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Y-ZS转动惯量实验仪实验操作指导书
转动惯量(指导书)
转动惯量指导书力学实验室2016年3月转动惯量的测量【预习思考】1.转动惯量的定义式是什么?2.转动惯量的单位是什么?3.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4.了解单摆中摆长与周期的关系?5.摆角对周期的影响。
【仪器照片】【原理简述】1、转动惯量的定义构件中各质点或质量单元的质量与其到给定轴线的距离平方乘积的总和,即(1)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时惯性的量度,其量值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及转轴的位置。
刚体的转动惯量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在科学实验、工程技术、航天、电力、机械、仪表等工业领域也是一个重要参量。
图1电磁系仪表的指示系统,因线圈的转动惯量不同,可分别用于测量微小电流(检流计)或电量(冲击电流计)。
在发动机叶片、飞轮、陀螺以及人造卫星的外形设计上,精确地测定转动惯量,都是十分必要的。
2、转动惯量的公式推导测定刚体转动惯量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三线摆、扭摆、复摆等。
本实验采用的是三线摆,是通过扭转运动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其特点是无力图像清楚、操作简便易行、适合各种形状的物体,如机械零件、电机转子、枪炮弹丸、电风扇的风叶等的转动惯量都可用三线摆测定。
这种实验方法在理论和技术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用三线摆测定物体转动惯量的方法,并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两半径分别为和(>)的刚性均匀圆盘,用均匀分布的三条等长的无弹性、无质量的细线相连,半径为的圆盘在上,作为启动盘,其悬点到盘心的距离为;半径为的圆盘在下,作为悬盘,其悬点到盘心的距离为。
将启动盘固定,则构成一振动系统,称为三线摆(图2)。
当施加力矩使悬盘转过角后,悬盘将绕中心轴做角简谐振动。
图2如图2所示,当悬盘转过角时,悬线点上升到,悬盘上升高度为。
则(2)(3)可得:(4)当很小时,括号中第二项远小于1,作近似(5)式中,为两盘静止时的垂直距离,和均为时间的函数。
因系统遵从机械能守恒,则对悬盘有下式(6)式中,为悬盘转到角时上升的高度,为悬盘上升的最大高度,是悬盘的质量,是悬盘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是悬盘转至角、上升至时的角速度,是悬盘的上升速度。
转动惯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转动惯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实验室的转动惯量测定实验。
让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呢,就是物体在旋转过程中,抵抗突然改变方向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物体转得越快,停下来就越难。
所以说,转动惯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关系到我们生活中很多方面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吧。
我们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有:一个圆盘、一根长杆、一个测力计和一些细线。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热情和毅力!(哈哈,开玩笑啦)我们要把圆盘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然后用细线把长杆和圆盘连接起来。
这样,当圆盘开始旋转时,长杆就会受到一个扭矩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要用测力计测量这个扭矩的大小。
具体操作方法是:让圆盘以一定的加速度旋转,然后用测力计测量长杆所受的拉力大小。
通过测量不同加速度下的扭矩,我们就可以得到圆盘的转动惯量了。
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随着圆盘旋转速度的增加,长杆所受的扭矩也越来越大。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转动惯量越大,物体抵抗突然改变方向的能力就越强。
换句话说,一个物体转得越快,停下来就越难。
这就是转动惯量的神奇之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困难。
比如说,有时候圆盘会突然停下来,导致我们无法准确地测量扭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了很多办法。
我们决定在圆盘上加一个小风扇,让它在旋转过程中不断地吹气。
这样一来,即使圆盘突然停下来,气流也会帮助它继续旋转,从而保证我们能够准确地测量扭矩。
经过多次实验和总结,我们终于得出了圆盘的转动惯量为100克·厘米^2/秒^2。
虽然这个数值看起来有点复杂,但是它告诉我们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这个圆盘在旋转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抗突然改变方向的能力。
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次转动惯量的测定实验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转动惯量的重要性。
它不仅关系到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还关系到我们生活中很多方面的问题。
转动惯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转动惯量的测定实验报告转动惯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转动惯量是物体在转动过程中抵抗改变其转动状态的性质。
在物理学中,转动惯量是描述物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转动惯量,探究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对转动惯量的影响,并验证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
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转动惯量测量装置、计时器、质量秤、直尺、物体样品。
2. 实验方法:a. 将转动惯量测量装置固定在水平台上。
b. 选择不同形状的物体样品,如圆柱体、长方体和球体,并测量其质量和尺寸。
c. 将物体样品放置在转动惯量测量装置的转轴上,并使其旋转。
d. 通过计时器测量物体样品旋转一定圈数所需的时间。
