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与文化---4古罗马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的古代建筑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的古代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69ddda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0.png)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的古代建筑古罗马斗兽场是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建筑之一。
这些巨大的建筑物不仅提供了一种观战的场所,也是当时罗马帝国的繁荣象征。
本文将探讨罗马斗兽场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1. 历史背景罗马斗兽场(Colosseum),又被称为“弗拉维斯竞技场”(Flavian Amphitheatre),始建于公元70年至80年间,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
它是为了满足罗马人的娱乐需求而建造的,同时也是展示罗马帝国力量和荣耀的象征。
2. 建筑特点2.1 巨大的规模罗马斗兽场是一个椭圆形的建筑,占地面积约为6英亩,长189米,宽156米,高达48米。
它的座位能够容纳50,000到80,000名观众,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斗兽场之一。
2.2 彩色外墙斗兽场的外墙采用了大理石和砖块的组合,外表面被涂成不同的颜色,如红色、白色和灰色。
这些鲜艳的颜色在古代彩色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既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也能够显示罗马帝国的财富和繁荣。
2.3 优秀的建筑工程罗马斗兽场采用了数学上的优秀设计和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师使用了不同类型的拱门和圆形的天花板,这些结构使得整个建筑物更加稳固,并能够支撑大量的人群和野兽。
此外,斗兽场还拥有一系列的通道和入口,使得观众能够迅速进入场馆。
3. 现代意义3.1 旅游胜地罗马斗兽场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这个古代建筑的壮丽景观,还可以了解到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
3.2 文化艺术活动如今,罗马斗兽场已成为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场所。
音乐会、歌剧表演和时装秀等各种活动在斗兽场的中心舞台上举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
3.3 历史遗产保护罗马斗兽场作为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历史遗产保护。
政府和专业组织致力于维护和修复斗兽场的结构和外观,以确保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能够被后世子孙继承。
结语:罗马斗兽场作为意大利的古代建筑之一,不仅是罗马帝国的象征,也成为现代旅游业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古今中外建筑简介
![古今中外建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8c84f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c.png)
THANKS
感谢观看
的浪费。
人文关怀建筑
文化传承
人文关怀建筑强调对地域 文化和历史传承的尊重与 保护,将现代技术与传统 文化相结合。
人性化空间
注重创造舒适、安全和便 捷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 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公共参与
鼓励公众参与设计和建设 过程,体现对使用者意愿 和利益的关注。
03
外国古代建筑
古希腊建筑
柱式
古希腊建筑崇尚完美与和谐,最 著名的是其柱式,包括三种基本 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
场和戴克里先浴场。
竞技场
古罗马竞技场是古罗马文化的重 要象征,著名的竞技场包括罗马
斗兽场和庞贝古城竞技场。
哥特式建筑
尖拱
哥特式建筑师使用尖拱代替了罗马式的圆拱,使 建筑更高、更轻盈。
飞梁
哥特式建筑使用了飞梁结构,使建筑更加稳固和 轻盈。
彩色玻璃窗
哥特式建筑的彩色玻璃窗是其特色之一,如巴黎 圣母院的彩色玻璃窗。
多元化与包容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对不 同文化、风格和背景的包 容与融合。
绿色建筑
节能与环保
01
绿色建筑强调节能、环保和可持续性,通过采用各绿色技术
来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自然通风与采光
02
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是绿色建筑的显著特点,旨在减少对人工
照明和机械通风的依赖。
水资源管理与循环利用
03
绿色建筑强调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循环利用,以减少水资源
详细描述
高科技建筑主要使用高科技材料,如玻璃、钢铁、混凝土等 ,设计结构复杂,具有强烈的未来感。代表作品有美国的自 由塔和日本的东京天空树。
人文关怀建筑
