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8下《虽有嘉肴》 22张(完整)
合集下载
第22课《虽有佳肴》课件(2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开头运用__类__比__手法引出“虽有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再从__教___与 _学____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 “_教___学__相__长__”的观点,最后又引用 “学学半”来深化强调论点。
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教学相长”和“学学半”的相同点是:两者都强
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B.“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与“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都是强调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C.文章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充当事实
论据证明观点。
文章引用的是“《兑命》曰'学学半 ’”来充当道理论据论证观点的。
D.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
《虽有佳肴》
《礼记》
1.根据课文填空
⑴__虽__有__嘉__肴__,弗食,不知其旨也。 ⑵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教___然__后__知__困___。 ⑶知不足,_然__后__能__自___反__也__;知困, _然__后___能__自__强__也__。 ⑷故曰:__教__学__相__长___也__。《兑命》曰“ 学学半”,__其__此__之__谓___乎__!
3.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引用《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 道理,证明论点——教学相长,说明 教与学的关系,并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 性,这样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这篇短小的议论文论述了几层意思呢? 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学习本身是一种 实践活动,强调实践出真知;第二层是说 在学习实践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 相促进的。 道理:教与学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 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因学而益深,学 因教而日进。这就叫作“教学相长”。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C.但能说之也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D.行道以利世也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知_道__了__自__己__的_不__足__,__然_后__就__能__自__我_反__思__;__知__道_了__自__己__困__惑_的__地__方__,__然_后__才__能__勉_励__自__己__。________________ (2)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___讲_解__谈__论__文__章_(__讲__论__文__章_)__,__就__好_比__赏__玩__春__花_,__涵__养__德__行_,__以__利__于__事_(__修__身__利__行_)__,__就__好_比__摘__取__秋__果_。____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礼记·学记》
《礼记》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 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其内容分 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和关于礼乐制度。 《礼记》与《诗经》《书经》《易经》《春秋》合 称“五经”。《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 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 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出韵 味
yáo fú
虽有/嘉 , 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
jiāo
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然后知困。
qiǎng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 也。故曰:
jiào
zhǎng
yu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46张PPT)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 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 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 知道它的好处。
重点词语
嘉肴 :美味的肉食。 弗 :不;食:吃, 品尝。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善:好,好处。
,"嘉肴"一词很早就已出现. 《诗 经 小雅 正月》:"彼有 旨酒,又有嘉肴".韩愈《祭董 相公文》:"旨酒既盈, 嘉肴在 盛,呜呼我公,庶shù 享其诚."
《礼记》二则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给下列标红的字注音。
旨 (zhǐ)
兑命 (yuè) 学学半 (xiào)
2.解释下列句中标红的字词。
⑴虽有嘉肴 即使
⑵不知其旨也 味美
⑶虽有至道 最好的道理 ⑷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所以
⑸教然后知困 困惑 ⑹然后能自反也 自我反思
⑺然后能自强也 勉励 ⑻学学半 同“敩”教导
从例①中可以看出,作者以“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绕了一段 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的女郎”设喻,借以描纱飘浮着“几件薄纱似的轻云” 的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天空”,形象地勾勒出淡雅秀丽的夏日海空气象。 用作本体的天空属自然范畴,用作喻体的女郎属人类范畴,二者是本质 不同的两类事物,然而在形态上却有着相似的特点:蓝色的主体上衬着 白色,透出艳丽迷人的魅力。
10.故曰:教学相长也。 _所__以_说__:_教__与__学_是__互_相__推_动__、__互_相__促_进__的_。____________
1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_《__兑_命__》_说__:_“__教__别_人__,_占__自_己__学_习__的__一_____________ _半__”_,__大_概__说_的__就_是__这__个_道__理_吧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词语
嘉肴 :美味的肉食。 弗 :不;食:吃, 品尝。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善:好,好处。
,"嘉肴"一词很早就已出现. 《诗 经 小雅 正月》:"彼有 旨酒,又有嘉肴".韩愈《祭董 相公文》:"旨酒既盈, 嘉肴在 盛,呜呼我公,庶shù 享其诚."
