、富含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马铃薯)、番薯(红薯)、南瓜、山药、面包、馒头、米饭、面条、蛋糕等9、不含淀粉的食物:白糖、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洋葱、牛肉、鸡肉、鱼肉、虾等10、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会感觉温度,杯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种气体比同体积的空气,把燃烧的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燃烧的木条,说明这种气体,这种气体是。

反应结束后,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你有什么办法来判断:。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具有的特征是、、。

空气中含量不断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2、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溶液是颜色)。

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出现色物质,这个物质是。

同时硫酸铜溶液颜色,这种变化属于。

1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1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等。

15、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它们在、、、、、。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玻璃球)。

2、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是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11、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包括空气、电、火、声音。

12、(物质)总是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13、蜡烛变成蜡烛油是(物理变化),油燃烧了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

14、白糖熔化是由(物理变化),在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化学变化)。

15、建筑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16、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土豆、面粉、红薯、玉米、豆类、包子、馒头、饼类)。

17、铁生锈与(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有关。

18、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19、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蜡烛燃烧、白糖加热、煤和石油的燃烧、美丽的烟花、制作柠檬汽水是化学变化。

20、铁丝变弯\水结冰和水变成水蒸气、折纸、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盐或糖在水里溶解是物理变化。

最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最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 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4,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 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5, 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6,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7,( 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 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8,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9,(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10, 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倍的(显300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1,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3, 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 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14,(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5,(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6,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7,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18,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 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 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20, 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 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21,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如:(1) 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 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 克隆生物(3) 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 醋, 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世界是( 物质) 构成的, 物质是( 变化) 的, 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2, 一些物质的变化( 产生了新的物质), 另一些变化( 没有产生新的物质).3, 在变化中( 不能产生新物质) 的我们称为( 物理变化), 能( 产生新的物质) 的变化我们称为( 化学变化).4, 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 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 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 我们称为( 物理变化).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 产生了新的物质) 的变化, 我们就称为( 化学变化). 5,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物理变化) 和( 化学变化), 它们的区别在于( 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6,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 会既发生( 化学变化) 又发生( 物理变化), 如蜡烛燃烧, 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7,( 米饭) 在口腔里与( 唾液) 作用会发生( 化学变化).8,( 淀粉) 与( 碘酒) 会发生化学变化, 生成的新物质是( 蓝紫色) 的,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淀粉).9,( 小苏打) 和( 白醋) 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气体), 这样的变化属于( 化学变化).10,( 二氧化碳) 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11, 铁生锈是一种( 化学变化),( 铁锈) 是一种不同于( 铁) 的新物质. 12, 铁生锈的原因与( 水和空气) 有关.13, 在平常生活中, 铁生锈的快慢与( 水的多少) 关系很大.14, 把铁与( 水, 空气) 隔绝开是防止( 铁生锈) 的好方法, 如刷油漆, 电镀等.15,( 化学变化) 会伴随各种现象, 如:( 改变颜色),( 发光发热),( 产生沉淀物),( 产生气体), 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16,( 硫酸铜溶液) 和( 铁钉) 会发生( 化学反应), 产生( 新的物质). 17,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 物质) 组成的, 物质是( 变化) 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 物理变化) 和(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 产生了新物质).18,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 都是利用了( 物质的变化).第三单元宇宙1,( 月球) 是地球的( 卫星), 在运动方式, 体积大小, 引力大小, 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2, 月球围绕地球( 逆时针) 方向运行.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 3,1969 年7 月,( 美国) 的( 阿波罗11 号)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阿姆斯特朗) 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4, 月球在( 圆缺变化)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 形状) 叫做( 月相).5, 月相在( 一个月) 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 形状).6, 月相变化是( 月球) 围绕( 地球) 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 下半月再由圆到缺.7, 月球是一个( 不发光),( 不透明) 的( 球体),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 反射) 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 所以看到的月相( 亮面大小),( 方向) 也就不同.8,( 环形山) 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9, 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陨石撞击) 是主要原因.10, 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 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撞击说"), 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 流星),( 陨石) 撞击后留下的痕迹, 因为月球上没有( 空气), 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 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11,( 日食) 和( 月食) 是日, 地, 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12,( 月球) 运行到( 太阳) 和( 地球) 中间, 地球处于月影中时, 因( 月球) 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 日食). 