e.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物体样品的转动惯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圆柱体样品:a. 质量:m = 100gb. 高度:h = 10cmc. 半径:r = 3cmd. 转动惯量:I = 1/2 * m * r^2 = 1/2 * 0.1kg * (0.03m)^2 = 4.5 * 10^-5kg·m^22. 长方体样品:a. 质量:m = 150gb. 长度:l = 15cmc. 宽度:w = 5cmd. 高度:h = 2cme. 转动惯量:I = 1/12 * m * (l^2 + w^2) = 1/12 * 0.15kg * ((0.15m)^2 +(0.05m)^2) = 4.375 * 10^-4 kg·m^23. 球体样品:a. 质量:m = 200gb. 半径:r = 4cmc. 转动惯量:I = 2/5 * m * r^2 = 2/5 * 0.2kg * (0.04m)^2 = 2.56 * 10^-4 kg·m^2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转动惯量结果显示,不同形状的物体样品具有不同的转动惯量。
圆柱体样品的转动惯量最小,长方体样品的转动惯量次之,球体样品的转动惯量最大。
这是因为转动惯量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测定物体转动惯量的实验步骤
测定物体转动惯量的实验步骤为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步骤:实验器材:- 转动惯量测量装置(如转动台)- 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如圆盘、长方体等)- 测量工具(如尺子、天平等)- 装置固定工具(如螺丝刀、夹具等)- 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转动台放在平坦的实验台上,并确保转动台能够自由旋转。
- 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进行测量,并确保它们被清洁干净以消除外部因素的影响。
-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上。
2. 测量转动惯量:a. 将选定的物体放在转动台上,并用装置固定工具将其稳定固定在转动台上,以确保其不会滑动。
b. 根据实验要求,给物体施加一个力矩以使其开始自由旋转。
可以通过给物体施加一个外力矩(如推动)或者施加一个震动力矩(如敲击)来实现。
c. 测量物体的转动加速度。
可以通过计时物体旋转某段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并结合物体的几何参数(如半径、长宽等)来计算得到。
3. 多次测量:a.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建议进行多次重复测量。
b. 对于每次测量,必须确保物体被置于相同的初始条件下(如力矩的大小和方向、物体的位置等),以消除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c. 对于每次测量,都需要记录物体的质量、几何参数、施加的力矩大小和方向以及得到的转动加速度。
4. 数据分析:a. 将所得的所有测量结果整理并计算平均值。
b. 根据所使用的力矩和转动加速度的关系,应用转动惯量的定义公式(转动惯量=力矩/转动加速度)计算物体的转动惯量。
c. 对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进行转动惯量的比较分析。
5. 讨论和结论:a. 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物体的转动惯量与其形状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比较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的转动惯量差异。
b. 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改进方法。
c. 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得出结论,总结整个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6. 结束实验:- 清洁和整理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台的干净和整洁。
转动惯量(指导书)
转动惯量指导书力学实验室2016年3月转动惯量的测量【预习思考】1.转动惯量的定义式是什么?2.转动惯量的单位是什么?3.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4.了解单摆中摆长与周期的关系?5.摆角对周期的影响。
【仪器照片】【原理简述】1、转动惯量的定义构件中各质点或质量单元的质量与其到给定轴线的距离平方乘积的总和,即∑=2J mr(1)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时惯性的量度,其量值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及转轴的位置。
刚体的转动惯量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在科学实验、工程技术、航天、电力、机械、仪表等工业领域也是一个重要参量。
图1电磁系仪表的指示系统,因线圈的转动惯量不同,可分别用于测量微小电流(检流计)或电量(冲击电流计)。
在发动机叶片、飞轮、陀螺以及人造卫星的外形设计上,精确地测定转动惯量,都是十分必要的。
2、转动惯量的公式推导测定刚体转动惯量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三线摆、扭摆、复摆等。
本实验采用的是三线摆,是通过扭转运动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其特点是无力图像清楚、操作简便易行、适合各种形状的物体,如机械零件、电机转子、枪炮弹丸、电风扇的风叶等的转动惯量都可用三线摆测定。
这种实验方法在理论和技术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用三线摆测定物体转动惯量的方法,并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两半径分别为r'和R'(R'>r')的刚性均匀圆盘,用均匀分布的三条等长l的无弹性、无质量的细线相连,半径为r'的圆盘在上,作为启动盘,其悬点到盘心的距离为r;半径为R'的圆盘在下,作为悬盘,其悬点到盘心的距离为R。
将启动盘固定,则构成一振动系统,称为三线摆(图2)。
当施加力矩使悬盘转过角θ后,悬盘将绕中心轴OO''做角简谐振动。
AA'OO'O''rRBθh2h1H...C'图2如图2所示,当悬盘转过θ角时,悬线点A 上升到A ',悬盘上升高度为H 。
转动惯量的实验报告
转动惯量的实验报告转动惯量的实验报告一、引言转动惯量是物体旋转时所具有的惯性,是描述物体旋转运动的物理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转动惯量,探究物体形状和质量对转动惯量的影响。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装置包括转动惯量测量装置、测量器具(卷尺、天平等)和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盘、长方体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将转动惯量测量装置放置在水平台面上,确保其稳定。
2. 选择一个物体,如圆盘,测量其质量m,并记录下来。
3. 将圆盘固定在转动惯量测量装置上,并使其能够自由旋转。
4. 通过卷尺测量圆盘的半径r,并记录下来。
5. 用测量器具测量圆盘的转动惯量I,并记录下来。
6. 重复步骤2-5,测量其他形状的物体的质量、尺寸和转动惯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不同物体的转动惯量,并进行了比较。
以下是一些实验结果和分析:1. 圆盘与长方体的转动惯量比较我们测量了相同质量的圆盘和长方体的转动惯量,并发现圆盘的转动惯量要大于长方体。
