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黄山奇松_苏教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16黄山奇松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16黄山奇松教案苏教版

16 黄山奇松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11个生字。

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媒体:投影、录音、录像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读第一自然段,领悟作者是怎样引出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板书“奇”,用“奇”组词。

2、板书“特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齐读。

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前鼻音:宾客盆景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翘舌音:状如黑虎(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誉地情有独钟黄山绝胜处遒劲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结合理解“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

4、练习:(1)黄山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四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4)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_____。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第16课《黄山奇松》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第16课《黄山奇松》
2、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3、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4、它(送客松)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学生当堂练习。
考查学生用词的准确性。
作业布置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学生听课文朗读,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考虑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习生字,可不能的字重点学习。
开火车读词语,学习词语解释。
读课文,回答问题。
交流:先找出划线句子,再找出关键的词语,最后来说自己眼中的“奇” 以及用如何的语气来读、
学生讨论交流,仿写句子。
让学生了解黄山,对课文有初步认识。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4)“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斜伸出去的枝干比作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在欢迎宾客的到来、)写出了迎客松的什么特点?(奇特、)
(5)一起来说说迎客松的“奇”:
①地理位置奇特、(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上。)
②存活时间长。(经历了无数风雨严寒、饱经风霜。)
您们觉得在这个课题里的“奇”字是哪一种意思呢?应当选哪个?
学生考虑、回答。
第(1)个。
直截了当导入新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从分析课题入手,为学习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1、黄山简介。
2、教师读课文、
3。教师引导学生说,展示自己总结的答案。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
4。展示生字、词语,词语解释,引导学生学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案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研究、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

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

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XXX的奇与美。

2.理解新词语“枝干遒劲、饱经风霜、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XXX的奇与美。

4.仿照第然段“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重点词、句体会XXX的“奇”,能仿照第然段“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预课文,做好批注。

课前欣赏:黄山风景录像资料研究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播放黄山风景录像,让学生感受黄山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研究课文的兴趣。

2.询问学生是否去过黄山,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黄山的印象和经历。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所查资料,了解黄山的相关信息,并让其中的一位同学代表小组汇报。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首篇课文,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第一自然段介绍人们对黄山奇松的钟爱;第二自然段详细描写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突出它们的“奇”;第然段写出千姿百态的松树美化了黄山。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黄山奇松》这个文章,了解黄山的地理特点和奇松的形态特征。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黄山奇松》课文,图片、地图、幻灯片、小黑板、报纸剪报等。

教学过程:导入:1. 让学生观看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或黄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 引入话题:“你们是否听说过黄山?知道黄山有什么特点吗?”阅读与理解:1.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是黑板报,将黄山的地理位置、景色和特点简单介绍,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黄山奇松》。

2. 分角色读课文,重点讲解一些生字词和词组的意思。

3. 学生合作完成课文后面的习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讨论与交流: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或朗读课文,展示他们对黄山的理解和想象。

