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两次转型的基本结论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困境与突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困境与突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困境与突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一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型,这是一场困难而又复杂的转型过程。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可能的突破方法。

一、困境1.1 老旧体制的惯性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了多年,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间的紧密联系和资源配置依赖习惯已根深蒂固。

这种体制带来的惯性,使得经济转型的步伐受限,难以迅速转变为市场经济。

1.2 产权不明晰和监管不力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的痛点。

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往往属于政府部门所有,产权划分不明确。

而市场经济要求明晰的产权,以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1.3 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地区面临着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困境愈发突出。

这导致了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给经济转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突破方法2.1 推进产权改革产权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一步。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明确产权归属和保护措施,加强对产权的保护和监督,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

2.2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为了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

只有依法行事,才能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2.3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为了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困境,中国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这包括加大对资源匮乏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互利合作。

2.4 提高人民素质和创新能力一个成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中国应该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提高人民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持。

三、结论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任务,其中困境不可避免,但也有突破的方法。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

高速增长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暴露出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推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背景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以高速增长而闻名于世。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高速增长也伴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等问题。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

全球经济的新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挑战,需要通过创新、改革来应对。

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转型需求1. 资源环境压力高速增长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能源、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转型向高质量发展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制度问题在高速增长的时期,一些制度体制不完善的问题逐渐浮现。

需要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法治环境,以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 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中,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需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和培养创新人才,以推动经济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三、转型路径1. 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

同时,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改革创新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需要加强政府管理的简化和规范,促进市场化的改革,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鼓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创新。

3. 提高质量和效益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作用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作用研究

推动绿色发展
01
经济转型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绿色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2
经济转型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03
经济转型不仅关注经济增长,还注重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方
面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04
中国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 示
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空气和水污染等。
社会不公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社会不公问题,如收入 差距扩大、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
对未来的启示与展望
深化改革开放
中国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市场化改 革,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政府效率。
加强环境保护
中国应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减少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经济转型的作用
研究分析了经济转型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包括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改善民生福祉、促 进结构优化等。同时,也指出了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之处
尽管该研究已经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和 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之处,例如对某些历史事件和政策的解释 不够深入,缺乏对一些重要领域的关注等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些方 面。
01
02
03
增强企业竞争力
经济转型促使企业更加注 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提高产业竞争力
经济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 整和升级,发展高技术含 量、高附加值的产业,提 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经济转型促使中国从全球 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 ,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 位。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1.农村改革和第一次产业升级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经济改革主要集中在农村经济领域。

在此期间,农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和土地承包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经济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同时,为了提高第一产业的竞争力,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2.第二次产业升级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第二产业开始面临深度危机。

为此,政府提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战略,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这一时期,中国的第二产业实现了从简单的手工制造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的转型。

3.第三次产业升级21世纪初,中国的第三产业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为了提高第三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包括加强对服务业的投资和扶持、促进不同行业间的协同发展等,推动了服务业向高附加值、高知识和高技术方向升级。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1.快速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惊人的速度。

从1978年到2019年,GDP从367.9亿元增长至90.0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4%。

2.城乡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城市的繁荣,也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通过扶贫政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农村地区的人口贫困率逐渐下降,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3.科技支撑中国持续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提高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创新国家。

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

四、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1.经济增长放缓: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增长率逐渐放缓。

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突破发展瓶颈。

2.贫富差距扩大: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很大进步,但是贫富差距也随之扩大。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中长期趋势展望(ppt196张)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中长期趋势展望(ppt196张)
现在的形势与2008年上半年有些类似当然由于再次发生同样级别危机概率不是很高因此不必过于担心下一步经济增长会像2008年四季度那样急剧下滑但物价也不会像20082009年那样容易控制充分认识抑制通货膨胀的艰巨性仍然必要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宋立研究员 与中长期趋势展望
报告人简历
• 宋 立,经济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 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主要研究宏观经济与财政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 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数十篇,出 版学术著作和研究报告多部,多篇研究报告获得部委级领 导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肯定性批示。 • 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省部级及中国投资学会等等 学术团体优秀研究成果奖励30多项。
• 2011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241365亿元,同比增长24.9%,增速与1-9月份持 平。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83938亿元,增长 12.4%。 • 从环比看,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 长1.34%。比9月份有所加快。 • 分产业看,1-10月份,第一产业投资5656亿元, 同比增长28.2%;第二产业投资105605亿元,增长 26.9%;第三产业投资130104亿元,增长23.3%。 • 1-10月份,工业投资102869亿元,增长26.6%;其 中,采矿业投资8767亿元,增长18.4%;制造业投
13
GDP 19792010
人均GDP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 社会消费 投资 品零售 21.2 15.5
9.9
8.8
11.4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和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和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和转型升级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成就不能仅仅归因于高速经济增长和廉价劳动力的利用,更多的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和转型升级。

