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风格与文化图文稿
文学风格与文化[1]
时代差异性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 上》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 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 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 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 动许多愁。
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文学的 地域风格和民族流 派? 2.如何理解文学的时
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流派风格
豪放派的苏轼
婉约派的柳永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杨柳岸晓风残月”。 苏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 江东去”。
◆ 总结:
在分析作品时,要善于从内、外两个层面、 多角度地去分析。 在结合作家生平之外还应宕开思路,从时 代、民族、地域、流派等社会文化角度去看, 得出的结论也不再拘泥于文本本身。 使分析更富社会历史感。
一定时代的文学风格的形成也和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状 况有密切联系。如屈原和贾谊,两个人的性情、才气、 遭遇都有相似之处,然而屈文恣纵,贾文沉郁,风格差 别很大,这原因也与时代有关系:屈原生活在百家争鸣 的战国时代,贾谊创作于儒家始尊正位的汉文帝时代。 可见作家的艺术风格不可避免地接受时代生活的影响, 正如鲁迅所说:“风格和情绪、倾向之类,不但因人而 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在形式方面,民族风格首先表现在民 族的语言特色上
茅盾说,语言是民族形式的“主要的起决定 作用的”因素。 汉民族语言特有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它在结 构上的对称、和谐、均衡,特别是诗歌语言 的简约和精练,成为民族风格的显著特征
在构成民族风格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 也就是民族情感、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文学风格与文化》课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共同的,文学作品作为反映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载 体,其风格也将更加注重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表达和追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其他文学风格
总结词
其他具有独特特点和风格的文学流派或表现形式
详细描述
除了以上提到的文学风格,还有许多其他具有独特特点和风 格的文学流派或表现形式。例如,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 义、荒诞派戏剧等。这些文学风格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手 法和表现形式,丰富了文学的多样性。
03
文学风格与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对文学风格的影响
突破传统束缚
将不同风格的元素进行融合,创造出 独特的文学风格。
勇于挑战传统文学观念,打破固有模 式,推动文学风格的革新。
借鉴其他艺术形式
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灵感,丰富文 学风格的表达。
文学风格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运用
尊重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不同文化 的特点和传统,避免文化冲突。
寻找共同语言
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语言, 促进文学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文学风格与文化》ppt课 件
目 录
• 文学风格概述 • 文学风格的分类 • 文学风格与文化的关系 • 文学风格的鉴赏与批评 • 文学风格在创作中的应用 • 文学风格的未来发展
01
文学风格概述
文学风格的定义
文学风格是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它反映 了作家的个性、情感和艺术追求。
全球化背景下文学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融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也将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 ,各种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风格将相互交融,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学风貌。
文学概论,讲义,第六章 文学的风格
第六章文学的风格第一节风格的诸种理论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就是诸种理论中的第一种,着眼于从作品的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特色来理解风格,认为风格就是一种语言形式。
在东方,14世纪印度的毗首那他认为,风格只是连缀词句的特殊形式(《文镜》)反对8世纪伐摩那的“风格是诗的灵魂”(《诗庄严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的风格理论中,也有从语言角度论风格的,即把文学风格理解为语言风格。
但比较而言,西方在这方面有更悠久的传统,且有词源学的依据。
据19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威廉·威克纳格的考证,在西方,“风格”词源于希腊文,由希腊文传入拉丁文,再传入德文、英文等,取其“雕刻刀”(又译为“刀笔”,古希腊人用来在蜡板上写字的工具)的本义,喻指“以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特殊方式”。
显然,“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学的概念,强调语言的修辞因素。
另一说认为,“‘风格’这个术语本身在罗马文学中就已产生了,那时是把它当做‘写作’特点的换喻名称,‘写作’特点就是指某个作者的作品的语言结构、语言形式。
