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国农业教案
地理初中农业教案
地理初中农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2. 掌握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3. 能够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1. 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2. 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3. 地区农业发展情况的分析。
教学难点:1. 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2. 地区农业发展情况的分析。
教学准备:1. 农业发展相关资料;2. 地图;3. 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周围的主要农业产业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们周围的主要农业产业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2. 学生结合地图,掌握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如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等;2. 教师讲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市场需求等;3. 教师讲解如何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如山东与四川的农业发展对比。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山东与四川的农业发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两地的农业发展情况;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地区农业发展情况的分析等;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补充。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绘制我国农业分布图;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地区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掌握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结合地图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八年级地理农业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现状。
(2)掌握不同农业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学会分析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农业发展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农业发展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现状。
2. 不同农业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 分析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小组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我国农业的基本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我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我国农业有哪些了解?二、讲授新课1. 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现状(1)展示我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2)介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如农业产值、农产品产量等。
2. 不同农业类型及其分布特点(1)展示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图片,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2)介绍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3. 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展示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分布图。
(2)引导学生分析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农业类型进行分析。
2. 小组成员讨论该农业类型的分布特点、地理环境对其的影响以及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农业发展,为我国农业事业贡献力量。
五、课后作业1.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初中地理农业优质教案
初中地理农业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农业的含义、重要性以及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掌握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和主要农作物;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资料,学会运用图文资料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念,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理思想,培养热爱农业、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2. 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1. 建立不同农产品主要产区的规划设计。
2. 理解我国农业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相关农业产品实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不同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讨论图片反映的这些产品哪些适合在本地发展。
2.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二、探究新知1. 板书:一、农业及其重要性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的劳动对象是什么,学生回答: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的产品是什么,学生回答:生物本身。
4. 教师讲解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0、91页图文资料,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列举自己知道的相关农业类型的产品。
5.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列举相关农业类型的产品。
三、课堂巩固1. 教师展示我国种植业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和主要农作物。
2. 学生观察地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含义、重要性以及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掌握了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和主要农作物;了解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进行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我国农业分布示意图,并标注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
初中地理中国的农业种植业的教学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的农业种植业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农作物;(2)掌握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3)了解我国农业政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分布特征;(2)运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3)开展小组讨论,了解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兴趣和热爱;(2)提高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农业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农作物(1)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叶、糖料等;(3)特色作物:甘蔗、烟草、水果等。
2. 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1)气候条件:光照、温度、降水等;(2)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地等;(3)土壤类型:水稻土、黑土地、红土地等;(4)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交通运输、农业技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农作物;(2)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3)我国农业政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
2. 教学难点:(1)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种植业分布的影响;(2)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地图、图表分析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分布特征;2. 案例分析法: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3. 小组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地图、图表、案例资料、多媒体课件等;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3.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分布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中国的农业种植业的教学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的农业种植业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农业种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使学生掌握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和种植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农业种植业的定义和分类2. 中国农业种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 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和种植技术4. 农业政策对种植业的影响5. 农业科技创新在种植业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农业种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和种植技术。
难点:农业政策对种植业的影响,农业科技创新在种植业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农业种植业的相关知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农业生产环节和种植技术。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国农业种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农业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农业种植业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农业种植业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中国农业种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农业生产案例,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和种植技术。
4. 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农业政策对种植业的影响,以及农业科技创新在种植业中的应用。
5.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方向。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中国农业种植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农业生产环节和种植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农业政策和农业科技创新在种植业中的应用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教科书和阅读材料,以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农业种植业的知识。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图表和视频的多媒体课件,以生动展示农业种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文章和研究报告,以便学生可以查阅最新的农业种植业资讯。