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新常态是指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特点是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增长稳定在新常态模式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趋于稳定,不再像之前那样大起大落。

2019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为6.1%,虽然低于以往,但是这个数字已经足以支撑全球经济,并且让中国经济持续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

2、消费升级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也意味着中国消费者不再只是关注低价商品,而是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

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消费升级已经开始。

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品牌和体验,这种趋势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3、创新驱动在新常态模式下,中国也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这是为了弥补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从而加速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之一。

三、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指通过重大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来转变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重视服务业发展在过去,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而服务业的比重比较低。

但是,在新常态下,服务业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因此,中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扶持服务业的发展。

在世界服务贸易领域,中国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加快科技创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开始着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机构和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3、倡导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也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这是环境保护得到重视的体现。

从解决“雾霾天”到提高环保标准,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确保健康的环境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报告结论

中国经济发展报告结论

中国经济发展报告结论
根据最新的中国经济发展报告,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GDP增速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稳定状态,2019年GDP增速约为6.1%,与上年基本持平。

尽管外部环境不稳定,中国经济仍然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2. 消费升级加速:消费升级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产阶级的崛起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加速了对高品质、创新和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消费升级的加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 投资结构优化:中国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与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投资结构的优化。

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并推动中国成为一个创新驱动型经济体。

4. 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中国持续推动对外开放,进一步吸引外资和技术转移。

中国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和区域性自贸协定。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的经济全球化。

5. 科技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发展报告指出,科技创新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中国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创新创业,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

科技创新的推动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努力提升全球化合作水平。

然而,随着外部不确定性增加,中国仍需面对一些挑战,如贸易摩擦和结构性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也迅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升级的时期。

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的转型升级更加紧迫,中国的市场经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背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长,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

中国的市场经济主要分为传统的规模型市场经济和创新型市场经济。

传统的规模型市场经济通过提高产能来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模式已经没有了可持续性。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市场经济也遭遇了低迷期,这要求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升级。

创新型市场经济则强调从需求、产业、模式三个角度来实现经济增长。

中国的互联网、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然而,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传统产业仍然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以企业为中心,以竞争为导向,以市场为机制,以创新为动力。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显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向高质量转型升级。

二、前景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创新。

创新是中国市场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我们需要加大创新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推进重要领域的创新,形成全链条、全领域、多层次的创新体系。

2. 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市场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加强政府引导和规范作用。

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和市场监管者,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对于市场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的职责、职能和管理,完善市场体系,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融合。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发展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发展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被称为“新常态”。

在这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趋于缓慢,但经济质量与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与其发展。

I. 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7%左右。

然而,在近两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国迈向了经济转型阶段。

从制造业发展到服务业,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变。

这一转型将不再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而是依靠技术进步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因此,中国制造业将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II. 企业的开放和市场化在新常态下,中国的企业将面临更多的竞争。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的企业需要向外开放,并更好地融入市场化的环境。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包括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政府还应该通过鼓励竞争,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来激发企业创新和提高产业水平。

III.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在新常态下,中国的企业必须更加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过去几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政府应该继续支持这些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来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IV. 投资与活跃市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意味着更加广泛和活跃的市场,以及倾向于投资的趋势。

因此,政府应该为投资提供更多的机会,推动更多的交易市场发展,促进投资和金融发展之间的互动。

V. 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中国的高素质劳动力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获取。

