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课件(含视频)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_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1.通过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医学数学农学的成 就、司马迁写作《史记》、道教兴起和佛教传 入等基本史实,知道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 概况。 2.通过分析两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探究这一时 期科技、文化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3.认识两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 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四.道教和佛教
:
第
三
单封
元建
秦 汉 时 期
国 家
的 建 立
统和
一巩
多固
民
族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标新教材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中医学发展背景 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
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 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 先进,并建立起中医学的基础理 论。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望闻问切 四诊法。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 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二 医学、数学和农学的成就 1.中医学的发展
(2)秦汉时期医学的发展
悬泉置遗址出土的 西汉简牍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帛书
新课标新教材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2版课程标准:
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了解佛教 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
新课标新教材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CONTENTS
教学目标
一.造纸术的发明 二.医学、数学和农学的成就 三.司马迁与《史记》
二 医学、数学和农学的成就 1.中医学的发展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教学课件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栏目索引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 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 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 华夏文明。 (1)材料一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这一历史功绩是在哪一年 完成的?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 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秦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什么制 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 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栏目索引
知识点四 道教和佛教 5.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项目
佛教
道教
起源地 古印度 不同点 教义 主张因果报应,提倡今生忍受苦难,努
力修行,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中国
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追求 现世幸福
相同点
影响
佛教的思想对贫苦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道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 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 佛教和道教的传播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它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汉书·司马迁传》 史料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栏目索引
史料解读 史料一:上起轩辕黄帝,下到如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 八章,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 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史料二: 刘向、扬雄这些博览群书的人,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 叙说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所记 述的事件翔实准确,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 录。史料三:《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 书的先河,所以说它是“史家之绝唱”;《史记》的文学性也很强,可以 和《离骚》比肩。 知识链接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司 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 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栏目索引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 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 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 华夏文明。 (1)材料一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这一历史功绩是在哪一年 完成的?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 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秦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什么制 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 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栏目索引
知识点四 道教和佛教 5.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项目
佛教
道教
起源地 古印度 不同点 教义 主张因果报应,提倡今生忍受苦难,努
力修行,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中国
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追求 现世幸福
相同点
影响
佛教的思想对贫苦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道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 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 佛教和道教的传播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它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汉书·司马迁传》 史料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栏目索引
史料解读 史料一:上起轩辕黄帝,下到如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 八章,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 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史料二: 刘向、扬雄这些博览群书的人,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 叙说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所记 述的事件翔实准确,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 录。史料三:《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 书的先河,所以说它是“史家之绝唱”;《史记》的文学性也很强,可以 和《离骚》比肩。 知识链接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司 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 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统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上册

