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创新思维
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研究:研究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定义、特征和发展规律,探讨数学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分析数学创新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教学方法研究: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重视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并研究如何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3. 教材开发研究:针对数学课程的教材编写,设计与改进,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需要。
通过引入创新性的问题、提供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4. 评价体系研究:建立科学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探索师生互评、自我评价等评估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5. 研究实践案例:通过对一些数学创新思维的实践案例的深入研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方法,指导其他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路上,可以从理论研究开始,对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深入探讨,理清其内涵和发展规律。
然后再转向教学方法与教材开发的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材设计,帮助学生培养创
新思维能力。
同时,要进行评价体系的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最后,通过研究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指导。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什么是创新思维呢?简言之,凡是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都可以称为创新性思维。
这种独特的思维常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尖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其原因之一是缺乏创新思维,这与其所受的传统教育是分不开的。
1.我国的传统教育多采用灌注式、填鸭式,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而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也就压抑了学生创新思维。
这么多年来,我国科学家还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2.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围绕考试转,考什么就练什么,将学生的宝贵精力与时间用在这种无用的重复劳动上,可以想象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多少创新能力?所以,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应排除干扰下功夫狠抓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平台。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以抛砖引玉。
(一)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其次,在观察中及时指导,并引导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第三,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以帮助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
在教学圆锥的面积的计算时,我先指导学生动手作一个圆锥模型,然后向学生提问:”这个圆锥的表面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通过观察回答:”底面圆与侧面”。
“那么这个圆锥的表面积该如何计算呢?”学生观察后回答:”底面圆面积与侧面面积的和”。
我继续引导:”底面圆面积好计算,但侧面面积怎么算呢?”多数学生陷入了沉思,这时,一位平时闲不住的学生将他的圆锥模型在桌面上滚来滚去,我提示他说:”你在底面上取一点,将模型滚一圈看看,想象在桌面上留下的痕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其余同学听了也都去试,并通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好象是一个扇形。
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摘要】创新性思维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人们通过这种思维不仅可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实际社会意义的思维。
我们的思考是创设情境设疑启迪问题、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加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注重主体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数学创新性思维是指能主动的、独创地提出新的观点与方法,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它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
而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是个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新发现、新设想及与众不同的方法。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但对学生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创设情境、设疑启迪问题课堂伊始设疑,是最佳的新课导入方法之一。
一节课的头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集中,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强烈的时候,授课开始,教师如果能抓住契机,创造疑境,设置悬念,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
这样,使学生积极投入,自觉参与到课堂的全程活动中。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数学问题情境要想吸引学生,就必须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中挖掘数学因素,引起学生悬念,引发学生思考,使其顺势进入新知的学习。
如,教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认识三角形》时,我抓住中学生追星的现象,针对中学生大都非常喜欢篮球明星姚明的现实,设计了问题情境。
我用多媒体投影给出了姚明的图片,并用文字给出了姚明小档案:身高226cm,体重125kg,臂展221cm,腿长141cm。
提出问题:有人说,姚明步子大,一步能走3米多。
你相信吗?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一提出,马上吸引了学生。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认识了三角形后,你一定能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出理由的。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初中教学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在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活动时,应加强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并运用。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或分析问题时,能打破传统思维禁锢,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对知识进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并保障数学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引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具备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各个行业领域发展的需求,而教育领域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关键场所,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首当其冲的,是积极参与的,更应该是竭尽全力的。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进行了细化,而后将细化后的思维、能力作为基础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展开深入分析,以期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贡献微薄之力。
1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人可以老而益壮,也可以未老先衰,不在于岁数,而在于创造力的大小。
”在任何一个时段,都应当有创新思维,保持创造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创新思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
一方面,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提升数学成绩;另一方面,由创新思维转化成创新能力,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国家来说,教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承上启下阶段,是养成创新思维和具备创新能力的最佳阶段,中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髙国家间的人才竞争力。
2初中数学教学现状2.1教学观念落后观念是行动的首要前提,对于行动方向以及最终的成果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
