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

合集下载

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校企合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校企合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下简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内涵及原则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具备生产条件并开展生产活动的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同时具备生产和实训教学功能,以开展实践教学、在真实环境中、真实的岗位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模式为,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或捐助)设备及其它软性实训资源,学校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同时企业利用实训基地进行合法生产经营活动。

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遵循满足专业技能培养需要的原则。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内容、实训设备及规模应与专业技能培养相一致,不应单纯进行商业性生产经营.4、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遵循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合作企业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的商业性生产经营活动,若存在较大经济利润,学校应收取水电等费用,以及参与利润分成并将分成纳入学校技术服务收入.5、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遵循合法、依规经营的原则。

合作企业一般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校企双方应具备项目合作的硬件或软件实力。

不宜引进的合作项目范围:拟引进的合作项目中含有国家或行业协会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工艺、技术;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形。

6、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合作年限一般为五年,五年后根据合作情况可以续签合作协议五年.第三条适用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各二级学院与国(境)内、外的企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第二章职责第四条产学研与实训中心负责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1、开展有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政策与理论研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和评估标准。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范本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范本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范本一、总则1.本管理办法旨在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的场所,学生在基地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实际技能。

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应遵循实践教学的原则,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实训的效果。

二、基地建设和配备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建设,配备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设备、仪器和工具。

2.基地应设立实训管理员,并负责实训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实训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3.根据学科特点,在实训基地内设置不同的实训场所,以便学生根据不同的实践需要进行操作。

三、实训内容和计划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置应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实训内容应与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2.基地应制定每学期的实训计划,明确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时间和实训方法。

3.实训计划应提前公布给学生和相关教师,以便学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和学习。

四、实训指导和安全管理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配备专业教师或实训导师进行指导,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2.教师或实训导师应对实训过程进行监管,确保实训操作符合规范和安全要求。

3.基地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五、实训评价和成果展示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对学生的实训过程和实训成果进行评价,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包括实训报告、实训成果展示等。

2.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提供改进的机会。

3.基地应组织学生进行实训成果展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成果。

六、学生管理和守则1.学生在实训基地内应服从教师或实训导师的指导和管理,保持良好的纪律和工作态度。

2.学生应遵守实训基地的安全规范,正确使用实训设备和工具,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给实训管理员或相关教师。

实践性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实践性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实践性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为了加强对我校教师实践性教学工作量计算的统一管理,特作出以下规定。

一、实践性教学工作量(一)实践性教学工作量包括:指导学生校内外实训(实验)、实习,批改实训(实验)、实习报告,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项目)、论文,对学生实训(实验)、实习活动的考核、评定等工作的工作量。

(二)教师实践性教学工作量以经核实的实际教学工作量为准。

二、实践性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校内实训(实验)1 .实训(实验)课实训(实验)课包括备课、实训(实验)准备、讲课、指导实训(实验)或上机、批改实训(实验)报告、评定实训(实验)成绩,以及与实训(实验)课程直接相关的工作,原则上实训(实验)课按一个行政班进行授课。

(1)行政班整班教学的实训(实验)课教学工作量系数为1.0。

(2)凡需分组的实训(实验)课,须由任课教师提出书面申请。

在原有课时基础上,须分组增加课时完成实训的,一个行政班原则上只分二个组。

分组后,超过20人(含),实训(实验)教学工作量系数为10;10(含)79人,实训(实验)教学工作量系数为0.8;10人以下,实训(实验)教学工作量系数为0.6。

2 .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校企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联合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生产活动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

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内开展生产性实训每人每天计3.6课时(原则上一名教师指导15-20名学生)。

(二)校外实习(实训)校外实习(实训)包括联系实习(实训)、制定实习(实训)计划、现场指导和批阅实习报告、成绩评定、实习(实训)总结等环节。

校外实习(实训)须由任课教师填写申报表。

1 .在校外的参观、认知性的实习、市场调查以及社会调查:带队教师一天按每人每天计3.2课时(原则上15-20名学生派一名带队教师)。

2 .野外实习、户外写生、采风:带队教师按每人每天计3.2课时(原则上15-20名学生派一名带队教师)。

3 .顶岗实习,采取集中和分散实习两种方式:(1)校外集中实习是指学生集中(10人以上,含10人)在校外同一地点实习,原则上一名教师指导15-20名学生。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范本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范本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规范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在学校内设立的针对某一专业或能力的实际工作环境,通过实训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场所。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设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学校或单位,以及使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活动的师生。

