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形与色彩.pptx

合集下载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 所以鱼形汽车无论是实用性、空气动力性 都远远优于甲壳虫形汽车。
车身造型
特点
甲壳虫形 滑背 (从箱 形车发 车身 展而来)
鱼形(从 船形车 发展而 来)
斜背 式
车身
车背是从车后轮之后开始突然倾斜,车背倾 斜程度较小
车身高而窄,前后冀子板、车灯、发动机罩 都是独立的
车背是从后轮前部就开始倾斜,并逐渐与后 行李箱相连,其倾斜较为缓慢,且斜坡 很长

鱼形汽车
▪ 鱼形汽车高速行驶时产生升力的原因 ▪ 飞机机翼的升力: ▪ 飞机机翼的断面形状其上表面隆起,下表
面平滑。这样当空气流流经机翼表面时, 上表面空气流动慢,则压力小;下表面空 气流动快,则压力大。
鱼形汽车
▪ 因此,机翼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形成了 对机翼向上的推力,即升力。
▪ 同理,鱼形汽车从车顶到车尾所形成的曲 面与机翼上表面极其相似。
1901年的梅塞德斯汽车
马车形汽车
马车形汽车
▪ 1903年,美国福特A形汽车将车头部分做 成倾斜形状,从而减弱了吹在驾乘人员面 部的风力。
▪ 1905年生产的C形汽车开始采用挡风玻璃。
马车形汽车
马车形汽车
▪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著名的T形 车。这是一种带布篷的可乘坐4人的小客车。
甲壳虫形汽车
▪ 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气流牌 轿车首先采用流线形车身,是流线形汽车 的先锋。
▪ 遗憾地是,由于该形汽车的造形超越了当 时的审美观,而在销售时遭到惨败。但该 形汽车的诞生宣告了汽车造形流线形时代 的开始。
甲壳虫形汽车
甲壳虫形汽车
▪ 1936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气流牌轿车的基 础上加以改进,并采用了迎合顾客口味的 商业化设计,成功地研制出了林肯·和风牌 流线形轿车。

中职教育-《汽车文化》第三版课件:第三章 汽车外形和色彩(郎全栋、李宏刚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汽车文化》第三版课件:第三章 汽车外形和色彩(郎全栋、李宏刚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 甲壳虫形汽车的外形是从箱形汽车演 变过来的,车背虽然倾斜,但倾斜程 度较小,是从车后轮之后开始突然倾 斜,这种倾斜被称为滑背。
五、鱼形汽车
➢ 鱼形汽车并非完美无缺,存在以下缺点。 • (1) 汽车后窗倾斜大、面积大,鱼形汽车的后窗过于倾斜,要想保持其视
野,玻璃的面积与船形汽车相比要扩大两倍,这样既降低了车身的强度, 又由于采光面积增加,使车内温度过高。 • (2) 汽车高速行驶时易产生很大的升力升力使汽车与地面的附着力减小, 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操纵稳定性降低。
五、汽车的安全行驶
从安全行车的角度来看,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但安全性与汽车色 彩也有一定的关系。 • 1. 暖色会让人更早觉察危险 • 2. 银、白等中性色成“安全色”
红色的消防车,就想到有火灾发生,因而赶紧避让; ➢ 白色用于医疗救护车,是运用白色的洁白、神圣的联想含义等。 ➢ 殡仪汽车的色彩应具有肃穆、庄重的气氛,白色、黑色是最优选择。
二、汽车的使用环境
• 不同地区日光照射强度有差别,造成了人们对不同色彩的偏爱。 • 汽车行驶在城市中,对城市色彩有装饰作用。但汽车色彩与环境色彩发生
五、鱼形汽车
• 鱼形汽车高速行驶时产生升力的原因,首先从飞机机翼的升力说起,飞机 机翼的断面形状见图3-12,其上表面隆起,下表面平滑。这样当空气流 流经机翼表面时,上表面空气流动快,则压力小;下表面空气流动慢则压 力大。因此,机翼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形成了对机翼向上的推力,即升 力。同理鱼形汽车从车顶到车尾所形成的曲面与机翼上表面极其相似,故 鱼形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也容易产生较大的升力。
六、楔形汽车
• 一般轿车也只是一种准楔形,绝对的楔形汽车造型是会影响车身的实用性 的( 乘坐空间小)。所以现在除了像法拉利、莲花、兰博基尼等跑车采用楔 形车身外,绝大多数实用型轿车都是采用船形和楔形相结合的方案,其中 德国1982 年推出的奥迪100 型轿车(见图3-15) 开创了这一造型之 先河,这种奥迪轿车是世界上第一种空气阻力系数不大于0. 3 的大批量生 产车型,其造型风格具有代表性。