政府应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市场发展和产业转型过程。

传统的中西部地区也需要重视,那里的人口大多数还是非常懂得劳动,它们因为市场转型并不会失业,而是继续上升职级。

这样,企业也会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这是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正常过程。

VI. 环境保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如何保护环境,并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协调是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并阐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中国经济增长趋势1. 高速增长阶段:自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这一阶段以年均GDP增速超过9%为特征。

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大规模的投资都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2. 转型调整阶段: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逐渐进入转型调整阶段。

为了解决资源环境矛盾和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这一阶段以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重点。

3. 新常态阶段:自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阶段。

这一阶段以经济增速放缓为特征,但增长质量提高。

中国经济调整结构,以消费升级、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手段,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1. 人口因素: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红利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减弱。

2. 投资因素:长期以来,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政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投资动力。

3. 外部需求因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外部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巨大。

国际贸易的波动、全球经济景气程度以及各国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中国的出口带来影响。

4. 结构调整因素: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推进技术创新以及提高服务业比重,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 政府政策因素: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中国政府可以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引导。

三、结论在人口因素逐渐减弱、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阶段。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路径分析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路径分析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路径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路径分析介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在过去几十年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制度变迁路径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体制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通过五年计划等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市场的作用相对较小。

二、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开放政策在1978年被正式提出,这一政策的背景是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效率低下,企业管理不善,产能过剩等问题亟待解决。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决定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市场经济的初步探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从1978年开始,重点是解放生产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这一时期,中国引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承包土地并自主决定种植和销售方式,这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深化改革进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逐渐放开了对国有企业的控制,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1984年,中国正式成立了深圳经济特区,引入外资和市场经济机制,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创了新的局面。

此后,中国陆续建立了其他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的引进。

五、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1992年,中国召开了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

在随后的几年中,中国相继实施了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市场化改革。

六、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势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使得中国经济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优势。

市场资源配置决定了经济活力的释放,创新和竞争也得以加强。

市场经济下的中国经济体制具备了更加灵活、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有效经济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结论

有效经济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结论

有效经济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结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差的问题,设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区等,集中有限资源在这些区域内完善基础设施,实行一站式服务,由此,新的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迅速变成竞争优势,从而带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市场化转轨。

随着资本快速积累,原来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变成新的比较优势,企业有了自生能力,为消除保护补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发展和转型中始终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有机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随着客观条件变化,中国进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各种新的内外矛盾冲突将继续涌现,我坚信只要抱着改革永远在路上的决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有效市场,以提高效率;同时,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以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必将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由于发展条件的相似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也将有助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克服发展和转型中的困难,实现现代化的梦想。

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

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

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篇一: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第一章:引言经济转型与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重要的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然而,近几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冠疫情后的“新常态”,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这也是经济转型与升级的必然结果。

本文将介绍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经济转型的途径和措施。

第二章: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的意义1. 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在过去的发展中,中国经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的模式进行发展,增长方式单一,经济的发展质量存在不少问题。

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使中国经济能够适应国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需求。

2. 推动全球长远发展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通过经济转型与升级,推动提升中国经济体量的同时,也会推动全球经济的长远发展。

第三章:经济转型的途径和措施1.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可通过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打造品牌企业,促进市场开放和竞争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2. 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通过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向新产业转型发展,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此外,还可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等措施,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3. 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当今工业界的主流趋势,也是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推进智能制造,可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模块化和服务化,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效益和质量。

第四章: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面临的挑战1. 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老年化程度不断升级,这会对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也会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 服务行业低水平发展服务行业目前占中国经济比重仍然较低,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未来的投资加快步伐,才能带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导论罗纳德.科斯对中国经济变革给出了三个基本性结论:1、“最伟大”:开始于1978年的经济转型是“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经济变革计划”2、“非计划”:“引领中国走向现在市场经济的一系列事件并非有目的的人为计划,其结果完全出人意料”3、“意外性”:科斯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哈耶克“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理论的一个极佳案例。

在现有制度的经济学框架下无法完整的解释中国的崛起。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崩溃中国居民的消费支出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更多依靠贸易顺差维系工业正常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中国投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造成的。