第二章设立与管理第四条学校或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特点,确定设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需求、规模和定位,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学校或单位应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工具,保证实训活动的进行。

第六条学校或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负责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严禁擅自借用或挪作他用。

第七条学校或单位应制定详细的使用规定和管理制度,明确实训基地的使用权限、开放时间、安全保障、设备维护等内容,并向使用者进行宣传和培训。

第三章师生培训第八条学校或单位应定期开展针对教师和学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用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和学生的操作技能。

第九条学校或单位应制定实训教师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知识培训、教学方法培训、实验技术培训等,提高实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第十条学生应通过校内的预备实训和岗前培训,全面了解实训基地的使用规定和管理制度,熟悉实际工作环境,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第四章实训活动第十一条学校或单位应根据实训基地的功能和特点,制定具体的实训活动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十二条学校或单位应配备专业的实训教师和实习导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并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第十三条学校或单位应组织实训教师和实习导师进行定期的评估和交流,不断改进实训方法和内容,提高实训质量和效果。

第十四条学校或单位应建立实训活动档案和学生评估体系,记录学生的实训经历和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实训过程中的问题。

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

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考核评价方案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校内生产性实训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为了使我校校内生产性实训效果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专业实训室(车间)生产性实训评价方案:一、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实施要求1.每个实训项目、任务的技能训练要标准明确、实施落实。

2.专业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实训室(车间)中采用“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训、做、评一体的教学模式。

3.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实践教学,要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

4.检查学生实训、生产性实训报告,综合评价要良好。

5.每个实训项目、任务的考核要严格执行,并有记载。

6.考核、测试学生基本技术技能,多数学生要达到合格标准。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考核标准(分项目考核和综合考核)(一)考核形式与方法1.以岗位所要求的综合性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考核项目,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2.生产性实训的考核主要由专业部和专业课教师联合进行,考核项目中专业技能占40%,职业素质占40%,学生生产性实训报告占20%。

3.考核最终成绩按100分制计分。

(二)考核内容与要求1.专业能力。

是指学生未来从事某一特定职业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具体考核指标包括独立解决问题的情况、完成任务质量与数量的情况、安全意识、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等。

2.职业素养。

是指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规范。

具体的考核指标主要有工作态度(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等)、工作道德(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和企业制度、节约意识、保密意识等)、责任(实习过程中爱护实习设备及工具、车间卫生打扫、实习设备保养等)、遵守(遵守实习时间、尊重他人、服从实训老师或现场负责人指挥和管理)等。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提高实训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实训机会,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场所。

第三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知识产权。

第四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由学校根据实训需要设立,包括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管理流程等。

第五条学校应当制定实训基地的管理规定,明确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管理要求和实训项目等内容。

第六条学校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实训基地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实训活动的质量和安全。

第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实训基地的宣传机制,广泛宣传实训基地的资源、设备和特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八条学校应当与实训基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资源和设备,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实训环境。

第九条学校应当定期评估实训基地的管理效果,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

第十条学校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提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

第二章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第十一条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应当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

第十二条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三条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设备和仪器,为学生进行实训活动和科研实验提供支持。

第十四条实训基地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和实际生产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第十五条实训基地应当与学校的实践教学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实践的场所和资源。

第十六条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和培养就业能力。

第三章实训基地的管理要求第十七条实训基地应当制定详细的实训方案,明确实训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第十八条实训基地应当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知识产权。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明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与任务,为学生实训及教学、科研、生产、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基地内涵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根据专业实际,与行业、企业社会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或者虚拟工作空间内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中,对接专业与岗位,贯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实习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引入企业相关资源,把企业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到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变消耗性实习实训为创造效益的生产性实训,还可面向市场、社会和企业,开展生产、加工、设计、科研、培训等业务。

二、建设目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真实、更有效、更接近于未来实际工作岗位的学习环境和过程,确保专业课程的设置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使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岗位的要求相吻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团队精神,提高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提供平台和途径。

三、基本要求(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要求。

以企业的真实生产任务(产品、项目、流程)为载体,企业、行业标准化操作过程为框架,遵循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系统地设计实训项目体系。