”①虽说有出入,但实质相似,都把风格理解为独特的言语形式。
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是诸种理论中的第二种,即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
这在中外都有相似的理论,而且十分丰富。
在中国,较早的有西汉的司马迁根据“诗言志”的观点评价《离骚》的风格,指出: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首先提出“风格即人”的作家是布封。
三、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这是诸种理论中的第三种,从作家的内在个性与表现对象的结合以及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观点来理解风格,防止顾此失彼,强调有机整体性,是一种比较切近实际的解释。
当然,也要防止宽泛化。
冈为宽泛地说,文学作品都是上述结合的产物。
所以这里所指的是“相契合时所呈现的特色”,也即风格,而非泛指。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ppt课件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
二、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扬雄《法言·问神》: “心画心声” 曹丕《典论· 论文》:“文以气为主”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 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 、“风格即人”(法 国 布封)(人:创作个性)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待于外化、 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成风格。独特的言 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的载体。
(一)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风格特色也总会通
过语言呈现出来。在形式的各要素中,语言对于表 现作家的风格有着突出的意义,它体现着作家的思 维特点和精神个性,也最直接地作用于读者的阅读 活动。成熟的作家都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所构成的 语言风格,如鲁迅的凝重精深、郭沫若的华丽奔放、 老舍的幽默灵活等。(如王蒙)
——(明)谢榛:《四溟诗话》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
一、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P281)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二)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
①体裁是风格的基础,不同的体裁要求与之相应的风格。体裁与风格的关 系也十分密切。(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早就有对文体风格的探讨,例如,曹 丕《典论·论文》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 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如诗歌的抒情风格、小说的叙事风 格。悲剧表现崇高的风格、喜剧表现幽默的风格、正剧表现严肃庄重的风 格等等 )
文学风格与文化
跨文化传播中文学风格的变异
语言转换的局限性
在翻译过程中,原作中的文学风格可能因语言差异而产生变异,失 去原有的韵味和内涵。
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文化对文学风格的解读和理解存在差异,可能导致风格在传播 过程中发生变异。
接受环境的重塑
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受到接受环境的重塑,可能会产生与原作不同 的风格特征。
谢谢观看
文学风格的分类
按表现手法
01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按地域文化
02
欧洲文学风格、亚洲文学风格、非洲文学风格等。
按语言特点
03
诗歌、小说、散文等。
文学风格的特点
独特性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使其作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 而出。
稳定性
文学风格是作家长期创作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发展性
随着作家创作实践的深入和时代的变化,文学风格也会有所发展 和变化。
02
文化对文学风格的影响
地域文化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区的地理、历史、社会、经济、宗教、 民俗等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对文学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江南水乡文化和西北草原文化,就分别孕育出 了婉约派和豪放派的文学风格。
地域文化对文学风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意象、主题等 方面。例如,南方文学多以细腻、柔美见长,而北方文学则 更加强调粗犷、豪放的特点。
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这些 特征和观念对文学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现代主 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就分别强调个体自由和社会批 判的主题。
社会文化对文学风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题、形式、语言 等方面。例如,现代主义文学更加注重表现个人内心的复 杂情感和意识流动,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更加注重对语言 和意义的解构和重构。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PPT课件
4
钱锺书:《谈艺录》四八(P279)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 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 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 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 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 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 也。……阮圆海欲作山水清音, 而其诗格矜涩纤仄,望可知为深 心密虑,非真闲适人,寄意于诗 者。
