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挑花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合集下载

安徽望江挑花走进高校校园传播途径研究

安徽望江挑花走进高校校园传播途径研究

安徽望江挑花走进高校校园传播途径研究一、安徽望江挑花艺术简介安徽望江挑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品,起源于中国的安徽省。

挑花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需要经过数十道复杂的手工工序,以及对丝绸面料的精湛操纵,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挑花作品。

挑花制作技艺传承于中国传统刺绣工艺,是一种将绸线穿绘于绸缎之上,形成图案的技法。

挑花制作的图案具有丰富多彩的变化,可以表现出植物、动物、风景等各种不同主题。

挑花艺术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被誉为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出,挑花艺术也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困境。

将挑花艺术带入高校校园,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举措,可以为挑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安徽望江挑花走进高校校园的意义将安徽望江挑花艺术带入高校校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在高校校园中开展挑花艺术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挑花艺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

安徽望江挑花走进高校校园的传播途径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主要包括宣传推广、艺术展览、比赛活动、课程教学等。

通过这些传播途径,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挑花艺术在高校校园中的传播和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挑花艺术。

1. 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将挑花艺术引入高校校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通过在学校校园内张贴海报、举办艺术讲座、举办晚会等活动,可以向学生们介绍挑花艺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挑花艺术中来。

学校可以邀请挑花艺术大师来学校进行挑花技艺的展示和传授,让学生亲身体验挑花艺术的魅力和魔力。

2. 艺术展览在学校校园内举办挑花艺术展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途径。

通过组织挑花艺术展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挑花艺术的传统与现代融合,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挑花艺术的独特魅力。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桃花”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其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审美特征。

本文将从含义和审美特征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含义分析:1.吉祥美好的象征。

桃树开花的季节是春天,其红色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希望。

在古代文学中,桃花被用来描述吉祥如意的情形,如《离骚》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祝愿。

2.爱情美好的象征。

在古代文学中,桃花也常被用来描写爱情美好的场景,如《红楼梦》中,“宝钗笑道:‘你昨儿说什么着,三春桃李十分香——你放心,我理解了。

’”表达了对爱情美好的向往和憧憬。

3.幸福安康的象征。

古代文学中,桃花也被用来形容幸福安康的生活,如《庐山谣》中“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相庆已三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月明潭底水不沉。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吐露对生活幸福的向往。

二、审美特征分析:1.娇艳欲滴的美感。

桃花的颜色鲜艳而娇美,花朵晶莹剔透,形态娇艳欲滴,这种美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和抒发。

2.柔美清雅的气质。

桃花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柔美清雅,给人以温馨和舒适的感受,使人产生赏心悦目的审美体验。

3.温馨如意的情境。

在古代文学中,桃花常被用来描写温馨如意的情境,如描写春天花开的情景,表达对人生美好和幸福的向往,引领人们享受美好的自然景象和人生情境。

综上所述,桃花是古代文学中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审美特征的意象之一,从吉祥如意到爱情美好,从幸福安康到温馨如意等,都在桃花这一意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和抒发。

因此,桃花这一意象成为了古代文学的精华之一,为人们带来了美好、温馨和愉悦的审美体验。

望江挑花的图案分析与创新设计探讨

望江挑花的图案分析与创新设计探讨

望江挑花的图案分析与创新设计探讨作者:王世福等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1期摘要:望江挑花是安徽民间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术,其构图精美、正反成趣、内涵丰富、美观实用而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望江挑花图案的题材十分广泛,构成形式变化多端,工艺风格各异。

在发展望江挑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时,面对时代的格局,开发出适合当代社会需求与审美的图案题材及产品形式,对望江挑花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望江挑花;图案;题材;构成;创新设计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04-03一、望江挑花概述安徽省望江县,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北岸,曾是是闻名遐迩的古雷池所在地。

这里山清水秀,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其手工艺品,望江挑花更是富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它扎根于民间,土生土长,世代相传。

相传,在唐代望江挑花就已经形成,距今有1100多年的历史。

最初望江挑花是以麻和头发作为挑花材料,用来制作祭祀用的供品,以此来祈求上苍的庇护和保佑。

望江挑花是村妇们,用自家纺织的土布和针线,在布的正反两面挑绣出图案的布艺品。

据传,唐代文学家罗隐为了躲避战乱,隐居于望江的香茗山,是他成就了望江挑花正反皆有图案的艺术形式。

为了躲避“安史之乱”,他来到了香茗山隐居,在看到村姑们头上带的头巾很精美,而头巾的反面却很凌乱时,他便引导村姑挑绣出正反皆工整一样的图案;而后,望江挑花又从最初用在祭祀上,逐渐扩展到生活用品装饰上。

这也使得望江挑花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工艺技法,成为了当地人民都精通的一门既具艺术性,又有实用性的手工技艺。

在图案的题材、构成形式、色彩和针法工艺上都呈现了浓郁的望江特色。

望江挑花是村姑们在闲暇时,挑绣出供自己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应用范围无所不包;挑花的工艺在妇女的衣物上非常多见。

