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

合集下载

前列腺长瘤的治疗方案

前列腺长瘤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前列腺肿瘤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

前列腺肿瘤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长瘤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疗、激素治疗、免疫治疗等。

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前列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适用于早期前列腺肿瘤患者。

以下是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案:1.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适用于肿瘤较小、侵犯范围较局限的患者。

通过尿道将切除器伸入前列腺,切除肿瘤组织。

2.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侵犯范围较广的患者。

手术切除前列腺、精囊腺以及部分膀胱组织。

3. 前列腺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于前列腺一侧的患者。

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保留部分前列腺组织。

4.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已侵犯前列腺周围组织或淋巴结的患者。

手术切除前列腺、精囊腺、膀胱壁、部分尿道以及盆腔淋巴结。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前列腺肿瘤治疗的辅助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如针对EGFR、PD-L1等靶点的药物。

2.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3. 抗雄激素治疗:通过抑制睾酮合成或作用,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如非那雄胺、氟他胺等。

四、放疗放疗是前列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适用于手术治疗后有残留肿瘤的患者,或无法手术的患者。

放疗方法如下:1. 外照射放疗:通过外部放射源对肿瘤进行照射,适用于早期前列腺肿瘤患者。

2. 近距离放疗:通过将放射源直接放置在肿瘤附近进行治疗,适用于局部晚期前列腺肿瘤患者。

3. 刀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通过精确控制放射剂量,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适用于肿瘤侵犯范围较小的患者。

五、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是前列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适用于激素依赖性前列腺肿瘤患者。

以下激素治疗方案:1. 雄激素剥夺治疗:通过抑制睾酮合成或作用,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临床肿瘤学-病理学诊断

临床肿瘤学-病理学诊断

第一章病理学诊断第一节肿瘤的病理学基础一、肿瘤的一般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长期相互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因基因表达调控异常而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变异细胞过度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组织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肿瘤是机体变异细胞的过度增生,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与生理状态下的增生以及炎症和修复时的增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②肿瘤组织的生长与机体不协调,往往不受机体的正常调控,具有相对的自主性。

③肿瘤组织生长旺盛,即使在致瘤因素去除以后,仍具有无限制性生长的能力。

由于肿瘤由不同的瘤细胞克隆所组成,使得恶性肿瘤在核型、DNA含量、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标志物、组织结构、细胞功能、对治疗的反应以及生物学行为上等很多方面均具有异质性(heterogeneity),这种异质性不仅表现在不同肿瘤或不同个体的同一类型肿瘤内,而且还可以表现在同一患者的同一种肿瘤内,例如肺小细胞癌内可以含有分化较好的鳞状细胞癌或腺癌成分,双相型滑膜肉瘤中可见到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两种成分,癌肉瘤中同时含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等。

二、肿瘤的发展阶段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当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扩增时,将导致基因表达调控失常,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转化为瘤细胞。

在恶性肿瘤形成之前,局部组织出现的形态改变,称为先兆或前躯,通常包括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前者是组织学概念,后者是临床概念。

随着疾病的发展,有些癌前病变会进展为上皮内瘤变,最终发展成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浸润癌。

肿瘤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①癌前病变指凡有可能发展为癌的病变,常见的癌前病变包括粘膜白斑、慢性萎缩性胃炎、乳腺纤维囊性病、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结节性肝硬化和未降睾丸等。

②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以往称为异型增生(dysplasia)、不典型性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或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颅内外沟通巨大恶性神经鞘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颅内外沟通巨大恶性神经鞘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瘤伴 肺 部病 变 , 现报告 如 下 。
1 病 例 资 料
0 . 7 6 , 红 细胞 2 . 7 0×1 0 / L , 血 红蛋 白 6 1 g / L ; 总蛋 白5 3 . 8 g / L , 白蛋 白 3 3 . 4 g / L 。入 院诊断 : 头皮 恶性
肿瘤( 颅骨 、 颅 内侵 袭 ) ; 双 肺 占位 性 病 变 ; 贫血 ; 低 蛋 白血 症 。人 院后 经 过术 前 讨 论 认 为 , 目前 患 者 头
8 6 mm H g 。意识 清楚 , 语 言流利 , 认 知 功能 正 常 。双
消毒 、 铺 无 菌 巾单 , 在 显微 镜下 仔 细 剥 离 肿 瘤 周 围 , 尽 量保 留肿 瘤 表面 可 用 的皮 肤 , 最 后 完 全 切 除 颅 外
肿瘤 , 切 除的肿 瘤组 织称 重 1 . 3 k g , 术 中病 理冰冻 切
皮 肿瘤 巨大 , 表 面破 溃 、 失血伴感染 , 长 期 消 耗 已经
导 致贫 血和低 蛋 白血 症 , 肿 瘤 表 面 已经 破 溃 、 感染 ,
女, 4 8岁 。 主 因 头 皮 肿 物 1 7年 伴 破 溃 、 出 血 1 1 d 入 院 。于 1 7年 前 因头 皮 肿 物先 后 在 县 级 医 院
处 头皮 肿物 , 以左侧 为 主 , 呈 纵行 上 下 分 布 , 大 小 分 另 0 为2 0 e m× 2 0 e m×1 0 e m、 1 5 e m x 1 5 c m ×1 0 o m,
呈 不 规则椭 圆形 , 肿 物皮 肤呈 水泡 样改 变 , 表面 凹 凸
感 染严 重可 侵袭 至颅 内 , 也可 导致败 血症 危及 生命 , 所 以不 论肿 瘤性 质 如何 及 肺 部 是 否 为 肿 瘤转 移 , 均 应 首先 切 除肿瘤 , 以减轻 机 体 载 瘤 负 荷 。在 加 强局 部 创 面换药 、 全 身应 用抗 生素 、 白细胞计 数正 常后 进