2021/6/4
1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思路
一、独特的言语形式 二、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三、主体与对象相契合的特色 四、读者辨认出的格调
2021/6/4
2
一、独特的言语形式
“风格”一词 最初属于修辞学 的概念,强调作 品中语言的修辞 特色。
亚里士多德认 为,修辞的高明 就是风格。
2021/6/4
⑧ 漫画里的女大学生人不人,鬼不鬼,大脑袋,小胳膊, 血盆大口如狗之狂吠,口沫乱喷,眼珠暴突,手如鸡爪,鼻 梁歪斜……(《失态的季节》)
⑨ 西瓜是上苍的杰作,吃西瓜是夏天的幸福的极致。幸福, 理想,诗意与西瓜同在。在酷热的折磨中,在炼狱的威逼下, 在你的呻吟和抱怨中,你得到上苍的恩宠,得到了一股清流, 一派清新,简直是一个崭新的生命。既是啜饮,又是吞噬; 既是收纳,又是吐弃。踢哩咕噜,滴滴答答,三拳两脚,张 飞李逵,一个西瓜就进了肚。……夏天吃个瓜,豪气满乾坤! 伏天抱个瓜,清风浴灵魂!盛夏抱个瓜,飞天怀满月!春风 风人,夏雨雨人,何如西瓜瓜人!有物曰西瓜,食之脱俗尘! 有瓜甘而纯,食之乃羽化!清凉,甘洌,柔润,通畅,安抚, 洗濯,补养,透亮,如玉如珠,如液如浆,如花如鸟,如云 如霞,如饴如脂,如鲲鹏展翅逍遥游于天地之间直到六合之 外!(《踌躇的季节》)——调侃
——错综使用四字格、三字格、短句、长句,使文章错落有 致,跌宕起伏,繁中有简,简中寓繁,使繁、简,整、散达 到完美的结合。
文学风格详解PPT课件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第16页/共33页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 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 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 呢?”
《二十四诗品》
第20页/共33页
简分法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 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 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 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 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 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 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叹,邈乎其如 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 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鲁迅和郭沫若
• 都是我国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坛闯将,他们的目标、 观点、方法等都是一致的,都是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战斗 武器,向反动统治者宣战,但是他们的文学风格却大相 径庭。
• 鲁迅善于用杂文的形式表现鲜明的风格,语言表达 幽默绝妙,讽刺辛辣,凝炼含蓄,一针见血,有一种 “剔肌析骨、置顽敌于死命”的笔锋,加上集他的那种 形象化的描写、缜密的逻辑思维、广博的历史材料于一 体就构成了鲁迅杂文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 郭沫若则善于运用诗歌形式来表达他对旧世界的愤 懑和对新生活的追求。他的诗歌着重表现为一种积极浪 漫的情怀和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在他的诗中常常 看到一种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种纵横驰骋、不局格套 的形式,用他那高昂雄厚的语言,充分表现了挥洒自如 的文学风格。
——姚鼐:《复鲁絜非书》 第21页/共33页
5文学风格
• 4.风格的时代性差异也完全可能体现在同一 个作家身上。
李清照:前期 婚后 南渡 《点绛唇》 《一剪梅》 《渔家傲·记梦》
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
• 民族文化一般由民族的语言文字、民族的神话、
民族的宗教、民族的习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 思维、民族的审美理想、民族的艺术、民族的科
学、民族的历史等特点融合而成的。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 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见有人 来,袜刬金钗溜。和 羞走,倚门回首,却 把青梅嗅。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
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 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 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 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 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 取三山去。
•
生 前 身 后 名 。 可 怜 白 发 生 !
惊 。 了 却 君 王 天 下 事 , 赢 得
马 作 的 卢 飞 快 , 弓 如 霹 雳 弦
弦 翻 塞 外 声 。 沙 场 秋 点 兵 。
营 。 八 百 里 分 麾 下 炙 , 五 十
醉 里 挑 灯 看 剑 , 梦 回 吹 角 连
破 阵 子
第二节 文学风格与文化
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
• 1.时代文化一般是由时代的语言的新变化、 时代的新风尚、时代的新信息、时代独特 的心理、时代崇尚的艺术趣味、时代的新 的审美理想、时代新的科学特点融合而成 的。
• 2.文学的时代风格: 就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 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 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文学概论各种文化形态的文学PPT课件
.