“中国历史的基本面”“统一的文化”(结束乱世;集权、独裁、专制)两个研究工具1、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2、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郡县制度:人事任命,避免地方割据;尊儒制度:意识形态的大一统;科举制度:吸纳社会精英;国有专营制度:重要资源的国营化垄断,控制国计民生)两个结论1、最近三十多年的经济大崛起与其说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倒不如说是两千年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我们迄今仍有陷进历史的闭环逻辑的危险;2、中国经济制度上的“结构性缺陷”,是一个“建设性结果”,它与维持千年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密不可分的重大关系。

第一讲管仲变法: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重商主义的试验)从春秋时期到12世纪的北宋——变革是基于扩张的需要之后到18世纪初期的“康乾盛世”——以稳定为主中国从第一次搞经济变革开始就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观念的优先往往比资源的优先更重要。

管仲变法1、“四民分业,士农工商”(创意城市与产业集群;小镇经济)(专业分工、子承父业,把社会各阶层按职业来划分管理;并无先后尊卑之分)2、“放活微观,管制宏观”“放活微观”:对内刺激商品经济的发育,对外降低关税,形成“如水归壑”的市场聚集效应(单一税制:在关隘征过了的,在市场就不用征了;为活跃市场,首开国营色情业,娼妓业的“祖师爷”)“管制宏观”: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从财政、税收和价格三方面入手。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汇报人:2023-12-14•引言•中国近代经济起步与发展•经济发展特点与结构变化目录•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经济发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结论与展望01引言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是指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中国逐渐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型。

同时,也面临着外来侵略、民族危机和社会动荡等重重困难。

主题介绍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伸向中国伸向中国边疆地区,方便的交通使列强在华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19世纪末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

20世纪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背景介绍02中国近代经济起步与发展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起步洋务运动背景清朝末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近代工业发展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建立了多个近代工业项目,如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涉及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

洋务运动的意义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兴起,民间资本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多个领域得到发展,如纺织、造纸、采矿等,涌现出一批民族企业家和品牌。

民族资本主义的意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外国资本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投资于中国的近代工业。

外国资本的进入外国资本的竞争外国资本的影响外国资本的进入加剧了中国市场的竞争,对中国的民族工业造成了冲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自1978年以来,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

本文将从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历史进程1.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各个经济领域进行计划调控。

然而,这种体制存在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中国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2. 第二阶段:市场化改革与外向型经济发展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中国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放开价格、财政、金融等领域的管制和限制。

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并加强与国际贸易的合作。

3. 第三阶段:改革创新与现代化建设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二、发展趋势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传统产业结构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为此,中国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 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创新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3. 推进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合作。

中国将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扩大进口,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因此,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变化事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变化事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变化事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变化和巨大的成就。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里,经济持续增长,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经济发展变化在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包括经济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创新科技的崛起等。

首先,中国的经济规模在近十年中持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10年的约6万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约1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7。

这使得中国经济成为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仅仅是靠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其次,中国的产业结构在近十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中国经济已经由过去的以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以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模式。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而服务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崛起。

这种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也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此外,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近年来,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消费结构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对于服装、食品、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一环。

最后,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突破和进步也值得关注。

近十年来,中国加大了对创新科技的投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例如,中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云计算、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之一。

这些科技创新的突破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中国改革开放的回顾

中国改革开放的回顾

中国改革开放的回顾、反思与前瞻(提纲)南岭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回顾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但那时候,中国经济体制还是传统的计划体制,在传统体制下搞经济改革,必然是“洋跃进”。

这个体制的特征,是指令性计划(国家或集体)——行政手段——执行者(企业或生产经营单位,在传统体制下,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企业)。

这一体制能够动员资源、集中资源实现重点目标。

但其主要弊端是低效率。

因为1、在这个体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与经济利益脱节,调动不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

