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论香
古人香谱方
香谱--汉藏香文化之交汇文章来源:香道中国清代着名医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王景略曾为织造寅公制藏香,其方云得自拉藏,予求其法,附载于此”。
赵学敏是清代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与曹雪芹是同时代的人。
他早年业儒,博览群书。
对医着本草均有研究。
有所得则抄撮成帙达数千卷。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选取所编的医书十二种,取其家“利济堂”之名,题作《利济十二种》付梓刊行于世。
《本草纲目拾遗》十卷成书于1765年,书中所收集的药物遍及海内外,补正明代医家李时珍之误,录其未收载的药品716种,多为民间草药,亦记载了如金鸡纳等少许西药。
书中所说的王景略,似乎难以考证是谁,推断他大概是一位制香的专家。
而织造寅公,指的则是曹雪芹的爷爷———康熙的宠臣,官至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的曹寅。
曹寅不仅是康熙朝的名士,而且还是一位儒雅的学者。
他收集图书文物,在扬州天宁寺设立书局,校刊刻印了《楝亭十二种》等古籍,主持编辑出版了《全唐诗》、《佩文韵府》等着作,为保存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中收载的藏香出自西藏,有红藏、黄藏、紫藏之分。
作团成饼者良,如香炷者次之。
赵氏说它“气味猛烈,焚之香闻百步外者佳。
伪者名京香,不入药用”。
《本草纲目拾遗》中所附载的曹府特制的“藏香方”由沉香、檀香、木香、母丁香、细辛、大黄、乳香、伽南香、水安息、玫瑰瓣、冰片等20余气味芬香的中药研成细末后,用榆面、火硝、老醇酒调和制成香饼。
赵氏称藏香有开关窍、透痘疹、愈疟疾、催生产、治气秘等医疗保健的作用,其言不虚。
因为制作藏香所用的原料本身就是一些芳香类的植物中药,用其燃烧后产生的气味,来除秽杀菌、祛病养生。
从曹府家制的名贵藏香方,联想起《红楼梦》中贾府焚香的卫生保健习俗的描写,就不难体会到曹雪芹笔下细腻的中国传统香文化的氛围。
《红楼梦》中记载了20多种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欣然入梦,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宝钗的袖中散发出的是一丝“冷香”,闻者莫不称奇,而倒霉的妙玉则被一阵“闷香”所熏而昏厥,被歹徒劫持。
传香
传香
作者:
来源:《中华手工》2014年第08期
从先秦开始,品香之风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出现了《洪氏香谱》等一批关于香的专著,中国香文化步入了鼎盛时期。
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衣需香熏,被需香暖;公堂之上以香烘托其庄严,松阁之下以香装点其儒雅。
调弦抚琴,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导其韵;幽窗破寂,绣阁组欢,香云一炉可畅其神而助其兴;品茗论道,书画会友,无香何以为聚由?对于中国文人雅士来说,香不止有嗅觉的功用,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性灵修炼。
可惜在清末时,连年的战乱和衰退的经济让人“雅兴”全无,于是生生不息的“香”火也跟着熄灭了百年。
如今,品香之风悄然复兴,探究原因,其根本是在于传统文化的回潮,也有赖于一批爱香人士对中华香事文化的积极传播与推广。
今人传香,既有学者傅京亮著书立说、研习古方恢复古法制香,又有刘良佑、吴清师徒传香学设香席做雅集;既有药商杨念明建沉香馆倡导让沉香回归本源—入药;又有香事传人许庭赫开学堂授香道礼仪……他们传习的或许不只是香方、香艺、香用、香道,而是为了那一缕文脉的传承。
秦汉时期中国香文化概述
秦汉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3、佛事用香开端,开启了宗教用香先河
宗教用香不得不提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用香。 悬壶济世 香可返魂 相传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去世,武帝悲恸欲绝,无限思念,命 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又令方士配以上等沉 香炼制成灵药,放于熏香炉内,夜晚宫殿静悄悄,香烟引领夫 人的魂魄至焚香处,武帝在帐帷里观望,摇晃烛影中,隐约的 身影翩然,惟有泪千行,于是便有了汉武帝的千古重情人之说。 武帝痴痴的看着那个仿如李夫人的身影,凄然写下: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
赵飞燕&赵合德 汉成帝刘骜与赵氏姐妹荒淫无度的故事。 息肌丸: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会使人 肌肤胜雪,双眸似星。
秦汉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2、盛行于皇宫贵族为代表的上层社会 不但吃住行用香,丧葬也用香。
丧葬用香 中山王刘胜——错金银博山炉 陕西茂陵陪葬墓——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广州南越王墓——香炉、香料、熏笼
秦汉时期香品的种类、作用
祭祀,熏香:室内熏香、熏衣熏被、宴欢娱乐,香囊,香枕,香口,香药。
《博物志》记载,武帝时期长安瘟疫使用国外贡香祛除。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乗毛牛车渡过弱水 来进贡香品,香品的样子“大如燕卵,三枚,与枣相似”,因其外观平常十分不受重视。后来长安城 中出现瘟疫,那位送香的使者又来求见汉武帝,并请求武帝焚烧其进贡的香一枚,并说这香可以辟 疫气。汉武帝不得已听取了送香使者的建议,焚烧了使者进贡的奇香,结果宫中得病者很快就痊愈 了,长安百里以外都可以闻到香气,芳香之气数月不散。汉武帝感激不尽,在使者离去时,武帝馈 赠厚礼并亲自设宴为其饯行。
秦汉时期香文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发展3、佛事用香开端,开启了宗教用香先河
佛事用香:霍去病破匈奴所得休屠祭天金人而开以香供佛先河
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中的香方,芳香养生疗法必读
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中的香方,芳香养生疗法必读药王孙思邈医德高尚,曾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唐代初期,香料虽由海外商路大量涌入国内,但生活中运用香料的方法却成为不传之秘。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论曰:“面脂手膏,衣香藻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
