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解说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考核

题目:中元节的由来

专业班级: 2018级旅游管理 1 班

任课教师:张重艳

考核时间: 2020-07-11

序号:11 姓名:唐鸣昊学名:20181201351 成绩:序号:21 姓名:刘浩然学名:20181201855 成绩:序号:37 姓名:年泽学名:20181203249 成绩:序号:42 姓名:杨钊学名:20181203703 成绩:序号:53 姓名:牛辰熠学名:20181204406 成绩: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就是现在俗称的“鬼节”,它的别名有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但是中元节并非“鬼节”,而是祭祖习俗,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它其实并不可怕,只是被劈上了一层鬼节的外衣。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有佛经《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它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

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说完了道教,我们再来说说佛教,依照佛教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佛弟子在当天,举行“盂兰盆法会”。据《大藏经》的记载,盂兰盆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这种仪式最早是从目连救母的法会开始流行。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后期的“七月半”习俗,可以说是世俗、道教与佛教的融合。

一般认为,中元节也即为“盂兰盆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解。正确来讲,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分属于民间俗信、道教与佛教的说法,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自道教兴起后,“三元说”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这个节日是三俗合一的节日。

“中元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征用。佛教中的七月,原为一个佛的欢喜月,而非“鬼节”。但为何七月的盂兰盆节成为“鬼节”呢?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中国,经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有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当时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鬼。不知是巧合,还是道教附会佛教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都设

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称。同时也由于其意义和习俗早已难以分清,两个节日的习俗开始混用。

中元节为什么要放河灯呢?相传清虚大帝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鬼门关大开,释放出已逝去先人的灵魂。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认为人为阳,鬼为阴,人走的是陆地为阳,鬼走的水路为阴,人们害怕先人之灵寻不到回家的路,为了给亡灵们引路所以放下了河灯。在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

从有关“鬼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识到“鬼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鬼节”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

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