他们用自己纺织和染色的土布来制作,挑花的主要色彩有白底青花和青底白花两种。

望江挑花美学意蕴及其在旅游纪念类服饰产品中的应用

望江挑花美学意蕴及其在旅游纪念类服饰产品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22-12-16;修回日期:2022-12-2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国家级非遗“望江挑花”融入服装设计专业的探索与实践(Azcj2022030);2020年度校级科技工程项目: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创新中心(Azy2020cx02)。

作者简介:许平山,硕士,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服饰导刊FASHION GUIDE -第12卷第3期--艺术与设计-《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的(六)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指出:发展特色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根据政策要求,在纺织非遗类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应该遵循植根地方文化特色,设计便于旅行者喜闻乐见、便于携带又兼具实用一体的文创产品。

安徽承东启西,物华天宝,地处安庆地区的望江县,自古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

望江挑花是当地农村家家户户农妇都会的针线活之一。

近年来,望江县大力发展服装行业,是安庆地区服装行业翘楚,依托安庆华茂纺织业,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占据相当重要地位。

如何让安庆地区的服装制造业赋予文化地方特色,是该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本文就国家级非遗望江挑花如何融入服饰产品设计,从理论到设计做行之有效的探索性研究。

望江挑花艺术相传始于唐代,是历代望江的原住民代代相传的传家宝和护身符。

女性基本在10岁以前就耳濡目染,并在长辈和邻里的传授下开始学习,这是必修课,是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最好途径,又是别人谈论自己的话题,还是农闲打发时间和自娱自乐的好方法,也是女性们相聚交谈的共同话题,更是出嫁时的必备。

所以一代一代人通过家族和环境以及习俗的影响,使望江挑花得以传承发展,且越来越精美。

望江县三面环水一面负山的地理环境,历史上交通不便,与外地人往来很少,本地也没有什么大户人家,所以望江桃花艺术始终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基本是楚风楚韵,简洁明了,几天就可以完成一幅作品,没有看到耗时数月甚至半年以上的大幅作品[1]。

望江挑花艺术的特征分析

望江挑花艺术的特征分析

摘要:望江挑花是安徽省民间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术,在图案造型、布局构成、色彩形式及针法工艺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地域特征。

面对21世纪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重视和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望江挑花;艺术特征;地域性中图分类号:TS941.11;J52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003(2011)01-0044-04望江挑花艺术的特征分析高 山1,王世福2(1.安徽农业大学 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合肥 230036;2.安徽省望江县博物馆,安徽 望江 246200)Artistic features analysis of Wangjiang cross-stitchGAO Shan 1, WANG Shi-fu 2(1.College of Light Textile Engineering and Ar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2.Wangjiang Museum, Anhui Province,Wangjiang 246200, Chin )Abstract: Wangjiang cross-stitch is a kind of folk handicraft art with a long history in Anhui province, which shows its unique regional characters on its design pattern, diagram of layout, color form and stitch technics. On facing with world multicultural pattern in the 21st century, it is important and meaningful that this nation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be recognized, protected, inherited and developed.Key Words: Wangjiang cross-stitch; Artistic features; Regional character收稿日期:2010-07-05;修回日期:2010-09-30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136)作者简介:高山(1972― )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纺织美术的教学与研究。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桃花,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作意象,象征着一种特殊的美好和情感。

桃花在古代文学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不仅出现在诗歌、散文中,还被描绘在绘画、书法和音乐中。

桃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意象之一,它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貌,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情感的向往。

本文将从桃花的意象含义和审美特征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桃花的意象含义1. 美丽与清新桃花的第一层含义是美丽与清新。

桃花是一种具有浓烈色彩和独特形态的花卉,它的粉色花瓣、柔嫩花蕊给人以清新、可爱的感觉。

古代诗人常常用“桃花”来形容美丽的女子,比如《桃花源记》中描绘的那个勇敢自由的女子,就被称为“桃花源的女子”,她的美丽、聪慧和善良如同桃花一般,令人心驰神往。

2. 爱情与美好桃花的第二层含义是爱情与美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花象征着爱情和美好的生活。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桃花与爱情的结合,比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被描绘成“倩影碧桃花”,暗示着她的美貌和纯洁。

桃花所代表的不仅是美丽与清新,更是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古代诗词中,也有大量描写桃花的作品,诗人们以桃花为意象,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3. 生命与希望桃花的第三层含义是生命与希望。

桃花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植物,它在春天盛开,是春天里最鲜艳夺目的花卉之一。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力量和希望的未来,比如在《桃花源记》中,桃花源象征了一个原始的世界,人们在那里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桃花所代表的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未来的充满期待和希望。

