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有机合成简介(药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吡啶 O C2H5 O C O C2H5 Zn /HO Ac OH
(对酸、C rO3 稳定)
邻二醇可用丙酮生成缩酮来保护
羰基的保护
生成缩醛、缩酮(常用乙二醇),对所有氧化 剂、还原剂、强碱都稳定, 稀酸性水解恢复羰基 羧基的保护 生成酯,对脱羧、成盐等反应稳定, 稀酸或稀 碱水解恢复羧基
H3+O
(7) 碳正离子重排中的反式迁移;Wegner-Meerwein
重排迁移起点的碳原子构型翻转;Semipinacol重排
迁移终点的碳原子构型翻转 (8) Beckmann 重 排 反 应 中 的 反 式 基 团 迁 移 ;
Hofmann 、 Baeyer-Villiger 、 Beckmann 重排等迁移 基团构型保持
环的扩大与缩小
HNO2
C H2NH2
+
OH
+
.....
O
HC N
H2/Ni
OH C H2NH2
HNO2 O
NH2
HNO2 C H2O H + + .....
环的打开与切断碳链的手段类似:
如何在分子中引入双官能团, 1,1- 、 1,2-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3- 、 1,4-、1,5-、1,6-双官能团
1,1-双官能团化合物:醛酮与HCN、PCl5、ROH加成
(4)环的闭合和打开
环的闭合:
三元环:
1)丙二酸酯与1,2-二卤代烷的烷基化反
应;2)烯烃和卡宾(或重氮甲烷)的反应;3) -卤
代酮、腈、酯分子内SN2反应(由类似物可构成四元
环);4)1,3-二卤代物的脱卤(1,4-、1,5-、1,6-二卤
代物可构成四、五、六元环) 四元环: 1)丙二酸酯与1,3-二卤代烷的烷基化反应; 2)烯烃光二聚的反应([2+2]环加成);3)4n 电子电 环化 4)缩环反应
7 酯的双分子还原;酮的双分子还原;
8 环加成反应;
9 烯烃的羰基化反应(烯烃、CO、H2在Co2(CO)8作用 下引入醛基)
* 重要的缩合反应包括:
羟醛缩合(Claisen-Schmidt 缩合); Claisen酯缩合反应( Dieckmann缩合、酮酯缩合等)
Mannich 反应;
1,6-双官能团化合物:环己烯及取代环己烯的氧化
2. 在分子骨架所需要的位置上引入官能团 (1)官能团的引入 烷烃的卤代、芳环上的
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芳香环侧链的 氧化反应是引入官能团常用的方法
(2)官能团的去除
Li Al H 4 RC O O H C 醛酮 醇 ArNH2 脱水 烯 HNO2
第十七章 有机合成简介
第一节 合成的目的和要求
一、合成的目的
通过一定的反应,使原来分子中某一个或 几个化学键断裂,同时形成一个或几个新的化 学键,从而使分子发生转变或将几个小分子连 接起来。
二、合成的要求
1 合成的步骤越少越好; 2 每步的产率越高越好; 3 原料越便宜越易得越好。
三、有机合成的主要手段
吡啶 O C Ph3
H2O /HO Ac
-HC l (对格氏试剂、碱 、 Li Al H 稳定) 4、 C rO 3
OH
变成混合型缩醛
OH + TsO H O Et 2O O O (四氢吡喃基醚) H
+
OH
变成酯
O O H + Cl C
(对格氏试剂、碱 、 Li Al H 稳定) 4、 C rO 3
乙醚中构型保持 (3) 消除反应 卤代烃脱HX、邻二卤代烷脱X2的 E2反应、季铵碱的Hofmann热消除为反式共平面
消除; 羧酸酯、磺原酸酯、叔胺氧化物的热消除
反应为顺式消除
(4)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 环氧化合物的酸、碱催化开环均是反式开环 (5) 手性合成 (6) 环加成和电环化的立体化学专一性(顺旋与对 旋、同面与异面);Cope重排具有椅式构象
H3+O
HO
碳碳双键的保护 可用溴加成保护;最后用Zn消去
(5)导向基的应用 在有机合成中,常在分子总预先引入一基团,
使某一位置活化或钝化来增加反应的选择性,待
反应结束后又被去掉的基团称为导向基(其要求
和保护基一样)
1)活化导向——常用导向的主要手段 芳烃的取代常利用引入氨基导向(如合成1,3,5-三溴苯)
四 逆合成原理
(3)碳架的重组
碳架重组的反应是各种重排反应,包括:
1 Wegner-Meerwein 重排;