但从客观角度来看,部分数学教师普遍存在教学观念不足的情况,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学教师在规划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时,并没有为学生保留足够的思考时间,课堂教学依旧侧重于数学知识的讲解,学生仅仅是较为被动地记忆数学知识,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也通常都是以新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主;另一方面,部分数学教师虽然能够正确认识到“以生为本”的重要性,并基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设计教学内容,但在实际规划课堂教学活动时依旧惯于以自身思维方式为主,并没有完全按照学生的视角进行。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于归纳总结规律,而且要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能否在最短时间内适应高中的学习,顺利地跨过这个学习台阶,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及自信,是影响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在高一恰逢集合与函数及性质都是相对抽象的内容,部分学生在这一阶段若不能及时调整跟上,给他们造成的压力将直接影响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故我们考虑在安排衔接教材的教学时,可以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引导学生少走弯路.老师结合内容进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指导,教会他们:听课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作笔记做到记重、疑、难点,记补充内容;复习做到天天有节复习,周周有滚动复习;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后作业、考卷及时订正.若能在这一阶段发现并及时纠正学习中的陋习,给学生一个纠正适应期,才能起到“磨刀不误砍柴时”的作用,对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3教学方法的衔接我们知道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泼的状态;使感知更清晰、观察更细致、思维更深刻、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况且我们的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了解现阶段学生的情况是教师调整教学方法的前提.我们知道:教无定法,我们不能固守某种单一自己熟悉的教法,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后才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法,使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减少磨合期所需的时间.《衔接教程》教学的这个过程为我们了解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是进行衔接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3实践效果自采用《衔接教程》教学将近一学期以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对往届学生,对数学有兴趣的多了,怕数学的少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作业规范等做的好了.总之,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降低初高中数学的学习台阶,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统筹安排的系统工程.要从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方面着想,同时也要考虑到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要从教材,从学生方面想办法,也要从教法、教师方面想办法.我们的尝试与探索是初步的,总结的经验是有限的,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得到更多老师的指导与经验的交流.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福建仙游第二华侨中学郑明忠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发挥自主、着眼创新”已成为教学改革主流.作为一名教师,在培养学生发展智力的同时,首先应该把创新的培养放到突出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就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一些做法:1创设情景、启发求异,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创新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是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地思考问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乐思、好思、善思的催化剂.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求异,引导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和勇于标新立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6例1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是(3,2).对称轴与y 轴平行,且图象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方法一由已知条件,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抛物线过(3,2)、(1,0)、(5,0)三点,从而可设一般式2y ax bx c =++,得到三元一次方程组,再解之.方法二由已知条件,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抛物线过(3,2)、(1,0)、(5,0)三点,也可用两根式,设抛物线为12()()y a x x x x =,其中121,5x x ==代入得(1)(5)y a x x =,再把点(3,2)代入求出a 的值.方法三由于抛物线2y ax bx c =++的顶点是(3,2),又过点(1,0)所以由公式的32b a =,2424ac b a =,0a b c ++=,再解出,,a b c 的值.方法四顶点坐标已知,可设2()y a x h =+k ,其中3,2h k ==,即得2(3)2y a x =,式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a ,再由抛物线过点(1,0),求出a 的值.本题看起来似乎较简单,但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方法,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几种表示法,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广阔.问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适时的帮助,但在没有明确学生解题思路时,不能强行打断,硬将学生的思维发展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开阔学生视野,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广阔性的目的.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培养思维联想性.思维的联想性是指学生由一个问题引起联系,建立联想,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向展开想象,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变化而灵活转换思路,探求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各种正确的想象联想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联想性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想创新,会创新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中的不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如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双向联想、多向联想、纵向联想、横向联想等.例2如图1,矩形ABCD 中,,AB a BC=b =,M 是BC 的中点,DE AM ⊥,垂足为E .求证:2224abDE a b =+.思路1常规方法——证明相似.图1证明∵1/21/2MB BC b ==,∴2222/4MA AB MB a b =+=+.又∵△AED ∽△MBA,∴::DE AB AD MA =,∴AB A DDE MA =22222/44ab ab a b a b==++.思路2突破常规——巧用面积证明如图2连结DM .显然,可得/2A D M A BCD S S =矩形.∴1122AM DE ab =,而224b AM a =+,∴2224ab abDE AM a b ==+.变式1矩形ABCD 中,E 在BC 上,AE =,AD DF AE ⊥于F ,如图3,求证:CE FE =.这道题由上例题的题设“M 是BC 的中点”改为“AE AD =”,从而引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图2图3图4图5思路如图,连结DE ,证△DEC ≌△DEFDAE C M B DA E C MB DAE CFB DACE BMDAC EB7.()HL 可得CE FE =.变式2如图4,矩形ABCD 中,已知DE AC ⊥于E ,且10,4AE CE ==.求:矩形ABCD 的面积.思路如图4,通过相似三角形可求出DE 或AD ,DC 再求出矩形的面积.变式3如图5,矩形ABCD 中,3,AB =BC =6,且2B E EC =.DM AE ⊥于M ,求sin MA D ∠的值.思路如图5,∵MAD BEA ∠=∠,∴sin sin /MAD BEA AB AE ∠=∠=.易得4,5BE AE ==,∴sin 3/5MAD ∠=.综合以上可见,引导学生对课本的例题、习题进行联想、引申、改造,可以得到形式新颖的命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提高思维联想的有效途径.3注重发展学生观察力、分析能力、猜想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一句话:“在你找到第一个蘑菇时继续观察,就能发现一堆蘑菇.”可见,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在一定问题情景下,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结合命题式子的结构特征,相应的图形等进行观察、实验、类比、归纳,从而提出结论或论断,或是对题设和结论整体观察,从特殊性到一般性的猜测判断,从而猜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方法.