总结词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城市意象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城市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694c8a1b03d8ce2f006623da.png)
协和广场海神喷泉
圣彼得广场喷泉
广场喷泉池
• 广场喷泉是近现代广 场的亮点;增加广场 的吸引力,也成为市 民休闲,游玩的好去 处。 • 大型城市广场中的人 工动态喷泉,也多来 自自然的种种水态, 如瀑布、叠水、水帘 、溢流、溪流、壁泉 等。
罗马纳沃纳广场四河喷泉
例:罗马图拉真广场(视频)
• 图拉真广场建于公元107年 ,是为了纪念图拉真大帝远 征罗马尼亚获胜。 • 两所巨大的图书馆、两座宏 伟的大会堂、至今还耸立在 废墟上的图拉真胜利纪念柱 和一排排雕像构成了当时全 城最壮观的地区。 • 与图拉真广场属同一时代的 罗马建筑还有:图拉真市场 ,凯撒广场以及修缮后的维 纳斯神庙。
例:巴黎协和广场(视频)
• 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 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的广 场,18世纪由国王路易十五下 令营建。 • 建造之初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 至高无上的皇权,取名“路易 十五广场”。 • 法国大革命时期,它被称为 “革命广场,1795年改称“协 和广场。 • 广场呈八角形,中央矗立着埃 及方尖碑,是由埃及总督赠送 给查理五世的。 • 广场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着 法国的8大城市。
欧洲城市广场方尖碑
• 协和广场埃及方尖碑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方尖碑
方尖碑
1. 2. 方尖碑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 念碑。 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 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 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金 银合金包裹。 碑高度不等,一般修长比为 9~10:1,用整块花岗岩制成。 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从中王国时代 (约公元前 2133~前1786年)起,法老们 在大赦之年或炫耀胜利之时竖 立方尖碑,通常成对的竖立在 神庙塔门前的两旁。 古埃及的方尖碑后被大量搬运 到西方国家。
中外建筑对比
![中外建筑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48e2fba172ded630b1cb69e.png)
中外建筑对比——汉代与古罗马建筑对比课程:中国古代建筑史老师:培颖:和畅学号:20141057一、目录1.建筑风格的发展1.1汉代的建筑发展1.2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发展1.3分析2.思想信仰分析2.1 我国2.2 欧洲3. 建筑对比3.1 材料对比3.2 结构对比3.3 空间对比3.4 色彩对比4. 总结1. 建筑风格的发展1.1 汉代的建筑发展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较为统一,从最早的周朝开始,就有了特定的风格。
自一统六国,仿建六国宫室,将全国文化集中于关中。
后来,汉继制,全国的建筑风格趋于统一并一直占于主流地位。
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伦理容明确,布局铺舒展,构图整齐规则。
同时随着独尊儒术的确立,各种当时的一些建筑风格形式也作为及礼仪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
1.2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发展西方建筑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域性民族特色,进程快速多变。
西方的建筑形式,如古希腊建筑讲究比例匀称,造型简洁优雅,建筑空间的虚实互映,又将自然的、空气巧妙置于认为建筑空间之中,给人以明朗、开放的亲切之感;罗马式建筑则以圆顶、拱门、厚墙为其特色,造型浑厚雄壮,装饰华丽多彩。
尤其是对部空间的处理十分讲究,从地板到天花板,处处精雕细琢,浑然一体,充实而美观;巴洛克建筑形式新异,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组合,打破建筑,雕刻与绘画的界限,使用贵重材料,充满了装饰感;哥特建筑以高、直、尖为特色,高大的形体由于飞扶壁的作用显得薄而轻快,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是欧洲封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的建筑;洛可可建筑风格是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
罗马人在继承古希腊柱式技术的同时,独创了拱券(xuan)结构,从而获得了更加宽阔的部空间,建筑物也因此朝着更加宏伟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1.3 分析在西方建筑中,但没有一种风格能够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造成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战乱,王国的四分五裂使西方的建筑传承呈现多样性。
中外建筑史总结知识点.
