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初中数学中实施有效分层次教学

白水县城关一中王建龙

摘要: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认为在课程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使他们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上学有所得。

关键词:初中数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随着我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造成在同一班级里学生的思维品质、知识、能力差异十分突出。特别是当前我国正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许多省市实施小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取消重点初中等措施,这样各校、各班内的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就更显著了。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如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层教学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核心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一、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分层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人们对社会现状片面理解,认为现今社会只要有钱,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因此,好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只要认识字,只要懂得算账就行,因此,造成学习的氛围不浓。我对数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初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动机上,25%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算账,32.5%的学生因为未来的个人发展,意识到数学

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而学习,12.5%的学生为了毕业证书和出于家长的强迫而被动学习,12.5%的学生无明确目标和动机;在学习兴趣上,57.5%的学生对数学保持一定的喜欢程度,但是这些兴趣大多为直接兴趣,具有暂时性;在学习自信心上,37.5%的学生有时信心十足,有时又缺乏足够的自信。

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学生在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智能有所不同,产生了数学成绩、能力的优秀学生,中等生,后进生。所谓优秀、中等,后进生是相对的,可以改变的,理论上说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变成优秀生。教学的目的就是减少后进生数量,提升优秀率,全体学生学有所获,人人有进步。

三、“分层教学”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让每个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培养,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分层教学实施到数学的“学生主体、教学目标、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测评”的每一个环节,力争使各层次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近几年来,本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直在尝试,从教学结果看,不仅效果不错,而且还能解决许多教学实际问题。实施“分层教学”,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一)学生主体层次化

分层教学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成绩、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编组。一般将学生分为三个组:C组是学习有困难的,B组是成绩中等的,A组是成绩拔尖的。但所分的层次是动态的。这个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的成绩和平时解答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分层教学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心里明白:分层是相对的,也是短暂的,优会落伍、差可创优。只要熟悉自我、建立信心、能力和水平可以提高,成绩可以优保持、差上升。

(二)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为标准,课堂设计以课本为主体,不拔高要求设置疑问,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作眼点,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中等生会学,后进生基本学会为前提条件,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C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A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基本三角函数”时,应要求C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

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A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三)、备课层次化

备课是教学的前奏,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内容广泛,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我在备课时,既重视备教材,备教法,更注重备学生。实行分层备课,即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备课时将学生大致分为三类(即三个层次,教师心中有数即可)。然后,按《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三类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练习等,写出分层次、分等级的教学方案,具体教学目标体现为一类学生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第二类学生则要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外还要较灵活运用知识,第三类学生要达到《课标》的较高要求,会对知识达到触类旁通。

(四)、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拓展思维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学时要面向中等生,兼顾优生和学困生。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例如: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我在讲解时是这样做的,先出示准备好的表格,让学生先解方程,再计算X1+X2,X1·X2的值,填入表格。方程的两个根,两根和,两根积。然后让学生思考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与方程系数有何关系,让每个学生在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探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并且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到成功的愉悦。在大多数

同学都发现和掌握这一规律的基础上,我又将问题进一步的拓展延伸,我又编写了一题:例如,已知X1,X2是方程X2-5X+6=0的两根,,试求,(1)X1+X2和X12-X22的值。此问题旨在让那些基础好的悟性高的有较高数学素质的学生课下独立思考,或同学之间合作交流、探讨,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又培养了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通过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施展身手的机会。因此,课堂教学只要教师主导好,使教学富有弹性,就能使优生“吃得饱,吃得好”,又能使中等生“吃得了”,更能让学困生“有得吃”。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有所提升,从而带动整体成绩的大面积提高。

(五)、作业批改层次化

批改作业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延展,学生作业又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反馈。精心设计练习,认真审阅作业,既是教师对所教的反思,又能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首先,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分等级层次。如①难度系数要有大有小。②题型要有必做题、选做题。其次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有不同的要求,如,对于优生(包括中等生)对于他们作业错误,指出毛病所在;让他们自己再思考、探讨,并加以订正,而对于那些学困生则要降低门槛,不仅要指出错误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