WHO分类

WHO分类

常见肿瘤及疾病WHO分类标准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2006年8月一、消化系统WHO食道肿瘤组织学分类上皮性肿瘤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上皮内肿瘤鳞状上皮腺性(腺瘤)癌鳞状细胞癌疣状(鳞)癌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鳞)癌腺癌腺鳞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小细胞癌未分化癌其他类癌非上性肿瘤平滑肌瘤脂肪瘤颗粒细胞瘤胃肠间质瘤良性不确定性恶性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Kaposi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其他继发性肿瘤WHO胃肿瘤组织学分类上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腺瘤癌腺癌肠型弥漫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未分化癌其他类癌(高分化内分泌肿瘤)非上皮性肿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颗粒细胞瘤血管球瘤平滑肌肉瘤胃肠间质瘤良性不确定恶性潜能恶性Kaposi肉瘤其他恶性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MALT型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其他继发性肿瘤WHO小肠肿瘤组织学分类上皮性肿瘤腺瘤管状绒毛状管状绒毛状上皮内肿瘤(异型增生)伴慢性炎性病变低级别腺上皮内肿瘤高级别腺上皮内肿瘤癌腺癌黏液腺癌印戒腺癌小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类癌(高分化内分泌肿瘤)胃泌素细胞瘤,功能性(胃泌素瘤)或无功能性生长抑素细胞瘤EC细胞,5-羟色胺生成性肿瘤L细胞,胰高血糖素样肽和PP/PYY生成性肿瘤混合性类-腺癌神经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其他非上皮性肿瘤脂肪瘤平滑肌瘤胃肠间质瘤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Kaposi肉瘤其他恶性淋巴瘤免疫增生性小肠病(包括 重链病)西方型B细胞性MALT淋巴瘤套细胞性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Burkitt样/不典型Burkitt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肠病相关性非特异性其他继发性肿瘤息肉增生性(化生性)Peutz-Jeghers幼年性肝细胞癌分化程度分级Ⅰ级:癌细胞呈多边形,梁索状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圆形而规则,与正常肝细胞较为相似。

Ⅱ级:癌细胞出现轻度异型,胞质略呈嗜碱性,核体积及核浆比有所增大,核分裂增多。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李霞;徐文漭【摘要】随着肿瘤治疗手段的日新月异,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临床对肿瘤病理诊断结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仅限于病理诊断名称,而应包含肿瘤组织学分型,细胞核分级,免疫表型特征,血管、淋巴管受累情况等,对临床病理分期、选择治疗手段以及判断预后均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共识,强调临床与病理的联系,尽可能找到更科学的肿瘤病理诊断报告方式,更好地服务于肿瘤的临床诊治.【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年(卷),期】2012(024)005【总页数】5页(P38-42)【关键词】病理学,临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诊断;治疗【作者】李霞;徐文漭【作者单位】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5;R737.1;R737.2众所周知,病理诊断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医疗水平。

临床常将病理学诊断作为确诊、选择治疗方案及预测疾病结局的主要依据。

病理学诊断被称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1]。

现将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报告如下。

1 肾癌病理分期是肾癌最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2]。

依据2002年TNM临床分期标准[3],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 pT1a、pT1b、pT2、pT3a~c、pT4 期肾癌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90% ~100%、80% ~90%、70% ~80%、40% ~60%、0~20%,有淋巴结转移者为0~20%,有远处转移者则为0~10%。

影响肾癌预后的其他病理因素包括:瘤细胞核分级、组织学亚型、瘤组织有无坏死、瘤组织中肉瘤样成分所占比例。

有无微小血管和集合系统受侵是影响局限性肾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1.1 肿瘤体积及部位肿瘤局限于肾脏,直径≤7 cm,TNM临床分期为T1,其中直径≤4 cm 为T1a,直径4~7 cm为T1b,直径>7 cm为T2。