然今之医门极为秘惜,不许子弟泻漏一法,至于父子之间亦不传示。
然圣人立法,欲使家家悉解,人人自知。
岂使愚于天下,令至道不行?拥蔽圣人之意,甚可怪也。
”孙思邈在其医学著作中介绍了大量熏香、美容、去垢、避瘟、疗疾之用的香品制作方法,为香文化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备急千金要方》中从卷十五至卷二十一专有治七窍病方,具体来说有香膏鼻塞,治口中臭、身体臭令香,治七孔臭令香,薰衣香、洗手、面香。
令白净、悦泽之澡豆、面膏,去风寒、令人面光悦、却老、祛皱等内容。
面光悦却老祛皱方青木香、白附子。
白蠟、白芷、芎、零陵香、香附子各二两,茯苓、甘松香各一两、羊髓一斤半錬石为十味咀以酒水各半浸药,经宿,次日前三上、三下候酒水尽膏成,去滓,(敷)面如壮,为去风寒,面光悦却老祛皱。
香口香体方桂心、青木香、豆蔻、藿香、零陵香各1份,甘松香、当归各5份,香附子20份,槟榔宜量,共末和蜜成丸,豆大,日含三夜一,咽汁为芳香辟秽香口香体。
甲煮口脂方檀香、零陵香、苏合香、熏陆香、丁香、甲香、沉香、藿香、甘松香、泽兰香各1份加入胡麻油15份。
甲香须与酒蜜炼制方可,作为合香之用,胡麻油加热煮后制成。
方中除甲香当时作为动物香外,其余都为现在应用的天然植物香料。
《备急千金要方》收载唐代以前例方81首,《千金翼方》卷五也收集美容诸方80多首,“妇人面药”内用者14首,外用的“面脂”、“悦泽”、“面药”、“白膏”、“涂面”、“令面生光”、“澡豆”等25首,应用药物125种,植物药76种。
其中含挥发油的芳香动植物有麝香、细辛、白芷、白附子、川芎等多数的配方都缺不了;丁香、当归、藁本、龙脑等也广泛地用于配方中。
看香火秘诀——精选推荐
看香火秘诀(2011-08-24 07:24:35)转载▼分类:天漪·仙神鬼道标签:王天漪—香火一:看香密决香路大致分为十八个要点,以这十八个要点的搭配来翻译神意。
1 用香选择黄色结实一尺二香,用草香,柏壳香,榆树皮香,不用高级香及其他颜色香。
2 点香点香时香要根根分开的,不可粘连,点着完全,火苗上窜为吉,不要扇更不要吹,不起火冒黑烟点不着为凶。
3 收火插香于炉,平整直立,紧凑中正,火头保持住为吉祥,时间越长越好。
4香花一般无焰火的草香,火花四溅极其明亮而且啪啪作响为十分吉祥,神灵欢喜。
5色泽香火柔和香头明亮为吉祥,冒烟昏暗熏眼,暗淡无光主凶,忽明忽暗主事在变化,吉凶难料。
异香异色者主有佛道仙缘。
6起烟起烟青白黄红,渺渺细密,直冲云天,如宝塔悬空为神灵临坛,起烟旋绕,旋风转圈,主有邪事怨灵。
7落灰分为黑白黄,白吉黑凶黄发福,黄神白仙黑是鬼,曲直外弯为破财,向内弯曲为进禄。
8香搭香搭比较复杂,大体上,看婚姻感情香搭主有外情,搭二为桃花,搭三为第三者。
9盖顶香灰不可压头不落,频频落下为平安,黑香压头为有灾。
10截香全部点着之香,自行灭掉,主有鬼祟纠缠,家中阴阳宅有事11抛香正点香时香根自行落下,主鬼祟骚扰,邪气临身。
12掏香香自行自中间后下边,火星燃着,香根自行,一根掏断一根,此乃灾难临头,恶鬼临门,或有宿怨债主。
掏一半有一半灾气,掏完事无逆转。
13炸香被截被掏,导致香自行全部倒于炉外,此乃炸香,主祸已定局,邪已入身,家败人亡之兆也!14主香最高之香为主香,象征神位官位财位。
15付香最低之香为付香,象征天灾家灾人灾。
16香龙主香付香形成卦局,综合判断事体经过。
17入神运用号令符决司令香神,于香路显示图像声音。
18运香运用变神印决司令香神,于香路转变气数运数。
二:看出马香看香火的方法有很多种,而且根据香堂的性质,出马是时间,仙家的喜好等等原因,不是完全一样的,这里介绍一种本人知道的一些看香的方法和经验,供有缘人借鉴,如有不同,还请见谅。
古法香牌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古法香牌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简要介绍古法香牌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并提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古法香牌是一种传统的香品,其制作方法历史悠久,并具有独特的工艺和价值。
通过特定的制作步骤,将选用的香料与其他原料混合搅拌、捣磨等工序,最终制成的香牌具有特殊的香气和精细的外观。
在古代,香牌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祭祀等活动中,被视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起到净化空气、祈福和保护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法香牌在现代也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被人们用于装饰、熏香、放松身心等用途。
古法香牌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混合、捣磨、制型、晾干等步骤,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用心去完成。
这种手工制作的过程保留了古老的工艺传统,使得每一块古法香牌都独一无二,散发出迷人的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古法香牌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能够了解到古法香牌的历史背景、制作原料和制作步骤。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让读者对古法香牌的特点和价值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对古法香牌的未来发展前景有所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主要框架和组织方式。
一个清晰、有条理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内容。
本文主要围绕古法香牌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展开,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古法香牌制作方法和步骤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简要说明古法香牌的特点和价值,引起读者兴趣,同时给出本文的目的和写作结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个小节是古法香牌的历史背景,介绍古法香牌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二个小节是古法香牌的制作原料,详细介绍古法香牌所使用的材料的种类、特性,以及选择和准备这些材料的注意事项。
第三个小节是古法香牌的制作步骤,按照时间顺序描述制作古法香牌的具体步骤,包括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古代著名香方
古代著名香方
