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自发性气胸25例治疗体会

老年自发性气胸25例治疗体会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的概述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不含气体的潜在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气胸发生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由负压变为正压,压缩肺脏,影响心脏回心血流,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 气胸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和医源性气胸。在没有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性破裂致使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根据有无肺部原发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被定义为无肺部基础疾病,但该类患者常存在常规检查不易发现的肺疾病。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合并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囊性肺纤维化、肺肿瘤性疾病、肺感染性疾病(如肺脓肿、肺结核)、哮喘等肺部基础疾病。 抬举重物、咳嗽、喷嚏、屏气或高喊大笑等常为气胸的诱因。航空、潜水作业,从高压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时,也可发生气胸。脏层胸膜破裂或胸膜粘连带撕裂,如其中的血管破裂还可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自发性气胸根据脏层胸膜破裂情况以及胸腔内压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交通性和张力性气胸。 ①闭合性(单纯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肺萎缩后裂口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故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②交通性(开放性)气胸:破裂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放,呼吸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在0cmH2O上下波动,抽气后可呈负压,但数分钟后压力又恢复到抽气前水平; ③张力性(高压性)气胸: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膜腔内压变小,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致使胸膜腔内空气越积越多,内压持续升高,使肺受压,纵隔移位,影响心脏血液回流,胸膜腔内压在10~20cmH2O,抽气后可下降,但又迅速复升。张力性气胸是一种需要紧急诊断和处理并会危及生命的临床急症,常常需在无影像检查的情况下急诊穿刺排气或置管引流。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表现为张力性气胸比较罕见。临床所见的张力性气胸多合并有基础肺部疾病,需多学科通力合作处理。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可初步作出气胸的诊断。X线或CT显示气胸线是确诊的依据。 一、临床表现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5085968.html,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防治 作者:李定国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2年第08期 罗老年逾花甲,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3年前体检还发现他并发肺气肿。为了控制病情,他遵照医生的建议戒了烟。经过一番调治,病情逐渐稳定。然而,今年春节不慎着了凉,使得咳嗽加重,而且伴有气促。在初五晚上,一阵剧烈咳嗽后突然觉得呼吸困难。家人急送他到医院急诊,经胸部X线拍片诊断为右肺自发性气胸,肺压缩30%,随即收住入院。入院后在病房进行抽气及水封瓶引流,经半个月后右侧胸腔气体方完全排尽,右肺复张。拔除引流后观察一周,再无气体逸出,遂痊愈出院。 何谓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或胸膜病变,造成脏层胸膜(包着肺脏表面的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气胸产生后,胸膜腔内压力增加(正常时胸膜腔内为负压),使肺不能膨胀,肺压向肺门,甚至使气管、心脏等发生移位,被推向对侧胸腔。 引起气胸的原因 引起自发性气胸的原因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尘肺、广泛肺纤维化、肺大泡破裂等较为常见。肺癌、肺结核空洞、肺脓肿亦可引起气胸。就老年人而言,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占多数,发病诱因多为感染、剧烈咳嗽和哮喘等。 自发性气胸的分型 自发性气胸根据其类型不同,病情也轻重不一。通常分为闭合性气胸(单纯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高压性气胸)。闭合性气胸是脏层胸膜破裂后“漏气”到胸膜腔,不久“漏口”自行闭合。此型病情景轻,漏进胸膜腔的气体经过抽气便可解决。如果漏气量少,不用抽气也会自行逐渐吸收。交通性气胸是脏层胸膜的“破口”开放着,气体可以从肺部漏到胸膜腔,胸膜腔的气体也可“回流”进肺部。对这种类型就不能经过一次抽气解决问题了。最严重的是张力性气胸,那是因为脏层胸膜的“破口”呈活瓣状,气体不断地从肺部漏入胸膜腔而不能再“回流”进肺部,于是胸膜腔的气体不断增加,由于胸腔内的压力骤然升高,肺被压缩,纵隔移位,就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表现 自发性气胸的症状主要有胸痛、呼吸困难和咳嗽,严重者可出现发绀乃至发生休克。①胸痛:由于胸膜粘连牵拉、撕裂,多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呈刺痛或胀痛性质,咳嗽及深