2. 学生讨论黄山奇松的形态特征和魅力所在,并用课文中的话语进行描述,可以以小组或全班形式进行。

拓展活动:1. 学生观看黄山的图片和视频,了解更多关于黄山的知识。

2. 学生可以在网上搜索黄山奇松的图片,通过比较不同图片,了解黄山奇松的多样性。

3. 学生可以用颜色笔或纸黏贴的方式制作黄山奇松的图片,展示在教室。

总结: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回答问题:“黄山的特点有哪些?黄山奇松有什么形态特征?”2. 鼓励学生表达对黄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板书设计:黄山的特点:壮美的山脉、幽静的云海、奇特的松树黄山奇松的形态特征:独特的形状、千姿百态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黄山的地理特点和奇松的形态特征,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需要加强辅导和帮助,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16课《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16课《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这就是著名的黄山,这些松树被称为黄山奇松,它们千姿百态,充满神奇。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黄山奇松的课文《黄山奇松》。”
3.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绘黄山奇松的词语和句子,并做好标记。”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句子以及描绘黄山奇松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激发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黄山的美丽图片和奇松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对课文内容பைடு நூலகம்探究欲望。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黄山奇松,运用课文中学习的描绘手法,写一篇关于黄山奇松的作文。要求:内容充实,情感真挚,不少于300字。
第16课《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黄山”、“奇松”等,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基本句型。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黄山的地理特点、奇松的形态特点及其文化内涵,提高对自然景观的感知能力。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奇松,提高写作能力。
4.学生能够通过本课学习,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6黄山奇松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6黄山奇松苏教版

察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少儿生活靠近的,能理解的察看内容。

随机察看也是不行少的,是相当风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察看,一边发问,兴趣很浓。

我供给的察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指引少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察看,保证每个少儿看获得,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察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少儿学习正确的察看方法,即按次序察看和抓住事物的不一样特点重点察看,察看与说话相联合,在察看中累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机遇,指引少儿察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巨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少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海洋的波涛。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速。

”我加以一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少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少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机遇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少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察看,少儿掌握“ 盆大雨” 个。

雨后,我又少儿察明朗的天空,朗自的一首儿歌:“ 天高,白云,儿,儿,太阳公公咪咪笑。

” 抓住特点景生情,少儿不印象深刻,雷雨前后气象化的学得快,得牢,并且会用。

我在察的基上,引少儿想,他与过去学的、生活系起来,在展想象力中展言。

如啄木的嘴是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刀― ,大开刀治病。

通想,少儿能生形象地描绘察象。

一般来,“教”观点之形成了十分漫的史。

士(唐初学者,四博士)《春秋谷梁疏》曰:“ 者教人以不及,故也”。

儿的“ ”,其就是先秦尔后代教的称之一。

《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 教之弗”其“ ”自然也赐教。

儿的“ ”和“ ”可称“教”观点的形,但仍不上是名副其的“教”,因“教”必要有明确的授知的象和自己明确的。

16 黄山奇松第 2页 /共 12页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正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停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黄山奇松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黄山奇松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黄山奇松一、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了解黑松林的风景和黄山奇松的特点;2.能够理解并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述黄山奇松的特点;3.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感受自然风光,领略大自然的魅力;4.能够初步感知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并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述黄山奇松的特点;2.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感受自然风光,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初步感知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课文《黄山奇松》;2.黄山奇松图片;3.画纸、颜料、笔等绘画用品。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内容、感受和情感;2.带领学生聆听黄山历史和黄山特产——黄山奇松的介绍。

2.阅读、朗读(10分钟)1.分段阅读《黄山奇松》,教师提问,激发学生思考;2.教师示范读音、语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3.理解(20分钟)1.让学生结合朗读内容和图片,说出黄山奇松的特点;2.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内容或查找资料,加深了解。

4.绘画(15分钟)1.让学生在画纸上用颜料、笔等绘画工具,画出自己想象中的黄山奇松;2.教师指导学生用色彩、线条表现黄山奇松的树姿、枝叶、枝杈与树干等特点。

5. 感悟(15分钟)1.学生展示作品,分享感受;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理解的内容、增长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六、作业布置1.课下,学生根据大自然自己能够找到的景色和树木绘制形象丰富的画作;2.使用学到的知识,写一篇自己对黄山奇松的认识和感受。

七、课后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老师把黄山奇松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观察图片、绘画等多种方式全面感知“黄山奇松”的魅力和价值。

课堂设计生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同时,本节课也存在欠缺之处,如教师的指导不够细致,学生对黄山奇松的特点理解还不够深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黄山奇松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黄山奇松 苏教版