![中外建筑史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5d9230453610661ed9f49b.png)
古代希腊建筑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
空间高低错落。
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
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
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
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
风格粗犷,防御性强。
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历史分期古风时期: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石梁柱结构体系的演进及神庙制型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
型制脱胎于贵族宫殿的正厅以狭面为正面并形成三角形山墙。
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
庙宇只有一间圣厅、平面为长方形,以其窄端为正面。
布局制型有端墙列柱式、端柱式、围柱式(包括双重围柱式、假围柱式等。
古希腊柱式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
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宇的外貌。
希腊建筑在长期的推敲改进中稳定了一整套做法后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Order盛期的两大柱式,各有自己强烈的特色。
爱奥尼(Ionic柱式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特点是比例较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如圆形涡卷、柱身带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而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复合线脚。
总体上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晚期成熟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柱头由毛茛叶组成,宛如一个花篮,其柱身、柱础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美学思想与风格特征反应出贫民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认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而人体的美也是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故人体是最美的。
古今中外建筑简介
![古今中外建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fcf83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3.png)
古今中外建筑简介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痕迹与记忆,同时也展示了各个时代的审美观与技术水平。
古今中外的建筑风格千差万别,每一种都饱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点。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简要介绍几种典型的古今中外建筑风格。
一、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传统中国建筑注重对自然的融合,根据地理、气候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技艺和审美标准。
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建筑包括故宫、长城和苏州园林等。
故宫作为中国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与精美;长城是一道东方古老的烽火长卷,它的雄伟壮丽和伟大历史价值为全世界所称道;苏州园林则以其精心设计的庭院和精致的园林景观,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有魅力。
二、古希腊罗马建筑古希腊罗马建筑代表了西方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
古希腊建筑以柱式建筑为特点,注重对称和比例,建筑体量轻盈、线条流畅。
而古罗马建筑则更加注重宏伟与实用性,巴斯利卡和圆形剧场等建筑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代表,同时也对后世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的建筑风格,以其宏伟的尖顶、高耸的尖拱和精美的窗户玫瑰花窗而闻名。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和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等。
巴黎圣母院以其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雕塑让人印象深刻,而威斯敏斯特教堂被誉为英国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英国皇室加冕仪式的举行地。
四、摩洛哥摩尔式建筑摩尔式建筑是阿拉伯建筑的一种风格,主要分布在北非摩洛哥地区。
这种建筑风格融合了伊斯兰艺术与摩洛哥本土文化,以其独特的装饰图案、色彩丰富以及精雕细琢的建筑细节而闻名于世。
代表性建筑有卡萨布兰卡大清真寺和摩洛哥马拉喀什的穆罕默德五世清真寺等。
五、现代建筑现代建筑体现了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的不断创新与思考。
现代建筑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也追求艺术上的创新和表现。
现代建筑师尝试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设计出了许多壮观的建筑作品,如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和迪拜的哈利法塔等。
建筑之美——古今中外
![建筑之美——古今中外](https://img.taocdn.com/s3/m/4dbb113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c.png)
