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14)
第三章建设条件 (28)
第四章规划容与建设方案 (34)
第五章项目实施计划与招投标 (53)
第六章环境影响、劳动安全与消防 (53)
第七章节能分析 (57)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62)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
第十章财务评价 (68)
第十一章风险分析 (76)
第十二章问题与建议 (79)
第一章概述
现代物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一种新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现代物流的核心就是突出资源整合的思想,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将分散在不同区域和部门的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报关、货运代理、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资源,按供应链理论整合为一个无缝的物流系统,根据客户的需求,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将正确的货物交到正确的人手中,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
现代物流业作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作业的复合型产业,已成为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基础性支撑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导性产业。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承办单位:物流开发有限公司
法定地址:开发区
法定代表人:
经济性质:民营企业
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
经营围:物流园区开发、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不得经营,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企业概况:物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门从事物流中心建设以及仓储、运输与第三方物流开发与管理的民营企业。
1.1.3编制依据
(1)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2)《**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
(3)冀政函(2006)41号《省现代物流业2010年发展规划》(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其它相关资料
1.1.4项目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大**工业组团日益茁壮,钢铁生产加工、金属玻璃家具、玻璃、板材、服装、塑料、食品、化工、印刷九大行业齐头并进,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薄壁管生产基地和钢木家具生产基地。
由于**本身并不具备资源优势,需要强大的物流平台作为支撑,服务于供应领域和产品销售领域,从而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但现在**市物流市场杂乱无序、服务单一、层次较低,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组团,根本不能满足当地产业的物流需求,亟需通过整合提升现有资源及物流企业招商来提升物流产业层
次,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物流的规化、产业化发展将成为**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两高一低”现状,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
**周边路网建设的日趋完善,“五横一纵”的高速网络已经建成,**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到质的提升,建立辐射全国的物流节点平台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十一五”规划中,**市明确提出了“以建设物流园区和扶持现代物流企业为重点,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逐步把**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以**和市区为核心,加快建设综合性和集散枢纽两种类型的物流园区,形成快捷有效的物流运作体系,形成完善的商品集散、商品中转、商品配送、货运代理、保税加工、信息服务、物流咨询、商品展示、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
”
在这种背景下,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保障“大**”战略的稳步推进,迈出物流产业化发展第一步,经市政府批准,由**物流开发有限公司筹建**国际物流中心项目。
**物流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市华玺建设工程开展**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就物流中心工程的建设容、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等开展分析研究。
编制单位抽调专业人员组成项目组,深入现场进行实地研究,并与**市政府、**市建设局及其相关部门就物流中心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方案、资金筹措方式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走访了当地的物流企业和关联企业,广泛收集了各方面资料。
经过外业和业紧地调查研究,项目组编制完成了《**国际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1.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省市政府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可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以扩大消费为特点的增长方式的科学转变。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颁布以后,2006年3月十届人大在已批准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正式将现代物流业列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同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1993-2005年中国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见表1-1、表1-2