汽车外形与色彩课件

汽车外形与色彩课件
➢ 色彩初步确定 ➢ 环境试验 ➢ 色彩最终确定
汽车外形与色彩
5.2 汽 车 色 彩
应用色彩学 由于人们生长在一个充满着
色彩的世界,色彩一直刺激我们 的视觉器官,而色彩也往往是作 品(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
汽车外形与色彩
5.2 汽 车 色 彩
色彩与生活 首先在认识色彩前,我们要先建立一种观念,就
每半年集会一次,对未来的流行色进行预测。对汽车领 域来说,它的预言往往会在几年后实现。
这个集团的色彩专家们曾在2004年举行的例会上发 布了“3年内汽车经销商将会推出一些面漆光彩夺目,富 有质感和色调接近自然”的预言。据他们预测,未来的 色彩将更接近于自然、现代化、柔和及复杂。
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色彩和常用颜色将相
互依存、转化。
汽车外形与色彩
5.2 汽 车 色 彩
汽车流行色彩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新鲜感是流行色彩的原动力。
大量的资料表明:汽车的流行色彩,也 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其新鲜感周期大约为 1 年半左右,交替周期大约是三年半。
汽车外形与色彩
5.2 汽 车 色 彩
美国东部的喜欢淡色,西部的喜欢鲜明色 北欧国家的人喜欢青绿色。 意大利喜欢黄色和红色。(法拉利) 阿拉伯国家的人禁忌黄色,但是却推崇绿色
汽车外形与色彩
5.2 汽 车 色 彩
汽车行驶在城市中,对城市色彩有装饰 作用但是汽车色彩与环境色彩发生碰撞现象, 会使原本喧闹的环境更加嘈杂混乱,使视觉 感极易疲劳。
选择白色车的人往往不愿表达自己的真性情, 常有所保留。白色车身较耐脏,泥浆或污物溅上干 后不易看出。选择白色或乳白色汽车的人较普遍。
汽车外形与色彩
5.2 汽 车 色 彩
对轿车而言,越是高档的车颜色越单调,像 奔驰车,以黑色居多,其次还有深蓝、银灰,这些 颜色比较庄重、大方,符合车主的身份。

汽车外形和色彩培训课件.pptx

汽车外形和色彩培训课件.pptx
第三章 汽车外形和色彩
第一节 汽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
❖ 决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即 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 气动力学。汽车外形的演变过 程就是对三者认识的变化和互 相协调发展的结果。
人类从本质上来说就喜欢游牧,有史以来,人类竭尽所能,从一个地方游 移到另一个地方,学会使用动物为人类劳动,但是经过非凡的想象力和不 懈的努力,创造了利用可控制的可靠能源,制造了富有时代感的汽车,改 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 1936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气流牌轿车的基础上 加以精炼,并采用了迎合顾客口味的商业化设计, 成功地研制出了林肯·和风牌流线形轿车。
❖ 1937年,德国大众的费迪南德·波尔舍设计了甲 壳虫形汽车, 1939.8.15第一批下线,到1981年 第2000万辆甲壳虫形汽车在墨西哥的大众分厂 开下了装配线,打破了福特T形车的产量记录, 成为当时世界上同种车销量最多的汽车。
以人力为动力的车——远古、古代、近代 以马匹为主,动物为动力的车——古代、近代、现代 以蒸汽为动力的车——1801年,英国康沃尔郡的工程师理查德.特里维希克。 制造出2公里/小时蒸汽汽车。 汽油为动力的车——1886年由戈特利布.戴姆勒独立设计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汽车, 开始汽车的发展。 电解为动力汽车——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研发。开始新的能源车发展。
二、箱形汽车
❖ 1896年,法国人潘哈德和雷瓦颂生产了世界上 首辆封闭式汽车,是箱形汽车的开端。
❖ 1915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一种新型T形车,人 们将这种T形车作为箱形汽车的代表。
从第一辆T型车面世到它的停产,共计有1500多万辆被销售。它的生产是当时先进 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典范,为汽车产业及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20世 纪世界最有影响力汽车的全球性投票之中,福特T型车荣登榜首。

