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概述
文化景观的构成
欧洲城堡文化景观
总结词
欧洲城堡文化景观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 历史见证,具有坚固的防御和豪华的居住功 能。
详细描述
欧洲城堡文化景观多为石质建筑,结构坚固 ,外观雄伟,内部装饰豪华。城堡不仅是贵 族居住之所,还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著名的城堡如英国的温莎堡、法国的凡尔赛
宫等。
堂等景观。
02
宗教文化景观是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人类对
于神灵的崇拜和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03
宗教文化景观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世界文
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的重要资源。
04
CATALOGUE
文化景观的价值与意义
历史价值
历史见证
文化景观是历史的见证,能够反映出 特定时期的人类活动和社会状况,为 后人了解和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 料。
文化景观的构成
contents
目录
• 文化景观的定义与特性 • 文化景观的构成元素 • 文化景观的分类 • 文化景观的价值与意义 • 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 文化景观的实例分析
01
CATALOGUE
文化景观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
01
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 景观的结果,是各种文化要素如 聚落、建筑、设施、历史遗迹等 的综合体现。
02
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古 建筑、古遗址等,也包括非物质 文化遗产,如民俗、传统工艺等 。
特性
地域性
文化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反映了特定 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
点。
多样性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多种多样,包括自然 景观、人造景观、民俗文化等,这些要素 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
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文化景观的核心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研究趋势。
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文化景观的基本概念,阐述其内涵与外延,接着回顾文化景观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各个阶段的研究特点与主要成果,最后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潜在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化景观的内涵与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二、文化景观的内涵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既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又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两个方面。
物质文化景观主要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形态,如建筑、道路、农田、工具等。
这些物质形态是人类文化在自然环境中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非物质文化景观则是指那些无形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现象,如语言、艺术、信仰、习俗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它们通过物质文化景观得以传承和展现。
文化景观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本身,更在于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特定地域、民族或社会群体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的体现。
通过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进而揭示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化景观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现代研究更加注重文化景观的动态性和空间性,强调文化景观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未来的文化景观研究需要更加关注全球化、城市化等背景下文化景观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传统中国的人文景观与名胜古迹
传统中国的人文景观与名胜古迹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
这些景观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了世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中国人文景观与名胜古迹,探索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一、故宫:中国明清皇宫建筑典范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故宫内部有数以万计的房间,独特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每个建筑的命名和设计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封建王朝的权威和荣耀。
二、长城:壮丽的中国古代防御工程长城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程,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
长城千里纵横,雄伟壮观,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登上长城,可以俯瞰壮丽的山河美景,感受到古代战争的厚重氛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三、泰山:五岳之首,中国文化象征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象征之一。
登临泰山,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水景观,感受到中华民族崇尚自然、融合人文的传统观念。
泰山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宗教中心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四、西湖:中国南方水乡的美丽仙境西湖位于中国杭州市,是中国南方水乡的典型代表。
西湖的美景流传在千古,被誉为“人间天堂”。
西湖四季景色各异,有苏堤春晓、白堤秋风等脍炙人口的景点,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西湖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蕴含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意和浪漫情怀。
五、布达拉宫: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
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布达拉宫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西藏民族文化的标志。
宫殿气势磅礴,金碧辉煌,融合了藏族、印度和中国汉族文化的元素,展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氛围。