而( 月食) 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13, 月球运行到( 太阳和地球) 中间, 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图示如下:日食月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 地球居于( 太阳和月球) 之间, 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 图示如上:14,( 太阳) 和围绕它运动的( 行星),( 矮行星) 和( 小天体) 组成了( 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 天体系统).15, 以( 太阳) 为中心, 包括围绕它转动的( 八大行星) 及其卫星,( 矮行星),( 小天体)( 包括小行星, 流星, 彗星等) 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 太阳系).16, 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17, 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 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 划分成不同的( 区域), 根据其形态想象成( 人),( 动物) 或( 其他物体) 的形状, 并给它们命名, 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 星座).18,( 星座) 是远近不同, 没有联系的( 恒星) 在天空中的( 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 图形不同.19,( 大熊星座) 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 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北斗七星).20,( 北极星) 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 利用( 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 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 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 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 5 倍处, 有一颗比较亮的星, 那就是( 北极星). 北极星属于( 小熊星座).21, 随季节的变换, 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星座) 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22,( 亮星构成的图形) 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北斗七星) 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23, 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 其中的三颗亮星( 天津四)( 属于天鹅座),( 织女星)( 属于天琴座) 和( 牛郎星)( 属于天鹰座) 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 人们称之为(" 夏季大三角").24, 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 天体系统).25,( 宇宙) 是由类似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 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26, 宇宙是( 运动变化) 的,( 膨胀) 的, 组成宇宙的( 天体) 也是运动变化着的.27, 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 恒星集团), 被人们称为( 银河系).28, 银河系大约由(1000 亿——2000 亿) 颗恒星组成, 直径有(10 万光年).29, 光的传播速度是( 每秒钟30 万千米),( 光年) 就是光在( 一年) 中所走的距离, 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 距离) 的单位.30, 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 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 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 河外星系).31,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 火箭) 发源地. 早在距今1700 多年前的( 三国时代) 的古籍上就出现了(" 火箭") 的名称.32, 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载人飞船(" 神舟" 五号) 和(" 神舟" 六号) 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现在(" 嫦娥" 一号探月卫星) 又发射成功; 不久的将来, 我国宇航员还将( 登月考察).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 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 垃圾). 丢弃的垃圾( 危害环境).2, 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 填埋),( 焚烧) 等, 但填埋, 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3, 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 散发恶臭, 污染空气(2) 滋生蚊蝇, 引发疾病(3) 造成土壤污染, 影响农业生产等.4, 焚烧垃圾的优点:(1) 占地小, 使垃圾减量(2) 避免污染地下水(3) 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 缺点:(1) 消耗大量电能(2) 留下残余物(3) 造成二次污染5,( 设计合理) 的( 垃圾填埋场) 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 减少垃圾) 很重要, 常用的方法是( 减少丢弃) 和( 重新使用).7, 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 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 自带喝水杯外出, 少买瓶装饮料(3) 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 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8,( 过度包装) 会造成( 资源浪费) 而且产生大量垃圾.9, 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 回收利用), 包括纸, 金属, 塑料, 玻璃等. 这样可以( 减少垃圾, 节约资源).10, 要有效地回收垃圾, 必须改变( 垃圾混装) 的习惯, 对生活垃圾进行( 分类) 和( 分装).11, 垃圾分类, 分装便于垃圾( 回收利用) 和对一些( 有毒垃圾) 的处理. 12, 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 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 汞),( 铅),( 镉).13,( 堆肥法) 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 肥料).14, 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 减少丢弃),( 重新使用) 和( 回收利用).15, 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 淡水资源) 很紧缺.16, 由于( 人口迅速增长),( 环境污染) 和( 全球气候变暖), 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 多个国家严重缺水, 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 多个).17, 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 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水污染主要是( 人类的活动) 造成的.18, 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 农业的杀虫剂, 肥料) 等, 可能来自( 工业的废水, 油污) 等, 可能来自( 家庭的洗涤剂, 人的排泄物), 也可能来自( 动物的尸体) 等.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19, 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 沉淀) 和( 过滤) 之外, 还要加入药物进行( 灭菌处理), 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20, 污水需经过( 复杂的处理) 才能使用, 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 物理方法, 生物方法, 化学方法) 获得净化. 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 杂物有塑料袋, 菜叶杂草等; 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 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 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 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21,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垃圾),( 水污染),( 大气污染),( 白色污染),(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等, 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2,( 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 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近年来, 我国积极推广(" 无车日") 活动, 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23, 减少白色污染( 塑料垃圾) 的方法有:(1) 用纸袋和布袋(2) 提菜篮子上菜市(3) 减少塑料包装(4) 用可降解塑料袋.24, 由于( 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 和( 海洋环境的恶化), 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 倍). 人类( 滥捕乱猎) 和( 过度开发利用), 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25,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我国的( 九寨沟),( 长白山),( 四川卧龙) 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26, 许多环境问题是( 人类活动) 造成的, 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3(2022新版) - 复件(1)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3(2022新版) - 复件(1)