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为印刷术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123
展板二 【历史名著载价值】(8分)
(2)二组同学展示了左边一组历史名著, 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领域?请你分别简述 它们的历史价值。
123
答案:领域:图一:史学领域;图二:医学领域; 图三:数学领域;图四:农学领域。(4分)
——摘自范晔《后汉书·蔡伦传》
123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展板一 【科技发明促进步】(2分) 蔡伦总结前人经验,通过反复试验,终于用树皮、麻 头、破布和旧渔网等废旧原料,制造出平整耐用、适合书 写的新纸,被称为“蔡侯纸”。它的出现是书写材料的一 次革命。它不仅使人类文化的传播得以加速,而且为印刷 术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23
12345678
8.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创新者。请从下面四位人物中 任选两位,进行人物介绍。(4分)
12345678
答案:图一:蔡伦是东汉末年的宦官。他改进了造纸 术,便利了典籍的流传,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 贡献之一。 图二: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写成《伤寒杂病论》 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展了“治未 病”的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 “医圣”。
12345678
6. 观察下面时间轴,字母所代表的时期的史事在《史记》中 能查阅到的是( B 2345678
7. “它给予贫苦人民以一个‘死后天国’之期待。”“方士 走向民间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季大饥馑、大病疫的时 代。”这两句话旨在说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C ) A.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 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强化 C. 迎合了苦难人民的心理 D. 见证了中外交往的成果
123
3星题 素养探究
123
展板二 【历史名著载价值】(8分)
(2)二组同学展示了左边一组历史名著, 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领域?请你分别简述 它们的历史价值。
123
答案:领域:图一:史学领域;图二:医学领域; 图三:数学领域;图四:农学领域。(4分)
——摘自范晔《后汉书·蔡伦传》
123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展板一 【科技发明促进步】(2分) 蔡伦总结前人经验,通过反复试验,终于用树皮、麻 头、破布和旧渔网等废旧原料,制造出平整耐用、适合书 写的新纸,被称为“蔡侯纸”。它的出现是书写材料的一 次革命。它不仅使人类文化的传播得以加速,而且为印刷 术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23
12345678
8.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创新者。请从下面四位人物中 任选两位,进行人物介绍。(4分)
12345678
答案:图一:蔡伦是东汉末年的宦官。他改进了造纸 术,便利了典籍的流传,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 贡献之一。 图二: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写成《伤寒杂病论》 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展了“治未 病”的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 “医圣”。
12345678
6. 观察下面时间轴,字母所代表的时期的史事在《史记》中 能查阅到的是( B 2345678
7. “它给予贫苦人民以一个‘死后天国’之期待。”“方士 走向民间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季大饥馑、大病疫的时 代。”这两句话旨在说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C ) A.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 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强化 C. 迎合了苦难人民的心理 D. 见证了中外交往的成果
123
3星题 素养探究
义务教育七年级历史上册2024年版第15课_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材料二: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 分……世界受蔡侯(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摘编自德克·卜德《中国物品西传考》
②推动文明进程,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篇章】
科技之光
——医学与数学成就
二、医学与数学成就
(一)医圣——张仲景:
朝代 东汉末年
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 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 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史事
两汉时期,君权天授、神仙方术思 想盛行。东汉思想家王充批判这些虚妄之 说,写成《论衡》一书。他反对把天说成 是有意志的神,否定天能有意识地创造万 物的思想。他主张独立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强调为了探求真知,即使是批评孔子,也 不“伤于义”“逆于理”。《论衡》体现 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被后人称为 “奇书”。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史学价值: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学价值: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第四篇章】
精神之托
——道教和佛教
四、道教和佛教
(一)本土宗教——道教:
背景
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 精神上的寄托
创立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教义 太平道:尊黄崇老,治病传道 五斗米道:出五斗米就可入道或治病
影响 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道教圣地 四川青城山
四、道教和佛教
(二)外来宗教——佛教: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发源地 古代印度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地位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 教义 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
——摘编自德克·卜德《中国物品西传考》
②推动文明进程,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篇章】
科技之光
——医学与数学成就
二、医学与数学成就
(一)医圣——张仲景:
朝代 东汉末年
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 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 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史事
两汉时期,君权天授、神仙方术思 想盛行。东汉思想家王充批判这些虚妄之 说,写成《论衡》一书。他反对把天说成 是有意志的神,否定天能有意识地创造万 物的思想。他主张独立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强调为了探求真知,即使是批评孔子,也 不“伤于义”“逆于理”。《论衡》体现 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被后人称为 “奇书”。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史学价值: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学价值: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第四篇章】
精神之托
——道教和佛教
四、道教和佛教
(一)本土宗教——道教:
背景
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 精神上的寄托
创立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教义 太平道:尊黄崇老,治病传道 五斗米道:出五斗米就可入道或治病
影响 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道教圣地 四川青城山
四、道教和佛教
(二)外来宗教——佛教: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发源地 古代印度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地位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 教义 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43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一、科技:造纸术的发明
1、书写材料的变化