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 潘玉倩

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潘玉倩 发表时间:2014-02-19T09:09:53.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潘玉倩[导读] 自发性气胸起病急,变化快,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潘玉倩(河南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 473000) 【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护理体会。结果 6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经过科学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给予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以及肺部护理,可以促进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193-02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溢入胸膜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属呼吸系统急症,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等危象,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现就我科收治的6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抽取我科近期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6例,其中男43例,女23例;年龄16岁至62岁。左侧气胸 16例,右侧气胸 10 例;单纯性气胸19 例,液气胸8 例;其中14例合并有慢性肺部疾病。20例青壮年无病史,运动后出现胸痛、呼吸困难。41例X线胸片有气胸征象,12例合并肺气肿,9例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2 临床护理 2.1急救护理:自发性气胸起病急,变化快,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多数患者无明显征兆,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紫绀、甚至休克;有些患者是在慢性肺部疾病、肺心病等的基础上并发本病;若患者突然出现气急或原有气急加重、呼吸困难加重、烦躁、紫绀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备好引流包和水封瓶等器材,准备随时协助医师进行胸腔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2.2心理护理:自发性气胸多发生于慢性肺部疾病、肺心病等老年患者,突然发生气胸,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反应,因此,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多讲解气胸的发生原因、症状、治疗、愈后,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配合内容,使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消除其恐惧心理。在与患者的交谈过程中,要热情、耐心、认真倾听、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要用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尽可能的满足,使其感到生活中充满温馨、快乐而达到心理满足。向患者家属讲解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使家属主动加入治疗及护理行列,多给予患者亲情及家庭支持,以减轻患者的孤独、焦虑心理,使其树立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早日康复出院。 2.3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措施之一,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在自发性气胸的整个护理过程中占重要作用。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引流情况,注意有无气泡逸出;水柱是否随呼吸而上下波动,注意引流管有无折叠扭曲,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若引流瓶中的水柱停止波动,应先排除引流管阻塞、扭曲、脱落等故障所致,若无其他原因,即可判断为破裂孔闭合,这时要防止或禁止患者用力咳嗽、用力大便、用力活动等,以免已闭合的裂孔再次破裂。应妥善放置、固定引流瓶,避免倾倒,时刻保持水封瓶位于胸部以下 60 cm~100 cm,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确保玻璃管在水面以下2 cm~3 cm,搬动患者时,保证水封瓶低于患者胸腔,防止液体或气体反流入胸腔。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半卧位,以利于自然呼吸,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并有效咳嗽,促进胸腔内气体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促进肺复张。护士应隔日换药一次,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炎症表现,防止切口、胸腔感染。若引流3 d~5 d 无气泡逸出,临床症状缓解,经 X 线胸片检查,胸腔气胸线消失,肺组织复张良好,可试夹引流管 24 h~48 h,无不适症状,可拔除引流管,局部覆盖敷料包扎。 2.4常规处理:气胸急性发作时,必须绝对卧床休息,立即进行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利于呼吸,减少搬动和活动,以减少耗氧量。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以改善缺氧状况,避免二氧化碳潴留而诱发肺性脑病。若患者咳痰困难且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要嘱其多饮水,可给予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利于咳出。鼓励患者多吃青菜、香蕉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若发生便秘,可应用缓泻剂,避免大便时用力过大而导致气胸加重。做好口腔及皮肤清洁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及皮肤感染和褥疮等发生。 3 体会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原则为,少量的气胸(肺萎陷<20%),可不必抽气,继续观察,一般空气可自行吸收;若气胸量大或吸收不明显者,应抽气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加强营养,促进裂口愈合,同时给予合理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尽量避免屏气、用力、提取重物、剧烈咳嗽、打喷嚏等复发诱因,同时还应保持大便通畅,做好口腔、皮肤等日常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或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云,房锐.健康教育减少气胸反复发作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1999,5(3):17. [2] 吴海珍.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2,03(06):0531-02 [3] 金向涛,安之壁.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3

20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20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自发性气胸是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自发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气肺泡自发破裂,使肺及肺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若治疗和护理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就我院20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收治的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6~70岁,病程1~23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4例(其中合并肺心病4例),肺结核3例。在活动后所有病例均出现呼吸困难加重,10例X线胸片有肺气肿征象表现,7例伴有双下肢水肿,5例伴有口唇、面部紫绀。均为单侧气胸(右侧11例,左侧9例),肺部压缩为25%~80%,10例仅做单纯胸腔抽气数次,7例做胸腔闭式引流,无伤口感染,3例保守治疗。住院2~8w不等均痊愈出院。 2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在于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 2.1排气治疗单纯性气胸,少量积气(肺压缩小于20%)可继续观察,不必抽气,一般空气可自行吸收。肺压缩>20%,或症状明显者需进行排气治疗。紧急时,可迅速将无菌针头经患侧肋间插入胸膜腔,使胸腔内高压气体得以排出,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亦可在大号针头尾部绑扎一橡皮指套,在指套顶端剪一裂口后将针刺入胸膜腔,高压气体从小裂缝排出,待胸腔内压减至负压时,套囊塌陷,裂缝关闭,外界空气不能进入胸腔。对于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大的不稳定型气胸患者,包括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和气胸反复发作的患者,均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 2.2手术治疗慢性气胸(病程超过3个月);反复发作的气胸;张力性气胸;闭式引流失败者;双侧性气胸,尤其是同时发生者等均应考虑手术治疗。 3 护理体会 3.1急救护理气胸患者多数起病急骤,症状严重,需短时间内做到排气、减压。因此,在通知医生的同时应做到:①病床的安置及急救物品的准备。将患者安排到抢救室或患者较少、便于抢救的房间,病室要光线充足、安静、整洁。备齐抢救药品、氧气、闭式引流器械等装置;②立即行胸腔排气减压。当情况危急时,应当机立断进行抢救。 3.2常规护理①患者住院后立即进行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②患者血压平稳者协助取半卧位,绝对卧床休息,嘱患者少讲话,尽量减少搬动和活动,以免增加患者的耗氧量。协助卧床患者2h翻身1次;③