六、黄山:中国经典山水画的灵感之地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而著名,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文化景观名词解释
文化景观名词解释文化景观是一种以文化为基础的特殊类型景观,它可以用不同种类、地点和时期的文化元素来表现不同的文化内涵。
文化景观在历史、建筑、城市规划、文化艺术、岩石壁画、地质景观、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都有覆盖,既能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又能表现当地的生态璀璨景观。
源流景观是综合性的文化景观,它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并且可以深刻地影响当地人的精神世界。
源流景观可以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和宗教等特点,通过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出当地风俗民情。
文物景观是指以历史文物为基础的文化景观,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文物景观可以影响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也能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
祭祀景观是一种以祭祀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景观,它可以反映当地特定的文化传统。
祭祀景观不仅可以丰富当地的文化景观,还可以保护当地文化遗产,让当地人不忘记自己的文化精髓。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和乡村结合的文化景观,它可以反映当地地方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乡结合部的文化景观可以反映当地社会现实,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当地人的文化热情。
宗教景观是以宗教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景观,它可以反映当地的宗教信仰、宗教礼仪、宗教美德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
宗教景观不仅是一种文化实践,更是一种文化观念,是宗教信仰、礼仪和行为准则的具体体现,可以给当地社会带来重要的精神影响。
总之,文化景观,就是以文化为基础的特定景观,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宗教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从而构成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景观。
它不仅具有文化传播、社会精神影响作用,还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文化景观概述
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 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 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理由。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必须分别符合前文 关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评定标准中的1项或几项。
4)结构:聚落、街巷、建筑群、山体、水系等自然和人工要素构成的整体格局和秩序,不 仅反映了文化景观空间布局的基本思想,更印刻着一定地理、历史条件下人们的心理、行 为与自然环境互动、融合的痕迹。
5)环境:指文化景观中的山川、农田、果园、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是文化景观生成和发 展的背景和基础,并且融入景观的整体构成之中。
文化景观的演进
• • • • • • •
•
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2届会议在巴黎通过的《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 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巴黎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公约对于文件遗产的定义中,已经出现了“与环境景色结合”、 “自然与人联合工程”这样的文化景观概念的雏形。 1984年《佛罗伦萨宪章》提出“历史园林”的概念。 1992年 12 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6届会议上,正式将文化景观纳入《世 界遗产名录》,成为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后的第4种遗产类型. 1992年10月世界遗产中心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法国的拉贝尔召开关于将“文化景 观纳入《世界遗产》”专题研讨会。 1996年庐山获得国内首个“世界文化景观”称号。 近年来,在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与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中,都有景观与文化的专题讨论会。 1994年在AAG第90届年会上有“文化研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神话、景观、通讯”专题报告会; 1995年IALE 大会上对景观类型与人类活动特征、景观建设的量化因子、21世纪的文化景观、持续发展与文化景观等命题 都有涉及。 在中国,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景观的研究才日益受到地理学者们的关注。近些年来,赵荣、李占昌、李 玲琴、孔翔、肖笃宁等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特性都进行了研究;刘黎民、张仁开还分别对乡村景观和小城镇文 化景观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二、立体主义绘画的构成要素分 析
1、拼贴和集合:立体主义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用拼贴和集合的手法。艺 术家们将报纸、杂志、海报、玻璃片、木片、金属片等各类材料拼贴在一起, 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这些材料本身并没有任何特别的意义,但是当 它们被组合在一起时,却能产生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深层次的含义。
1、自然资源景观: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如海滩、海岛、珊瑚礁等, 这些资源为人们提供了休闲、观光和探险等多种旅游活动。同时,海洋自然资 源也是其他海洋文化景观的重要基础。
2、历史文化景观:中国的海洋历史文化景观数量众多,分布在从南到北的各 个沿海城市和地区。这些景观记录了中国与海洋互动的历史进程,以及不同地 区的海洋文化和风俗。
综上所述,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多样且构成要素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 值和社会经济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加强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工 作,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内容
随着中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越来越受到社会各 界的。本次演示将从中国海洋文化景观的分类和系统构成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 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2、海洋历史文化景观:指与海洋相关的历史遗迹、古建筑、文化景观等,如 海防遗址、海洋古战场、古代航海路线等。这些景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海洋历 史和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3、海洋民俗文化景观:包括沿海地区的民间艺术、海洋节庆活动、海洋信仰 等,如渔民画、海鲜节、妈祖信仰等。这些景观是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 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