这是因为圆盘的质量分布更加集中在旋转轴附近,而长方体的质量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导致圆盘的转动惯量较大。
2. 形状对转动惯量的影响我们还测量了不同形状的物体的转动惯量,并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转动惯量。
例如,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圆盘的转动惯量大于长方体,而球体的转动惯量又大于圆盘。
这是因为球体的质量分布更加集中在旋转轴附近,相比之下,圆盘的质量分布更为分散,导致球体的转动惯量最大。
3. 质量对转动惯量的影响我们还进行了不同质量物体的转动惯量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相同形状的物体,质量越大,转动惯量也越大。
这是因为质量的增加会增加物体的惯性,从而增大了物体的转动惯量。
四、实验误差分析在本实验中,存在一些误差可能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测量质量时天平的读数误差、测量尺寸时卷尺的读数误差等。
此外,转动惯量测量装置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摩擦力,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验一 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一 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实验目的】1.学习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
2.观测转动惯量随质量、质量分布及转动轴线的不同而改变的状况,验证平行轴定理。
3.学会使用通用电脑计时器测量时间。
【实验仪器】ZKY —ZS 转动惯量实验仪,ZKY —JI 通用电脑计时器。
【实验原理】1.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根据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βJ M = (1-1)只要测定刚体转动时所受的总合外力矩M 及该力矩作用下刚体的角速度 β,则可计算出该刚体的转动惯量J 。
设以某初始角速度转动的空实验台转动惯量J 1,未加砝码时,在摩擦阻力矩M μ 的作用下,实验台将以角速度β1作匀减速运动,即:-M μ = J 1β1 (1-2 ) 将质量为m 的砝码用细线绕在半径为R 的实验台塔轮上,并让砝码下落,系统在恒外力作用下将作匀加速运动。
若砝码的加速度为a ,则细线所受张力为T = m (g -a )。
若此时实验台的角加速度β2,则有a = R β2。
细线施加给实验台的力矩为TR = m (g -R β2) R ,此时有:m (g -R β2)R - M μ= J 1β2 (1-3) 将(1-2)、(1-3)两式联立消去M μ后,可得:J 1=122)(βββ--R g mR (1-4) 同理,若在实验台上加上被测物体后系统的转动惯量为J 2,加砝码前后的角加速度分别为β3与β4,则有:J 2=344)(βββ--R g mR (1-5) 由转动惯量的迭加原理可知,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J 3为:J 3= J 2-J 1 (1-6)测得R 、m 及β1、β2、β3、β4,由(23-4)、(23-5)、(23-6)式即可计算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
2.β 的测量实验中采用ZKY-JI 通用电脑计时器记录遮挡次数和相应的时间。
固定在载物台圆周边缘相差π角的两遮光细棒,每转动半圈遮挡一次固定在底座上的光电门,即产生一个计数光电脉冲,计数器计下遮挡次数K 和相应得时间t 。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目的1.1 认识转动惯量的概念1.2 学习如何测量转动惯量2. 实验原理2.1 转动惯量的定义2.2 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3. 实验器材和方法3.1 实验器材清单3.2 实验步骤4. 实验数据和处理4.1 实验数据记录4.2 数据的处理方法5. 实验结果分析5.1 转动惯量的计算结果5.2 结果的可靠性讨论6. 实验结论7. 参考文献1. 实验目的1.1 认识转动惯量的概念在本实验中,我们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转动惯量是什么,以及它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1.2 学习如何测量转动惯量另一个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掌握测量方法和技巧。
2. 实验原理2.1 转动惯量的定义转动惯量是物体对转动的惯性,它描述了物体在围绕某一轴旋转时所表现出的惯性特征,通常用符号 I 表示。
2.2 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是I = Σmr^2,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r 为质心到旋转轴的距离。
3. 实验器材和方法3.1 实验器材清单- 转动台- 测力计- 不同形状的物体3.2 实验步骤1. 将物体固定在转动台上2. 施加力使物体旋转3. 测量施加的力和物体的角加速度4. 重复实验并记录数据4. 实验数据和处理4.1 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中记录了不同物体的质量、旋转半径、施加的力和角加速度等数据。
4.2 数据的处理方法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应用转动惯量计算公式,得出不同物体的转动惯量数值。
5. 实验结果分析5.1 转动惯量的计算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处理结果,计算得出了不同物体的转动惯量数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5.2 结果的可靠性讨论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讨论,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方法。
6.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不同物体的转动惯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验证了转动惯量计算公式的可靠性。
7. 参考文献列出本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物理学原理、实验方法和参考资料。
转动惯量的测量实验报告
转动惯量的测量实验报告转动惯量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转动惯量是物体对转动运动的惯性特性的度量,对于研究物体的旋转运动以及分析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探究不同物体的旋转运动特性,并了解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
实验装置与原理:实验所用装置为转动惯量测量装置,主要由转轴、物体、测力计、计时器等组成。
实验原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当物体绕转轴转动时,外力对物体产生一个力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矩等于转动惯量乘以角加速度。