2 频哪醇 (Pinacol) 重排、 Semipinacol重排(羟基位 于脂环环扩大或缩小、 Tiffeneau环扩大反应) ; 3 异丙苯氧化重排; 4 Bechmann 重排; 5 Favosky 重排
Knoevenagel 反应; Darzen 反应; Reformatsky 反应; 安息香缩合反应; Perkin 反应; Wittig 反应; Michael 加成反应; Robinson环化反应
增加一个碳原子: 卤代烃与NaCN;环氧化合物与HCN的开环反应;醛酮
1.合成合适的碳骨架 (1) 碳链的增长 (2) 碳链的缩短 (3) 碳架的重组 (4)环的闭合和打开 2.在分子骨架所需要的位置上引入官能团 3.立体化学的控制
1.合成合适的碳骨架 (1)碳链增长的方法
1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炔化钠)与卤代烷的偶联反应;
2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炔化钠)与羰基(醛、酮、 ,-不饱和醛酮、酯、酰卤)、腈的加成反应;
+ -
N
H
变成氨基甲酸酯
O N H + Cl C
(对氧化剂、烷基化试剂均等稳定)
O O C2H5 -HC l N C O C2H5 Zn /C H 3O H N H
O Cl O Cl
O
(对酸、碱、氧化剂稳定)
O CH2C6H5
羟基的保护 变成醚
MeO
C Cl
CH2Br
R OH
NaOH
O H + C l C Ph 3
6 Baeyer-Villiger 氧化重排; 7 Hofmann 重排及类似反应;
8 联苯胺重排;
9 Benzilic acid重排(二苯羟乙酸重排、苯偶酰二苯乙醇酸型重排)——邻二酮的重排; 10 Claisen 重排; 11 Fries 重排; 12 Cope 重排; 13 Wolff重排——Arndt-Eistert反应
+ ArN2
R'—OH
HX
R'—X
Mg Et 2O
H3O R'—MgX
+
R'H
O
三种方法 还原 C H2 加氢
烷 ArH
H3PO2
(3)官能团的相互转化 官能团转换是指在特定试剂和反应条件下,通 过取代、加成、消除、氧化、还原、重排等反应 使某一种官能团转换成另一种官能团的反应。 官能团转换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基元反应,熟 悉和灵活运用这些反应是有机合成的基本功。
(4)官能团的保护 保护基应满足:
容易引入所需要保护的分子中,且引入时不影 响分子的其它部位
形成的保护基在后来的反应过程中保持稳定 在保持分子的其它部分结构不损坏的条件下易 除去
氨基的保护
变成盐
N H H
+
OH N H H
-
N
H
(对 KMnO4 等稳定)
变成酰胺或酰亚胺
乙酰化 N H N CO CH 3 OH 或H
更大的环系:更大的环系:1)分子内羟醛缩合、Dickman 酯缩合 2)分子内酮酯缩合反应。3)电环化;4)二元酮与 二元酯的双分子还原 卤代酮、腈的分子内SN2反应及二卤代物脱卤可用于合成环 己二酸、庚二酸脱水脱羧制环酮
在一个六元环上并合上另一个六元环通常用Michel加
成与羟醛缩合结合起来使用(Robinson增环反应)
4*卤仿反应;
5*酰胺的 Hofmann 降解反应;
6* Curtius 重排反应;
7* Schmidt 重排反应;
8 环加成的逆反应; 9 -二羰基化合物的酮式分解和酸式分解; 10 羟醛缩合、酯缩合的逆反应; 11 酯的高温热消除; ; 12 黄原酸酯的热消除 ; 13 季铵碱的热消除 (Hofmann消除); 14 叔胺氧化物的 Cope 消除反应。
反应的定向性:
烯烃加水、羟汞化-脱汞、HX、HOX——遵马氏规则
硼氢化加水——反马氏规则
烯烃游离基加HBr——反马氏规则
卤代烃、磺酸酯用非位阻碱( HO- 、 EtO- 等)消除 ——
Saytzeff烯烃 ;用位阻碱(t-BuOK等)消除——Hofmann
烯烃
季铵碱、羧酸酯、叔胺氧化物的热消除——Hofmann烯烃
炔烃用林德拉催化剂部分加氢是顺式加成
炔烃加卤素、HX、液氨中用Na还原成烯等是反式
加成
[4+2]环加成为顺式加成(D-A反应)内型产物、
S-顺式共轭二烯烃
羰基亲核加成的Cram规则
(2) 取代反应
SN2反应中碳原子发生Walden构
型转化, SN1反应中心碳原子消旋化,邻基参与
中构型保持;仲醇与SOCl2在吡啶中构型翻转、在
1,2-双官能团化合物:烯烃与X2、HOX加成,酯和酮的双
分子还原,炔化钠与醛酮加成、 1,2-环氧化合物与 H2O、
ROH、HNR2、HCN等的开环反应
