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大气热力作用原理(AtmosphericThermalActionPrinciple)是一种重要的热学原理,它可以解释一些大气现象的形成机理,包括风和温度的变化以及地表热量的移动等。
下面我们从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演变,还有在实践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大气热力作用原理。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基本概念是指大气中的热量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也就是说,热量通过大气及其组成物件之间传递,从而影响大气中的风、温度和地表热量分布等现象。
这就是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基本概念。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演变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格里高利牛顿(G. Newton)提出了“传热现象”的观点,即在分散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热量的传递。
后来,拉瓦锡(Lavoisier)提出了温度的定义,即温度是一种物理量,用来表示物质的热力。
到19世纪,热力学的发展,使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它可以更好的解释大气中现象的形成机理,其中特别是道里斯费曼(D. Fermi)和罗伯特布劳恩(R. Brown)关于热辐射的理论和实验,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大气热力作用原理。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在实践中有很多应用,如气象预报和气候趋势的预测,都依赖于大气热力作用原理。
气象预报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中温度、水汽和风的变化,这一预测结果依赖于大气热力作用原理,也就是太阳热量的传递原理。
同样,气候趋势的预测也需要依赖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因为气候趋势是大气中时间尺度长(如几个月)上温度、水汽和风的变化,都基本上是受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影响。
此外,大气热力作用原理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天气现象的形成机理,如热带气旋,山地阵风,眩晕等。
总而言之,大气热力作用原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热学原理,它可以解释大气中一些现象的形成机理,且在气象预报、气候趋势预测等实践中都十分重要。
大气的热力作用
• 大气的温度结构 • 大气的热源和热量传输 • 大气的热力过程 • 大气的热力效应 • 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大气的温度结构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这是由于大气的密度和厚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 收和保温作用减弱。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率
在低纬度地区,由于大气较为稠密,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速度较快;而 在高纬度地区,大气较为稀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速度较慢。
04
大气的热力效应
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温度变化
对流层温度变化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低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地面辐射的热量主要在对流层中传递。
平流层温度变化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其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能量。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定义
温室效应影响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层能够让阳光透进 来照射地面,阻止地面热量散发出去 的自然现象。
湿度的过程。
当水蒸气凝结时,它会释放潜热, 使得温度升高;当水蒸气蒸发时, 它会吸收潜热,使得温度降低。
潜热交换对于云的形成、降水、 风和气候变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非感热交换
非感热交换是指通过分子扩散和湍流 扩散等方式,在大气中传递热量和动 量的过程。
非感热交换对于大气的稳定性和气候 变化也有重要影响,它能够影响大气 的温度和湿度分布。
臭氧层破坏原因
人类活动释放的含氯和含 氟物质是导致臭氧层破坏 的主要原因,这些物质在 大气中分解臭氧分子。
臭氧层破坏影响
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和生态 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如皮 肤癌、白内障、生态平衡 破坏等。
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讲义2-2-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学生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5课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1.能够通过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能够解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知识点01 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
太阳辐射在传播的过程中,小部分被大气或,到达地球表面。
3,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和。
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同时又以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
4,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以后,以、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能量。
5,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大气对吸收较少,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对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截留。
所以,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源,的热量主要也是来源于此。
【知识拓展】逆温: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某一高度会出现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目标导航知识精讲逆温现象使大气垂直对流运动受阻,主要影响有:成雾、大气污染、影响航空【即学即练1】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A.①太阳辐射B.②地面辐射C.③大气逆辐射D.④削弱作用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知识点02 大气的保温作用1、对流层中的、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
因此,地面长波辐射除极少部分穿过大气,到达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
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
2、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
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其方向与方向相反,故称。
3、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作用。
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
【知识拓展】1,大气反射:起到削弱太阳辐射的作用(大气削弱作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一、热力作用原理简介大气的热力作用是指空气在地球表面或空中运动时所具有的温度差异引起的现象。
这种热力作用是地球上大气环流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涉及气象学、地理学、能源等多个领域,其影响和作用非常广泛。
二、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1. 大气环流系统•热力作用原理对大气环流系统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因为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受到的角度和强度不同,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差异巨大。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则下沉。
这种温度差异引起的空气运动形成了大气环流系统,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中纬度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