第三单元宇宙1.太阳系大家庭1.太阳系的组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黑子日冕太阳光球上的米粒组织2.了解太阳(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

(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

(3)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4)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

(5)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6)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7)常见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3.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月球和木星、金星组成的“笑脸”流星小行星带1997年4月5日早晨,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海尔波普彗星(1)矮行星:与行星一样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最著名的矮行星是冥王星。

(2)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两颗行星轨道之间,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3)卫星:指围绕一颗行星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

可分为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

例如,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4)彗星①彗星也绕太阳公转。

②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③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每76年出现一次。

(5)陨石也称“陨星”,是来自行星际的流星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未被烧蚀尽而坠落到地面的残体或其碎块。

陨石的矿物成分主要是以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为主的硅酸盐矿物以及金属铁、镍(铁纹石和镍纹石)。

4.一些比较小或者比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

2.八颗行星1.给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序按距离太阳的近远排序直径由大到小排序2.水星是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

水星外貌酷似月球,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水星是太阳系中公转速度最快的行星。

3.金星是除了太阳和月球外,人眼能够看到的最亮的天体。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课本知识点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成功的学习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

针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学习,就能取得显著效果。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 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年级下册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伴随的反应(教师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年级下册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伴随的反应(教师版)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伴随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米饭为何变甜:因为米饭里含有淀粉,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产生了甜的物质糖。

(化学变化)2、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紫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哪些食物含有淀粉?类别食物名称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4小苏打:白色、无味、粉末状固体。

白醋:无色、透明、有酸味的液体。

小苏打+白醋二氧化碳气体+新的液体(化学变化)现象:1、产生气泡,有“嘶嘶”声。

2、锥形瓶外壁有点凉。

3、锥形瓶底部有白色粉末。

4、瓶子里还有无色透明的液体。

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马上熄灭。

二氧化碳:无色气体,比空气重,能使火焰熄灭。

5、铁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个观点?颜色手感声音气味是否易脱落间隙是否导电铁银白光滑尖、高无否无是铁锈红褐色粗糙低、沉臭是有否6、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1、涂矿物性油、油漆或者烧制搪瓷、喷塑2、烤蓝:使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3、电镀、热镀等方法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4、改善金属的本质:如在铁制品中加入镍和铬制成不锈钢就可以防锈。

5、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7、探究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确定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

实验猜想:铁在水和氧气的共同参与下使铁生锈。

实验器材:3只同型号试管,3枚同规格的经过打磨除锈的铁钉或者全新的铁钉,蒸馏水、食用油、盐水(蒸馏水+食用盐),干燥剂(硅胶),电吹风实验步骤:1、将3个试管洗净,用电吹风烘干。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背背默默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背背默默知识点

第1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小科背背
1.人、动物、植物、房子等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厨房中有许多物质,它们有不同的特征和用途。

3.厨房中的物质会不断的变化,如,米煮熟会变成饭,冰箱里的水会变成冰。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有些变化只改变的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我们称这种变化为物理变化;而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5.泡沫灭火器喷出泡沫、放烟花和铜狮生锈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适合默写的知识点,答案见小科背背)
第1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1.人、动物、植物、房子等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厨房中有许多物质,它们有不同的特征和用途。