2、在这个体制下,经济之间的联系被行政手段分割,经济规律被指令性计划破坏,行政手段控制经济活动。

3、宏观指令者只关照到物资供求的平衡,无法关照价值的平衡、潜在供求的平衡、资源配臵的平衡。

4、这个体制是内循环的,与国际市场联系弱。

这个体制的效率,可以通过1978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反映出来。

要把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历史要求走出一条新路。

这条新路是逼出来的,试出来的,甚至有人说是“骗”出来的。

纵观20多年的改革开放,起步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大的方面考察,主要脉络是:×农村: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新组织因素×城市:国企扩大自主权——承包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因素不断增加×价格:放开部分消费品价格——价格双轨制(生产资料价格、消费品价格)——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及部分价格政府管制×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机制:市场拾遗补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计划和市场并存——市场配臵资源的范围日益扩大×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全方位开放——加入WTO×理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关于中国的10项研究结论

他关于中国的10项研究结论

他关于中国的10项研究结论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涉及各个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他们关于中国的10项研究结论。

1.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的经济增长、国防实力以及地缘政治地位的提升,都使得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正在从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经济转变为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

这种转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人口问题与社会变革:中国的人口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学者们研究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性别失衡以及农村人口流动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4.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学者们研究了中国的空气污染、水资源问题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提出了环境治理的建议。

5.政治体制与社会变迁: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变革一直备受研究关注。

学者们研究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权力分配以及社会阶层的变化,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6.民族问题与多元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学者们研究了中国的民族关系、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保护,并提出了促进民族和谐发展的建议。

7.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学者们研究了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医疗保障以及贫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8.文化与传媒:学者们研究了中国的文化传统、现代文化产业以及传媒发展。

他们关注中国的文化输出和文化认同问题,并提出了文化政策的建议。

9.农村发展与城乡差距:中国的城乡差距一直是研究的焦点。

学者们研究了农村发展与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以及城乡统筹发展,并提出了减少城乡差距的政策建议。

10.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国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一直备受关注。

学者们研究了中国的教育改革、职业教育以及人才流动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的重新解读

中国经济的重新解读

中国经济的重新解读标题:中国经济的重新解读:从快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的快速增长曾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和关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中国经济进行重新解读,探讨其从快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变革阶段1.1 中国经济的起步阶段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状态,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1.2 改革开放与经济改革的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包括市场化改革、私有化改革和外向型经济战略,从而推动了经济的腾飞和快速增长。

1.3 快速增长的推动因素中国快速增长的推动因素包括劳动力红利、外资吸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二、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和现状2.1 转型的背景和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全球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转型的挑战,如产业结构升级、收入分配不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2 中国经济的转型战略和政策为了应对转型的挑战,中国制定了一系列转型战略和政策,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等,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3 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成果中国在转型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推进绿色发展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逐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三、中国经济转型的展望和影响3.1 展望中国经济的转型方向未来,中国经济的转型方向将注重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强产业升级和改革创新,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稳定和高质量的发展。

3.2 中国经济转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转型对全球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对全球供应链的重塑、全球市场的重新定位和贸易格局的调整等,这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结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快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这是一个艰巨而必要的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两次转型的基本结论中国经济两次转型的基本结论张建君中国经济的两次转型,创造了两个经济奇迹。

一是从1952-1969年快速建立了国民经济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从农业国家向初步工业化国家的转变,原子弹成功试爆、卫星上天,确立了中国成为一个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一切方面独立自主发展的大国国际地位,创造了快速工业化发展的奇迹;二是从1978到现在快速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型,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由落后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成就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模式,创造了快速现代化发展的奇迹。

从1952-2008年中国GDP保持了8.1%的增长率,这56年的经济高速成长证明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成功的;1952年我国GDP 总量只有679亿元,2008年实际超过了77倍,这既有新中国经济建设所奠定的坚实经济基础,更是中国转型经济所创造的经济奇迹。

中国经济转型的奇迹,在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称赞。

从改革缘起的经济增长主题,到改革探索和体制突破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及不断的改革深化,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改革道路,成为转型经济的中国模式,成就了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中国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整数关口,意味着已经有三代人与改革同呼吸、共命运。

改革还待大发展,但必要的检点,是更好发展的起点。

为此,有必要对30年的经济转型加以简要的总结。

改革30年,中国不但初步完成了经济转型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中国奇迹;而且中国经济转型的经济成就令世界注目。