2. 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热力作用原理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当地面受到阳光的加热,空气就会膨胀,变得比较轻,而冷空气则比较密集。
这样的温度差异和空气的密度差异会产生气流,形成风。
风能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因此,风力发电是利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得以实现的。
3. 气象预测•大气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是天气变化的重要指标。
利用热力作用原理,可以对气象进行预测。
当冷空气和热空气发生较大的温度差异时,就会形成气象现象,如台风、暴雨等。
通过观察大气的热力变化,气象学家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提供给人们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4.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上的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导致的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上的长波辐射,使得热量在大气层中停留,增加了地球的整体温度。
这也是热力作用原理在地球气候变化中的应用之一。
5. 地质勘探•热力作用原理在地质勘探中也有应用。
地球表面的地热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和地球内部的热能释放。
由于地壳中地下水和岩石的热化学作用,使得地下的温度差异较大。
通过观测地下温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地下的地热资源分布情况,为地热能的开发提供依据。
6. 空调制冷•空调制冷是利用热力作用原理实现的技术之一。
地理高一大气的热量来源和受热过程知识点
地理高一大气的热量来源和受热过程知识点大气的热量来源和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大气吸收的太阳能主要转化为热能,部分转化为化学能能储藏于生物内。
2.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与太阳辐射相比,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就整个大气层来说,根本热源:太阳辐射;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削弱作用参与物质选择性削弱波段举例
反射云层、较大尘埃无全部波段 A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
散射空气分子、细小尘埃有蓝紫光 B晴朗的天空成蔚蓝色 / 日出江花红胜火
吸收臭氧有紫外线 C紫外线导致白内障、皮肤癌等
水汽、二氧化碳有红外线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例:A、阴天的夜晚或早晨,比晴朗的温度高一些 B、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能降低白天近地面的气温,大气的保温作用能使地面损失的热量得到补偿。
这两种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是缩小了气温的日较差,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6.总结削弱作用
太阳地面地面辐射大气
大气逆辐射
保温作用
问:1、从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怎样的天气状况下气温日较差最大?(全天都晴朗)。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考纲要求]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大气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大气的热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效应;全球的热量平衡。
[知识讲解]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
:2、大气的组成地球变暖的原因:①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CO2,使大气中的CO2增加;②植被的破坏,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
3、垂直分层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
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
这就是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
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
例1、比较同纬度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空海拔均为5000米的A、B两点气温TA、TB的大小。
(TA>TB)(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例2、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D )解析:大气的稳定程度决定着烟流的扩散形态,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烟流呈波浪型;下层稳定上层不稳定时呈爬升型;下层不稳定上层稳定呈熏蒸型;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呈平展型。
2.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D )A.晴朗的夜间B.日出前后C.多云的夜晚D.晴朗的白天解析晴朗的白天,由于近地面受热不均,大气不稳定,烟流呈波浪型状态。
大气环境—组成、分层、热力作用(2017)
此河流在山麓地带形成地貌名称是 _冲__积_扇___此地按 干湿状况划分属于__半__干_旱____区。
(2) 描述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 分析该地区大量种植番茄的社会经济因素
分布特点:沿河流、沿交通线分布。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大,交通便利,国家西 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土地租金便宜及有廉价的劳 动力
1、逆温概念
高度m
高度m
正常现象
温度℃
温度℃
逆温现象
高度m
逆温层
温度℃
逆温现象
2、逆温形成的因素:
有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 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 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逆温层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地面辐射冷却;二是 空气平流冷却;三是空气下沉增温;四是锋面上形成的逆温。此地冬季 往往形成明显的逆温层结。逆温产生于10月,消失于翌年4月。以1月 份的层结为最大,达3000米左右。
材料2: 此地降水冬春季节较多,最多 年份可达1000mm以上,平均降水在 500mm以上。 材料3:此地大量出产番茄,是我国著名 的番茄产地,出产番茄以有机质含量高 而出名。有多家饮料公司在此设厂。 (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两大过程
2.大气的增温(即“大地暖大气”):地面长以波辐射 的形式向 大气传递热量,大气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增温。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
B
P1 P2 P3
结论1:同一垂直位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学以致用
结论2:气压高等压面向高处突,气压低等压面向低处突”高高低低”
结论3: 同一水平面上, 气流始终由高压流向低压
结论4:此处的高压与低压都是与同一水平面相比而言
结论5:同一近水地平面面,上,气温高形成低压,气温低形成高压
之间的气流方向是( )(甲→ 乙或乙→甲);甲乙两地的天气 分别是:甲(阴天)乙(晴天)
海洋
(2)若该图表示的是近地面的等温
线,则甲乙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
是(甲);若甲乙两地地球自转
线速度相同,则甲乙之间的风向
甲
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等压面
陆地
a b c d 乙
例3.下图阴影 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
注: 1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
2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
3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
例1、下图表示海陆之间近地面的等压面的高度分情况,则此时是 ( )(夏季、冬季);甲海域现在的盐度( )(较大或较小)
例2、下图为北半球某一等值线的 垂直高度分布情况示意图
(1)、若表示的是等压线则甲乙
甲
D
A.该地区近地面为一低压槽
B.B近地面形成一个冷锋天气
C.A 近地面风向为西北风
D.此时C处近地面伴随着一次降水过程
高压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高压
C
高压 西
高压 东
返回
例5.右图为等高线分布图,2008年10月8 日,我校(28°N,120°E)一地理兴趣小 组用立杆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图 示区域内A处有一学校,此时该校操场的 国旗飘向什么方向(不考虑大气环流及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大气环境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思索
1、拉萨有“日光城”之称,为何其 昼夜温差大? 2、赤道地域为何昼夜温差小??
