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技师学院教案
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 流水号: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
教学目的、要求:让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的管理等常用知识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对机械设备进行正确的维护及保养
授课方法:引导法、讲授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
一、生产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
1、固定资产
二、设备的管理
1、设备的管理
2、设备管理的原则
3、设备的制造和购置
4、设备的安装验收及投入生产
5、设备的分类及编号
6、设备台账及档案管理
7、闲置封存设备的管理
8、设备事故处理
9、设备的调拨、借用和移装
10、设备的改进与改装
11、设备的报废
12、设备附件的管理
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1、定人、定机和凭证操作制度
1)、定人、定机的规定
2)、操作证的签发
四、点检测
五、设备的三级保养制
1、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2、一级保养
3、二级保养
4、三级保养
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
教案纸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时分配
复习导入
各位同学,我们刚刚结束机械拆装实习,现在想一想,为
什么要对机器进行润滑,为什么实习结束要打扫干净?这主要是从哪方面考虑的呢?
新课
一、生产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
1、固定资产
对于企业的单台设备,其使用期在一年以上,设备购置价值(包括产品的出厂价值、运杂费、安装费等)在500元以上(对于小型企业),或者在800元以上者(对于大、中型企业),均列为固定资产。
二、设备的管理
1、设备的管理
设备的管理是指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验收、投入生产、分类编号、闲置封存、事故处理、借用调拨、改进改装直至报废的过程进行管理的一整套制度。
2、设备管理的原则
设备管理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争取良好的设备投资效益为目的,以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制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3、设备的制造和购置
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在进行零件设计时,从选材、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装配以及保养维修等方面所考虑的工艺问题。让学生讨论,总结
学生讨论
老师提问学生对固定资产的了解情况,比较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别。
学生找出设备管理的原则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时分配
4、设备的安装验收及投入生产
5、设备的分类及编号
1)、设备的分类
根据在生产中的用途,设备一般分为生产设备和非生产设备两大类。
生产设备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设备,即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所使用的设备。
非生产设备是指不直接用于生产的产品的设备,如基本建设、科研试验和管理上用的设备。
生产设备又分为主要生产设备和非主要生产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是指本企业已安装的复杂系数大于5的生产设备。
2)、设备的编号
6、设备台账及档案管理
7、闲置封存设备的管理
8、设备事故处理
9、设备的调拨、借用和移装
10、设备的改进与改装
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增强零件的坚固性和耐磨性,加强设备的薄弱环节和改善劳动条件,以及使备品配件适应我国系列而改变设备技术状况的工作称为设备改进。
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扩大工艺使用范围,提高产品质量与加工精度而改进设备技术状况的工作,称为设备改装。
11、设备的报废
12、设备附件的管理学生思考,讨论生产设备与非生产设备的区别。
学生合上书本,回忆何为设备的改进和设备的改装?
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1、定人、定机和凭证操作制度
1)、定人、定机的规定
2)、操作证的签发
四、点检测
点检就是按有关维护文件的规定,对设备进行定点、定时的检查和维护。
点检可分为专职点检、日常点检和生产点检
五、设备的三级保养制
1、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般有日保养和周保养,又称日例保和周例保。
2、一级保养
3、二级保养
4、三级保养
课堂练习:
1、试述设备管理的内容
2、如何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范围
3、主要生产设备为什么要实行定人,定机和凭证操作制
度?
小结:
1、生产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
2、设备的管理
3、定人、定机和凭证操作制度
4、点检测
5、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学生讨论,思考实行“三级保护”必须使操作工做到哪几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和老师一起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