通过测量力矩和角加速度,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步骤:1. 将转动惯量测量装置搭建好,并确保装置平稳。
2. 选择一种物体,例如一个圆柱体,并将其固定在转轴上。
3. 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在转轴上的受力情况。
4. 在物体上施加一个力矩,使其开始转动,并用计时器记录转动的时间。
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计算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物体的转动惯量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不同。
例如,一个圆柱体的转动惯量与其质量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物体的旋转运动特性,例如物体的角加速度和力矩之间的关系。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例如测力计的读数误差、计时器的误差等。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例如使用更精确的测力计和计时器,以提高实验的精度。
实验应用与展望:转动惯量的测量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设计机械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时,需要准确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开发更精确的测量装置,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测定 实验报告
转动惯量测定实验报告转动惯量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转动惯量是物体对于转动运动的惯性特征,它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在转动过程中所需的力矩。
准确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对于研究物体的旋转运动以及设计相关装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探究物体形状对转动惯量的影响,并验证转动惯量的测定公式。
实验过程:1.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中需要使用转动惯量测定装置、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柱体、球体、长方体等)、测量尺、计时器等。
2. 实验装置设置:将转动惯量测定装置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调整使其水平。
3. 测量转动惯量:首先选择一个物体,如圆柱体,将其放置在转动惯量测定装置的转轴上,使其能够自由转动。
然后,用测量尺测量物体的尺寸,如半径、高度等,并记录下来。
接下来,用计时器测量物体转动一定角度所需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其他形状的物体的转动惯量。
4. 数据处理:根据测得的物体尺寸和转动时间,计算出每个物体的转动惯量,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圆柱体、球体和长方体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我们测量了不同半径和高度的圆柱体的转动惯量。
根据转动惯量的定义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圆柱体的转动惯量公式为I=1/2mR^2,其中m为圆柱体的质量,R为圆柱体的半径。
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验证这一公式的正确性,并进一步探究半径对转动惯量的影响。
其次,我们测量了球体的转动惯量。
根据转动惯量的定义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球体的转动惯量公式为I=2/5mR^2,其中m为球体的质量,R为球体的半径。
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验证这一公式的正确性,并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进行比较分析。
最后,我们测量了长方体的转动惯量。
根据转动惯量的定义公式,我们可以得到长方体的转动惯量公式为I=1/12m(a^2+b^2),其中m为长方体的质量,a和b为长方体的边长。
转动惯量的实验测量与数据处理
04
实验装置搭建与调试
按照实验要求搭建转动惯量测量仪,确保各 部件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连接数据采集系统,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工 作、数据采集是否准确。
连接电机及驱动器,确保电源连接正确、电 机转动顺畅。
打开计算机及软件,进行设备调试和参数设 置,确保实验装置正常运行。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1.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转动惯量测量仪上,并固定好。
数据处理流程
01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 理,如去噪、滤波等操作,以 提高数据质量。
02
数据转换
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转换为适合 后续分析处理的格式,如将模 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03
数据分析
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等,以 提取有用信息。
04
结果展示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 式进行展示,以便后续讨论和 改进。
2. 打开电机及驱动器,使物体在测量仪上旋转。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实验过程中的扭矩、角速度等 数据。
4. 在计算机上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01
注意事项
02
1.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测量仪的稳定,避免外界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
03
2. 在放置待测物体时要确保其位置准确、固定牢固,防止在旋转过程 中发生偏移或松动。
实验数据图
通过柱状图或折线图展示了实验测量值与物体质量、形状的关系,直观地反映了 转动惯量的变化趋势。
与理论值对比分析
理论值计算
根据转动惯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推 导出理论值,为后续对比分析提供基 础。
对比分析
JKY-ZS转动惯量实验仪实验操作指导书
JKY-ZS (塔轮式)转动惯量实验仪实验及操作指导书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中惯性大小的量度。
它取决于刚体的总质量,质量分布、形状大小和转轴位置。