16.黄山奇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词,书写正确规范。

结合语境理解“屹立”“饱经风霜”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积极运用。

感知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借助作者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描写,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并结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学习,选择一种松的姿态展开联想和想象,尝试使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品读文章精练的语言中饱含的情感,初步学习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黄山松“奇”的特点,感受黄山松被赋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品读文章精练的语言中饱含的情感,初步学习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黄山松“奇”的特点,感受黄山松被赋予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借助作者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描写,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并结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学习,选择一种松的姿态展开联想和想象,尝试使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搜集黄山奇松的文字资料;准备课件;课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单元导读,引入新课同学们,我国的旅游胜地远近闻名,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泉城济南、四川九寨沟、荷兰的田园。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会带领我们欣赏祖国更多的名山大川。

今天,让我们先来学习《黄山奇松》一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以学定教出示生词,指生逐行读,及时评价,指导生读正确,注意停顿。

(课件出示词语:誉为陡崖玉屏宾客屹立卧倒盆景装点情有独钟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充满生机)强调“枝干遒劲”的“劲”是多音字,这里读“jìnɡ”。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课文是围绕题目中的哪个字来写的?(聚焦“奇”字)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课文又是如何抓住“奇”的特点来写的呢?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词语之间音断意连....的技巧。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教案

《黄山奇松》【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景色的优美,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黄山三大名松的奇、美,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2.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奇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方法及手段】自学群学、学法指导、学练结合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认识本课生字;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 .认识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自学群学、学法指导、学练结合等【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说1.教师出示一幅图,让学生自由说,教师按照学生说的记下来,然后评价。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奇松》,学习“运用比喻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板书课题:16黄山奇松4.学生读课文,质疑问难。

二、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读书要求:(1)同桌共读一本书,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2)标出自然段序号;(3)圈出课文中奇松的名称。

2.学生学习。

3.引导学生运用学习要求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4.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1)出示生字,同桌共读,一边读一边交流识记方法;然后说说最难读的生字,指导读正确即可。

如:读音:“宾”是前鼻音,“屏”是后鼻音。

书写:“誉”是上下结构;“陡、屹”要写得左窄右宽;“卧”要写得左宽右窄。

理解词语,会用“屹立” “饱经风霜”造句。

(2)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相互检查。

(3)课文中提到的奇松有哪些?学生说,教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了解黄山风景区的称号?有哪“四绝” ?通过读书,获取相关语文信息。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3.在写作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但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4.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增强,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提高自信和积极参与度。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此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关注学困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7.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借助多媒体展示黄山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教师出示黄山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的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揭示课题,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黄山奇松》,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黄山奇松的独特魅力吧!”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词汇的掌握程度以及朗读技巧都有所提升。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黄山奇松》这一课的学习会有以下特点:
1.对自然景观的兴趣浓厚,但可能对黄山的地理位置、特点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
2.在阅读理解方面,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认识尚需加强。
-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给予积极评价,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教案 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教案 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16.黄山奇松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三、教学评价设计: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优美的课文——《黄山奇松》(齐读课题)课文预习得怎样?聪明的人总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有最多的知识,你们有信心吗?二、学生默读课文,走进文本。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1)听写词语。

誉为陡崖玉屏楼屹立卧饱经风霜情有独钟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便于纠正。

(2)出示词语,对照检查。

有错的同学想想错在哪里,再订正。

2.检查读书情况。

(1)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仔细听,给一句鼓励。

(2)出示课文中3句难读的句子,指导读通顺。

3.结合习题,整体感知课文(1)引读第一段,带领学生入情入境。

“被誉为(),以()闻名于世,而人们对(),更是()。

山顶上,(),处处都有()。

(2)与第一自然段的开门见山相比,第二段真可谓是浓墨重彩,究竟重点介绍了什么呢?二、沿学生疑路,品读课文。

1.课前有不少同学通过预习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来看看。

出示学生质疑:⑴玉屏楼为何被称为“黄山绝胜处”?⑵黄山奇松奇在哪里?⑶为什么游人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⑷黄山松中最有名的是什么松?⑸人们为何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2.边读书,边思考,边品味。