《礼记》二则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给下列标红的字注音。
旨 (zhǐ)
兑命 (yuè) 学学半 (xiào)
2.解释下列句中标红的字词。
⑴虽有嘉肴 即使
⑵不知其旨也 味美
⑶虽有至道 最好的道理 ⑷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所以
⑸教然后知困 困惑 ⑹然后能自反也 自我反思
⑺然后能自强也 勉励 ⑻学学半 同“敩”教导
从例①中可以看出,作者以“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绕了一段 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的女郎”设喻,借以描纱飘浮着“几件薄纱似的轻云” 的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天空”,形象地勾勒出淡雅秀丽的夏日海空气象。 用作本体的天空属自然范畴,用作喻体的女郎属人类范畴,二者是本质 不同的两类事物,然而在形态上却有着相似的特点:蓝色的主体上衬着 白色,透出艳丽迷人的魅力。
10.故曰:教学相长也。 _所__以_说__:_教__与__学_是__互_相__推_动__、__互_相__促_进__的_。____________
1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_《__兑_命__》_说__:_“__教__别_人__,_占__自_己__学_习__的__一_____________ _半__”_,__大_概__说_的__就_是__这__个_道__理_吧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共27张ppt)
拓展延伸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 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 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帧《礼记》誉千秋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
4.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引用《兑命》中的话进行引用论证,证明论点“教学相 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和现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自反 自强
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 与教互相促进。
《礼记》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和关 于礼乐制度。《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朗读课文
虽有嘉 yáofú源自虽有/嘉肴, 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 也。故曰:教学/相
也。《 命》曰 “ /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1.请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①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②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不足之处),传授知识的老师必须了解。 【解析】重点词有:(1)是故:所以;(2)学者:学习的人;失: 过失、不足之处;教者:传授知识的老师;知:了解。
现代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共27张ppt)
5.由“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可知,甲文强调教与学相互促进,学习要自我反省等观点。由“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 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 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可知,乙文强调学习要开阔眼界,多交流, 还应当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课堂练习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 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③可得 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④、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 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 乎?
作者简介
戴圣,字次君,西汉梁国(今河南商丘) 人。曾任《礼》经博士,官至九江太守。与叔 父戴德跟随后苍学习《礼》学。
《三字经》云:“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读准音节
虽有嘉肴
fú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jiāo
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2.《礼记》二则
yáo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礼记》 五经你从《《诗经经典》常《谈尚》书的》《《三礼礼记第》五《》周篇易中》学《到春了秋》 哪些关于《礼记》的知识? 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
课堂练习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 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③可得 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④、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 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 乎?
作者简介
戴圣,字次君,西汉梁国(今河南商丘) 人。曾任《礼》经博士,官至九江太守。与叔 父戴德跟随后苍学习《礼》学。
《三字经》云:“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读准音节
虽有嘉肴
fú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jiāo
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2.《礼记》二则
yáo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礼记》 五经你从《《诗经经典》常《谈尚》书的》《《三礼礼记第》五《》周篇易中》学《到春了秋》 哪些关于《礼记》的知识? 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
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2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结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 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另外也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当堂训练(5分钟)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 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教 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 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 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 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 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自我反思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其 此之谓乎
表示推测语气 大概,恐怕
“此之谓乎”是一种固 定句式,通常翻译为 “这说的就是……吧。”
学学半 同“敩”,教导 学 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不知其旨也 代词,它的 其
其此之谓乎 推测语气词。大概,恐怕
5、文言句式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倒装句
其谓之此乎?
译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自学指导四(3分钟)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 理?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自学检测四(3分钟)
《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自学指导及检测一(5分钟)
听录音 1、读准字音;2、读准节奏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兑命( yuè) 学学半( xiào)
教然后知困( jiāo )
教学相长( jiào )
2、读准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共21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精读细研
文章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教学相长
精读细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为什么开头却从 “佳肴”开始写起?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 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 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论证方法 叫作“类比论证”。
精读细研
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 “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 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文学常识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 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 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 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 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见解二:“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教 师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精读细研
教学相长
“教”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右边是一只手拿了一 条教鞭(或棍棒),左下方是个“子”(小孩), 可见对后代的培养教育就是“教”字的基本意思。
甲骨文(A1)中是两只手的形状, 有扶持、帮助、提携的意思。
精读细研
教学相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实践出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
精读细研
文章的题目是截取的选文第一句话,你能不能给 文章另取一个题目?
