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阿胶,素有“补血圣药”之称,在我国有着长达3000年的悠久历史。《神农本草经》记载:“阿胶,味甘、平……久服轻身益气,……出东阿。”《本草纲目》中更是描述道“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因此提及阿胶,人们首先想到的无疑是产自阿胶发源地东阿县的正宗东阿阿胶。

关于阿胶的发展历史,最早具有明确记载的是在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现知我国最古老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房》(成书于殷商至春秋之间),残缺的帛书中“胶”有五用,对应“白处、大带、癃等三个病症”。据此书可推测出阿胶的药用历史已有3000余年。

而阿胶的称谓则起源于汉朝,东汉孔融的《同岁论》中有记载,“弊箄径尺,不足以救盐池之咸。阿胶径寸,不能止黄河之浊。”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将阿胶列为上品,并认定阿胶“久服轻身益气”的滋补、养生价值。而在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其中与阿胶有关的处方就有很多,如黄连阿胶汤、胶艾汤等都是千古名方,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至于阿胶的正宗道地性,早在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就对阿胶的原产地进行了定性,典籍中认为: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足以见得,东阿阿胶在业内的关键地位。

唐朝时期,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将阿胶列为上品并对阿胶的药效、药性、禁忌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宋朝时候,则明确了正宗阿胶的要素,正宗阿胶离不开东阿县的地下水(济水东阿段)。《梦溪笔谈》中进一步明确了阿胶和济水的重要关系: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用搅浊水则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皆取济水性趋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疾。在这一点上,选用东阿地下水熬制的东阿阿胶再次得到了认可和肯定。

在明朝,李时珍在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在《本草纲目》中称阿胶“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全面系统的总结阐述了其效用范围。

清朝时期,阿胶的用处进一步扩大,包括慈禧在内的众多皇室权贵都对阿胶情有独钟,它的滋补美容功效更是得到了达官贵人的追捧。《纲目拾遗》中还指出阿胶能“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提出了阿胶益肾的作用。

而在现代,无数的科学实验更是对东阿阿胶的功效和原理做出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论证,其补血养血、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的药用价值得到了众多人们的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