前列腺癌脑膜转移1例

前列腺癌脑膜转移1例

腔 出 血 。2 0 1 3年 6月 1 9 日头颅 MR I 平 扫示 : 右 侧 慢 性 硬
膜 下血 肿 、 积液 , 同侧 脑室 明显 受 压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给 予 甘露 醇脱 水 未 见 好 转 ,意 识 障 碍 加 重 、 昏迷 , 2 0 1 3年 6
部 位 是 大 脑 和 马尾 ; 有 颅 神 经 和 神 经根 病变 症 状 的患 者 常 需 要 对 累 计 区 域 放疗 : 对 影 像 检 查 提示 有较 大病 灶 的 区域 给予 放 疗 或 对 同 时伴 发 的脑 实 质 内转 移 灶 进 行 放 疗 , 以达
到减 瘤 的 目的 。 放射 治疗 的方 式 多 为 累 及 野 照 射 , 有 时采 用全脑照射 , 全 脑 全 脊髓 照射 方 式 极少 采 用 [ 6 1 。 鞘 内 化疗 是 治疗 脑 脊 液 中漂 浮 的 瘤 细胞 及 软 脑 膜 上 沉 积 的肿 块 . 化疗
月2 0日行 右额 颞 顶 开 颅 去 骨瓣 减 压 + 颅 内血 肿 清 除 术 。 术
通气 , 抗 感染 , 营养支持, 术后 3 d病 情恶 化 死 亡 。
讨 论 脑 膜 转 移 瘤 又 称 “ 癌性脑膜炎” ( n e o p l a s t i c
me n i n g i t i s . N M) ,是指 癌 肿 通 过 血 液 及 神 经 周 围 淋 巴 管 等 向 脑膜 、 脊髓 蛛 网膜 下 腔弥 漫 性 转 移 , 而脑、 脊 髓 内 并 无 病 灶发现 , 是 恶 性肿 瘤 神 经 系 统 转移 的一 种 特 殊类 型Ⅲ 。 癌 症
3 72
中 日友好 医 院学 报 2 o 1 3年第 2 7卷 第 6期 J o u r n a l o fC h i n a - J a p a n F r i e n d s h i p Ho s p i t l, a 2 0 1 3 De c , V o 1 . 2 7 , N o . 6

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超声诊断

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超声诊断

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超声诊断【bt c】P roeT nl esngahcf t e f e pe l ev et tm r A s at r up s o a z oorp i e u so pr hr r s a o .Me osWer r pcvl rv w dte a y ar i an eh hu s t d t set e i e h eo i yee hs n g a h c f au e f8 a e a h l gc l r v n p rp e a e e s e t u r .Re u t lsx y o e b n g e ui mo s w r o i o o t p i e t r s o 5 c s s p t o o ia l p o e e h r ln r h ah t mo y i v s s l Al it― n e in n r l s e ma e e s l―tr . S l rc mpe c o e ii t oi n y t o o e t wi la a s l ro n n s fte s o d pe tflbo d ay oi o o lxe h g n ct wi s l a d c si c mp n ns t ce rc p uewee fu d a d mo to m h we lniu lo d v h d c h hn w,T e e we e s v n b n g e r fb o s o r o h m r l p e o h r r e e e i n n u o r ma .F u ft e we e mu t l .Al we e s l i i l r oi d, wel d f e M utp e n u o b o s We e lk l― e n d i l l e r f r ma r i e i ip a lsrn t e lo o e r t gwi fw bo d f w Th r r 7 main n ev h ah tmo . Al wee sl ay T e r oi rc mpe c o e ii ― i h l e ewee 1 l e tn res e t u r g s l r oi r . h ywe es l o o lx e h g nct t d y wi oi n y t n o g n u o o e t Co lso s Pe p ea e e s e t u r a o h r tr t s o l a o o rp y t s l a d c si ih mo e o s c mp n ns h d c ncu i n r h rln r h ah t mo sh ss me c a ae i i n u t s n g a h i v sc rwh c a e t e frt l e c o c fi g n ig o i o e p e a e e s e t u r i h c n b h s― i h ie o i―n ma i g d a n ssf r p r h r ln r h a h t mo s i v【e od】ere o a er b m P r hr e eset t o U r oorpy K yw rs N u l m N u f r a ep e l r a m r ha ngah im o o i i a nv h h u s s外周神经鞘类肿瘤包括良性神经鞘瘤、良性神经纤维瘤、恶性神经纤维鞘膜瘤。