二、桃花的审美特征1. 艳丽的外表桃花的第一种审美特征是其艳丽的外表。

桃花是一种充满色彩的花朵,其粉色的花瓣、柔嫩的花蕊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给人以美的感觉。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桃花花瓣、花心等部位的描写,诗人们通过对桃花外表的描绘,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2. 清新的气息3. 生命力的活力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不仅象征着美丽与清新、爱情与美好、生命与希望,还具有艳丽的外表、清新的气息和生命力的活力这些审美特征。

缘起望江挑花

缘起望江挑花

缘起望江挑花大黄山非遗记忆115望江,地名,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鄂赣三省交汇处,长江中下游北面,吴楚文化相融处,古雷池所在地,“不越雷池一步”的故事正源于此。

挑花,艺术类,艺术中属美术,美术中属传统美术,传统美术中属传统民间美术,传统民间美术中属刺绣,刺绣中归类为挑花(也叫“架子花”“数纱绣”)。

望江挑花,即望江地区的民间挑花,有其地域性和特有的地方文化认同,是徽派挑花的一部分,相传始于唐代。

最早人们是以麻布与头发为原材料制作成祭祀的供品,后逐渐形成以人物、动物、花卉、风景、图腾文样、当地的民风民俗为题材而组成图案,赋以寓意,用于生活。

从唐代演变至今,使望江挑花艺术越来越成熟,构图精美、正反成趣、内涵丰富、美观实用,形成了当地有文化认同的独特民间艺术。

望江挑花的传统技法,主要分挑、钻、游、织4种,并有着“土、特、奇、古”的特点,古朴典雅、新颖别致。

有的针法图案正反完全相同;有的针法正反互为阴阳;有的针法一面是“十”字针,另一面是朝一个方向的“一”字线,看似简单,实则繁杂.不是一般人一看便知、一学就会、随意而能为的;其工艺效果看似土俗.实则不凡;其色彩单纯而不单调,图案看似笨拙实则清秀。

可谓是古朴中寓高雅、粗犷中见大方,不失为民间艺术中的奇葩。

细心观察,方觉内里乾坤大。

王世福,男,1954年2月出生于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滨江农村,祖籍枞阳。

1978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从事过教育、文化、古建维修等工作,担任过乡镇文化站站长、县文联秘书长、县博物馆馆长、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等职。

因工作关系接触了望江挑花,加上自己是学美术的,所以爱上了这一传统的民间美术,出于喜爱更是责任,他进行了长期不间断的收集、整理、学习、研究,以至于到后来的全身心的投入,与望江挑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社会的发展,全手工技艺的民间艺术品越来越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能掌握望江挑花技艺的人员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故去,年轻人追逐社会的发展潮流不愿学习这项古老的技艺,望江挑花的传承延续一直岌岌可危。

望江挑花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望江挑花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望江挑花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李辉周徐青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摘要:望江挑花是安徽第一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有的民俗特征、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被各界关注。

当代社会对于挑花艺术的保护提出了创新传承,本文提出将挑花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使挑花艺术在当代仍然具有生命力。

全文从图案纹样、配色特点及艺术审美等方面阐述了并提炼望江挑花的艺术价值,提出把望江挑花的图案、色彩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的设计理念。

通过对望江挑花视觉元素的创新再设计及应用,为作为非遗的望江挑花现代生存和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望江挑花;包装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J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1-0137-03一、望江挑花艺术渊源安徽的民间美术异源异常丰富,民间艺术承载着安徽地区的民俗民风,是文化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

这些民间美术作品内容多样,富于民俗情感且质朴真实,它们是在传统乡村交通不便、环境封闭的格局下由老百姓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因而具有很强的原生态性审美特征,且代代相传。

望江挑花是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手艺,发展流传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

它的产生与望江地区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挑花艺术最早出现是作为人们美好心愿的传达的载体,大多以麻布为原料,画面也多是吉祥寓意的精美图案最,表达了百姓对生活最淳朴的愿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望江挑花的应用范围广泛,从本地妇女传统服饰的装饰,延伸到日常家居用品等,伴随着望江人民的生活,是不可取少的一部分。

望江挑花与其他挑花艺术形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在简单的针法上创造了构图精美、正反成趣的实用针织品。

有着土而不俗、古朴典雅、新颖奇特的艺术特征,具有安徽望江地区浓郁的地域特征色。

作为安徽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望江挑花早在2008年就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三度进人人民大会堂安徽厅。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一、桃花意象的含义1. 美好与纯洁桃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赋予美好和纯洁的含义。

桃花盛开时,粉色的花瓣如同少女的脸庞,清新、柔美,给人以纯洁美好的感觉。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人们常常用桃花来比喻少女的美貌和纯洁,这种含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曾用桃花来形容黛玉的美貌:“略走几步,只见黛玉仰面坐着,额前花光破纱笼,繁花挡面,分外俏丽。

”这里的桃花被用来形容黛玉的美丽,体现了桃花在古代文学中的美好含义。

2. 爱情与浪漫桃花在古代文学中还常常被赋予爱情和浪漫的含义。

桃花开放时,花瓣飘洒,柔美婉转,给人以浪漫的感觉。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和美好的感情,如《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中人不识,自有桃花红杏林。