3.厨房中的物质会不断的变化,如,米煮熟会变成饭,冰箱里的水会变成冰。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有些变化只改变的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我们称这种变化为物理变化;而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5.泡沫灭火器喷出泡沫、放烟花和铜狮生锈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知识在当今社会知识就是财富就是能量,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成为良书益友,结伴同行,共同迈向美好生活,迈向未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XXX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2,英国科学家(XXX)最早在显微镜下发觉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3,生物细胞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分歧生物)的细胞是分歧的,生物(分歧器官)的细胞也是分歧的.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觉之一.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20,人类(窥察工具)的改进,令人类窥察的范围扩展,发觉了仅靠肉眼无法发觉的自然界的很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植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工具)——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产生(化学变化)又产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熄灭,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征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征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不是产生了化学变化.16,(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1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第三单元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分歧.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首要特征.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1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1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1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13,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映照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图示如下: 日食月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图示如上:14,(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红群,划分红分歧的(区域),根据其形状想象成(人),(植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定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18,(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记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构成的(斗极七星).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2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2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24,宇宙空间漫衍着大小分歧的(天体系统).25,(宇宙)是由相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分歧的天体系统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26,宇宙是(运动变化)的,(收缩)的,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2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28,银河系约莫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构成,直径有(10万光年).2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3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3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3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XXX"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渣滓).丢弃的渣滓(危害环境).2,目前处理渣滓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照旧会影响环境.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5,(设计合理)的(渣滓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掷)而且产生大量渣滓.9,渣滓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从头(回收使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渣滓,节省资源).10,要有效地回收渣滓,必须改变(渣滓混装)的惯,对生活渣滓进行(分类)和(分装).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1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4,减少固体渣滓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从头使用)和(回收使用).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16,因为(人口迅速增加),(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度严重缺水,个中最严重的国度达(40多个).1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首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20,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干使用,一般要经由过程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首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经由过程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首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经由过程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21,当前凸起的环境问题有(渣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响应的环境保护行动.22,(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最近几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省能源和保护环境.2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24,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2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最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使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且中间较厚凸起。

只要具有这种结构的物体,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而是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镜片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可以观察到许多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节。

例如,通过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更加灵敏。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XXX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XXX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生物的细胞也是不同的,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人类通过不断改进观察工具,扩大了观察范围,发现了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知识延伸探究科学是一门充满奇妙和无限可能的学科,它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理解自然规律,并促使我们对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

在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中,我们将深入探究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水的循环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在学习水的循环这一部分,我们将了解水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

水的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流和地下水,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形成了水的循环系统。

当太阳照射到水面上时,水会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层。

随着温度的升高,云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降水。

经过降水后,水分会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最终形成地表流。

另外,一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了解了水的循环过程后,我们明白了水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合理使用,不浪费。

二、太阳能与风能太阳能和风能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阳能是指来自太阳的能量,它可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在我们的生活中,太阳能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热水器中。

利用太阳能发电具有环保、清洁的特点,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风能是指来自自然风的能量,通过风力发电可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我们可以在海滨地区或山区看到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组。

风能是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它具有资源广泛、环境友好的优点。

太阳能和风能的应用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将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是存在于世界上的一切物质的总称,它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

当物质处于低温下时,它会呈固体状态。

固体的分子排列紧密有序,无法流动。

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会变成液体状态。

液体的分子排列相对松散,可以流动。

当温度继续升高时,物质会转化成气体状态。

气体的分子排列松散无序,可自由运动。

在实际的生活中,物质的三态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便利。

例如,水在固态时为冰,液态时为水,气态时为水蒸气。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科学六下知识点1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了解我们的住房1.住房的基本结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

2.住房所具有的系统:供水、供电、排水、电路、煤气、供暖、网络等。

3.住房的各个系统之间存在整体相互作用。

如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相互关系,电路系统与网络系统相互关系。

4.住房建造的主要过程:选址、设计、建造、验收。

5.“中国天眼”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中南部,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6.“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

7.“鸟巢”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主体为钢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认识工程1.认识港珠澳大桥(1)大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给文化交流带来方便。

(2)工程建设过程的基本步骤问题方法香港的唯一航道不能被阻碍修建海底隧道桥梁和隧道没有岛屿连接修建人工岛海床的淤泥问题用圆钢筒围岛(3)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2.每一项宏大的工程都采用了大量技术,证明了工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项困难和技术难关也推动着技术不断发展前进。

4.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5.埃菲尔铁塔具有钢架镂空结构。

建造塔台实验:塔台竞标标书●工作用途:供足球教练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

●建塔位置:操场。

●工程要求:塔台的安全性高,同时成本低。

●塔台的设计:根据实用性和安全性要求,塔台高约为60cm(太高容易侧翻,太低无法观察操场全貌),塔台顶部面积约为1600太小活动空间受限,太大成本过高),塔台整体为棱柱形或棱台形、侧面镂空(受到埃菲尔铁塔结构的启发)。