实训内容应以生产性实训为主,实训项目的开发应注重以下方面:基于工作岗位基本能力的实训项目;基于企业真实产品生产的实训项目;基于企业真实业务流程的实训项目;基于企业真实管理流程的实训项目等。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环境要求。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实训基地中的设备配置和布局应尽量贴近企业的真实生产场景,教学环境按照企业生产工序流程设计;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名称、功能、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安全责任等规章制度参照企业规章制度设计。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方法为进一步加强和标准我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明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与任务,为学生实训及教学、科研、生产、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特制定本管理方法。

第一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行业、企业社会相结合,逐步开发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功能,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效劳、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贯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一种校内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引入企业相关资源,不仅可变消耗性实习实训为创造效益的生产性实训,降低实验实习教学本钱,还可通过面向市场、社会和企业,开展生产、加工、设计、科研、培训等业务来创造学校的社会效益,提升学校社会竞争力。

第二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目的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真实、更有效、更接近于未来实际工作岗位的学习环境和过程,确保专业课程的设置符合企业实际工作需要,使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岗位的要求相吻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团队精神,提高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提供平台和途径。

第三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校企共同制定实训课程标准,开发实训工程,编写实训教材等教学文件。

2、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进程表,制定实训教学方案和实施方案。

3、按照实训课程标准与教学方案的要求,组织和实施实训工作。

4、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

5、依据技术开展和岗位需求变化,更新和开发新的实训工程。

6、组织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资格鉴定工作。

7、在保证教学实训任务的前提下,积极面向市场、社会和企业,开展技术效劳和职业培训工作。

第四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根本要求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要求。

以企业的真实生产任务〔产品、工程、流程〕为载体,遵循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系统地设计实训工程体系。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考核办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考核办法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考核办法(试行)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完善毕业生“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以及切实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关规定,同时也为了贯彻我系“旺工淡学、学工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校内实训基地,就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教学计划及专业特点,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顶岗实习是在校生在校间,到专业对口单位进行上岗操作实习。

顶岗实习需要实习单位预留出正式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其实就是用人单位的一名准职工,而不是一名普通的“旁观者”。

对于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由学校和顶岗实习单位进行共同考核并评定成绩。

1.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全面实施顶岗实习,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真正培养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以及综合职业素质高的“双高”人才。

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2.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

通过保证在校生至少有三个月时间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等用人单位开展顶岗实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深化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突破传统的偏重课堂知识讲授、轻视岗位技能训练的做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

3.有利于更好地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促进招生和就业。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更有针对性,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

通过顶岗实习,能够更好的为就业做准备。

校内生产性实训学生守则

校内生产性实训学生守则

校内生产性实训学生守则1.学生在实训期间必须听从实训指导教师的安排与指导,按照实训大纲和实训实施计划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实训任务。

2.进入实训现场,必须自觉维护场内安静、环境整洁,严禁吸烟、进食。

3.严格遵守实训单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树立安全意识,杜绝事故发生,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机器设备。

学生因违反实训纪律和安全规则造成自身伤害的由学生本人负责,造成他人伤害和国家的经济损失,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4.对有统一着装要求和使用劳动用品的实训,应统一着装。

着装应适合于劳动的特点。

不许穿拖鞋、背心、高跟鞋、裙子、披发等进入实训场地。

5.遵守实训现场教学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严禁在实训场所嬉笑打闹、串岗闲逛。

实训时间不要打电话、听耳机,不做与实训无关的事。

6.实训前必须预习指定的内容,明确每次实训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并做好准备工作。

实训中虚心学习,注意听讲,认真观察示范操作,根据实训技术要求和指导教师布置的操作项目和内容,独立完成实训操作(作业)和课后作业(实训日记、报告)。

7.学生不得无故不参加实训,原则上不得请假,遇特殊情况要经指导教师同意系(院)主管主任批准,实训单位备案,否则按旷课处理。

病假必须持有医生的有效证明,并经指导教师同意。

病事假天数超过实训天数1/3以上者,实训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无故旷课天数达总实训天数1/4及以上者,停止实训,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8.实训期间,学生若违反实训纪律和安全操作规则,经教育无效者,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其实训,并报系(院)及有关部门备案,予以处理。

1.学生在实训期间必须听从实训指导教师的安排与指导,按照实训大纲和实训实施计划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实训任务。

2.进入实训现场,必须自觉维护场内安静、环境整洁,严禁吸烟、进食。

3.严格遵守实训单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树立安全意识,杜绝事故发生,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机器设备。

