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犯罪心理论文:浅论我国犯罪现象特征及其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tionalities Forum
民族论坛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犯罪现象的存在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犯罪率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要低得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大力推行“依法治国”,制定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两部刑事法律,并不断修正完善,增强打击力度,但犯罪现象仍有增无减,这与我国进步的社会制度是相悖的,本文探究的就是这种相悖的原因与对策。
一、我国犯罪现象呈现的特征(一)犯罪数量呈上升态势
我国犯罪数量,总的来讲,犯罪率和大案要案发生率上升较快,重大案件越来越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定时期内,犯罪现象总的趋势是犯罪率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
(二)犯罪主体以男性为主,女性犯罪率上升
与世界众多国家一样,我国犯罪主体或者成员在性别构成上,以男性为绝对多数。但有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违法犯罪的男女比例为100:1,但现在已接近10:1,女性犯罪多数集中在盗窃、卖淫、贩毒、诈骗和因家庭婚姻问题引起的杀人案中。
(三)侵财型犯罪为多,暴力型犯罪日趋严重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的过程中,个人利益得到社会和个体重视,加之贫富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合理,物质财富给一些人带来的优越感,另一些人则形成忌妒和贪欲,为犯罪形成了内在驱动力,导致财产犯罪直线上升。
暴力犯罪有继续加快发展的趋势,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犯罪和因婚姻感情出轨或者家庭暴力引发的故意伤害、杀人案犯罪中。妇女、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往往是暴力行为的受害者,暴力既使他们身心饱受痛苦,也可能使其心理扭曲,由受害者角色变成暴力犯罪的实施者。
(四)犯罪方式趋于组织化、集团化、智能化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中,犯罪成员往往是三五成群,出于哥们义气,相互壮胆,不计后果,盗窃、抢劫、寻衅滋事,形成团伙组织,共同作案。
在成年人犯罪中,犯罪形式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尤以集团化犯罪比较突出。如制毒贩毒、黑社会犯罪、卖淫嫖娼等蔓延,参加人数较多,形成小集团组织共同犯罪;与此同时,我国犯罪现象向高阶层以利益为纽带的小集团化发展趋势不容忽
视,其中国家公务员的腐败问题值得特别关注。自上世纪80年
代来,这类犯罪案件急剧上升,大案明显增多,某些官员形成小集团共同侵吞国家和人民巨额财产,危害极大,社会影响极坏。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由于境外和国外有组织犯罪开始渗透到中国大陆境内,导致我国有组织化犯罪态势进一步恶化。与此相应,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运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与交通工具来实施犯罪,在犯罪过程中运用事先经过周密组织、策划的策略与技术手段,这给我国犯罪学的研究和对犯罪分子的打击提出了更高挑战。
二、我国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先进的社会制度里,,为什么会出现犯罪现象有增无减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基础。如果家庭关系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矛盾,进而发展到违法,甚至犯罪。第一,从小管制过严,时刻担心孩子学坏,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使有逆反心理的孩子瞒着家长干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很容易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第二,从小过于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凡事满足。长大后无法独立面对社会,稍有不顺或者达不成自己的理想就自暴自弃,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第三,单亲家庭或者部分农村家庭,父母忙于生计,无力顾及孩子的心理成长,长期缺少父爱或母爱关心的孩子,容易滋生消极情绪进而产生犯罪心理。第四,家庭暴力、婚姻危机。家庭暴力是女性犯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它一般伴随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当这种摧残超出了一定的承受能力时,有些人就被迫走上犯罪道路。婚外情、包二奶、非法同居等导致婚姻危机,部分受害者性格偏激,容易形成愤怒和复仇心理,使用极端方式,从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
(二)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而目前学校教育尚有欠缺。
第一,近年来学校片面强调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唯文化课考试成绩是瞻,对道德和法制教育抓得不够,造成学生不懂法、不畏法的现象。有的甚至直接从课堂走向牢房,犯罪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罪。第二,受教育条件差,“读书无用”思想作怪。我国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对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地处偏僻的农村学校,有的一所小学只有一个教师,有的几个村庄才有一所学校,学生学习成绩大多不理想。而部分家长还认为即使努力读个大学,但没有
浅论我国犯罪现象特征及其对策
摘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犯罪率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要低很多,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犯罪率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犯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忧虑。文章分析了我国犯罪现象呈现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管理体制和立法方面提出了减少和抑制犯罪对策。
关键词:犯罪现象特征原因
对策
文|舒易求
【政治·研究】
38
Nationalities Forum
民族论坛
“关系”也找不到工作,不如干脆辍学提前闯荡社会赚点钱。这些未成年的孩子还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容易流浪社会从而染上不良习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三)自身因素