建筑之美——古今中外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建造的,更是为了表达人类文化、艺术和价值观而建造的。
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建筑之美都是一个非常广阔和有趣的话题。
一、古代建筑的美古代建筑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建筑遗迹,代表了古代人的建筑技术、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
在古代,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供奉神灵或作为社会活动的场所,比如宗教建筑、城市建设和宫殿建筑等。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在建筑技术和美学方面更是达到了高峰。
古希腊的神殿是建筑和艺术的完美结合,采用了对称美学原则,让建筑更为稳固和富有“正义”感。
同时,古希腊的建筑也给后世建筑带来了很多启示,比如柱式建筑、建材的使用和根据建筑物用途选择合适的建筑样式等等。
古罗马的建筑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宏伟的规模。
他们在建筑材料、纪念性建筑和市政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影响。
比如,古罗马的浴场建筑和露天剧场依然被人们欣赏和学习。
二、现代建筑的美现代建筑,在设计和建造方面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并且在使用的材料和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创新。
因此,现代建筑更加注重的是表达建筑师对现代生活所理解的观念和价值。
当代建筑的代表可以是建筑和自然之间艺术的独特结合。
这一结合集合了数学和自然哲学的理论,以及从用地的基础设计和结构设施的实例触发的人类感性体验。
现代有很多建筑大师,在建筑风格和理念上也有不同的风格和想法。
比如,法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机能主义与景观主义相结合的坚实风格,米塞斯·凡松的机会主义创造式建筑,在设计上的加强创新和对结构不确定性的认识等等。
三、中西合璧的建筑之美中西合璧的建筑,也是很多的人喜欢的。
一方面,中国传统建筑的华丽和非凡,悠长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给路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且,这些建筑物的设计和结构度量着全球建筑学界的重要传承。
另一方面,西方建筑的简洁、实用以及先进技术更能体现现代化建筑风格。
比如,中国古代的弄堂、四合院、宫殿、庙宇等等,结构鲜明、线条流畅,既优美又实用。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1a5c6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7.png)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原始时期:陶器、玉器的设计,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模仿。
(2)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设计达到高峰,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体现了精湛的铸造技艺。
(3)春秋战国时期:漆器、丝织品设计日益成熟,图案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秦汉时期:瓷器设计迅速发展,如秦砖汉瓦、画像石等,展现了大一统国家的风貌。
2. 中古设计(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设计产生影响,石窟、壁画等设计具有浓厚宗教色彩。
(2)隋唐时期:瓷器设计进入黄金时期,如唐三彩、越窑青瓷等,造型优美,色泽鲜艳。
(3)宋元时期:家具、建筑、园林设计取得显著成就,如宋代家具简约实用,元代园林注重自然和谐。
3. 近现代设计(1)明清时期:瓷器、家具、建筑等领域的设计达到极致,如明式家具、故宫建筑群等。
(2)近现代:西方设计理念传入,我国设计开始融合中西文化,如海派家具、月份牌广告等。
二、外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古埃及:金字塔、神庙、法老陵墓等建筑设计,展现了对永恒的追求。
(2)古希腊:帕台农神庙、雕塑等设计,强调人体美和比例关系。
(3)古罗马:输水道、竞技场、公共浴室等建筑设计,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2. 中世纪设计(1)拜占庭时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建筑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风格。
(2)哥特时期: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线条和光影效果。
3. 文艺复兴时期(1)意大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参与设计,强调人文主义精神。
(2)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等建筑设计,体现宫廷奢华风格。
4. 近现代设计(1)工业革命:建筑设计出现新材料、新结构,如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
(2)现代主义:包豪斯学派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
(3)后现代主义:设计回归历史、地域特色,如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设计。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三、中国设计史(续)4. 当代设计(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计开始与国际接轨,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迅速发展。
中外建筑史刘淑婷笔记
![中外建筑史刘淑婷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8606b4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1.png)
中外建筑史刘淑婷笔记宝子们!这是我整理的中外建筑史笔记哟,咱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国古代建筑史。
(一)原始社会建筑。
那时候的建筑可简单啦,主要就是为了遮风挡雨。
像巢居,就是在树上搭个窝,这样能躲避野兽啥的。
还有穴居,找个山洞或者挖个地洞住进去。
这就是老祖宗们最早的建筑智慧啦,虽然简单,但也是生存的重要保障哟。
