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2020版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Ⅱ)学案 浙科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分离定律(Ⅱ)

[学习目标] 1.阐明测交实验的设计目的,理解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弄清分离定律的实质。2.辨别显性的相对性。

一、分离假设的验证

1.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

(1)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由成对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适用条件

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④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3.分离假设的验证方法——测交法

(1)实验原理

将F1(Cc)与隐性纯合子(白花亲本cc)进行杂交。隐性亲本只产生c型一种配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出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实验预期

(3)实验结果:F1×白花植株→85紫花∶81白花,接近1∶1。

(4)实验结论: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从而肯定了分离定律。

归纳总结(1)测交的另一方必须是隐性纯合个体。

(2)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对杂交实验结果(性状分离)的解释是否正确。

(3)孟德尔提出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的假说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所以需设计另外的实验加以验证。在实验前要根据自己的假说预测结果(演绎),再通过实验观察结果是否与自己的预测一致。

(4)测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比例相同,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的比例等于F1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

例1(2018·绍兴一中期中)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隐性类型→测F1基因型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型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F 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类型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答案 D

解析测交必须是利用隐性纯合子与被检验对象杂交,目的是通过分析其后代以推知其基因型。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对象是F1,其基因型决定了基因分离定律的正确与否。

例2下列可以决定测交后代的种类及比例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

B.显性个体产生的配子

C.隐性个体产生的配子

D.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答案 D

解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待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特别提醒几种交配方式的含义及作用

项目含义作用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①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②显隐性性状判断

自交①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授粉;②

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

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

例;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

的鉴定

测交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是一种特

殊方式的杂交

①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

确性;②可用于高等动物纯合子、

杂合子的鉴定

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

别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

检验是否遵守分离定律

1.完全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

(2)实例:孟德尔研究的7对相对性状。

2.不完全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 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2)实例:金鱼草的花色遗传

P 红花(CC) × 白花(cc)

F 1 Cc 粉红花

↓⊗

F 2 CC Cc cc

红花 粉红花 白花

1 ∶

2 ∶ 1

3.共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 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 (2)实例:人群的ABO 血型

血型 基因型 红细胞上的抗原

显隐性关系 A I A I A

、I A

i A I A

对i 为完全显性 B I B I B

、I B

i B I B

对i 为完全显性 AB I A I B A 、B I A

与I B

为共显性

O

ii

隐性

归纳总结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如年龄、性别、生理与营养状况等,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生物体的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等,也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因此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显性性状的表现既是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基因与内外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3 鸡的黑羽对白羽为不完全显性。一对灰羽鸡交配,生了一只小鸡。这只小鸡的羽毛为黑色的概率是( ) A.18 B.14 C.12 D.34 答案 B

解析 假设鸡的羽毛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 、a 控制,则黑羽、灰羽、白羽的基因型依次为AA 、Aa 、aa 。一对灰羽鸡交配,即Aa×Aa,后代基因型比为1AA∶2Aa∶1aa;表现型比为1黑羽∶2灰羽∶1白羽,则后代为黑羽的概率为14

例4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A 1——深紫色、A 2——中紫色、A 3——浅紫色、A 4——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A 1>A 2>A 3>A 4(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A 3A 4)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 A.1深紫色∶1中紫色

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