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飞机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2.2.2 压力法空速测量原理(3)
A点称为停滞点或驻点。在A点,气流 速度变为0,气流动能完全转变为压力能。 这一点的压力p2 即为总压pt 。 由伯努利方程,I和II截面处 v12
p1 2 p2 pt
在截面III处,可认为气流未受扰动,即
v3 v1 , p3 p1 ps
2.3.1 马赫数测量原理

k 1 qc k 1 2 1 Ma 1 ps 2 qc k 1 .4 2 1 0.2Ma 代入,则 ps k 当飞行速度小于音速,根据前面的推导


3.5
1

当飞行速度大于音速,可推出 7
qc 166.922Ma 1 2 2.5 ps (7Ma 1)

k 1 v 2 Tt Ts 1 2 c
30
2.2.3 热力法空速测量原理(3)

2 k 1 v Tt Ts 1 2 c 其中, 1 为阻滞系数或恢复系数。
由于在驻点空气的动能不可能全部转换 成热能(存在热损失),则
应用二项式定理
1 v 2 2 k v 4 1 2 qc s v 1 2 24 c 4c
26
2.2.2 压力法空速测量原理(7)
2qc v s (1 )
2
为压缩效应修正系数
4
1v 1 v 4 c 40 c
主要内容



飞行速度的种类 空速测量 马赫数测量 升降速度测量 地速测量
1
垂直(法向)轴Y 偏航 俯仰
上升 纵轴X
横滚
向前运动
下沉
横轴Z 侧滑
纵轴:飞行方向及飞机推力和阻力作用方向; 横轴:飞机测滑或横向力作用方向; 垂直轴:飞机升力和重力作用方向。
飞机(右手)坐标系
2
迎角 空速
地速
俯仰角
T 其中, 0 , 为标准海平面的气温和相应的 温度梯度,H为高度。
17
c k
ps
kRTs
2.2.1 空速测量的理论基础(9)

马赫数(空速与飞机所在高度的音速的 比值)
v Ma c
在11000~20000m高度,
v Ma 295 .0695
18
2.2.2 压力法空速测量原理(1)
原理:通过测量空气压力来测量空速。 测压元件:皮托管 (空速管),即总静压 管。 用皮托管引入气流来测量其压力。

分界流管
总压
静压
19
皮托管测压原理
2.2.2 压力法空速测量原理(2)

皮托管测压原理 皮托管由两个同心圆管组成。内管的端 部对准气流,外管的端部封闭,但在外 侧面开有许多圆形小孔。 当气流流过圆管时,被圆管前缘分为两 部分:一部分流过圆管上部,另一部分 流过圆管下部。中间存在一个分界流管, 这个流管既不向上弯,也不向下弯,沿 法向方向接近圆管,撞击在圆管上(A点), 气流受阻滞而完全失去动能。
v f (qc , ps , Ts )
24
ps 由 s ,可得 RTs
2.2.2 压力法空速测量原理(5)

飞行速度小于音速,但考虑空气压缩性
2k pt ps v k 1 t s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并假设空气压缩为 1/ k 绝热过程,有 t pt s ps
28
2.2.3 热力法空速测量原理(1)


原理:空气压力和密度与空气温度有关, 故通过测量空气温度可测出空速。 由于 p / RT ,飞行速度小于音速时,伯 努利方程可写做
2 v12 k v2 k RT1 RT2 2 k 1 2 k 1
v12 在驻点A处, k RT1 k RT2 2 k 1 k 1 k 1 2 即 T2 2kR v1 T1
关) 。 静压 ps与动压qc之和称为总压。
12
2.2.1 空速测量的理论基础(4)


动压:由气体动能转变成的压力。 静压(大气压力):气体未受扰动时本身 实际具有的压力。
13
2.2.1 空速测量的理论基础(5)

当气流速度较大(大于300km/h,但不超 过音速),考虑到流体压缩效应(即密 度变化),且压缩过程是绝热过程,则 伯努利方程表示为:
31
空速指示器
32
2.2.4 空速表原理(1)



通过测量动压、静压和静温得到(真) 空速。 在飞机上直接准确地测量静温也很困难, 使这一测量原理较少应用。 由于静温与静压存在对应关系,可将静 温量转换为静压量,从而简化测量。
33
2.2.4 空速表原理(2)

原理:通过测量动压和静压得到空速。

伯努利定理(流速与压力的关系) 当空气稳定流动且绝热,又不考虑流体压 缩效应(即密度 不变,流速小于 300km/h)时,不同截面处气流所具有的 静压和动压之和保持不变。此条件下的 2 伯努利方程为: 1 v12 2 v2
2 2 pi 其中, 为静压 , i vi2 / 2 为动压(与流速有 p1 p2 常数

当飞行速度大于音速
v f ( pt , ps , s )

v f ( pt , ps , Ts )
2qc v ' s (1 )
27
2.2.2 压力法空速测量原理(8)
' 为飞行速度大于音速时的压缩效应修正系 数: 5 v 238.459 c 1.492 1 ' 2.5 2 2 v v 7 1 c c
空速的表达式可归结为:
2( pt ps ) vt s (1 ) 其中,ps , s和 分别为飞机所在处的大气静

压、密度和压缩效应修正系数。 指示空速的表达式
2( pt p0 ) vi 0 (1 0 )
p 其中, 0 , 0和 0 分别为标准海平面上的大 气静压、密度和压缩效应修正系数。
2k k 1 k 1 1 k 1
p p 其中, t为空气总压, s为空气静压,c为音速
16
2.2.1 空速测量的理论基础(8)