腹膜后巨大神经鞘膜瘤手术切除1例

腹膜后巨大神经鞘膜瘤手术切除1例

血 4 0 ,术后 恢复 好 。切 除标本 病理诊 断为 腹膜 后低度 0 ml
恶性神 经鞘膜瘤 ,免疫组化 :瘤细胞 V m(+ 、S 1 0+ ) i + ) -0 (- 、
S A( 、C 7 -) M -) D1 ( 、HC 一) K( 。住 院 1 d 后 出 1 G( 、C 一) 8
滑 ,无压 痛 ,边 界 清 ,不 活 动 ,未 触 及 血 管 搏 动 ,包 块 叩诊
实音 ,听诊无 血管杂 音 。B超检查 : 腹盆腔 内巨大肿物 ,双 肾弥漫性改 变 。血糖 1 . 4 7 mmo/ 1 1 L,血 红蛋 白 8 g L。诊 4/ 断:①腹部 巨大肿 物 ; 2型糖 尿病 ; 中度 贫血 。给予控 ② ③ 制血 糖及纠正 贫血后 , 2 0 于 0 9年 7月 2 2日在连 续硬 膜外 +静 脉麻 醉 下行剖 腹探查 术 。经正 中切 口进腹 ,查腹腔 内
技 出 版 社 ,1 9 :4 9 4 0 94 7- 8 .
生殖嵴 和胚胎 残余组 织 ,手 术切 除率低 ,死亡率 高 。早 有 文献 报道 …,腹 膜后 恶性肿 瘤切 除率 为2 0 9. %,手 术死 亡 率 1 %~2 %,平均 失血约 1 0 ml 2 1 0 。恶性 神经鞘 膜瘤可 以 5
目粗 暴 操 作 导 致 周 围 脏 器 损 伤 出 血 。
参 考 文 献
2 1 对疾 病 的认识 原 发性 腹膜 后肿 瘤是指 发生 在腹 膜 .
后 间 隙 组 织 的 新 生 物 ,主 要 来 源 于 中 胚 层 、 神 经 组 织 泌 尿
【】 胡继康 ,陈维鹏,韩乃 刚. 1 现代肿瘤 外科学 [ . M]北京 : 中国科
患者 女 ,7 2岁 ,腹部肿物 2 0年 ,多饮 、多食 、多尿 l 0

前列腺癌神经侵犯的研究现状

前列腺癌神经侵犯的研究现状

・N O・前列腺癌神经侵犯的研究现状摆俊博X陶宁2,安恒庆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前列腺癌神经周围浸润(PNI)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手术根治程度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有关前列腺癌PN(机制的研究现状以及PNI与病理、预后、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关系作一综述,阐述PNI在前列腺癌发展中的影响。

关键词:前列腺癌;神经侵犯;临床预后中图分类号:R737.14文献标志码:R DOI:10.3969/j.issn.1009-8291.202101020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逐渐西化,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1)。

通过前列腺癌筛查,越来越多非转移性(器官局限性及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得以确诊,不少患者都选择了根治性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及根治性放疗。

但由于疾病已经不是真正的局限性肿瘤,癌细胞实际上已扩散到手术或放射治疗的范围以外,仍有10% -40%的患者复发因此,需要充分评估每例前列腺癌患者疾病复发和进展的风险,以便于优化初始主要治疗和后续辅助治疗。

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都考虑了前列腺癌的主要病理特征,其中重要的预后因素包括:肿瘤病理TNM分期、Gleason评分和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以及手术创伤等⑷。

自1994年以来,美国病理学家学会建议使用光学显微镜检查报告前列腺穿刺标本及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标本中的淋巴血管浸润(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和神经周围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5]。

PNI在胰腺和头颈肿瘤中与预后不良明显相关,近来作为前列腺癌预后因素的研究有增加的趋势,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1前列腺的神经分布前列腺的腺体内和腺体周围分布了大量的神经网和神经末梢。