文字出现于甲骨、简帛和青铜器上。 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太笨重)或帛(价格昂贵)做书写材 料,人们使用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纸的发明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时期,蔡伦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做造 纸原料,(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
4、造纸术的传播与贡献
(1)纸的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国,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是中国对 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
(一)“医圣”张仲景
1、时期:东汉时期
※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春秋战 国的扁鹊;《黄帝内经》,我国 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 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2、成就: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治病方法, 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下药; 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3、评价: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 “医圣”
(二)“神医”华佗
1、时期:东汉时期
2、成就: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研制 成麻醉药剂“麻沸散”,用药后实施手术;创编出“五禽戏”,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3、基本教义:
(1)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 (2)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望生活平安的愿望。
4、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 学以及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本课小结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1、书写材料的变化
文字出现于甲骨、简帛和青铜器上。 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太笨重)或帛(价格昂贵)做书写材 料,人们使用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纸的发明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时期,蔡伦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做造 纸原料,(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
4、造纸术的传播与贡献
(1)纸的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国,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是中国对 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
(一)“医圣”张仲景
1、时期:东汉时期
※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春秋战 国的扁鹊;《黄帝内经》,我国 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 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2、成就: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治病方法, 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下药; 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3、评价: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 “医圣”
(二)“神医”华佗
1、时期:东汉时期
2、成就: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研制 成麻醉药剂“麻沸散”,用药后实施手术;创编出“五禽戏”,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3、基本教义:
(1)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 (2)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望生活平安的愿望。
4、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 学以及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本课小结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优质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 的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实。 2.思考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对
当时和当代社会的影响。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造纸术的发明
材料展示
材料一 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 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遗传后世子孙 者知之。 ——《墨子·兼爱下》
造纸工艺流程
①漂洗、浸泡原料
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中的
油脂、色素
③把原料切碎、煮烂 ④把原料捣成细纤维, 并放入水池搅成纸浆
⑤用模具捞取纸浆,
并晒干使之成型⑥砑光,制成纸张来自蔡伦,东汉和帝时任掌管制造
宫廷使用器物的尚方令,负责建造
宝剑和其他器械。他于105年采用新
技术制造出了质地细软、价格低廉
耐用的纸。汉和帝封他为“龙亭
司马迁祠
目标导学四:道教和佛教
道 教 圣 地 青 城 山
——
学生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思考道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 在民间兴起?创始人是谁?道教兴起的背景?
(2)阅读教材,思考佛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
传入我国?佛教为什么会在我国古代得以传播和发
展?
(3)佛教的传播有什么影响呢?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原始社 会刻画 符号
商朝 甲骨 文
商周金 文
春秋战 国和秦 汉时期
材料展示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 、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 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31张PPT)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烧 制
工
草
艺
木 灰
流
程
图
制 浆
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洗涤、蒸煮、 舂捣、漂洗,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 捞取纸浆,晾晒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蒸 煮 、 舂 捣
捞 取 纸 浆 、 晾 晒
码 放
壹 纸的问世
(3)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呢?
①造纸术的发明使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 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东汉和帝年号)元年(公元108年),奏上之。帝善其 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蔡伦传》
“阅蔡读侯材纸料” ,说具说备蔡哪伦些优用点什呢么?原料造纸?(2)东汉时期的蔡伦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改进了造纸术
洗
涤
造原 纸料
这是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 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文景时期汉墓 中发现的一幅麻纸地图。地图纸质 薄而软,因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 碎片。
这幅纸质地图是我国目前所知 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证明西汉时已 生产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 不便。
纸本地图
壹 纸的问世
(1)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
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但这种麻纸质地 粗糙,使用不便。
——译自陈寿景《三国志·华佗传》
材料四:华佗的“五禽戏”是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 广的健身方法之一。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把“五禽戏”作为四 种健身气功之一在全国推广。华佗“五禽戏”以它丰富的内涵、 多样的形式,成为我国健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华佗“五禽戏”的历史渊源与思想内涵》