观察、分析、猜想是学生一种思维的活动,注重发展学生观察力、分析能力、猜想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如下右图在△AB C 中,D 是边BC 的中点,BE 交AD 于点O ,BE 交AC 于点E ,某同学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发现如下事实:(1)当11211AE AC ==+时,有21321AO AD ==+,(2)当113AE ==+时,有22422AOAD ==+,(3)当11413AE AC ==+时,有22523AO AD ==+.进而提出:当11AE AC n=+时,请你根据上述内容猜想,用n 表示AOAD的一般结论,并给出证明.(n 为正整数)这类题往往从同一问题下引出多个结论,通过分析能猜想出多个结论所表示的同一公式,本题中通过(1),(2),(3)的观察、比较、分析,可以猜想:当11AE AC n =+时,有22AO AD n=+成立.证明也按(1)的证法,作辅助线//DF BE 即可.又如:观察下列各式:213121×=+×;2×24222=+×;235323×=+×……,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正整数(1)n n ≥表示出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各等式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大胆猜测、假设,找出能表示等式之间的规律并进行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2((2)2)n n n n +=+.通过以上猜想试题的训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拓宽了学生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猜想能力,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总之,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握知识与创造能力的结合点,从创新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案,营造创新氛围,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O D A C EB 812AC。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探究【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发展对数学教师的要求,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接下来主要探讨一下数学课中培养创新思维的必要性以及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代教育面临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严峻挑战,培养创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学阶段是人一生比较重要的学习阶段,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1.创新思维有助于加大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任务之一,而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这是因为,良好的创新思维能使得学生提出问题,而问题源于情境,情境又能引入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在生活中要有意识的培训自己把学过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将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生活上的应用过程,加大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可以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所谓数学应用意识是指人们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当然数学的应用不仅是解决几个实际问题,应该说数学的应用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可以作为一种语言、可以作为一种思维、可以作为一种策略等等,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展现知识的发生与应用过程,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策略1.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深刻地学习领会创新理念,自己具备创新精神。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深刻领会创新理念,具备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体,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新精神,把教学的重心放到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上。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学数学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领域中,如何培养学生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如何在这一转型时代转变角色呢?新世纪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中重新审视自己,确定自己的角色,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不断开拓创新。
下面笔者就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新型的教育观念实现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富于创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中小学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使学生获得扎实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思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师大多热衷于通过课堂重点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固然对掌握知识,掌握基本运算和常规解题能力的培养有一定效果,但大量重复、机械的模仿练习,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僵化,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要转变这种窒息的教学方式,必须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
1.要调整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性学习的习惯教师应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有些例题可要求学生先不看解答,自己先做,后对照解答,检查自己的做法。
学生往往能得出一些不同的解法和发现一些不能理解的知识,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2.要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能力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求都是注重挖掘数学内容的智力价值,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变化的过程中体验、领悟数学知识的真谛,培养多种数学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摘要: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源头。
创新思维无论在科学研究及发明创造都具有积极意义。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前人的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通过创设情景把握激励创新思维时机、创新兴趣、激发想象促进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主动质疑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除规定了具体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规定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创新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这里笔者谈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教学中,应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索和发现,作出合理的猜想,把有关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理解系统。
因此,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动手和动脑的时间以及思维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我们在进行圆周角的概念教学时,可以先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顶点在圆周上的角就是圆周角吗?”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展开讨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这一概念教学采用了“探索—发现—归纳—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共同探索的教学思想,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
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初中数学的一题多解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文档
初中数学的一题多解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是逻辑性极强的一门学科,从解题开始到得出答案,每一步的过程都需要经过层层的计算和推导,因此,学好数学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学好了一种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
为了培养好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从解题方面着手,强化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和水平,鼓励他们用发散式的思维解决同一道数学题,同时积极配合并解答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与困惑,帮助中学生营造一个活跃轻松的课堂环境,让他们能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收集并处理不同的数学难题.1。
