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期末复习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四复习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文言文阅读(共2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赵王信秦之间。
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
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
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
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
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
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
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
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
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
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
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
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
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
”廉颇卒死以寿春。
《史记廉蔺列传》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B.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C.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D.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秦与赵兵相距长平距:抵抗,抵御
B.纵奇兵,详败走详:仔细地
C.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毁:说坏话
D.阴使人迎之阴:暗地里,私下里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赵王因以括为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君何见之晚也?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C.赵以数困于秦兵衡少善著文,游于三辅。
D.廉颇卒死以寿春(苏武)以始元四年春至京师
4.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翻译: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
B. 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翻译:父亲与儿子不同心,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去领兵。
C.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译文:赵括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后,就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安排官吏。
D.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翻译: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与我一起坐着时,一会儿工夫就上了三趟厕所。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廉颇坚守不战的情况下,秦军间谍散布谣言,说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将军,赵王于是用赵括取代了廉颇。
B.蔺相如认为赵括的毛病在于胶柱鼓瑟,只会死读马服君赵奢的书而不知变通,但他的意见最终没有被赵王采纳。
C.燕用栗腹之计击赵,却被廉颇打败,割让五城求和;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
D.廉颇虽然接受了楚国请他为楚将的请求,但他认为楚国士兵的素质不如赵国,因此没有取得战功。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中,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B.“衡少善著文,游于三辅”中,“三辅”是指汉朝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时也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
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中,“为寿”是祝颂之辞,指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D.“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中“马服君”是赵孝成王赐给立有大功的赵奢的封号,其子孙遂以“马服”为姓,后改单姓“马”,赵奢是马姓始祖,邯郸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
8.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0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5题。
(8分)
壬辰寒食①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9.下列各句中对诗歌的理解、赏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0.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6分)
三、必修四课内重点句子翻译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3、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13、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一、《望海潮》《雨霖铃》
1、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 。
2、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
3、。
4、《望海潮》中具体描写杭州富庶繁华的词句是, ,
5、。
4、《望海潮》中描绘西湖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
5、。
5、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两个句子“, 。
6、《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 , 。
7、《雨霖铃》中的, 。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8、《雨霖铃》下片中, 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9、《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
10、《雨霖铃》词中的, 。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 。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 , 。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 , 。
4.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
, 。
来书写自己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的感叹。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 。
6.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
7.《定风波》词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 ? , 。
8.《定风波》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
9.《定风波》词中的, , 。
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
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10.《定风波》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 。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
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 。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朝廷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 。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裕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
, 。
”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10.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12.雨本寻常,但却常常能淋湿诗家的心。
读韩愈的《早春》中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我们能体会到一种清新与宁静的自然;而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便感到随着那夜雨的慢涨,作者心中的愁绪也在渐增。
读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
”我们会从中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无常。
13.古代写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的诗文很多。
如曹操的《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句写道“, , 。
14.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写出了琵琶女人年老色衰后的凄凉处境;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借历史人物的英雄壮举来寄寓自己的壮志难酬。
15.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头“,。
”两小句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
16.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
赏心亭》下阕中“, ,。
”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四、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
1. 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 ,。
2. 《醉花阴》中的“, 。
”这两句诗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让人回味无穷。
3.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 , 。
佳节美景反而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该诗句又暗含佳节思亲的情绪。
这两句诗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让人回味无穷。
4.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有:, ! , 、。
5.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6.《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 ,。
7.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 。
”代之。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让国宝开口说话的新颖角度、适应网络传播的“微纪录”样式、贴近年轻人日常的“萌言萌语”、各路高科技齐上阵的视觉奇效……都是助力《如果国宝会说话》成功的要素。
但真实记录,才是纪录片的生命,一切的创新和包装都是为“真实”服务的,如果,单纯地去追求视觉冲击、画面质感等表现元素而让内容失真,反而会,丢掉了纪录片的本位。
( )。
不可否认,该系列纪录片在视觉呈现上,但为了追求这种好看却让内容失了真,在镜头前用戏剧化的手段来演绎历史,其根本目的是迎合后现代文化中的消费主义。
反观《如果国宝会说话》,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正抓住眼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一集5分钟,能打磨大半年。
”这句话道出该片制作的关键在于。
第二季创作扩大了文物选取范围,更为全面地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轨迹。
另外,来自全国的50多家博物馆参与支持拍摄,使作品更加贴近学术前沿。
而在制作层面,进一步采用新技术,呈现出精彩的动画演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末倒置削足适履美轮美奂如琢如磨
B.舍本逐末削足适履光彩夺目精雕细琢
C.本末倒置生搬硬套光彩夺目如琢如磨
D.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美轮美奂精雕细琢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这一点上,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就存在争议
B.在这一点上,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就争议不断
C.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就有争议
D.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就争议不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吸引,但真正抓住眼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B.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正抓住人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C.虽然观众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吸引,但真正抓住人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D.虽然观众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正抓住眼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高一必修四复习测试题答案
1.D
2.B
3.D
4.B
5.D
6.D(“马服君”是赵惠文王赐给立有大功的赵奢的封号)
7.(1)(5分)大王最终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即”“不称”“得无”“随坐”各1分,大意一分)
(2)(5分)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挂上铠甲上马,以此(或者翻译为“来”也可以)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
(“既”“为”“被甲”“以”各1分,大意1分)
译文:
四年以后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
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
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
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
秦军屡次挑战。
廉颇置之不理。
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
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
”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
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
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
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
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
”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
现在赵括一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
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有无可以买的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
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
”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
”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一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就立刻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官吏。
秦国大将白起得到情报,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
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硬拼,秦军射死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几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多时间,赵国几近灭亡,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
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采纳了栗腹的计策,说是“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了长平之役,而他们的孤幼尚未成人。
”燕王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
燕国提出以割让五座城邑给赵国,作为讲和的条件,赵国才答应了退兵。
赵王将尉文城封给廉颇,号称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
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
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
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
”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
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
廉颇于是也逃奔魏国的大梁。
廉颇在大梁很长时间,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
赵国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
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
廉颇的仇人郭开用
重金贿赂使者,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
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
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
”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不再把他召回了。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
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
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四、古诗诗歌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8. B (2分)
9.“雪”比喻了白发(1分),“朱”借代青春的容颜(1分),“雪”与“朱”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
表达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
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人生的感叹更为深沉(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每题2分,共6分)
1.(2分)B“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程度不同,前者指求末弃本,程度较重;后者指重末轻本,程度较轻;根据“单纯地去追求视觉冲击、画面质感等表现元素”的语境应选“舍本逐末”。
“削足适履”,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应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和“生搬硬套”相比,前者更形象、更贴切;根据“单纯地去追求视觉冲击、画面质感等表现元素……丢掉了纪录片的本位”的语境宜选“削足适履”。
“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以上按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所释)词义范围扩大,但形容电视节目的视觉呈现不妥。
“精雕细琢”,对玉器仔细地雕琢,后来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认真细致;“如琢如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也形容文采好、有修养,后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根据“一集5分钟,能打磨大半年”的语境,选“精雕细琢”。
2.(2分)A“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与上文衔接不紧凑,排除C、D项;“争议不断”与下文的内容关联不当,下文应该列举有哪些争议,排除B、D项。
3.(2分)C“观众虽然……但……”语序不当,分句主语不同,第一主语应放在第一关联词的后面,排除
A、B项;“被……所吸引”结构混乱,应为“被……吸引”,排除
B、D项;“抓住眼球”搭配不当,可改为“抓住人心”,排除A、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