教学相长
文章诵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语气。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读出惋惜、遗憾之情
22《虽有嘉肴》课件(共22张PPT)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自我反思
自我勉励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
说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第一个
互相促进的。
“学”同“敩”,教导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 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 动,互相促进的。 《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 个道理吧!
(1)用类比切入话题,用“嘉肴”“至道”进行类比,由 吃饭引申到学习,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2)以日常生活之事类比学习,使说理浅显易懂,更生动 贴切,便于理解。
3、课文结墨尾剑引飘雨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liyongqiang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引用古代名言,阐述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教的重要性,增强 观点的说服力。
引用作结 ——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二、小组合作,初步翻译课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小组间合作,初步翻译课文,注意标红重 点字词,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
检测重点字词句翻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1 反复诵读,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疏 通文意。
学习目标
02 学习说理的方法,体会本文句式的特 点。
03 理解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明白教学相 长的道理。
一、导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31张PPT)
二、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3、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4、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22课《 礼记二 则—虽 有嘉肴 》课件 (共31 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22课《 礼记二 则—虽 有嘉肴 》课件 (共31 张PPT)
1.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练2] 从“嘉肴”写起,目的是引出下文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 学习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引出下文对教 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 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三、词类活用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31张PPT)
1、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味美。 2、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弗食,不知其旨也。
2、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正确语序:其谓此乎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22课《 礼记二 则—虽 有嘉肴 》课件 (共31 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22课《 礼记二 则—虽 有嘉肴 》课件 (共31 张PPT)
五、一词多义
学学半 音xiào,教
文言知识 总结与积累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22课《 礼记二 则—虽 有嘉肴 》课件 (共31 张PPT)
1、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3、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4、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22课《 礼记二 则—虽 有嘉肴 》课件 (共31 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22课《 礼记二 则—虽 有嘉肴 》课件 (共31 张PPT)
1.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练2] 从“嘉肴”写起,目的是引出下文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 学习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引出下文对教 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 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三、词类活用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31张PPT)
1、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味美。 2、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弗食,不知其旨也。
2、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正确语序:其谓此乎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22课《 礼记二 则—虽 有嘉肴 》课件 (共31 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22课《 礼记二 则—虽 有嘉肴 》课件 (共31 张PPT)
五、一词多义
学学半 音xiào,教
文言知识 总结与积累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22课《 礼记二 则—虽 有嘉肴 》课件 (共31 张PPT)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21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 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3、一词多义 (1)学 学学半(同“敩(xiào)”,教导) 学学半(学习) (2)其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 其 此之谓乎(宾语前置的标志)
整理笔记
四、一词多义
学学半—— 教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强调学习的时效性)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增广见闻的学
习方法)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 戴圣 • 戴圣,字次君,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
者,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人。 生卒年不详 ,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 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 家经典
4. 《虽有嘉肴》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文章的论证思路? ①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 知其善也。” ②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 ③最后引用《兑命》“学学半”进一步补充论证。
展
合作探究
3、“教学相长”原则可以给我们怎样 的启示?试结合学习体验,谈谈你的看 法。
4.通假字 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学,通“敩”(xiào)“,教导
2、课文最后引用《兑命》的话有什么作用?
通过引用《兑命》中的话来讲道理, 证明论点,阐述教与学的关系,进一 步强调了教的重要性,这样把中心论 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 力。
思考:
3. 《虽有嘉肴》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教学相长也。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 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 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3、一词多义 (1)学 学学半(同“敩(xiào)”,教导) 学学半(学习) (2)其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 其 此之谓乎(宾语前置的标志)
整理笔记
四、一词多义
学学半—— 教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强调学习的时效性)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增广见闻的学
习方法)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 戴圣 • 戴圣,字次君,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
者,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人。 生卒年不详 ,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 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 家经典
4. 《虽有嘉肴》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文章的论证思路? ①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 知其善也。” ②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 ③最后引用《兑命》“学学半”进一步补充论证。
展
合作探究
3、“教学相长”原则可以给我们怎样 的启示?试结合学习体验,谈谈你的看 法。
4.通假字 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学,通“敩”(xiào)“,教导
2、课文最后引用《兑命》的话有什么作用?
