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会计 复式记账法汇总
会计学原理课件:会计记账方法——复式记账
![会计学原理课件:会计记账方法——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2b68b18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8.png)
• 13世纪:热那亚式簿记法,增加对财产物资的记录 • 15世纪:增设“损益”、“资本”等账户,引入
“余额”账户,借贷记账法雏形出现
• 清朝末年由日本传入我国 • 1992年进行会计制度改革之后,所有企业统一“采
用借贷记账法”;
• 1998年预算会计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开始采用。
1- 6
• (二)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和理论基础 •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
“应付利息”科目。
•4、资金筹集案例
1- 30
(4) 实收资本
(1)
资本公积
银行存款 原材料
短期借款
固定资产
长期借款
无形资产
财务费用 在建工程
应付债券 (2)
应付利息
应交税费 (3)
企业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1- 31 • 二、购进业务的核算 • (一)购进业务 • 1.类别
货币 资金
买 设 备
设备
10.05万
600 10万 20万
200
4900
0
10万
30万
1000 404900 404900
1- 21
• 5.试算平衡表作用 • 检查账户记录正确性和完整性,若试算不平
衡,账户记录肯定有误。但如果试算平衡, 不能保证账簿记录肯定正确。 • A无法发现的错误: 记错账户; 同时多记或少记,漏记或重记; 方向记反。 • B能发现的错误: • 借贷双方金额不等。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发生 本期增加发
额
生额
期末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发生额和余额的关系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 余额
1- 10 • (3)收益类账户 • 收益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只不过收益类 账户因为要按期结转利润,一般没有期末余额。 借方 收益类账户 贷方
3-复式记账法简介
![3-复式记账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5d57e0303d8ce2f00662358.png)
本期发生额 ×××
借方
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100
1 资产类账户
贷方
本期发生额:增加额↗ 本期发生额:增加额↗ 300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200
本期发生额:减少额↘ 本期发生额:减少额↘ 200
借方
2 负债类账户
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200
贷方
本期发生额:减少额↘ 本期发生额:减少额↘ 300
(3)1月15日开出支票,支用银行存款1 000元 (3)1月15日开出支票,支用银行存款1 000元,归 日开出支票 还所欠供应单位货款。 还所欠供应单位货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1 000 1 000
(4)1月20日购入电脑一台计10 000元,开出支票 (4)1月20日购入电脑一台计10 000元 日购入电脑一台计 以支付货款。 以支付货款。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10 000 10 000
本期发生额:增加额↗ 本期发生额:增加额↗ 期末转来本期收入 1000 期末余额: 盈利) 期末余额: 300(盈利 盈利
4.记账规则 4.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有借必有贷
【例】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 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 10,000
5.会计分录 5.会计分录 ——实务中编制记账凭证 登记账簿前的草稿) ——实务中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前的草稿) 实务中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前的草稿 (1) 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标明账户的名称、入账方向 标明账户的名称、 标明账户的名称 及金额的记录。 及金额的记录。 (2) 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 一借一贷” “简单分录”:“一借一贷”; “复合分录”:“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 复合分录” 一借多贷” ”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3ec6fdaef8941ea76e0539.png)
1 000
1 0001
第四节 过账与试算平衡
一、过账 过帐是指根据编制的记帐凭证,登记相关帐户的过程。 包括过总帐和过明细帐。 ※ (账户) ※ (记账凭证与会计分录) **过帐依据(登记帐户的依据) **过帐方法——平行登记法: 平行登记法是指总帐和明细帐同时间、同方向、同金 额登记。
第四节 过账与试算平衡
第四节 过账与试算平衡
4.以银行存款30000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
借 短期借款 30000
贷
银行存款
30000
5.用现金偿还原欠丙单位的货款1000元(该货款原已计入 该单位的应付帐款)。
借
贷 借 贷
应付帐款
现金 原材料 银行存款
1000
1000 5000 5000
6.购买原材料5000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例6】请根据例4和例5的有关资料为该企业编制试算平衡表。
试算平衡表
会 计 科 目
现 金
银行存款 应收帐款
期初余额 借方
1500 320000 2000 50000 200000 33000 18000 522500
本期发生额 借方
20000
期末余额 借方
500 275000 2000
贷方
贷方
1000 65000
第二节 复式记账法概述
一、复试记帐法的种类: 1、借贷记账法:目前唯一正在使用的复式记账法 2、收付记账法:在我国传统的收付记账法基础之上发展 起来的复式记账法 3、增减记账法:上世纪60年代我国商业系统会计改 革 发明的复式记账法。
二、复试记帐法的理论依据: 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例3】请分析以下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 1.向供货单位购入原材料5000元,货款用银行存款支付。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同时增减5000元)
会计复式记账法
![会计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097db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4.png)
23
资产类账户应用举例
企业用银行存款40000元购买机器设备一台。
银行存款 借
期初余额 100000
贷
40000
固定资产
借
贷
40000
期末余额 60000
2024/7/4
第5章 复式记账法
24
负债类账户结构
负债类会计科目
借
贷
