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信号协调控制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课件
车流运行过程中的车队离散特性:
F a 1 bt
t 0.8T
式中:F 离散平滑系数
T 车队在连线上行驶时的平均行程时间(s)
a,b 曲线拟合参数
主要由仿真模型及优化两局部组成。
网络几何尺寸及网络交通流信息
新的信号配时
优化数据
初始信号配时
仿真模型
优化过程 最佳信号配时
网络内的延误及停车次数
性能指标PI 周期流量图
TRANSYT 基本原理图
TRANSYT仿真模型的几个主要环节
1〕交通网络构造图式:节点和连线来抽象网络 2〕周期流量变化图式 3〕车流在连线上运行状况的模拟 为描述车流在一条连线上运行的全过程,
SCATS在实行对假设干子系统的整体协 调控制的同时,也允许每个穿插口“各自 为政〞地实行车辆感应控制,前者称为 “战略控制〞,后者称为“战术控制〞。 这样可提高控制效率。
SCATS实际上是一种用感应控制对配时 方案可作局部调整的方案选择系统。
SCATS优选配时方案的各主要环 节
1.子系统的划分与合并 〔1〕子系统的划分由交通工程师根据交通流量
2. SCATS 参数优选算法简介:
SCATS把信号周期、绿信比及绿时差作为 各自独立的参数分别进展优化。优化过程中 使用的算法以所谓“综合流量〞及“饱和度〞 为主要依据。
〔1〕饱和度:SCATS所使用的饱和度指被 车流有效利用的绿灯时间与绿灯显示时间之 比。
〔2〕综合流量:为防止采用与车辆种类〔车身 长度〕直接相关的参量来表示车流流量, SCATS引入了一个虚拟的参量“综合流量来反 映通过停车线的混合车流的数量〞。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原则与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发展趋势。
基于此本课程重点探究了道路交通控制和管理技术,在简要回顾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交通信号控制的实施条件、单个路口交通信号控制、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快速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行人与自行车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实施以及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与交通信号控制密切相关的一些应用,同时可以掌握一定的控制技能。
1.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道路交通控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掌握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特点,能够规划交通控制线路,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融会贯通。
2.能够利用前期课程编程、PLC、单片机、制图与该课程的相关知识设计交通信号控制方案以及实现交通信号控制的优化。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道路交通控制技术》以讲授、讨论为方式,使学生对道路交通控制技术有了全面的了解,在获取新知识的技能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在道路交通控制方面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毕业实习等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本教材较全面地介绍了道路交通控制的相关知识及实用技术。
1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234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5电路课程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基本电工技术训练,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电路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工程实际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验证电路、设计电路、处理实际线路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会设备操作、报告撰写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区域信号协调控制
非机动车与行人的考虑
在多模式交通环境中,区域信号协调控制系 统还应充分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需求, 确保交通安全与效率。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数据采集与分析
利用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实时采集交通数 据并进行深度分析,为区域信号协调控制系 统提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决策依据。
动态调整信号灯控制策略
根据实时交通状况,动态调整信号灯控制策 略,实现自适应交通流控制,提高道路通行
铁路信号系统协调控制还可以与其他 铁路管理措施相结合,如列车调度、 车站管理等,以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 和安全性。
通过铁路信号系统协调控制,可以实 现对列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整, 确保列车按照预定的时刻表安全、准 时地运行。
水上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水上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是确保水上交通 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能够降低车辆的 停车和加速次数,从而减少燃油消耗 和尾气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 保护。