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常规

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常规 气胸是由于肺泡连同脏层胸膜破裂,空气经裂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内负压变为正压,导致肺脏萎缩,甚至纵隔移位。病人可有胸痛、气急、窒息感。严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症状。 护理评估 1、病史 2.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患侧呼吸音的情况。观察有无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甚至休克的征象。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注意神志变化。 4.观察有无气管移位、皮下气肿等。 5.评估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困难程度、胸痛改善情况 患侧呼吸音的变化等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卧位:急性自发性气胸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屏气、用力咳嗽等增加胸腔内压力的活动。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每2小时翻身一次,有胸腔引流者,翻身时应注意防止引流管脱落,并取半卧位。 2.吸氧:根据病人的缺氧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吸氧方法和氧流量,保证病人血氧饱和度大于90%,对于无低氧血症者,也可考虑给予吸氧以促进气胸吸收。 3.维护呼吸功能:深呼吸锻炼,鼓励病人做深而慢的呼吸,进行周期性的深呼吸,可防止呼吸道闭塞和吸入分泌物致气管远端阻塞,还可充分扩张肺泡防止肺泡萎陷。做好促进排痰的护理,保持气道湿化和做好拍背咳痰的护理,必要时行负压吸痰。对于痰多且黏稠者应常规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3次。 4.预防感染: (1)、观察体温的变化。 (2)、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5.心理支持:病人因疼痛和呼吸困难会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情绪反应,导致耗氧量增加、呼吸浅快,从而加重呼吸困难和缺氧。应尽量在床旁陪伴,做各项检查时应耐心向其解释其目的和效果,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从而取得配合。 二、专科护理排气治疗病人的护理,协助医生做好抽气和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和配合工作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术前准备:向病人简要说明排气疗法的目的、意义、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严格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是否密闭,水封瓶内注入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标记液面水平。为确保病人胸腔和引流装置之间是密闭系统,并使胸腔内压力保持在正常范围,须将水封瓶内引流管管一端置于水面下2—3cm。 2、术后的护理 (1)术后予半卧位,以利引流,还可以减少肺淤血; (2)、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①保证有效、安全的引流,引流瓶应放置在低于病人胸部,任何时候液平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②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密切观察引流管内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及有无气体自水封瓶液面溢出。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查房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查房 姓名:性别:男年龄:岁住院号: 主诉:突发性左胸部疼痛1天余,于年月日晚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1天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突发性左胸部疼痛,并感轻微气促,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心悸等不适,当时未予特别处理,后觉上述症状加重,于当地医院行胸片示左侧气胸。今再来诊并收住我科治疗。病来,患者精神胃纳睡眠欠佳,二便可。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面容,神志清楚。 专科检查:双侧胸廓未见伤痕,左侧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无明显压痛,听诊呼吸音减弱,未闻及罗音。右胸及右胸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2013.10.28我院门诊胸片示左侧气胸(60-70%)。 于当晚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予停留左侧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 诊断:左侧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脏实质或脏层胸膜在无外源性或介入性因素的影响下破裂,引起气体在胸膜腔内蓄积。 症状: 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咳嗽 术前护理 【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受损与胸腔积气导致胸廓活动受限于肺萎缩有关 【目标】: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 【护理措施】:a.中流量吸氧; b.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有利呼吸; c.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无气促、呼吸困难和发绀; d.鼓励患者经常深呼吸,加快胸腔内气体排出,促进肺复张。 【护理评价】:患者呼吸功能有所改善。 【护理诊断】 舒适的改变与气胸所致疼痛有关 【目标】:患者的舒适度得以改善。 【护理措施】:a.指导患者取舒适卧位; b.疼痛严重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c.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使用止咳剂。【护理评价】:患者的舒适度改善。 【护理诊断】 焦虑与担心疾病及手术预后有关 【目标】: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紧张焦虑等情绪得到缓解。 【护理措施】:a.多与患者沟通,多关心爱护患者,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b.向患者讲解疾病与手术的相关知识,减轻其焦虑。 【护理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术后护理 【护理诊断】 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扩张能力下降、切口疼痛有关 【目标】:患者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吸平稳。 【护理措施】:a.绝对卧床休息,多取半坐卧位; b.中流量吸氧,遵医嘱予雾化吸入,协助翻身拍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c.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呼吸音等; d.指导肺功能锻炼,如深呼吸、吹气球等,促进肺复张。 【护理评价】:患者呼吸功能正常,无气促、发绀、呼吸困难。 【护理诊断】 疼痛与胸部伤口及胸腔置管有关 【目标】:患者疼痛得到缓解,自述疼痛减轻。 【护理措施】: a.咳嗽或活动时用手轻按住引流处伤口,避免刺激引起伤口疼痛; b.分散患者注意力:看电视、看书、听音乐、聊天、深呼吸等; c.肺完全复张时疼痛会加重,应做好解释工作,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护理评价】:患者自述疼痛减轻。 【护理诊断】 有感染的危险与胸腔置管有关 【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无感染发生。 【护理措施】:a.密切监测体温,及时查看血常规; b.严格无菌操作;