期初余额 ××× 本期减少额 ××× 本期增加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理解“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 衡”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才 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不同会计期间账户之间不会存在 平衡关系。
2024/7/4
第5章 复式记账法
13
理解“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 衡”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 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部分账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 系。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各类账户的余额计算可总结为下列两个公式: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2024/7/4
第5章 复式记账法
32
相关概念
本期发生额:每个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在一定时期(如 月、季、年度)内所登记的金额的合计,称为本期发 生额。
账户名称
借
贷
2024/7/4
第5章 复式记账法
19
账户的设置与结构
损成 益本 类类 账账 户户
所负 有债 者类 权账 益户 类 账 户
资 产
置 的借 账贷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7ac901f12d2af90242e691.png)
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 理论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由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账户中作记录,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不仅可 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通过会 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了解经济活动的过 程和结果; • 由于复式记账要求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账户同时记录,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 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实收资本 10000
借(+) 固定资产
借(-)
贷(+)
贷 (- )
10000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10 000 10 000
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指根据会计等式的
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 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 ∑借方发生额=∑ 按照借贷记账法记账,必然出现下列两组借 贷方发生额 ∑账户借方余额= ∑账户贷方余额 贷 ∑账户期初借方余额= ∑账户期初贷方余额
3、种类 4、特点
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复式记账主要有借贷复式记账法、增减复式记账 法以及收付复式记账法。过去在中国,这三种方 法都在采用,统一为国际通用的借贷复式记账法。
(1)借贷记账法: 目前唯一正在使用的复式记账法。 (2)收付记账法: 在我国传统的收付记账法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复式记账法。我国从 1966年开始在全国预算单位长期使用的会计记账方法。 (3)增减记账法: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商业系统会计改革发明的复式记账法。我国20世 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后期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
二、复式记账法
1、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要在两个或 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全面 地、连续地、系统地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2、发展历程 • 佛罗伦萨式——复式簿记的萌芽阶段(1211—1340年) • 热那亚式——复式簿记的改良阶段(1340一1494年) • 威尼斯式——复式簿记的完备阶段(1494一1854年)
会计证考试《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复式记账
![会计证考试《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2130290f90c69ec3d5bb759d.png)
金考网会计从业资格(/kjcy/)会计基础知识点:复式记账法
所谓记账方法,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按其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是一种不完整的简易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是一种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相比单式记账法,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基于“资产=权益”的会计恒等关系,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在至少两个账户上相互联系地进行分类记录,可以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
二是可以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勾稽关系,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
【例题3—3】在复式记账法下,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 )。
A.一个或一个以上账户中登记
B.两个账户中登记
C.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
D.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
【答案】D。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326e1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6.png)
(2)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 ①发生额平衡法 ◆A平衡公式:
◆B平衡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经济业务
会计分录
1.收到投资者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投资。
贷:实收资本
2. 归还前欠货 借:应付账款 50 000
款。
贷:银行存款
复式记账
银行存款
原材料
62 000
62 000
平行登记
原材料—乙材料
40 000
原材料—甲材料 12 000
原材料—丙材料 10 000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2)平行登记的要点
◆登记内容相同 ◆登记方向一致 金额相等
原材料—乙材料
明细分 类账户