【第三篇章】
太上老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0页)

文学价值。 4. 知道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及其发展状况,理解宗教
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一部分
科技展
一、造纸术的发明:
科技成就——造纸术
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战国时代
据说写一部《圣经》, 要用300张羊皮。
简
古埃及的书写材料:纸草、泥版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
帛 以上(陶 甲骨 青铜 帛 竹简等)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 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汉武帝,被投下监 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
三、历史巨著《史记》
4.体例: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范围: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实。
6.内容: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无情揭 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还为下层人物写传记。
7.影响及地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 高的地位。
评价:
史学价值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 直书,实事求是。
文学价值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2)看病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法
(1)时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2)地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姓名:张仲景
2、生活时代:东汉末年
3、职业:医学家
4、贡献:著《伤寒杂病论》
5、 地位: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 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 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一部分
科技展
一、造纸术的发明:
科技成就——造纸术
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战国时代
据说写一部《圣经》, 要用300张羊皮。
简
古埃及的书写材料:纸草、泥版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
帛 以上(陶 甲骨 青铜 帛 竹简等)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 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汉武帝,被投下监 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
三、历史巨著《史记》
4.体例: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范围: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实。
6.内容: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无情揭 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还为下层人物写传记。
7.影响及地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 高的地位。
评价:
史学价值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 直书,实事求是。
文学价值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2)看病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法
(1)时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2)地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姓名:张仲景
2、生活时代:东汉末年
3、职业:医学家
4、贡献:著《伤寒杂病论》
5、 地位: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 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 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初中历史】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内容: 《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2本纪
30世家
70列传
10表
8书
黄帝
3000多年
夏商
周
朝朝
朝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的综合性史 书体裁。“纪”指本纪,主要是按 年编写帝王的传记及国家大 事;“传”指列传,以传记的方式 记录各类人物。
秦 朝
汉武帝
全书52万字。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本纪:历代帝王政绩。 世家: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 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蔡侯纸’。” ——范晔《后汉 书》
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 工业,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 为原料造纸,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汉朝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图
学史崇德: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
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期间,因替 他人仗义执言被关入狱中,遭受酷刑, 肉体和精神受到极大摧残。为了心中的 理想,出狱后他继续撰写《史记》。在 给朋友的回信中,他说:“人固有一死, 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 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羽毛还轻。
纸的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材料二:(东晋)当时不但用纸抄写经史子集书及公私文件,佛教、道教 的兴起也耗去大量纸张。
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材料:我国在发明造纸以后,起先是把纸本书携往国外,然后造纸术也逐渐外传。 造纸术到公元7世纪 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传入巴 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革、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入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 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 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39张PPT)

五斗米道(张陵创立)
(3)教义:尊奉黄帝和老子;吸收社会上的流行的神仙方术 (4)传道方式:以治病来传道 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东汉末年,诸侯纷争不断,人民生活困难,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 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研学第六站:河南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始建于 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 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 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 “祖庭”。
洗涤原料
焚烧草木灰
④蒸煮
浸渍沤制 ⑤舂(chōng)捣
⑥制浆
⑦捞取纸浆
⑧晒 纸
⑨揭纸码放
蔡伦祠中体验造纸过程
蔡伦祠,记载着纸圣的一生,影响深远的造纸术,如今也在造福着全世界的人们
分析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欧洲12世纪
古巴比伦
欧洲羊皮纸
中亚8世纪
泥版
中国
朝鲜4世纪 日本7世纪
美洲16世纪
古埃及
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五种禽兽姿态的健
身操——“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研学第四站:陕西渭南韩城司马迁祠
为纪念我国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 司马迁而建。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 (309年),占地4.5万平方米。
司马迁,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著有《史记》《悲士不遇赋》《太史 公自序》等。
之后,忍辱发愤,艰苦撰述,终于写成《史 记》。
从司马迁的生平,你能感受到怎样的精神?
