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指南PPT课件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d999e34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d.png)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对于已经发生过脑血管病的患者来说,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至关重要,这就是所谓的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那么,什么是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呢?简单来说,就是针对已经得过一次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的患者,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再次发病的风险。
这些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合理用药以及定期复查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导致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
长期的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患者,血压应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血压控制应更为严格,通常在130/80mmHg 以下。
高血脂也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患者应定期检测血脂,若血脂异常,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
同时,要注意饮食调整,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糖尿病对脑血管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狭窄、堵塞,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几率。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此外,还应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确保血糖达标。
吸烟是另一个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诱发脑血管病。
戒烟对于预防脑血管病的再次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那些难以自行戒烟的患者,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采取药物辅助或心理干预等方法来戒除烟瘾。
除了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外,改变生活方式对于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也非常关键。
合理的饮食是基础,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脑小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精品PPT课件
![脑小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ce6bdef12d2af90342e604.png)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北院区占地64.5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45000平方米。
南院区(新院区)占地137亩。一期建设项目包括急救中心,门诊、医技、 病房连体大楼、科技综合楼,建筑面积70271.6平方米,设计病床600张。目前 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二期、三期妇儿中心、肿瘤治疗中心、传染病专科病房等 正在积极建设中。
0.3 umol/L ;总蛋白(TP)
70.5 g/L ;白蛋白(ALB) 44 g/L ;球蛋白(GLO) 26.5 g/L
;总胆红素(TBIL) 21.9 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7.38umol/L ;间接胆红素(IBIL)
14.52 umol/L ;碱性磷酸酶(AKP) 83IU/L ;乳酸脱氢酶(LDH) 172 IU/L ;谷酰转肽酶(GGT)
点击添加标题文本
我们在这里
安徽省 阜阳市 临泉县
联系我们
0558-6403799 lqxrmyymail@ / 临泉县人民医院
医院概况
临泉县人民医院是临泉县县域内唯一的二级甲等医疗机构,全县的急救、康 复、保健、医疗中心。全院在职职工207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46人,高级职 称76人,中级职称373人,研究生学历30人。目前开放病床1700张。医院设置较 为完善的专业学科,神经外科为省级重点专科,神经内、外科、儿科为市级重点 专科。骨科、普外科、新生儿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为临床特色 科室。目前医院拥有1台直线加速器,1台DSA血管机、3台核磁共振,4台CT等大 型设备,为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必备的硬件支持。我院先后与安徽医科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阜阳市二院、阜阳市人民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北 大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借助医联体平台,通过点对点远程会 诊及托管我院部分薄弱科室,帮助我院发展学科及人才培养。
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ppt课件
![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b467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3.png)
抗血小板治疗
3.发病在24 h内,具有脑卒中高复发风险 (ABCD2评分≥4分)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或轻 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3分), 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Ⅰ级推荐,A级证据),但应严密观察出
血风险。若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冠心病、
糖尿病或周围血管病者优先考虑氯吡格雷 (75 mg/d)。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
文献报道只有他汀类 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 使二级卒中预防的危 险下降26%。
脂代谢异常
2014中国指南推荐意见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无论 是否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均应启动他 汀类长期治疗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风险(Ⅰ 级推荐,A级证据)
有证据表明将LDL-C降低大于等于50%或 LDL-C 小于等于1.8mmol/L,二级预防更为 有效(Ⅱ级推荐,B级证据)
针对可干预危险因素积极 抗血小板或抗栓治疗 控制血压 调整血脂 控制血糖 戒烟 限酒
抗血小板治疗
1.对非心源性栓塞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 建议使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 预防脑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ǀ级推 荐 A级证据)。
2.阿司匹林(50~325mg/d)或氯吡格雷 (75mg/d)单药治疗均可作为首选的抗血小 板药物(ǀ级推荐 A级证据)。阿司匹林单 药抗血小板治疗最佳剂量为75mg~ 150mg/d。阿司匹林(25 mg)+缓释型双嘧 达莫(200 mg)2次/d或西洛他唑(100 mg)2次 /d,均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
3.由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
99%)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收缩 压降至140 mmHg以下,舒张压降至90 mmHg以下 (Ⅱ级推荐,B级证据)。由于低血流动力学原因导 致的脑卒中或TIA患者,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 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动力学影响(Ⅳ级推荐,D级证 据。
脑卒中一二级预防ppt课件
![脑卒中一二级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89bc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d.png)
成功的一级预防案例
案例二:改变生活方式,注重饮食调整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成 功的一级预防案例的重要方面。
另一位患者通过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 、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 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坚持适度运动, 保持心理健康,成功地避免了脑卒中的
控制糖尿病药物