前列腺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前列腺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体蛋E 胞 、 黑 色素 细胞 、 C a j a l 细胞 等胞 质 中, 其在 E G I S T s中 的 表 达 率 为 8 1 % ~1 0 0 %, 而在 平 滑 肌 瘤 和 神 经 鞘 瘤 中则 呈 阴 性, 是诊断 E G I S T s 较 特 异 的抗 体 之 一 l Ⅲ 。C D 是
的发 生 。因此 , 问质瘤 可能来 源 于更原 始 的 、 具有 多 潜 能 分化 的中胚 叶 间质 干 细胞 , 此 种 细胞 可 以分 化、 发 育成 多种 中胚 叶 组织 。因 E G I S T s发 病 率低 , 生物 学行 为多变 , 故 其 确 切 的形 成 机 制有 待 进 一 步
解 剖位 置 、 浸 润 范 围采 取 个 性 化 的 治疗 。对病 变 局 限、 能 行手术 切 除 的 E G I S T s , 完 整 切 除 肿 瘤 是 其 首 选 且 可能 治愈 的方法 , 随着 微创 技术 的发 展 , 腹 腔镜
7 % 。G I S T s 发生 在消化 道 , 而 发生 在 胃肠 道外 问 叶 组织者称 为 E G I S T s 。E G I S T s的发 病 率 为 G I S T s
组织 的间叶 源性 肿 瘤 , 占腹 腔 软 组 织 肿 瘤 的 4 % ~
在 恶性 行为 给予 足够 的重视 , 并 注意 随访 。 临床上 , E G I S T s 早期 、 肿 瘤小 者 常 无症 状 , 随着 肿瘤 不断生 长 , 患者 可 出现多种 非特 异性 症状 ; 肿瘤 大者 多表现 为局 部包 块 、 胀 痛不 适等 , 且 多数在 确诊 时体 积 已较大 , 通常 为境 界清 楚 的质 硬包 块 , 偶 尔 呈 分 叶状 , 切 面呈 灰 白色至 红棕 色 , 有 时可 因 明显 的坏 死 和 出血 导致 囊 性 变 。不 同部 位 的 E G I S T s临 床 表 现各 异 。本组 2例 发 生 于 前列 腺 , 主要 表 现 为 排 尿 及排 便 困难 等梗 阻症 状 。影 像 学检 查 是 E G I S T s术 前诊 断 的主要 手段 , 但 单 凭 临 床 表 现 和影 像 学 检 查 术 前不 易获得 定性诊 断 , 这 也是 目前 前列 腺 E G I S T s 术 前误诊 率 较高 的主要 原 因 , 因此 , 术前 细 针穿刺 活 检 行病理 检查 显 得 尤 为 重要 。但 有 学 者 提 出 , 术 前 细 针穿 刺活 检可造 成肿 瘤 细胞 的种植 、 转移 , 故临床 应 慎重 。本 组 2例 术 前 均 行 穿 刺 活 检 , 术 后 随访 3 年 6个 月未 见复 发及转 移 。 E G I S T s 对放 疗 、 化疗 不 敏感 ¨ , 其 治疗 措 施 主 要 有手 术 、 药 物 治疗 及 其 他 治疗 , 应 根据 病 变 性 质 、

前列腺肿瘤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前列腺肿瘤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前列腺肿瘤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前列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

本文将讨论前列腺肿瘤的可能病因以及现有的治疗方法。

一、前列腺肿瘤的病因虽然前列腺肿瘤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以下几个因素被认为与其发生相关:1. 年龄:年龄是前列腺癌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患上前列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2. 遗传基因:遗传基因在前列腺癌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前列腺癌,那么个体患上该疾病的风险将会大幅度增加。

3. 激素水平:睾酮是男性主要性激素,它对于正常维持前列腺组织和功能非常重要。

但高水平或异常变化的雄激素可导致前列腺癌发生。

4. 饮食习惯:饮食与前列腺癌有关。

高动物脂肪摄入、缺乏维生素D、纤维素和抗氧化剂等营养因素可能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5. 环境因素:一些环境因素也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如长期暴露于重金属、农药和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等。

二、前列腺肿瘤的治疗方法1. 早期检测和观察:通过定期进行血液中特定标志物(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以及进行数字直肠检查和超声波检查等方法,可以早期诊断前列腺肿瘤并进行及时处理。

2. 手术治疗: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RP)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切除术(RALP)。

这些手术能够彻底去除患者体内的恶性细胞,但也会伴随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3. 放射疗法: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放射疗法是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高能X射线或其他形式的辐射来杀死癌细胞,并减少肿瘤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4.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可以选择性地靶向异常基因并修复或抑制其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有望在未来提供更加个体化和有效率的前列腺癌治疗策略。

5.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化疗)主要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或术后复发转移患者。