25
二、高雅文学
高雅文学即严肃文学即通过文字来表达对 人性的认知,希望通过文学来启示人类,改 变人类命运,其思想影响深远,令读者读后 涤荡心灵,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
26
⑴它在与世界的关系中着重于整体呈现,力求反映 生活的整体状貌;
⑵在与作者的关系上,它侧重表现作者真诚体验的 情感;在与读者的关系上,它启发读者注意人生中 的严肃问题并达到一定深度,力求使人触及真善美 ,获得真理的启示与良知的颖悟;
单身长工唱的是: 三十几岁郎无妻,好比种田扯断犁,装的犁来秧 已老,水过滩头花过期。
.
19
穷人们唱的是:
穷人头上两把刀,租子重,利钱高。夹在 中间吃不消,穷人面前三条路:逃荒、上 吊、坐监牢。
有着真挚爱情的青年唱的是:
车水沟里开白花,小妹爱我我爱她,妹妹 爱我会车水,我爱妹妹会当家。
.
20
第二节 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
.
13
放 风 筝
二月里,刮东风, 姐姐领俺放风筝。 放蝴蝶,放蜻蜓, 四方蛤蟆尖肚蜂。 还有一对鸳鸯鸟, 放着放着姐脸红。
.
14
高高山上一对鸽
高高山上一对鸽。 对对飞来对对落。 对对飞来翅碰翅, 对对落来脚对脚。 亲亲热热多恩爱, 哥哥不知可看着? 哥哥对我抿嘴儿笑, 他说咱也象那鸽。
.
15
初 恋 情
民间作品中的客体却有着某些深刻内涵,
他常常是主体撞击心灵的“感于哀乐,缘事 而发”的自然状态的倾吐,它是主题内在情感 的真实志向和倾诉。
.
18
工匠唱的是: 山歌好唱难起头,工匠难起八角楼,瓦匠难烧玻璃 瓦,铁匠难打钓鱼钩。
苦媳妇唱的是: 炉里火,红通通,公婆打我不心疼。白天打,黑夜 拧,不是鞭子就是绳。
文学作品的风格与语言研究
文学作品的风格与语言研究文学作品的风格与语言研究是一个深度和广度都极其丰富的领域,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面:1.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作者在创作中运用的语言特点,包括词汇选择、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
通过不同的语言风格,作者能够在作品中营造不同的氛围、表达不同的情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涵。
例如,一些作家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而另一些作家可能更喜欢用直白的语言来描绘现实。
2.文体风格:文体风格是指文学作品在组织结构和叙述方式上的特征。
不同的文体风格有不同的特点,如小说通常采用叙述体,通过情节的展开来展现人物和主题;诗歌则常常通过韵律、节奏等音乐性来表现其风格。
3.创作风格:创作风格是作者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表现方式。
每个作家都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例如,海明威的文风简洁明快,而卡夫卡的文风则显得阴郁沉重。
4.时代背景与文化影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风格也受到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会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和风格产生影响。
例如,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传统社会的反叛和不满,而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则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类的赞美。
5.地域差异: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和风格特点。
例如,中国的古典文学以诗词歌赋为主,而西方的文学则以小说和戏剧为主。
此外,不同地域的作家也会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在研究文学作品的风格与语言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和风格特点,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意义。
文学的风格PPT课件
10
3、 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 合时呈现的特色
刘勰:“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说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
外者也。” 黑格尔:真正的风格应该是适应“主题本身及其理想的
表现所要求的”。
11
4、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6
二、主要观点
2、形成风格的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风格的灵魂,客观因素是风格的基础。
“意思(自然主义内容观)是风格的内容”,强 调主观对客观真理的一种认识。强调风格与题材 性质的结合。“不同题材,写法就不同”,创作 对象有其自身的制约。 作家不能有一个印章(是天才的缺乏)。强调模 仿自然,“以静观方法达到最高真理”。
调文学创作活动是作家内在“性情”外化
为文章“体式”的过程,所谓“因内符
外”,“吐纳英华,莫非性情”,“表里
必符”。后者强调“风格却就是本人”,
突出了创作主体对形成作品风格的重要作
用。这两篇文章对于理解文学风格具有一