针对糖尿病患者,合理选用降 糖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 低脑卒中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危险因素,采取相 应措施进行控制。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 题。
01
案例二:康复训练和生活能力训练
02
康复训练和生活能力训练也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03
另一位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同时学习日常生 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澡等,逐渐恢复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减少了再 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康复训练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家庭康复训练的实践
一位患者在家中接受康复训练,通过家庭成员的协助和 监督,进行日常活动训练和简单的运动锻炼,逐渐恢复 了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社区康复服务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了方便、全面的康复支 持。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源不足
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有限,特 别是专业治疗脑卒中的医疗机构
和人员。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PPT课件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b788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4.png)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血管 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多个方面。其中 ,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的血管病变类型,易导致血管狭窄或 闭塞。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缺血性卒中的症状因缺血部位和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视力障碍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类似,但通常较轻且短暂,不超过24小时。
氯吡格雷
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或无效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氯吡 格雷。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在特定情况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可考虑使用阿 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华法林
对于伴有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的缺血 性卒中患者,推荐使用华法林进行抗 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可作为华 法林的替代药物,用于特定患者的抗 凝治疗。
由神经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影像科 等多学科专家组成指南制定小组,确保指 南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缺血性卒中 和TIA二级预防的研究进行证据评价,为指 南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意见形成
指南更新与修订
基于证据评价结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 专家经验,形成针对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 预防的推荐意见。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
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以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
药物治疗
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药物、降 脂药物等进行二级预防。
饮食与运动治疗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 维的食物摄入。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高血压患者
女性
风险评估
脑卒中二级预防PPT课件
![脑卒中二级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04dc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c.png)
提高公众对脑卒中预防的认识与意识
01
02
03
健康教育普及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 等形式普及脑卒中预防知 识,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 认识。
社区干预计划
开展社区干预计划,针对 高危人群提供个性化的预 防指导和支持。
建立健康档案
鼓励个人建立健康档案, 记录个人健康状况和脑卒 中风险因素,以便及时采 取预防措施。
吸烟与酗酒
吸烟和酗酒均可增加脑 卒中的风险,戒烟限酒
可降低风险。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偏瘫
脑卒中后常见肢体瘫痪,表现 为肌肉无力、僵硬、麻木等。
失语
脑卒中后可能出现语言障碍, 如表达不清、理解困难等。
意识障碍
脑卒中后可能出现意识障碍, 表现为昏迷、嗜睡等。
其他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也 是脑卒中的常见症状。
• 详细描述:脑卒中患者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护 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记录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 总结词: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有 效的护理服务。
• 详细描述:护理人员需了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如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等,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同时,他们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 技巧和人文关怀,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心理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建立多学科合作的脑卒中预防体系
跨学科合作平台
建立多学科合作平台,整合医学、 营养学、运动科学等领域专家资 源,共同开展脑卒中预防研究和 实践。
综合评估与干预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的指南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的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dda18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7.png)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的指南脑血管病是指发生在大脑血管系统中的各种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据统计,脑血管病在全球范围内是主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针对脑血管病的威胁,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它主要包括从预防、检测到治疗等方面进行。
以下是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指南。
一、生活方式改变:1.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这三个疾病是导致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所以保持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正常水平非常重要。
建议定期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治疗和调整饮食习惯。
2.戒烟限酒: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导致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如果有吸烟和饮酒习惯,应该尽量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3.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要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能活动,维持健康的体重。
4.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和低脂乳制品。
减少高盐、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摄入。