3、民俗文化景观:包括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如福建土楼、傣族泼水节等。 这些民俗文化景观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体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 情。
高中地理《文化景观》概念及规律
高中地理《文化景观》概念及规律一、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1.文化景观的空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的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不同,即使同类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不同。
(2)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2.文化景观的时代性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创造性或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
文化景观就如同社会文化史的“化石”。
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了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
二、文化景观的判别和区分1.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自然景观是自然界原有的事物,很少受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如行云飞洪、泰山日出、高山流水等。
文化景观是指人类的文化活动留在地球表现上的印迹,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并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如园林建筑、泰山上的各种石刻等。
2.文化事物与文化景观的区分具有文化景观两个基本特性(空间性、时代性)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才是文化景观,特别是看其空间位置是否具有稳定性或固定性,而不一定具有物质形态。
如京九铁路是文化景观,火车因无位置的固定性而不是文化景观。
三、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1)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主要影响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对于与地表自然环境联系较为紧密的农业文化景观,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
(2)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文化景观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对它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原貌,认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程度,因此可以说,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②由于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因此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③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文化景观的建设如果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反之则带来不利的影响。
文化景观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
文化景观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嘿,你知道啥是文化景观不?文化景观啊,在人文地理学里那可是
个超重要的概念哟!就好比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那些古老的建筑、独特的风俗习惯,还有特别的语言文字啥的,这些统统都可以被
叫做文化景观。
比如说吧,你去了丽江古城,那古色古香的街道、充满民族特色的
服饰,不就是文化景观嘛!再想想,北京的胡同,那也是一种文化景
观呀,承载着老北京的韵味和故事呢!这就好像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由各种各样的元素组成。
文化景观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出现的哦!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创
造和积累下来的。
就像农民伯伯种庄稼,一点点地耕耘,才会有丰收
的果实一样。
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思想和传统,慢慢塑造出了独特
的文化景观。
而且呀,文化景观还能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呢!你看那些
古老的遗迹,不就是过去岁月的见证吗?这就好像是一本厚厚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文化景观还会变呢!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它也会不断地
演变和更新。
就好像我们人会长大、会改变一样。
也许以前的风俗习
惯慢慢就消失了,新的文化元素又加入进来了。
哎呀,文化景观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觉得文化景观就是人文地理学里最迷人的部分之一,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呢,文化景观就是人文地理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概念,它包含了太多太多有趣的东西啦,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探索呢!。
谈文化景观
谈文化景观一、文化景观的概念任何一个有特定文化的民族,通过建造房屋、开辟道路、耕种土地、开渠引水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这种人所创造的劳动成果的总和被称为文化景观——一个在本世纪20年代广泛使用的术语。
它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可辨认的改变,包括地球表面及生物圈的种种改变。
因此,可以说文化景观是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
由于民族的迁移,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往往不仅是一个民族形成的。
因此,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一些具体事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往往与宗教教义、社会观念和政治制度等因素有关,是一种抽象的观感。
文化景观的这种特性可以明显反映在区域特征上。
二、物质文化景观物质文化景观是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造的实物景观,如建筑、纪念性艺术、装饰品景观等。
建筑方面的成就可以与文化中其它方面最辉煌的成就相媲美。
古代埃及人建造巨大的金字塔来纪念死去的法老,时至今日,这些建筑学上的奇迹仍是埃及文化的标志。
以钢材和玻璃为建筑材料的摩天大楼,许多大型圆顶式的体育馆和巨大的拱型结构建筑(如现代化的航空港)都显示了现代文化的技术力量。
因此,建筑是文化的特性与价值的反映,体现着文化的重点和追求,也是技术与经济的反映。