”这里的桃花被用来象征着一个幽静、浪漫的乐土,表达了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3. 生命与希望桃花在古代文学中也常常被赋予生命和希望的含义。

桃花在春天盛开,象征着生命的重生和希望的到来,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到来,如《孟子》中的“雖然,荆榛莽莽,朽木不可雕也;桃花汇朝的宜人之地。

”这里的桃花被用来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到来,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和希望的向往和追求。

二、桃花意象的审美特征1. 艳丽的色彩桃花的花瓣呈现出鲜艳的粉红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这种鲜艳的色彩给人以愉悦和享受,具有强烈的美感,因此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来形容美丽的事物。

比如在《西游记》中,有“甚是缱绻的竹林,桃花堆里或小溪流过,或竹楼窥伺。

”这里的桃花堆被用来形容美丽的竹林,具有艳丽的色彩和浓烈的视觉效果。

2. 悠扬的姿态桃花在风中摇曳,花瓣飘动,具有悠扬的姿态,给人以柔美和婉转的感觉。

这种悠扬的姿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如《庐山谣》中“庐山东西南北动,波飞苹,桃李年年。

”这里的桃花被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展现了它悠扬的姿态和动人的魅力。

桃花在诗歌当中的意象意义

桃花在诗歌当中的意象意义

桃花在诗歌当中的意象意义一、桃花的文化背景桃花在中国文化中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重要意象之一。

桃花被视作吉祥、浪漫而美丽的象征,常常出现在诗歌作品中,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和寓意。

二、桃花的美丽与柔弱桃花是春季的代表之一,它在盛开时给人们留下了美丽而短暂的印象。

桃花娇艳欲滴的颜色和柔美的姿态,让人们产生一种赞叹之情。

诗人们常常用桃花来形容美人的娇媚和纤弱,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1. 桃花的颜色和姿态桃花盛开时的颜色艳丽而鲜艳,红色、粉色、白色是常见的桃花颜色。

这些色彩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喜悦的感觉,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此外,桃花的姿态柔美娇媚,如羞答答的少女、含蓄婉约的仙子,展示出女性的柔美和美丽。

2. 桃花与美人相映成趣桃花和美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代表着美丽、纯洁和柔弱。

诗人们通过对美人和桃花的对比来表达情感,抒发对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桃花是美人的倩影,通过将美女和桃花相辅相承,诗人们营造出了浪漫而具有诗意的情景。

三、桃花的寓意与象征意义桃花在诗歌中的意象与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紧密相连,它不仅代表美丽,还有着吉祥、纯洁和希望的寓意。

1. 吉祥与好运桃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它可以象征着好运和吉祥。

在春节期间,人们常常在门前摆放桃花或者贴红纸桃花祈求新年的好运。

诗人们在诗歌中表现出桃花的吉祥寓意,将其与美好的祝福和幸福联系在一起。

2. 纯洁与无暇在传统文化中,桃花象征着纯洁和无暇。

桃花绽放的瞬间如同一个纯洁的少女初次开放。

诗人们通过描绘桃花盛开的场景来表达纯洁的象征意义,抒发对纯洁美好世界的向往。

3. 希望与新生桃花作为春季的象征之一,常常与春天和新生相联系。

桃花开放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期待,寓意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

在诗歌中,桃花常常被用来描绘春天的迎接和新生的希望,带给读者美好的憧憬和期待。

四、经典诗歌中的桃花意象桃花作为重要的意象,经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成为了许多经典诗歌的重要元素。

探究望江挑花的艺术特色

探究望江挑花的艺术特色
第 34卷第 3期 2019年 3月
宿州学院学报 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9.03.014
Vol.34,No.3 Mar.2019
探究望江挑花的艺术特色
叶 杨1,邬红芳2 ,胡邵倩1,黄梦冉1
安徽工程大学 1.艺术学院;2.纺织服装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挑花,又被称为“十字挑花”“架子花”,是刺绣 的一个分 类[1]。 望 江 挑 花 流 传 于 安 徽 省 安 庆 市 望 江县境内,是当地人民在古老的渔、耕生活环境下, 由最初的“祭祀供品”逐渐演化成集“艺术与实用装 饰”为一体的文化技艺[2]。本研究通过对望江地区 部分挑花技艺传承人进行实地走访及现场调研,致 力于探究望江挑花的艺术特色,旨在引导相关学者 和艺术工作者更加了解望江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 产,促进望江挑花艺术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图 2 蝴蝶扑金瓜
3 望江挑花的艺术特征
望江挑花完全是由民间百姓自发创造设计的艺 术技艺,其创作源于生产、生活。据传承人帅根元介 绍,由于早期挑花绣品没有工艺图作为参考,在一定 程度上考验了挑绣者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创造力。同 时挑绣者所创造的绣品也可以表达他们的思想,因 此这种手工艺正是当地民众审美情趣和内在思想的 直接表现,创作题材亦较为广泛。望江挑花的制作 与十字绣、数 纱 绣、戳 纱 绣、纳 纱 绣 等 工 艺 相 近[5], 但不像一般刺绣那样首先需要在底布上描画、画样, 而是全部凭着制作者自己的记忆和想象,以底布的 经纬线为坐标进行挑制,正、反两面成图,艺术构图 精巧、色彩淡雅、针法讲究,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土” 文化特色。 3.1 图案题材
收稿日期:20190305 作者简介:叶杨(1990—),女,安徽马鞍山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信作者:邬红芳(1965—),女,安徽芜湖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服饰艺术。