定的帮助。
2
一、文心雕龙·体性
刘勰所谓“体”主要有两种含义: 一指作品样式、体裁。如“原夫论之为体,所以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文体和语言组织
13
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创作个性区别于文学风格
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受到题 材主题、体裁的影响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常为俗世 功利困扰,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 性,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7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七讲_文学风格
创作个性,是指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 他作品中的性格特征,是作家世界观、艺术观、 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秉赋等综合形成的一 种习惯性行为方式的表现。 创作个性与主体的日常个性有一定联系 老舍:“我就写不出斗争比较激烈的戏,因为天 性不是爱打架的人,又没有参加革命斗争,所以 写起逗笑、凑趣的东西就比较方便一些。我喜欢 笑,写悲剧就不适合。”
(三)风格与地域文化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 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 不能不受到地域文化的濡染, 从而渗透到作品之中。 老舍、邓友梅的‚北京味‛ 冯骥才的‚天津味‛ 赵树理的‚山药蛋风格‛ 孙犁的‚荷花淀风格‛
史达尔夫人论地域风格
南方气候清新, 大自然形象丰富, 人们感 到生活的乐趣, 感情奔放, 大都不耐思考, 与女性交往很少拘束, 比较安于奴役, 却 从气候的美和艺术的爱中得到补偿。 北方土地贫瘠, 气候阴沉多云, 人们较易 引起生命的忧郁感和哲学的沉思, 但具 有独立意志, 不能忍受奴役, 并尊重女性, 而盛行北方的基督教(新教) 更有助于人 性的培育。 南方文学比较普遍地反映民族意识和时 代精神, 而北方文学则较多地表现个人 的性格。
我国古代的风格论
风格概念最早出现于汉魏,起初称为 ‚体‛,用来品人,评价人的体貌、德性 和行为特点。 刘勰《文心雕龙》最先将风格概念引入文 论中,从而使其由品人过渡为品文。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气以实志, 志以定 言, 吐纳英华, 莫非情性‛, “各师成心, 其异 如面‛。
(一)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中唐
韩愈博大精深,柳宗元精工古雅,刘禹锡雄奇清旷,白居易词浅意深, 郊寒岛瘦、李贺之怪,虽有‚再盛‛之象,但由于社会矛盾深化,较 之初盛唐,神气魄力大不如前,普遍染有沉舟病树、悲叹黄昏已近的衰飒之音不绝于耳。
文学风格原文与解析
文学风格原文与解析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独特而多样,可以通过研究原文来深入了解和解析文学风格。
本文将通过选取一段原文,对其进行解析,以展示文学风格的特点和魅力。
原文:"雪落的时候,我静静地望着窗外。
窗外银装素裹,万物皆白,寒气从窗缝中透进来,让人感到凛冽。
我望着那一片洁白的世界,想起了过去的冬天,那时候我们都在一起,分享着世界的温暖。
而如今,你已经不在了。
回忆如纷飞的雪花,漫天遗落,却无法抚平我内心的寂寞和伤痛。
这篇原文展现了一种诗意的文学风格。
首先,在描写雪落的时候,作者运用了形象化的文字,比如“窗外银装素裹,万物皆白”,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感受,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作者运用了感官描写,如“寒气从窗缝中透进来,让人感到凛冽”,通过寒冷的气息来烘托冰雪的美丽。
这种具象的语言运用使原文更加生动,增添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其次,原文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分别和失去的思念之情。
作者在回忆过去的冬天,那时候“我们都在一起,分享着世界的温暖”,这种描写中透露出对友情和温情的向往和怀念。
而如今,主人公已经独自面对世界,失去了曾经的陪伴。
通过以对比的手法,作者将读者引入一个情感的宣泄,令人对时光的流逝和人世的无常感到深深的感叹和思索。
最后,原文采用了抒情的语言,通过“回忆如纷飞的雪花,漫天遗落”来形容回忆的犹如雪花般纷飞,遍布全场。
这种形象化的描写将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而形象,给读者一种视觉上的感受,使人的心情和内心的感受得到了共鸣。
综上所述,这篇原文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对比手法和抒情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一种诗意的文学风格。
通过对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并体会到文学的美和魅力。
文学作品中丰富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风格给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情感和人性的思考。