合理的信号控制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 发生概率,保障交通安全。
区域信号协调控制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区域信号协调控制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面的发展过程 。
发展趋势
通过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协调控制中心,对各路段的车流量、车速等信息进行实时 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信号灯的配时方案,优化车辆的通行路径。
高速公路信号协调控制还可以与其他交通管理措施相结合,如限速管理、应急车道 管理等,以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铁路信号系统协调控制
铁路信号系统协调控制是确保铁路运 输安全和高效的重要手段。
效率。
区域信号协调控制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要点一
统一的技术标准
智能运输系统第07讲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期长度以及每个相位上的绿灯起止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
亦即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段上,上述配时参数保持不变。可 根据一天中交通量的波动情况,划分若干时间区段,对应
于每一时间区段的平均交通量制定相应的配时方案。
信号控制类别
2)半感应式信号控制
半感应式信号控制主要用在主次干道相交的交叉口,在这种
信号控制中,主干道总是保持绿灯。当埋设在次干道上的检 测器检测到车辆到达时,经过一个适当的信号转换间隔后,
3-2 泉中路-北大街
改造思路: 渠化改造 交通控制
停车线提前,并增加信
号灯控制-119s
信号控制类别
根据所采用的控制装置的不同,交通信号控制可以划分为
如下三种类型:
1)定周期信号控制 在定周期信号控制中,配时方案包括周期长度、相位次序、
绿信比和相位转换时间都是根据历史的交通数据事先确定 的。在事先确定的配时方案中,绿灯时间的长短、信号周
1928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式交通信号控制机,
这种信号控制机能够适应交通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信号时 间。
1952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首次利用模拟计算机和交通
检测器实现了对交通信号机网的配时方案选择式信号灯控制, 实现了交通网络协调控制雏形。
1963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
特点
信号机以“固定配时”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周期变化。 信号机处理和控制功能有限,信号机之间的协作也较少。
3
感应式和协调式信号控制
1917年,美国盐湖城就开始使用联动式信号系统,把6个交
叉口作为一个系统,以手控协调方式进行集中控制。此后 1922年,休斯顿建立了一个同步系统,以一个交通亭为中心 控制12个相邻的交叉口。
交通信号控制(整理).ppt
设置交通控制信号虽有理论分析的依据,但尚 未成为公认的有效方法,加上世界各国的交通条件 又各有差异,所以各国制订依据的具体数字不尽相 同,但原则上大多根据以上两条分析依据,考虑各 自的交通实际状况后制订出各自的标准。
s so N f f f f f f f f f
W
HV
g
p
bb
a
RT
LT
b
演示课件
二、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四) 饱和流量的确定
其中,s ——车道组饱和流率;
so ——车道组在理想条件下的饱和流率;
N ——车道组中车道数; f w——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f HV ——交通流中大---中型修正系数; f g ——引道坡度修正系数; f p——停车修正系数;
演示课件
二、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三) 确定设计交通量
无最高15min流率的实测数据时,可按下 式估算:
q Q PHF
式中:Q-配时时段中,某进口道某流向的实际 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 PHF-配时时段中,某进口道某流向的高 峰小时系数;主要进口道可取0.75,次要进口 道可取0.8。
演示课件
(3)有左转专用车道时,根据左转流向设计交 通量计算的左转车每周期平均流量达到一定程 度,以致完全不能利用冲突车流(对向直行车 流)的间隙完成左转时,宜设左转专用相位; (4)同一相位各相关进口道左转车每周期平均 到达量相近时,宜用双向左转专用相位,否则 宜用单向左转专用相位。
演示课件
二、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演示课件
一、交通信号控制概论
(三)信号控制类别
01 信号基础---交通信号控制基础概念分享
38、最小绿灯时间 相位绿灯信号允许开启的最短时间。 39、最大绿灯时间 相位绿灯信号允许开启的最长时间。 40、全红状态 所有信号灯组灯色均显示为红色的信号状态。 41、绿冲突 规定不允许同时放行的信号灯组的绿色信号灯同时点亮称为绿冲突。 42、冲突点 在交叉路口内两股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其行驶轨迹的相交点。
5、车辆检测器 检测车辆的存在及通过状态的装置,并能实时采集通过检测点的车辆交通信息(交通量)。常用的有感应线圈检 测、地磁检测、微波检测及视频检测。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地磁检测器
微波检测器
6、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由路口信号设备、检测设备、通信设备、控制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所组成的用于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的 系统。
7、自适应控制 根据交通流的状况,在线实时地调整 信号控制参数以适应交通流变化的控 制方式。
感应控制
8、感应控制 交叉路口信号机根据车辆检测器测得 的交通流数据来调节信号显示时间的 控制方式。