改革转型30年,既要体制改革又要经济增长,按照热若尔·罗兰的话来说:“这一困难可以与飞机飞行中拆换发动机相比”。

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率年均保持在9.8%以上的水平。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8年中国人均GDP再创3000美元的大关;中国人均GDP进入了快速翻倍增长的发展时期。

按照中国官方的标准,目前中国贫困人口不足3000万,有效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这就使中国的经济转型不但区别于其他转型国家“转型衰退”的特点,而且带有十分典型的福利增进的转型特征,使得改革的成果较为普遍的造福于中国人民。

通过对中国模式的转型过程的描述及主要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反映中国经济转型道路逻辑经验和模式特征的基本结论。

一、转型要破除模式崇拜和理论教条中国的两次转型,虽然创造了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奇迹。

但两次转型,形成了两种教条,出现了两种模式崇拜,值得警惕。

一种模式崇拜是苏联模式,把苏联模式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道路,任何改革和偏离都是修正主义或者离经叛道,使得中国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尽管毛泽东主席明确提出“以苏为戒”,但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仍然未能在中国幸免。

同时,作为社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极左社会氛围中出现了教条化的发展趋势。

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陷于停滞,社会氛围和思想意识形态陷于僵化。

最终不得不通过解放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才启动了中国的改革新征程。

另一种模式崇拜就是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把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看作是最好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按图索骥试图进行制度移植,形成了许多改革矛盾、甚至改革危机,若非苏、东转型教训、拉美模式警示,则中国几乎很难独善其身。

其中,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成为新的理论教条,这种和中国现实格格不入的理论教条,在许多改革领域的实践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了激烈的改革争论和严重的民生问题。

不同国家转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转型作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必须破除不恰当的模式崇拜和理论教条,有借鉴而不是照搬、有创新而不是移植,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教条,更是一个美丽的转型陷阱,欧美市场经济的发达模式是其国家生产力体系长期发展的结果,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的架构也经过了各种力量长期的博弈,转型国家不可能成功拷贝这些因素,必须注重政治、经济改革的本土化经验和历史因素,体现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和制度框架的稳定性。

二、转型目标要反映制度要求和民族特点转型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延续过程,是更新而不是割断历史联系的凭空创造过程。

因此,经济转型的目标体系要反映社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民族特点,要体现历史逻辑合理演进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就有效兼容了市场力量的自发演进和政府主导转型的改革意图。

从我国经济体制变迁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市场化主体的独立化存在是经济体制变迁中的自我发动力量,不能采取先入为主的制度理念,更不能拷贝其他国家的经济模式。

这种力量的形成,首先是与制度变迁的市场经济本性和内容相吻合的产权主体的界定和独立化运营;其次,政府的制度供给和创新是培育这种力量的初始推动力;最后,这一力量产生作用的基础具有民族特点,即中国社会的集体主义和政府权威传统的结合。

中华民族和西方社会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西方社会奉行个人主义和反政府主义传统,而中国社会则具有高度的政府权威主义传统,容易形成有效的引导和互动,传统社会框架的主要特点是集体主义的伦理观念。

在转型过程中,这种独立化的利益主体在市场化的环境中能够自主创新制度,并成为制度变迁的推动者,允许市场力量的自发探索是经济转型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从而使转型的目标模式既具有社会制度的一般要求,又兼顾了民族经济力量演进的自身特征。

三、转型过程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改革趋向是政府在体制变迁中的主要功能,也是利益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根本保障。

我国制度变迁中政府正是充分地发挥了这一作用,很好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的问题,从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渐次引导到正式制度的变迁和创新,才能克服数次经济社会的波动、甚至危机,保证了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下,推动这一制度变迁最强大的力量是市场化主体身份的界定,这种市场利益主体的培育和形成是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力量,政府的作用就在于有效地主导这一转型过程。