1,3-双官能团化合物: -羟基羰基化合物 ——羟醛缩合型反应,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 羟醛缩合反应后脱水, 1,3- 二羰基 化合物——酯缩合、酮酯缩合等 1,4- 双官能团化合物: 1,4- 二羰基化合物 —— 由乙酰乙酸乙酯 与-卤代酮、-卤代酸酯的酮式分解制得 1,5-双官能团化合物:1,5-二羰基化合物——迈克尔加成
3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炔化钠)与环氧化合物的开环 反应; 4 各类缩合反应 *;
5 炔化钠、酮与酯(需在强碱作用下)、-二羰基化合 物(包括EAA、EM)和 -羰基腈的烷基化和酰基化反 应;烯胺的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
6 芳环上增碳的反应:F-C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氯 甲基化、Gattermann-Koch、Vilsmeyer、KolbeSchmidt、Reimer-Tiemann、Claisen重排、Fries重排、 重氮盐与CuCN、硝基苯碱性双分子还原后的联苯胺 重排、
3)封闭特定位置导向 利用“闭塞基”将反应中无需反应而特别活泼有可能 优先反应的位置占据,从而使其进入不太活泼而确是需要
进入的位置,常用的有:-SO3H、-NO2、-COOH、
-C(CH3)3
3. 立体化学的控制 (1) 加成反应
烯烃与卤素、次卤酸、羟汞化-脱汞加水、过氧
酸氧化水解成二醇等是反式加成 烯烃的催化加氢、高锰酸钾(OsO4)氧化成二醇、 过氧酸氧化成环氧化物、硼氢化氧化成醇、碳烯或 类碳烯加成生成三元环等是顺式加成
HC RC
C C
CH C
C H2 CR
C Na
(2) 碳链缩短的方法 *为减少一个碳原子的方法 1*一元羧酸的脱羧反应(-碳上有吸电子基的羧酸)
Hunsdicker反应;Cristol反应;Kochi反应
2 二元羧酸的脱羧脱水反应;
3 烯、炔、芳烃侧链、邻-二醇和-羟基醛或酮的氧化
断裂反应;酮的Baeyer-Villiger氧化
1,2-环氧化合物酸开环进攻取代基多的一端
碱开环进攻取代基少的一端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1,2-、1,4-加成)随位阻而
异 烯胺的烃基化优先在取代基少的碳原子上 Michael加成的烃基化优先在取代基多的碳原子上 Dieckmann缩合——取代基少的提供碳负离子进行缩合 D-A反应——邻、对位产物为主
脂肪族羰基化合物涉及-H的反应常引入酯基导向
NaNH2 C H3C H2C O C H 3 C H3C H2C O C H 2C O O C 2H5 NaO Et Ph C H 2Br 两个 H 均可反应 OH
-
Ph C H 2Br
H+
C H3C H2C O C H 2C H2Ph
2)钝化导向 如由苯胺合成对溴苯胺中将氨基乙酰化钝化
五元环:
1)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2)傅克反应;
3)丙二酸酯与1,4-二卤代烷的烷基化反应;
4) 分子内羟醛缩合、Dickman酯缩合;
六元环:
1) Diels-Alder 反应; 2) 苯环的还原 反应;
3)丙二酸酯与1,5-二卤代烷的烷基化反应;
4)傅克反应
5)分子内羟醛缩合、Dickman酯缩合
(,-不饱和醛酮)与HCN加成;格氏试剂与甲醛或二氧 化碳;醛酮、酰氯与CH2N2反应;Mannich 反应;Darzen 反应;烯烃的羰基化反应(烯烃、CO、H2在催化剂作用下 引入醛基)
增加二个碳原子: 卤代烃与乙炔钠、 格氏试剂与环氧乙烷
HC RC CH
CuCl-NH 4Cl O2 甲醇-吡啶
(对酸、C rO3 稳定)
邻二醇可用丙酮生成缩酮来保护
羰基的保护
生成缩醛、缩酮(常用乙二醇),对所有氧化 剂、还原剂、强碱都稳定, 稀酸性水解恢复羰基 羧基的保护 生成酯,对脱羧、成盐等反应稳定, 稀酸或稀 碱水解恢复羧基
H3+O
(7) 碳正离子重排中的反式迁移;Wegner-Meerwein
重排迁移起点的碳原子构型翻转;Semipinacol重排
迁移终点的碳原子构型翻转 (8) Beckmann 重 排 反 应 中 的 反 式 基 团 迁 移 ;
Hofmann 、 Baeyer-Villiger 、 Beckmann 重排等迁移 基团构型保持
环的扩大与缩小
HNO2
C H2NH2
+
OH
+
.....