思索: 太阳辐射旳波长范围
1.太阳辐射根据波长共分为哪几种波段?
2.太阳辐射最强部分旳波长集中在哪个光区?
可见光 0.4 紫 蓝 青 绿 黄 橙 红 0.76
1.吸收作用
大气上界
1、从臭氧、二氧 化碳和水汽旳吸收 作用,可知大气吸 收具有什么特征?
选择性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2、为何大气直接
吸收旳太阳辐射能 量是极少旳?
旳距离和太阳高度不同 D.西北地域旳光照资源丰富,但热量不丰富——主要是
海拔较高
课后作业
大气对太阳辐射旳减弱 作用体现在哪 些方面?
下垫面原因
太
阳
辐
射
84-95
29-35
20
22-32
26
10-15
14
50 7(平均) 2(赤道)
地面性质 沙土 黏土 浅色土深色土草地 耕地 新雪 冰 海洋 海洋
不同性质地面旳反射率
一般规律:颜色越浅旳物体,其反射就越强、 吸收就越弱;颜色越深旳物体,其反射就越弱、 吸收就越强。陆地表面旳反射率高于海洋。
2.有关平流层旳论述,正确旳是( B )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B、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种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旳关系最为亲密
3.有时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忽然中断,这可能是( C )
大气热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大气热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大气热力是指在大气层中由于温度差异而产生的热力作用。
大气热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风、气压、热浪等。
风是大气热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于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空气会形成压力梯度,从而产生气流。
风的产生与地球自转、地形、日照等因素有关。
风的强度和风向都受到大气热力的影响。
例如,当一个地区的气温升高,空气会上升形成低压,周围的冷空气会向低压区流动,形成风。
气压是大气热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气体重量,也可以理解为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不同地区的气压也不同。
高温地区的空气密度较低,气压较低;低温地区的空气密度较高,气压较高。
气压梯度会导致空气的运动,形成风。
热浪也是大气热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热浪是指气温异常升高,持续时间较长的天气现象。
热浪的产生与高压系统、逆温层等因素有关。
在热浪天气中,地面的高温会导致空气上升,形成高压,进而影响天气系统的稳定性。
热浪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对农作物生长、生态环境等产生影响。
大气热力还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大气热力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例如,赤道地区的气温高,气压低,形成热带气候;极地地区的气温低,气压高,形成极地气候。
大气热力还会导致季风的形成,影响地区的降水分布。
大气热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风、气压、热浪等。
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大气层中温度差异所引起的。
大气热力不仅影响着天气变化,还对气候和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大气热力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天气变化。
大气的保温作用ybx
四、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小了气温日较差,形成了 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 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夜间,地面辐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 射绝大部分热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 量又被大气逆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 气温不会太高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 辐射还给地面, 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 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 使气温不致降 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得过低 月球 地球
大气 上界
1
玻 璃 温 室 效 应
思考:为什么玻璃温室会有保温效应?
小结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的温室效应
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反射作用散射作用 太阳辐射
直接 热源
温室效应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
直接
地面
宇 宙 空 间
热源
思考
1、拉萨有“日光城”之称,为什么 其昼夜温差大? 2、赤道地区为什么昼夜温差小??