这样,转型就具有本土化制度创新的可能,也增强了政府对转型过程的控制能力,使得市场力量和政府目标实现了有机的融和。

例如,及时地肯定和确认产权主体,顺利地促进其向新体制的市场化利益主体转变,可以说我国政府在这一制度变迁中作用的发挥是恰当的。

政府在体制变迁中的这一绩效大大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成本费用。

实际证明,转型国家必须强化政府在其中的主导性作用;在加强经济领域权力市场化改革有序进行的同时,强化政府对整个社会制度变迁的控制和引导能力。

四、转型要注重改革的阶段性推进和调整经济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逐步确立转型经济的阶段性目标,深化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认识是个非常成功的转型经验。

中国经济转型就采取了典型的阶段推进战略,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确立阶段性的转型目标以及服务于这个目标的配套改革措施;伴随阶段的转换,形成新的转型目标并在配套改革方案中确立新的改革重点,从而使改革沿着阶段性转换的道路不断深化。

这种阶段性转换的转型方式在每个阶段对经济体制的改革都采取了重点突出和比较完整系统的措施。

对此,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中国经验对俄罗斯而言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综合的完整的态度,在国家的控制下,不是采取‘休克疗法’,而是逐步地从行政命令式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

”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是直接以欧美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为蓝本进行转轨的策略,可谓走了一条样板移植、理性建构主义的转轨道路,结果付出了巨大的转轨成本;而中国走了一条局部实验、阶段性推进的改革道路,不但顺利地实现了经济转轨,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快速成长。

这充分说明,市场经济虽然有其通行的经济法则,但并不存在通行的模式,经济转轨需要正确的改革次序和恰当的阶段性战略。

必须承认,经济体制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机制;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和发展阶段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而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是有限的,人类对社会经济体制的认识很难超越其经济发达的程度。

因此,一方面要善于把握市场经济体制的层次性特点,确立恰当的改革次序;另一方面,市场制度只能通过摸索、实践和适应性的制度创新保持阶段性推进并不断调整的改革战略,而不可能进行一步到位的制度移植。

外部经济环境的培育和形成,是市场化利益主体推动制度变迁和体制创新的调谐器。

阶段性转型的渐进过程,形成了体制创新主体的利益要求和体制变迁市场化力量的形成逐步改革外部的经济环境,使其能在成本最小的情况下自主发展。

同时,逐步确立转型经济的阶段性目标,就能够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和利益主体权益保障的法律、规则、机构和组织的建立健全。

注重改革的阶段性推进和调整,可以根据利益主体和体制内在动力形成渐进推进经济转型进程;任何一方的超前或者滞后都会产生弊端,二者及时一致,市场化利益主体的制度创新才会和制度内生动力相融合而成为强有力的创新者。

五、体制转型与国民经济发展是并行不悖的转型主题体制转型的目的就是要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体制转型要在经济发展中检验制度创新的实际效果,制度创新不是摆设,更不是宗教,制度创新要禁得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检验。

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始终把经济增长放在改革发展的首位,不但通过明确的国家政策规定人均GDP的增长战略,而且对GDP的增长速度有明确的计划要求;在实践的经济发展中,又通过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在经济增长中始终关注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提高,这些都是成功的经济转型所不可或缺的内容。

美国社会学家伯拉沃依(Michael Burawoy)对俄罗斯的转轨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俄国经济非但没有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从本质上看俄国经济所经历的实际上是一种“内卷化”的向下走的过程(an involutionary degeneration)。

即“私有化”的改革完全摧垮了旧的生产机制与组织,却根本没有建立起有效率的新的机制与组织,因而造成了俄国经济的大衰退。

在企业组织的创新方面,俄罗斯虽然照抄了西方国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许多法律,如《私有化法》、《公司法》等市场经济法律,但却无法有效地实施这些法律。

私有化的过程,人们重视的只是企业作为社会资源占有者的身份,而企业作为社会财富创造者的本质被忽略;对企业而言,改革只是社会资源占有者身份的改变过程,甚至与企业的生产效率、组织创新无关。

比较遗憾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中,国企始终未能以独立利益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其结果是被排出局外。

正如杨瑞龙指出的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中有行政性放权与经济性放权之分。

在市场体制利益主体的发育过程中,农民、个体、私营、三资企业所享有的恰好是经济性放权,从而使其迅速成为自主市场主体,而国企享有的是行政性放权,恰恰无法使其作为自主的市场化利益主体参与体制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