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启示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飞快的发展和股份经济市场的高度活跃,上市公司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主要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但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的发生也日益频繁,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危害,并探讨了具体的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措施。【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公司内部治理
一、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概述
从财务欺诈概念界定来看,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aicpa)在sas no.82中将财务欺诈定义为“公司或企业故意错报和遗漏重大事项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即进行欺诈性的财务报告”。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认为财务欺诈“是一种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报还是漏列,其结果是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2006)认为财务欺诈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从上述定义可以得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包括三个主要构成要件:主观上的故意性;财务欺诈的事实;对欺诈对象造成了的客观损失。
二、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危害性
(1)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减弱。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展,是用公允与真实的信息为前提的,而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必然会
误导市场,导致资源的逆向配置。(2)对投资者的误导。失真的财务信息会让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让公司遭受投资损失。而且,投资者信是证券市场的良好发展基础,投资者信心的丧失势必会为给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3)致使相关机构承担连带责任。上市公司欺诈揭露后会导致上市公司面临重大罚款,甚至破产,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等问题,这些机构单位可能包括:为上市公司提供商业信用的供货商;为上市公司提供贷款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同财务欺诈公司签订合同的客户。还有相关中间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证券评级机构、证券承销商、律师事务所等带来经济上和声誉上的伤害,给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开具审计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很有可能会成为民事诉讼案件中的被告,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三、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启示及对策
(1)将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完善和健全。第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把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作为首要目标。真实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质量特征。第二,尽可能的减少公司会计选择的余地,特别是对收入和费用的确定,其计量原则应尽量大明确、规范,以最大幅度降低财务报告作假的可能性。第三,在抓紧统一性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第四,推行同业相互监督制度。通过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相互监督,一方面,扩大了检查覆盖范围,提升了检查力度;另一方面,又抓牢里审查的质量。
(2)加大政府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监督力度。在防范财务欺诈这个问题中,政府的相关监督检查部门不应单单扮演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角色,还应该有着一种作为证券市场的监督者该有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加大对这财务欺诈问题的监督力度。监管机构对其服务机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施再监管,并全程监督和检查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这样一来,使监管机构与服务机构既有了相互制衡,又能专业分工,从根本意义上减少并杜绝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3)加强行业监管,强化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首先,着重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其次,营造诚信建设的社会氛围,培育诚信文化等;然后,塑造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强化行业自律监管体系,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最后,是对行业制度的建设进行强化,提升行业专业服务的独立性。(4)加大财务欺诈处罚力度,提高财务欺诈造假成本。经济主体的企业,其所有行为应遵循成本效益这一原则。当财务欺诈的成本大大低于财务欺诈的预期收益时,企业很难不产生造假的冲动。所以,加大对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是遏制财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措施。(5)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内部完善。在公司的整个治理框架中,董事会是核心,尤其是董事会成员的组建。我国上市公司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流通股东比重,优化股权结构可以通过国有股减持来完成。另外还应当健全完善董事会制度。特别
是在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时候,要凸显出董事会成员当中内部董事与独立董事的组成及职能划分。
参考文献
[1]张婧.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法律规制[j].法学杂志.2008(1):57~58
[2]崔玉倩.论会计控制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的联系[j].企业导报.2009(5):133
[3]顾雪玲.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的选择[j].东方企业文化.2010(1):74~72
[4]吴革.财务报告粉饰手法的识别与防范[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