O
HC N
H2/Ni
OH C H2NH2
HNO2 O
NH2
HNO2 C H2O H + + .....
环的打开与切断碳链的手段类似:
如何在分子中引入双官能团, 1,1- 、 1,2-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3- 、 1,4-、1,5-、1,6-双官能团
1,1-双官能团化合物:醛酮与HCN、PCl5、ROH加成
(4)环的闭合和打开
环的闭合:
三元环:
1)丙二酸酯与1,2-二卤代烷的烷基化反
应;2)烯烃和卡宾(或重氮甲烷)的反应;3) -卤
代酮、腈、酯分子内SN2反应(由类似物可构成四元
环);4)1,3-二卤代物的脱卤(1,4-、1,5-、1,6-二卤
代物可构成四、五、六元环) 四元环: 1)丙二酸酯与1,3-二卤代烷的烷基化反应; 2)烯烃光二聚的反应([2+2]环加成);3)4n 电子电 环化 4)缩环反应
7 酯的双分子还原;酮的双分子还原;
8 环加成反应;
9 烯烃的羰基化反应(烯烃、CO、H2在Co2(CO)8作用 下引入醛基)
* 重要的缩合反应包括:
羟醛缩合(Claisen-Schmidt 缩合); Claisen酯缩合反应( Dieckmann缩合、酮酯缩合等)
Mannich 反应;
1,6-双官能团化合物:环己烯及取代环己烯的氧化
2. 在分子骨架所需要的位置上引入官能团 (1)官能团的引入 烷烃的卤代、芳环上的
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芳香环侧链的 氧化反应是引入官能团常用的方法
(2)官能团的去除
Li Al H 4 RC O O H C 醛酮 醇 ArNH2 脱水 烯 HNO2
第十七章 有机合成简介
第一节 合成的目的和要求
一、合成的目的
通过一定的反应,使原来分子中某一个或 几个化学键断裂,同时形成一个或几个新的化 学键,从而使分子发生转变或将几个小分子连 接起来。
二、合成的要求
1 合成的步骤越少越好; 2 每步的产率越高越好; 3 原料越便宜越易得越好。
三、有机合成的主要手段
吡啶 O C Ph3
H2O /HO Ac
-HC l (对格氏试剂、碱 、 Li Al H 稳定) 4、 C rO 3
OH
变成混合型缩醛
OH + TsO H O Et 2O O O (四氢吡喃基醚) H
+
OH
变成酯
O O H + Cl C
(对格氏试剂、碱 、 Li Al H 稳定) 4、 C rO 3
乙醚中构型保持 (3) 消除反应 卤代烃脱HX、邻二卤代烷脱X2的 E2反应、季铵碱的Hofmann热消除为反式共平面
消除; 羧酸酯、磺原酸酯、叔胺氧化物的热消除
反应为顺式消除
(4)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 环氧化合物的酸、碱催化开环均是反式开环 (5) 手性合成 (6) 环加成和电环化的立体化学专一性(顺旋与对 旋、同面与异面);Cope重排具有椅式构象
H3+O
HO
碳碳双键的保护 可用溴加成保护;最后用Zn消去
(5)导向基的应用 在有机合成中,常在分子总预先引入一基团,
使某一位置活化或钝化来增加反应的选择性,待
反应结束后又被去掉的基团称为导向基(其要求
和保护基一样)
1)活化导向——常用导向的主要手段 芳烃的取代常利用引入氨基导向(如合成1,3,5-三溴苯)
四 逆合成原理
(3)碳架的重组
碳架重组的反应是各种重排反应,包括:
1 Wegner-Meerwein 重排;
2 频哪醇 (Pinacol) 重排、 Semipinacol重排(羟基位 于脂环环扩大或缩小、 Tiffeneau环扩大反应) ; 3 异丙苯氧化重排; 4 Bechmann 重排; 5 Favosky 重排
Knoevenagel 反应; Darzen 反应; Reformatsky 反应; 安息香缩合反应; Perkin 反应; Wittig 反应; Michael 加成反应; Robinson环化反应
增加一个碳原子: 卤代烃与NaCN;环氧化合物与HCN的开环反应;醛酮