数学是创新教育的基础课程创新是促进一切事物进步发展的前提条件,创新教育是在新课改的标准下培养学生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式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一般基于多种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这种可检验中学生是否具有综合学习的能力。
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对他们的学习意识、学习精神、学习思维以及学习技巧和方法这几个方面.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同时也是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最好的时期,这些为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能够让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数学作为一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并且作为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逻辑性极强的基础课程,在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因此,我们要在对中学生教授数学课程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最关键的位置,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以及新课标改革的需要。
除此之外,在整体的中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一题多解的教学模式作为切入点,通过培养学生强化一题多解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
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1 注重选题与课堂气氛。
一题多解的数学题可以培养中学生用发散式的思维解决问题,教师应在教学之初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学题,这些数学题既要包括大部分知识点,而且难度不能太高或太低,否则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或让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因此教师在选择题型方面要十分仔细,尽可能的通过选题激发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智力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并为中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一、深挖教材创新素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要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
教师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关键是在新课导入阶段设置一些能使学生产生渴望和求知欲的悬念,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二、把握创新思维特点创新思维最本质的特征是求异性,求异的实质在于创新。
创新思维是指在认识过程中着力挖掘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性与本质间的不一致性。
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其特点是积极性、求异性、发散性、独特性。
包括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丰富的创造想象,敏锐的直觉思维、灵活的发散思维等。
一个人创造性人才必须善于多向思维。
创新思维又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大类型。
求同思维有利于掌握知识和规律,是求异思维的基础,是发展求异思维的前提,而求异思维则有利于提出多种设想,富有创造性,靠求同思维加以科学验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可让学生用纸板画一个三角形,然后拼图、演示、观察得出:三角形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是一个平角,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也可用量角器量出三个内角并求出其和也可得出同一结论。
接着教师指出,拼图和量角器量不仅可能出现误差,而且不一定具有一般性,因而要得出这一结论还需通过严格证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启示我们,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内驱力,将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激发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
激发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导语: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很多中学生对数学常常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一、培养问题意识数学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因此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他们数学创新思维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例如,给学生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分析并找出解决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
二、引导探索性学习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然后做题。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相反,引导探索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数学问题或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和解决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学生能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数学创新思维。
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了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数学实验室、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教学方式。
这些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例如数学模拟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四、鼓励团队合作数学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备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激发彼此的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数学竞赛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五、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创新思维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数学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如何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
通过培养数学思维,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摘要: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从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质疑意识,学会提问;大胆尝试、猜想、发展思维的独创性;将课堂教学、数学学科教学、教学过程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实施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是跨世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教师对思维过程的展开,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不能。
数学的认识活动是理性活动,数学思维来自本人的心理运算和对运算的抽象理解,无法靠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来代替。
只有敢于猜想、大胆假设,才能促进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促使思维打破常规,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数学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点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不同于一般思维的是它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建立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
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活动的核心成分。
数学创造思维具有创新思维的独创性、突破性、针对性、灵活性、综合性等特点,也体现了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数学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可以理解为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思维过程。
通俗地说,凡是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思维活动,都可以称为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独特的思维常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很能力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创造意识数学,相对其他课程教学内容抽象、形式枯燥、逻辑推理严谨,致使普通中学的好多学生感到乏味、厌倦。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对当前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不足,本研究将通过分析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以及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等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提出建议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将对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潜力。