➢全感应控制 交叉路口所有相位均有感应请求的感 应控制方式。
➢半感应控制 交叉路口仅部分相位有感应请求的感 应控制方式。
11、交通阻塞 由于交通需求增加,或交通事故、工程施工、违章行为和自然等原因,导致车辆过度密集而增加延误和排队长度,
车辆只能停车等候的交通状态。
12、信号灯组 一个完整的红、黄、绿三头灯或行人红、绿二头灯的组合。 13、信号组
具有同一灯色序列的所有信号灯组的集合。
14、信号相位 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同时获得通行权的一个或多个交通流的信号显示状态。
根据时钟同步,通过设定相位差来实现交 叉路口交通信号协调的控制方式。
+
+
协调控制
5、区域协调控制(面控) 把城市某一区域内的多个交叉路口交通信
智能交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智能交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道路交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堵塞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交通部门在交通方面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技术,采用网络技术来改善我国交通的现状,但是在实行的时候,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主要阐述了智能交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字: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针对道路交通混乱等现象,交通部门可以引进智能交通系统,使用先进的技术,把人与车辆的行驶合并到一个整体,并制定一定的行驶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道路交通的顺畅,同时也降低了交通部门的劳动成本。
1 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性分析20世纪的时候,西方各个国家的发展达到了鼎盛的时期,但是随之而来的交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各大国家开始研究交通控制系统,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交通运输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各种交通工具相继发展起来,以至于我国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甚至经常出现交通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众所周知,解决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修建道路,但是只靠修建道路进行交通的维护是远远不够的。
针对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交通部门若想在有限的空间,维持好良好的交通秩序,就要采取先进的技术,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电子科技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与车辆和行人合理的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道路拥堵问题。
其中,在道路交通管理中使用智能交通系统,一方面能够缓解道路拥堵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道路的交通安全。
2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目前,针对我国交通运输情况,我国引进了智能交通系统,但是在对智能交通系统使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区域信号协调控制系统与本国交通状况不符在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中,区域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的区域信号协调系统,另一种是实时的可以自行调控的区域信号协调系统。
第七章-交通信号控制
二 信号控制参数基与本概念
交叉口交通运行状态及车辆受阻描述
在信号控制下,车辆在红灯期间受阻,产生排队,在绿 灯期间放行,疏散车队。 三种情况:欠饱和,临界饱和,过饱和 三种交通运行状态的描述
Gei*S和q*C的大小 Gei与ts(车队疏散时间也叫饱和绿灯时间)的大小
PS.对于欠饱和 Qm=q*Rei ts=Qm/(S-q);Gei=ts+自由流时间
停车损失时间l2:因严禁闯红灯,黄灯结束前,越过停车线的车流不 再密集,已是非饱和车流,黄灯也属于给予通行权的时间,这样损失
一部分通行权时间,也叫黄后损失时间。
若绿灯信号时段,车辆时时以饱和状态运行则不会有损失了,实际上 存在着起动停车损失。
二 信号控制参数基与本概念
相位有效绿信比ui等于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与信号周
二 信号控制参数基与本概念
关键车道
交叉口有多个进口道,每个进口道又有着一条或者多 条车道。
对于信号配时的确定,不是所有的进口车道都起着决
定作用,只有部分车道的交通需求起着决定作用,这 就是关键车道 把关键车道作为确定信号配时的依据。
二 信号控制参数基与本概念
关键车道的确定方法(以两相位为例)
1)按控制范围分类
单点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点控)
主干路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线控)
区域交通信号系统控制(面控)
一 交通信号控制
2.交通信号控制的分类
2)按控制方法分类
定时控制
感应控制
定时控制
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按事先设定的配时方案运行即为 定时控制,亦称定周期控制。 适合于那些交通量不大、变化较稳定、相邻交叉口 距离较远的交叉口。 根据一天内采用配时方案的多少,分:
交通信号灯改进与优化研究