寿阳公主梅花香:沉香七两二钱,栈香五两,鸡舌香四两,檀香、麝香各二两,藿香六钱,零陵香四钱,甲香二钱(法制),龙脑香少许。
上捣罗细末,炼蜜和匀,丸如豆大。
和贵妃王氏金香:真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甲香(制),金额香、丁香各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
上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
花蕊夫人衙香:沉香、栈香各三两,檀香、乳香各一两,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两(法制),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除龙脑外,同捣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瓷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
唐开元宫中香:沉香二两(细锉,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清茶浸一宿,炒令无檀香气味),龙脑二两(另研),麝香二两,甲香一钱,马牙硝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
逼虫香:茅香一两五钱,细辛一两五钱,零陵香一钱三分,山柰一两,川椒二两五钱,藿香一钱六分,千金草三钱六分,莪术一两七钱三分。
共研成粗末。
百和香:沉水香五两,丁子香、鸡骨香、兜娄婆香、甲香各二两,薰陆香、白檀香、熟捷香、炭末各二两,零陵香、藿香、青桂香、白渐香、青木香、甘松香各一两,雀头香、苏合香、安息香、麝香、燕香各半两。
上二十味末之,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放入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
冬月开取用,尤佳。
中国香文化:封存的传统文化精髓
随笔079中国使用和欣赏天然香料的历史极其久远,人们使用时间可以追溯到3000年至5000年之前。
古人对香有这样的评价:利礼仪、表敬意、带灵气、尝韵味、可雅致、可行道。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祖“燔木升烟、告祭天地”;这其实就是后世祭祀用香的先声。
中国的香文化起源于古代祭祀这种形式,后逐渐发展至生活用香。
中国品香文化萌发于先秦,成长于汉晋,成熟与隋唐,鼎盛于宋元,传承于明清至今。
焚香、点茶、插花、挂画,自北宋以来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和皇室贵族津津乐道的“四般雅事”;成为古代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香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使用。
从熏燃、悬佩到涂傅、饮用,乃至到奇思妙想地用来计时,都反映了古人对“香”的认识以及古人精致的生活情趣。
中国古代大多的香料大多并不产于中国,而远在西域诸国,正如范晔在为《和香方》所写的短序中说的:“甘松、苏合、安息、郁金、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宋书·范晔传附孔熙先传》),所以宋代以前,除了朝贡以外,香料来源比较有限,香料种类也较少,除了祭祀和宗教用香外,香的使用并不广泛,是作为奢侈品而存在的。
汉代时即便贵为皇后的明德马皇后都说:“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着帛布,无香薰之饰者,欲身率下也。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魏晋南北朝以后,香多为宫中贵族之家焚熏涂傅,平民百姓是无福享用的。
据史料记载东晋巨富石崇家的厕所“常有十余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客多羞脱衣。
”(《晋书·王敦传》)一次平素崇尚节俭朴素的尚书郎刘寔去石崇家“如厕,见有绛纹帐,茵褥甚丽,两婢持香囊,寔便退,笑谓崇曰‘误入卿内耳’崇曰‘是厕耳’。
寔曰:‘贫士不能若此’”(《晋书·刘寔传》)像刘寔这样显贵人家尚用不起,更不用说布衣之家了。
宋明以来,在朝贡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极大地扩大,各种香料通过海上之舟大量运入中国,民间各种修合之香也颇为盛行,香在人们生活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香的使用也更为广泛和多样化,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有关体香研究书籍
有关体香研究书籍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尤其是体香,更是让很多人着迷。
天然的体香很少,所以现代人多以喷洒香水的方式来营造体香。
在我国,关于香的著作,也是浩如繁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专论,一种是兼论。
专论无非各种香谱,尤以宋代为盛,代表性的是洪著《香谱》和陈著《香谱》通常所说《香谱》指的是北宋洪刍(驹父)所著的《香谱》,分「香之品」、「香之异」、「香之事」、「香之法」四个部分,属于中国香专论较为完备的第一本著作。
而宋末元初的陈敬所著《香谱》可谓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通常也称为《陈氏香谱》,收录了诸多前人所著典籍,包括沈力《香谱》、洪刍《香谱》、武冈公库《香谱》、张子敬《续香谱》、潜斋《香谱拾遗》、颜持约《香史》、叶庭珪《香录》等。
首先是扬之水所著《香识》,老太太研究香已经很多年了,这是主要的几篇论文的合集,比如宋代香炉、沉香、蔷薇水的研究,讲得深,不是入门读物。
有的文章成文比较早,现在资料要丰富一些,所以值得商榷的也多了几处。
其次孟晖女士写了超级多的专栏文章,这本《画堂香事》算是香方面文章收录得比较全的了,除了熏香,还讲了香食、香串、澡豆等和香有关的趣事,写得比较浅显易读,是理想的闲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孟女士的治学态度,在新作文章中会主动承认过往研究的谬误,坦陈古人生活之丰富和今人研究之贫乏。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30部关于香味的著作,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香学汇典》本汇典精选香学专著以及相关论著,比较其变化,校正其异同,精编精校,正本清源,为读者呈现较为完备的香学典籍。
历代香学专著,很多已经亡佚,经过初步搜集和整理,共得中国历代香学专著若干种,辑编成帙。
2、《廿四香笺》《廿四香笺》,以二十四章节追寻四季轮回,唤起传统节气中,久被遗忘的焚香之境。
作者清禄书院吴清先生,研习传统习俗、遍查古代香谱、亲试地道香材、公开所有香方,首次系统整理古人二十四节气用香,诚为向传统文人焚香审美致敬之作。