家学渊源 耳濡目染
博闻强记 餐风沐雨
继承父业 为太史令
年十岁则诵古 文,二十而游, 祖上数代 遍览名山大川 为史官
遵父遗志 修著史籍
犯颜极谏 飞来横祸
大笔如椽 鸿篇巨制
(3)教义:尊奉黄帝和老子;吸收社会上的流行的神仙方术 (4)传道方式:以治病来传道 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东汉末年,诸侯纷争不断,人民生活困难,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 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研学第六站:河南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始建于 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 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 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 “祖庭”。
洗涤原料
焚烧草木灰
④蒸煮
浸渍沤制 ⑤舂(chōng)捣
⑥制浆
⑦捞取纸浆
⑧晒 纸
⑨揭纸码放
蔡伦祠中体验造纸过程
蔡伦祠,记载着纸圣的一生,影响深远的造纸术,如今也在造福着全世界的人们
分析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欧洲12世纪
古巴比伦
欧洲羊皮纸
中亚8世纪
泥版
中国
朝鲜4世纪 日本7世纪
美洲16世纪
古埃及
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五种禽兽姿态的健
身操——“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研学第四站:陕西渭南韩城司马迁祠
为纪念我国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 司马迁而建。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 (309年),占地4.5万平方米。
司马迁,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著有《史记》《悲士不遇赋》《太史 公自序》等。
之后,忍辱发愤,艰苦撰述,终于写成《史 记》。
从司马迁的生平,你能感受到怎样的精神?
家学渊源 耳濡目染
博闻强记 餐风沐雨
继承父业 为太史令
年十岁则诵古 文,二十而游, 祖上数代 遍览名山大川 为史官
遵父遗志 修著史籍
犯颜极谏 飞来横祸
大笔如椽 鸿篇巨制
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28张PPT)

史记价值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
直书,实事求是。
史学价值
柳宗元: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
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
心,减一字不能。
文学价值
道教和佛教
教派
起源地 创始人
时间
教义
影响
道教 佛教
中国
张角
(太平道) 东汉末年
白马驮经 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
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 个金人,顶上有白光, 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 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 们是吉是凶。傅毅说, 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 帝派遣蔡愔(yīn)博士 及弟子秦景等十人远征 西域求法。
敦煌莫高窟
课堂练习
1.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
3.我国医学源远流长,早在18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就写
神医——华佗
①发明麻沸散,实施外科手术。
虎形
鹿形
猿形
飞鸟形
熊形
②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姓名: 华佗
贡献:“麻沸散” “五禽戏”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给 它起了个名字—麻沸散(sàn)。他让患者和酒服下 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疡洗腐, 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原始社会
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
商周时代
战国时代
昂贵、笨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广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
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 纸。纸面平整、光滑、 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 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 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 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 崖,路,是一幅世界最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 早的纸绘地图。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_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简上抄录了较为完整的乘法口诀,反 映了秦朝对乘法口诀的推广和应用。
贰、医学、数学、农学与历法成就
秦汉时期,农学有较大发展, 代表性著作是《氾胜之书》。这 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 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 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贰、医学、数学、农学与历法成就
秦朝向全国颁布统一的历法, 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 两汉时期,人们已使用漏壶、日 晷等计时工具,能够比较准确地 测定时间,朝廷颁布了更加完备 的历法。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 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
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
——赵翼《廿二史札记》
——《史记·货殖列传》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叁、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
司马迁形成了“大一统”的历史观,并渗透入《史 记》的写作中。此后的主要史书继承了这一观点并发扬 光大。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贰、医学、数学、农学与历法成就
在前人基础上,东汉张衡改进的浑天仪,能够演示日月星辰 的运行。他还发明制作了候风地动仪,用以测验地震方位。
叁、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
(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 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史记·滑稽列传》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最伟大的朝代之一,汉文明对 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汉文明开启了中 华文明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过程,没有两汉文明,便没有今 天中华文明。
——摘自何成刚书籍
文物中的历史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壹、造纸术的发明
纸本地图
(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
壹、造纸术的发明
笨重
贰、医学、数学、农学与历法成就
秦汉时期,农学有较大发展, 代表性著作是《氾胜之书》。这 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 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 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贰、医学、数学、农学与历法成就
秦朝向全国颁布统一的历法, 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 两汉时期,人们已使用漏壶、日 晷等计时工具,能够比较准确地 测定时间,朝廷颁布了更加完备 的历法。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 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
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
——赵翼《廿二史札记》
——《史记·货殖列传》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叁、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
司马迁形成了“大一统”的历史观,并渗透入《史 记》的写作中。此后的主要史书继承了这一观点并发扬 光大。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贰、医学、数学、农学与历法成就
在前人基础上,东汉张衡改进的浑天仪,能够演示日月星辰 的运行。他还发明制作了候风地动仪,用以测验地震方位。
叁、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
(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 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史记·滑稽列传》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最伟大的朝代之一,汉文明对 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汉文明开启了中 华文明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过程,没有两汉文明,便没有今 天中华文明。
——摘自何成刚书籍
文物中的历史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壹、造纸术的发明
纸本地图
(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
壹、造纸术的发明
笨重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37张PPT)

医学展厅
“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给它起
了个名字—麻沸散(sàn)。他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散,
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
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华佗首创用全身麻 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医学展厅
华佗提倡养生之道,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
贡献? 4、本课介绍了西汉时期的哪位史学家?他的代表作是什 么?这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史书? 5、本课介绍了哪两种宗教?这两种宗教的创立者是谁?