交通信号灯改进与优化研究在现代社会,交通信号灯作为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现有的交通信号灯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一、交通信号灯的现状及问题目前,许多城市的交通信号灯在设置和运行方面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1、固定配时不合理很多信号灯的配时是基于历史交通流量数据设定的,缺乏实时性和灵活性。
在交通流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早晚高峰与平峰时段,固定的配时方案无法适应实际需求,导致交通拥堵或道路资源浪费。
2、缺乏协调控制在一些道路网络中,相邻信号灯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控制,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频繁停车和启动,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3、智能化程度不足部分交通信号灯系统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来实现更精准的交通控制。
4、对行人与非机动车考虑不周有些路口的信号灯设置没有充分考虑行人与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导致他们在过马路时存在安全隐患或不便。
二、交通信号灯改进与优化的目标为了提高交通信号灯的性能,需要明确改进和优化的目标。
1、提高交通安全通过合理的信号灯设置和控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人、车辆和非机动车的安全。
2、提升交通效率优化信号灯配时和协调控制,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3、增强适应性使交通信号灯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和路况进行自动调整,适应不同的交通状况。
4、促进绿色出行鼓励更多人选择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通过合理的信号灯设置为他们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三、交通信号灯改进与优化的方法1、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如地磁传感器、视频检测等,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车速等信息。
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信号灯配时的动态调整。
例如,在交通流量较大时延长绿灯时间,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在流量较小时缩短绿灯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等待。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案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技术路线 (3)第二章交通信号控制现状分析 (3)2.1 现有交通信号控制方式 (3)2.2 现有信号控制存在的问题 (4)2.3 智能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必要性 (4)第三章智能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原理 (5)3.1 控制策略概述 (5)3.2 控制算法研究 (5)3.3 系统架构设计 (6)第四章交通流数据采集与处理 (6)4.1 数据采集技术 (6)4.1.1 概述 (6)4.1.2 常用数据采集技术 (6)4.2 数据预处理方法 (7)4.2.1 概述 (7)4.2.2 常用预处理方法 (7)4.3 数据分析方法 (7)4.3.1 概述 (7)4.3.2 常用分析方法 (7)第五章交通信号控制算法实现 (8)5.1 实时控制算法 (8)5.2 预测控制算法 (8)5.3 优化算法 (8)第六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9)6.1 系统集成流程 (9)6.1.1 系统集成概述 (9)6.1.2 硬件设备集成 (9)6.1.3 软件系统集成 (9)6.1.4 数据集成 (10)6.2 系统调试方法 (10)6.2.1 硬件设备调试 (10)6.2.2 软件系统调试 (10)6.3 系统功能评估 (10)第七章智能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应用 (11)7.1 城市道路交通应用 (11)7.1.1 系统概述 (11)7.1.2 应用场景 (11)7.1.3 应用效果 (11)7.2 高速公路交通应用 (11)7.2.1 系统概述 (11)7.2.2 应用场景 (11)7.2.3 应用效果 (12)7.3 特殊场景应用 (12)7.3.1 系统概述 (12)7.3.2 应用场景 (12)7.3.3 应用效果 (12)第八章安全与效益分析 (12)8.1 安全性评估 (12)8.1.1 评估方法 (12)8.1.2 评估结果 (13)8.2 经济效益分析 (13)8.2.1 投资成本 (13)8.2.2 经济效益 (13)8.3 社会效益分析 (13)8.3.1 提高市民出行满意度 (13)8.3.2 优化交通结构 (14)8.3.3 提高城市形象 (14)8.3.4 促进产业发展 (14)8.3.5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14)第九章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 (14)9.1 政策法规研究 (14)9.1.1 政策法规背景 (14)9.1.2 政策法规需求 (14)9.1.3 政策法规建议 (14)9.2 标准制定流程 (15)9.2.1 标准制定目的 (15)9.2.2 标准制定流程 (15)9.2.3 标准制定关键环节 (15)9.3 实施与推广策略 (15)9.3.1 实施策略 (15)9.3.2 推广策略 (15)第十章发展前景与展望 (16)10.1 行业发展趋势 (16)10.2 技术创新方向 (16)10.3 市场前景预测 (17)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干道信号协调控制基本知识
3、转弯车流对干道协调控制效果的影响
3、转弯车流对干道协调控制效果的影响
车队平均行驶速度
交通流波动
交叉口相位、相序影响
二、提高干道信号协调控制效益的辅助设施
1.前置信号