它通过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药物来杀死恶性细胞,并控制或延缓肿瘤生长。

前列腺上皮—间质肿瘤一例

前列腺上皮—间质肿瘤一例
维 细胞 ; 梭 形 细胞 混 杂 于 长 梭 形 细 胞 问 , 型 性 明 显 , 质 短 异 胞
声 团 , 见 正 常前 列 腺 图 像 。 血 清 前 列 腺 特 异 性 抗 原 ( S 未 P A) 3 . n/ 32 g, d。手 术 见 : 瘤 约 1 m ×8 c ×6 c 大 , 哑 铃 肿 1 c m m 呈 状, 向前 侵 入 膀 胱 壁 , 紧 贴 直 肠 , 分 区域 似 有 包 膜 。 后 部
天 因 素 有 关 。 目前 , 于 非 源 于 颅 神 经 干 的 颅 内神 经 鞘 瘤 病 由 例 较 少 , 发 生 、 展 及 临床 特 征 尚待 进 一 步 探 讨 。 其 发 参 考 文 献
1 Gi s n AA , He d ik E , C h n P . C s r p r I t e rb a bo n rc B o e E ae e ot s nr e r l a e
c m×9 c ×5 c 切 面 灰 白 色 , 分 叶 状 , 在 出 血 及 小 囊 m m, 呈 散
腔 。镜 下 观 察 : 瘤 由腺 上 皮 和 间 质 两 种 成 分 构 成 。 肿 瘤 腺 肿
s h a n ma.R p r o a e. e r s r , 9 6, 4: 5 ・ 5 cw no e o t fa c s J N u u g 1 6 2 5 2 5 7. e 2 Ne P I ta e b a c w n o w F. nr c r rls h a n ma.Cae r p r . u o u g, 9 2,3 e s ot JNe rs r 1 7 e 6:
7 57 7. 9 .9 3 Caa e GP, K mo i ,S h i a e sdi o rT c et u rBW , ta . n rc a i lp r n h ma h e 1 I ta r n a a e c y l sh n o c wa n ma. A c iio too ia a d n u oma ig td o n n lnc p h lgc l n e r i g n su y f i e o

神经鞘源性肿瘤科普讲座

神经鞘源性肿瘤科普讲座
影响
虽然大多数神经鞘源性肿瘤是良性的,但如 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某些肿瘤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更严重 的并发症。
谁会得神经鞘源性肿瘤?
谁会得神经鞘源性肿瘤? 人群
神经鞘源性肿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 20至50岁的人群。
某些遗传病患者(如神经纤维瘤病)更易发病。
谁会得神经鞘源性肿瘤? 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对均衡,但一些特定类型可 能在某一性别中更常见。
例如,施旺细胞瘤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稍高。
谁会得神经鞘源性肿瘤? 遗传因素
有家族史的个体更容易发展为神经鞘源性肿瘤。
了解自身家族病史有助于早期筛查。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警示症状
如果出现持续性疼痛、肿块或神经功能障碍 ,建议及时就医。
这些肿瘤通常是良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 恶变。
什么是神经鞘源性肿瘤?
类型
常见的神经鞘源性肿瘤有施旺细胞瘤、神经纤维 瘤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施旺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发生在成年人 身上。
什么是神经鞘源性肿瘤? 发病机制
这些肿瘤主要是由于神经鞘细胞的异常增生引起 的,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例如,神经纤维瘤病与NF1基因突变相关。
特别是症状逐渐加重的情况,需尽快评估。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对于家族有神经鞘源性肿瘤病史的个体,应 定期进行医学检查。
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何时就医? 专业咨询
在诊断或治疗过程中,寻求神经外科医生或 肿瘤科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
专业医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神经鞘源性肿瘤?
如何治疗神经鞘源性肿瘤?
治疗方法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药物治疗 。

病理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3

病理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3

病理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患者女,49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胸膜下1个边界清楚的肿物”来诊。

患者无明显症状。

肿物直径约2cm。

光镜: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片状实性排列,可见薄壁血窦样血管,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且透明,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

考虑的诊断有()A.肺透明细胞瘤(糖瘤)B.鳞癌透明细胞亚型C.腺癌透明细胞亚型D.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E.类癌F.肺硬化性血管瘤2、患者女,49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胸膜下1个边界清楚的肿物”来诊。

患者无明显症状。

肿物直径约2cm。

光镜: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片状实性排列,可见薄壁血窦样血管,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且透明,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

提示如果瘤细胞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少于2个/10HPF,缺少坏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CD56(+)、CgA(+)。

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透明细胞肿瘤B.鳞癌透明细胞亚型C.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D.腺癌透明细胞亚型E.类癌F.肺硬化性血管瘤3、患者女,49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胸膜下1个边界清楚的肿物”来诊。

患者无明显症状。

肿物直径约2cm。

光镜: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片状实性排列,可见薄壁血窦样血管,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且透明,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

提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63(+)、CK5/6(+),TTF-1(-)。

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透明细胞瘤B.鳞癌透明细胞亚型C.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D.腺癌透明细胞亚型E.类癌F.肺硬化性血管瘤4、患者女,49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胸膜下1个边界清楚的肿物”来诊。

患者无明显症状。

肿物直径约2cm。

光镜: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片状实性排列,可见薄壁血窦样血管,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且透明,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