1.合成合适的碳骨架 (1) 碳链的增长 (2) 碳链的缩短 (3) 碳架的重组 (4)环的闭合和打开 2.在分子骨架所需要的位置上引入官能团 3.立体化学的控制
1.合成合适的碳骨架 (1)碳链增长的方法
1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炔化钠)与卤代烷的偶联反应;
2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炔化钠)与羰基(醛、酮、 ,-不饱和醛酮、酯、酰卤)、腈的加成反应;
+ -
N
H
变成氨基甲酸酯
O N H + Cl C
(对氧化剂、烷基化试剂均等稳定)
O O C2H5 -HC l N C O C2H5 Zn /C H 3O H N H
O Cl O Cl
O
(对酸、碱、氧化剂稳定)
O CH2C6H5
羟基的保护 变成醚
MeO
C Cl
CH2Br
R OH
NaOH
O H + C l C Ph 3
6 Baeyer-Villiger 氧化重排; 7 Hofmann 重排及类似反应;
8 联苯胺重排;
9 Benzilic acid重排(二苯羟乙酸重排、苯偶酰二苯乙醇酸型重排)——邻二酮的重排; 10 Claisen 重排; 11 Fries 重排; 12 Cope 重排; 13 Wolff重排——Arndt-Eistert反应
+ ArN2
R'—OH
HX
R'—X
Mg Et 2O
H3O R'—MgX
+
R'H
O
三种方法 还原 C H2 加氢
烷 ArH
H3PO2
(3)官能团的相互转化 官能团转换是指在特定试剂和反应条件下,通 过取代、加成、消除、氧化、还原、重排等反应 使某一种官能团转换成另一种官能团的反应。 官能团转换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基元反应,熟 悉和灵活运用这些反应是有机合成的基本功。
(4)官能团的保护 保护基应满足:
容易引入所需要保护的分子中,且引入时不影 响分子的其它部位
形成的保护基在后来的反应过程中保持稳定 在保持分子的其它部分结构不损坏的条件下易 除去
氨基的保护
变成盐
N H H
+
OH N H H
-
N
H
(对 KMnO4 等稳定)
变成酰胺或酰亚胺
乙酰化 N H N CO CH 3 OH 或H
更大的环系:更大的环系:1)分子内羟醛缩合、Dickman 酯缩合 2)分子内酮酯缩合反应。3)电环化;4)二元酮与 二元酯的双分子还原 卤代酮、腈的分子内SN2反应及二卤代物脱卤可用于合成环 己二酸、庚二酸脱水脱羧制环酮
在一个六元环上并合上另一个六元环通常用Michel加
成与羟醛缩合结合起来使用(Robinson增环反应)
4*卤仿反应;
5*酰胺的 Hofmann 降解反应;
6* Curtius 重排反应;
7* Schmidt 重排反应;
8 环加成的逆反应; 9 -二羰基化合物的酮式分解和酸式分解; 10 羟醛缩合、酯缩合的逆反应; 11 酯的高温热消除; ; 12 黄原酸酯的热消除 ; 13 季铵碱的热消除 (Hofmann消除); 14 叔胺氧化物的 Cope 消除反应。
反应的定向性:
烯烃加水、羟汞化-脱汞、HX、HOX——遵马氏规则
硼氢化加水——反马氏规则
烯烃游离基加HBr——反马氏规则
卤代烃、磺酸酯用非位阻碱( HO- 、 EtO- 等)消除 ——
Saytzeff烯烃 ;用位阻碱(t-BuOK等)消除——Hofmann
烯烃
季铵碱、羧酸酯、叔胺氧化物的热消除——Hofmann烯烃
炔烃用林德拉催化剂部分加氢是顺式加成
炔烃加卤素、HX、液氨中用Na还原成烯等是反式
加成
[4+2]环加成为顺式加成(D-A反应)内型产物、
S-顺式共轭二烯烃
羰基亲核加成的Cram规则
(2) 取代反应
SN2反应中碳原子发生Walden构
型转化, SN1反应中心碳原子消旋化,邻基参与
中构型保持;仲醇与SOCl2在吡啶中构型翻转、在
1,2-双官能团化合物:烯烃与X2、HOX加成,酯和酮的双
分子还原,炔化钠与醛酮加成、 1,2-环氧化合物与 H2O、