3、《画堂香事》《画堂香事》布面精装,由与熏香习俗相关的文物实物图片、诗词入手,细诉香草、香料、香露、香熏、香炉、香阁等蕴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及其与情、爱间含蓄而清远的关联。
香道概述
香道基本概述和器具介绍2012年3月8号如宝堂整理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
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香的态度: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
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
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
熏香还可以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中国人用香的历史可说是非常的早,中国用香的文明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战国,滋长于秦汉两朝,完备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明清。
汉代之前用香以汤沐香、礼仪香为主,汉魏六朝则流行道家学说,博山式的熏香文化大行其道。
隋唐五代不仅用香风气大盛,又因为东西文明的融合,更丰富了各种形式的行香诸法。
宋元时,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由于士大夫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且着力从精神层面励励倡导与提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以及美食、酒、茶等都完成了奠基,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态势。
熏香至此也成了一门艺术,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经常相聚品香,并制定了最初的仪式。
专门研究香的来源、载体、工具和制香法的各式香书、香谱也在此时出现。
至明代,香学又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与‘课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
佛门与文人营建香斋、静室与收藏宣德炉成为时尚。
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
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古法制香工艺
古法制香工艺一、古法制香工艺简介在古代,人们对香的追求和利用已经可追溯到几千年前。
古法制香工艺是指使用传统的方法和材料来制作香,以达到独特的香气效果。
这种工艺在许多文化和地区都有独特的发展和应用,展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二、古法制香工艺的历史渊源2.1 古代古法制香工艺的起源在古代,人们对香的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古法制香工艺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中国。
在古埃及,人们使用天然植物和树脂来制作香。
而在古中国,人们使用不同的草药和植物来制作香,以用于祭祀和疗疾。
2.2 古法制香工艺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法制香工艺逐渐发展和演变出各种技术和配方。
在古代,香料的采集和提取方法也不断改进,使得制作出的香味更加纯正和持久。
另外,人们还开始运用独特的制香工艺来创造不同的香型和香味。
2.3 古法制香工艺的传承与保护虽然现代科技和化学方法的兴起给香料的生产和制作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效益,但古法制香工艺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有些古法制香工艺已经成为传统技艺,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古老的工艺,相关机构和组织开展了许多保护和培训项目,以确保其能够延续下去。
3.1 选材制作古法制香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通常使用的原料包括植物的花朵、根茎、树皮和树脂等,这些材料都具有天然的芳香成分。
不同的原料会赋予香味不同的特点,因此选材是制作古法制香的重要一步。
3.2 研磨选好的原料需要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细小的颗粒。
研磨的目的是增加原料表面积,有利于后续的提取和混合过程。
研磨可以使用传统的石臼或研磨机来完成。
3.3 提取研磨后的原料可以进行提取,以获取其中的芳香成分。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水蒸气蒸馏、冷浸提取和溶剂提取等。
不同的提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原料和香料。
3.4 混合提取得到的芳香物质需要进行混合,以调配出所需的香型和香味。
混合过程需要准确的配方和技巧,以保证香味的均衡和稳定。
3.5 干燥和成型混合好的芳香物质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古法制香·十三工序
古法制香·十三工序生活的繁忙,工作的压力,身体的疲惫;人生没有PAUSE键,也不可能ctrl+z重来一遍;每一天都应该有源自生命的精彩;即使周而复始也不应一成不变,在空闲的时光里,总是应该给自己的生活营造一点点的仪式感、艺术感、惊喜感!所有的体验都只是为了愉悦自己,打动内心!让脚下的路也如花盛开,五彩斑斓!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学习上善三味古法制香,怡神养心!第一步:选料选料是制香的关键之一,直接决定香的品质。
第二步:净料具体方法为用水反复冲洗木料,忌热水,免香气消散。
第三步:粗碎将整料粗碎再修制,以便入味入骨。
第四步:修制修制为制香的关键之二,起到去芜存精、去害存益、凝练香气的作用。
大多数花香型及果香型辅料均在修制过程中添加,根据君料臣料的特点进行修制,修制周期在1周左右,是制香关键中的关键,也是古法制香与现代制香的根本区别。
第五步:焙料修制料阴干后进行烘焙,须泥炉、活火,用明清鱼鳞瓦片才能尽出其味,(家中的砂锅也可做替代烘焙器具)第六步:醇料烘焙料散热后,单独密封,装入专用紫砂香窖中醇化三天。
第七步:精研依据制香需要,精研一为臼磨,遴选50目及以上通粉;二为擀磨,遴选较粗颗粒。
第八步:配伍配伍是制香的关键之三,直接决定香型。
按照古法将料以“君臣佐辅”进行合理配伍。