教义是什么?对我国有何影响?
新课讲解 教学目
标
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材 料有哪些缺点?
科技展厅
陶器 丝帛 缺点:青铜器坚硬,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史学展厅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公元 前145年-公元前90 年),字子长。中 国西汉伟大的史学 家、文学家、思想 家。
史学展厅
司马迁精神
司马迁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1.10岁开始读古书,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 探究精神 明白。
史料考证 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实地考察风土人 情,收集历史资料。
了理想,面对挫折,努力拼搏的精神。
能力目标:学会归纳两汉时期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知识目标: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
学的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实。
1、在纸发明之前,古人用什么材料来书写? 2、谁改进造纸术?他是怎么改进的?这项技术的发明和 改进有什么重大意义?
3、两汉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哪两位?他们做出了哪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37张PPT)

3宫.司刑实马惩迁罚事因,求为而李史是陵记事中公件对牵汉正连武记,帝受的事到记汉载武、帝评的
价却很公正,这反映了司马迁创作《史记
》的秉什笔么原直则书? 评价客观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家庭熏陶 勤奋好学 饱读诗书 志向远大 1游.司历马山迁川为实什地么考能察写成态鸿度篇严巨谨制《史记》? 2.《史记》主要记述了什么内容?
《东游记》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 作之一,系统地总结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 阐述了各种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比较系统的辨证 施治原则,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疗专著, 收方剂两百多副,其中许多至今还在中医临床上 应用。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心律不齐 的炙甘草汤等。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胸闷息川粗芎1气2g喘
寒 感
防风10g
舌苔薄白
冒
柴胡10g
脉象浮紧
桔梗12g
杏仁10g
甘草3g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加减葳蕤汤为主:
价却很公正,这反映了司马迁创作《史记
》的秉什笔么原直则书? 评价客观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家庭熏陶 勤奋好学 饱读诗书 志向远大 1游.司历马山迁川为实什地么考能察写成态鸿度篇严巨谨制《史记》? 2.《史记》主要记述了什么内容?