在主要交叉口前几十米的地方设置交通信号灯, 可以使交通流在信号控制下集中,放行后在交叉口处
不停止地通过,从而可使交叉口上的绿灯时间得到有
D 87
-13 50 25/-25 12/-38 12/-38 75
E 110
+10 60 30/-30 40/-20 40/-20 -30
F 115
+5 70 35/-35 40/-30 40/-30 15
0
0 60 30/-30 30/-30 30/-30 -30
影响干道信号协调控制效果的因素
3.可变车速指示标志与前置信号合并使用
据有关资料统计,采用前置信号与速度指示标志并用 的线控制系统可使在交叉口不停车通过的车55%提高 到70%~77%。
第九章 区域信号协调控制
一、区域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
区域信号控制的定义
狭义: 将关联性较强的若干个交叉口统一起来,进行相 互协调的信号控制方式。 广义:
SCAT系统
——联机自适应控制系统
SCOOT系统
tEGm
ym Cm Lm Ym
二、线控的配时步骤
非关键交叉口绿灯显示时间计算 (2)确定非关键交叉口非协调相位的最小有效绿灯时间
tEGn
Cm yn xp
二、线控的配时步骤
非关键交叉口绿灯显示时间计算 (3)确定非关键交叉口协调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
t EG Cm L t EGn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线协调控制方式实现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线协调控制方式的实现[摘要]:本文通过西部某地级市城区主要干线道路为例,根据干线上各路口形状、路口信号控制方式、路口间距、道路基本条件等,结合道路交通调查的结果设定、优化路口各配时等控制参数,从而实现红波带、绿波带线协调控制。
[关键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线协调红波带绿波带绪论我国中西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相对滞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交通拥堵问题制约着很多城市的发展,通过先进的线协调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应用,可有效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一、线协调控制适用条件线协调交通信号控制方式是建立在单点感应控制技术之上的,当多个连续城市主要道路交叉信号控制路口道路条件基本相似时,也即干线的交通状况符合总体流量稳定、变化比较规律的条件时,可选用此种线协调控制方式。
1.干线道路条件西部某市人民大道为四幅面结构,双向4车道,道路物理隔离完善,有中央隔离设施和机非分隔绿化带,人民大道5个连续路口道路条件相似,5路口之间间距为670米、460米、580米、540米,均在800米以内。
2.各路口交通调查本次交通调查包括人民大道5个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情况和5个路口连续1个月全天交通流量的调查(每一小时为一统计单位)等,其中人民大道北1路口为城区外围路口,人民大道北5路口为主城区商业密集路口(属于拥堵点)。
(1)路口早高峰北向南(入城)流量统计由表2-1可看出,早高峰集中7:00-11:00时段,由北向南各路口流量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下一路口相比上一路口的交通流量增长量比较均衡。
(2)路口晚高峰南向北(出城)流量统计由表2-2可看出,晚高峰集中16:00-20:00时段,由南向北各路口流量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下一路口相比上一路口的交通流量增长量比较均衡。
(3)路口车辆感应控制调查人民大道5个路口各个方向停车线附近均已敷设地感线圈,并配备同一品牌型号的协调式交通信号控制机。
(4)干线限定车速调查人民大道车速限定值为50km/h。
区域信号协调控制-徐良杰(武汉理工大学)分析
TRANSYT基本原理图
11.2.2 交通仿真模型
TRANSYT所采用的交通仿真模型有四个假定条件。
( 1)模拟路网内,所有信号交叉口均采用一个共用信号周期长 度(或一半),每个信号阶段划分情况及最短时间已知。 (2)路网中所有主要交叉口都有交通信号灯或让路规则控制。 ( 3)路网中各车流在某一确定时间段内的平均车流量为已知, 且维持恒定。 ( 4)每一交叉口的转弯车辆所占的百分数为已知,并且在某一 确定时间段内维持恒定。
超饱和延误是在交通网络中某些连线上,由于车辆 到达数超过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停车线后面的车 辆排队随时间增长造成的延迟时间。
停车次数:均匀到达停车次数、随机停车次数、超饱 和停车次数。
11.2.2 交通仿真模型
(5)优化目标函数PI的建立
PI—综合目标函数; W—每辆车延误一小时所相当的经济损失值; i —第i条连线上车辆延误时间的加权系数; di—第i条连线上车辆总延误时间; K—每100次停车所相当的经济损失值; ki—第i条连线上车辆停车次数的加权系数; si—第i条连线上全部车辆完全停车次数总和; N—“连线”总数目。
11.2.3 优化的原理和方法
TRANSYT缺点
计算量很大,在大城市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周期长度不进行优化,事实上很难获得整体最优的 配时方案; 因其离线优化,需大量的路网几何尺寸和交通流数 据,数据更新费用大。 TRANSYT优点
不需大量设备、投资低、容易实施 。
11.3 SCATS系统
11.1.3 区域控制系统建立条件
技术条件
软件、硬件、人才
经济条件
分期、分批,项目建设实施序列
《道路交通控制》教学大纲
《道路交通控制》教学大纲编制说明《道路交通控制》课程是按照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
该课程主要讲授道路交通控制概述、交叉口优先规则控制的原理及方法、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原理及方法、交叉口交通控制方案评价指标、交通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系统构成、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的主要方法、交通控制系统的建立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力求使学生全面掌握道路交通控制理论的相关内容,并切实掌握道路交通控制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道路交通控制》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例分析、课堂讨论、实验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公安特色。