(1)问题①:自读第2自然段的前两句话,你的慧眼定有发现。

(自读感悟)(2)问题②:既然到了玉屏楼,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三大名松奇在哪里?走近迎客松,奇在哪里?引导学生感受迎客松姿态优美。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6黄山奇松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6黄山奇松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6黄山奇松苏教版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赏析课文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美。

教学难点: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美丽的黄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是因为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人们对谁最情有独钟?(奇松)。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黄山松的奇特。

二、赏析课文1、到黄山观奇松,最好的观赏点在哪呢?指读第二节第一句。

(课件:玉屏楼)2、是啊!玉屏楼是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你在玉屏楼上,会看到哪些奇松?快速读第二自然段。

生回答。

教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同学们再好好地品味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分别划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

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1)课件出示迎客松。

学生欣赏这棵迎客松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这句把什么比做什么?同学们,你们一起来做做这棵迎客松,舒展你的身姿,用热情的话语,欢迎游客到来。

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

(板书:好客的主人)你能读出迎客松的这种热情吗?(指名读)(2)投影出示句子,指导朗读:(2)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还会有些什么样子的松树呢?如果你就是一棵黄山松,你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完成想象说话。

三、课外拓展。

课件出示:四绝黄山不仅是松的海洋,还是石之海,云之海,泉之海,花之海,同学们课前已经能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搜集了不少黄山的资料,下面就请各小组派代表为大家作补充介绍。

(学生代表介绍,图片配文字说明)四、总结同学的介绍,使我们对黄山有了更多的了解。

黄山无石不奇,无松不奇,在云雾中,石的形态,树的身影,婀娜多姿,若隐若现,再配上丁冬的泉水,姹紫的杜鹃花,真可谓是人间仙境,令人心驰神往。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了解松树的生长环境及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珍惜和维护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1. 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了解松树的生长环境及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课文《黄山奇松》的教材。

2. 黄山奇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学生绘画、剪纸等美术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黄山奇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们对黄山奇松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黄山奇松有什么特点吗?松树一般在什么地方生长?呈现与讲解(15分钟)1. 分段朗读课文《黄山奇松》,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2. 讲解黄山奇松的特点,如树形、树势、树龄等。

3. 讲解松树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水分和阳光等要求。

梳理与拓展(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绘画纸和美术工具,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内容,画一棵黄山奇松。

2. 学生完成绘画后,互相欣赏并交流自己的作品。

巩固与评价(15分钟)1. 老师提问:画一棵黄山奇松有哪些步骤?2. 学生回答后,进行讨论和补充,梳理出画一棵黄山奇松的步骤。

3.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班级进行评比。

拓展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让更多的自然景观得以保存?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老师对本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写一篇感想。

教学资源:1. 黄山奇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绘画纸和美术工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6、黄山奇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6、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录音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1、回忆课文,体味美感。

昨天老师又从电视中看到了四川九寨沟的风光介绍片,感觉九寨沟的水确实风光旖旎,太令人神往了。

我们学过《九寨沟》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谁能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下九寨沟的水给你的感受?2、欣赏黄山“四绝”的风景。

[多媒体演示:黄山“四绝”录像](借助“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解说,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形象、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3、请你也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黄山给你的感受?4、看来,黄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人们对黄山奇松却特别有感情,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过渡:通过欣赏,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

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5、指读、质疑课题。

整理分析,确定研究方向:黄山奇松“奇”在哪?二、自主研读,创设情境,体会奇特。

㈠、小组研读课文,讨论:黄山奇松“奇”在哪?㈡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自主学习相应部分。

)1、位置奇(提醒: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2、形态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山奇松的形态特点,并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节,加强体会黄山松形态奇的特点。

)㈢观看录象,准备介绍黄山奇松的特点。

1、观看“黄山奇松”的录象,谈谈感受。

16 黄山奇松 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6 黄山奇松 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左打开配套名师教学视频动画播放《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该单元的主题是“赏名山大川、访名胜古迹”,共安排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这三篇课文。