纪念性艺术:在美术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中,雕塑是最强烈的。
埃及的纪念性建筑和雕塑一直是尼罗河两岸的主要景致。
克里特人绘有花纹的陶器、壁画和希腊与罗马人的圆柱、雕塑到拜占庭的镶嵌工艺品,中国古代的壁画和皇家园林等,艺术家们创造出众多永久性的纪念物,形成了对可见文化景观的最大改观。
装饰品景观:一个地区人群的特征可从其居民的衣着和流行的建筑特点上判断出来。
在受法国影响的达喀尔的建筑中,从沃拉弗人修长、优雅、飘逸的长袍中可以确定这里是西非,而不是地中海地区。
第九章 文化景观
珠水流光
发布词:是珠水甜蜜的乳汁养育了广州,是珠水林立 的舟帆繁华了广州,是珠水革命的惊涛激扬了广州, 如今,又是这流光溢彩的珠水装点了广州的时代憧憬, 浅吟低唱色彩斑斓的都市歌谣。
云山叠翠
发布词:并非因为她的巍峨而入选历代羊城八景,只是表明 广州人对巍峨的永恒敬意。我们需要登高望远,送走闯海人 的征帆,我们需要登高望远,迎来四海的宾客。我们需要登 高望远,祝福我们这座都市在白云叠翠中长大。
杭州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 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案例1:广州八景
广州八景
宋代: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霁、珠江秋月、菊湖云影、蒲涧濂泉、光 孝菩提、大通烟雨。 元代:扶胥浴日、石门返照、粤台秋色、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涧濂泉、景 泰僧归、灵洲鳌负。
荔湾胜境
发布词:如果说西关是最民间的广州,因而是最广州的广州,那么,你就 会领悟荔湾胜境的意趣。小桥水巷,大屋骑楼,歌女商贾等等构成了一幅 民间广州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会魂牵梦萦地沉潜在你的记忆中。
科城锦绣
发布词:也许更为赏心悦目的风景还在未来,但是今天我们已经 异常振奋。因为在她的足音里,我们已经催发了生动的想象,并 且更新了我们的视觉传统和视觉观念。这是一种更长远的观看, 也是一种更富有内在震撼力的观看。
京族哈亭
京族独
研究性学习:中国的八景文化
八景文化是自宋代开始的记录城市风貌的历史文化活动。 八景起源于北宋画家宋迪创造的湖南《潇湘八景图》,米芾 为之题诗一组,后得宋宁宗皇帝丹笔御书八景组诗,随后即 传遍各地,并被收录于各地地方志当中,成为中国地方志中 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构成。 如著名的“潇湘八景”当中的平沙落雁、远浦归帆、江天暮 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等等。
文化景观的概念
文化景观的概念
文化景观,是人们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社会活动和生活习惯所形成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特色景观。
它是一种既包含自然环境因素,又融入了人文社会因素的复杂系统。
文化景观由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部分组成。
物质要素包括地形、水文、植物、动物等自然元素,以及建筑物、道路、桥梁等人工元素。
而非物质要素则是指人们的习俗、信仰、价值观等文化现象,这些元素通过社会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具有地域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等特征。
由于地域环境、民族习惯和历史传统的差异,各地的文化景观也各具特色。
同时,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演变。
高中人文地理:文化景观知识点
高中人文地理:文化景观知识点(1)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形成。
Ⅰ.文化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
文化分类:·物质文化——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具有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
·精神文化——语言、文学、艺术、宗教、法律、风俗、制度等,有些精神文化也有物质形式。
Ⅱ.文化景观的构成:区别于自然景观:即自然界的原有事物,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也要区别于文化现象,如街头表演。
·文化景观概念: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
·文化景观分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景观——农田、道路、城市、村落、油田、棉田等。
人类精神活动景观——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长城、清真寺、金字塔等。
Ⅲ.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⑴功能性:即创造和使用每种文化景观都有一定目的,因而,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具有功能意义。
如城市雕塑美学观赏、烽火台军事信息传递、寺庙宗教信仰功能、纪念碑。
⑵文化景观最主要的特性是:空间性和时代性。
a.文化景观的空间性的表现:①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文化景观是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
占据的空间大小不一;同类文化景观,可能相差很大;功能意义不取决占据的空间大小。
如:美国拉什莫尔山雕塑和常见雕塑大小差别很大。
②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不同地区有相对稳定的文化差异(如南北方的差异)。
b.文化景观的时代性: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创造它的那个时代特征。
随时代变迁其功能可能消失和转化(如长城、烽火台等)。
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它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
如:苏州城外的寒山寺不仅是佛教的圣地,还是当地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Ⅰ.文化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与活动的场所和空间。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
文化景观 八景
文化景观八景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文化景观,其中包括八大景观,分别是:
1. 黄山奇石 - 以云海、奇松、怪石和温泉为特色的黄山自然风景区,其中的奇石在石林中最为壮观。
2. 玉龙雪山 - 被誉为“雪山的极品”,位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因其高峻的山峰和深不可测的峡谷而著名。
3. 桂林山水 - 桂林山水甲天下,拥有壮美的山川、清澈的水流、水洞、石林等美景。
4. 九寨沟彩池 - 因其绚丽多彩的湖泊而著名,拥有黄、绿、蓝、紫、红等颜色的湖泊,令人流连忘返。
5. 庐山云海 - 庐山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美丽的地方,云海、奇峰、瀑布和悬崖峭壁共同构成了一个绝妙的自然画卷。
6. 泰山日出 - 作为中国五岳之一,泰山拥有广阔无垠的山区、巨大的凉亭和众多神秘的故事。
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看日出。
7. 西湖古迹 - 西湖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著名的六个景点包括雷峰塔、三潭印月、柳浪闻莺等。
8. 北京故宫 - 作为中国古代宫殿的典范,北京故宫是一个巨大的宫殿群,其中的建筑、雕刻和壁画都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
文化景观
大韵天地景观艺术(北京)有限公司——文化景观摘要: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中文化地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
“文化景观”这一词自20世纪20年代起即已普遍应用。