第九步:制香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虔诚,因是手工制作,品相和而不同,产量不可强求。
第十步:秘干制好的香放在避光、干燥、通风处,需晾三天以上、干透为止。
第十一步:遴香因手工制作,制香力度不均匀,干透的香会有开裂情况,这就需要进一步检查,遴选次品。
第十二步:窖香将成品箱密封紫砂香窖中醇化,使香气更醇和,干燥密闭空间储存时间越久,价值越高,这也是添加香精的大多数机制香无法比拟的。
第十三步:试香因香材珍贵,不同批次的原料或有不同,为香韵统一,需反复校验,力求统一,同时根据个人喜好,可选配饰搭配制成成品佩戴。
香方歌诀:好听又好记的古代香方
香方歌诀:好听又好记的古代香方“朝市喧聊避,山林兴未忘。
频添绕炉水,还与试香方”。
邀请好友品评调试香方,是古代文人清雅的社交活动。
宋代香方创作兴盛,为便于香方记忆和传诵,常把把香方编成具有节奏和韵律的歌诀。
以歌诀形式书写的香方很多,有文人为名的“丁晋公清真香”、“丁公美香篆”,宫廷内苑使用“非烟香法”、“秀兰香”,赏烟玩乐的华盖香等各种类型的香方。
香方歌诀之文人香。
宋代文人不但品香吟香,还亲自研究制作合香、创作香方。
文人根据个人喜好,创作代表自己品味的熏香,张邦基《墨庄漫录》中,曾提到自己创作的鼻观香“有一种萧洒风度,非闺帏间恼人破禅气味也”。
历代香谱著录中,记录了许多以文人为名的香方,其中丁晋公清真香、丁公美香篆是用歌诀形式书写,属于宋代比较流行的香方,《陈氏香谱》“丁晋公清真香”歌曰:“四两玄参二两松,麝香半两蜜和同,丸如茨子金炉爇,还似千花喷晓风”。
清真香歌诀的作者是丁谓,乾兴元年被封为晋国公,丁谓对宋代香文化有很大贡献,其撰写的《天香传》提出了沉香气味品鉴准则“味清、烟润、气长”,并对海南沉香进行了分类分级,广为后人所依循。
熟知香药特性的丁谓,对制作合香也颇有研究,其创作的清真香只用玄参、甘松、麝香,调制恰似千花随风而来的香味,“丸如茨子金炉爇,还似千花喷晓风”。
玄参、甘松两味香药,在花香系统的香方中经常使用,在《陈氏香谱》中有一首“酴釄香”,用料组方与丁谓的清真香类似,也是以玄参、甘松为主香制作,酴釄香歌曰:“三两玄参二两松,一枝楦子蜜和同,少加真麝并龙脑,一架酴釄落晚风”。
酴釄香模拟酴釄花的香味,用料比清真香多了一味龙脑,但决定香方主要气味的是玄参与甘松,龙脑与麝香作为佐香使用,起到发香、稳定香气的作用。
香方歌诀之宫中香。
宋时宫中制香非常频繁,专门设有制作熏香的殿阁。
周密《癸辛杂识外集》载:“宣和时常造香于睿思东阁,南渡后如其法制之所,谓东阁云头香也”。
宫中调制的熏香用材名贵,香味氤氲,极有清韵,被时人称为“奇香”。
中国古代和香的分类
合香的分类(四)香丸(一)法和众妙香法和众妙香就是各种巧妙的和想法,大抵从名称可知其使用的地点、用途。
1、宫中香:宫廷里所使用的香。
例如”汉建宁宫中香”、“唐开元宫中香”等。
2、帐中香:帷帐中使用的香,想来是卧室中使用。
例如“江南李王帐中香”、“苏州王氏帐中香”、“杨贵妃帐中衙香”等。
3、衙香:衙香一名很难理解,也做“牙香”。
不过,宫廷、寺廊、后妃、官员、僧侣、贫富不论都使用,想来是很普遍的香方的名称。
大方且合乎社交礼仪的和香吧!例如“花蕊夫人衙香”、“雍文徹郎中衙香”、“苏内翰贫衙香”、“钱塘僧日休衙香”等。
4、湿香:顾名思义,想是不加以窨干,仍然湿软的香,取出做成丸状,即可使用。
例如“僧惠深湿香”、“供佛湿香”、“久窨湿香”、“清神湿香”、“清远湿香”、“日用供神湿香”。
以名称来看,大抵用以供养神、佛、清神、修性的香。
5、清真香:清真就是清纯朴实。
这样的香想是来诠释大自然的纯一无染的清气。
又如“清妙香”、“清远香”、“清神香”都是同样的旨趣。
有名的有“丁晋公清真香”,焚烧起来有如“千花喷晓风”,气势非凡。
又如“黄太史清真香”、“邢太尉韵胜清远香”等。
6、龙涎香:称为龙涎香的香方,几乎都没有放入真正的龙涎香,即使有,量也不多。
而且也不像是在模拟龙涎香的香气。
想来在于表现聚烟或定香性能的香。
例如“内府龙涎香”、“王将明太宰龙涎香”、“杨吉老龙涎香”、“南蕃龙涎香”、“智月龙涎香”等,其中“南蕃龙涎香”两种香方,及《沈氏香谱》龙涎香都使用了“槟榔”这种香材是比较特别的处方。
不过《沈氏香谱》一共记载了“古龙涎香”的处方三种,令人想起蔡絛《铁围山业谈》“古龙涎香”條有“。
每以一豆大爇之,辄做异花香气,分郁满座,终日略不歇。
”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是在模拟龙涎香的香气了。
又,另有“吴侍中龙津香”、“龙泉香”想是同类。
7、降真香:以降真香为主味所调出来的香。
如“清心降真香”、“宣和内府降真香”。
唐*李珣《海药本草》言“仙传拌和逐香,烧烟直上,感引鹤降。
守真抱朴是沉香——古法制香传承人蒋锐
图文|叶彬松在杭州新塘路上有一家锐龙香堂,主人老蒋是性情中人,他以“香”会友,结识了不少文艺界朋友。
老蒋本名蒋锐,出生制香世家,母族富氏为满族镶黄旗,世为清廷内务府制香。
庚子国变后,其曾外祖父富雅南携宫廷香方出走民间,在原有制香工艺基础上进行完善改良,结合江南特有香料和季节特点,制作了具有独特韵味的香囊、香牌等香品,是为古法制香技艺第一代传人。
蒋锐幼承家学,主攻沉香,用近十五年时间,遍访各大沉香产区,收集香材百余种,并将家传沉香香方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完善,集前人成果,形成自己独特的沉香鉴别方法和制作工艺。
守真抱朴是沉香——古法制香传承人蒋锐沉香之用沉香,为瑞香料沉香属树种在受到伤害后,由其木质部组织及其分泌物结成的天然芳香物质。
因其比重较大者可入水即沉,故名沉香,又因其香味甜凉,带有蜜感,也称木蜜。
沉香结香不易,香气神秘而高雅。
在常温下,其香味冲和淡远,当温度达38℃左右时,即开始散发香味。
同一种沉香在加温下,就能发出花香、蜜韵、奶香、药香、焦糖等复合气味,且香气稳定,不易挥发,穿透力强,使人沉静凝神,营造出神秘宁谧的空间感。
也正因此,沉香自古以来便被奉为众香之首,素有“香中之冠”“香中阁老”的称誉。
沉香不仅香气清雅婉转,层次丰富,亦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沉香可以“清人神,补五脏,益精气”,对人体的肠胃、呼吸、肾脏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沉香药用功能认识更加深入,很多急症药中均可见沉香身影,如日本“救心丹”即以上品沉香为主要成分,中医无论应用于药剂还是临床,沉香均充分发挥出其安神镇定、调中补益、止痛除菌的功效。
① 沉香制品——线香② 沉香香气清雅婉转、层次丰富③ 沉香产品与容器完美结合④ 形态各异的沉香产品①②④③明代海上丝绸之路打通后,来自南洋诸国的沉香资源进入中国,极大地丰富了沉香的储量,并进一步延伸出多元的沉香文化,大大推动了民间沉香的广泛使用和贸易发展。
中国传统香的制做方法
中国传统香的制做方法传统香是一种能净化环境、安神开窍的香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它不仅适合在公共场所使用,也很适合在家庭中使用,可以养心意志,使人神清气爽,身心放松。
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医学说一脉相传的理论,有一个成熟的十分完善的工艺体系。
制作传统香要以天然香药材为原料,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法度来完成,制香的人还要正心诚意保持良好的心态。