通过引用《兑命》中的话来讲道理, 证明论点,阐述教与学的关系,进一 步强调了教的重要性,这样把中心论 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 力。
思考:
3. 《虽有嘉肴》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教学相长也。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 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 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2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作品出处
•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礼记》相传西汉梁 国人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 而成,共49篇。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 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 《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 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 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 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 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 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类比说理的效果。
合作探究
• 你是怎样看待“教学相长”的道理?
• ①“教学相长”是文中表达的观点,在指导我们如何看待教与学 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效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②“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不断地学习之后,才能发 现自己的不足;在教授别人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的困惑。教与 学的过程会使自己得到提升。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 理,启发我们注意实践,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合作探究
•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二者是
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 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作为论据来补充 强调观点的。
思想内涵
•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 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 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 真知的道理。
艺术特色
• 1.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开篇先指出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运用 类比的手法,引申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接着 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然后才能自我反思;教授别人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有不懂的 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 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且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3.理解性默写
1.《虽有嘉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__教__学__相___长__也__。_。
2.《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______________,
_是__故___学__然__后___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是儒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礼记》共二十卷、 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为先秦的礼制。《礼记》为“五经”之 一。(其余四部为《诗经》《尚书》《周易》《春秋》)
《学记》是中国古代的一篇教育论 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 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因此 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一般认为 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 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学记》全 面系统地阐明乐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 经验,其中包括教育的目的及作用, 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
_______是___故__学__然。 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4、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 不知其旨也”作比 ——————————————————————————
继 两而个引方入面“加——虽以——有说—至—明—道—,最—,—后—弗—归—学结—,—到—不—这—知—个—其“—善—教—也—学—。—相—”长,进”而结又论以。教与学
上帝让人带蜗牛去散步,并规定人与蜗牛要并肩行走,人觉得这事不难, 就一口答应了。人带着蜗牛散步在林中小道,可是没走几步就犯难了,蜗牛 与人的步伐总是不一致,人总是昂首阔步地走,蜗牛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人觉得不耐烦了,跑去和上帝抱怨说: "蜗牛实在太慢了,我无法和它一 起散步。"上帝回答说: "你试着以蜗牛的速度行走,看看这样与人的行走有 什么不一样。”人接受了上帝的建议,改变了以往的速度,与蜗牛一起慢条 斯理地走着,他发现,平时由于走得太快,没怎么留意沿途的风景,原来路边的 小树长高了,长出了嫩芽,小花灿烂地绽放着,还有小鸟轻快地歌唱......这些 事都是人紧绷神经松弛下来后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奇妙。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共2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礼记·学记》
虽有嘉肴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故曰:教学相长也。 •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一、自主合作,梳通文意
虽有嘉肴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故曰:教学相长也。 •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一、自主合作,梳通文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的味美;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一、自主合作,梳通文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一、自主合作,梳通文意
三、思考探究,挖掘理趣
3.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你能用脉络梳理法展示出来吗?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类比引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虽 有
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实践出真知
嘉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教学能相长
肴
引用作结 ——学学半,此之谓
四、学以致用,启迪志趣
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 谈谈你从本文获得了哪些启示?
二、涵咏诵读,品味文趣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
虽有嘉肴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故曰:教学相长也。 •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一、自主合作,梳通文意
虽有嘉肴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故曰:教学相长也。 •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一、自主合作,梳通文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的味美;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一、自主合作,梳通文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一、自主合作,梳通文意
三、思考探究,挖掘理趣
3.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你能用脉络梳理法展示出来吗?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类比引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虽 有
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实践出真知
嘉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教学能相长
肴
引用作结 ——学学半,此之谓
四、学以致用,启迪志趣
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 谈谈你从本文获得了哪些启示?