5.适度运动:运动是保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方式。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二、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药物:对于有脑梗死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患者,如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可以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抗凝药物:对于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为了预防脑栓塞的发生,可以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3.降压药物: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和其他危险因素,可以使用降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4.降脂药物:对于有高血脂的患者,根据血脂水平和其他危险因素,可以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
三、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进行医生随访,进行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检查,如血压、血糖、血脂等。
根据检查结果和病情发展,医生可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四、教育和心理支持:对于脑血管病患者和家人,及早提供相关教育和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_李焰生共47页PPT资料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_李焰生共47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da98e2ea8114431b90dd8df.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神经科 李焰生
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 复发率高
– Framingham研究中5年复发危险,男性是42%, 女性是24%
– Rochester研究中5年复发危险是29% – 卒中后第1年复发危险为10%,之后每年5% – 卒中后第1月最危险,占5年危险的30% – DWI-MRI发现98例急性梗死中34%有新发灶 – TIA后90天内发生卒中危险为10%,其中半数
20.00% 15.00% 10.00%
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 高血压+血脂异常+缺乏锻炼
RF组合
5.00% 0.00%
1+2+5 1+2+3 1+2+4 1+2+6 2+4+5 1+4+5
1=高血压 2=血脂异常 3=糖代谢异常 4=缺乏锻炼 5=吸烟 6=卒中史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二级预防基本认识
发生在2天内;TIA后第1年复发危险为12%,5年 为30%
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 复发与类型有关
– 动脉粥样硬化性者最高,腔隙梗死者最低,心 源性/不明原因者居中
• 复发卒中危害大
– 病死率是首发的2倍,复发卒中30天内的病死 率达20-30%
– 50%非死亡复发卒中者有功能残疾 – 复发导致残疾加重、死亡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高血脂 HD
缺血组 出血组
卒中
脑卒中患者常常有多重危险因素
5+RF 0+1RF 10% 10%
0+1
4RF
2
20%
2R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
60%
独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残疾
40%
死亡
20%
0% 总比例 脑出血 SAH 脑梗死 TACI PACI LACI POCI
证据分类和水平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 概论 • 危险因素的控制 • 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干预措施 • 心源性栓塞患者的内科治疗 • 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 患者的抗栓治疗 •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的治疗 • 脑出血后抗凝药的使用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 概论 • 危险因素的控制 • 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干预措施 • 心源性栓塞患者的内科治疗 • 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 患者的抗栓治疗 •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的治疗 • 脑出血后抗凝药的使用
二级预防
• 特殊情况下卒中
• 动脉夹层分离 • 卵圆孔未闭(PFO) • 高凝状态: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抗磷脂(APL
脑出血后抗凝药的使用
• 需要考虑,包括脑出血的类型、患者的 年龄、复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抗凝 治疗的指征
脑出血后抗凝药的使用
脑出血后抗凝药的使用
• 概论 • 危险因素的控制 • 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干预措施 • 心源性栓塞患者的内科治疗 • 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 患者的抗栓治疗 •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的治疗女性卒中 • 脑出血后抗凝药的使用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抗体 • 镰状细胞病(SCD)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 妊娠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 概论 • 危险因素的控制 • 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干预措施 • 心源性栓塞患者的内科治疗 • 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 患者的抗栓治疗 •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的治疗 • 脑出血后抗凝药的使用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从沙龙看脑血管病的预防
• 以色列总理沙龙于2005年12月18日晚8时因缺血性中 风住进医院接受治疗,两天后出院。
• 2006年1月4日晚,沙龙突发脑出血被送往医院。 • 2006年5月28日,沙龙转到一所疗养院进行长期看护。
• 2008年2月26日,已在病床上躺了两年之久的沙 龙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自己的80岁生日。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 概论 • 危险因素的控制 • 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干预措施 • 心源性栓塞患者的内科治疗 • 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 患者的抗栓治疗 •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的治疗 • 脑出血后抗凝药的使用
颅外颈动脉病变
颅外颈动脉病变
颅外椎基底动脉病变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 概论 • 危险因素的控制 • 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干预措施 • 心源性栓塞患者的内科治疗 • 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 患者的抗栓治疗 •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的治疗女性卒中 • 脑出血后抗凝药的使用
• 非心源性栓塞脑卒中或TIA
•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氯吡格雷; 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 概论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 危险因素的控制
• 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干预措施
• 心源性栓塞患者的内科治疗
• 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 患者的抗栓治疗
•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的治疗
• 脑出血后抗凝药的使用
概论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存活者复发性卒 中的风险增加,这是其病死率和残疾率增高 的一个主要根源。
危险因素的控制-高血压
• 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之间一 直存在相关性
• 一些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分析证实,血压降 低能使卒中风险下降约30%~40%
危险因素的控制-高血压
危险因素的控制-高血压
危险因素的控制-糖尿病
危险因素的控制-血脂
危险因素的控制-血脂
危险因素的控制-烟酒
危险因素的控制-肥胖和体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