初中地理中国农业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农业教案【篇一: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教案】授导型教学设计初中地理八年上四章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篇二:湘教版地理八下《农业》word教案】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学习目标】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主要农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5、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产品。
【学习重难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四大牧区的分布。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教学方法】自主导学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目标是: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主要农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5、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产品。
二、自学指导一(1)阅读课本p2-p4(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1、农业是指一种直接利用_____所从事的_____活动,是一种“_____”的产业。
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_____。
广义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狭义的农业仅指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 的国家。
3、当前我国的粮食、肉类、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3)教师纠错,总结三、自学指导二(1)阅读课本p4-p7(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1、我国北方居民的主食以_____为主,南方居民的主食以_____为主。
2、春小麦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冬小麦集中分布在_____,集中分布在_____。
初中地理我国农业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我国农业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农业的分类。
(2)掌握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和资料分析,掌握我国农业的分布规律。
(2)运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不同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发展、关爱农村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2. 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1. 建立不同农产品主要产区的规划设计。
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不同农业类型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相关资料,思考哪些农产品适合在本地发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农业是人类生活的重要保障,不同地区应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适宜的农业类型。
二、探究新知1. 农业及其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的劳动对象和产品,学生回答: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农业的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2. 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1)教师展示我国农业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我国农业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
(2)教师提问:为什么我国农业呈这样的分布格局?学生回答: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3. 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学生回答: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如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农业结构优化等。
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三、应用拓展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分析不同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农业的分类;了解了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知道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初中地理中 国农业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的农业部门。
掌握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理解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
知道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和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爱护农业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影响我国农业分布的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咱们每天都离不开的一个话题——吃!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每天吃的米饭、蔬菜、水果是怎么来的呢?对啦,这都离不开农业生产。
那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农业的奇妙世界,看看咱们国家的农业是怎么回事儿。
(二)讲授新课1、农业及其重要性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农业。
农业呀,简单来说就是种庄稼、养牲畜、种果树等等这些事儿。
那农业重要不?太重要啦!就拿咱们每天吃的饭来说,如果没有农业,咱们就得饿肚子啦。
而且,农业还能给咱们提供穿的棉花,用的木材,好多好多东西呢。
可以说,农业是咱们生活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我给大家讲个事儿啊。
有一次我去农村亲戚家,正好赶上他们收麦子。
那场面可热闹了,一台台收割机在麦田里轰鸣着,金黄色的麦粒像瀑布一样流进车里。
亲戚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说,这一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有了这些粮食,心里就踏实。
从这件事儿就能看出来,农业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说,那可是他们的心血和希望啊。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咱们国家这么大,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不一样,所以农业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
(1)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咱们先看看东部和西部。
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
像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这些地方,有大片的草原,养着好多牛、羊。
初中地理农业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农业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了解农业生产的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和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 农业生产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3. 农业生产基本环节和技术4. 农业发展趋势和现代化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农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农业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农业有什么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什么地位和作用?二、讲解(20分钟)1. 讲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提供食物、原材料、促进就业等。
2. 讲解农业生产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3. 讲解农业生产基本环节和技术,如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4. 讲解农业发展趋势和现代化农业,如科技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案例,如我国某个农业先进地区或农业产业发展案例。
2. 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案例经验,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
四、实践探究(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和对策。
2. 引导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农业生产的建议。
3. 邀请农业专家或农民代表作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学生展示实践探究的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
3.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学生参与农业实践的意义。
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丰富多样的农业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初二上册地理农业优秀教案及答案解释
初二上册地理农业优秀教案及答案解释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的基本情况,掌握农业的分类、分布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农业的分类、分布和重要性。
2.教学难点: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农业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了哪些农业类型?2.讲解新课(1)农业的分类根据生产对象的不同,农业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等。
其中,种植业是农业的核心,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等。
(2)农业的分布我国农业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北方以旱作农业为主,南方以水田农业为主。
还有西北的牧区、青藏高原的畜牧业等。
(3)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提供食物、衣物、住房等生活必需品。
同时,农业还为工业提供原料,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3.实践活动1.我国哪些地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2.我国哪些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3.我国哪些地区主要发展渔业?(2)讨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分类、分布和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意识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熟练掌握农业的分类、分布和重要性。
2.思考: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五、答案解释1.我国哪些地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答案: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2.我国哪些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答案:西北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如内蒙古、新疆等地区。
3.我国哪些地区主要发展渔业?答案: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展渔业,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
4.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2)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农业污染。
初中农业地理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农作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农村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1. 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农作物。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 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农业生产案例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农业生产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农业?农业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进行的生产活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讲授新课1. 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1)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教师总结: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农业历史、庞大的农业人口等;不足之处包括: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等。