对于形状简单,质量均匀分布的刚体,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它绕特定转轴的转动惯量,但对于形状比较复杂,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刚体,用数学方法计算其转动惯量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大多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
转动惯量的测定,在涉及刚体转动的机电制造、航空、航天、航海、军工等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测定转动惯量常采用扭摆法或恒力矩转动法,本实验采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
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
2、观测刚体的转动惯量随其质量,质量分布及转轴不同而改变的情况,验证平行轴定理。
3、学会使用智能计时计数器测量时间。
二、实验原理1、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根据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M I β= (1) 只要测定刚体转动时所受的总合外力矩M 及该力矩作用下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β,则可计算出该刚体的转动惯量I 。
设以某初始角速度转动的空实验台转动惯量为I 1,未加砝码时,在摩擦阻力矩M μ的作用下,实验台将以角加速度β1作匀减速运动,即:11M I μβ-= (2) 将质量为m 的砝码用细线绕在半径为R 的实验台塔轮上,并让砝码下落,系统在恒外力作用下将作匀加速运动。
若砝码的加速度为a ,则细线所受张力为T= m (g - a)。
若此时实验台的角加速度为β2,则有a= Rβ2。
细线施加给实验台的力矩为M T =T R= m (g -Rβ2) R ,此时有:212()m g R R M I μββ--= (3)将(2)、(3)两式联立消去M μ后,可得:2121()mR g R I βββ-=- (4)同理,若在实验台上加上被测物体后系统的转动惯量为I 2,加砝码前后的角加速度分别为β3与β4,则有:4243()mR g R I βββ-=- (5)由转动惯量的迭加原理可知,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I 为:21I I I =- (6)测得R 、m 及β1、β2、β3、β4,由(4),(5),(6)式即可计算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室号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2015 年
3
月
13
日
物理实验室制
实验目的 1.熟悉扭摆的构造、使用方法和转动惯量测试仪的使用; 2.利用塑料圆柱体和扭摆测定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 I 和扭 摆弹簧的扭摆常数 K; 3.验证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
5 6 7 8
0.9 228
5
1.6 493
6
2.2 656
7
2.8 136
8
平 均
1.86 97 -0.1 35
2.25 13 -0.1 26
2.63 4 -0.1 31
3.02 08 -0.1 -0.1 34 31
3.3 095 1.1 24
3.7 689 1.1 24
4.1 976 1.1 16
4.0 73 0.9 90
4.5 334 0.9 85
4.9 656 0.9 77
0.9 88
请认真填写
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实验结论
1、将 表 1 中 数 据 代 入 J1 J1=0.006379439
m砝码 R塔轮 ( g R塔轮 2 )
2 1
式可计算空验台转动惯量
kgm2
2、将表 2 中数据代入 J 2
5
1.0 454
6
1.5 759
7
2.1 139
8
平 均
1.0 124
5
1.7 954
6
2.4 61
7
3.0 474
8
k t (s)
转动惯量仪的实验报告
转动惯量仪的实验报告转动惯量仪的实验报告摘要:转动惯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仪器。
本实验通过使用转动惯量仪,测量了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的转动惯量,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对其转动惯量有显著影响。
引言:转动惯量是描述物体对转动运动的惯性的物理量。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对于研究物体的旋转运动特性以及设计机械系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转动惯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实验仪器,通过实验可以获得物体的转动惯量数据。
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装置:将转动惯量仪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确保其水平。
2. 调整仪器:调整仪器的零位,使其指示器指向零刻度。
3. 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4. 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将待测物体放置在转动惯量仪的转轴上,并使其转动起来。
记录下仪器指示器的读数。
5. 重复实验:对于每个待测物体,重复上述步骤3和步骤4,以获得多组数据。
6.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转动惯量,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了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对其转动惯量有显著影响。
首先,我们比较了不同质量的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中选取了三个质量分别为100g、200g和300g的物体进行测量。
结果显示,物体的转动惯量随着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质量增加会增加物体的惯性,使其更难改变转动状态。
其次,我们研究了不同形状的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中选取了球体、圆柱体和长方体进行测量。
结果显示,不同形状的物体的转动惯量存在差异。
球体的转动惯量最小,圆柱体次之,长方体最大。
这是因为球体具有最小的表面积和最大的体积,所以其转动惯量最小;而长方体具有最大的表面积和最小的体积,所以其转动惯量最大。
进一步分析发现,物体的转动惯量还与其质量分布的方式有关。
对于同一形状的物体,如果其质量分布不均匀,其转动惯量会受到影响。
转动惯量实验指导书
转动惯量实验指导书一:注意事项二: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基本原理三:光电计时、计数实验仪使用指南海南大学物理实验室一:注意事项1.进入实验室不可移动、摆弄实验台/桌上的所有仪器用具。
以免拉断仪器间的连接电缆/线、改变教师设置好的各种实验参数!2.实验结束后必需经任课教师检查你所使用的实验仪器与用具,器具完好无损方可离开实验室!3.每套实验仪器的扭摆及其待测件(转盘、圆柱体、金属圆筒、尼龙球等)均为单配,实验过程中不可交换使用,否则待测件不能安装到扭摆上或者勉强安装上之后不能取下来。