C.O.索尔在1925年发表的著作《景观的形态》中,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色来研究地理特征,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文化地理(见文化景观论)。
一、文化景观(人文景观)分类文化景观的划分按形态可以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非物质性)文化景观。
前者是在大自然提供的物质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凝聚物;后者是在客观物质环境的作用下,人的文化行为所创造的那些虽看不见、却可以感知的文化创造物。
物质文化景观:物质文化景观是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造的实物景观,跟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
如装饰品、建筑、雕塑(在美术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中,雕塑是最强烈的。
埃及的纪念性建筑和雕塑一直是尼罗河两岸的主要景致。
)景观等。
精神文化景观:体现人们美学感受的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反映社会组织形式的制度、机构、风俗习惯等。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连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不能错误地认为精神文化是抽象的、没有物质形态的。
实际上,精神文化不一定没有物质形态,如街头雕塑。
二、部分城市文化景观赏析1、耶稣山世界最大的耶稣雕像,从山下远远眺望,感觉就像是一座十字架牢牢钉在山丘上。
有一些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味道,人们可以由像内的楼梯登上基督的肩上,眺望大海与头顿市的全貌。
2、自由女神像防洪纪念塔于1886年10月28日矗立在美国纽约市海港内的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被誉为美国的象征。
3、防洪纪念塔哈尔滨英雄城市的象征,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修筑永久性江堤而建造,象征着哈尔滨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
4、五月的风该雕塑以青岛作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这一主题充分展示了岛城的历史足迹,深涵着摧人向上的浓厚意蕴。
三、大韵过往文化景观:1、耕读传家为牟氏庄园设计耕读传家雕塑群,并撰写耕读传家赋。
文化景观
军事防御 旅游功能
龙王庙
虫蝗庙
三官庙
夫子庙
4.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指示
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 形态,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可辨认的改 变。也就是说,自然环境是绝大多数文化景观 形成的基础或背景条件,人类在改变自然景观、 创造文化景观的同时,必然会或多或少地遗留 下适应或改造自然环境的诸多痕迹。
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保 护自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
由“哭泣”的大佛,你能想到什么?
目前,六盘水正在努力打造成为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城市, 结合地理学相关知识,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和意见?
总结
1、文化景观的概念 人类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 叠加了自己所创造的景观。 2、文化景观的类型 物质文化景观:生产生活 非物质文化景观:精神文化 3、文化景观的特性 (1)功能性 (2)空间性 (3)同类景观异形与单一景观多义 (4)时代性 4、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①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 ②文化景观所展示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③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的局限性 ④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改变
天坛
教堂
村落
雕塑
②同类文化景观空间差异也很大
拉什莫尔山雕塑
自由女神 大足石刻
(3)同类景观异形与单一景观多意
城市景观可以反映 出多方面的文化意 义:经济发展水平、 政治功能、美学等
(4)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文化景观是不同时期(时代)的产物,在它们
的初始功用性优势丧失或改变了以后,它们就成为
丧失功用优势前的那个时代的文化景观了。
西藏布达拉宫
三线文化广场
校园文化景观概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校园文化景观概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精神风貌。
作为学校内部的一种特殊文化,校园文化不仅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还体现了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校园文化景观则是校园文化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它以建筑、园林、雕塑等有形元素为主,通过布局、设计和装饰等手段,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术氛围以及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到校园的建筑环境中。
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形象。
一个具有独特校园文化景观的学校,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校园文化景观的定义、意义以及构成要素进行探讨。
通过对校园文化景观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同时,本文也将探讨校园文化景观的重要性以及发展与改进的措施,以期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改善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校园文化景观概览。
首先,我们将对校园文化进行概述,明确其定义和意义。
其次,我们将介绍校园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探讨不同要素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与作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校园文化景观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发展和改进校园文化景观。
在第一部分,我们将概述校园文化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定义和背景进行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校园文化景观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重要性。
我们将讨论校园文化对塑造个体和集体认同感的作用,以及校园文化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校园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我们将探讨校园建筑、植被、艺术品等方面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我们将分析这些要素如何与学生的学习环境、心理健康和社交交流等方面产生关联,以及如何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验。
最后,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校园文化景观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发展和改进校园文化景观。
1文化景观的概念.