望江挑花艺术的造型特征及审美意蕴

望江挑花艺术的造型特征及审美意蕴
( 二 )象 征 性 造 型
图 1 望 江挑 花 围 裙
望江桃花进 人人们 日常生 活叶 l , 装饰 f服饰 、 纺织 日用 品上 , 缘
象征性的表现 手法 , 是 通 过 某 一 具 象 形 象 来 表 达 与 之 相 似
3 8 j荛5田 ( 上 ) 2 0 1 7。 8
或相近的概念 、思想和情 感 , 一 般通过谐 肯 、喻义 、符号 的方 具 趣 味 ,既 装 点 了画 ,义 诉 睹情 感 。如 “ 满 蓝 富 贵” ,i - 式表现 l 。 江挑花题 材 图案按谐 音造型 、喻义造 型、符号造 体物 为装满桂 花的花醯 , I 衬 一条花叶纹 二方连续 案 , 边
祭} 巳 ,祈求冲明庇护 ,望江挑 花初 端 倪 ,后又经罗隐的改 良 较 广 ; 角花 有 一 角 、对 角 和 角之 分 ,对 角 和 四 角 角 花 多装 饰 赋予其新的 荚感 手 ¨ i 虫 特技 法。十 日 传在唐朝 ,文学 家 罗隐在望江 于矩 形 布 面 ;边 花 一 般 为 条 状 : 方 连 续 纹 样 ,多为 条 和救
的意义。
关键词 :望江挑花;民间艺术 ;造 型特 展
由足纺织品的材料特性 , 在 日常 使用时 , 易受到 磨损 污脏 , 任
边 角 或 经 常 触 摸 的 地 方挑 绣 上 装 饰 图案 ,耐 磨 、耐 脏 , n 延 长 江 县 ,他 十 安 徽 省 安 庆 市 ,地 处 长江 1 游 北 岸 ,古 雷 池 其 使 用 寿 命 ,这 在物 质并 不 丰 俗 的 年 代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民 间 美 所 存地 ,“ / f 敢 越 雷 池 一步 ”典 故 即诞 生 于 此 ,同时 ,望 江 县 又 术 觅 分 利 用 自然 材 料 ,其 作 品 具 有 适 形 、适 材 、适 艺的 审 美 价 是 “: 寸 四孝”中 “ 卧冰求鲤… ‘ 孟宗哭 笋… ‘ 仲 源 泣 墓 ” 三 孝 值…,桃花 更是具 有突际经济价值 。 的 发源 地 ,素旮 “ 二孝 故 里 ” 之 称 。望江 县 丰富 的 人 文 景 规 , 悠 望 江 挑 花 的 纹 样 总 是 附 着 存 平 面 性 质的 日用 上 , 如头 巾、 久的 史 文 化 ,造 就 j 极具 地 方 特 色 的 挚 江 挑 花 艺 术 。 披 肩 、腰 带 、帽 带 、 门 帘 、 被 面 、 荷 包 、嗣 兜 等 ,讲 究 平 而装 早 在 盛 唐时 期 , 江 当地 姓 为求 神 明 庇护 , 将 青 年 男女 饰 性 ,要 求 布 局 均 匀 ,一 股 由 团 花 、角 花 、边 花 搭 配 而 成 。 团 的 发丝 拧 成 发线 ,在 手 T 制 作 的 嘛 布 上 挑 出 简 易 的 图 案 ,用 以 花 圆润 成团状 ,居 中 ,仡 f 1 帘、农 衫的胸肢背部 、_ } 皮 而上 应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和审美特征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桃花在
古代文学中往往被用来象征爱情、美丽、柔情等情感和美好的事物。

以下是对“桃花”意
象含义和审美特征的分析。

“桃花”意象传递的主要含义是爱情。

桃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爱情的萌生、相思之
情和美好的感受联系在一起。

桃花细嫩婀娜的花朵、绚烂多彩的颜色以及芳香扑鼻的香气,都使得它成为了表达爱情的象征。

在诗词中,常常可以看到桃花被用来描述恋人之间的情感,如“芳香无处不飘香,仙乡人间恋桃花”。

桃花的形象还常常载入传说故事中,例如《牡丹青》,其中女主角桃花被赋予了象征爱情、美丽和善良的意义。

“桃花”意象也具有美丽和柔情的特点。

桃花在古代文学中被描绘为娇媚、婀娜多姿
的形象。

诗人往往用“绣带”、“红云”、“芳香”等词语来形容桃花的美丽,表达出诗
人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