实验结束后务必配套放入框内!!4.在安装待测物体时,其支架必须全部套入扭摆的主轴并适当旋紧对接紧固螺丝(不可拧死),否则扭摆不能正常工作。
5.更换不同待测物体时,务必完全松开对接紧固螺丝,并轻拿轻放待测物体!6.弹簧的扭转常数K不是固定的常数,它与摆角大小略有关系,摆角在︒90间基本相同。
为了减少实验的系统误~︒30差,测定各种物体的摆动周期时,摆角应基本保持在同一个范围内且启摆角度不可超过︒90或反向启摆。
7.光电探头支架与计数仪位置不可随意移动,以免拉断计数仪后面的联机电缆线;光电探头宜放置在挡光杆的平衡位置处,挡光棒不能与它接触,以免打坏光电探头或增加摩擦力矩。
8.计数仪板面的各按钮(键)只需轻轻触碰即可,不可大力反复按压。
9.机座应保持在水平状态。
二:用扭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基本原理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表明刚体特性的一个物理量。
转动惯量的大小与物体质量、转轴的位置和质量分布(即形状、大小和密度)有关。
如果刚体形状简单,且质量分布均匀,可直接计算出它绕特定轴的转动惯量。
但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常碰到形状复杂,且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刚体,理论计算将极为复杂,通常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
转动惯量的测量,一般都是使刚体以一定形式运动。
通过表征这种运动特征的物理量与转动惯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转换测量。
本实验使物体作扭转摆动,由摆动周期及其它参数的测定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测量实验报告
转动惯量测量实验报告转动惯量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转动惯量,探究转动惯量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转动惯量是物体对转动运动的惯性特性的度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密切相关。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旋转运动的力矩与角加速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τ = Iα,其中τ为力矩,I为转动惯量,α为角加速度。
对于刚体的转动惯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三、实验器材与装置1. 转动惯量测量装置:包括转轴、转轴支架、测力计、质量盘等。
2.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盘、长方体、球体等。
3. 实验测量仪器:如千分尺、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安装转动惯量测量装置:将转轴固定在转轴支架上,确保转轴能够自由转动。
2. 测量质量盘的质量:使用天平准确测量质量盘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测量质量盘的直径:使用千分尺测量质量盘的直径,并记录下来。
4. 将质量盘固定在转轴上:将质量盘装在转轴上,并用螺丝固定好。
5. 测量转动惯量:在质量盘上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矩,通过测力计测量力矩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同时,记录下转轴上的角加速度。
6. 更换不同形状的物体:重复步骤2-5,分别测量不同形状的物体的转动惯量。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计算转动惯量:根据实验测得的力矩和角加速度数据,利用公式I = τ/α计算不同物体的转动惯量。
2. 绘制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图:将不同物体的转动惯量与其质量分布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其变化趋势。
3.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物体的转动惯量与形状、质量分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比较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探讨其差异的原因。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到了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数据,并绘制了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图。
观察图表可以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转动惯量。
例如,对于同样质量的物体,圆盘的转动惯量明显大于长方体和球体。
这是因为圆盘的质量分布更加集中在转轴附近,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了转动惯量的增加。
完整转动试验系统操作手册
完整转动试验系统操作手册介绍完整转动试验系统是用于测试设备旋转能力和机械性能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转动台、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本操作手册旨在介绍完整转动试验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该系统。
使用前检查在使用完整转动试验系统前,用户应进行以下检查:1.检查设备是否安全可靠2.检查电源是否连接正确、接地良好3.检查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是否正常运转操作流程1.打开电源,按下”系统启动”按钮2.程序启动后,进入主界面,选择测试类型和参数,点击”开始测试”3.将被测试设备放置在转动台上,并固定好4.点击”启动”按钮,转动台开始转动5.当转动台达到设定转速时,进行数据采集6.测试完成后,点击”停止”按钮,转动台停止转动7.将被测试设备从转动台上取下8.关闭电源注意事项1.在操作转动台前,必须将被测试设备固定好,确保安全2.在设定转速时,必须根据被测试设备的额定转速合理设置3.在数据采集时,应确保数据采集系统正常运转,数据采集完整准确4.在转动台运转时,应避免外力对系统产生影响,如敲打、碰撞等5.测试完成后,应将被测试设备从转动台上取下,避免设备受损常见问题1.Q:数据采集不完整怎么办? A:检查数据采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或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2.Q:转动台运转时产生异响怎么办? A:停止测试,检查转动台是否正常,或检查被测试设备是否固定牢固3.Q:测试设备超过额定转速怎么办? A:立即停止测试,检查被测试设备是否损坏,或联系设备制造商处理结论完整转动试验系统是一种用于测试设备旋转能力和机械性能的实验装置,操作该系统前需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操作流程包括电源打开、程序设置、设备固定、试验进行、数据采集、试验结束和电源关闭。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事项,如固定设备、设置转速、数据采集、避免外力干扰等。