原材料—甲材料 原材料—丙材料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2)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总账对其所属明细账起统
驭作用;明细账则对其所隶属的总账起辅助作用。
■相互配合的关系。核算内容相同,它们提供的核
算资料相互补充。
原材料
62 000
总括 登记
原材料—乙材料
40 000
期末余额
510 000
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
账户名称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银行存款
510 000
应付账款
5 000
(其余账户略)
……
……
合计
1 125 000 1 125 000
※可以与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合并为一张表格。
借
应付账款
贷
(业务登记略) ……
期初余额
会计记账方法—复式记账
![会计记账方法—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2855264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2.png)
会计记账方法—复式记账1. 引言在会计学中,记账是指通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将经济业务的发生及变动记录下来,以后方便查询和分析的过程。
复式记账作为会计学中的一种记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中。
本文将介绍复式记账的概念、基本原则以及记账的步骤。
2. 复式记账的概念复式记账是一种基于“借贷对等”原则的会计记账方法。
根据这一原则,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变动都必须对应两个账户,一个账户记录贷方金额,另一个账户记录借方金额,使得整个会计系统始终保持平衡。
复式记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提供经济业务双向变动的信息,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企业资金流动的状况。
3.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复式记账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借贷对等原则:每一笔经济业务必须同时在借方和贷方账户中进行记账,借贷金额必须相等。
•资产负债平衡原则:企业的资产总额必须等于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总和,在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中,资产减少的同时必定伴随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收支相抵原则:企业的收入应该与支出相抵,即贷方的总额等于借方的总额。
4. 复式记账的步骤复式记账的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4.1 确定记账基本要素在进行记账之前,需要先确定经济业务的基本要素,包括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等。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参与记账的账户和金额。
4.2 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根据经济业务的基本要素,填制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复式记账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日期、凭证字号、摘要、借贷金额以及相关的会计科目。
4.3 进行记账分录的录入根据填制好的记账凭证,将其内容分录到相应的账户中。
根据借贷对等原则,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必须相等,以保持账户的平衡。
4.4 进行账户余额的核对记账完成后,应对各个账户的余额进行核对,确保其数值准确无误。
通过核对账户余额,可以及时发现记账错误并进行修正。
4.5 进行账目的汇总和报表的生成根据各个账户的记录和余额,可以对账目进行汇总,并生成各种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进一步分析和反映经济业务的状况和变动情况。
会计学复式记账
![会计学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f7db7ee552d380eb63946dad.png)
借
银行存款
贷
借 主营业务收入 贷
120 000
120 000
【例3-7】5月20日,久安工厂本期发生办公费用20 000元,已 用企业的银行存款支付。
借
管理费用
贷借
银行存款
贷
20 000
20 000
2021/10/10
第三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4.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定义1: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 应关系。形成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例3—1 例3—2 例3—3 例3—4 例3—5 例3—6 例3—7
借:银行存款
3 000 000
贷:实收资本
3 000 000
借:银行存款
2 000 000
贷:短期借款
2 000 000
借:固定资产
180 000
贷:银行存款
180 000
借:应交税费
70 000
贷:银行存款
70 000
借:应付账款
(1)增加数 ×××
(2)增加数 ×××
本期发生额 ×××
本期发生额 ×××
2021/10/10
第三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账户结构总结
根据账户余额所在方向来判定账户性质,成为 借贷记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借”字表示: 资产的增加、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及所有
者权益的减少、收益的转销
“贷”字表示:
资产的减少、费用成本的转销、负债及所有 者权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年 月日
单位:元
会计科目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合
计
2021/10/10
复式记账法的内容
![复式记账法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3f8897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e.png)
复式记账法的内容从记账方法的内在联系上看,复式记账法是在单式记账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复式记账法的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复式记账法的内容1.、记账符号 2、记账规则 3.、试算平衡。
2,解析如下:所谓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的基本经济内容是会计要素,而会计要素就包括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则(1)以会计方程式作为记账基础。
会计方程式是将会计对象的内容即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数学方程式的原理进行描述而形成的。
它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经济现象,同时也是资金运动规律的具体化。