《黄山奇松》是继《黄山怪石》后又一篇介绍黄山的文章。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自然段引出黄山奇松。

由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说到它的“四绝”,然后从“四绝”引出令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使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

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

一一描写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得名的由来。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众多松树。

一连用了许多“或”字,以显示松树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点明山因树而“更加神奇”,以呼应前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众多的四字词汇,并扣住这些词语体会三大名松的姿态及其精神品质,进而通过这些关键词理出一条背诵课文第二自然的思路。

3、在朗读中感受黄山松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扣词应题:1、同学们,钱老师可是第一次到你们姜堰来,怎么样,欢迎我吗?钱老师对旅游最感兴趣了,你们能告诉我姜堰有哪些名胜古迹吗?这么多风景名胜,看来姜堰的旅游资源还挺富足的。

那在这些名胜中,你最喜欢哪一处呢?老师送你们一个词:情有独钟,它可以来表达你对这种名胜的偏爱,你能用它来说句话吗?学生交流,师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上的错误。

2、(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们来看看这一段文字,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人们对哪样事物的偏爱?揭题:黄山奇松这就是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共同来学习的一篇写景文。

3、理解奇的字义。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6黄山奇松 教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6黄山奇松 教案

16黄山奇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准备:投影片、黄山奇松图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解题。

1、出示图片。

(有关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图片)指导观察,这就是有着“四绝”美称的“天下第一奇山”。

2、板书课题:16黄山奇松黄山在安徽省地部黄山市境内,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长约40千米,宽约30千米,四季风景如画,要数松树最为神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⑵思考:①文章各自然段各写了什么?②你喜欢哪一自然段?(这一部分放在第二遍的时候)⑶自学生字新词,注意音、形、义。

2、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抽读生字卡片。

誉为陡崖屏风宾客屹立卧注意:誉、屏、宾⑵注意“誉、屏、”的写法。

⑶理解词义,结合文章有关句子进行。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情有独钟:钟:集中、专一,意思是对某一样东西特别偏爱。

饱经风霜:饱:充分,意思是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与折磨。

⑷指名试读课文,师生相机指点。

4、再读课文,要求见上(⑵思考)说说每段主要写了什么?你喜欢哪一段,为什么?三、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第一自然段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2、指名回答。

⑴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的意思吗?让学生体会“被、以、而、更”的妙处。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陡崖屹立情有独钟姿态优美盆景宾客饱经风霜充满生机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1.出示填空题:被誉为()的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更是()。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黄山奇松_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黄山奇松_苏教版

第十六课《黄山奇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课件等方法理解新词语“枝干遒劲、饱经风霜、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的意思。

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资料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与美。

继续学习总分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读出黄山松的奇与美。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会抓重点词、句体会黄山松的“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2.同学们自由谈观后的感受,以及对黄山的了解。

3.欣赏图片:黄山四绝,导入新课。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说,“更是情有独钟”。

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今天,我们一起尽情饱览一下“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

(课件出示黄山四绝,板书:黄山奇松)二、初读感知(一)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段意。

第一自然段: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按“总分结合”的方式谋篇。

(二)学习生字词1.学习多音字“劲”。

“劲”是多音字。

【jìn】①力量;力气。

②精神;情绪。

③效力;作用。

④神情。

⑤趣味。

【jìng】正直,挺拔,坚强有力。

遒劲【qiújìng】雄健有力。

2.认读生字词。

míng yù dǒu qiào píng zhàng bīn kè yì lì wò dǎo 名誉陡峭屏障宾客屹立卧倒3.理解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课《黄山奇松》教案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知识与技能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能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课件等方法理解新词语“枝干遒劲、饱经风霜、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的意思。

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资料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与美。