空气中的音速 音波传递将扰动空气,使空气压力、密 度发生变化。绝热过程中,音速表达式:
(R为空气的气体常数) s 音速在空气中表达式 c 20.04680 T0 H
29
2.2.3 热力法空速测量原理(2)

驻点A的温度 T2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T1 Ts 未受扰动气流的温度 ,即大气静温 ; 另一部分由动能转换成热能所产生的温 度,与流速有关,称为动力(附加)温度。 Tt 驻点温度称为总温 :
k 1 2 Tt Ts v 2kR 即
v f (Tt , Ts )
5
2.1 飞行速度的种类(2)

飞机相对空气的运动速度 空速 :飞机在纵轴对称平面XY内相对气 v
流的运动速度。 测滑速度 v z :飞机在垂直截面YZ内横轴Z 相对气流的运动速度。
6
空速 风向角 航向角 偏 流 角
风速
地速
飞机的YZ平面
7
2.2 空速测量(1)


根据空速,飞行员可以判断作用在飞机 上的空气动力情况,从而正确地操纵飞 机; 根据空速,可以计算出地速,从而确定 飞机已飞距离和待飞距离。
毛细管
开口 膜盒 静 压
压力式升降速度表原理结构
2.4 升降速度测量(2)

源自文库
表壳中设一个极灵敏的开口膜盒,经过 内径较大的导管与大气相通,飞机上升 或下降时,膜盒中的压力随外界大气压 力(静压)同时改变。 膜盒外的空气经过一个内径很小的毛细 管与大气相通,由于毛细管对空气的阻 滞作用,飞机上升或下降时,膜盒外的 气压变化较慢。
35
2.2.6 指示空速测量(2)


指示空速本质上是动压的函数,且仅是 动压的度量;而(真)空速不仅与动压, 还和静压、静温有关。 指示空速表是根据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 下,空速与动压的关系,利用开口膜盒 测动压,从而表示指示空速。
36
2.3 马赫数测量(1)


飞机在接近音速飞行时,飞机的某些部 分会出现局部激波,使阻力急剧增加, 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变差,甚至产生 激波失速。此时,马赫数指示具有与低 速飞行时的指示空速类似的作用:使飞 行员直接了解动压状态。 根据真实空速与动压、静压、静温的关 系以及音速与静温的关系,可以推出马 赫数是动压和静压的函数。
马赫数指示器
2.4 升降速度测量(1)

y 升降速度 v(垂直速度)为单位时间内 dH 飞行高度的变化量,即v y
dt

测量升降速度的方法:
测量飞机垂直于地面的线加速度,再积分;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测量; 测量飞行高度,再微分; 测量大气压力变化量,即得到飞行高度的 变化量。

扇齿
所以,从皮托管外侧小圆孔引入的压力 ps 即为大气静压 。
23
2.2.2 压力法空速测量原理(4)

飞行速度较小,不考虑空气压缩性 sv2
pt ps 2
则 v 2( pt ps ) f ( p , p , ) t s s s 或
v 2qc
s
f (qc , s )
飞机的XY平面
3
升降 速度 倾斜角 侧滑 速度
侧滑角
飞机的XZ平面
4
2.1 飞行速度的种类(1)
飞行速度指飞机在所选坐标系内运动时, 沿其重心运动轨迹切线方向的速度。 飞机相对地球坐标系的运动速度 地速 :飞机沿地平面运动的水平速度分量。

升降(垂直)速度vy :飞机沿地垂线方向 运动的速度分量。
8
2.2 空速测量(2)

飞机的空速可分为——
(真)空速:飞机相对于空气运动的真实速
度; 指示空速:根据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 动压测定的空速,又称表速; 马赫数:(真)空速与飞机所在高度的音速 之比。
9
2.2.1 空速测量的理论基础(1)

假设气流是由许多流管组成的。

处于空气流管中的机翼(横向剖面) 机翼上表面气流流管细、流速快、压力 低;机翼下表面气流流管粗、流速慢、 压力高。

k 1 k 2k ps pt 1 f ( pt , ps , s ) v (k 1) s ps
25
2.2.2 压力法空速测量原理(6)
k 1 k 2k 1 qc 1 f (q , p , ) v RTs c s s (k 1) ps k 2 k 1 由此, 1 k 1 v 1 qc ps 2 2 c
15
2.2.1 空速测量的理论基础(7)

对于超音速流,空气的总压、静压(即大 气压力)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k 1 2 v k 1 pt ps 2 k 1 1 1 ps k 1 2 2k 2 2 c v c k 1 7 即 pt ps 166.922v 1 ps c 2 (7v 2 c 2 ) 2.5
10
2.2.1 空速测量的理论基础(2)

连续性定理(流管流速vi与管截面 i 关系) S 当空气稳定地流过直径变化的流管时,在 同一时间内,流入任一截面的气流质量 与从另一截面流出的气流质量相等,即
S1v1 S2v2 常数
(如果气体密度不变)
空气流管
11
2.2.1 空速测量的理论基础(3)
2 v12 k p1 v2 k p2 2 k 1 1 2 k 1 2
其中, k为绝热系数,对于空气 k=1.4

14
2.2.1 空速测量的理论基础(6)

当空气与飞机间的相对速度大于音速, 将产生激波,激波后的空气压力、密度 和温度将发生急剧变化,前述的伯努利 方程已不适用。
v f (qc , ps , Ts )
ps Ts T0 p 0
R / g n

v
0 2 RT0 qc qc .5 (1 R / g n ) K 0.4 R / g n ps p0 ps
其中,K为常数。
34
2.2.6 指示空速测量(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