(二)奴隶社会建筑。
到了奴隶社会,建筑就有点讲究啦。
像商朝的宫殿,规模就大了不少。
一般都有好多房间,有住的地方,还有祭祀、办公的地方。
建筑材料也开始多样化,除了木头,还用石头啥的。
而且啊,建筑的布局也有了一定的规划,不像以前那么随便啦。
(三)封建社会建筑。
这时期的建筑那可就牛啦。
1. 城市建设。
比如说长安城,那布局可规整啦。
有棋盘式的街道,还有专门的商业区、居民区啥的。
城墙又高又厚,防御功能超强大。
2. 宫殿建筑。
像故宫,那可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呀。
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
宫殿的布局讲究对称,前有三大殿,后有后宫,还有各种园林景观,简直太壮观啦。
3. 园林建筑。
中国的园林那也是一绝哟。
像苏州园林,小巧玲珑,移步换景。
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还有各种花草树木,充满了诗情画意。
园林的设计讲究意境,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4. 宗教建筑。
像少林寺、五台山的寺庙等,这些宗教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建筑高大雄伟,里面的佛像雕刻得栩栩如生,让人看了就心生敬畏。
二、外国古代建筑史。
(一)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的建筑最有名的就是金字塔啦。
那可是法老的陵墓,超级巨大,建造工艺也非常复杂。
全是用大石头堆起来的,每块石头都很重,也不知道当时的人是怎么运上去的。
除了金字塔,还有神庙,像卢克索神庙,里面有好多柱子,雕刻也特别精美。
(二)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就比较优雅啦。
有代表性的就是帕特农神庙,它的柱子比例特别和谐,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漂亮。
还有那种露天剧场,设计得很科学,就算坐在最后一排也能听得清楚台上的声音。
中外建筑简史解读
![中外建筑简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5f06e621711cc7930b71604.png)
图14 图15 图16
2.7、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中的一个层面。17世纪起 源于意大利的罗马,巴洛克是一切杂乱、奇异、不规则、流于装饰的代名词。著 名建筑师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图17)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作,也有 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典型实例还有波洛米尼设计的罗马圣卡罗教堂、克 托弗.雷恩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图18)以及德国班贝格郊区的维森海里跟教堂。
图6
图7
此时还产生了最著名的三大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 式、科林斯柱式。
2.3、古罗马建筑
版图跨越欧亚非三洲的古罗马帝国,在历史上最强大时期是1-3世纪。同时,也 是其建筑最繁荣的时期。古罗马建筑的代表有:斗兽场(图8)、万神庙(图 9) 、卡拉卡拉浴场(图10) 、和戴克利提乌姆浴场。
建筑美学
-中外建筑基础知识
---中外建筑简史
034410329 杜福明
概要
一、史前时代建筑
二、外国西方古代建筑
2.1、古埃及建筑 2.2、古希腊建筑 2.3、古罗马建筑 2.4、拜占庭建筑 2.5、哥特式建筑 2.6、文艺复兴建筑 2.7、巴洛克建筑 2.8、洛可可建筑
五、近现代建筑
5.1、古典复兴建筑 5.2、浪漫主义建筑 5.3、折中主义建筑 5.4、现代主义建筑
六、后现代建筑
6.1、后现代主义 6.2、高科技派
一、史前时代建筑
史前时代早期人类的遮蔽所主要是洞穴,著名的法国拉斯 考克斯岩画(图1)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画(图2)。
图1
图8 图9 图10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所著的《建筑十书》是流传 下来最早的建筑学著作。
中外建筑史论文
![中外建筑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c4b41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1.png)
中外建筑史摘要: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重要场所。
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受到地域、文化、历史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和外国建筑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对中国和外国建筑历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推动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管理方式,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建筑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和核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通过对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建筑历史,未来发展,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新石器时代。
这些古老的建筑物被广泛用于祭祀、住宅和宫殿等不同场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建筑艺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
以下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建筑主要是用木材、泥土和竹子建造的。
这些建筑大多是用于祭祀和住宅等日常生活所需。
这些建筑通常以天井和庭院为主要特点,以及一些装饰性的瓦片和石雕。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在秦汉时期,建筑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由于对砖和瓦的使用。
在这个时期,建筑师开始使用砖和瓦代替木材和泥土来建造建筑物。
这种技术改进为中国的建筑艺术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使得建筑的结构更加牢固和耐久。
