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教科书的变迁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年教科书的变迁

莫斯科郊外的中国(1949-1966年)

前言

“欲兴邦必兴学”,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一段文字能记录一段历史,一个人物可以唤起一段回忆,一个群像更是标记了一个时代。虽然教科书的变迁不能与政治、经济等宏大问题相提并论,但它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教科书从从政治挂帅到人性回归,从千篇一律到异彩纷呈,出现在教科书中的人物脸谱也是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勾画教科书中的脸谱,就是勾勒新中国大国的脸谱,见证60年思想、文化领域进步与繁荣;今天,我们回首新中国60年教材变迁,不但是历史的重温,更是对现代中国本源的追寻。

曾几何时,我们的教科书与政治书无异,它不但承担了提高国民素质、普及科学知识等基本功能,还必须为肃清人民思想服务。随着新中国进入一个动荡的年代,教科书也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任何学科、任何课本都被语录、指示等充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新中国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各种思想和意识的冲击下,教育工具的功能被大大地加强了。

中华民族的历史一脉相承,中华民族的变革从未停止。我们希望看到教科书中更多的脸谱,这不仅仅是人性的需要,也意味着一个国家与民族更加自信和进步。中华民族在60年顽强的思想解放中踏上了新轮回的起点。

第一课毛泽东:领袖与学习榜样

课前预习关键词:

领袖:建国初期的教科书中有大量关于毛泽东的内容,其领袖形象深入人心。

太阳:教科书中形容毛泽东用的最频繁的一个词汇。

榜样:毛泽东是学习的典范,教科书从各个方面树立起他的榜样形象。

朱德的《母亲的回忆》、《任弼时同志二三事》等都入选过教科书,但是毛泽东无疑是出现在新中国教科书中最多的人物。毛泽东是新中国的领袖,从一开始就被偶像化,成为了大众的偶像,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无论学习、工作,毛泽东高大的伟人形象都是教科书中的最主流。

第一讲:“毛主席像太阳”

“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齐来歌唱:太阳太阳永远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这是建国后第一套小学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毛泽东不但是人们眼中的领袖,更是人们眼中的救星。对毛泽东的推崇从本文可见一斑。

第一课毛泽东:领袖与学习榜样

时代背景资料:

红领巾教学法是指解放初期,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在北师大附中指导讲授

《红领巾》一课时所运用的教学法。规定,必须要有介绍作家和作品的时代背景、阅读、分析、结束、复习等严格的“五个步骤”。这些规定,在1956年中学分科实验时,基本照搬,形成了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通行的现代文教学模式。

第二讲:《八角楼上》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觉察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课文中简单的几句话,毛泽东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精神跃然纸上。这种沉思是领袖式的沉思,思考的结果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不但是新中国的领袖,也是中国革命的领袖。《八角楼上》反映出的领袖形象,比“像太阳”这样的抽象歌颂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第一课毛泽东:领袖与学习榜样

毛泽东现象:

毛泽东已成为历史的象征,他不仅被中国重视,也为世界所关注。虽然对于历史的评价各有不同,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里,毛泽东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走

上历史舞台,中国人对他极为崇拜,而这种崇拜的影响也是更为深远。

第三讲:《毛主席小时候怎么学习的》

“毛主席看见有些同学没有饭吃,就把自己的午饭让给挨饿的同学吃。”

建国初期小学语文课文很简单,课本中关于毛泽东的内容也很多,这篇《毛主席小时候怎么学习的》勾勒出了毛泽东小时候学习的形象,毛泽东学习、生活都是学习的榜样。

本课结语:

在为政治服务思想的指导下,建国初期的教科书成了“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宣传阵地,内容多以革命史和党史为主。

这种情况下,很多新中国领导人撰写的文章或是描写领导人的文章纷纷入选教材,其中尤以毛泽东作品和歌颂他的作品最多。不但是语文教材,音乐等教材中也大量出现对毛泽东的歌颂与赞美。

第二课老大哥苏联与国际友人白求恩

课前预习关键词:

苏联老大哥: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经验,俄国作品入选中国语文课本。苏联自然成了新中国的“老大哥”。

白求恩:教科书中白求恩不仅仅是一位国际友人,更成了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象征。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选入教材的外国文学作品首选苏联,俄语处于完全的统治地位,一提到苏联,当时国人口中蹦出的第一个词汇一定是——老大哥。前苏联和西方世界的外国人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形象,新建设者成为我们模仿的偶像,旧形象被无情地批判。当然,也不乏如“白求恩”等国际友人。

第一讲:从俄语教材一统天下看苏联老大哥形象

建国初期,刘少奇即提出:中国人民的革命,过去是以俄为师,今后建国,同样也必须以俄为师。当时中国学习俄语的热潮绝不亚于20世纪末期开始的英语热,俄语教材是外语教材中最多见的课本,契科夫经典的短文《小公务员之死》等纷纷入选。苏联对于新中国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范例和老大哥。

第二课老大哥苏联与国际友人白求恩

课文背景:

白求恩帮助中国人民抗日,在医治伤员时被感染不幸逝世。毛泽东得知后,非常悲痛。12月21日,毛泽东为撰写《学习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第二讲:国际友人白求恩

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不远万里,突破重重阻挠来到延安,不久便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一年多。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医治伤员时被感染,在河北定县不幸逝世。毛泽东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后,亲笔写下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纪念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