二、涵咏诵读,品味文趣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2课 虽有嘉肴 (共27张PPT)
---
课文节选自《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 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师生关系、 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 论的阐述。今天我们就认真研究这篇《虽有嘉肴》, 古代先哲的教育思想。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
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
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难点)
《礼记》简介
来自《点拨》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 的汇编,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 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 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 宗教等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 丰富的哲学思想。
【手法探究】试分析《虽有嘉肴》一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得 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虽有嘉肴
嘉肴 比
食
不
旨
喻
弗
知
至道
学
其
善
学
不足 自反
知
教
困 自强
教学 相长
《虽有嘉肴》论述了教和学的关系,说明了教 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2:完成《典中点》上的习题
温馨提示:以上作业的课件均见本课文件夹。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 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育是 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每 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然我 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不去 珍惜古人的汗水。
课文节选自《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 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师生关系、 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 论的阐述。今天我们就认真研究这篇《虽有嘉肴》, 古代先哲的教育思想。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
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
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难点)
《礼记》简介
来自《点拨》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 的汇编,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 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 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 宗教等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 丰富的哲学思想。
【手法探究】试分析《虽有嘉肴》一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得 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虽有嘉肴
嘉肴 比
食
不
旨
喻
弗
知
至道
学
其
善
学
不足 自反
知
教
困 自强
教学 相长
《虽有嘉肴》论述了教和学的关系,说明了教 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2:完成《典中点》上的习题
温馨提示:以上作业的课件均见本课文件夹。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 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育是 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每 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然我 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不去 珍惜古人的汗水。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共16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 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自学活动二
自学内容:疏通文意 自学步骤:
1.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2.每人翻译一句话,其他学生帮忙补充和订正。 3. 先在组内展示,然后班内展示。
自学检测:解释重点词语、翻译句子。
虽: 1.虽然
2.即使
(1)虽有嘉肴 虽:即使
(2)弗食,不知其旨也 弗:不 知:知道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 所以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 反:反省
强:勉励
读qiǎng 勉强,强迫,根 据语境解释勉励。
(5)其此之谓乎 其:大概
其: 1.第三人称代词 2.指示代词,“那”“那些”
自学内容:感悟道理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2.开头引用“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自学步骤:
1.识记课文翻译,梳理出作者所谈论的话题。 2.小组交流后汇报成果。
自学检测:小组展示成果
1.本文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2.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与 “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这种说 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说理”。
虽有嘉肴
《礼记》
自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 Nhomakorabea相长的道理。
自学活动一
自学内容:朗读课文 自学步骤:
1.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节奏、语调和语气。 2.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自学检测:组长按表格内容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评价内容 字音
节奏
语调 评定级别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语文八年下册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礼记》
22《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 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 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 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 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 、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礼记》 是研究先秦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礼记》与 《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学 学学半
学学半
同“敩”音xiào,教 学习
其
其此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
表推测。大概,恐怕 它的
知 人不知而不愠
不知其善也
文言句式
了解,理解 知道
1.弗食,不知其旨也。(判断句) 2.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 “大概说的就是……吧。”
活动三: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中心论点)?
活动二:疏通文意
即使 指美味的菜
味美
最好的道理
虽有 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因此
困惑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 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
7.这篇短文多运用对偶句,试从文中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
《礼记》
22《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 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 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 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 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 、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礼记》 是研究先秦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礼记》与 《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学 学学半
学学半
同“敩”音xiào,教 学习
其
其此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
表推测。大概,恐怕 它的
知 人不知而不愠
不知其善也
文言句式
了解,理解 知道
1.弗食,不知其旨也。(判断句) 2.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 “大概说的就是……吧。”
活动三: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中心论点)?
活动二:疏通文意
即使 指美味的菜
味美
最好的道理
虽有 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因此
困惑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 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
7.这篇短文多运用对偶句,试从文中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2虽有佳肴(共22张PPT)
作品链接
《虽有佳肴》节选自《礼记》中的《学 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 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 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 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 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 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 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
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所以我们应重
视学习实践。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 可
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
脉络梳理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类比引入
虽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有 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能自反 实践出真知
嘉
教后知困——能自强 教学能相长
《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 这个道理吧!