气胸很“凶”,青少年需谨防

气胸很“凶”,青少年需谨防 最近,常州新桥镇的一位青年遇到了一件“奇葩”的事情,他因为看搞笑综艺节目大笑不止,结果差点要了自己的命,原来,他的大笑导致剧烈咳嗽和打喷嚏,进而胸口发闷、右侧胸部有针刺样疼痛。他强忍一天后没有缓解,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右侧肺破了,再晚一点就诊,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医生介绍这种情况被称作“自发性气胸”,多发于瘦弱的青少年,诱发疾病的原因一般是大笑、剧烈喷嚏、运动等导致肺泡内压过高而发生破裂,气体逸出肺组织而跑进胸腔。 大笑、打喷嚏诱发气胸 正值周末,中午时分,家住常州新桥镇的小何休息在家,最近比较火热的一档综艺节目吸引了他,明星卖命的演出引得他大笑不止,随之引发小何一阵剧烈咳嗽,还打了一阵喷嚏。 喷嚏之后,小何感觉胸口发闷,右侧胸部有针刺一样的感觉,伴有干咳,当时也没有在意,以为只是呛到了。休息一天后,小何感觉胸闷、胸痛加重,咳嗽也越来越频繁,于是就到附近的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其“右侧自发性气胸,右侧肺压缩>95%”,属于急危重症了,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四院呼吸内科立即为小何进行了胸腔穿刺排气术,目前患者在接受进一步治疗中。 无独有偶,最近16岁的男孩小钱,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喷嚏竟然也引发了自发性气胸,住进了医院的呼吸内科。 躺在病床上的小钱,看上去个子很高,但是很瘦弱,医生告诉记者,身体瘦弱的孩子,确实容易得气胸。 小钱一周前无意中打了个喷嚏,随后就感到胸闷、气急,在医院检查发现“左侧自发性气胸,肺压缩60%”。于是就住院进一步治疗,医生为小钱进行了胸腔穿刺术,抽出了400毫升气体。目前患者仍在住院治疗中。 医生告诉记者,人的胸膜腔是由两层膜构成的密闭不含空气的潜在性腔隙,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部病变导致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空气溢入胸膜腔所致。 突然剧烈运动易得气胸 小何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一旦气胸突然发作,肺压缩明显时,有效呼吸面积减少,就有可能出现气急,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甚至会出现意识丧失,休克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记者随后走访了其它心胸医疗专家,专家说,不止是大笑和打喷嚏,青少年运动引发的气胸也很常见。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症状【养老医疗健康知识】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症状 文章导读 \n 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老化已经和年轻时候不一样了,所以老年人的抵抗 力和免疫力明显下降,在这个时候一旦患上这样那样的疾病要想立刻康复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建议老年人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并且积极的参加锻炼,这样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并 且避免疾病的侵袭。 \n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经常被误诊和漏诊的疾病,因为要诊断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确 实比较困难,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 胸膜因病变发生破裂,胸膜腔与大气沟通,气流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称之为 气胸。老年自发性气胸多继发于肺或胸膜病变,常见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弥漫性肺纤维 化疾病并发肺大疱,当肺内压急剧升高时肺大疱破裂,即发生气胸。老年自发性气胸还见 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或革兰阴性杆菌引起化脓性肺炎并向胸膜腔溃破,即发生脓 气胸; 肺癌或肺结核空洞侵蚀胸膜时亦可发生气胸。 老年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往往为原发病所掩盖。约有1/4的病例起病缓慢,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原发病难以解释的呼吸困难加重;部分病例发病没有明确诱因可寻,表现为突然或迅速加重的胸闷和气急;40%~60%的病例以剧烈咳嗽后突发显著的气急、胸闷、心慌及呼吸困难。少数老年病人还可因体育活动、用力排便、喷嚏、负重等原因诱发。胸痛,特别是气胸典型的突发锐痛不多见。其他常见症状有咳嗽、发绀和不能平卧等。咳 嗽可以是刺激性干咳,也可因基础病而有咳痰。 大量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的临床表现有时酷似肺梗死或心肌梗死,早期即可出现胸闷、 胸痛、呼吸困难、心慌、大汗、脸色苍白、烦躁不安;也可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基础上诱发呼吸衰竭。少量气胸时体征不明显;肺压缩30%以上时,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膨隆、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心浊音界消失或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和语颤减弱或消失, 这有时易与肺气肿混淆。部分老年患者类似于哮喘样发作,严重呼吸困难的同时肺部可闻 哮鸣音。此类患者多系重度肺气肿、肺功能不全,又有胸膜粘连而多房分隔。这类病人在 气胸引流后气急和哮鸣音迅速消失。 上文我们介绍了预防疾病对于老年人的重要性,我们在疾病没发生前就将疾病扼杀在 萌芽是最好的做法, 否则一旦发生疾病再来治疗就很麻烦,例如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诊断和治疗就很困难,上 文介绍了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症状,相信对大家有帮助。 \n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120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1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2002年4月收住气胸患者18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肺萎陷程度、病程、肺部原有病变以及临床表现等综合考虑治疗方式,及时强化抗炎,排气减压,促使肺尽早复张,可有效地预防心肺功能衰竭,转危为安。结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发病率高、原发病多、张力性气胸多、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肺平均复张时间长。 【关键词】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肺科常见的急诊之一。我院1992年4月~2002年4月收住气胸患者184例,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3379例)的5.45%,其中50岁以上老年人气胸120例,与同期49岁以下青壮年气胸64例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84例患者,男169例,女15例,男∶女=11.3∶1,年龄最大82岁,最小17岁;其中老年组50~82岁120例(65.22%),平均年龄6 2.02岁,男117例,女3例;青壮年组17~49岁64例(34.78%),平均年龄35.48岁,男52例,女12例。