文学风格与文化讲义
第四节文学风格与文化——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三点:文学风格时代文化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一文学风格(可复习前面知识)二时代文化(时代、文化)◆时代概念时代是能影响人的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
时代绝不是简单的等同于年代,时代是与人紧密联系的时空概念,比如什么是学生时代?因为时代是能影响人的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所以学生时代就是能影响学生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其中当然包括时间的概念——学生时期,更多的还包括影响学生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比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等。
◆文化概念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时代文化一个时代的所有这些历史构成,都给一些作家提供了一种人生的契机,使作者可能如愿的从事着文学事业。
从而形成这个时代独有的文化。
时代文化一般是由时代的语言的新变化、时代的新风尚、时代的新信息、时代独特的心理、时代崇尚的艺术趣味、时代的新的审美理想、时代新的科学特点融合而成的。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感受到时代的气息。
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要渗入时代文化的因素,表现出时代性。
三、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文学的时代风格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色,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只属于这个时代不属于其他时代。
●文学时代风格的形成(1)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2) 语境(3) 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举例阐释文学时代风格的形成一、时代背景对其影响★南渡词人及前后词风转变以李清照为代表,还有张元干、李纲、岳飞、朱敦儒等。
(他们主要生活在12世纪上半叶徽宗、钦宗和高宗三朝社会由和平转向战乱的年代。
由于时代的转变,他们的创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和平,生活安逸,吟风弄月后期靖康之难后,金人的铁蹄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方向。
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疾苦促使他们改变词风。
加强了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风格与文化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文学风格与文化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深受时代气息的感染。
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要渗入时代文化的因素,表现出时代性。
文学风格总是这样或那样反映时代文化的特点,形成文学的时代风格。
所谓文学的时代风格,就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时代风格主要是指从历史和社会高度把握的、只属于这个时代而不属于其他时代的文学的总体特征。
时代风格的形成,受时代情境和语境的影响,也离不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风格的时代性差异也完全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这在一些跨世纪、跨时代的作家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特别是当时代发生动荡、革命、战乱,改朝换代,或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出现重大的变更转型,都会使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作视野、艺术趣味乃至情调语调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个人风格的时代性转变。
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
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
风格总是这样那样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而形成文学的民族风格。
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
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性。
地域文化除了与自然环境密切有关外,当然与在此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密切相关。