学生因违反实训纪律和安全规则造成自身伤害的由学生本人负责,造成他人伤害和国家的经济损失,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和管理规定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和管理规定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和管理规定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一、总则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院的实践性教学场所,它承担学院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和专业研究及技术开发、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考核、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功能,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重要基地。

为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保障学院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彰显办学特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创新建设机制,校企合作,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使所有开设的专业都能够满足实训要求。

针对学校原有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本着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双方共同自愿的前提下,共同行使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

三、建设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因此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先进性原则。

生产性实训基地要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实训基地的设计和建设的方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实验实训设备要注重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符合科技发展的趋势。

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核心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方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校为提高同学的实践本领和就业竞争力而建立的实践性教学场所。

它的管理方法对于保证明训质量、促进同学成长具有紧要作用。

因此,订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方法,应成为每个高校的必修课。

一、基地建设管理1. 建设标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依照国家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标准进行建设,每个基地必需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2. 推举基地学校要建立基地申请、推举、评估、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审核、评估、推举基地。

二、基地日常管理1. 人员管理学校要针对基地中的管理人员和实习同学,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

其中实习同学应有报到手续、考勤登记、离站手续等管理规定;基地中的管理人员也应实行考核制度,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估。

2. 设施设备的管理学校要严格管理基地的设施设备,对于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要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施设备的完好。

3. 基地安全管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同学进行实习的场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学校需要对基地安全进行特别的管理。

首先,在基地安全方面,学校要明确责任,建立“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以免责任不清。

其次,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使每位同学都有意识地注意安全。

4. 基地质量管理学校要建立基地质量管理制度,重视实训质量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实习效果的评价工作,通过不断改进,提高同学实习率和获得感受。

三、基地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要积极发掘市场资源,与各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为同学供给更好的培训,打造一流的人才培育基地。

1. 建立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推动校企研发项目,开展校企实习、实训和实践等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活动,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2. 高质量定位人才需求学校要依据基地合作企业的进展方向和人才需求,合理布置培训内容,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育模式,培育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3. 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学校要推动校企融合,建立实习、实训、实践联动机制,实现校企双赢。

高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李小娟(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山东济南250357)[摘要]结合我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综合考虑高校基本职能、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政府及其他组织的重要指导作用,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括建设理念与定位、实训条件、实训实施、实训效果、特色与创新5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及30个三级指标。

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等相结合,使评价指标体系细化、系统、操作性强。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习实训[基金项目]2013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3GG11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416(2015)01—0130—04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校加强实践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有效条件。

结合实例研究构建科学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评价体系,以引领高校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不断发展,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的必要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共建方式,学校和企业追求的目标始终存在差异。

学校将基地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重视的是基地的经营和获利情况。

又因为该类实训基地开始建设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在建设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如基地重视经济效益,人才培养重视度不够,这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又如因经验不足,实训基地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化的可推广教学内容;甚至还存在做面子工程现象,实训基地设备较落后,师资力量不强,实训效果不理想。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规范基地的使用和运营,提高实训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学校内部设立的用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训和实践的场所,包括实验室、工作室、车间等。

第三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主体为学校,负责基地的规划、建设、设备、维护和使用等工作。

第四条学校可以根据专业和实训需求设立不同类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并根据实训内容和要求提供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第五条学生在使用实训基地前须参加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范培训,取得相关证书后方可进入基地。

第六条学生在使用实训基地时,必须遵守基地的使用规定和安全操作要求,不得随意调整设备、私自带入外部人员和物品。

第七条学生在使用实训基地时,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和工作室的规定,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第八条实训基地的设备和仪器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

第九条学校应设立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训基地的使用计划、管理制度和经费分配等工作,并定期评估实训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条对于违反实训基地管理规定的学生,学校有权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扣分、停课等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对于故意破坏、盗窃或滥用实训基地设备的学生,学校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并依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学校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解释。

2024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2024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2024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规范实训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各高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使用。

第三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校依据产教融合理念,以校内企业或实验室等形式建立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实训培养环境的实践基地。

第四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统筹规划,明确定位,注重专业特色。

第五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满足实训需求,并保证安全环保。

第六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实训任务、培训计划和安全要求。

第七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八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指导和监督,推动高校实训工作的改进与发展。

第二章建设与管理第九条高校应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责任制,明确基地建设的主体责任。

第十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应符合高校的发展规划和专业发展需求,经过认可和评审后方可建设。