第04章 汽车外形与色彩

第04章  汽车外形与色彩

4.1
汽 车 外 形
图4-10
1936年的林肯·和风牌轿车
4.1
汽 车 外 形
流线型汽车的大量生产是从德国的大众牌开始的。 1937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费迪南德·波尔舍设计
了一种甲壳虫型汽车,仿造了经自然界淘汰而生存下
来既可以在地上爬,也能在空中飞的甲壳虫外形。波 尔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阻力小的长处。甲 壳虫型汽车(如图4-11所示)的典型代表是大众1200轿 车。
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人们总是希望它越跑越快。 所以,车速逐渐成为评价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人们
这种普遍愿望激励着汽车工程师们想出种种办法来提
高车速。车速提高以后,所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马车 形汽车采用的敞篷式或活动布篷难以抵挡风雨侵袭。 于是,改善驾乘人员环境条件的问题提了出来。
4.1
汽 车 外 形
1900年,德国人费迪南德·波尔舍设计了带球面 挡风板的汽车,如图4-2所示,这是流线型汽车的萌芽
意愿,刺激消费。因此,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汽车外 形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较高的汽车销量往往与优秀 的产品外形设计相关联。50年前,美国通用汽车总经 理阿尔佛得·斯朗就曾预言:“未来是外观设计的时
代,它的最大作用莫过于能够刺激消费”。
4.1
汽 车 外 形
4.1.1
确定汽车外形的因素
影响汽车外形演变有3个因素,即机械工程学、人
力两种。其中滚动阻力数值不是很大,而且随着车速
的变化其变化值也不大。但空气阻力就不一样了,它 随着车速的提高明显加大,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箱 型汽车空气阻力大,前窗玻璃、车顶、特别是汽车后 部都会产生很强的空气涡流。箱型汽车重视了人体工
程学,内部空间大,乘坐舒适,有活动房屋的美称。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甲壳虫形汽车
§
PPT文档演模板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甲壳虫形汽车
PPT文档演模板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甲壳虫形汽车
§ 流线形汽车的大量生产是从德国的大众牌 开始的。
§ 1937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费迪南德·波 尔舍设计了一种甲壳虫形汽车,仿造了经 自然界淘汰而生存下来既可以在地上爬, 也能在空中飞的甲壳虫外形。
三、甲壳虫形汽车
PPT文档演模板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甲壳虫形汽车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 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使汽车跑得快,有两 条主要途径,一是增大功率 二是减小空气 阻力。
PPT文档演模板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甲壳虫形汽车
§ 通过提高功率的办法来克服空气的阻力。 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四缸、六缸、 八缸,而且气缸是一列排开的,因而发动 机罩也随之变长。
PPT文档演模板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甲壳虫形汽车
§ 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气流牌 轿车首先采用流线形车身,是流线形汽车 的先锋。
§ 遗憾地是,由于该形汽车的造形超越了当 时的审美观,而在销售时遭到惨败。但该 形汽车的诞生宣告了汽车造形流线形时代 的开始。
PPT文档演模板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 甲壳虫形汽车缺点: § 一是乘员活动空间明显变得狭小,特别是
后排乘员,头顶几乎再没有空间,产生一 种被压迫感。 § 二是对横风的不稳定性。
§
PPT文档演模板
第6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甲壳虫形汽车
§ 甲壳虫形汽车尾部的侧向面积与箱形汽车 相比,其侧向风压中心移到汽车质心的前 面,侧向风力相对于质心所产生的力矩, 加剧了汽车侧偏的倾向。而箱形汽车由于 侧向风压中心在质心之后,所以侧风对该 形汽车质心所产生的力矩,可以使发生侧 偏的汽车回位,则不易侧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汽车外形的演变
• 1.马车形汽车 汽车诞生时,人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动力的更换上,汽车的
外形被忽视仍沿用了马车造型(图2.19),当时人们将汽车称无 马的“马车”,汽车还没有自己的造型风格。
2.箱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
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 箱子,被称为“箱型汽车”。 为提高车速,人们开始降低车的 高度减小空气阻力。但由于车顶高度的降低影响前方视野,这种 方法最终被放弃,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方法。
二、人体工程学要素
• 首先应确保乘员的空间,保证乘坐舒适,驾驶方 便,并尽量扩大驾驶员的视野。
三、空气动力学要素
• 高速行驶的汽车,肯定会受到空气阻力。空气阻 力的大小,大致与车速的平方成比例增加。因此, 必须在车身外形上下工夫,尽量减少空气阻力。
• 另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商品学要素对 汽车的设计就有一定的影响。
汽车外形与色彩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汽车造 型的基本要素,了 解传统汽车造型设 计的步骤; 2.了解影响汽车色 彩的主要因素; 3.熟悉车身外型演 变的过程,了解现 代汽车造型设计的方法。
第一节 汽车外形
•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9马力汽油机 的三轮车,拉开了汽车现代史了1.马车
型、2.箱型、3.甲壳虫型、4.船型、5.鱼型、6.楔型
和7.子弹头形汽车等几个阶段。
一、影响汽车外形的因素
• 影响汽车外形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机械工 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汽车外 形的演变就是三者协调发展的结果。
一、机械工程学的要素
要使汽车具有行走功能,必须安装发动机、变 速器、车轮、制动器、散热器等装置,而且要考 虑把这些装置安装在车体的哪个部位才能使汽车 更好地行驶。
意义的新型福特V8型汽车。这种车型改 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 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融于 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一个平滑 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 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 “船型汽车”。 福特V8型汽车的成功, 不仅在外形上有所突破,还首先把人体 工程学应用在汽车的设计上,强调以人 为主体来设计便于操纵、乘坐舒服的汽 车。
1.初始设计造型
• 任何新车的构思,都是建立在旧款车或者其它车 辆的基础上借鉴、继承和改进而形成的,这里面 包括消费者对汽车的意见和期望。
7.子弹头形汽车
当鱼型汽车存在的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又从改变轿车使用的 概念做文章,于是多用途厢式汽车问世了。
多用途厢式汽车全称为Multi—Purpose Vehicle,缩写为MPV 。它属于微型厢式汽车范畴,外形趋于楔形,我国称为子弹头 形汽车,如图4.7所示。
图4.7 子弹头形汽车
三、现代汽车的造型设计
• 5.汽车速度越来越快——鱼型汽车