2. 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1)讲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种植、管理、收获、加工、销售等。
(2)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特点和重要性。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 学生回顾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思考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五)布置作业1.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知识。
2. 查找资料,了解我国某一种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过程。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地理农业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农业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掌握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农业的发展措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关爱农业、关注农村发展的情感。
教学重点: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农业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农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农业是什么吗?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何?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农业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
2. 让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农业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
2. 讲解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引导学生分析农业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
3. 讲解农业的发展措施,如因地制宜、科技兴农等。
四、案例分析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强调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发展。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我国农业分布图,加深对农业分布特点的理解。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农业发展的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地图、案例等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掌握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培养学生的关爱农业、关注农村发展的情感。
在作业布置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初中地理八年级《农业》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八年级《农业》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教学准备】自制相关课件、中国轮廓图。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
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
我们可以将农业定义为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个部门。
讲授新课: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也是动植物本身。
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生产非常重要。
同时,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这些原料也可以通过农业生产得到。
活动1]请你补充以下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渔业能提供的食物;林业能提供的食物;种植业的产品可以作为原料制成衣物;畜牧业的产品可以作为原料制成衣物;畜牧业的产品可以加工制作日常生活用品;林业的产品可以加工制作日常生活用品。
过渡]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读图“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你能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吗?在读这幅图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文章无明显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八年级地理农业_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人教版地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农业的特点,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了解我国主要农业类型及其分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农业问题的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农业、关心农村、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我国农业的特点2. 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3. 我国主要农业类型及其分布教学难点:1. 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 我国主要农业类型及其分布的原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农业有哪些特点?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我国农业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
二、新课讲解1. 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1)土地:展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讲解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2)气候:展示我国气候分布图,讲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生物:介绍我国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等。
(4)劳动力:讲解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及特点。
2. 我国主要农业类型及其分布(1)展示我国农业类型分布图,讲解我国主要农业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2)分析我国主要农业类型分布的原因。
三、课堂练习1. 判断题:我国农业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
()2. 选择题:下列哪种农作物在我国南方地区产量较高?()3. 简答题:我国主要农业类型有哪些?请简述其分布原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解1. 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展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图,讲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2)举例说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我国主要农业类型及其分布的原因(1)分析我国主要农业类型分布的原因,如气候、地形、土壤等。
八年级地理农业教案
八年级地理农业教案第一章:农业发展的基础1.1 农业的定义与重要性1.2 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1.3 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4 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第二章:农业发展的历程2.1 传统农业的特点与局限性2.2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与目标2.3 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2.4 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与启示第三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3.1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2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3 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4 土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四章:主要农作物与种植业4.1 粮食作物的种类与特点4.2 经济作物的种类与特点4.3 蔬菜与水果的生产技术4.4 种植业的区域发展与优化第五章:畜牧业与养殖业5.1 畜牧业的种类与特点5.2 养殖业的发展与技术5.3 畜牧业与养殖业的生态环境问题5.4 畜牧业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六章: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与管理6.1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意义6.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与特点6.3 农业产业化链条的构建与优化6.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与管理第七章: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应用7.1 农业科技概述与发展趋势7.2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7.3 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7.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第八章: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战略8.1 农业政策的概念与作用8.2 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与现状8.3 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8.4 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第九章: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案例分析9.1 农业发展典型模式的案例分析9.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案例分析9.3 农业区域合作的案例分析9.4 农村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案例分析第十章:农业与环境的关系10.1 农业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10.2 农业与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影响10.3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10.4 农业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第十一章:农产品市场与贸易11.1 农产品市场的构成与运作11.2 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分析11.3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流程11.4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政策与实践第十二章: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12.1 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2.2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2.3 水资源的管理与节约使用12.4 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十三章:农业灾害与防治13.1 农业灾害的类型与影响13.2 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与应对13.3 农业生物灾害的防治策略13.4 农业环境灾害的治理与恢复第十四章:农业旅游与农村可持续发展14.1 农业旅游的内涵与价值14.2 农业旅游的开发与规划14.3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14.4 农业旅游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复习与探讨15.1 复习本册内容的主要知识点15.2 分析农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15.3 探讨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5.4 设计农业发展项目的初步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八年级地理农业的主要知识点,重点包括农业的定义与重要性、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主要农作物与种植业、畜牧业与养殖业、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与管理、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战略、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案例分析、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灾害与防治、农业旅游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