《道路交通控制》教学大纲是本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在课程组集体讨论后,由翟润平、周彤梅、刘广平起草完成。
于2015年4月30日由交通管理工程系学术委员会审定。
一、课程名称:《道路交通控制》二、课程性质:专业课三、授课对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四、总学时数:54,其中讲授48学时,实验6学时。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控制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掌握道路交通控制的目的,掌握道路交通控制的各种分类形式,熟悉交通控制的理论基础。
重点与难点:道路交通控制的目的及分类。
学时数:3主要内容:第一节交通控制概述一、道路交通控制的目的二、交通控制的主要研究内容三、交通控制的历史与发展(一)信号控制设备的历史与发展(二)信号控制系统的历史与发展第二节交通控制的分类一、按控制类别划分(一)以交通限制为主的控制(二)以交通信号为主的控制(三)以传递交通情报信息为主的控制二、按控制范围划分(一)单点控制1.单点控制的概念2.单点控制的控制参数(二)干线控制1.干线控制的概念2.干线控制的控制参数(三)区域控制1.区域控制的概念2.区域控制的控制目标三、按控制方式划分(一)单点定时控制1.单方案定时控制2.多方案定时控制(二)单点感应控制1.半感应控制2.全感应控制(三)干线无电缆协调控制(四)干线有电缆协调控制(五)区域定时协调控制(六)区域自适应协调控制四、按信号配时生成的技术划分(一)人工优化技术(二)脱机优化技术(三)联机优化技术第三节交通控制的相关技术一、检测技术二、通信技术三、计算机技术四、控制技术第四节交通控制的理论基础一、交通流理论二、自动控制理论(一)经典控制理论(二)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交叉口优先规则控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叉口优先规则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交叉口优先规则控制方式的运行特性,掌握影响优先规则控制交叉口运行状态的主要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基于Agent的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制 系统 , 通 过 对 系 统 结 构 的 分 析 建 立 了一 主 多 从 动 态 博 弈 协 调 模 型 . 后 对 一 个 简 单 的 交 通 网 并 最
络 进 行 仿 真 , 真结 果 表 明本 文 所 提 方 法 的 有 效 性 . 仿 关键词 : 多智 能体 ; 调 控制 ; 考 型 A e t反 应 型 Agn 协 思 gn; et
城市 交 通拥 挤 现象 日益严 重 , 尤其 在 一些 大 城 市 交通 阻塞 、 交通事 故更 是司空 见惯. 通拥 堵不 仅 交 影 响城 市 的正 常运 转 , 降低 了人 们 日常 的工 作 也 出 了 基 于 多 智 能 体 技 术 的 道 路 交 通 流 控 制 模 型[. 晋 文 等提 出了 基 于多 智 能 体技 术 的 智能 6孙 ] 交通 控 制 的体 系结 构[ . 向军 等 提 出 了一 种基 7承 ] 于 M ut A e t 术 的 城 市交 通 控制 系统 框 架. l— g n 技 i 马寿 峰等将Ag n 与经 验 知识 和Q一 习算法 相结 et 学
A e t 成 . 域 Ag n 采 用 思 考 型 结 构 , 使 用 g n构 区 et 它
广泛 应用 , 由于交通 系统 的复杂性 、 通流模 型 但 交 的局 限性 等 因素 , 制优化 的效果不 是 很理 想. 控 具有 自主性 、 动性 、 作性 等特 点 的智 能 体 移 协 ( e t 为交 通 这个 复杂 的大 系统 开辟 了新 的 解 Ag n ) 决 途径 , 于 多 智能 体 的城 市交 通 控制 系统 已 成 基 为 一个研 究 热点口 ] 由于城 市 交通控 制 系统 需 要 。. 对 规模 庞大 、 系复杂 、 关 分布式 的交通 系统 进行 控 制 , 多智 能 体 技术 应用 于交通 控 制 系统 是 一 种 将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量数据、前端设备的故障报警数
据; 中心主界面使用GIS地图,实现在 GIS电子地图上显示所有路口信息 及对应的红绿灯图层,提供图形 监控方式,通过点击电子地图上 红绿灯图层,查看路口信号灯的 实时信号控制情况。同时支持公 安PGIS接入及融合; 中心能够监视交通信号控制器工 作运行状态、查看各个控制点的 信息资料、实现跨系统定配时交 通控制预案
红绿灯
流量检测器
红绿灯
流量检测器
红绿灯
流量检测器
红绿灯
流量检测器
信号控制系统网络结构分为四 个部分,信号机专属网络、网 络通讯、公安内网和 3G/GPRS无线网络; 安装在路口的所有信号机共同 组成信号机专属网,信号机通 过光纤通道与后台服务进行数 据通讯; 为确保接入公安内网的数据库 安全可靠,所有数据必须经过 公安边界平台的安全认证合格 后才能接入公安内网; 运营商无线通信网络主要是移 动终端通过3G无线GPRS网络 等,与后台服务进行数据通信, 实现对路口信号机的各种命令 控制; 公安内网的用户通过浏览器访 问信号控制系统,设置信号机 运行参数、方案,下发到路口 信号机。
6.路口渠化功能
路口渠化和配时方案的设计是进行信号控制的基础,系统可以根据路口的初始渠划、车流特征,对路 口进行信号配时,得到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饱和度及交叉口服务水平,验证路口的当前渠化和配时方 案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重新渠化或是重新划分配时方案的相位相序,直到得到合理的信号配时为 止;
7.完全自适应功能
应用程序服务器
移动终端
工作组交换机
移动终端
网络通讯
据传送至后台管理软件;
后台管理软件通过手动配置方 案,或通过分析车流量自动计 算控制方案后下发到前端信号 控制机执行,从而实现信号控
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中的相位差优化研究
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中的相位差优化研究一、背景与问题说到交通信号控制,大家都不陌生。