桃花作为自然界的造物,展示了大自然的绚烂和生命的美好,使
人产生美的感受。

例如《桃花源记》中,桃花源就是一个充满着美丽和宁静的地方,人们
在其中生活恬淡、无忧无虑。

“桃花”意象还带有纯洁和寓意吉祥的特征。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之物,传
统上有桃花代表幸福美好的寓意。

桃花常常被视为中国的国花,被赋予了象征吉祥如意和
福寿双全的含义。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的意象也常常出现在描绘美好未来、祝福和庆贺
的场合。

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名字中就包含了桃花的字眼,寓意着他的人生将会
充满着福禄和好运。

望江挑花艺术的特征分析

望江挑花艺术的特征分析

多年的历史 [ 引。在生 产力低下 的古代 ,人们将 幸福和 安康 寄托于神 ,初期 的挑花就 是专为敬神之 用 。于是 将 青年男女 的长发拧成发线 ,在麻布上挑成 “ 长命富
GAO Shan , ’ WANG —u Shi f
(. l g f ih T xi E gn eiga d tA h i r utrl iest, fi 3 0 6 C ia2Wa gin 1 l e Lg t e te n ier n Ar n u Agi l a Unvri Hee 0 3 , hn ; . nj gMue m, h i rvn e Co e o l n , c u y 2 a su An u Po ic , Wagisisun q e o lc r c e so t sg te n,d a r m a ut ol rf r a d sic e h c .On h t i uer gi na ha a t r n isde i n pa t r i g a ofl yo ,c o o m n tt h t c ni s
的小十 字挑织成花纹 。挑花在 中国有 着悠久 的历 史, 流行地 区很广 ,在西南少数 民族地 区尤为普遍 _。 由 1 ]
于各 个 地 域 的经 济 、 文 化 和 审 美情 趣 的不 同 ,挑 花 艺
术 呈现 了丰富而独特 的多样性特 点 。广泛流传 于安徽 省望江 县 的望江挑花 艺术 ,具 有鲜 明的地域特色 。作 为安徽 民问的特色 工艺 ,望江挑花 曾分别于 1 7 年、 99
第 4 卷 8
2 10月 0 0 年 1 第 1 1 期
J 史 与 文化
习SL I K
N a o 8 o 1 n2011 O J Vf 4

望江挑花及其艺术特征

望江挑花及其艺术特征

望江挑花及其艺术特征
朱胜甲
【期刊名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9)005
【摘要】望江挑花是皖江地区挑花刺绣工艺中的佼佼者,在表现形式上有四个特点:一是应用范围广泛;二是材料普遍、工具简单;三是针法严密多变;四是图案题材内容、组织形式丰富,造型情趣盎然、色彩单纯朴素.
【总页数】3页(P122-124)
【作者】朱胜甲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1.27
【相关文献】
1.望江挑花与黄梅挑花艺术比较
2.望江挑花与黄梅挑花艺术比较
3.望江挑花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4.望江挑花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5.羌族挑花与黄梅挑花艺术特
征的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1期武汉纺织大学学报V ol.32No.12019年02月J O U R N A L O F W U H A N T E X T I L E U N I V E R S I T YF e b.20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简介:张晓伟(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服装设计、服饰文化.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8TJA760017),安徽省高教提升计划人文项目(TSSK2017B14);安徽工程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2016SKJD06);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k2014a025);安徽工程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13YQ25).望江挑花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张晓伟1,梁惠娥2,邬红芳3(1.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无锡214122;3.安徽工程大学安徽服饰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摘要:望江挑花是中国刺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古朴的针法、平面化的纹样和素雅的色彩特征形成了土、特、奇、古的独立形式语言,折射出中国传统中朴素、从容的审美特征。

望江挑花装饰的单纯化、理想化特征,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映射出该地域服饰文化的品格。

关键词:望江;挑花;特征;文化中图分类号:J52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4X(2019)01-0017-05望江县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管辖,地处于古吴国头楚国尾,吴楚文化在此激荡,逐步演变,形成了特色鲜明、古朴淡雅的望江地方文化。