继续学习总分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读出黄山松的奇与美。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会抓重点词、句体会黄山松的“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2.同学们自由谈观后的感受,以及对黄山的了解。

3.欣赏图片:黄山四绝,导入新课。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说,“更是情有独钟”。

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今天,我们一起尽情饱览一下“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

(课件出示黄山四绝,板书:黄山奇松)二、初读感知(一)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段意。

第一自然段: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按“总分结合”的方式谋篇。

(二)学习生字词1.学习多音字“劲”。

“劲”是多音字。

【jìn】①力量;力气。

②精神;情绪。

③效力;作用。

④神情。

⑤趣味。

【jìng】正直,挺拔,坚强有力。

遒劲【qiújìng】雄健有力。

2.认读生字词。

míng yù dǒu qiào píng zhàng bīn kè yìlì wò dǎo 名誉陡峭屏障宾客屹立卧倒3.理解词语。

潇洒:[神情举止]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蟠曲:同“盘曲”,曲折环绕。

情有独钟: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

三、精读领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读一读。

2.在人们向往的“四绝”中,最钟情的是其中的奇松。

人们对黄山奇松特别有感情,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出示:情有独钟什么意思?理解情有独钟:特别偏爱、感情专一。

读句子: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2.读: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潇洒”指(神情举止)自然大方,“挺秀”指挺拔、俊秀。

这里是用形容人的词来形容树,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黄山奇松高雅、脱俗的特点。

3.观赏图片:出示黄山奇松图片,学生欣赏。

看样子,大家都被这千姿百态的松树深深吸引住了。

那就带着对黄山奇松的喜爱之情,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松树?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黄山是“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奇在哪里呢?自己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奇在何处”,可以勾画批注?3.汇报交流。

迎客松(1)句子一: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读句子。

理解词语。

遒劲:雄健有力。

饱经风霜:古老顽强的生命力。

这里指年代久远。

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写出迎客松枝繁叶茂,生命力强的特点。

再读:这棵迎客松屹立在黄山上已经一千多年了,虽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考验,但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这是一棵多么的松树啊!读!(2)句子二: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

读句子。

说说使用了什么修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形象的介绍“迎客松”名字的由来热情欢迎宾客。

学生畅所欲言:仿佛看到了(3)图片展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4)齐读:迎客松部分。

陪客松句子: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1)齐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2)欣赏图片,体会陪客松形象。

(3)“一个绿色的巨人”使用了什么修辞?比喻,写出了陪客松高大挺秀的特点。

送客松句子: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品读句子。

(2)出示图片:重点欣赏枝干蟠曲、天然盆景。

(3)送客松正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4.总结三松,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仿写小片段。

1.读第三自然段,看看黄山松还“奇”在哪儿?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千姿百态)2.到底有哪些姿态?读第二句。

黄山松千姿百态。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3.发挥想象说话:还可能像什么?欣赏图片。

仿写欣赏:有的像朋友在打招呼,亲密无间,有的如高山卫士,威风凛凛;有的形似草原狼,有的状如天空鹰……4.齐读第三段。

5看看这段是什么结构?总—分—总(四)拓展训练推荐文章:《黄山奇石》,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袁牧的《游黄山记》,叶圣陶的《黄山三天》,丰子恺的《上天都》等都体现了黄山的绝美秀丽的风姿,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到相关的书籍读一读。

四、课堂总结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地更加神气、更加秀美!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黄山松的“奇”,本文结构清晰,语句优美,抒情真切,值得我们学习。

五、作业布置1.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写黄山的其他松,也可以写写我们美丽的校园,更可以写写黄山其他三绝:怪石、云海、温泉。

2.当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说出“奇”,也许明年暑假你就能来一次黄山之旅。

【板书设计】总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迎客松好客的主人黄山奇松分陪客松绿色的巨人千姿百态神奇秀美送客松天然盆景总千姿百态秀美【教学反思】《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

《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

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所以用视频和图片打开学生的视野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