塔台设计侧面图附加:宽20cm的楼梯(方便登上塔台),高10cm的栏杆(防止指挥中失足跌落),底部安装4个可锁死的轮于子(方便移动),顶部铺垫被塑料包裹的木板(方便擦拭)。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是一门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学科,是了解世界的一种方法。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内容涵盖了多个科学领域,使学生能够拓宽对科学的认识,培养观察、实验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就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内容进行介绍。

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是生物界的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生长和发育。

在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植物的种植方法、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知识。

二、人体的运动和卫生人体是生物体中的一种特殊存在,通过肌肉、骨骼、关节等器官的协作,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活动。

在这个部分,学生将学习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功能、人体五官的作用、食物对人体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通过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学生将学习到物质的分离方法、物质的溶解、凝固、燃烧等变化过程,并了解到各种物质的基本性质。

四、声音的传播和变化声音是一种由物质振动引起的机械波,通过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变化,学生将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情况、声音的高低音、乐器的原理等相关知识。

五、光的传播和阻隔光是一种电磁波,通过学习光的传播和阻隔,学生将掌握光在直线传播、折射、反射等现象中的作用,并了解光的颜色和色彩合成的原理。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学习,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实验环节,学生将有机会亲自进行一些基础的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培养出准确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整体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丰富的教材内容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为进一步学习高中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以丰富的内容、实践的教学方式和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设计,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科素养。

这将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对月球和月相的认识(学生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对月球和月相的认识(学生版)

(
)
6、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因为火山爆发和陨石的撞击形成的,(
)
7、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总是自东向西移动的。
(
)
四、论述与操作 1、请你解释一下月食形成的原因并画出示意图。
2、画图论述关于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
课程顾问签字:
教学主管签字:
教科版
圈。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
上的观察者;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

,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

运动一个月。 ○2 让“月球”亮面
始终朝着“
”,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
照亮。当“月球”分别运行到不同的
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
5. 月相在一个月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
,下半月
。变化周期

( )2、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地球的卫星。
( )3、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农历一个月。
( )4、发生日食时,挡光物是球形或圆形、大小与太阳很接近、不透明。
( )5、每个农历初一都会出现日食。
( )6、每个农历十五都会出现月食。
三、我会选择
1、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 )。
A.1/4
5、月球是围绕地球__________方向运动。
二、选择题
1、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质 量大约是地球
的(
),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
A 1/4
B 1/8 C 1/49
D 1/80
2、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3、月食不会出现的是(

A .月全食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单元一:物质变化-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的变化:溶解、凝固、熔化、蒸发、沉淀-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沉淀、蒸发单元二: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空气的重要作用:呼吸、燃烧、风单元三:水资源与保护- 水的循环:蒸发、凝结、降水-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合理用水、不浪费水、保护水环境单元四:生活中的光-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光的色散现象:折射角不同导致的彩虹现象- 光的利用:照明、光信号单元五:土壤- 土壤的组成和特点:矿粒、有机质、水分、空气- 土壤的作用:植物生长的基础、水的保存和过滤单元六:天体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四季的交替- 月亮的运动:月相变化、月食、日食- 星星的运动和分布:恒星、星座单元七:力和机械- 力的作用:推力、拉力、重力、弹力- 物体的平衡与不平衡:稳定平衡、静力学平衡、动力学平衡- 机械的概念和种类:简单机械、复杂机械单元八:声音-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引起的声音-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媒介、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性质和利用:高低音、音响、语音的传播单元九:电与磁- 静电与电流:物体带电的原因、导体和绝缘体、电流的概念和方向- 电路和电器:简单电路的组成、电器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磁铁和磁场:磁铁的特性、磁场的产生和作用单元十:生活中的化学- 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化学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反应的特征- 酸和碱: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性质、指示剂的作用- 金属与非金属: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应用以上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整理,涵盖了各个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一、生物
1. 动物类
- 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性
- 动物如何适应生存环境
2. 植物类
- 各种植物的特征和生长性
- 植物如何适应生存环境
- 植物的生长形态和结构
3. 人体健康
- 人体组成及器官功能
- 预防传染病等常见疾病的方法
二、物理
1. 日常物理现象
- 风和空气的存在及作用
- 光和影的基本特征
- 力的作用及测量
2. 热能与温度
- 热能的传递方式及相关实验- 温度的测量和变化规律
3. 电与磁
- 电的基本性质及电路
- 磁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三、地理
1. 自然地理
-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 地球的结构及地球运动
- 天气和气候
2. 人文地理
- 世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
- 各州市的区位、交通等情况
四、科学实验
1. 科学探究
- 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探究过程
-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设计与实践
-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总结分析
- 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以上是本教材涉及的各个知识点,希望本文对大家学习和参考有所帮助。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全册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全册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全册总结!第1单元《小小工程师》第1课了解我们的住房1.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2.住房的基本结构包括门窗、梁、墙体、楼板、房顶等。