自
功能 形态
文
然
化
环 反映 (局限性)
景
境
改变
顺应自然规律——有利无害 观
违反自然规律——不利有害
遵自然之道,谋天人合一; 走持续发展道路,建繁荣昌盛家园
恩格斯说
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 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 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 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 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 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 储存水分的中心。
1.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 态有突出的影响 2.文化景观可以反映自然环境特征, 但有局限性 3.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 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逐渐减小
温带草原
茶 园
菲律宾梯田
二、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改变
1.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作用与自然的最 好体现 2.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有正、负两方 面的影响
恩格斯告诫人类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 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 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 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分组讨论
一、从古文化景观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提示:
1.你所研究的古文化景观指什么?与古代 文明有什么关系?
2.古文化景观的产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古文化景观的衰落、消亡的原因(从人
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分析)
4.反思:从古文化景观的兴衰看人类活动 与环境的关系
5.复习高一地理下册“聚落”
二、从农业灌溉方面看人类活动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提示: 1.农业灌溉方面的自然景观指什么? 2.复习高一地理下册“影响农业生产的区
文化景观论的名词解释
文化景观论的名词解释文化景观论是一种学科领域,以研究人类创造和塑造的各种文化景观为主要对象。
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园林景观、考古遗址等多种类型的景观。
文化景观论的研究源于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与适应的认识。
它主张人类活动对于景观的塑造和改变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又显示出人类文化的种种特点。
因此,文化景观论试图从人类文化的角度,解读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信仰和价值观,并对人类活动在环境中产生的文化景观进行解析和评价。
文化景观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文化景观”,它指的是人类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所创造的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的景观形态。
文化景观可以是城市中心的建筑群、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传统的乡村聚落,甚至可以是人们精心布置的花园和公园。
这些景观不仅仅是物质的结构体,更是人类活动和思想的结晶,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与表达。
文化景观论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传统文化解读、比较研究等。
研究者会通过实地考察文化景观,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和意义进行解读,从而揭示文化景观的内涵和价值。
文化景观论的应用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对于保护和修复文化景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只有了解文化景观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
其次,文化景观论的研究也有助于提升人们对文化景观的认知和欣赏能力,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
最后,利用文化景观论的观点,还可以探讨人类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和可持续的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文化景观论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学术界的工作,它还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
每个人都生活在文化景观之中,每一个文化景观都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我们的共同文化遗产。
总之,文化景观论是一门探究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学科。
通过对文化景观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后的历史、思想和价值观,以及人类与自然互动的方式和效应。
红色文化景观概述
红色文化景观概述
红色文化景观是指以红色革命历史为主题,通过各种形式的建筑、雕塑、纪念馆、博物馆、纪念碑、遗址等方式,呈现出红色革命的历史和文化,展示出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红色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红色文化景观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中国,由于国共内战的特殊历史背景,红色革命历史对于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政治面上,也体现在文化、艺术和建筑等各个方面。
红色文化景观可以分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景点、红色纪念地等不同类型。
革命老区是指那些曾经是红色政权的中心地带,如瑞金、延安等地。
红色旅游景点是指那些展示红色革命历史和文化的景点,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
红色纪念地则是指那些红色革命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事件或有红色革命领袖故居等地点。
红色文化景观的建设和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业。