A
夜
昼
夜
昼
昼
夜
昼
夜
陆地 A
陆地 B
海洋
海洋
日较差最大
昼晴夜晴 昼阴夜阴
日较差最小 平均温度最高 平均温度最低
昼阴夜晴
昼晴夜阴
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的气温曲线 是 A 。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 低 ,这是由 于 云层的反射作用强 。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 高 ,这是由 于 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
地 面 辐 射
大气热力作用
大气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是有选择性的。
又由于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因此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是很少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
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18℃,实际为15℃。
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提高了33℃多。
3.太阳辐射透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能量转换。
2.1大气的热力作用和热力环流
2、风压定律:
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
相关考点07年宁夏
11、图5位北半球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若 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知识梳理:
2.1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考纲呈现:
大气受热过程
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 大气成分 波长范围 特点 实例
吸收 臭氧
紫外线(短波) 有选择性,
对可见光
水汽、二氧化碳 红外线(长波) 吸收少
反射 云层、尘埃、 各种波长
水滴
空气分子、 蓝紫光最易
微小尘埃
7、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
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表示正确的是( A )
8.下图中M、N、E、F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D )
A.E C.M
B.F D.N
3、应用: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
(1)海陆风
白天:海风
夜晚:陆风
(2)城市风
郊区
气 流 上 升
热
市区
郊区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P51-52相关内容,
③逆温现象是一种气候资源。主要是在一些山坡或河谷地区,多年 生果树越冬可不必埋土,冻害得以避免或减轻,而且果实硬度高, 品质好;在这里发展蔬菜,可减少热能投入,提高经济效益;逆温 层坡地还是当地牲畜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如我国新疆伊梨谷地,逆
温从10月至翌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1月份的坡地逆温层厚达400米,逆温强 度达5℃。逆温带有效地提高了谷地在冬季的温度水平)
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作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垂直 分布
主要成 分
厚度
温度
运动 对流 运动 显著
天气
天气与人 类的关系 对人类活 动影响最 大
低纬度: 占大气 低纬度:地面 17- 至17-18km 质量的 随高 3/4及全 中纬度: 对流 3/4及全 中纬度:地面 度增 10- 至10-12km 层 部水汽 加而 高纬度: 和固体 高纬度:地面 递减 至8-9km 杂质 平流 层 高层 大气 臭氧 22- (22- 27km臭 27km臭 氧层) 氧层) 电离状 态 随高 对流层顶至50 对流层顶至50 度增 -55km 加而 增加 平流层顶至 2000- 2000-3000km
复杂 多变
水平 晴朗, 地球的天 晴朗, 然屏障; 运动 能见 然屏障; 为主 度好 有利于 高空飞行 反射 无线 电波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 羊患上 近些年来 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 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 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 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 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 了白内障 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 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 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 眼睛也有痒痛感。 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 眼睛也有痒痛感。 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图2-1-2 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图 - - 并回答1- 题 并回答 -4题: 1.造成当地环境问题臭氧层空 . 洞出现在 A.北极上空 . B.南极上空 . C. 赤道上空 . D.北大西洋上空 . 2.臭氧层位于 . A.对流层顶部 . B.对流层与平波层的交界处 . C.平流层中 . D.高层大气中 .
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及应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及应用1. 简介大气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2. 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大气的热力作用是指大气的能量分配和传递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2.1. 太阳辐射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源,太阳辐射通过空气层进入地球大气。
其中,短波辐射主要包括可见光和紫外线,长波辐射主要是红外线。
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从而形成了气温差异,进而影响了大气的热力循环。
2.2. 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大气的一种重要的能量传递方式,通过辐射可以传递热量。
大气的热辐射主要包括红外辐射和长波辐射。
这种传热方式在大气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影响着气候和天气的变化。
2.3.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大气中重要的传热方式,通过气体的对流运动传递热量。
对流传热的过程中,热量通过气体的上升和下沉形成对流圈循环。
这种传热方式在大气中形成了风系和气压系统,对气候和天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4. 蒸发和凝结大气中的水蒸气是大气热力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蒸发和凝结是水的相变过程,通过这种相变反应,大气中的水分可以转化为蒸汽或水滴。
这种过程在地球的水循环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也影响着大气的温度和湿度。
3. 大气热力作用的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下面主要介绍其中几个方面:3.1. 气象预报大气的热力作用是气象预报的基础。
通过对大气的热力循环和气候变化的研究,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和气候趋势。
气象预报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3.2. 空调技术大气的热力特性对空调技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了解大气的温度、湿度等特征,可以设计出更加节能高效的空调系统。
合理利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可以创造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3.3. 太阳能利用太阳辐射是地球上重要的能量来源,利用太阳能可以得到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利用大气的热力特性,可以设计出高效的太阳能利用系统,如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
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的讲解
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的讲解
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是指大气层对地表的热量传递和影响的过程。
首先,大气层中的太阳辐射会通过辐射传输到地表。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后会转化为热能,使地表温度升高。
其次,地表升温后,会向周围环境辐射热能,同时也通过热传导和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层。