犯罪行为发生的自身因素通常包括两类: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与个人心理变化及其结果有关的犯因性因素,主要包括一些遗传而来、几乎不用学习就产生内在行为倾向的本能因素、个人在适用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行为和心理反应的人格因素,还有感情、智力、认知、精神疾病等因素;生理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外表、遗传等因素,它们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影响或者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四)社会因素
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时期,在转型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尚未固定下来,社会结构处于暂时的失衡状况,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差距有所扩大,一些人对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渴望非常强烈,容易产生刑事犯罪。而一些国家工作人员虽然社会地位显赫,但其经济状况与某些富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容易滋生利用地位、职务资源换取金钱和财富的举动。而一些承包商等虽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对其社会地位并不满意,他们容易倾向于在社会生活中推崇金钱的力量,导致钱权交易,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此外,最突出的社会因素还有:就业困难和人员流动频繁,不安定因素大;劳动收入分配不合理,差距较大,社会公平受到挑战;快节奏的生活与激烈的竞争环境,造就的紧张心理和沉重负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导致犯罪;影视、网络中的各种色情画面、暴力行为和污秽的语言容易让一些无所事事、好逸恶劳的人效仿,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减少我国犯罪现象的对策
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犯罪现象发生呢?
(一)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加强和谐家庭建设
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家长要坚持用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正确引导孩子,严格要求,耐心教育,培养孩子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品德修养为孩子做出表率,创造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要创造和建立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以及家庭与外界关系。
(二)调整学校教育重心,注重素质教育
开展素质教育,修正评定优秀学生标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开展普法教育,加大基础性廉政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敢于弘扬社会正气,同一切丑恶现象作斗争。
(三)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努力促进就业,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许多犯罪现象与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相关。我们要用民主和法治理念,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建立和完善各种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制度。早在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中指出: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的方针,是解决中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具体落实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要求,合理调整党政司法权力分工和责任体系,将各级各部门及其领导的责、权、利挂钩,建立“谁主管,谁负责”的综合治理责任制,建立相关奖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从犯罪意义上说,失业与犯罪从来都是“孪生姐妹”,一个丧失工作机会及生活来源的人,犯罪很可能成为他的选项。从近三年的司法统计来看,盗窃、抢劫、诈骗等三类财产犯罪占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近八成。而这些财产犯罪又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失业、缺乏有效社会保障、贫困等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
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激励社会力量设立创业基金,鼓励人们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不断扩大社会就业。
贫富差距过大也是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犯罪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及其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四)加强立法,惩治刑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打击犯罪的刑事法律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些发生频繁且影响极坏的犯罪开展
“严打”活动,虽然这一主张遭到部分理论界人士的质疑,但实践却证明,“严打”过后的一定时期内,犯罪率明显降低,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所以,在特定的时间开展“严打”仍然是十分必要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犯罪这根弦应该长年绷紧,让犯罪分子不敢露头。
参考文献:
[1]李循.日益增多的犯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200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康树华.犯罪学—历史、现在与未来.群众出版社,1998.[4]肖扬.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8(4).
[5]法律年鉴.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1995.
[6]袁林,韦克难.犯罪学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7]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8]万兴亚,李松涛,吴湘韩.总体社会治安趋好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人民网,2005-02-07.
[9]王智民,黄京平.经济发展与犯罪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1]王牧.新犯罪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舒易求(1973-),男,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依孜
)
【政治·研究】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