第十一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根据实训任务的需要确定基地的规模和功能,合理配置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训器材。

第十二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负责人,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组织。

第十三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机构或负责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第十四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机构或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实训计划和教学大纲,明确培养目标和内容,及时调整和更新。

第十五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机构或负责人应建立健全实训学生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

第三章实训活动第十六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活动应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产教融合。

第十七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活动应根据专业培养标准和岗位需求,合理设置实训课程和实践项目。

第十八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模版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模版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提高实训基地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高校实训管理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校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实训实习等教育服务的场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实训基地管理应秉承“建设标准化、运行规范化、管理系统化、服务专业化”的原则,确保实训基地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第四条实训基地的管理机构应按照“学校主管部门负责领导、实训中心负责具体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第五条实训基地应按照学校的教学方案和实训计划进行管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实训基地的设置和管理第六条实训基地的设置应根据学校教学和学科特点进行规划,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第七条实训基地的管理机构应定期评估和调整基地的设置,确保基地的设置与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相适应。

第八条实训基地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实施教学所需的场地,确保学生实践操作和应用技能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实训基地应有配备专职辅导员或指导教师,负责实训教学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第十条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基地的巡查和维护,确保基地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实训基地的使用管理第十一条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训之前,应参加相应的培训和考试,取得实训操作能力证书后方可使用。

第十二条实训基地的使用应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和实训方案进行,严禁任意更改实训内容。

第十三条实训基地的使用时间应事先进行预约,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实训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实训基地的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实训活动,不得擅自进入其他实训区域。

第十五条实训基地的使用人员应遵守实训基地的管理规定,保持实训基地的整洁和安全。

第四章实训基地的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实训设备和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十七条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实训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校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而建立的特殊实践教学场所。

为了规范和管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基地建设和组织管理1. 基地建设(1)基地应符合相关教学实践要求,满足学生专业实训的需要。

(2)基地的设备和设施应保持良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3)基地应具备必要的安全措施和救护设施。

2. 基地管理(1)设立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

(2)委员会成员包括基地负责人、相关学院教务负责人、实训指导教师等。

(3)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基地工作计划和管理要求。

(4)基地负责人应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和学生实训的安排。

二、学生实训管理1. 实训项目设置(1)根据专业要求和学生需求,基地负责人确定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

(2)实训项目应具备一定的难度和专业性,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志愿报名(1)学生在每学期开始前,根据基地公布的实训项目和要求,填写志愿报名表。

(2)基地负责人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和实训项目需求,确定学生实训名单。

3. 实训指导教师分配(1)基地负责人根据实训项目的专业性和学生的专业背景,安排实训指导教师。

(2)实训指导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4. 实训计划制定(1)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实训项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实训计划。

(2)实训计划应包括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和实训时间等方面的内容。

5. 实训过程管理(1)实训指导教师应负责组织学生进行实训活动,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实训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6. 实训成果评估(1)实训项目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实训报告和实践成果。

(2)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分数。

三、基地管理与服务1. 设立基地工作室(1)基地应设立工作室,提供学生实训所需的办公设备和材料。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及教学组织研究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及教学组织研究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及教学组织研究摘要: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校内生产性实训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之举。

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介绍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教学组织,对其他专业和院校具有示范的作用。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组织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独自或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

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必须把教学性和生产性柔和在一起,学生通过在这种环境氛围下的工学结合,全面发展和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团队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组织与纪律观念等职业素质。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世界500强富士康科技集团订单培养SMT学员,将资金和设备引进学校建设生产线;与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与运营数控技术实训中心;今年5月又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简称GE公司)旗下GE智能平台签订了大学计划合作协议,共建GE自动化系统集成实训中心。

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互惠双赢,组织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并形成一定的模式,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案例,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与生产性训的教学组织。

1 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极探索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柳州奋达有限责任公司、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SMT生产基地、数控加工中心、自动化系统集成实训中心等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形成各种生产性实训模式。

就机电技术专业而言,针对专业所面向职业技术领域的特点,建成了订单培养型、企业赞助型、筑巢引凤型、教学性公司模型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学生通过完整工作过程的生产与实训,职业能力获得全面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盛职教中心
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
校内生产性实习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为了使校内生产性实习效果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工学结合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的需求,制定专业实验实训室(车间)生产性实习标准如下:
一、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标准
(一)指导思想和规划标准
1.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车间)建设的指导思想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学校专业实践教学要求。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为中心,以行业职业岗位(群)为标准,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培养途径。