船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
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
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
成为斜背式。这类车被称为“鱼型汽车”。
• 与甲壳虫型汽车相比,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的角 度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比较平顺,
涡流阻力较小。
• 另外鱼型汽车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车室 宽大,视野开阔,舒适性也好,并增大了行李舱的
容积。 最初的鱼型车是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小 客车。
• 196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顺风牌和1965年的福特.野马牌都采用了 鱼型造型。世界各国逐渐生产鱼型汽车。 鱼型汽车由于鱼型车
后窗玻璃倾斜太甚,表面积增加两倍,强度下降,产生结构上的 缺陷。 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加以克服,在尾部安上一只翘翘的 “鸭尾”,这便是“鱼型鸭尾”式车型。
• 6.楔型汽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人们设想 了种种方案,最后终于找到了“楔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 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 楔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已接近理想造型。汽车发展 到鱼型,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楔型继承了这一成 果,并有效地克服了鱼型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有 了显著的提高,当之无愧为目前最为理想的车身造型。
• 过去,新型轿车从构思到试产一般要经历 4~5年,现在运用了计算机,仅需要2年或 更少的时间。其中,轿车的车身造型设计 是整个设计工作最重要的内容,越是现代 化的大批量流水生产的产品,对其设计的 内容要求更严密,要经过一步步可靠的技 术验证,否则设计中的错误或缺陷将会在 批量生产中造成严重的后果。
•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内,汽车无论是从车身造型 还是从动力源或底盘、电器设备来讲,都有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 其中最富特色、最具直观感的当数车身外形的 演变。汽车车身既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也是 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 从现在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基本成熟, 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 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 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 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 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科学与 艺术的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最完美的境地。
提高功率
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4缸、6缸、8缸,
汽缸一列排开,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典型的例子
就是意大利1931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汽车的外 形。
作为高速车,箱型汽车并不够理想,因为它的阻
力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
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
• 3.甲壳虫型汽车

流线型车身的大量生产从德国“大众”开始。
1933年德国的波尔舍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
形的汽车。
• 波尔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其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 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甲壳虫型汽车直
到1949年才真正大批量生产,并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二千万辆的记录畅 销世界各地。
4.船型汽车 美国福特公司1949年推出具有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