提示如果患者最终被诊断为肺透明细胞瘤。

前列腺原发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病人的护理

前列腺原发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病人的护理

采 取 有 效 的心 理 护 理 , 体 措 施 : 巡 视 病 人 , 心病 人 , 听 主 具 多 关 倾 诉 , 了解 病 人 的想 法 和 顾 虑 , 针 对 性 进 行 心 理 护 理 , 心 为 其 有 耐
尿 频 症 状 加 重 , 有 排 尿 困难 、 不 尽 感 , 伴 发 腰 痛 、 丸 痛 。 伴 尿 并 睾
为 重 要 。尤 其 是 输 尿 管 支 架 管 的护 理 , 妥 善 固定 , 免 打 折 、 要 避 牵拉 、 出 , 要注 意观察各 个引流 管 的跫 、 色 、 质 , 防出 脱 还 颜 性 预
血 及 漏 尿 的发 生 。
全 身麻 醉行 “ 列 腺 、 胱 切 除 , 肠 部 分 切 除 + 输 尿 管 乙状 结 前 膀 直
1 病 例 介 绍
214 营养支持 ..
严 格 肠 道 准 备 的 同 时 , 要 保 证 病 人 的 营 养 还
摄 人 , 增 强 机 体 抵 抗 力 适 应 手 术 的 需 要 , 前 3d采 用 瑞 素 以 术 ( 内营养乳剂) 肠 口服 补 充 营 养 治 疗 。 215 心理护 理 .. 病人 因年轻 , 情 重 , 后差 , 术创 伤大 。 病 预 手 担 心 手 术 的效 果 、 后 , 虑 家 庭 因 素 等 . 心理 负 担 重 , 于焦 预 考 故 处
入 院前 1 月 因 大量 饮 酒 后 突发 急 性 尿 潴 留 , 个 急诊 给 予 留 置 导
讲解 手术的方法 、 要性 , 前术 后的注意事项 、 必 术 如何 配合 , 后 术
如何 尽 快 回 归 家 庭 、 会 等 内 容 , 助 病 人 减 轻 心 理 负 担 , 然 社 帮 坦
尿 。 门诊 检 查 B型 超 声 示 : 列 腺 6 8c 前 . m× 8 2c . m× 6 6c . m,

彩超诊断肾上腺神经鞘瘤1例

彩超诊断肾上腺神经鞘瘤1例

0
5 0
P

< 1 0
0
5 0

<
.
0
1 0
1
;
肾 实 质 与 肾窦 面积 比 率 逐 渐 下 降
. 、
l
一 v 组 与 I 组 间有 显 著 差 异

P
<
<

<
P
<
0
0
肾被膜
肾 皮 质 回 声 及 肾皮
髓 质 分 界随 年 龄 增 长逐 渐 变 毛 糙
回声 增
`
邮政 编 码
1130 0 8
*
*
邮政编码
,
P
.
) 。 0 5
;

;
随 年 龄增 长 肾 窦 面 积 逐 渐增 大
I
l
一 v 组与 I
组 间有 显 著差 异 < 5 0
0 .

各为
P 0 .
P
.
<

0
.
5 0
P

P
.
<
;
0
.
1 0

P
<

1 0
肾实 质 面 积 逐 渐 缩 小
,

v
组与
I
组 间 有 显 著差 异
,
,
5 0
P
P 0 .
< 1 0
,
定性 阶 段
由于 肾 上 腺 体 积 较 小
,

,
而 且 它 又 位 于 后 腹 膜深 部

加 之 周 围 脂肪

坐骨直肠窝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坐骨直肠窝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坐骨直肠窝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高博聪;袁涛;全冠民
【期刊名称】《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年(卷),期】2024(47)1
【摘要】目的探讨坐骨直肠窝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PNST)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病理证实的坐骨直肠窝MPNST病人的CT和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肿瘤为囊实性袋状肿物,部分边界不清,CT 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

MRI平扫时T1WI呈等信号、T2WI呈靶状高低混杂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局部点片状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低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颗粒状、片絮状,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动态增强曲线为平台型。

结论MPNST是坐骨直肠窝的罕见肿瘤,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认识特殊征象(不典型“靶征”、“神经出入征”)及动态强化方式有利于诊断。

【总页数】4页(P116-119)
【作者】高博聪;袁涛;全冠民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42;R445.2
【相关文献】
1.纵隔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2.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3.上皮样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学特征:病例报告及
文献复习4.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5.起源于神经纤维瘤1型的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
发表时间:2018-02-01T16:40:41.8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作者:喻定刚罗金辉张斌黄建林
[导读] 临床诊断方面缺乏影像学特异性,应注意及时行病理检查确诊及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强化复诊及随访,密切监测谨防复发。

四川省阿坝州人民医院外二科
【摘要】:目的总结1例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例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因“进展性排尿、排便困难1年,加重7天”入院,彩超显示前列腺右侧份约8.9*6.0的低回声团,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提示前列腺癌。