望江挑花是流传于望江县境内的民间美术创作与工艺制作的统称,是望江人民在古老的渔、耕生存环境下,由祭祀供品发展转化成实用装饰艺术的美术作品。

从望江挑花独特的针法、色彩和纹样上,不难看出清新淡雅的吴楚文化留下的深深烙印,粗犷中见大方,古朴中寓高雅。

一、望江挑花的艺术特征挑花技艺是依附于服装和服饰品上的民间手工技艺,表达着装行为中对伦理、礼仪文化的规范意义。

因此,望江挑花在服装及日用品上的装饰部位、工艺技法、配色方式、材质选取、以及纹样造型等是其最基本的艺术要素。

(一)望江挑花的针法特征“针走单边谓之挑,针走两面谓之绣”。

[1]这也是挑花工艺与苏绣、湘绣等著名刺绣工艺在创作技法上的不同之处。

望江挑花的传统针法主要有挑针、钻针、游针、织针,不同的针法各有妙处,针法与图案配合能形成花套花、正反形的立体效果。

不同技法的运用,挑绣出的饰品图案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效果。

图1所示为不同针法形成的洋菊花正面线迹。

图1不同针法形成的洋菊花正面线迹18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9年十字形挑针是最基本的挑花针法,望江挑针又分两种:单十字、双十字。

挑单十字针正面形成斜十字,背面形成直线,正背面图案有实虚的差别;双十字针挑出的图案,正面、背面都是十字针脚,纹样细节完全相同。

钻针又称露针与藏针挑法,正背都能形成完整图案,但正反图案色彩完全相反,互为阴阳图形。

游针是根据图案需要采用垂直行针和斜行针两种针法交替进行的方法,挑出图案正面反面黑、白、阴、阳完全一致。

织针借助简单工具,将同一种颜色的经纱上至机上,另一色纱线上梭,通过提、穿、压等动作,依据图案要求不断变换提纱数量,如图2所示如此反复。

织针与钻针效果一样,正背面色彩互为阴阳皆成图案,根据配色对比度形成一面清新另一面厚重的风格特色。

图2织针的上机操作图3挑花作品:中华文圣望江挑花一般用较粗的棉布为底布,数纱是传统挑花技艺中组织图形的基本功,传统望江挑花底布上并没有画稿,纹样的变化和轮廓的转折都要凭借长期练习的经验来把握,挑花新手一般先临摹现成的绣品,主要练习数纱的技巧和图形的基本针法组织,熟练以后方能随心所欲的自由挑绣。

与其他地区的挑花相比,望江挑花继承了吴楚文化的精深,形成了几种独特的正反成图技法。

特别是挑针、钻针的文字讲究玻璃文,正反两面都能读,如:“丛竹竿竿笑,幽兰朵朵香”、“中华文章”、“中华文圣(如图3)”、“富贵平安”,见图3挑花作品:中华文圣。

望江挑花的针法各异,但都能保持正反成趣,形成双面图形效果,针法的设计组合展示了女性的聪明才智,是衡量女性人生价值的首要标准,为女性带来自信。

女性通过挑花陶冶个人情操,修养温良沉静的心性。

同时,借助于挑花出色手艺搏取丈夫、公婆、妯娌及邻里的喜爱与重视,从而提高自己在家庭、家人与村里人中的身价地位。

可见挑花的技艺关系到一个女子乃至于家人的幸福美满。

(二)望江挑花的纹样特征望江挑花纹样源于生活,师法自然,根据绣品的用途组织元素。

注重对称与均衡、和谐与统一的审美标准,特别强调规矩之美、平稳之美,呈现平淡典雅、清新自然的审美意趣。

纹样一般布局在服装的口缘部位,例如袖口、领口、脚口、门襟、下摆等处。

见图4传统望江挑花服装。

望江挑花的色彩青白相间,图案保持正反成趣,这些图案都是靠参加制作的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没有固定的蓝本。

设计者通过象形、会意、谐音,使用单独或组合、花中套花等形式完成。

只是针法依靠上下代言传身教,代代传承。

工艺则须凭各人功夫、水平。

作品的体现则有规有矩,千变万化,没有阵法。

望江挑花技艺乍看简单,细品复杂,结构布局并不是随意而为;绣品看似土俗,俗中带雅;色彩看似单一,却对比鲜明;纹样看似拙陋,实则清秀。

[3]第1期张晓伟,等:望江挑花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19图4传统望江挑花服装经典作品分析:图5四点梅。

四点梅图案在望江挑花的头巾中是较为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图案,其特点是斜方形的骨骼组成二方连续图案,每个骨骼单位的中心有一个完整的四瓣形花卉,骨骼上下各半朵,形成一整二破构图。

两边分别是云纹图案,一正一反勾连起来,俗称云勾边,形成图底均匀的完整带状纹样。

图5四点梅(三)望江挑花的色彩特征望江挑花,配色极为简洁,以青色白色为主,也有少量正彩色,极少有间色,通常每件物品只用一个颜色。

因此望江挑花绣线颜色很少,纹样上很少使用交叉色、渐变色,一般底布为白色,绣线用青色、黑色挑刺,底布为青色,绣线用白色、红色、绿色线挑,以青白色为主。

挑绣的每块色彩都比较单一,少量使用女儿红、粉绿等复色。

绣线与底布颜色对比强烈,比如红色底布上用黑色线挑绣等,有浓郁的徽文化的幽玄、清丽而古朴的韵味。

色彩配搭、质地表现都十分素美,看似笨拙,实则清秀,单纯而不单调,于粗旷中见大方。

它既是一种人人可以介入的、无蓝本的即兴美术创作,具有不拘陈法、千变万化,题材广泛、内涵深厚的美术特质,又是有规有矩,讲究针法与构图设计风格完全统一的手工技艺制品。