《东游记》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 作之一,系统地总结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 阐述了各种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比较系统的辨证 施治原则,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疗专著, 收方剂两百多副,其中许多至今还在中医临床上 应用。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心律不齐 的炙甘草汤等。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胸闷息川粗芎1气2g喘
寒 感
防风10g
舌苔薄白
冒
柴胡10g
脉象浮紧
桔梗12g
杏仁10g
甘草3g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加减葳蕤汤为主:
教学课件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03

《氾[fàn]胜之书》 《史记》(纪传体通史) 佛教传入中国 道教兴起
课堂练习
1.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
排名靠前,是因为他
A.发明了指南针 C.改进了印刷术
B.发明了火药 D.改进了造纸术
【答案】D
2.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统的中医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中医
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 地位: 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三)农学
农书:
代表性著作是《氾[fàn]胜之书》。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 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 业生产方法。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四)天文历法
①秦朝颁布统一的历法 ②两汉时期,人们已使用漏壶、日晷[guǐ]等计时 工具,比较准确测定时间 ③东汉张衡的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司马迁
三、司马迁与《史记》
纪传体通史就是 以人物为纲,按 时间顺序,连贯 地记述各个时代 史实的史书体例。
编年体通史就是以 时间为中心,按年、 月、日顺序记述史 事。如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
断代史就是以朝 代为断限的史书 如班固所著的 《汉书》。
国别史就是国家 为单位,分别记 叙历史事件。如 刘恒编订的《战 国策》
敦煌莫高窟
佛
教
在
中
乐山大佛
国
的
影
响
龙门石窟卢舍大佛
四、道教与佛教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临时抱佛脚
佛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五体投地
教
佛救教人的一传命入,的胜意造义七,级浮丰屠富了中国的文无化事,不在登社三会宝、殿思想、在 中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 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
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
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
文 化
宗教
佛教:西汉末年传入
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元素
道教: 东汉时期,民间兴起(太平道、五斗米道)
造纸术的发明
背景
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陶器
龟甲、兽骨
青铜器
战国时代 竹 木 简
帛 书
课堂思考
请思考,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 料有什么缺点?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 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 用.
02
找出司马迁和《史记》的相 关内容
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 03 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
影响?
两
造纸术 的发明
发明:西汉时期 改进: 东汉蔡伦 影响:
汉 的 科
医学发展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
技 和
作者:司马迁 《史记》 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思考:你知道再生纸吗?今天人们大力 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 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 ),节省化工原料300公斤,节煤1.2吨,节电600度;并可 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意义:①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
• 从《后汉书》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 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蔡侯纸
• 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 廉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 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 早的纸。
新课讲授
汉 代 造 纸 工 艺 流 程 图
麻沸散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 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 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 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 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 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 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
华佗给关公刮骨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 内静动中求静、动静 具备、有刚有柔、刚 柔相济、内外兼练的 仿生功法,与中国的 太极拳、日本的柔道 相似。
切麻
洗涤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浸灰水
④蒸煮
⑥打浆
⑧
⑤舂(chōng)捣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宗教的发展
道教
兴起背景:东汉末年, 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 找精神上的寄托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米 道
佛教
佛教是世界大三宗教 之一,创始人是释迦 牟尼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佛教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
中国文化,在社会、
思想、文学以及建筑
、雕刻、绘画等方面
史学的发展
司马迁
《史记》的作者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史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 地位:文笔优美,所 记人物形象生动,在 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 地位
视频: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 "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 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 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 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 书》、《后汉书》、《三 国志》合称"前四史"。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两汉的科技与技术
第三单元 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1 了解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
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
2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
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
3 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课程导入
在纸张出现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
竹简、帛书、青铜器、甲骨
课程导入
通过右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 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
新课讲授
一、造纸术的发明
1、人物:蔡伦 2、时代:东汉 3、贡献:改进造纸术 4、意义:
产生深远影响。
白马寺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誉为“中 国第一古刹”。
合作探究二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繁荣 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基石) 2、经济繁荣;(物质保障) 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对之前的科技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发展;
课堂小结:
医学的发展
张仲景
东汉末年的名医(医圣 )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 创者
著作: 《伤寒杂病论》
华佗
东汉末年名医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成就: 发明“麻沸散” 创编“五禽戏”助人 强身健体
《伤寒杂病论》
1、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 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 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 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2、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 预防疾病。
知识拓展
最早的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 土的西汉绘有地图 的纸,是西汉早期 用麻做的纸,也是 目前世界上发现最 早的纸。
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
西汉时期,人们 已经懂得造纸的 基本方法
蔡伦
东汉蔡伦总结前人 经验,改进造纸术
材料:树皮、麻头、 破布、旧渔网等植物 纤维 ( 优 点 : 原料易找,价 格便宜,易于推广)
造纸术的发明
洗涤 浸渍沤制
焚烧草木灰
④蒸煮
造纸工序
⑤舂(chōng)捣
⑥制浆
⑧ 晒 纸
⑦捞取 ⑨揭纸码放
合作探究一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 当时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便利典籍的流传; ②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 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知识拓展
视频导入:蔡伦改进造纸术
学习目标
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 化的作用和医学发展(重点 ) 知道以《史记》为代表的史 学成就和佛教、道教在中国 的传播(重点)
分析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 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 生的影响(难点)
自学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67-71,用笔划出关键词
01
找出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张 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
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
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
文 化
宗教
佛教:西汉末年传入
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元素
道教: 东汉时期,民间兴起(太平道、五斗米道)
造纸术的发明
背景
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陶器
龟甲、兽骨
青铜器
战国时代 竹 木 简
帛 书
课堂思考
请思考,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 料有什么缺点?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 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 用.