常见问题有数据采集不完整、转动台产生异响和测试设备超过额定转速等,需合理处理。
实验五物体转动惯量的测定1用转动惯量仪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五物体转动惯量的测定刚体转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是转动惯量,它是表征物体转动惯性大小的量度,在许多研究领域和工业设计中都要考虑物体转动惯量的大小,因此,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对于形状比较规则的物体,可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它的转动惯量。
但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一般需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测定,如机械零件、电动机转子和枪炮的弹丸等。
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方法很多,本实验介绍两种测定给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并由此验证转动定理和平行轴定理。
1 用转动惯量仪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数据处理】【分析与讨论】【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刚体的转动定理;2.研究刚体绕定轴转动时,转动惯量随质量分布而改变的规律;3.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实验仪器】BDF1型刚体转动惯量仪自由落体仪SSM-5C计时-计数-计频仪⑴BDF1型刚体转动惯量仪转动体塔轮,两边各伸出一根具有等分刻度的均匀细杆B、B ′。
在B、B′上各有一可移动的圆柱形重物(称重锤),它们构成一个可定轴OO′转动的刚体系。
塔轮上绕一根细线,通过滑轮C与砝码相连,从而通过细线对刚体系施以力矩。
滑轮C 的位置可用固定螺钉D调节,以保证绕线的塔轮不同位置时都能与转轴OO′保持垂直。
固定架E上有指针标记F,此标记为砝码落下时的起始位置,H是固定螺杆。
实验前,通过底脚螺钉S 装置如图。
A是有不同半径R(15、25、30、20、10mm)的1、S2和S3可调转轴OO′的竖直状态。
⑵SSM-5C计时-计数-计频仪和自由落体仪的使用请参照重力加速度测定的仪器介绍。
【实验原理】当刚体绕定轴转动时,根据转动定律有 βI M =⑴式中M 为刚体所受合外力矩,I 为刚体对该轴的转动惯量(单位:KG ·M 2),β为角加速度。
在转动惯量仪装置图中,刚体所受的力矩M 为绳子所施力矩Tr M T =和磨擦力矩的合力矩,即μM M =Tr —⑵μM 式中T 为绳子的张力且与OO ′垂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KY-ZS (塔轮式)转动惯量实验仪实验及操作指导书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中惯性大小的量度。
它取决于刚体的总质量,质量分布、形状大小和转轴位置。
对于形状简单,质量均匀分布的刚体,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它绕特定转轴的转动惯量,但对于形状比较复杂,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刚体,用数学方法计算其转动惯量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大多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
转动惯量的测定,在涉及刚体转动的机电制造、航空、航天、航海、军工等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测定转动惯量常采用扭摆法或恒力矩转动法,本实验采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
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
2、观测刚体的转动惯量随其质量,质量分布及转轴不同而改变的情况,验证平行轴定理。
3、学会使用智能计时计数器测量时间。
二、实验原理1、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根据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M I β= (1) 只要测定刚体转动时所受的总合外力矩M 及该力矩作用下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β,则可计算出该刚体的转动惯量I 。
设以某初始角速度转动的空实验台转动惯量为I 1,未加砝码时,在摩擦阻力矩M μ的作用下,实验台将以角加速度β1作匀减速运动,即:11M I μβ-= (2) 将质量为m 的砝码用细线绕在半径为R 的实验台塔轮上,并让砝码下落,系统在恒外力作用下将作匀加速运动。
若砝码的加速度为a ,则细线所受张力为T= m (g - a)。
若此时实验台的角加速度为β2,则有a= Rβ2。
细线施加给实验台的力矩为M T =T R= m (g -Rβ2) R ,此时有:212()m g R R M I μββ--= (3)将(2)、(3)两式联立消去M μ后,可得:2121()mR g R I βββ-=- (4)同理,若在实验台上加上被测物体后系统的转动惯量为I 2,加砝码前后的角加速度分别为β3与β4,则有:4243()mR g R I βββ-=- (5)由转动惯量的迭加原理可知,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I 为:21I I I =- (6)测得R 、m 及β1、β2、β3、β4,由(4),(5),(6)式即可计算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
2、β的测量实验中采用智能计时计数器计录遮挡次数和相应的时间。
固定在载物台圆周边缘相差π角的两遮光细棒,每转动半圈遮挡一次固定在底座上的光电门,即产生一个计数光电脉冲,计数器计下遮档次数k 和相应的时间t 。
若从第一次挡光(k =0,t=0)开始计次,计时,且初始角速度为ω0,则对于匀变速运动中测量得到的任意两组数据(k m ,t m )、(k n ,t n ),相应的角位移θm 、θn 分别为:2021m m m m t t k βωπθ+== (7)2021n n n n t t k βωπθ+== (8)从(7)、(8)两式中消去ω0,可得:()2()n m m n m n n m k t k t t t t t πβ-=- (9) 由(9)式即可计算角加速度β。
3、平行轴定理理论分析表明,质量为m 的物体围绕通过质心O 的转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I 0最小。
当转轴平行移动距离d 后,绕新转轴转动的转动惯量为:20I I md =+ (10)图1 转动惯量实验组合仪三、转动惯量实验组合仪简介1、ZKY-ZS 转动惯量实验仪转动惯量实验仪如图1所示,绕线塔轮通过特制的轴承安装在主轴上,使转动时的摩擦力矩很小。
塔轮半径为15,20,25,30,35mm 共5挡,可与大约5g 的砝码托及1个5g ,4个10g 的砝码组合,产生大小不同的力矩。
载物台用螺钉与塔轮连接在一起,随塔轮转动。
随仪器配的被测试样有1个圆盘,1个圆环,两个圆柱;试样上标有几何尺寸及质量。
便于将转动惯量的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圆柱试样可插入载物台上的不同孔,这些孔离中心的距离分别为45,60,75,90,105mm ,便于验证平行轴定理。