2.实验实训室(车间)的服务面向应准确,要有充分的调研,并经过有企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方案应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建设目标定位准确,设施设备购置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实验实训室(车间)建设规划应与专业的发展方向相适应,根据专业发展制定阶段实施计划和配套措施,校内实训基地设置基本合理,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二)基本功能要求
1.能够较好的完成所承担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

包括: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实训项目,专业人才岗位能力的要求开展职业技术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

2.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安全、操作、管理等),并按照职业环境的实际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3.能承担学历和非学历职业技术技能训练。

4.能承担专业技术技能的鉴定和考核工作。

5.能进行专业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三)组成框架要求
1.校内实训基地由多个能进行操作、训练、实习等实训室组成,总体框架及布局合理,并且有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创意的实践条件。

2.校内实训基地能满足教学要求,具有相应的职业氛围,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和综合性,技术先进程度适应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3.校内实训基地既要面向校内,也能向社会开放。

4.有条件的实训室(车间),按照企业管理的方式,建设相应的运行机制,成立相应的生产管理机构和产品质量检验部门,变教学实习为生产性实习,使消费型实习成为效益型实习。

(四)实践教学指导队伍要求
1.实训室老师由具有相应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能够进行技能实训指导的教师或“双师型”教师担任。

2.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结构要合理,实践教学能力要强。

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含技师以上职称)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
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3.专业和实验实训室应制定有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尤其是对青年教师要实施“传、帮、带”。

4.在实践教师队伍中应有一定比例的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指导教师。

(五)场地与环境要求
1.实验实训室生均面积能满足学生独立操作的教学要求,与职业活动环境接近。

2.实验实训室安全,无危险隐患。

3.实验实训室的通风、照明、控温、控湿等设施完好。

电、水、气管道布置安全、规范。

4.实验实训室环保设施完善,包括废气、废渣、废液以及噪声的处理设施。

5.实训室干净整洁,育人环境良好。

(六)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与经费投入要求
1.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合理,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并能满足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的要求。

2.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维修、保养、更新的经费有稳定的来源和可靠的保证。

二、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管理标准
(一)组织管理机构要求
1.建立系学校—专业—实验实训室三级管理机构,设专人负责。

2.各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3.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检查、监督、调控、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

(二)规章制度要求
1.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和人员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建立健全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实践教学标准,各种资料、设备台账、设备运行记录、操作规程等教学文件齐全,并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3.建立严格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

4.建立严格的实训环境,劳动保护、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等规章制度。

5.建立严格的实训基地评估考核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校内生产性实习项目教学标准
1.校内生产性实习项目应与以对应岗位的能力要求相一致。

2.实习标准应依据岗位职业标准的应知和应会的要求进行制定。

3.实习标准应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地点、实习要求、实习任务及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要求及步骤,考核标准和成绩评定标准。

四、校内生产性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与改革
(一)教学文件要求
1.有完整的专业职业面向分析,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等资料,有明确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目标和需求。

2.实践计划、大纲、教学任务书、实训标准等教学文件规范齐全,执行严格。

3.有实验实训考核和成绩评定标准。

4.有规范的实验实训报告。

(二)教学实施要求
1.每个实训项目、单元、技术技能培训要标准明确、实施落实。

2.每个实训项目、单元、技术技能培训考查、考核要严格执行,并有记载。

3.实训教学指导人员要落实,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

(三)实践教学要求
1.要有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专业课应实施理实一体化,将教室设在实验实训室(车间)采用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形式。

3.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实践教学。

4.抽查学生实训、实习报告,综合评价要良好。

5.抽查测试学生基本技术技能,多数学生要达到合格标准。

6.抽查测试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数学生要达到合格标准。

7.学生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比例要逐年提高。

(四)教学改革要求
1.教学观念领先,改革力度大,不断开发与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相符的新实训项目。

2.结合具体实训项目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实施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3.编写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习实训手册。

五、校内生产性实习考核标准(分项目考核和综合考核)
(一)考核目的
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综合考核学生是否达到岗前培训目标,为下一步进行顶岗实习做好准备。

(二)考核形式与方法
以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性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考核项目,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三)考核内容与要求
1.应知能力
2.应会能力
3.职业素质
4.综合能力
(四)成绩评定标准
六、校内生产性实习评分标准
实习成绩评定标准(参考)
习任务完成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