予全身麻醉下行经耻骨上经前列腺包块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观察本例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术中完整剥离包块,术后恢复良好,3周拔除尿管,术后病理会诊结论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随访6月,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复查CT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临床诊断方面缺乏影像学特异性,应注意及时行病理检查确诊及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强化复诊及随访,密切监测谨防复发。

【关键词】: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临床特征;病理
恶性神经鞘瘤又称神经纤维肉瘤,是十分罕见的,由畸变显性基因引起的神经外胚叶异常,导致周围神经的多发性肿瘤样增生和神经鞘、神经纤维中的结缔组织增生,约25-30%有家族史[1]。

1993年WHO正式将该肿瘤命名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而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更十分稍有,国内外零星所有报道[2]。

我科于2016年06月收治1例巨大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现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进展性排尿、排便困难1年,加重7天”入院,直肠指检:前列腺明显增大,上、下径不能触及,横径约10cm,两侧稍对称,略偏向右侧居多,质地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中央沟消失,为扪及明显结节,指套退出无红染,彩超:前列腺轮廓不清,内外腺分界不清,前列腺右侧份查见一大小约8.9*6.0的低回声团,团块内回声均匀,内血流信号丰富,该团块与后份直肠壁分界欠清,前列腺开口受团块挤压向右侧偏移,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约236ml;MRI:前列腺大小约9.9*7.5*8.8cm(前后*左右*上下),其内信号欠均匀,边缘分叶状清晰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膀胱、直肠受压推移,增强扫描呈现持续渐进不均匀明显强化,膀胱充盈,壁无增厚,盆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增多,大者直径约9mm,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提示前列腺癌。

1.2治疗方法
患者于2016年06月2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耻骨上经前列腺包块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完整剥离包块,切除前列腺组织包块约350g 左右;术中前列腺组织包块取样送病理检查,镜下可见瘤细胞围绕小血管呈放射状密集生长,瘤细胞核大深染,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支持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诊断结果,遂行前列腺包块根治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后。

2结果
本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3周拔除尿管,我院病理报告为前列腺癌,后送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会诊,行免疫组化等检查,病理会诊结论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随访6月,患者排尿、大便通常,控尿良好,性生活无明显改变,复查CT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

3讨论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临床发病率较低,多伴发神经纤维瘤病,常见于四肢、躯干等位置,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发病率极低,极为罕见的软组织肉瘤,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逐渐增多,但是其临床特征仍不统一、明确[3]。

以往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报道显示,患者临床表现多无特殊,早期症状极为隐匿,随着肿瘤增大压迫尿道引发排尿困难,才就医治疗,而本院所发现的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病例也无特殊临床表现,因进展性排尿、排便困难入院,可见该类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难度较大[4]。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的治疗与其他肉瘤略有不同,由于肿瘤常起源于神经干,并累计一段神经组织,难以确定肿瘤的切除边缘,所以手术时应在累计神经段的上、下切缘做快速冰冻切片检查[5]。

该病多见于Von ReckLinghausen,s病,神经鞘膜瘤发病机制可能与NF-2的基因失活突变有关;该病缺乏影像学特异性〔2〕,术前诊断比较困难,主要依据术后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3〕,神经鞘瘤镜下特点是不断变化的Anto ni A区和Anto ni B区,两种成分的比例可不相同,逐渐移行,S-100蛋白常常阳性。

该病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4〕,因病历较少,对该并诊断和认识不充足,所以实验性治疗和临床随访尤其重要。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与其他肉瘤在形态学上较为相似,应注意鉴别,考虑到该病缺乏影像学特异性,应以病理检查手段为主,通过病理检查与其他肉瘤鉴别开来,相关文献报道显示,免疫组化染色S-100蛋白阳性是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的特异性指标,可通过该指标辅助定性分析[6]。

综上所述,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为高度恶性肿瘤,容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临床诊断方面缺乏影像学特异性,应注意及时行病理检查确诊及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强化复诊及随访,密切监测谨防复发。

参考文献:
[1]Prieto-Granada, Wiesner, Messina,等. H3K27me3表达缺失是散发性和放射相关性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一种高敏感性标志物[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6(7):812-812.
[2]Schaefer I M, Fletcher C D M, 张惠斌,等. 发生于弥漫型神经纤维瘤的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9例临床病理特征[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6(1):110-110.
[3]崔丹婷, 许乙凯. 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5):796-796.
[4]李晓玲, 王行富.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和细胞性神经鞘瘤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5(4):430-430.
[5]杜玉晓, 王彩红, 刘克杰,等.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26例临床病理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4):15-17.
[6]林雪梅, 聂佳, 廖颖,等.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3):386-3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