制作传统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香的用途、香型、品味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采购来的香药即使品质优良,也仍然是生香药,需要进行泡制。
香药泡制是制作传统香制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道环节,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甚至对泡制的时间、的质地,都有很多讲究。
传统香的外型丰富多彩,常用的有线香、盘香等。
制作传统香一共要分六个步骤,包括制备原料、和料、成型、晾晒、包装窖藏等几部分。
制作传统香之前,首先要制备好所需的原料。
制备原料分为四部分:香药、木粉、粘结料、附加性材料。
香药是传统香最核心的部分,它决定了香气的特征、功效、品级和档次。
香药包括天然香药和一些中药材,需要进行泡制。
泡制檀香的方法是先将檀木砍成小块,放入水中浸泡,再将浸泡后的檀木晾干,研成细末,最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粘结料和附加性材料,搅拌均匀即可。
制作传统香需要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法度来完成,制香的人还要正心诚意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也是现代香和传统香不同的工艺之处,传统香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晦养生之药。
檀香是一种来自南方炎热地区的香料,因其火性较大,单独制作容易使人气浮上燥。
因此,最常用的方法是先用茶叶、清茶或者团茶去掉其火性。
制作檀香的第一步是将大块的檀木劈成长2-3厘米,粗3-5毫米的尺寸,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磨工序。
然后将劈好的檀木放入盆中,准备一套砂器茶具、一壶开水和上等的乌龙茶和云南团茶。
和泡茶一样,先用开水冲洗一遍茶具,再放入茶叶。
等到第二遍茶浸泡好后,将茶水倒入装有檀木的盆中,并将茶叶洒匀。
盖住盆口,防止檀木的香气外泄。
观香号之要义
观香号之要义
一、观香号之要义
香号本是神仙语,观可知凶与吉。
指点迷津避凶咎,释疑解惑趋祯吉。
盼好望喜人所愿,观香当知其要义。
弟子善信来焚香,心诚则灵是前提。
观香是为先知觉,趋吉避凶是目的。
虔诚无须故作做,庄严并非强用意。
为求香号好预兆,故意栽香乃儿戏。
有意栽香神不语,无意栽香神示意。
二、观香号之判知
信手栽香真消息,齐与不齐尽玄机。
只要栽稳不倾倒,果真如是不差矣。
或是参差或平齐,燃香一分看仔细。
若然问卜求指点,三分七分见高低。
三分知事明因由,七分鉴因知结局。
若是殿堂神位多,主坛为尊莫偏倚。
左右神位可参酌,不可忽略不可弃。
如同遇事有参议,临事举措更周密。
三、观香号之轨止
若令金诀能熟记,不是神仙也超逸。
旦怕为之太轻率,一知半解胡释译。
更怕存心太虚妄,迷航贪图蝇头利。
不遵宗训出轨度,昧心欺人随所欲。
不懂装懂充圣人,曲解香号原本意。
装神弄鬼敛钱财,信口雌黄恶作剧。
当信六道轮回苦,果由因生不可疑。
种瓜得瓜铭千古,行之不义必自毙。
四、观香号之学植
佛道显圣无非议,鬼仙万种有灵气。
手印、符咒和扶箕,庙祝香火透消息。
佛道弟子修六通,巫现术士研秘笈。
皆为识得太虚境,解得万千神仙语。
只缘三界十方地,神若恒沙数难计。
各路神仙自神通,消息沟通各不一。
何人能解神仙语,修功铸德是真谛。
纵然香号多变幻,把握金诀便容易。
十种古代香料制作香方
二十种古代香料制作香方制作传统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该香的用途、香型、品位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的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按君、臣、佐、辅进行配伍。
只有君、臣、佐、辅各适其位,才能使不同香料尽展其性。
诸如衙香、信香、贡香、帷香以及疗病之香,各有其理,亦各有其法,但基本都是按五运六气、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的推演而确定君、臣、佐、辅的用料。
例如,对于甲子、甲午年日常所用之香,按五运六气之理推算,是年为土运太过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从利于人体身心运化的角度看,宜用沉香主之,即沉香为君,少用燥气较大的檀香;再辅以片脑、大黄、丁香、菖蒲等以调和香料之性,从而达到合与天地而益与人。
一些特殊的香,不仅对用料、炮制、配伍有严格要求,而且其配料、和料、出香等过程须按节气、日期、时辰进行,才能达到特定的效果。
如《灵虚香》,在制作上要求甲子日和料、丙子日研磨、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制香、壬子日封包窖藏,窖藏时要有寒水石为伴,等等。
附:香料炮制方法举例1、制檀香:檀香一斤(片)用好酒两升,以慢火煮干,略炒制汤熟即可。
2、制檀香:檀香(片)蜡茶清浸一夜,控出焙干,以密酒拌令匀再浸一夜,慢火炙干。
3、制沉香:沉香破碎,以绢袋装,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米水浸,慢火煮,水尽再添,一日为好。
完成后凉干即可。
现在制香者多生用沉香,所以达不到效果。
《燕居香语》--香方一、雅集用香方:1.《宋亿》释名:宋代品香已完全成熟,并传至日本、朝鲜,古书上也能见到当时名人配置之香方,而且宋代以品香为雅集者亦多,所以在雅集用香方中首列此名。
用香:沉香、茉莉花、侧柏叶。
制法:沉香极小颗粒,干茉莉花与鲜侧柏叶叠成圆饼。
侧柏叶在下,茉莉花在上,紧压,将沉香颗粒压入茉莉花中。
制成之物为片状香饼。
2.《双井陈韵》释名:双井为江西省义宁县(今为修水县)一乡名。
是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故里。
黄庭坚也是品香名家,古书有其手制香饼方之记载,此香以继其旧风韵而命名。
香方 合香汇总
香方合香】传统制香法【伴月】:【原料】:沉香、白檀、郁金、丁香、旃檀、降真、麝香木等.徐铉,广陵人. 仕南唐,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归宋,为散骑尝侍.铉文思敏速,精小篆,传世作品有摹秦李斯《峄山刻石》等.铉性喜香,亦是制香大家. 每遇月夜,露坐中庭,焚香一炷,澄心伴月……徐铉把自己制的这种香称为《伴月》。
【灵虚香】:【原料】丁香、灵香草、降真、灵水等.灵虚香香品高雅,淡而溢远。
以道地中草药、纯天然香料为原料,运用正宗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不以浓香误人,无化学香之气息浓重而致人神昏之弊,更无化学香精燃烧后影响人体健康之害。
【宣和御制香】:【原料】沉香、金颜香、背阴草、龙脑、朱砂、丁香、安息香、檀香木等香药。
本品为宋徽宗赵佶钦定香方。
据记载徽宗在朝事和书画之余,常到御香房亲制此香。
并常以此香赏赐近臣,为宣和年间众朝臣邀赏之佳品。