说明地域风格及其成因,必须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综合起来考虑。
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包裹在个人风格外面的,还有流派文化层。
流派是一个伸缩性颇大的概念。
严格地说,并不是每个作家都主动参加过一个明确的流派,但宽泛地说,又可以把大部分作家纳入已有的、相关的风格类型,从而认为某某作家属于某某流派。
文学流派的形成有自觉和不自觉两种情况,前者是自然形成的,既无组织,也无纲领,甚至可能是跨时代、跨国界的。
如豪放派和婉约派就是跨时代的,写实派、浪漫派、现代派就是跨国界的。
后者是以结社的形式出现的,有组织,有纲领,甚至有刊物和出版社,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
同一个流派的作家,既有个人的独立风格,又有流派的共同风格。
因此,所谓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之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
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性。
地域文化是历史形成的,它一般由地域的语言,地域的传说,地域的宗教,地域的习俗,地域的性格,地域的审美理想,地域的艺术等特点融合而成的。
风格总是这样或那样的反映地域文化的特点,而形成文学的地域风格。
此外地域的传说,地域的宗教也会影响作家的创作风格。
比如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是《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在古希腊神话中则流传着《伊利昂记》,《奥得修记》;西方国家则流传着亚当和夏娃得故事,马克*吐温写了一本书叫《夏娃日记》,他之所以不写《女娲日记》,《盘古日记》,是因为它生活在美国,他所了解的是西方国家的传统和宗教传说。
又比如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一定又很多有关释迦牟尼的故事,像印度的神话中,《勇敢的拉曼南达》,《坚贞的乌玛》,都是很美的故事。
宗教和传说对作家的文学风格影响也很大,比如说《西游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取得印度佛教的真经,所以它带有很浓重的佛教思想和神话色彩。
又比如说《简爱》,里面出现了很多基督教术语,夏洛蒂就曾在序中说:“习俗并不是一种美德,伪善也不是宗教,攻击前者不等于责骂后者,揭去法利塞人脸上的假面具也并不等于向荆冠举起不敬的手。
”又比如《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里面多次出现伊斯兰教利独一无二的,伟大的“安拉”一词,又如日本紫式部所着的《源氏物语》,被称作日本的“红楼梦”,很能够体现日本的民族文化。
地域的习俗,比如中西方的婚礼。
在中国,无论是电视里,电影里,书本上还是现实生活中,结婚总少不了一句话:“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而在西方则是丈夫牵着妻子软乎乎的小手,走进庄严的教堂,在牧师面前,彼此宣誓深爱着对方。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
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
民族文化一般由民族的语言文字、民族的神话、民族的宗教、民族的习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思维、民族的审美理想、民族的艺术、民族的科学、民族的历史等特点融合而成的。
风格总是这样那样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而形成文学的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的同一性一目了然,从作品的风格特征上很容易把一个国家的作品与另一国家的事实上鲁迅本人就是最具有民族性,同时又最具有世界性的伟大作家。
鲁迅是把民族和世界、传统和现代结合得最好的作家,是最懂得国民性的弱点,并在予以鞭挞的同时,高扬民族的脊梁和精神的作家。
在文学形式上,他也是彻底风格化的。
正如茅盾所说:“鲁迅的作品即使是形式上最和外国小说接近的,也依然有他自己的民族形式。
这就是他的文学语言。
也就是这个民族形式构成了鲁迅作品的个人风格。
”作品区分开来,把一个民族的作品与另一民族的作品区分开来如20世纪末才出版的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描写的是民主改革前藏民族的社会生活,在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疏于管辖的土司制区域所发生的继承权之争和霸权之争。
这个民族题材本身就具有独特性,其中所涉及的社会制度、宗教、法律、风土人情、教育礼仪、器物用品,都与汉民族不同,与其他少数民族乃至拉萨地区的藏族也大异其趣。
千年以来形成的原始的神秘文化深深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镂刻在上至贵族下至自由民和农奴的心灵里,造成了特有的心理定势和文化模式。
小说中侧重描写的麦其土司一家,经堂里的壁画表明是从风与大鹏鸟的巨卵而来,至少在一千多年前,他们的祖先从遥远的西藏过来。
而有书说,黑头藏民是从一根羊毛绳子从天而降。