对于红色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和利用,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公民共同参与,建立完善的机制和制度,加强管理和保护。
同时,要积极推动红色文化景观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的历史、人的传承
• • • •
城规研 城规研 景观研 景观研
吕律扬 吴彦强 田恩铭 温宁
关注文化景观的背景
近10年来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热点
所谓“热点”,即在学科主要期刊近10年研究论文题录关键词统计中,选择在不同期刊里反复 出现频率10次以上的10个中文关键词和5个英文关键词作进一步研究,即可了解其发展动态。 通过文献研究,近10年来国际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热点是: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世界遗产、 历史街区、地域文化、国家公园、人居环境、风景园林师、城市绿地、绿道、植物园、 GIS地理信 息系统、Remote sensing遥感、Wetlands湿地、Ecosystem services 生态系统设施. 由此可见,文化景观是当前国际风景园林界和遗产界的热点。我们通过对文化景观的理论和实 践脉络进行梳理,分析文化景观的意义,概述国际发展动向,从而尝试为同学们了解文化景观提供 参考框架。
2)建筑: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遗址,它反映了地域的建筑文化、社会职能 或与特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是文化景观的重要载体形式。
3)空间:由山体、水体、植被等自然要素或建筑、构筑物等人工要素所围合或限定的物质 空间,具有材料、形状、质感和色彩等性状。它不仅意味着抽象的地点,而且是关于环境 特征的一个具体表达。
③关联性文化景观, 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以与自然因素具有强烈的宗教、艺 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 而不以不突出或缺失的文化物证为特征。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署将文化景观分成四大类: ①历史遗址: 一处与某一历史事件、活动或人物有重要关系的景观。
② 历史设计的景观: 一处由景观设计师、造园师、建筑师或园艺师依据设计原则有意识 设计或规划的景观; 或者是由一位业余造园师以一种已被认定的风格所造之景观。美学 价值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实例包括有公园、校园与豪宅庄园。 ③历史乡土景观: 一处由于人类活动或占有演化而形成的景观。他们可以是像农庄一样 的单栋建筑, 或者是像沿着河谷边的历史农场区。实例包括了农村、工业复合建筑与农 业景观。 ④人种史景观: 包含与人类有关可以被定义为遗产资源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实例是当代 聚落、宗教圣地与大型地质结构。
文化景观的渊源
文化景观起源于人类的农业生产,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它也在自身发展规律的调配下不断地发 展变化。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的六大研究领域之一,始于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其《人类地理学》、 《民族学》等著作中, 第一次系统地说明了文化景观的概念,但他更多的是倾向于历史景观。1906年, 施吕特尔提出了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区别,并把文化景观当作从自然景观演化来的现象加以研究。 1906年,施吕特尔提出了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区别, 并把文化景观当作从自然景观演化来的现象加以 研究。 最早给文化景观定义的是美国文化地理学家索尔,他在《文化地理学的新近发展》一文中,提出了 文化景观的经典定义,即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为了更清楚地解释这一定义, 他进一步指出:文化景观是某一文化群体利用自然景观的产物。文化是驱动力,自然是媒介,而文化景观 则是结果。在某一特定文化的作用影响下,由于文化本身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文化景观所经历的 发展变化则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许最终将达到其发展循环的终点。但随着某种不同外来文化的介入 , 开始某一文化景观的更新,或进行某一新的文化附加在原有景观残余之上的演化过程。 Whittlesey在新英格兰地区的实例研究中首创“相继占据”一词,认为文化景观的变化是个阶段 序列过程,阶段演化是内因作用的结果, 类似于一个活细胞的发展和死亡。随后,Dodge、Thomas、 James等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研究,其中Meyer做了最详细、最复杂的描述,丰富完善了“相继占据”理论, 成为文化景观及其他学科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苏尔之后,一系列文化景观研究随之出现,如社会地形、 经济景观、神权宗教景观、军事景观和经济面等。Thomas编辑的论文集《人类在改变地球面貌方面的 作用》进一步把文化景观研究推向高潮。
价值系统构成要素
除可见的物质形式之外,文化景观还包括载体中蕴含的无形文化内涵,可以将这部分内容 称为价值系统。按照所反映出的不同人地文化关系,价值系统可分为人居文化、产业文化、 历史文化、精神文化等要素。 1)人居文化:指受山川地理、气候条件影响而形成的人居理念和生活文化,在文化景观中的 地方习俗、乡土建筑、聚落空间等物质要素中得以体现。我国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就 反映了人们因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禀赋差异所形成的不同生活理念。
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 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 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理由。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必须分别符合前文 关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评定标准中的1项或几项。
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文化景观既是一种实体对象,又具有相应的人文内涵。在此,根据文化景观的特点,用演 绎的方法从其所呈现出的物质形式和表达的文化内涵2 个方面进行分析,将其构成要素划分 为“物质”和“价值”2 个系统。不同类型的文化景观都由这2 大系统所构成。
物质系统构成要素
文化景观的意涵是以物质载体为媒介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传承的,即使相同的文化内涵 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景观物质系统的构成要素按照特点和空间规模可具体分为5 种。 1)行为:指地方原住民语言、礼俗、仪容、动作形态的表现,它可被视作地域心理文化的 直接显示和书面文化的外在形态。在文化景观中,行为模式是长期积淀下来的社会心理、 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外在形式,包括日常行为、节庆仪式和传统技艺等。
文化景观的定义