1.2 诱因与原发疾病 1.2.1 诱因 184例气胸中除无明显诱因137例(74.46%),用力屏气34例(18.48%),咳嗽12例(6.52%),其他1例(0.5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2 原发病 184例气胸中有肺结核79例(42.93%),是两组中主要原发病;其次,老年组以慢支、肺气肿多见,有38例(20.65%),青壮年组以特发性多见,有29例(15.7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1.3 气胸类型与主要症状 1.3.1 部位与类型 184例气胸中单侧180例,双侧4例,其中老年组左侧54例(45%),右侧63例(5 2.5%),双侧3例(2.5%),青壮年组左侧34例(5 3.12%),右侧29例(45.31%),双侧1例(1.56%)。由此可见,单侧多见,双侧少见,究竟哪一侧发病率高,文献资料不一,多数认为右侧多于左侧[1],本组资料中老年组右侧高于左侧,而青壮年组左侧高于右侧。 184例气胸中除92例未测定外,闭合性气胸63例(68.48%),

电视胸腔镜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分析

电视胸腔镜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分析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 ATS)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优势。方法对采用V ATS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47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3min,术中出血平均45ml,术后引流时间平均3.9d,平均住院时间6.9d,1年内随访复发率4.3%。结论对青少年自发性气胸适当放宽手术指征,采用V ATS治疗可降低复发率、缩短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 标签:自发性气胸;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 ATS);保守治疗 现代社会较好的营养支持导致青少年发育成长过快,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率有所增高,针对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治疗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手术治疗可降低气胸复发的风险,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 ATA)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安全性高等诸多优势,一些专家提出,V ATS可作为气胸复发的标准治疗方式,也推荐用于初次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我院自2008年~2014年采用V ATS治疗自发性气胸47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7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4例,年龄14~25岁,平均年龄19岁。其中左侧自发性气胸29例,右侧自发性气胸17例,双侧自发性气胸1例。行单侧V ATS治疗者44例,行双侧V ATS治疗者3例。初次发作行手术治疗者20例,气胸复发行手术治疗者27例。合并胸腔积液者8例,其中血胸2例。术前行胸部CT检查发现明显肺大泡者35例,无明显肺大泡者16例。 1.2手术治疗术中患者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V ATS。患者取健侧卧位,使患侧肺萎陷。先取腋中线第7肋间作一约1.0cm皮肤切口,钝性分离肋间肌,置入胸腔镜套管,然后插入胸腔镜光源,观察胸腔内情况及肺大疱分布情况。分别于腋前线第3或第4肋间及腋后线第7肋间作一长约1.0cm皮肤切口作为胸腔镜操作孔。胸腔内有粘连者,予胸腔镜电凝钩电凝分离粘连;对于肺尖部位粘连,予钛夹夹闭近、远端,再予电凝分离或切断,防止粘连内滋养血管破裂出血。应用胸腔镜切割缝合器切除明显肺大疱。后胸腔内注入温生理盐水,行膨肺试验,观察肺表面有无漏气点,如有漏气点,可采用7号丝线结扎或4号丝线缝扎。术毕肺表面切口部位覆盖奈维并喷洒50%葡萄糖溶液。于腋中线第7肋间胸腔镜套管处留置胸腔引流管一根,胸引管放至胸膜顶,近胸壁引流口处开1~2个侧孔。胸引管接胸腔闭式引流瓶;1例双侧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同期双侧手术治疗。术后次晨鼓励患者下地活动,予以止痛药物对症治疗后嘱患者加强咳嗽、吹气球等促进患肺早日复张。胸引瓶内无气体溢出后夹闭胸引管24h后行胸部X线检查,若肺复张良好予以拔除胸引管。 2 结果