作为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宗教法事和仪式,在仪式中喇嘛们要进行鼓乐和神舞表演;他们有精通占卜术和巫术的神巫,在一次“罂粟花战争”中,为汪波土司效力的大批神巫聚集在一起,对麦其家实施诅咒,而麦其家的门巴喇嘛则头戴巨大的武士头盔,背插令旗,指挥山岗上的响器、火器一起作法,使吉祥的白云击退夹杂着闪电、冰雹的乌云,使自己的罂粟地免遭袭击,并且回敬汪波土司土地一场冰雹;他们相信天人感应,当人违背天理时,天会进行惩罚,麦其土司在自己的领地上初种罂粟那年,作为土司权力象征的稳固大地却发生了动摇,田野上所有的地方都给动物占据了,以至被罂粟撩起情欲的麦其土司找不到可以野合的地方,小孩们唱起了不祥的古老歌谣:牦牛的肉已经献给了神/牦牛的皮已经裁成了绳/牦牛缨子似的尾巴/已经挂到了库茸曼达的鬃毛上/情义得到报答,坏心将受到惩罚/妖魔从地上爬了起来/国王本德死了/美玉碎了,美玉彻底碎了。
凡此种种描写被作者有机地组织到故事的情节结构之中,具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却非刻意地魔幻荒诞。
事实上,作为作品的主角,就是一个富有灵性的“聪明的傻子”,他有预感,常常未卜先知,却大智若愚。
但他不是天神下凡,他同样有七情六欲,为不能继承土司王位而怅然若失,甚至在下意识中有弑父弑兄的情结,但他错过了机会。
他开明,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着眼于未来,是草原上未能继承王位却受拥戴的真正的土司,但是历史的进程已经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
显然,这样的刻画是极有历史感和沧桑感的。
小说的显在意义是历史和现实的“尘埃落定”,而其潜在的含义却是人与环境、人与历史的错位。
“我在哪里”“我是谁”这个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命题,使这部民族小说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带有哲理色彩的智者风格洋溢于整部作品,当然也流动于叙述语言之中。
在这里我们可以悟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乃是民族风格得以发扬的必由之路。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
”世界上有各个不同的民族,它们生活在各自特定的地域,有彼此不同的经济生活、社会风尚、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形成了特定的心理素质。
各不同民族的作家,他们的创作素材、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社会心理都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他们作品的风格,也会受到该民族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这个共同体的影响,使之具有民族性。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从作家的“写作的风格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并从他们的作品辨别出意大利文学的“柔和和甜密”,法国文学的“明彻、严密和优雅”,西班牙文学的华丽辞藻、庄严风格。
爱情,是各个民族所共有的永恒感情,爱情作品,是各民族文学中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学品种。
这种民族特色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表达爱情的不同方式。
同是贵族少女,同是争取婚姻自由的崔莺莺(《西厢记》女主角)和朱丽叶(《罗米欧与朱丽叶》中的女主角),对爱情的表达方式极为不同。
朱丽叶表达爱情单纯坦率,像晶莹的露珠,像清澈的泉水:如果你的爱是可靠的,你的心思是结婚,明天就给我一个信,我会叫一个人去找你,你告诉我,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婚礼可以举行。
我就把一切都交给了你,随着你,我的主人,要到哪里,就到哪里。
这种表达方式,充分体现了英国的民族特色。
英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早,思想比较开放自由,英国人有朝气,喜外露;他们的文学也爱明喻,富有幽默感,对爱情的表白也坦率、直露。
崔莺莺对爱情的表达方式与朱丽叶大不一样,她婉转曲折,缠绵悱恻,时气时恼,忽喜忽悲。
当老夫人赖婚,张生相思成疾时,莺莺派红娘去问候张生病情,急不可待地看红娘传来的书简,但看过之后,粉面含春的容颜马上布下一层严霜。
她约张生月下幽会,当张生如约赶来时,她又沉下脸来: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若夫人闻知,有何理说!莺莺对爱情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点。
因为,中国长期受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使人的个性受到压抑,人们不敢说心里话。
即使有感情要表达,也只能通过隐晦、曲折、含蓄的方式加以表现。
除时代因素和民族因素外,阶级因素对文学风格的影响也较明显,有时候还表现得十分突出。
因为,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趣味,它会影响到不同阶级风格的形成。
历史上文人创作和民间文学风格的巨大差异,其原因也在于此。
风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多方面的因素并非是平均发挥作用的,可能某种因素的作用力强一些,某些因素的作用力弱一些,但决不可能仅有一种因素在发挥作用。
杜甫诗作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既与他接受传统文化影响有关,也与他所处的社会历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