想象一下,当你赶着去见朋友,走到十字路口,红灯闪烁,好不容易等到绿灯了,结果前方又是一大片红灯,等待的时间比你吃的泡面还长,心里那个焦急,简直让人崩溃。
为什么每次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简单来说,交通信号控制不够智能,没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很多地方的交通信号灯还停留在“老古董”阶段,完全按照固定的周期工作。
问题来了,信号灯的周期在不同的时段和区域差异大,但又没有灵活调整的机制。
交通信号之间没有“配合”,就像一群不会跳舞的舞者,动作各自为政,节奏全乱了。
如何打破这种僵局呢?这里的“相位差优化”就成了关键。
这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调整不同信号灯之间的工作“间隔”和“配合”,让信号灯之间不再“互相拖后腿”,而是可以做到有节奏的切换,避免车辆和行人频繁停下。
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提高通行效率,减少拥堵,大家的时间都能更高效地利用。
这背后涉及的就是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的优化问题,咱们接下来就深入聊聊。
二、相位差优化的意义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特别关注信号灯的“相位差”?不就是红灯绿灯的切换嘛,没啥大不了的?但信号灯的背后可大有学问。
你想想,如果每个路口的信号灯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而没有协调好,那可不就是“前后不搭调”了么?信号灯之间如果存在不合理的相位差,交通流量就会被不必要地阻挡,浪费时间,增加空气污染,甚至酿成交通事故。
所以,优化信号灯的相位差,就是让不同路口之间的信号灯“合拍”,减少交通拥堵,让通行更流畅。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走在城市的一条主要道路上,你会发现,通常有一些路口绿灯的时间特别短,刚好驶过时下一个路口又变红灯,搞得你不得不一停再停。
有没有觉得这种感觉特别烦?这种情况的背后,恰恰就是相位差没有合理优化的表现。
不同路口的信号灯切换时间、间隔不协调,形成了“时间差”,导致通行效率低下。
相反,如果你能合理调整各个路口信号灯之间的相位差,车辆就能顺利通过每个路口,减少停留时间,减少等待,简直是“上天入地,畅通无阻”!三、如何优化相位差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怎么优化这个“相位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值上升
PI值下降
向“-”方向 试调成功
三、SCATS控制系统
SCATS系统属于响应式联机操作系统, 7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投入使用。该 系统把信号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作为 各自独立的参数分别进行优选,优选过 程所使用的“算法”以饱和度和综合流 量为主要依据。它的优化过程并没有利 用数学模型,而是再各种预定的方案钟 进行优选,方法简单但配时方案的数量 是有限的。
一、 概述
(二)分类(4)
3.按控制结构分 (1)集中式控制:多个区域由一个中心控制 优点:研制与维护方便; 所需设备较少,维修方便。 缺点:通信复杂,存储数量大。 考虑因素: 需要监视和控制的实时单元的数量; 分配数据和指令所需通信线路的费用; 可选用的控制方法和执行能力的灵活性。
一、 概述
一、 概述
(二)分类(3)
2.按控制方式分 (1)方案选择式(SCATS) 通常要根据不同的交通流,事先求解出各 种配时方案,存储在中心计算机内,系统运行 时按实时采集的交通量数据,选取最适用的配 时方案,实施交通控制。 (2)方案生成式(SCOOT) 根据实时采集的交通量数据,在线算出最 优控制参数从而形成配时方案。
二、固定式脱机控制系统
TRANSYT是一种用于定周期信号控制系 统的设计方法。在该系统中,信号周期 是共用的,而且在一个确定的配时方案 执行阶段内,每个交叉口上的各个信号 阶段起迄时间点(相对于一个周期长度 的比例)是固定不变的。为了适应交通 量随时间而变化的客观情况,就要拟定 适合于不同交通状况的配时方案,以供 不同时段使用。对于已有控制方案的路 口,TRANSYT利用自身的交通模型对已有 方案进行优化。
(二)分类(5)
3.按控制结构分 (2)分层式控制 第一层:(微观层)交叉口层,一般由信号机 控制 功能包括:监视设备故障;收集检测数据 (时间占有率、流量、速度等);上传分控 中心;接受下达的指令并执行(或人工干 预)。 第二层:(中观层)分控中心 功能包括:接受信号机上传数据并上报中控 中心;形成方案并下达信号机执行。
三、SCATS控制系统
交通管理数据 库 中央监控中心
区域控制分中 心
区域控制分中 心
区域控制分中 心
子控制区
子控制区
子控制区
子控制区 子控制区
子控制区
1~10个信号控制 器
1~10个信号控 制器
SCATS系统的控制结构层次示意图
三、SCATS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中心,除了对整个控制系统运行状况及 系统各项设备工作状态作集中监视之外,还有专门用 于系统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执行管理任务的计算机, 对所有各区域控制分中心的各项数据以及每一台信号 控制器的运行参数进行动态存储。SCATS系统以1-10 个交叉口组成的子系统作为基本控制单位。在所有交 叉口的每一进口通道上,都设置车辆检测装置,传感 器分设于每条车道停车线后面,根据车辆检测装置所 提供的实时交通量数据和停车线断面在绿灯期间的实 际通过量,算法系统选择子系统内各交叉口共用的信 号周期长度、各交叉口的绿信比及相位差。考虑到相 邻子系统有合并的可能,则需为它们选择一个合适的 绿时差(即:子系统外部的绿灯起步时距差)。
三、SCATS控制系统
SCAT系统的结构层次(如下图所示)大 体上可分为:中央监控中心→区域控制中心 →信号控制器,在区域控制中心(Regional Control)对路口信号控制器实行控制时, 通常将每1~10个信号控制器组合为一个 “子系统”(Sub-System),若干个子系统 组合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系统之间基本 上互不相干,而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存 在一定的协调关系,随交通状况的实时变化, 子系统既可以合并,也可以重新分开。三项 基本参数的选择,都是以子系统为计算单位。