表1-1 物流业对GDP的拉动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第22期74页表1-2 国生产总值与社会物流总额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第22期75页2006年4月省人民政府以冀政函41号文件正式颁布了《省现代物流业2010年发展规划》,规划明确鼓励依托产业优势的各类专业物流中心建设。
2、本项目的建设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物流企业已充分认识到物流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与此同时,相关的工业生产部门、贸和外贸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信息化主管部门都加大了发展现代物流的工作力度,指导所属企业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顺应了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于优化**物流资源,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提
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都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 、本项目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物流通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完全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和控制,企业基本上没有自主经营的空间,导致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大而全”,“小而全”,各环节相互分离,社会库存量大,物资周转缓慢、资金占用较多,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改革开放后,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根据社会和用户需要,将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使运输,仓储、整理、加工、配送等环节有机结合,高效运作的现代物流观念和管理方式及技术开始进入我国。
在二十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转型,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整个生产、运输、流通和消费发生了深刻变革,国市场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各类物流企业。
近几年,民营、合资和外商独资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陆续进入市场,不仅在企业数量上有较多增加,而且在运营质量上更有一个层次的提高,即有了“现代物流”的涵。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向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4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目前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经济的导入,要求物流业发展跟上步伐。
(2)以批量进货、大量销售为特征的超级市场的兴起以及连锁经营的发展,零售规模不断扩大,对物流提出了大批量、多品种进货的要求。
为得到比较优厚的进货条件,降低
进货价格,提高与大型连锁企业的竞争力,大量中小零售企业将通过自由连锁等形式,组成共同进货组织,实施从厂家直接进货的变革,对中转基地有较大需求。
(3)高附加值产品的日益增加,要求物流提供更细致的服务,提高物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迅速性。
产品的多品种化和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将导致产生多品种、小批量的物流;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将使企业更加重视在物流环节上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削减人工成本。
(4)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由于POS系统的应用,将导致越来越多的零售店对库存实行极为细致的“单品管理”,实行多品种、小批量库存,从而要求中转批发环节增加送货的次数和品种,减少每次的送货批量。
本项目建设可满足商业竞争对即时配送的需要。
5、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优化当地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现代物流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创造利润的第三重要源泉,也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经济发达国家和部分经济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现代物流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6、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
物流中心的建设将有利于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可为现有工商企业节约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入,降低流动费用和管理费用,提高流通效率,为工商企业发展提供支持;(2)有利于规市场经济秩序。
由于采购、加工、销售的信息化管理,在供应链的有效控制下,各个程序透
明有序,可把住流通环节的各个关口,杜绝假冒伪劣进入正常的流通环节,规市场经济秩序;(3)可以促使新兴产业的形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4)可重新调整城市布局,使之更加合理,扩大城市经济规模,强化中心城市的影响力。
同时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集约的物流配送货车替代非专业、分散的配送车辆;(5)作为新兴的服务业,还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交通运输,产品加工配送、仓储、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以产品流通为龙头的运输、加工、配送产业。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市迫切需要建设现代化、规化的物流中心,通过广泛吸引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投资,加快当地钢铁、金属加工、玻璃、板材、家具制造业的发展,丰富当地商品的种类,促进产业升级,物流中心建设将为该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2 项目概况
1.2.1项目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
(1)项目的地理位置