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其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研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对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寻找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旨在为数学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为提高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较于传统的直接传授知识,启发式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者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发掘和探索。
在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发散性的思维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归纳、假设、从反证法等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会通过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创新思维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实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借鉴他人的思路、听取他人的建议,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在合作中,学生还可以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注重实践与应用创新思维需要在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提升。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或者是结合实际情境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数学建模、数学竞赛等活动中,让学生在实际的竞争中去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或者是设计一些自主选择的作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思考、去探索。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敢于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反思和总结。
只有在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后,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开展创新思维。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分析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通过引入实践性、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教学方法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思维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之一。
然而,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被灌输大量的知识和公式,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了数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不足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讲授知识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下降,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潜力的发挥[1]。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变革的社会中,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一)实践性教学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生动、有趣和互动的学习环境。
通过观察、实践和分享,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的成功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2]。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索,给学生展示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例子,比如桌子、书本等。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数学是一门需要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学科,而创新思维是数学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
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够发现、寻求新颖和不同视角的思想,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成绩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理解创新思维二、三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1、启发性问题引导式启发性问题指的是那些刺激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建立联系、引出新知识和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类问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寻求问题背后的联系,探究问题的本质。
提供启发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拓展数学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比如,教师可以出示一道题目:已知n(x+y)=54,m(x-y)=90,求x、y的值。
然后,引导学生从以下不同角度思考:(1)请解释x、y在题目中的含义。
(2)该式子是否有多解?如果是,请计算其解。
通过引导学生寻找问题背后的联系以及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发掘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团队合作式团队合作式是通过小组学习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组内,同学们可以相互思考,互相帮助,提高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互相竞争的过程中激励彼此。
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重新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达成更好的解决方案。
比如,教师可以出示一道团队讨论题目:已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一个等差数列的某两项之积,求这个等差数列。
在小组内,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尝试不同的思路或方法,激发彼此的思考,形成多元思维,思路的多样性、丰富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增大了解题的因素。
3、案例分析式案例分析式是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将学习与实际问题解决紧密相连,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了解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概念创新思维是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时能够跳出传统的框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新颖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应用已有知识的能力。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在思维方式上有改变,才能对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创新思维方面的训练应该从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始。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于传统解题方法的解决途径。
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尝试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勇气。
2.创设探究性学习环境探究性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和实验,并引导他们总结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更多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有多种解题方法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时,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描绘图像,如数学建模、动态几何软件等。