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中国建筑的特点是建筑规模更大、结构更复杂、装饰更加精美。
在这个时期,建筑师们开发了新的技术,如斗拱和飞檐,用于支撑大型屋顶。
同时,建筑物的装饰也变得更加精致,以满足富人和贵族的需求。
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1911年):在元明清时期,中国建筑的特点是更加注重装饰和建筑材料的使用。
在这个时期,建筑师们使用了大量的青石、花岗岩和大理石等材料来建造建筑物,并注重建筑物的装饰性。
2024年自考《中外建筑史》自测试题及答案
![2024年自考《中外建筑史》自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a02a9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d.png)
综合论述题
1. 试述古埃及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建筑特点,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1、开创了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
2、产生了最早的住宅、府邸宫殿、
城市、陵墓、庙宇等类型的建筑
3、建成了大批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
4、创造了高艺术水平的庙宇建筑群
5、提高了巨石建筑的水平
社会政治
7. 建造了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
8. 解决了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和功能问题
5.试述伊斯兰建筑的文化特点、装饰特色和代表作品,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伊斯兰国家主要分布在:
西亚和土耳其、中亚和伊朗、东南亚和印度、北非和埃及、南非、南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西班牙等地区
伊斯兰国家的主要时期:
– 7世纪中-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时期,版图为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伊朗、阿塞拜疆、埃及、比利牛斯半岛等广大地区
比比-哈内清真寺、伊斯发罕皇家清真寺
赛沙德清真寺、苏里曼耶清真寺、阿赫默德苏丹清真寺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3、伟大意义:
古罗马对欧洲乃至全世界以后几千年的建筑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4、大致年代:
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相当于中国的秦、汉王朝时期。
建筑贡献
1. 5.试述光辉的券拱技术
2. 发明了自然混凝土
3. 柱式的发展与定型
4. 创建了多种建筑型制
5. 建立了科学的建筑理论
6. 创造了城市供水方式(自来水)
马蹄劵、半圆劵、梅花劵、火焰劵、海扇劵、花瓣劵、
三叶草劵、双圆心尖劵、双层或多层叠劵等多种劵式
半圆形、球冠形、火焰形、毡帽形、球形等多种穹顶
中外建筑简史
![中外建筑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f9547ff3770bf78a6529547d.png)
图53 图54
5.4.2、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886年3月27日生于德国亚琛 ,1908年到1912年间, 密斯在P·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工作了4年,1969年8月17日过世于美国芝加哥, 是德国建筑师,亦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密斯坚持“少就是多” 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其著名代表作有:西 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图55)、美国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图56) 、 柏林博物馆、范思沃思斯住宅。
勒·柯布西耶
格罗皮乌斯
Hale Waihona Puke 密斯·凡德罗赖特 5.4.1、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年5月18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 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 学校的创办人,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其代表作有:包豪斯校舍(图53)、法古斯鞋 楦厂(图54)、科隆展览会公楼 。
图8 图9 图10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所著的《建筑十书》是流传 下来最早的建筑学著作。
2.4、拜占庭建筑
5-6世纪是拜占庭帝国最强盛的时期,也是拜占庭建筑最繁荣的时期。兴建于君 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图11)以卓越的结构体系,延展复合的空间,灿烂 夺目的室内色彩,使其成为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
4.7、明清建筑
明清两代遗留的建筑实物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多的。现在北京的紫禁城宫殿、 天坛、山东曲阜的孔庙(图43)都是典型的代表。明清时代中国各个少数民族 的建筑均有相当的发展,如西藏布达拉宫、而承德外八庙(图44) 。
中外建筑史考试要点
![中外建筑史考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9d8cef19e8b8f67c1cb91a.png)
《中外建筑史》习题集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国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湖居C.巢居D.蜂居2.西安半坡遗址是原始社会中国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巢居C.湖居D.蜂巢居3.印度、巴比伦和罗马人热衷于(),这种自撑式弧形结构使得建筑在跨度和高度上不断增加。
A.拱券B.梁架C.湖居D.蜂居4.原始人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堆起象征永恒的(),形成了最初的墓葬。
A.穴居B.巢居C.湖居D.石台二、多项选择题1.《易·系辞》中的“昔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指的是原始社会的()居住形式。