美国的苏尔(Sauer) :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间内形成一地基本特征的自然和 人文因素的复合体.苏尔认为, 景观因人类的作用而不断变化, 因此, 文化景观 是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李旭旦教授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 的复合体, 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主张从研究文化景观来分析人地 关系。 侯仁之: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任务是探讨一个地理环境在“过去”和“现在”之间 发展演变的规律。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 共同作品”。“代表着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它们反映了因物质条件的限制或 自然环境带来的机遇,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 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
文化景观的类型
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 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世界遗产委员会颁布的《操作指南》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 ①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 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 它们经常 ( 但并不总是) 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② 有机进化的景观, 反映了组成要素和形式上的进化石) 景观, 反映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二是持续性景观, 它在 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当代社会中仍起到积极作用, 而且其自身进化过程仍在进行, 同 时又展示了历史演变发展的物证。
4)结构:聚落、街巷、建筑群、山体、水系等自然和人工要素构成的整体格局和秩序,不 仅反映了文化景观空间布局的基本思想,更印刻着一定地理、历史条件下人们的心理、行 为与自然环境互动、融合的痕迹。
5)环境:指文化景观中的山川、农田、果园、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是文化景观生成和发 展的背景和基础,并且融入景观的整体构成之中。
•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Mixed
• 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
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 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它通常体现持久的土地使用的现代化技术及保持或提高景观的 自然价值,保护文化景现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文化景观的演进
• • • • • • •
•
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2届会议在巴黎通过的《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 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巴黎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公约对于文件遗产的定义中,已经出现了“与环境景色结合”、 “自然与人联合工程”这样的文化景观概念的雏形。 1984年《佛罗伦萨宪章》提出“历史园林”的概念。 1992年 12 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6届会议上,正式将文化景观纳入《世 界遗产名录》,成为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后的第4种遗产类型. 1992年10月世界遗产中心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法国的拉贝尔召开关于将“文化景 观纳入《世界遗产》”专题研讨会。 1996年庐山获得国内首个“世界文化景观”称号。 近年来,在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与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中,都有景观与文化的专题讨论会。 1994年在AAG第90届年会上有“文化研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神话、景观、通讯”专题报告会; 1995年IALE 大会上对景观类型与人类活动特征、景观建设的量化因子、21世纪的文化景观、持续发展与文化景观等命题 都有涉及。 在中国,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景观的研究才日益受到地理学者们的关注。近些年来,赵荣、李占昌、李 玲琴、孔翔、肖笃宁等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特性都进行了研究;刘黎民、张仁开还分别对乡村景观和小城镇文 化景观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国际动向
在过去15年中,文化景观作为特殊文化遗产类别的创立,作为架构自然和文化遗产之间 的桥梁, 具有历史性的哲学、政治和文化意义。2004年的《奈克提西宣言》指出世界遗产 中人和自然的分离关系极大地阻碍了遗产景观的观念, 已经给遗产的实践工作造成了极大 的困扰。2005 年ICOMOS 的《西安宣言》提出遗产整体环境的概念和新文化地理学文化景 观的视野是一致的。遗产, 包括景观遗产都不能被孤立地、物质地看待, 而必须纳入到整 体的非物质的, 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环境中来加以定位和解读。这里, 文化景观不再是一个概念、一个类别, 而是被当作上升到具有整体观的方法论加以运用。 2006 ,国际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决定推出文化景观清查卡, 开放文化景观的定义, 广泛征 集全世界各地区的, 加强全球文化交流, 以确立文化景观的地方含义, 体现文化多样性。 对于这种推进的迫切性和意义,ICOMOS- IFLA 主席路易奇·扎赫日在《文化景观与自然纪 念地》一文中表述得十分清晰。IFLA亦于2006 年成立了文化景观地区委员会,2007 年成立 了亚太文化景观指导委员会来重点推进亚太的文化景观清查卡工作。欧洲理事会更是超前 行动, 积极发展出具有欧洲特点的《欧洲风景公约》, 麦琪·罗( Maggie Roe) 在《〈欧 洲风景公约〉: 关于“ 文化景观”的一场思想革命》一文中对其作了很好的诠释。《欧洲 风景公约》对国际的重要贡献是探索了适合欧洲文脉和地脉的景观保护模式, 为探索地方 或区域景观保护做出了示范作用。它完全不同于世界遗产的保护模式, 甚至有些针锋相对。 它把欧洲的所有景观都列入到体系之中, 包括演变的、退化的、历史的, 把景观看作一个 有机进化体的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的不同阶段的有机部分, 而不是像世界遗产那样把某 些景观从整体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对待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