一、 概述
一般来说,城市区域内各交叉路口处的交通 流是相互关联的,某些情况下,提高某一交叉口 的通行能力或减少车辆在该交叉口的延误,有可 能引起关联路口更多的延误,换句话说:子系统 最优并不能保证大系统最优。因此,有理由认为: 实施交叉路口间的协调自适应控制能够获得更好 的效果。自适应控制是把交通系统作为一个不确 定性系统,能够连续测量其状态,如车流量、停 车次数、延误时间、排队长度等,逐渐了解和掌 握对象,把它们与希望的动态特性进行比较,并 利用差值以改变系统的可调参数或产生一个控制, 从而保证不论环境如何变化,均可使控制效果达 到最优或次最优。
城市区域交通信号的控制通常基于这 样一个事实:在一个区域或整个城市范围 内,一个路口交通信号的调整将会影响相 邻路口的交通流;而相邻路口交通信号的 改变也会影响本路口的交通状况。因此, 从整个系统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交通量 检测数据,协调区域内各路口的交通信号 配时,必然能够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而 这种效果是交通信号单点控制所不能获得 的。
二、固定式脱机控制系统
2.在仿真的路网范围内,所有信号灯交叉口, 均采用一个共用的信号周期长度;或者, 某些交叉口采用共用周期长度一半作为其 信号周期。每个交叉口信号阶段划分情况 以及各信号阶段的最短时间均为一致。 3.每一股独立的车流,不管是直行通过交叉 口还是在交叉口转弯,其流率(即在某一 时段内的平均流量值)比较稳定,且假定 均为常量。
TRANSYT基本上由两大部分构成,其一是交通 仿真模型,其二则是优化选择。 建立交通仿真模型,其目的是用数学方法模 拟车流在道路系统上的运行状况,研究路网配 时参数的改变对车流运动的影响,以便客观地 评价任意一组路网配时方案的优劣。为此,交 通仿真应当能够对不同配时方案控制下的车流 运动参数(延误时间、停车率、燃油消耗量等) 做出可靠的预测,以便客观的评价任意一组配 时方案的优劣。
一、 概述
(三)采用区域控制系统应考虑的事项
1.控制性能的发展性:在这种大的控制系统的 建设中,要有次序地把现有的定周期式信号 机更换为面控系统。尽量使控制机能引入新 的研究成果,而不致改变原来的机器构成即 尽量利用老的信号机。 2.控制范围有扩大的可能性: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模的扩大,必须有可能扩大控制范围, 以扩大中央控制室的作用。
TRANSYT绿时差的优选“爬山法”
开始
向“+”方向 试调一个步距 路网运行 指标PI上升
路网运行指标PI上升
向“-”方向 试调一个步距
PI值上升
PI值下降 重 复 调 整 再向“+”方向 试调一个步距 PI值下降 向“+”方向 试调成功 重 复 调 整 PI值上升 维持初始配时参数 不做调整
再向“-”方交通信息和初始配时参数作为原始数 据,以包含多项参数的综合目标函数— —“运行指标”(Performance Index, PI)作为配时方案优选的依据,用“爬 山法”进行优化,产生比初始配时方案 优越的新的配时方案,再把新的信号配 时方案输入到仿真系统,反复迭代,最 后得到PI达到最佳时的配时方案。
三、SCATS控制系统
西姆斯等人曾竭尽全力为SCATS系统 寻求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路网上车辆 的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的配时参数优化 “算法”,用以对三项基本参数——信 号周期、绿信比及相位差进行优选。诚 然,在目前的SCATS系统中,并没有使用 模拟实时交通的数学模型,但它却也有 一套以实时交通数据为基础的“算法”, 用于实时方案选择。按不太严格的归类 方法,这种系统也可算作一种实时反馈 控制系统。
三、SCATS控制系统
SCATS控制系统是一种实时自适应控 制系统。该系统是自二十世纪70年代开 始研究,并于80年代初投入使用。最初 应用于澳大利亚悉尼市,故而得此名。 目前,我国的上海等城市采用了SCAT系 统。这一系统是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 干线道路局的西姆斯(A.G.Sims)等 人开发的,实际上也是一种实时配时方 案选择系统。
一、 概述
(二)分类(6)
第三层:(宏观层)中央控制中心 功能包括:监视整个系统的运行;宏观交通管 理和决策(根据交通强度作出不同的控制决 策);下达特殊方案 分层控制的优缺点 优点:减少通信费用;可靠性较高(可降级 处理);处理实时单元的容量较大;控制方法 较灵活 缺点:投资高;设备维护复杂;控制程度复 杂
二、固定式脱机控制系统
最新的TRANSYT方法,不仅对每一信号阶 段绿灯起步时距和绿灯长度进行优选,而 且还能对整个路网上不同部分应该分别使 用的最佳信号周期值提出分析结果,既可 供设计者参考,也可自动选择最佳周期值 作为配时设计的基础,进行绿信比和相位 差的合理选择。 TRANSYT方法中有如下几条基本假定: 1 . 在 路网 上 , 所 有 交 叉 口 均 由 信 号 灯 控 制 (或由优先通行权控制)。
区域信号协调控制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固定式脱机控制系统 三、SCATS控制系统 四、SCOOT系统 五、RHODES系统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简称面控制)系 统的控制对象是城市或某个区域中所有交 叉口的交通信号。控制区域内各受控交通 信号都受中心控制室的集中控制。对较小 的区域,可以整个区域集中控制;范围较 大的区域,则需分区分级控制。分区的结 果往往成为一个由几条线控系统组成的分 级集中控制系统,这时,可以认为各线控 系统是面控系统中的一个单元;有时分区 还会成为一个由点、线、面控制的综合性 分级控制系统。
一、 概述
(一)概念
1.控制对象:城市或某区域中所有交叉口的交 通信号。通常设立控制中心进行监控,是单点 控制与干线控制的结合 2.控制特点 (1)便于整体监视和控制 (2)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 (3)有效、经济地选择设备
一、 概述
(二)分类(1)
1.按控制策略分 (1)定时式脱机操作控制系统(TRANSYT) 利用已有的交通量统计数据进行脱机优化 处理,得出最优配时方案,然后存入信号机 或控制计算机内,对整个区域实施控制。该 系统只有在网络交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信 号配时方案不能满足要求时,才重新对整个 网络进行一次交通量数据采集、处理,进而 更新信号配时方案。很显然,离线控制系统 简单、可靠,但不能及时响应交通流的随机 变化,因此当交通量数据过时后,控制效果 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