A.湖居B.巢居C.穴居D.帐篷2.原始社会居住建筑了常见类型有()。
A.穴居B.巢居C.石环D.湖居3.原始巨石建筑的形式有()。
A.石柱B.列石C.石环D.石台4.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架形式是()。
A.抬梁B.穿斗C.石环D.石台三、填空题1.建筑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有两种:和。
2.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在建筑房屋时就离不开技术、形象和三个方面方面的因素。
3.原始社会纪念性的石柱、列石、石环、石台一般规模巨大,称为。
4.英国的石环可以称为原始神庙的雏形。
5.马耳他岛上有许多史前庙宇,它们通常由两个小庙和组成。
6.法国的巨石建筑之高大令人惊叹,其中最大的一个整石柱直径4.28米,高19.2米,重达260吨。
四、名词解释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答案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 C 2.A 3. A 4. D二、多项选择题1.BC 2.ABD 3.ABCD 4.AB三、填空题1.梁架拱券2.功能3.巨石建筑4.索尔兹伯里5.圆形前院6.布列塔尼四、名词解释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石环高5米、直径约32米,当中有5座门状的石塔。
据推测,石环中的石杆与石门的排列形状与间距,与在每年主要节日中太阳与月亮起落时所投的影有关。
中外建筑史期末总结
![中外建筑史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b9c20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e.png)
中外建筑史期末总结一、概述建筑作为人类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场所,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外建筑史研究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和建筑理念。
通过对中外建筑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不同时期建筑的发展脉络以及建筑技术的演进。
二、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可以分为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两个阶段。
1. 古代建筑古代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代表性建筑形式是宫殿和寺庙。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的故宫和陕西的秦始皇陵,它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术和独特风格。
古代中国建筑注重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
2. 现代建筑20世纪以来,中国的建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开始兴建大型公共建筑,如办公楼、图书馆和体育馆等。
这些建筑以功能性为重,注重集体主义精神的表达。
三、西方建筑史西方建筑史可以分为古希腊和罗马建筑、中世纪建筑和现代建筑三个阶段。
1. 古希腊和罗马建筑古希腊和罗马建筑以石头和大理石为主要材料,以柱式建筑和拱形结构为特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希腊的帕台农神庙和罗马的斗兽场,它们展示了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雄伟和优雅。
古希腊和罗马建筑注重对称和比例,追求理性和秩序的原则。
2. 中世纪建筑中世纪建筑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代表性建筑形式是教堂和修道院。
这些建筑以尖顶、拱顶和彩色玻璃窗为特征,展现了基督教信仰和天堂之城的理念。
中世纪建筑注重宗教仪式和精神内涵,追求虔诚和柔和的氛围。
3. 现代建筑20世纪以来,西方建筑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现代建筑摒弃了传统的形式和材料,采用了新的材料和技术,如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
现代建筑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追求现代生活的便利和舒适。
四、中外建筑史的比较中外建筑史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主要归功于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
在建筑风格上,中外建筑表达了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与西方建筑注重规则和对称不同,中国建筑更注重自然和有机的形式。
此外,在建筑技术上,西方建筑在建筑材料和结构方面更加先进,而中国建筑在木结构和屋顶设计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外古建筑欣赏
![中外古建筑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ec13638e83d049649b665808.png)
3.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 我国古建筑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平面布局上以 “间”为单位,再以“间”组成房屋,由房屋组 成庭院,再由庭院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
中国古建筑简介
三、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 我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严谨而精巧,基本上就是木 构架结构体系。 三种木构架形式: 抬梁式 穿斗式 井干式
帕特农神庙
地点:古希腊雅典卫城 建筑特征:石制的梁柱结构,形成多利安、爱尼亚、 科林斯柱式等 建筑类型:神庙 建筑风格:希腊建筑
伊瑞克提翁神庙女像柱
西方古建筑简介
三、古罗马建筑 古代罗马建筑承载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凸 显地中海地区特色,同时又是古希腊建筑的一种 发展。 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建立时,罗马城已成为 与东方长安城齐名的世界性城市。其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已经相对完善,城市逐步向艺术化方向发 展。以建筑的对称、宏伟而文明世界。