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仅可以巩固所学内容,还能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竞赛参加数学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竞赛中,学生需要思维灵活、解题方法独特,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初中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期,而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其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努力.一、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分析1.把创新知识融入教学中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现有的考试制度的存在,所以抑制了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口号虽多,但几乎都还是教学的附属品,容易造成一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内容固化,这时候无论用何种方式都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学生只学会机械记忆所学知识.2.教师在教学中难以顾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仍运用传统的讲解和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而经常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了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而是固有的思维影响,使得他们没能在课堂教学中执行.3.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当今,小学一直在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因而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并不突出.由于各个地方的小学教学水平存在差异,造成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这些状况的存在,都使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存在诸多困难.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手段第一,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能仅讲授教科书的方法和理论,要对已有的解题方法进行突破和创新,进而找到更简便的解题方法.第二,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讲解“轴对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采取下列方法:第一步,提出问题:在河边修建水利调配站,分别向甲、乙两地送水,问调配站应该建在河边何处,使得通向两地的水管长度最短?第二步,建立一个可变的数学模型.第三步,让学生根据要求设计模型,引出矛盾和问题.第四步,教师讲解该节的新知识点.第五步,让学生重新设计数学模型.2.保持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其在思考问题时不陷入思维定式,更容易实现创新.但思维的灵活性是非常难保持的.在平时课堂学习中,学生在思维与解题中有“法”可循,这会造成学生在思索时趋向思维思维定式,忽略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进而受一些方法的影响,最终形成思维定式,使得思维缺少灵活性.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思维灵活性.例如,在解决与梯形有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辅助线,得到多种解题方法.具体操作有:(1)通过延长梯形的两腰,使延长线相交于一点;(2)平移该梯形的一腰;(3)作出梯形的高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适合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慢慢地释放自己思维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解题方法.3.学生思维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实现比较大的知识创新,对初中生而言相对困难.因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时,教师不能对其苛求过多,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创新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以此用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实例时,可以把日光成影融汇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一边动手测量,一边思考成影条件.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形成整体性认识.又如,在讲授正方形应用时,教师可以引入下列方法供学生思考:1.要在正方形的花园中建造小路,使得小路把花园分成等面积的两部分,分法有几种?2.若改为修建两条相交的小路,使这两条小路把花园分成等面积的四部分,又该如何分?3.问题2中的两条相交小路的长度有何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拉近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距离.还可让学生自主提问并自行解答,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三、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材实际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注意使学生认识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尽量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技能得到提升.参考文献[1]黎武.浅析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2012(1) .[2]李明辉.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0(2).[3]叶志杰. 初中数学课堂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新课程学习,2012(2) .(责任编辑黄春香)。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1. 引言1.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如何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未来人才。
下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深入开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
1.2 创新思维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同时发挥的学科,创新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创新思维,学生可以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数学问题并非只有一种解决方法,而是可以通过多种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死记硬背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有发展潜力的未来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2. 正文2.1 认识创新思维认识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一步。
创新思维是指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它包括对问题的全面思考、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认识创新思维意味着要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尝试新的解决方法,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一、前言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重的学科,而初中数学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依靠自己的智慧,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联想、想象和创造的一种思维过程。
在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能够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
创造性思维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在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下,学生会对数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
创造性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两个方面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 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实验和探索规律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提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
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数学与创新思维学生的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
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由于高中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也都有所区别,所以,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的可以概括为:1.数学思维的肤浅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由此而产生的后果:(1)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去思考问题,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缺乏沿着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往往善于处理一些直观的或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过程去分析解决。
2.数学思维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