为了揭示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复式记账必须以会计方程式作为其记账的基础。
(2)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来龙与去脉两个方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应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要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动,而这种变动势必导致会计方程式中有两个要素或同一要素中至少两个项目发生等量变动。
为反映这种等量变动关系,会计上就必须在来龙与去脉两个方面的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3)经济业务记录的结果应符合会计方程式的影响类型。
尽管企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复杂多样,但对会计方程式的影响无外乎两种类型:一类是影响会计方程式等号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发生变化的经济业务。
这类业务能够改变企业资金总额,使会计方程式等号两边等额同增或等额同减。
另一类是影响会计方程式等号一边会计要素发生变化的经济业务,这类经济业务不会影响企业资金总额变动,是会计方程式等号一边等额的增减。
这就决定了会计上对第一类经济业务,应在方程式等号两边的账户中等额记同增或同减;对第二类业务,应在方程式等号一边的账户中等额记录有增有减。
复式记账法定的主要优点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
基础会计第3章 复式记账法
![基础会计第3章 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49b13e5901020207409ca2.png)
3.1.2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和种类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平衡式(资产=负 债+所有者权益)。从会计平衡式可知,任何一项经 济业务的发生,都至少会引起两个方面资金的增减 变动,且变动的金额相等。例如一项资产的增加, 可能是由于另一项资产的减少,或是一项负债的增 加,还可能是由于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引起的。对于 一项经济业务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进行相互 联系地、全面地反映,这是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17
图3.7 负债项目一增一减对应关系图
18
图3.8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项目一增一减对应关系图
19
图3.9 所有者权益项目一增一减对应关系图
20
图3.10 “多借一贷”对应关系
21
图3.11 “一借多贷”对应关系图
22
4) 采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要求对每一项 经济业务都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 则进行记录,记入账户借方的金额和记入账户贷方 的金额相等。因此,将一定时期的全部经济业务的 会计分录都记入有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 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同时,所有账户 借方和贷方的期末余额合计也必然相等。这种平衡 关系可表示为: 所有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之和=所有账户期初贷
4
3.2.1
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和发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巴其阿勒(Luca Paciolio)出版了他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 予理论上的总结。由于这本书的出版,借贷复式记 账法才在欧洲和全世界得到推广。随着经济发展和 管理水平的提高,经过上百年的不断完善,借贷记 账法逐渐成为一种在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的方法
![复式记账法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eedb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4.png)
复式记账法的方法复式记账法是一种常用的会计记账方法,它通过记录借贷双方的账户变动,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下面将从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记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复式记账法是指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有至少两个账户同时发生借方和贷方的变动,借贷双方的金额必须相等。
这是因为复式记账法遵循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通过借贷双方的对等变动,可以确保会计方程式始终保持平衡。
二、记账的步骤1. 确定账户分类: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需求,将账户进行分类,如资产账户、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收入账户、费用账户等。
每个分类下可以再细分为具体的账户,如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应付账款账户等。
2. 记录借贷方向:根据实际业务情况,确定每个账户在借方还是贷方发生变动。
一般来说,资产账户和费用账户在借方增加,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和收入账户在贷方增加。
3. 进行记账:根据业务情况,将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分别填写到相应的账户中,并在账户下方注明业务摘要,说明该笔业务的内容和原因。
同时,可以在账户的两侧分别标注“借”和“贷”,以示区分。
4. 核对平衡:每记一笔账后,需要核对借贷双方的金额是否相等,以确保会计方程式的平衡。
如果金额不相等,则需检查是否有记账错误或遗漏,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注意事项1. 确保准确性:记账时应严格按照实际业务情况进行,确保借贷双方的金额和分类准确无误。
如有需要,可以查阅相关凭证或文件,以便核实记账依据。
2. 及时性和完整性:记账要及时进行,确保业务发生后能够及时记录,避免遗漏或延误。
同时,要确保每一笔业务都有相应的借贷双方的账户变动,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完整性。
3. 规范性和整洁性:记账应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规范进行,确保账户的命名、金额的表示等一致。
同时,要保持账簿的整洁,以便查阅和审阅。
4. 凭证管理:为了方便记账和核对,可以将每一笔业务的相关凭证进行编号和归档,以便后续查询和审计。
第三章复式记账法
![第三章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8cbe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5.png)
2023/12/30
五、借贷记账法旳试算平衡
1、定义:试算平衡是为
了验证会计统计旳正确性,