八上地理农业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数据、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农业、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观念,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念。
教学重点:1. 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2.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3. 农业分布的差异及其原因教学难点:1. 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2. 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地图等教学资料2. 学生提前预习教材,了解农业的基本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幅农村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农业?2. 介绍农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二、讲授新课1. 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 植物生产: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等- 动物生产:包括家畜、家禽、水产品等- 产品生产:包括食品、饮料、纺织、造纸等2.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品3. 农业分布的差异及其原因-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等-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劳动力、技术、政策等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分析我国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2. 观察图片、分析数据,了解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农业生产的部门有哪些?2. 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何?二、讲授新课1. 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合发展林业和牧业-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热量、水分、光照等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土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壤肥力、质地、酸碱度等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2. 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 人口:人口密度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人口多,劳动力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 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技术: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政策: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分析我国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2. 观察地图,了解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分布特点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2.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某一农业区的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地图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农业的定义、分类、特点、部门构成以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初中地理农业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农业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初中学生开展地理学科中农业知识的教学。
教学内容涉及农业的定义、分类、地理分布、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影响,以及我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农业的基本概念,理解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农业、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但对于农业知识的理解尚处于表面层次,需要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认识。
此外,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农业的定义、分类及地理分布,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2)掌握我国农业的现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了解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学会使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农业地理现象,提高地理信息的解读能力;(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农业问题,具备一定的农业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农业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农业地理现象,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勇于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农业、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增强他们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认识;(2)激发学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3)通过学习农业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4)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关爱弱势群体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初一地理农业讲解教案
初一地理农业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农业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农业的发展历程;3. 了解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域和农作物种植特点;4. 了解农业生产的现代技术。
二、教学重点:1. 农业的定义和作用;2. 农业的发展历程;3. 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域和农作物种植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农业的现代技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并与学生讨论农业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学习农业的定义和作用。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农业的定义和作用,明白农业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了解农业的发展历程。
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农业的发展历程,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演变过程。
4. 了解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域和农作物种植特点。
通过地图、图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域和各地农作物的种植特点。
5. 了解农业生产的现代技术。
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现代技术,如化肥、农药、机械化等。
6. 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农业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域和农作物种植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农业生产的现代技术,对农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农业教案
初中地理农业教案【篇一:中国地理——中国的农业(教师教案)】中国地理——中国的农业[考纲要求]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知识讲解]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世界最早。
大豆的原产地、栽桑养蚕和栽培茶树的故乡。
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多的国家。
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1、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大部分在中低纬度,热量条件优越。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2)水资源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多旱涝灾害。
(3)山地多,耕地、林地面积小。
(4)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后备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区)。
(5)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1、种植业(1)种植业与自然条件影响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活、水源丰富、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
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旱地,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以南:水田,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甘蔗,淮河以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2)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重要性:需要量大;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增长慢,人均量不多;自然灾害频繁。
提高粮食产量途径:一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是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和质量。
建立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
好处: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种植技术和经营管商品粮理方法。
基地主要基地:三江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四江三湖一成松)。
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等5大片。
油料基地:山东、河北——花生,长江流域——油菜(播种面积最大)。
糖料基地:甘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中国农业教案【篇一: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教案】授导型教学设计初中地理八年上四章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篇二:湘教版地理八下《农业》word教案】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学习目标】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主要农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5、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产品。