【宣和御前香】:【原料】沉香、龙涎香、排草香、花露、唵叭香等《宣和御前香》香方为赵佶所定,气息典雅而品性温蕴,也是徽宗的日常专用香,理政上朝、宴客起居、吟诗作画皆用之,以正气清心,益智养生。
徽宗常亲制此香,并以之赏赐近臣。
所以此香也成为众朝臣邀赏的赐品。
【花蕊夫人衙香】:【原料】元参、松仁、香附子、丁香、沉香、乳香等花蕊夫人为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之贵妃,现有宫词百首、香方数则存世。
《花蕊夫人衙香》是夫人所制供官衙等政务场所使用的香。
夫人深谙香理,亦信奉佛教,故所配之香,既有佛家庄严气象,又不失宫廷香的华贵气息。
【愈疾香】:【原料】元参、甘松、柏子、大黄、沉檀、苏和香、鸡舌香等。
愈疾香是一款久远的历史名香,以养生祛疾为主要目的。
古方注:“常烧此项弱疾可除。
”【东坡闻思】:【原料】旃檀、元参、丁香、香附子、降真香、豆蔻、茅香等。
相传为宋代苏东坡传世的名香之一。
东坡一生喜茶爱香,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流放贬官,他一刻也没离开过香。
同时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和香高手,对香有着深入理论研究,闻思香是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制作的名香,其香如其文,韵深意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香种类繁多,名目不一。
我这里指的是礼佛祭祀或者居室用的香,也叫神香,佛香,或者卫生香。
北方主要流行的是无芯的线香,也叫直条香;南方流行的是有芯的竹签香或棒香。
竹签者细也,竹棒者粗也,无其它区别。
这里先谈谈线香。
原料:原料包括骨料,粘结料,香料等。
骨料组成香的主体,主要是木粉,要求没有异味,就是不要有不好闻的味;细度一般在100目左右,无其它特殊要求。
近来也有用其它植物粉沫的,如各种农作物桔杆,草粉等。
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传统粘结料是榆树皮粉,作用就是将骨料粘结在一起,使做出来的香结实,有弹性而不易折断。
榆树皮粉的质量也不一样。
起作用的主要是树皮中的芯皮,而外部的老皮不起作用。
不含老皮的俗叫白榆粉,含老皮的俗叫红榆粉。
榆皮粉和骨料的比例,重量比约为1:1—1:2。
由于榆皮粉数量有限,现代也有添加化学粘结剂的。
香料可以是多种天然香料,如檀香,沉香等。
也可以有多种中药中的香辛料,如八角,茴香等。
近年来用的最多的是多种香精。
很显然,不同的香料,成本的差异是相当大的。
市面上见到的绝大多数是用的各种香精。
使用香精可以配出各种各样人们喜欢的气味,完全不亚于或者优于天然香料及中草药香料,因为有的香精就是从天然香料中提练出来的。
但是说到对人体的益处,比起天然香料和中草药香料,恐怕就望尘莫及了。
除了以上的原料,现在制香,一般都需加上色素,作成人们喜欢的颜色。
对色素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再有就是为了提高质量或者降低成本,生产者添加的一些微量东西。
这些都是生产者的不传之密,各有各的招数。
同时也正因为是不传之密,所以这些招数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也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需要的就是水了。
严格的说水不能算作原料,因为水只是在制香过程中起作用,经晾晒、干燥,去除水份后的香才能算作成品。
但在制香过程中,水是不可或缺的。
和好的原料中,水的重量约占40%—60%,因香的品种,制香的工艺,设备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多年来,由于各自的利益,制香业是相对封闭的,各生产者对其技术都是保密的。
因此,制香业的整体发展受到了阻碍。
有感于中国香业网搭建了此平台,为业界交流提供了好的环境和场所。
故在此发表拙作,以作引玉之砖。
本人见解的纰漏之处,不全面的地方,落后的技术等,还请朋友们指正。
将搅拌好的料经加压由模具的孔中挤出,就是制香的主过程。
挤出的香条接放到香罗上,经整理后晾晒或烘干,或再正型,就是成品香了。
经包装后即可出厂。
第 1 页一、搅拌。
将各种原料及水按一定的比例放入搅拌机内。
一般搅拌机的构造很简单,搅拌筒内有叶翅,通过叶翅的转动,将原料搅拌均匀。
只是搅拌机的叶翅形状比较特殊。
我见过的较好的搅拌机叶翅形状成S形,见附图一。
这种形状的好处是搅拌好的料成一整块,也就是料内不容易含有空气,空气在制香的挤压过程中是有害的,它使挤出的香断条。
也有说法是这种方式不易破坏香料的粘性,但本人没有严格试验过。
缺点是搅拌效率低,但搅拌在整个制香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所以效率低也无关大局。
拌料在整个制香过程是很关键的,这需要经验。
入料前需虑掉杂质,比例要适当,水份要适当,搅拌要均匀。
也有将榆粉用开水烫过的,用以增加粘度。
二、挤压成型。
这个过程是由制香机来完成的。
现行的制香机主要由传动机构,挤压头,挤压腔(料槽)和模具组成(图二)。
将拌好的料放入挤压腔内,由挤压头向下挤压,受压后的料由模具孔中挤出,即变成了所需的形状。
现在流行的制香机,有固定挤压腔的(单槽),也有活动挤压腔的(二槽),这样可以节省制香机等待装料的时间。
因传动机构不同,形成了液压制香机和齿轮制香机。
模具是一块有许多孔的条状钢板,孔是成排排列的,有一排,二排或多排孔。
用的最多的是二排孔。
所以挤出的香条也是成排排列的。
三、接香,整理。
这里要用到香罗。
香罗一般是由木条做成一个长方形的边框,上面绷上纱布。
用来存放香条,便于晾晒,烘干。
当挤出的香条长度达到香罗的长度时,用香罗将香条刮到香罗上,这就是接香。
这时香罗上的香条并不规则,有断条,长短不齐,需人工整理。
最后达到香条成一层,整整齐齐的排放在香罗上。
最后截成需要的长度。
成型后的香条需去除水分,干燥定型后方能进行包装和出售。
一般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
人工干燥主要是大企业采用。
常用的是烘干房。
保温较好的房间内,用地炕,暖气,炉火等方式加热。
放有成型香条的香罗,排放在烘干房内的香架上。
烘干房有通风设备,以利排除湿气。
房内温度约40度左右,一般几小时就可出香。
先入先出,循环生产。
再有就是用设备干燥,具说一套设备几十万,国内不一定有用的。
小企业多用自然干燥。
可在场地晾晒或室内阴干。
视具体情况而定。
晾晒干燥的较快,但容易变形。
晾晒时,香条上面的部份,水分失去的较快,收缩的也快,于是香条两端向上翘。
待到上面部份干燥定型后,下面部份的收缩力不足以拉动已定型的上面的部份,最后香条就是弯曲的了。
晾晒过程中可在香条的上面洒些水,来控制,减小变形。
阴干就是将香罗放在室内的香架上,自然通风。
阴干时间较长,变形小。
如变形较大,可将香条成排的取下,横竖交错堆叠在一起。
放一段时间后,可起到矫正的作用。
干燥后的香条就可以进行包装了。
包装也有多种多样,一般都比较简单。
只是捆扎成把的香把有些讲究,这里简单的作一介绍。
一般香把的断面成对称的六边形,且非正六边形。
就是正六边形减小了两个对称边。
(见附图)。
但这也没有明确规定,或许就是一种习惯吧!所以你完全可以扎成正六边形,或者减小四个边等。
包装后就是完全的产品了。
如何销售,就看你的了!第 2 页香,芳香养鼻,养神养生。