3.住房的基本系统包括供水系统、供暖系统、采光系统和电路系统等。

4.住房建造过程中要经历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建造、验收等几个重要阶段。

第2课认识工程1.港珠澳大桥能为港珠澳大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2.工程的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环能力等。

3.港珠澳大桥会受船舶航道和香港机场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是建造海底隧道。

4.隧道与桥梁之间需要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没有可用自然岛屿,解决的办法是修建人工岛屿。

5.建岛的海床有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解决的办法是用圆钢管围岛。

6.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方案)、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实施建设。

7.工程利用了大量技术成果,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技术与工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3课建造塔台1.塔台竞标标书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和时间分配等内容。

2.塔的设计需要考虑塔高、塔型、实用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3.工程设计和竞标的关键是如何实现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的和谐统一。

4.考虑楼梯、栏杆的细节有助于竞标成功。

5.项目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

6.项目安全性包括稳固程度、承重能力、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等。

7.标书可以用文字、画图、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

第4课设计塔台模型1.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2.制作塔台模型需要经过设计、制作、测试、评估和改进等过程。

3.为避免倾斜,塔台整体应该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4.三角形更加稳固,在塔台模型设计中我们要多设计三角形来保证塔台模型的稳固和承重能力。

3.2.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月相变化》

3.2.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月相变化》

(1)写出各图所示意的月相名称:① 下弦月 ② 新月 ③ 满月 ④ 上弦月 。
(2)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②④③① 。 是
练习
写出下列我国传统节日的农历日期及月相
正月初一 ;月相 _____ 新月 春节:日期 __________
正月十五 ;月相 _____ 满月 元宵节:日期 __________ 满月 八月十五 ;月相 _____ 中秋节:日期 __________ 五月初五 ; 端午节:日期 __________
4 2 1
5
6 7
8
• 在1~8的位置,我们观察到的“月球”的亮 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 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 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观察白天的月相
• 在白天,我们上午上学或者下午放学时, 有时会发现天空中有月亮。让我们对白天 的月相进行一个月的持续观察,并记录有 关月相的情况。
连线
农历初三
农历十五
农历初八
农历二十七
农历二十二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D
C
B
月相形成
E F H G
A
用铅笔涂黑看到的阴影部分
月相
观察下列月相,指出它分别属于哪个时期 (A ) (B )( C) ( D) ( E) (F ) (G ) (H) ( A)
• 1、在教室黑板上贴上太阳,一名同学站在 中间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然后举一个乒 乓球,代表月球,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 地球运动一个月。
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 乒乓球,代表月球 黑板上代表太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 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 万倍)。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6、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22、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23、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2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2、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以采用(折)、(拉)(锤打)等方法。

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4、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熔化)、(炭化)。

5、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

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

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8、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9、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1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3、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14、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5、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17、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

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18、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第三单元:宇宙一、填空题: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 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2、1969 年7 月,美国的(阿波罗11 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3、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行。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7、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8、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9、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

10、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11、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1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 万)千米。

13、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日食。

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面,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月食。

14、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5、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其中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

16、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17、“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鹅座)、织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鹰座)。

18、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1000 亿—2000 亿)个(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它的直径大约有(10 万光年)。

银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100 亿)个,人们把它们成为(河外星系)。

1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 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20、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 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21、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神州)飞船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人们在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2、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4、(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5、(重复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方法。

6、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7、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它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

废电池和医疗垃圾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9、(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0、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世界排名第110 位,被联合国列为13 个贫水国家之一。

世界上有100 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有40 多个。

11、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2、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

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不能洗澡。

13、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沉淀)、(过滤)、(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获得净化。

14、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此外,还有“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