中心场地规划围西起廊大路,东到中学路,南靠霸公路,北邻锦华路,总规划面积74.2ha,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预留建设用地,符合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项目的区位优势
**市地处省冀中平原东部,位于北京市、天津市、市三角地带中心,属环京津、环渤海城市群。
**国际物流中心北距60公里、北京100公里,东临天津35公里,西距110公里,均在一小时经济圈之,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在项目周边,高速路网发达,共有“五纵一横”六条道路,五纵分别为石高速、京珠高速、大广高速、廊沧高速、京沪高速,而横向的保津高速贯穿这五条高速,形成了辐射全国各地的道路网络,**国际物流中心就坐落在保津高速**出口处。
图1-1 **镇区位示意图
1.2.2 项目的定位和主要功能
(1)项目的定位
**国际物流中心以“凭借大优势,发展大物流、促进大流通、成就大繁荣”为发展目标,遵循“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灵活调整、适度超前”的战略原则,在立足本地产业服务的基础上,着眼打造全国物流中枢结点,建设综合型信息化、国际化的物流基地,重现**当年水旱码头的繁荣盛况。
(2)项目的主要功能
**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运输、配送、仓储、保税加工、商贸、展示、汽配、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物流培训、物流方案设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平台。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2.1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2.1.1区位环境
**市地处省冀中平原东部,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属环京津、环渤海城市群。
北距首都北京80公里,东临海港城市天津70公里,西距古城65公里,幅员面积784平方公里,辖7镇5乡、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两个办事处,383个行政村(街),总人口56万。
**镇隶属**市,现辖39个行政街村,常住人口8.7万人,其中城镇居民3.4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9%;流动人口5万余人,镇域面积104.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6平方公里。
**镇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京、津、保三角中心,东距天津35公里,北距60公里,北京120公里,西距130公里。
112国道毗邻**,省级廊大公路南北向贯穿全镇,保津高速公路在**设有出口,距津霸铁路货站13公里,交通便捷。
**国际物流中心毗邻**,北距60公里、北京100公里,东临天津35公里,西距110公里,均在一小时经济圈之,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在项目周边,高速路网发达,共有“五纵一横”六条道路,五纵分别为石高速、京珠高速、大广高速、廊沧高速、京沪高速,而横向的保津高速贯穿这五条高速,形成了辐射全国各地的道路网络,**国际物流中心就坐落在保津高速**出口处。
2.1.2经济发展水平
**市民营企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批社队企业应运而生。
由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企业摊数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在经历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兴起阶段后,到1985年逐步发展壮大的乡镇企业总收入达5亿元,居全省第一位。
省第一个亿元村、亿元稹都诞生在**。
1992年、1993年我市连续两年居省“十强”第四位,1993年被命名为全国明星县市,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5年跨入全省首批小康县市行列,2000年被评为全省“九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较好的十个县(市)之一,重返省“十强”行列,2003年被评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市)。
**市2007年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6.05亿元,增长54.8%,增速居第一;占GDP比重达到10%,提高1.7个百分点。
GDP完成160.3亿元,增长19.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增长35%。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2倍。
作为**经济主要支撑的**镇拥有工商企业5400多家,形成了钢铁生产加工、金属玻璃家具、玻璃、板材、服装、塑料、食品、化工、印刷等九大行业,其中钢铁生产加工和金属玻璃家具已成为全镇主导行业。
**镇是全国最大的薄壁管生产基地,年产量已达550万吨,建成了以前进钢铁为龙头的炼钢、热轧、冷轧、制管生产及改制的重要生产基地,全镇钢铁深加工能力占省的六分之一;**镇是全国最具规模的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基地,金属玻璃家具产业经过了20年的奋斗历程,家具企业已达1300家,年产值48亿元,利润达2。
3亿元,年产金属玻璃家具3000万(台)套,产品涉及10余类、数万种规格、3400余个品种,行销31个
省市自治区及美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欧盟等25个国家和地区。
2.1.3产业环境分析
(1)主要行业规模和物流量(2005年)
**镇自八十年代发展乡镇企业以来,依托天津的技术,人才优势,目前已拥有各类企业5400家,其中,以钢木家具为终端产品的钢木金属家具业有各类企业1300家。
2005年生产总值1600亿元,比2000年增长3.2倍,财政收入3亿元,比2000年长4.43倍。
2000年—2005年**镇经济年增长率为30%,是全国平均增速的3倍多。
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和行业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拉动了物流的需求,**的发展亟待物流的提高。
①现有产业物流需求
钢木家具业:年产3000万台套,年产值51亿元,产品物流量600万吨。
钢铁与制管企业:120家,年产值90亿元,2005年产量550万吨,随着东升,会兴,三利等规模较大加工企业的兴建投产,冷轧板带产量可达650万吨以上,热轧板带可达750万吨以上。
玻璃制造加工业:28家,年产值7亿元。
产品物流量7万吨。
木板材,石板材加工业:155家,产品物流量约10万吨。
上述以家俱为中心的产业,全年产值为150亿元左右,占**镇生产总值的94%。
**镇主要生产企业情况见表2-1。
表2-1**镇主要生产企业情况
②新上项目新增物流量
2006年,**镇共确定重点建设项目31个,预计总投资61.8亿元,其新开工和续建项目18个,计划开工项目13个,2006年投产和完工项目22个。
其中包括亿元以上项目18个,可完成投资54.47亿元。
按重化工,家具,板材业分类计算,预计每年新增产成品物流量500万吨以上。
③**镇全年物流量预测
通上以上分析,2007年**镇以家具,板材,金属加工,玻璃等行业为主的物流量预测为2500万吨左右,按年增长15%计算,2010年**全年物流量为3800万吨左右。