【学习重难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四大牧区的分布。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教学方法】自主导学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目标是: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主要农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5、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产品。
二、自学指导一(1)阅读课本p2-p4(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1、农业是指一种直接利用_____所从事的_____活动,是一种“_____”的产业。
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_____。
广义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狭义的农业仅指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 的国家。
3、当前我国的粮食、肉类、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3)教师纠错,总结三、自学指导二(1)阅读课本p4-p7(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1、我国北方居民的主食以_____为主,南方居民的主食以_____为主。
2、春小麦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冬小麦集中分布在_____,集中分布在_____。
3、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油料作物中,油菜的最大产区是_____,花生分布在_____、为主要产区。
糖料作物中甘蔗主要分布在_____及_____,_____为最大产区。
甜菜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
饮料作物中,茶叶分布在_____的丘陵山地,主要产茶的省油_____、_____、_____等。
棉花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
_____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是。
_____ 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6、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有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地。
7、新型农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教师纠错,总结四、自学指导三(1)阅读课本p4-p7(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1、畜牧业分为_____和_____畜牧业。
2、我国四大牧区是_____ 、_____、_____ 、_____ 。
优良畜种有内蒙古的_____、_____,新疆的_____、_____,青海的_____、西藏的_____、_____和宁夏的_____。
安阳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
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_____ 流域。
3、农耕区畜牧业以_____饲养为主。
饲养的牲畜占到全国总是的80%。
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4、我们的家乡安阳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
5、油菜籽的最大产区是_____。
6、花生的主要产区分布在_____和_____。
(3)教师纠错,总结【课堂作业】1.关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叙述错误的是()a.当前,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等产量已经居世界首位b.我国谷物人均占有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c.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但农业生态环境还较差d.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郊农业蓬勃发展起来。
2.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粮食集中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 b.冬小麦c.春小麦d.谷子3.与我国甜菜产区相应的主要温度带是()a.热带 b.亚热带c.暖温带 d.中温带4.以下地区不属于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是()a.山东半岛 b.江汉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5.关于我国四大牧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四大牧区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b.四大牧区分布于我国西部和北部c.内蒙古东部牧草繁茂,有三和马、三和牛等优良畜种d.我国牧区的牲畜占全国总量的80%6.关于我国经济作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b.糖料作物中,甘蔗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最大产区为海南省c.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农产品,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丘陵、山地为主要产区d.山东、河南两省为花生的主要产区7.我国优质长绒棉的主要产区是()a.新疆 b.四川盆地 c.山东省 d.海南省8.我国水稻的集中产区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a.亚热带和热带 b.中温带c.暖温带d.寒温带9.山东省的主要油料作物是()a.大豆 b.花生 c.油菜 d.油棕10.对我国农业生产不利的气候特点是()a.雨热同期 b.夏季全国普遍高温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降水年际变化大【课后作业】完成p4页活动1、2、3、4【课后反思】【篇三: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第1课时)教案】《农业》(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农业的重要性;2.读图分析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通过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使学生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重视农业、热爱农业的思想。
【重点与难点】1.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对比归纳、活动练习。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这些诗句分别描述了人们从事的是哪种农业活动?(打渔、耕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让我们走进第二节《农业》去寻找答案吧!二、新课学习(一)农业及其重要性1.农业的特点: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2.主要农业部门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种植业。
畜牧业: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畜牧业。
林业: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林木以及对树胶、树脂等林产品进行采集和加工,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林业。
渔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渔业。
拓展延伸: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等部门。
3.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我们吃的食品、穿的衣服、使用的桌椅等,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活动:了解我国农业的重要性收集相关资料,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农业的重要性。
生产方面:农业可为工业提供木材(造纸)、粮食(酿酒原料、食品工业原料)、棉花(棉纺织原料)、羊毛(毛纺织原料)等。
生活方面吃: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有肉、奶等;林业能提供的食物有水果、木耳等。
穿:用种植业的产品原料制成的衣物有各种纯棉内衣、棉袄等;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毛衣、皮鞋等。
用: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轮胎等。
住:用林业产品可建造房屋。
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
有人说:“这是一个奇迹!”读下图,寻找证据,证明这个说法。
(在四个国家中,我国耕地面积最少,粮食总产量最多,且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为13亿人提供吃、穿、住、行,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4.农业的现状从总体上说我国农业还比较薄弱,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阅读材料: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提供农产品,而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供应以外,还具有养生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修学教育等新功能。
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迅速发展,成为重要产业。
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拉长了产业链条,除了传统的农产品的中间环节外,还包括前期的农业科研、设计等环节,以及后期的农产品加工、存储、运输、营销等环节。
现代农业正从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扩展,构建综合性的现代产业体系,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从业。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1.西部和东部的差异西部和东部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完成表格视频:牧区2.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南北方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北方东北: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华北: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甘蔗华南及海南岛: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一年三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阅读材料:农业与饮食文化我国自古就有“南稻北麦”之说。
南方以米食为主,常将稻米做成饭、粥、米线等;北方以面食为主,常将小麦等做成馍、饼、馒头、面条等。
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偏碱性,水质较硬,高粱、莜面等杂粮不易消化,这些都需要利用粮食酿造的醋来中和、帮助消化。
青稞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作物,青稞制成的糌粑同酥油、茶叶、牛羊肉是藏民饮食“四宝”,能够帮助藏民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
活动读图说出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特征?(农产品的产区有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平原、甘肃新疆、华南,这些地区大部分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而甘肃新疆主要为河谷和绿洲地区)说出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分布状况。
(西部地区农产品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主产区、河套灌区主产区。
)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灌溉水源充足)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不同?(北方: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甜菜、棉花等;南方:水稻、油菜、甘蔗等)举例说明这样规划所依据的自然条件?(北方以小麦为例,南方以水稻为例。
北方降水较少,光照充足,适合喜干旱、光照的小麦生长;南方降水较多,热量充足,适合喜湿热的水稻生长)三、课堂练习1.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农业可分为(d)a.种植业b.渔业c.林业d.以上都是2.右图反映的农业生产部门是(a)a.种植业 b.畜牧业c.渔业d.林业3.下列地区与其农作物熟制的组合正确的是(a)a.华北平原两年三熟b.东北平原一年两熟c.关中平原一年一熟d.海南岛一年两熟4.下列哪个地区不是我国林业的主要分布区(c)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5.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b)a.我国地域辽阔、农业地区分布不明显b.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c.我国西部地区以林业为主,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d.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以长江为界,南北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等方面差异较大四、课堂小结我们学了什么?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五、作业布置1.举例说明我国农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