02
找出司马迁和《史记》的相 关内容
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 03 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
影响?
两
造纸术 的发明
发明:西汉时期 改进: 东汉蔡伦 影响:
汉 的 科
医学发展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
技 和
作者:司马迁 《史记》 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思考:你知道再生纸吗?今天人们大力 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 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 ),节省化工原料300公斤,节煤1.2吨,节电600度;并可 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意义:①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
• 从《后汉书》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 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蔡侯纸
• 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 廉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 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 早的纸。
新课讲授
汉 代 造 纸 工 艺 流 程 图
麻沸散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 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 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 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 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 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 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
华佗给关公刮骨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 内静动中求静、动静 具备、有刚有柔、刚 柔相济、内外兼练的 仿生功法,与中国的 太极拳、日本的柔道 相似。
切麻
洗涤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浸灰水
④蒸煮
⑥打浆
⑧
⑤舂(chōng)捣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宗教的发展
道教
兴起背景:东汉末年, 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 找精神上的寄托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米 道
佛教
佛教是世界大三宗教 之一,创始人是释迦 牟尼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佛教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
中国文化,在社会、
思想、文学以及建筑
、雕刻、绘画等方面
史学的发展
司马迁
《史记》的作者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史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 地位:文笔优美,所 记人物形象生动,在 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 地位
视频: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 "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 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 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 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 书》、《后汉书》、《三 国志》合称"前四史"。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两汉的科技与技术
第三单元 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1 了解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
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
2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
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
3 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课程导入
在纸张出现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
竹简、帛书、青铜器、甲骨
课程导入
通过右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 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
新课讲授
一、造纸术的发明
1、人物:蔡伦 2、时代:东汉 3、贡献:改进造纸术 4、意义:
产生深远影响。
白马寺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誉为“中 国第一古刹”。
合作探究二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繁荣 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基石) 2、经济繁荣;(物质保障) 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对之前的科技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发展;
课堂小结:
医学的发展
张仲景
东汉末年的名医(医圣 )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 创者
著作: 《伤寒杂病论》
华佗
东汉末年名医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成就: 发明“麻沸散” 创编“五禽戏”助人 强身健体
《伤寒杂病论》
1、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 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 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 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2、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 预防疾病。
知识拓展
最早的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 土的西汉绘有地图 的纸,是西汉早期 用麻做的纸,也是 目前世界上发现最 早的纸。
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
西汉时期,人们 已经懂得造纸的 基本方法
蔡伦
东汉蔡伦总结前人 经验,改进造纸术
材料:树皮、麻头、 破布、旧渔网等植物 纤维 ( 优 点 : 原料易找,价 格便宜,易于推广)
造纸术的发明
洗涤 浸渍沤制
焚烧草木灰
④蒸煮
造纸工序
⑤舂(chōng)捣
⑥制浆
⑧ 晒 纸
⑦捞取 ⑨揭纸码放
合作探究一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 当时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便利典籍的流传; ②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 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知识拓展
视频导入:蔡伦改进造纸术
学习目标
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 化的作用和医学发展(重点 ) 知道以《史记》为代表的史 学成就和佛教、道教在中国 的传播(重点)
分析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 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 生的影响(难点)
自学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67-71,用笔划出关键词
01
找出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张 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