根据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 原理,对本期各账户旳全 部统计进行汇总、试算, 以检验其正确是否旳一种 专门措施。也为编制报表 提供工作底稿。
2、分类:借贷记账法旳
试算平衡有发生额和余额
经济业务 经济业务 经济业务 经济业务 经济业务 经济业务 经济业务 经济业务
• 借: 管理费用 2,345.30
•
贷:其他应收款 2,000
•
现金
345.30
• 一种复合会计分录能够分解为几种简朴会计分录:
• 借:管理费用 2,000
•
贷:其他应收款 2,000
• 借:管理费用 345.30
•
贷:现金 345.30
• 尽量不编制多借多贷旳分录,不然会发生账户相应关系不 清旳问题。例题见P73:例4-12
2、会计分录 1)定义:会计分录就是标明某项经济业 务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旳统计。
2023/12/30
【例1】用银行存款购置材料2 000元。
借:原材料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例 2】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 000元,直接偿还应付 账款。
借:应付账款
100 000
贷:短期借款 100 000
2023/12/30
2)负债、全部者权益类账户旳构造
借方 短期借款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降低额 本期增长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2023/12/30
2、收入、费用、利润类账户构造
1)收入类账户旳构造
借方 主营业务收入 贷方
降低或结转额
2023年会计复式记账法知识点
![2023年会计复式记账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5be924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5.png)
2023年会计复式记账法知识点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马上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进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记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构造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经济业务最终应依据记账凭证登记到账簿中,账簿有其固定的格式。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构造资产类科目的构造为:科目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削减额。
资产类科目期末如有余额,一般应当在借方。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特别资产类科目:贷增借减,如:累计折旧、存货跌价预备、累计摊销等。
2.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构造“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这个会计等式,打算了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类科目的构造与资产类科目的构造正好相反,其贷方登记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的削减额。
同样,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的余额,一般应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类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3.本钱类会计科目的构造本钱类会计科目的构造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构造全都,其内部关系也一样。
即本钱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本钱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本钱的削减额,期末若有余额,应在借方。
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构造损益收入类科目借方登记削减贷方登记增加,损益费用类科目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削减。
年末损益类科目期末应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期末没有余额。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章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五)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交易或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借方
借方或贷方
借方和贷方
贷方
2 会计账户的设置依据是()。
会计方法
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
3 “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40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10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
20000元,则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10000
30000
50000
70000
4 “短期借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80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50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
60000元,则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70000
80000
90000
190000
5 在借贷记账法下,为保持账户之间清晰的对应关系,不宜编制()。
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判断题(共5题)
判断题(共5题)
判断题(共5题)
20000元,则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10000
30000
50000
70000
4 “短期借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80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50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
60000元,则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70000
80000
90000
190000
5 借贷记账法的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每个账户借方发生额﹦每个账户贷方发生额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每个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每个账户期末贷方余额
判断题(共5题)
单项选择题(共5题)
判断题(共5题)
单项选择题(共5题)
判断题(共5题)
单项选择题(共5题)
判断题(共5题)
判断题(共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