风格朴实无华,独成一体,并且历经千年而不受外来文化影响,始终保持着浓郁的徽文化气韵。

二、望江挑花技艺中的文化内涵望江挑花直接用于生活,存在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生活空间。

题材源自农村田间地头日常所见,成品由农妇们日常劳作完成,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艺术交流与鉴赏,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也是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鉴赏者也可以从不拘形式的交流活动中截获自己的创作灵感,使其作品内容更加丰富,时时都有新的提升。

从事刺绣的女子在心闲神静的状态下,脱离技术而手随心动的创作,正如庄子所强调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9年20的,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表达,一种去功利,去心智,去我的本原状态。

望江挑花这种发源于民间根植在民间的手工艺术,很好的承载了它的地域文化内涵,折射出安徽民俗文化的差异性。

(一)望江挑花诠释了吴楚文化内涵望江挑花简雅的结构、淡泊的色彩在整体上达到一种清雅之美,这雅、静、幽、清的境界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有必然联系的。

望江地处皖、鄂、赣三省之间,吴楚文化在此激荡,县内长江过境,形成一面背山,三面临水的围拢区域。

望江相对封闭的环境很好的承袭了典型的吴楚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依然保持了纤细的感情和素雅的自然之美,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破坏。

[2]吴楚文化的一个优秀成果就是纺织刺绣技术,从望江挑花独特的针法、色彩和纹样上,不难看出吴楚文化崇尚的“节制”美学留下的深深烙印。

望江挑花原料来源于农家自种、自纺、自织、自染,就地取材,精工细作,色彩淡雅而鲜明,运用有限的针法表现出了单纯化、理想化的装饰特征。

望江挑花不同于黄梅挑花、花瑶挑花,前者尤其注重画面“留白”的纹样构成形式,形成“简底繁图”的艺术效果,后两者作品讲求“图密底满”的特点。

[4]望江挑花通常以棉白布做底,染蓝线或黑线挑绣,追求色彩素雅的同时也显得较为单一,在色彩浓淡层次上就需要增加变化,在同一幅作品中采用点线面的结合,利用疏密和虚实的针脚变化产生黑白灰的不同层次。

犹如书法中的术语“计白为黑”一样,节奏把握得当,疏密有致的层次使得作品画面不但没有显得空旷单薄,反而更加饱满和生动,更加单纯的表现出清新朴实的吴楚文化气质。

(二)望江挑花蕴含着传统美学思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映射出中国传统的朴素、从容的审美特征。

[5]望江挑花古朴流畅的图案纹样,是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超越功利的创作心境,其追求的是一种不炫耀、不奢侈的大巧,追求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大巧。

望江挑花作品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美化自己,还可以弥补因为忌讳而造成的生活缺憾,将实用与观赏完美地统一起来。

如望江素来忌讳用纯白色为首饰,称此为“孝色”。

但用于夏日遮阳之物,头巾又是以白色为好,这时挑花则是她们最好的选择。

女性挑花头巾的出现,素而不净,正好弥补了这一尴尬,见图6挑花头巾。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挑花作品保持着满足生活日用的实用目的,女性在创作的过程中审美意识逐渐萌生,挑花者不懂艺术,但是她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感而发,在实用心态上创作出了美感愈来愈浓艺术精品。

望江挑花技艺以农家自制的粗布为底,经纬纱线垂直相交,纹样走向横平竖直、骨骼严谨。

采用中国典型的构图方式——散点透视,把对生活的技艺和对生命的感悟在同一时空中结合起来,灵感来源于自然生活,又区别于天然状态。

[3]可见挑花图案是将情与美统一的产物,在造型、布局、色彩等方面处处表现出灵动的,无拘无束的创作心境。

湖北黄梅挑花由于受到楚文化的影响较多,呈现较明显的暖色调特征,在深青色的底布上多用大红、玫红、粉红彩色绣线挑绣,显得热闹非凡、华美夺目。

而望江挑花中大量的配色是青白相配,以素白或青色为底,很少追求浓艳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对比形成的强烈视觉刺激,展现的是望江人高雅、清淡的审美喜好。

[6]望江挑花这种多以冷色为主调淡雅秀美的色彩特点,毫无矫揉造作,蕴含无穷的趣味和深邃的意境。

冷色调的白色、青色组合尤其能表现出中国人典雅柔美、含蓄温和的审美情调,同时也是“清白传家”“一清二白”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体现。

理想的美学是功能美学。

“功能美”是传统朴素的美学概念,是指在满足实用功能的生产过程中所外化出来的视觉美感,能给使用者带来愉悦的体验,既满足物资需求又能满足精神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