ROH、HNR2、HCN等的开环反应
1,3-双官能团化合物: -羟基羰基化合物 ——羟醛缩合型反应,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 羟醛缩合反应后脱水, 1,3- 二羰基 化合物——酯缩合、酮酯缩合等 1,4- 双官能团化合物: 1,4- 二羰基化合物 —— 由乙酰乙酸乙酯 与-卤代酮、-卤代酸酯的酮式分解制得 1,5-双官能团化合物:1,5-二羰基化合物——迈克尔加成
3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炔化钠)与环氧化合物的开环 反应; 4 各类缩合反应 *;
5 炔化钠、酮与酯(需在强碱作用下)、-二羰基化合 物(包括EAA、EM)和 -羰基腈的烷基化和酰基化反 应;烯胺的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
6 芳环上增碳的反应:F-C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氯 甲基化、Gattermann-Koch、Vilsmeyer、KolbeSchmidt、Reimer-Tiemann、Claisen重排、Fries重排、 重氮盐与CuCN、硝基苯碱性双分子还原后的联苯胺 重排、
3)封闭特定位置导向 利用“闭塞基”将反应中无需反应而特别活泼有可能 优先反应的位置占据,从而使其进入不太活泼而确是需要
进入的位置,常用的有:-SO3H、-NO2、-COOH、
-C(CH3)3
3. 立体化学的控制 (1) 加成反应
烯烃与卤素、次卤酸、羟汞化-脱汞加水、过氧
酸氧化水解成二醇等是反式加成 烯烃的催化加氢、高锰酸钾(OsO4)氧化成二醇、 过氧酸氧化成环氧化物、硼氢化氧化成醇、碳烯或 类碳烯加成生成三元环等是顺式加成
HC RC
C C
CH C
C H2 CR
C Na
(2) 碳链缩短的方法 *为减少一个碳原子的方法 1*一元羧酸的脱羧反应(-碳上有吸电子基的羧酸)
Hunsdicker反应;Cristol反应;Kochi反应
2 二元羧酸的脱羧脱水反应;
3 烯、炔、芳烃侧链、邻-二醇和-羟基醛或酮的氧化
断裂反应;酮的Baeyer-Villiger氧化
1,2-环氧化合物酸开环进攻取代基多的一端
碱开环进攻取代基少的一端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1,2-、1,4-加成)随位阻而
异 烯胺的烃基化优先在取代基少的碳原子上 Michael加成的烃基化优先在取代基多的碳原子上 Dieckmann缩合——取代基少的提供碳负离子进行缩合 D-A反应——邻、对位产物为主
脂肪族羰基化合物涉及-H的反应常引入酯基导向
NaNH2 C H3C H2C O C H 3 C H3C H2C O C H 2C O O C 2H5 NaO Et Ph C H 2Br 两个 H 均可反应 OH
-
Ph C H 2Br
H+
C H3C H2C O C H 2C H2Ph
2)钝化导向 如由苯胺合成对溴苯胺中将氨基乙酰化钝化
五元环:
1)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2)傅克反应;
3)丙二酸酯与1,4-二卤代烷的烷基化反应;
4) 分子内羟醛缩合、Dickman酯缩合;
六元环:
1) Diels-Alder 反应; 2) 苯环的还原 反应;
3)丙二酸酯与1,5-二卤代烷的烷基化反应;
4)傅克反应
5)分子内羟醛缩合、Dickman酯缩合
(,-不饱和醛酮)与HCN加成;格氏试剂与甲醛或二氧 化碳;醛酮、酰氯与CH2N2反应;Mannich 反应;Darzen 反应;烯烃的羰基化反应(烯烃、CO、H2在催化剂作用下 引入醛基)
增加二个碳原子: 卤代烃与乙炔钠、 格氏试剂与环氧乙烷
HC RC CH
CuCl-NH 4Cl O2 甲醇-吡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