对于香的制作,中国古代就已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医学说、道家外丹学说一脉相承的理论,有一个成熟完善的工艺体系。
香,芳香养鼻,养神养生。
对于香的制作,中国古代就已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医学说、道家外丹学说一脉相承的理论,有一个成熟完善的工艺体系。
它在香方的确立、香料的使用、配伍与炮制、制作的流程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形成的一套严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规范,使得传统香品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慧养生之药,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欢迎。
“香气养神”是传统制香工艺的一个核心原则,它考究香料配伍,对香料的炮制十分严格。
“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香的质量。
根据配伍的要求,使用特定的炮制方法使香材的药性发生改变;恰当的炮制可以加强香材的药性,使其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并消除可能具有的毒副作用。
炮制香材的目的:一是去其杂质,便于使用;二是导顺治逆,理其药性。
而且香料的炮制中,同一种香料,用在不同的香里,炮制方法也常不一样。
具体的炮制方法也很多,有修制、蒸、煮、炒、炙、炮、焙、飞等。
修制:一是使香材纯净,二是做切制、粉碎处理,即采用拣、摘、揉、刮、筛、凉以及切、捣、碾、镑、挫等方法,除去杂质、多余的水分、变质的部分及其它非药用成分,使其满足大小规格的要求。
如,龙涎香需要清除其中的砂石,沉香则要清除泥土等。
蒸:即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香材;可清蒸,也可加入辅料;蒸的火候、次数视要求而定。
此法既可使香材由生变熟,也可调理药性、分离香材。
如笃耨香黑白间杂者,必须分离单用。
其法为:以瓷器盛香入笼中蒸,沸后约半小时则白浮于上黑沉于下,分而用之即可。
煮:用清水或加料浸煮,以调整药性,去其异味。
如制甲香,即需先用碳汁煮,次用泥水煮,最后用好酒煮;或用米泔水浸多日后,再用米泔水煮,待水尽黄气发出时收,凉后再火炮。
炒:根据需要或清炒或料炒,火候上有炒令黄,炒令焦等。
如制檀香的方法之一是,选好檀香制成碎米粒大,慢火炒令烟出紫色,断腥气即止。
炙:用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渗入和合于香材之中,以改变香材的药性。
在制香中常用的辅料主要有蜜、梨汁、酒等。
炮:用武火急炒,或加沙子、蒲黄粉等一起拌炒;炮与炒只是火候上的区别,炮烫用武火,炒炙用文火。
烘焙:将香材置于容器(瓦器等)中加热使其干燥。
水飞:把粉碎后的香材加水研磨(其粉末即“飞”入水中),再将液浆静置沉淀,将沉淀物晒干研细备用。
此法能防止香材在研磨时粉末飞扬的损耗,又可分离出香材中可溶于水的成分,使香更加细腻。
真正尊古法制作的香品与其他香品的差别是极其明显的,而中国传统香艺所包第 3 页涵的理念、规程、技巧是香品功效与品质的重要保证,值得各大企业及艺人学习、效法和继承。
中国传统香对于香的制作,中国古代就已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医学说、道家外丹学说一脉相承的理论,有一个十分成熟完善的工艺体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部分。
在香方的确立、香料的使用、配伍与炮制、制作的流程等方面都十分考究,有一套严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规范。
香,不仅要芳香养鼻,更要养神养生,开窍开慧,这是传统制香工艺的一个核心原则。
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理念,才使传统香品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慧养生之药,在从秦汉到明清的漫长历史时期中,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欢迎。
相比而言,以化工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制香工艺,所务求的主要是气味的芳香,而不是香品的养生功能,这一理念影响到制香的各个方面。
例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料成本,美化香品外观等目的,会使用包括化学合成香料在内的许多化学制剂,并且采用了许多在传统工艺看来有损香的品制的纯工业化的生产方法。
可以说,传统制香工艺是求“香气养神”,现代制香工艺则是求“香味养鼻”,两类香品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
制作传统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该香的用途、香型、品位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的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按君、臣、佐、辅进行配伍。
只有君、臣、佐、辅各适其位,才能使不同香料尽展其性。
诸如衙香、信香、贡香、帷香以及疗病之香,各有其理,亦各有其法,但基本都是按五运六气、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的推演而确定君、臣、佐、辅的用料。
例如,对于甲子、甲午年日常所用之香,按五运六气之理推算,是年为土运太过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从利于人体身心运化的角度看,宜用沉香主之,即沉香为君,少用燥气较大的檀香;再辅以片脑、大黄、丁香、菖蒲等以调和香料之性,从而达到合与天地而益与人。
一些特殊的香,不仅对用料、炮制、配伍有严格要求,而且其配料、和料、出香等过程须按节气、日期、时辰进行,才能达到特定的效果。
如《灵虚香》,在制作上要求甲子日和料、丙子日研磨、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制香、壬子日封包窖藏,窖藏时要有寒水石为伴,等等。
现在市面上多见檀香等单品熏香,所以有很多人就以为这类单品香是传统香的主体,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正如单一的中药材即使珍贵也还并非良药一样,一种好的香料并非就是好香,例如对于檀香,古人已十分清楚的讲到:“檀香单焚,裸烧易气浮上造,久之使神不能安。
”其实早在汉代,古人就已经意识到单品香的局限并产生了香料配伍的观念,开始转而使用多种香料配伍而成的合香。
从西汉初期的“四穴熏香炉”可以看出,合香在那时就已是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