然后,大气层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密度减小,产生上升运动,形成热对流。
热对流会使得热量从地表传递到大气层,并且在传递过程中,热量会逐渐扩散到大气层的上层。
接着,大气层中的水汽也会受热蒸发成水蒸气。
水蒸气上升到较高的高度时,会冷却凝结成云,释放出潜热。
潜热的释放会进一步加热大气层,使得大气层温度升高。
最后,大气层中的温暖空气和湿空气会随着风的作用向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移动,形成大气环流。
这种环流会不断地将热量从较高温度的地区转移到较低温度的地区,从而达到热平衡。
综上所述,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是通过太阳辐射、热传导、对流、蒸发和大气环
流等过程,实现了地表热量向大气层的传递和分布,从而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和天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分析某地区太阳 能的多寡。如 a、海拔高的地区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b、内陆地区
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 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拓展延伸: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分析 a、海洋的日较差比陆地小 海洋比陆地热容量小,升温降温慢 b、阴天日较差比晴天较小 阴雨天,云层厚。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 强,温度低;黑夜,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 强,温度高。
太阳高度与受热面大 小.与太阳辐射经过大 气路程长短的关系图
2.下垫面因素
一般规律: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吸收就越 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吸收就越强。陆 地表面的反射率高于海洋。
3.气象因素:
降水少、多晴天和空气稀薄的地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比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根据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原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4、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 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 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 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5、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 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 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高考链接: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大气逆辐 温室 大气吸 射增强, 气体 收的地 保温作用 大量 面辐射 增强 排放 增多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气温 升高, 全球 变暖
a、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b、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c、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者鹅卵石,不仅 能防止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 果的糖分的积累
读左图,回答问题: A A2 A1 B C1 C B2 C2
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 是 ( A ) ,表示长波辐 射的是( B、C ) 。 2、A1小于A的原因是 ( 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具体 表现为( 吸收)、(反射)、 ( 散射 ), A2更小的原因
B1
是(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c、高原地区日较差较大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 作用弱,温度高;黑夜,大气逆辐射弱,保温 作用弱,温度低。
却吸收得很少
)。
3、C1表示(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C1>A2说明了 (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
4 、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有霜的夜晚B1( 小 )。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1.纬度因素 太阳高度角越大, 等量太阳辐射分布 的面积越小,太阳 辐射越强。 同时太阳高度角越大 则经过大气的路程越 短,被削弱的越少,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就越多。太阳辐射越 强。
根据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原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6、月球表面白天温度172°C,夜晚温度零下183℃ ?
7、为什么拉萨昼夜温差特别大?
8、虽然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为什么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巩固练习 1、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B
陆地 A
海洋 B
陆地 C
海洋 D
宇 宙 空 间
根据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原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 为什么仍是明亮的?白天在树荫下,房间里,凡 是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仍是明亮的?
2、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波长较长的蓝紫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 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3、为什么夏季的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低,夜间 阴天,气温又比晴天高? 白天:阴天多云,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阴天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
地面吸收的太阳 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 形式
参与作用的 光区(波长)范 大气成分 围
臭氧(平流层) 碳(对流层) 云层、尘埃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紫外线 红外线 各种波长 都被反射 蓝、紫色光 最易被散射
作用特点
吸收 作用 水汽、二氧化 反射 作用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
思考: 1.太阳辐射根据波长共分为哪几个波段?
2.太阳辐射最强部分的波长集中在哪个光区?
大 气 的 热力 作 用
大气和地面 反射的太阳 辐射 太 阳 辐 射
大气吸 收的太 阳辐射
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的大气辐射 大 气 辐 射
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的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的 地面辐射 地面辐射
有选择性
无选择性,反射光呈 白色。云越厚,反射 能力越强
散射 作用
向四面八方散射 , 有一定的选择性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先 收 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的吸收地面长波辐 射,而是大气增温。 大气吸热增温,产生大气辐射。更多的大 气辐射向下射向地面,而对地面起到保温 作用。
后
支
2017/11/2
பைடு நூலகம்
削弱作用(反射散射吸收) 白天 地面辐射 大 大气辐射 地 太 太阳辐射 气 面 阳 大气逆辐射 保温作用 夜晚
2、主要由大气反射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B.冬季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C.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D.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是明亮的
3.霜冻多出现在深秋或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这是因 为( ) A A.大气逆辐射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C.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