铝制小滑轮的转动惯量与实验台相比可忽略不记。
一只光电门作测量,一只作备用,可通过智能计时计数器上的按钮方便的切换。
2、智能计数计时器(简称TD)简介及技术指标(1)主要技术指标:时间分辨率(最小显示位)为0.0001秒,误差为0.004%,最大功耗0.3W。
(2)智能计数计时器简介智能计数计时器配备一个+9V稳压直流电源。
智能计数计时器:+9V直流电源输入段端;122 X 32 点阵图形LCD;三个操作按钮: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钮、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确定/暂停按钮;四个信号源输入端,两个4孔输入端是一组,两个3孔输入端是另一组,4孔的A通道同3孔的A通道同属同一通道,不管接那个效果一样,同样4孔的B通道和3孔的B通道统属同一通道。
4孔输入端(主板座子)3孔输入端(主板座子)电源接口(主板座子)注意:1.有A、B两通道,每通道都各有两个不同的插件(分别为电源+5V的光电门4芯和电源+9V的光电门3芯),同一通道不同插件的的关系是互斥的,禁止同时接插同一通道不同插件。
2.本实验只备有3孔信号连接线,所以只须连接3孔的信号源输入端。
3.A、B通道可以互换,如为单电门时,使用A通道或B通道都可以,但是尽量避免同时插A、B两通道,以免互相干扰。
4.如果光电门被遮挡时输出的信号端是高电平,则仪器是测脉冲的上升前沿间时间。
如光电门被遮挡时输出的信号端是低电平,则仪器是测脉冲的上升后沿间时间的。
(3)模式种类及功能:该智能计数计时器共有五种测试模式,本实验只用计时模式,以下为其测试项目图解。
计时测量信号输入:1-1单电门:测试单电门连续两脉冲间距时间。
1-2多脉冲:测量单电门连续脉冲间距时间,可测量99个脉冲间距时间1-3双电门:测量两个电门各自发出单脉冲之间的间距时间。
1-4单摆周期:测量单电门第三脉冲到第一脉冲间隔时间。
1-5时钟:类似跑表,按下确定则开始计时。
注意:本实验只用计时测试模式,而且测试项目名称和序号下只选择“1-2多脉冲”选项。
(3)智能计数计时器操作:通电开机后LCD显示“成都世纪中科智能计数计时器”画面延时一段时间后,显示操作界面,并操作如下:1)下行为测试模式名称和序号,按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钮可选择测试模式。
本实验只用到计时测试模式即“1 计时”(第一个显示的即为此模式,可不按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钮);2)上行为测试项目名称和序号,按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可选择测试项目。
本实验在计时测试模式即在“1 计时”模式下,按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选择“1-2多脉冲”;3)选择好测试项目后,按确定/暂停按钮,LCD将显示“选A通道测量”,然后通过按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钮或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进行A或B通道的选择,选择好后再次按下确定/暂停按钮即可开始测量,测量过程中将显示“测量中*****”,测量完成后再次按下确定/暂停按钮LCD将自动显示测量值。
4)数据查阅和记录:该项目有几组数据,可按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钮或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进行查阅和记录,再次按下确定/暂停按钮退回到项目选择界面。
如未测量完成就按下确定/暂停按钮,则测量停止,将根据已测量到的内容进行显示,再次按下确定/暂停按钮将退回到测量项目选择界面。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准备在桌面上放置ZKY-ZS转动惯量实验仪,并利用基座上的三颗调平螺钉,将仪器调平。
将滑轮支架固定在实验台面边缘,调整滑轮高度及方位,使滑轮槽与选取的绕线塔轮槽等高,且其方位相互垂直,如图1所示。
并且用数据线将智能计时计数器中A(或B)通道与转动惯量实验仪其中一个光电门相连。
2、测量并计算实验台的转动惯量I1(1)测量β1通电开机后LCD显示“成都世纪中科智能计时计数器”欢迎界面延时一段时间后,显示操作界面:1)选择“计时1—2 多脉冲”。
2)选择通道。
3)用手轻轻拨动载物台,使实验台有一初始转速并在摩擦阻力矩作用下作匀减速运动。
4)按确定/暂停按钮进行测量。
5)载物盘转动6-8圈后按确定/暂停按钮停止测量。
6)查阅数据,并将查阅到的数据记入表1中;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将第1和第5组,第2和第6组……,分别组成4组,用(9)式计算对应各组的β1值,然后求其平均值作为β1的测量值。
7、按确定/暂停按钮后返回“计时1—2 多脉冲”界面。
(2)测量β21)选择塔轮半径R及砝码质量m,将一端打结的细线沿塔轮上开的细缝塞入,并且不重叠的密绕于所选定半径的轮上,细线另一端通过滑轮后连接砝码托上的挂钩,用手将载物台稳住;2)重复(1)中的2、3、4步3)释放载物台,砝码重力产生的恒力矩使实验台产生匀加速转动;记录8组数据后停止测量。
查阅、记录数据于表1中并计算β2的测量值。
由(4)式即可算出I1的值。
3、测量并计算实验台放上试样(盘、台、柱)后的转动惯量I2 ,计算试样的转动惯量I并与理论值比较将待测试样放上载物台并使试样几何中心轴与转轴中心重合,按与测量I1同样的方法可分别测量未加法码的角加速度β3与加砝码后的角加速度β4。
由(5)式可计算I 2的值,已知I 1 、I 2 ,由(6)式可计算试样的转动惯量I 。
已知圆盘、圆柱绕几何中心轴转动的转动惯量理论值为:(11)圆环绕几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为:(12) 计算试样的转动惯量理论值I 理并与测量值I 测比较,计算测量值的相对误差:4、验证平行轴定理将两圆柱体对称插入载物台上与中心距离为d 的圆孔中,测量并计算两圆柱体在此位置的转动惯量。
将测量值与由(11)、(10)式所得的计算值比较,若一致即验证了平行轴定理。
数据记录表格与测量计算实例221128I mr md ==()222211()28I m r r m d d =+=+外内外内100%I I E I -=⨯理测理其他有关参数的测量:砝码的质 m = 54.7 (g), 绕线轮半径R = 2.5 (cm); 圆盘的质量m 盘= (g),圆盘的直径 d 盘= 24.0 (cm);圆环的质量m 环= 421.8 (g),圆环的内径 d 内= 21.0 (cm),圆环的外径d 外= 24.0 (cm); 小圆柱质量m 柱= 166 (g),小圆柱直径 d 柱= 3.0 (cm)。
1、将表中数据代入(4)式可计算空实验台转动惯量 I 1(I 台) =6.66×10-3 kgm 22、将表中数据代入(5)式可计算实验台放上圆环后的转动惯量 I 2=11.91×10-3 kgm 2 由(6)式可计算圆环的转动惯量测量值 I 环 =5.25×10-3 kgm 2 由(12)式可计算圆环的转动惯量理论值 I 环理=5.36×10-3 kgm 2由(13)式可计算测量的相对误差 r E 环=2.05%3、将表中数据代入(5)式可计算实验台放上两圆柱后的转动惯量 I 2(I 1台+柱)=7.91×10-3 kgm 2 由(6)式可计算单个圆柱的转动惯量测量值I 柱1=21(I 2- I 1)= 0.63×10-3 kgm 2 [ 即I 柱1=21( I 1台+柱- I 台) ]由(11)、(10)式可计算两圆柱的转动惯量理论值I 柱理=0.62×10-3 kgm 2由(13)式可计算测量的相对误差 r E 1=1.61%说明:1、试样的转动惯量是根据公式I=I 2-I 1 间接测量而得,由标准误差的传递公式有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