浅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浅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摘要】自发性气胸是在没有外伤或人为因素时,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积气和肺萎缩的疾病。呼吸道疾病中常见的重症,发病率高,救治复杂为特点,良好的护理对病人预后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护理中细心观察病情变化,针对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式护理,掌握自发性气胸的特点,规律及护理要点将对病人的好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果揭示,通过正确及时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护理;体会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道疾病中常见的重症,如救治不及时,常危及生命,临床中掌握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特点和规律,做好及时观察和护理,将会转危为安。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 掌握发病诱因,预防气胸发生 自发性气胸的发病多数均有诱因存在,最常见的诱因有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剧咳、用力排便、持重物、体育活动等,上述原因能使支气管内压力增加,促使肺大泡破裂。因此,减少上述因素的发生,对于预防气胸有意义。在临床护理中,应适当限制病人的活动(尤其对以往有气胸发作史者),避免劳累,受凉;有剧咳、便秘者,作适当处理,以减少诱发的机会。[2]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恐惧、消沉等是患者常出现的心理反应,肺被压缩面积较多者,患者可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紫绀、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心律失常等。护士要深入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汇报病情的转归及治疗方案,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减少患者的焦虑及烦躁不安。提高病人及家属对疾病预后的认知,心里承受程度及期望。使患者树立坚强的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常规护理(1)病人住院后护士立即进行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这是了解病情的基本资料。各化验单和脏器功能的报告单要及时粘贴在病历上,以便医生查阅。口服药物要送到病人手中,并看到病人服下。注射药物要按时按量注射。(2)患者取半卧位,尽量减少搬动和活动,以免增加病人的耗氧量。(3)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变化和意识状态,若病人呼吸困难加重和意识恍惚,要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现场急救,维持有效气体交换。4)要及早给予氧气吸入,一般采用持续低流量给氧(1~2L/min)为好,由于此类病人有阻塞性通气障碍和不同程度二氧化碳潴留,若高流量持续给氧,会加重二氧化碳潴留而诱发肺性脑病。因此,要加强巡视病房,防止家属随意加大氧气流量而发生意外。(5)对病人的咳痰困难,协助或指导病人或家属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咳痰时的疼痛。要嘱病人多饮水,并用

胸外科自发性气胸临床诊疗指南

胸外科自发性气胸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气胸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继发于外伤、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自发性气胸的发生常无创伤或其他直接诱因,可以是原发的,既没有明确的病因或基础疾病,也可以继发于其他易引起气胸的疾病。 原发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大泡破裂引起的,肺大泡是脏层胸膜与肺实质之间的含气空腔。肺泡壁破裂,肺内的空气进入胸膜腔,则形成气胸。多见于青年人,男多于女,右侧多于左侧。肺泡多存在肺尖,肺尖部肺泡承受的平均张力较大,从而导致胸膜下大泡形成,但也可见于其他部位。另有报道,原发自发性气胸有家族性倾向。继发自发性气胸常见于不同的肺内疾病,诸如结核、矽肺、肺纤维化伴有支气管阻塞的原发性肺泡癌和转移性胸膜疾病等。但最常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其次是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发病年龄一般45~65岁。这种患者的肺大泡形成不像原发性气胸那样由肺泡破裂引起,而是肺泡壁的进行性破坏所致。因这种患者原有肺储备功能较低,临床处理比较复杂,其气胸所致的死亡率较高。月经期气胸的发生与月经周期变化有关,并且常常复发。多见于30~40岁的女性,24~48小时内

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气胸通常为右侧,但左侧甚至双侧气胸者亦有报道。婴儿时期发生气胸者虽不多见,但亦有报道出生后婴儿立即行X线照片检查,发生气胸者占全部婴儿的1%~2%。其中,有症状的气胸接近0. 5%,男婴儿发生气胸是女婴的2倍。多数患儿出生时不顺利或有胎儿窒息、复苏、难产或伴有胎粪、血液或黏膜误吸。伴有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婴儿气胸发病率较高,无RDS的婴儿发生新生儿气胸的机制与肺初次膨胀力学有关。出生时,肺泡迅速开放,但如果支气管由于吸入血液、胎粪或黏膜发生阻塞,经过肺的压力达45cmH20,就可以使新生儿肺泡破裂,从而发生婴儿气胸。 【临床表现】 1.原发自发性气胸的主要症状是胸痛和呼吸困难。 2.继发自发性气胸常常使得患者已有损害的肺功能降低更为严重,临床症状也远比原发自发性气胸严重得多。绝大多数继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均有呼吸困难。 3.月经期气胸的临床特征主要有:①气胸仅在月经期发生;②每月连续或间歇多次出现;③以30~40岁者最为多见;④几乎都在右侧;⑤多数呼吸困难症状较轻;⑥常合并胸腔、膈肌子宫内膜异位症(2%~37%);⑦常伴有微小的膈肌缺损“微孔”(17%~47%);⑧妊娠或应用卵巢功能抑制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时间:2017年9月15日主持人:封旭英 地点:骨二科医生办公室记录人:李雅琳护士长封旭英:今天我们针对28床自发性气胸进行护理查房,首先了解一下查房目的 掌握自发性气胸相关知识 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气胸发生后紧急排气方法 概述 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临床分型 闭合(单纯)性气胸 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张力(高压)性气胸

临床表现 胸痛呼吸困难咳嗽休克 症并发 纵膈气肿 皮下气肿 血气胸 脓气胸 保守治疗 主要适用稳定型小量闭合性气胸 具体方法:严格卧床休息、给氧,支气管痉挛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酌情给予镇静镇痛等药物。 手术治疗 ⑴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气胸 ⑵张力性气胸引流失败 ⑶大量血气胸 下面由责任护士李雅琳介绍病情:

责任护士李雅琳:患者28床,唐浩钧,男,16岁,因1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气促,当时未引起重视,继而出现右胸部疼痛,呼吸活动受限,休息后稍缓解,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与治疗,由其家属带送遂来我院急门诊就诊,经查胸部X线提示:右侧气胸,门诊以“右侧自发性气胸”收住我科治疗。入院时查:体温36.4℃脉搏8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74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面容正常,表情痛苦,精神困倦,被动体位,步行入科。于次日9:20在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闭11:00安返病房,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于床旁,胸腔闭式引流管保留通畅,胸腔闭式引流水柱波动良好。 床旁体查:体温36.6℃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5/70mHg 。针对患者问题提出以下护理问题。 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扩张能力下降、切口疼痛有关 2、疼痛(胸痛)与胸部伤口及胸腔置管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胸腔置管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气胸防治的相关知识 5 胸腔闭式引流效能降低 6 便秘 7 营养失调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评估】 1、病人产生气胸的原因。 2、病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及休克。 3、有无胸痛,疼痛的部位和性质;有无开放性伤口、气管有无偏移、有无纵隔摆动。 4、胸部体征,如叩诊有无鼓音,呼吸音是否清晰。 5、病人的心理状态。 6、胸腔闭式引流的有效性,胸壁伤口情况,局部有无皮下气肿。 【护理】 1、一般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神志、瞳孔,胸部和腹部体征以及肢体活动情况等。 (2)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缺氧症状。病人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应予以吸氧,氧流量2-4L/min,血压平稳者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 (3)预防便秘,多食富含维生素、粗纤维食物。 (4)胸腔闭式引流时,应准备好物品,配合医师完成。护士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及病情解释。

(5)肺压缩〈20%无明显症状,只需卧床休息,不许抽气,气体可在2-3周内自行更改。 (6)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给予止咳剂。 2、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60-100cm。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应确保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下2-3cm。 (2)妥善放置、固定引流系统,防止踢倒,病人翻身活动是防止管子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3)病人处于舒适的半卧位,自然呼吸、咳嗽。 (4)放置引流管后鼓励病人深呼吸,利于胸内气体排除,促进肺复张。 (5)严密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是否通畅及伤口情况,有无皮下气肿,胸痛剧烈时给予止痛药。 (6)当肺已基本复张时,需夹闭引流管,观察24h,如病情稳定可拔管。 (7)处理伤口、引流管及引流瓶更换无菌生理盐水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健康指导】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平时多吃粗纤维食物。 3、气胸痊愈后,一个月内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复发。 4、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立即到医院救治。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措施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1-05-31T14:48:58.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陆春娟[导读]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陆春娟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 15002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6-0292-02 【摘要】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关键词】自发性气胸配合护理 正常人体胸膜腔是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构成的密闭腔隙,其内的压力为负压,低于大气压3-5cmH2O,以保障肺脏呈膨胀状态,参与正常的通气与换气。气胸就是胸膜腔内进入一定的气体,使肺组织受压萎陷而引起的,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它是肺科的常见病,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否则将引起肺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自发性气胸根据脏层胸膜破裂的情况和胸膜腔的压力在临床上可以分为闭合性气胸(单纯性)、开放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 (一)生活护理 发生气胸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用力排便、剧咳、打喷嚏等,以免使气道压力突然增高而造成肺与胸膜破裂,注意调节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营养供给,防止便秘。 (二)心理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病人由于肺扩张能力下降、疼痛、缺氧等,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心理,因此,应该多巡视病房,尽量陪伴在病人身边,尤其是在严重呼吸困难期间,允许病人提问和表达焦虑紧张隋绪,同时告知病人有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法,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告诉其疼痛产生的原因,消除病人对治疗和疾病本身的恐惧、焦虑和紧张,增加病人的信心,使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疗。 (三)治疗配合 1.病情观察病情轻重取决于气体进入胸腔的速度、肺萎缩的程度、肺部的基础疾病及并发症,临床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患侧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程度,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冷汗、发绀、呼吸浅快,甚至发生呼吸衰竭,查体时可发现气胸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语颤和呼吸音均减低或消失,气管向键侧移位,应立即通知医生予以对症处理。 若伴有胸腔内大出血,可发生休克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心率、尿量等变化。 临床上常见有气胸病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由于气胸的表现可以酷似其他心肺疾患,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因而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患者如有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的症状,应考虑气胸的可能,应根据病史和体征认真进行鉴别,协助病人及时做胸部X线检查,以便及早明确诊断。 注意观察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是指病人在排气过程中或排气后短时间内发生的同侧肺水肿,多在大量气胸、肺被压缩时间较长,一次大量排气时发生。临床表现为迅速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听诊有肺部水泡音。一旦出现,应按急性肺水肿处理。 2.对症处理 (1)胸痛、咳嗽、呼吸困难:气胸病人胸痛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治疗,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止咳、镇痛药物,做好心理护理,嘱患者放松心情,不要紧张。张力性气胸或血气胸如发生休克的患者应备好胸腔闭式引流用物及抢救药品。 (2)并发症护理 1)血气胸:气胸发生后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常因壁、脏层胸膜粘连部位的血管被撕裂所致,当有血性引流液时应严格记录引流量,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变化,待肺复张后出血多能停止,如继续出血不止,要积极做好术前准备,以备手术治疗。 2)脓气胸:常合并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等,或由于食管穿孔至胸腔,需紧急行胸腔引流排脓排气,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性状及引流量,注意病人体温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胸腔引流通畅,并给予控制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 (四)用药护理 病人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及时评价止痛效果并观察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取得有效处理。有胸腔引流的病人,肺完全复张后可引起胸痛,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并且向病人解释,以消除紧张心理,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刺激性咳嗽较剧烈者,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咳药物。用药后及时评估药物疗效,及时反馈。 (五)健康指导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剧烈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平时多吃粗纤维食物;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抬举重物以防止复发;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应立即到医院救治。 参考文献 [1] 朱怡然.自发性气胸及护理.临床护理全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7:38. [2] 佟学一.引起自发性气胸的原因及发病机理如何.护理医学问答.第一版. 武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0. [3] 彭莉,张秀琼.自发性闭合型气胸的护理加氧疗.护士进修杂志,1995,12:23. [4] 陶促为.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744.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一、概念 气胸是由于肺泡连同脏层胸膜破裂,空气经裂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内负压变为正压,导致肺脏萎缩,甚至纵隔移位。病人可有胸痛、气急、窒息感。严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症状。 二、病因 1、自发性气胸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结核最为常见。 2、航空、潜水作业如无适当防护措施,从高空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或持续正压人工呼吸加压过高时都可发生气胸。 3、抬举重物用力过猛、剧咳、屏气有时也可以诱发气胸。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1)胸痛:多在剧咳、用力、剧烈体力活动时,偶在休息时,突感一侧胸痛,如刀割样或针刺样,多伴胸闷、气促。 (2)呼吸困难:有作者统计,发现老年人80%以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症状不如青年人多见,可能由于老年人对疼痛反应不敏感,张力性气胸的病人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紫绀。 (3)刺激性干咳:大约66%的病人出现,多由于胸腔内气体刺激胸膜而产生。此外,张力性气胸可有烦躁不安,呼吸衰竭、意识丧失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表现。 2、体征:呼吸增快,发绀,气管向健侧移位;患者胸部隆突,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和语颤减弱。 3,、并发症:有脓气胸、血气胸、纵膈气胸、皮下气胸及呼吸衰竭。 四、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可见患侧透光度增强,内无肺纹理,肺被压向肺门,呈高密度影,外缘成弧形或分叶状,如胸腔有积液或积血,可见液平面。 2、肺功能检查:急性气胸,肺萎陷>20%时,肺活量、肺容量下降,呈限制性通气障碍。 3、血气分析:可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五、护理 (一)症状护理

