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通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对昭通市旅游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明确了昭通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昭通市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昭通旅游资源定位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191-03
一昭通市概况
昭通市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享有“鸡鸣三省”之称。历史上从唐朝至清代,昭通有近千年的时间叫乌蒙。清朝在昭通实行改土归流后,当时负责此事的云贵总督鄂尔泰认为乌蒙即“乌暗蒙敝”,名称不够“吉利”,于是向清政府请求将“乌蒙”改为“昭通”。他在请示雍正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的奏章中写道:“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敝者,易而宣通”,成为昭通名称之由来。①
1.昭通旅游资源概况
昭通市的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大关县黄连河景区的开发为标志,②大关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昭通地区的腹心地带,距昭通市69公里。黄连河景区位于大关县城东南侧5公里,紧邻213国道,面积42平方公里,于1993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和云南省其他地区相比,昭通市的旅游业起步较晚。经过10多年的旅游开发,目前昭通市已建有大大小小的景区约300余处,其中规模较大、较知名的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水富西部大峡谷温泉、
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盐津豆沙古镇、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大关县黄连河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彝良县小草坝、盐津县豆沙关、威信县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昭阳区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巧家县药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威信县天星、水富县铜锣坝。除此之外,还有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森林公园1个,地市级自然保护区8个,森林公园3个,被保护面积达150000公顷。③
另外,昭通悠久的历史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也构成了昭通市璀璨的人文旅游资源,盐津豆沙关唐袁滋摩崖;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的“五尺道”,被学者认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悬棺博物馆”的“僰人悬棺”;云南唯一的一块汉代碑刻孟孝琚碑,被书法家评为“稀实之珍”、“滇南瑰宝”、“稀古之宝”、“古汉书第一”;威信观斗山明代石雕群等都是昭通旅游业发展极为宝贵的资源。④昭通居住着汉、彝、苗、回等24个民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以少数民族风情为旅游招牌的云南省来说,昭通境内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对游客也将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2.昭通旅游业发展现状
与全省其他地州相比,昭通市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业的经济效应不明显。2008~2010年三年间(见下表),昭通市无论是旅游总收入还是旅游接待人次在全省的排名都较靠后,在全省16个地级市和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昭通市旅游总收入排名第13位,仅仅高于怒江、普洱、临沧。从旅游接待人次来看,2008
年昭通市排名第12位,2009年、2010年排名上升到第10位。可
以看出昭通市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并不对称,旅游接待人次的排名比旅游接待总收入的排名上升3位,说明昭通市不但接待的旅游人次少,而且人均旅游消费的水平也偏低,所以昭通市旅游业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2008~2010年昭通市旅游收入及旅游人次表
年份旅游收入旅游人次(万人次)
云南省
(亿元)昭通
(亿元)所占比例(%)排名云南省
(亿元)昭通
(亿元)所占比例(%)排名
2008 663 11.46 1.7 13 10500.2 373.6 3.5 12 2009 810.7 14.98 1.8 13 12307.3 475.3 3.8 10 2010 1006.8 20.06 1.9 13 14265.9 591.2 4.1 10 数据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二昭通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昭通市的旅游业已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但总体来说昭通市的旅游业发展并不理想,取得的效益也并不明显。这除了受旅游资源特色、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外,政府部门的开发和宣传不力也影响了昭通旅游业的发展。
1.旅游资源特色不鲜明,级别不高
虽然昭通市已建有大大小小的景区约300余处,但这些景区的级
别并不高,昭通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1个。这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的云南省来说,无疑是小巫见大巫。据统计,云南省共有国家2a级以上的风景名胜区98处,其中5a级风景名胜区5处,4a 级风景名胜区33处,3a级风景名胜区15处,2a级风景名胜区45处。云南省其他地州的旅游资源远比昭通市的级别高,名气大。石林县有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石林风景区;大理有被称为大理市“文献名邦”的象征,云南省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的崇圣寺三塔和苍山洱海;丽江有大研古城、纳西古乐、东巴文化和玉龙雪山;西双版纳有热带植物园、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等等。
从少数民族风情来说,有以白族风情著称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有以纳西族风情著称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也有以傣族风情著称的西双版纳自治州,以藏族风情著称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彝族、哈尼族风情著称的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等等。
可以说和全省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相比,昭通市的旅游资源级别低,特色不明显,竞争力不强。无论是景区景点还是少数民族风情都缺少知名度和特色,无法和其他地区相提并论。
2.景点分散,游览时间短
随着内昆铁路的建成通车,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具雏形。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为昭通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通达性。但是昭通的各大景区
较为分散,基本成伞状分布在市区周边,距市区近,但每个景区可游览的时间一般都在1天左右,利于吸引外地游客。⑤以水富县大峡谷温泉为例,水富县大峡谷温泉距离昭通市259公里,从昭通市到水富大约需要4小时的车程,游客除了泡温泉、冲浪外,晚上还可以烧烤,游客中心周末(周五和周六、黄金周等)有免费的晚会演出。即便如此,由于水富县附近没有其他的景区可供游览,所以游客在大峡谷温泉游玩的时间一天也就足够了。
昭通市内景区太过分散,以伞状分布于昭通市周边,加大了游客的出行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加上各景区的级别不高,吸引力不强,导致了昭通市景点对外地游客,尤其是省外游客缺少吸引力。
3.资源开发不够,定位不明确
与云南省其他地区相比,昭通市也有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是昭通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如豆沙关唐袁滋摩崖、“五尺道”、“僰人悬棺”、孟孝琚碑、观斗山明代石雕群、东晋霍承嗣壁画、罗炳辉纪念馆、龙云故居、“扎西会议”会址等。但这些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就像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并没有被外界游客所知晓。比如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景区,豆沙关有著名的“五尺道”遗迹、唐袁滋摩岩、“僰人悬棺”等著名的景点。“五尺道”始建于秦,是由四川入滇,再到缅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古西南丝路)的重要通道,上面留有240多个深深的马蹄印。唐袁滋题记摩崖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独有“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证在籍之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