合作探究
诵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讨: 1、开头用“虽有佳肴”举例有什
么作用? 2、本文论述了什么道理? 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请归纳论述
思路。
1、开头用“虽有佳肴”举例有什么作 用?
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从反面阐 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习才能懂得”道 “的好处。
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兑命:通“说”,指
贤相傅说(yuè)
学学半:教/学习
其此之谓乎:大概
疏通文意
• 同位合作,翻译课文: •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 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 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 (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 (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 层层递进。
课堂作业
一、通假字: 《兑命》曰( 二、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 (古义: 不知其旨也(古义: 教然后知困(古义: 教学相长也(古义: )
自
强(
)
学学半(
)
古文朗读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词语解释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 虽: 嘉: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 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 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是故: 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 自强: (6)故曰:教学相长也 长: (7)其此之谓也 其: 此之谓也:
虽有嘉肴 虽有佳肴
《礼记》 《礼记》
古代杂文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 的学习。
文学常识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 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 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 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 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 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 “知困”而“自强”。
课外作业
默写课文
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 理?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教学相长”。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 “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
合作探究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类比论证。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 “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 “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 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 推理”。
主题归纳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 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 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结构图解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引用作结 ——学学半,此之谓 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
类比引入
虽有佳肴
逐层论证
语言特点
课文翻译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 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 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 知道有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有自己理解不了的地 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互相促进的。《尚书· 兑命》 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 理吧。
【背景资料】:
•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 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 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 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 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 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字词正音
给下列红字注音: 嘉肴( )( ) 兑命( )
合作探究 3、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 什么作用?
——引用论证。 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 , 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教学相长” 的观点。
合作探究
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 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 地方,这样才能: 今义: 今义:
) ) ) )
课堂作业
三、词类活用 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
) )
四、一词多义 学学半 ( 学学半 ( 其词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
) ) ) )
一、通假字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兑命》曰 二、古今异义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虽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3、教然后知困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4、教学相长也 三、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2、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 四、一词多义 • • 学 学学半—— 教
学学半—— 学习 其此之谓乎—— 表示推测
• 其
不知其旨也—— 它的
• 五、文言句式 • 1.判断句
弗食,不知其旨也。
• 2.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课堂作业
5、文言句式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⑵其此之谓乎?
参考: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 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 会。
课堂作业
一、通假字: 《兑命》曰( 二、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 (古义: 不知其旨也(古义: 教然后知困(古义: 教学相长也(古义: )
自
强(
)
学学半(
)
古文朗读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词语解释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 虽: 嘉: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 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 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是故: 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 自强: (6)故曰:教学相长也 长: (7)其此之谓也 其: 此之谓也:
虽有嘉肴 虽有佳肴
《礼记》 《礼记》
古代杂文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 的学习。
文学常识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 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 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 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 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 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 “知困”而“自强”。
课外作业
默写课文
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 理?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教学相长”。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 “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
合作探究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类比论证。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 “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 “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 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 推理”。
主题归纳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 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 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结构图解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引用作结 ——学学半,此之谓 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
类比引入
虽有佳肴
逐层论证
语言特点
课文翻译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 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 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 知道有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有自己理解不了的地 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互相促进的。《尚书· 兑命》 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 理吧。
【背景资料】:
•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 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 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 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 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 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字词正音
给下列红字注音: 嘉肴( )( ) 兑命( )
合作探究 3、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 什么作用?
——引用论证。 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 , 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教学相长” 的观点。
合作探究
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 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 地方,这样才能: 今义: 今义:
) ) ) )
课堂作业
三、词类活用 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
) )
四、一词多义 学学半 ( 学学半 ( 其词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
) ) ) )
一、通假字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兑命》曰 二、古今异义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虽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3、教然后知困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4、教学相长也 三、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2、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 四、一词多义 • • 学 学学半—— 教
学学半—— 学习 其此之谓乎—— 表示推测
• 其
不知其旨也—— 它的
• 五、文言句式 • 1.判断句
弗食,不知其旨也。
• 2.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课堂作业
5、文言句式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⑵其此之谓乎?
参考: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 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