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学生不知道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方法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对一些问题中的结论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缺乏对自我思维进程的调控,从而造成障碍。
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基础好的同学都不大会做(主要反映写不清楚),我就动员学生看书,在函数这一章节中找相关的内容看,待看完奇、偶函数、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图象对称性之后,学生也就能较顺利的解决这一问题了。
3.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由于高中学生已经有相当丰富的解题经验,因此,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
如刚学立体几何时,一提到两直线垂直,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两直线必相交,从而造成错误的认识。
由此可见,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突破1.在高中数学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灶,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那个公式,模仿那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
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
如:设x2+y2=25,求u=的取值范围。
若采用常规的解题思路,μ的取值范围不大容易求,但适当对u进行变形:转而构造几何图形容易求得u∈[6,6],这里对u的适当变形实际上是数学的转换意识在起作用。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加强数学意识的教学,如“因果转化意识”“类比转化意识”等的教学,才能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得心应手、从容作答。
所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是突破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
3.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应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而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包括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后,学生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常忽视定义域问题,为此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判断函数?在区间[2―6,2a]上的奇偶性。
不少学生由f(―x)=―f(x)立即得到f(x)为奇函数。
教师设问:①区间[2―6,2a]有什么意义?②y=x2一定是偶函数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意识到函数?只有在a=2或a=1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时才是奇函数。
使学生暴露观点的方法很多。
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谈心的方法,可以用精心设计的诊断性题目,事先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要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即待所有学生的观点充分暴露后,再提出矛盾,以免暴露不完全,解决不彻底。
有时也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疑难问题引人深思,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
而且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
当然,为了消除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只会“按部就班”的倾向,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方法,不满足于用常规方法取得正确答案,而是多尝试、探索最简单、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也是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学数学与创新思维陶红敏(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摘要】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创新教育与学习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
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我们有义务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科学史家指出:数学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在地理位置总是相吻合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曾是当之无愧的数学中心;到17世纪数学中心转移到英国,产业革命既带来了英国的经济发展,也造就了近代科学的代表——牛顿学派;通过18世纪法国大革命,法国数学取代英国而雄踞欧洲之首,一直保持到19世纪中期;随着德国资产阶级统一运动的完成,德国数学起而夺魁,哥廷根学派赫赫有名;20世纪前苏联经济的壮大,莫斯科数学派影响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跃踞世界数学强国的地位。
正因为数学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文化价值,数学历史的成为一般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古今中外惟一的学时最多的公共必修课程。
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是跨世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教师对思维过程的展开,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不能。
数学的认识活动是理性活动,数学思维来自本人的心理运算和对运算的抽象理解,无法靠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来代替。
而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发现知识,就必然会经历一定的组织或转换嵌进知识结构的某种模式。
才能完善和反现某认知结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
因此独立思考是发展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需要,同时也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和意志品德的养成关系到今后能否成才。
只有敢于猜想、大胆假设,才能促进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促使思维打破常规,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很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因此,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首要条件。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敬业精神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克服认知上的偏差,并且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素质,从而使自身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意识众所周知,数学相对其他课程教学内容抽象、形式枯燥、逻辑推理严谨,致使普通中学的好多学生感到乏味、厌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之中,把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而终身学习;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学习行为;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控制动机水平;要妥善进行奖罚,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鼓励比批评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赞科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兴趣可以产生学习的动机,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可以说,在数学教育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这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
有了兴趣,才有了探究的动力;只有思维活跃,才可能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最常用的是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创设的难度要适当,应使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才能激起学习兴趣,形成所谓“愤悱”状态,使思维活跃起来。
为了构造合适的问题情景,就要发现和紧扣学生的认识冲突。
认识冲突常常表现为日常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矛盾。
例如,某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凸多边形的外角和时,他先在黑板上画几个凸多边形,让学生考虑,一开始差不多都认为外角和是随着边数的增加而增加的,但科学的结论,它却是一个恒值,由此产生的惊奇,就成了学生探究的动力。
适合的问题情景能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获取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四、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这样可以使学生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实验、猜想、验证、引导学生寻求正确方法,围绕该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同层次的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巡回分类指导,教师有选择地参与各组讨论,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