2.2 推动物流需求增长的因素分析
在和平发展的方针指导下,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增长,因此带
动物流需求也大幅增长。
除此之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建设以及以消费需求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为物流需求增长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2.2.1 国民经济增长是物流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在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省年增长率预设为11%,**市将在15%左右。
由于**初级加工品较多,产业集中度高,产品幅射面积广,所以对物流需求较高。
2.2.2 对外贸易的拉动作用
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已70%,因此对国际物流产生了持续的需求。
省外贸进出口额已从80年代的10亿美元左右上升到2005年的100亿美元以上。
随着**对外出口的增加,对国际物流的需求将日益迫切。
2.2.3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和商贸业将打破区域限制,实行资源的优化整合,将促使**的物流经营向全国发展。
2.2.4 城市化建设将促生物流产业二元化结构
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随着中小城市的增多,现代物流业将向中小城市延伸物流节点,并出现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同时发展物流业的二元化结构。
2.2.5 消费升级的带动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消费能力将大大提高,2005年我省城乡人均消费增长上升5-8%,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向着高、精、时尚的方向发展,必然带动物流业的发展。
特别是信用卡、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配送的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2.3 市场现状
2.3.1 **物流企业情况(见表2-2)
表2-2 **镇目前主要物流企业情况
2.3.2**物流现状分析
目前**的物流产业处于原始自发的初级阶段,与**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已不匹配,严重的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概括讲主要呈现出五大特点:
(1)有总量没规模。
为满足市场需求,**镇物流业逐年扩大,目前以货运代理、运输和餐饮、住宿、汽车修理为主要服务容的物流企业有近500家,有营业登记的也有100多家,运输路线以东北、华东、西北、华北和中南地区为主,运输货物主要是钢管、钢木家具和板材等,已初步具备形成物流产业的条件。
但形式多为小型的配货站点,数量多、规模小、水平低,零星分布,布局散乱。
(2)有基础没产业。
**当地现存物流企业多依赖当地工业企业,路线单一,网点分布少,管理松散,设备落后。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功能的单一化、业态的原始化、管理的无组织化和无序化。
(3)有希望没带动。
由于这种物流方式信誉差,影响了行业信誉;同时更不利于“**物流”对外整体形象的树立与展示。
虽然**的实业界对此有所认识,但**特有的产业格局很难有效整合,在一种无序竞争的经济形态里,任何个体企业即使认识到位,也无法独立承担这个课题。
(4)有物流没功能。
现有自发的物流业态多为大车店性质,仅能提供基本的停车、餐饮、住宿服务,物流信息服务渠道少,水平低,尚且不具备承接仓储、物流加工、配送等服务的能力,无法提供诸如信息化、金融保险、安全、汽修、培训、物流解决方案设计等物流附加服务。
功能齐备、设施先进、面向未来发展
需要的较大型现代物流中心还没有形成。
(5)有对接没安全。
运输市场大多是“随行就市”自发形成的,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信息面窄,信用度差,丢货率较高。
**物流业现状与其发展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如不加速发展,会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瓶颈。
现在的物流节点布局也不利于形成有秩序的城市空间格局,影响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2.4目标市场分析与项目功能研究
2.4.1项目目标市场分析
(1)来自区域的物流需求
①工业企业的物流需求
目前我国流通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4%,而发达国家仅占7%,可见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面对物流需求扩大,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实施流程再造,分离外包物流业务,以更加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2007年实现社会总产值261.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36亿元。
作为一个工业重镇,发达的制造业与当地落后的物流业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对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流通业的物流需求
**自古就是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商业历史悠久,目前具有**国际家具博览城和家具城两个大型家具采购市场,镇门店林立,商贸繁荣,消费水平较高。
繁荣的商业形成了对运输、信息、仓
储、配送、金融、保险、培训等一系列物流服务的需求。
③一般消费者的物流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消费者对物流服务需求比重将日益增大,如搬家服务、包裹速递、商品配送、个人物品储存等。
(2)来自区域外的物流需求
外部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对**物流设施和物流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①具有区域性或全国性销售网络的大型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将**作为商品分拨中心,利用**的物流设施和提供的综合物流服务,完成地区或区域间的实物分拨。
②国大型物流企业将**作为物流网络中的节点,开展全国围的物流经营业务。
③跨国物流公司将**作为物流基地,开展国际物流事业经营。
④零担运输业者利用**公路枢纽设施,完成货物的集散和中转运输。
2.4.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壮大存在以下优势:
(1)区位优势显著,决定了**国际物流中心的高水平、高层次建设。
**国际物流中心北距60公里、北京100公里,东临天津35公里,西距110公里,均在一小时经济圈之,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黄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