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剪纸非遗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承剪纸非遗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作者:刘岩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1期

摘要:一间教室可以容纳无限,一位老师可以激发一群学生的精彩。核心素养被誉为当代基础教育的DNA,而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载体,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我校将剪纸课程引入课堂,通过剪纸欣赏、学习、制作等,让小学生领略“剪纸文化”这一民间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丰采,并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亲近具有浓郁乡主气息的剪纸民间工艺,传承千年剪纸艺术,全面培养学生的藝术素养,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剪纸非遗、核心素养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尹少淳说过: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保护与弘扬民族和本土文化,是当代文化探究与文化教育的一个热点,运用民族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教育已经成为国际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取向和研究课题。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更应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在学校开展剪纸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一一剪纸,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积极意义,对弘扬民族文化、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她的手指尖上,”开展剪纸课程,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为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机会。传统美术进校园,感受民族文化风采,下面我谈谈剪纸课程如何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重视教师示范,唤醒对剪纸的热爱

教师在课上为学生示范剪纸过程,不用更多语言,无须精美的演示文稿和视频。投影仪下的现场示范,使学生清楚地学习了剪纸的基本技法。由此可见,视觉刺激是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认为剪纸最能吸引人的不是一张张剪纸作品,而是一张红纸经过剪刀的加工变成精美剪纸作品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一门老手艺的制作工艺,并不只是它的艺术成果。手口相传是老一辈艺人的传承方式。所以仅靠欣赏优秀剪纸作品图片,很难刺激到学生的眼球。因此,在剪纸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在自己掌握基本剪纸技法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教学。我建议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民间艺术的传承,拿起剪刀,你的示范是唤醒孩子们热爱民间艺术的金钥匙。

二、模仿学习剪纸,是创意实践的基础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古朴典雅。学习剪纸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创新思维。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是否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模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就像盖房子一样,基本技术就像砖瓦,创作构思就像设计图,如果没有构思就没有创造,如果没有模仿就没有学习基本技能的过程,就像没有砖瓦的空中楼阁。试想,学生连最基本的形状都不会剪。上来就让他们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会是多么的“惨不忍睹”。例如,学生在学习剪对称形时候,我会出示一些简单的对称型,在中间画上一条线,学生马上意识到左右对称,我趁热打铁接着说,“那可以用什么剪纸方法去剪呢?多数学生都能意识到用对折剪纸的方法,于是我在投影仪下将纸对折,演示剪出一个对称形蝴蝶,并适当地剪出月牙纹、锯齿纹、瓜子点等进行装饰,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展示在同学们的眼前。然后让学生则好自己手中的纸,仿照着老师,剪好的蝴蝶形象剪出来。当然,一节只有模仿没有创作的美术课也是不完整的。我再引导学生剪出翅膀形状不同、花纹不同的蝴蝶。学生在学会了基本技能和创作方法的前提下,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如用夸张的手法剪出孩子们想象出来的各种形态的鱼,再添加上不同的花纹和各种装饰物,如水草、青蛙等,组成一幅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由此可见,模仿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让学生适当模仿是非常必要的。

三、学习剪纸技法,以感受剪纸的文化

我认为,学习剪纸不仅是学习技法,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他们通过学习感受剪纸艺术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热爱中华文化,从而增强爱国意识是课程的重要目标。所以在课中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节,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剪纸技法,感受剪纸文化。如为什么剪葫芦?葫芦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什么?学生们对这些知识一知半解。我就从葫芦的美好寓意讲起,讲到葫芦是“福禄”的谐音,葫芦大多是由两个圆组成的,代表团团圆圆,葫芦里面有很多籽,代表多子多福,葫芦的藤蔓长长的蜿蜒下来,代表子孙绵延不断等等。既有寓意"福禄寿喜”的蝙蝠和梅花鹿,也有寓意"耄耋安康”的猫蝶相戏每一个图案都栩栩如生。讲到我们老祖先将带有美好寓意的物象都作为吉祥物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文化的讲解无疑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递。听到这样的文化知识,大多数学生都是带着感情去创作的。很多学生说,老师,这个剪好的能带回家吗?我想送给我奶奶,祝贺她子孙满堂。这不就是润物无声的敬老教育吗?

四、设计剪纸作品,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在讲解剪纸纹样设计环节时,很多老师会让学生随意设计,但这样设计出的作品纹样杂乱无章,缺少了剪纸的味道和美感。

我认为剪纸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创作,又要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学会剪纸中的“统一变化”规律,这一规律才能充分体现剪纸中的美。教学中既要保留他们的童趣,又要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所以我采取了对比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有序”与“杂乱”来自己判断美与丑。我将一幅剪纸纹样有规律的作品和一张杂乱无章的作品出示在黑板上,让大家自己进行分析,学生一目了然。通过对比,大家一致认为“有序”是剪纸纹样设计的魂,并总结出“统一变化”的剪纸法则。在剪制时一定要运用“统一变化”这一法则完成剪纸作品。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剪纸纹样的设计方法,而且学会了如何欣赏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这种教学方法直观,学生易理解、掌握。审美意识的形成,比学生掌握若干高超的剪纸技法更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