法国丹枫白露宫
维 琴 察 圆 厅 别 墅
佛 罗 伦 萨 美 第 奇 官 邸
中西古建筑比较
中西古建筑材料对比
中西古建筑色彩对比
中西古建筑空间布局对比
材料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很早就采用 了木架结构的方式,现在 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绝大部 分也是木质结构。 中国古代的木构架具有三 种基本方式,即抬梁式、 穿斗式和井干式。
木结构方面,明清建筑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 砖石、琉璃应用更加广泛,风水术在明代达到了极 盛期
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
中国古建筑简介
二、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点 1.主题思想和审美意识上,强调封建礼制
2.普遍采用木构建筑,注重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中国古代建筑普遍采用木构建筑,是世界唯一以 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土木建筑具有温和、平 缓、轻捷、实用的艺术特征,表现的是一种入世 的生活气息。
中外建筑史概论--古希腊和古罗马
![中外建筑史概论--古希腊和古罗马](https://img.taocdn.com/s3/m/a2382de87c1cfad6195fa7ea.png)
券柱式的叠加
2)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和巨柱式。 • 叠柱式--多层建筑中,底层用塔斯干或多立克柱式,二层 用爱奥尼柱式,三层用科林斯柱式,再上一层用科林斯壁 柱。而且上层柱子的轴线比下层的略向后退,以获得稳定 感。 • 巨柱式--一个柱式贯穿二至三层,形成垂直式构图。可以 突出重点,但易造成尺度失真,多同叠柱式合用。 3)解决了柱式与罗马建筑巨大体积的矛盾。 丰富柱式的细节,用一组线脚代替一个线脚,用复合线脚 代替简单线脚,并增加雕饰。
• 帕提农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 的最高成就。它的比例匀称,风 格刚劲雄健而全然没有丝毫的重 拙之感。
雅典娜神像
n 伊瑞克提翁神庙
雅典卫城中爱奥尼柱式 的典型代表,建在高低不平 的高地上,设计精巧,构图 自由活泼。
南端用6根大理石女郎柱顶起檐部, 她们亭亭玉立,但颈部必须足够 粗,建筑师巧妙地给少女颈后留 了一缕浓厚的秀发,头上加花篮, 成功地解决了建筑美学上的难题。
• 平面型制:圆形平面; • 结构类型:穹顶和希腊门 廊相结合,混凝土浇筑, 为减轻自重,6.2米的厚墙 上有壁龛,龛上有暗券承 重,内之神像; • 外部造型:简洁; • 内部空间:单一、完整、 安定、和谐,宏伟壮观并 带有神秘感,内部装饰华 丽
万神庙内部
穹顶象征天宇, 中央有一个直径 8.9米的圆洞,象 征神与人的联系, 内部空间在圆形 洞口射入的光线 映影之下,有一 种神秘、宁谧的 宗教气息。
雅典卫城
1.帕提农神庙 2.伊瑞克提翁神庙 3.卫城山门 4.胜利神庙 5.雅典娜神像
2
1
5 卫城山门 3 4
(2)雅典卫城主要建筑单体: n 帕提农神庙 帕提农神庙--帕提农是守护神雅典娜的庙,卫城的主题建 筑物。 它有以下特点: • 第一,位于卫城的最高处; • 第二,它是希腊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 • 第三,它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形制最隆重; • 第四,它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罗马建筑Ancient Rome Architecture
建筑发展演进1、伊特鲁里亚时期(BC.8-BC.2):在石工、陶瓷构件与
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
罗马王国与共和初期的建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罗马共和盛期(BC.2-BC.30年):BC.146年征服希腊,承袭了希腊与小亚细亚文化。
公共建筑如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跃。
同时希腊建筑在建筑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与古典柱式也强烈地影响着罗马。
3、罗马帝国时期(BC.30-AD. 476):BC.30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奥古斯都称帝。
到AD.180年为兴盛时期,建造了不少雄伟壮丽的凯旋门,纪功柱和广场、神庙等等。
规模宏大与豪华富丽。
光辉的拱券技术
古罗马主要的建筑材料是混凝土。
主要结构为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
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29.3米。
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
AD.1中叶,十字拱覆盖方形空间,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
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经典建筑
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代表是罗马万神庙
(Patheon)它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现代以
前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
结构为混凝土浇筑,为了减轻自重,厚墙上开
有壁龛,龛上有暗券承重,龛内置放神像。
神像外
部造形简洁,内部空间在圆形洞口射入的光线映影
之下宠伟壮观,并带有神秘感,室内装饰华丽。
罗马万神庙
罗马斗兽场
古罗马广场
图拉真广场
纪功柱
建筑理论
古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建筑理论体系。
《建筑十书》由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所著,全书分为十卷,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
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构图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型制、建筑环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设施、建筑师的培养等等。
成为自文艺复兴以后三百多年建筑学上的基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