1、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病人采取舒适卧位,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治疗,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止咳镇痛药物,做好心理护理,嘱患者放松心情,不要紧张。 2、并发症的护理 (1)血气胸:气胸发生后短时间为大量出血,常因壁、脏层胸膜粘连部位的血管被撕裂所致,当有血性引流液时应严格记录引流量,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变化,待肺复张后出血多能停止,如继续出血不止,要积极做好手术准备,以备手术治疗。 (2)脓气胸:常合并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或由于食管穿孔至胸腔,需紧急行胸腔引流排脓排气,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性状及引流量,注意病人体温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胸腔引流通畅,并给予控制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 3各种治疗护理 (1)排气治疗:操作前应认真评估患者,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程序和注意事项,消除顾虑。对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必要时给予镇静止痛药物。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血压下降、昏厥等胸膜刺激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咳泡沫痰或咯血现象,提示穿刺针损伤肺组织,应立即停止穿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抽气后不久的病人又出现胸痛、气急等症状,提示有张力性气胸的可能,应通知医师并备好胸腔闭式引流的物品,协助做胸腔闭式引流术。 (2)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60~100cm,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应确保玻璃管下端在水平面下2~3cm;妥善放置、固定引流系统,防止踢倒,病人翻身活动时防止管子受压、打折、扭曲、脱出;病人处于舒适的半卧位,自然呼吸、咳嗽;放置引流管后鼓励病人适当深呼吸,利于胸内气体排出,促进肺复张;严密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是否通畅及伤口情况,有无皮下气肿,胸痛剧烈时给予止痛药;当胸片提示肺已复张时,需夹闭引流管,观察24h,病人无呼吸困难则可拔管;处理伤口、及引流瓶更换无菌生理盐水时注意无菌操作。 (二)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神志、胸部和腹部体征以及肢体活动、缺氧情况。病人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应予以吸氧,氧流量2~4L/min,血压平稳者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 2、注意观察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是指病人在排气过程中或排气后短时间内发生的同侧肺水肿,多在大量气胸、肺被压缩时间较长,一次大量排气时发生。临床表现为迅速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咯泡沫样痰,听诊有肺部水泡音。一旦出现应按急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