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构件

合集下载

传统家具常用的二十种榫卯结构图纸

传统家具常用的二十种榫卯结构图纸

传统家具常用的二十种榫卯结构图纸古代的木工技艺一直是中国古典家具中令人神往的一面,木工运用巧妙的构思创造出传奇般的榫卯结构。

中国工匠从基本的榫卯结构中天才地发展出千变万化的各种形式。

随着对中国古典家具的深入研究,新的榫卯结构仍不断地被发现中,而且往往是复原工作中的木工赞叹不已。

•粽角榫--俗称三碰肩说明:1、常用于柜、桌等无缩腰结构的家具,是面板与腿连接的常用榫;2、要注意留“抬肩”。

•半榫人字肩单面留夹皮注:外面人字肩,夹皮;里面直肩。

说明:1、由于半榫强度不如透榫,留夹皮可以不损失榫卯深度,增大胶粘面积;2、使榫孔料少受损伤,最大限度增加外皮强度;3、常用于腿枨连接,有透榫、半榫之分。

•半榫人字肩单面留卯舌注:外面人字肩,里面直肩。

说明:1、常用于腿枨连接;2、榫孔外皮剔除人字肩时,里面要留有“舌头”,以增加腿外皮的强度。

完全剔除易使腿部强度受损;3、刹肩时不能再尖角外留有锯痕(俗称耗子尾巴)。

•大割肩榫说明:1、此榫常用于面板攒边结构;2、常为透榫,如在表面雕花,则使用半榫,但半榫要尽量深些,且采用双榫或抄手榫以增加结构强度;3、面边超宽的大画案类家具,榫根处留减榫,以防止面边卷翘,加强榫的牢固程度;4、透榫宽度不宜过大,应比面边宽度尺寸1/2少2-5mm。

•半榫小割肩(蹾肩榫)说明:1、此榫常用于腰枨或与线形有关的家具,如眼珠线等;2、小割肩比较短,像是尖部被蹾了一下,因此称为“蹾肩”;3、此结构对榫皮伤害较小,可增加榫孔强度。

•大割角插皮透榫说明:1、此榫常用于榆木家具柜门,是白木家具榫卯结构做法的典型;2、插皮榫胶粘面积较大,对门边外角损伤少,牢固度高;3、由于端头露立茬,因此不推荐红木家具使用。

•夹头榫说明:1、此结构常用于案形结构牙板与腿的连接,牙板与牙头攒成一体,里面开有凹槽,装配时牙板沿腿子中间凹槽自上而下推入;2、用于圆腿桌案时,牙板中心线与腿子中心线重叠。

•挂钩楔钉榫注:底面被楔向上挤。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
一、中式屋架
1、横梁:横梁是构成整个中式构件的基本构件,其作用是支撑其他构件的重量,并用于连接墙体和墙顶;
2、支柱:支柱是支撑横梁的支撑结构,它可以防止板材和横梁移动;
3、梁斜:梁斜用来连接横梁和支柱,如果横梁的宽度比支柱宽,则需要用梁斜连接;
4、角钢:角钢是用于连接横梁、支柱和梁斜的构件;
5、线条:线条是支撑螺旋梁和线条构件的支撑杆,使螺旋梁和线条保持固定;
6、螺旋梁:螺旋梁是复合结构,用于支撑中式构件的前后两侧,可以减少屋架的震动;
7、线条构件:线条构件是用于弹性连接的配件,可以减少如风力和振动等影响,使中式构件具有更高的刚性;
8、拉索:拉索是用于拉伸中式构件的配件,它可以帮助维持构件的整体稳定性,从而降低构件的移动;
9、支撑杆:支撑杆用于支撑螺旋梁和线条构件,使其固定,有助于减少中式构件的振动;
10、支撑脚:支撑脚是用于支撑中式构件的结构,它可以帮助支撑构件的重量,并保持构件的平衡。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中式构件是指用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结构构件,这些构件通常具有独特的形状和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式构件的名称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斗拱: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构件之一,用于支撑屋顶和承载上层荷载。

斗拱通常由多个斗拱拼接而成,具有优雅的曲线形状。

可以在相关书籍或建筑杂志中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斗拱的构造原理、历史演变以及应用案例。

2. 跃式檐瓦:跃式檐瓦是中国传统建筑屋檐上常见的装饰构件,采用悬挑、交错的方式排列,形成独特的屋檐形态。

可以查找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专业书籍或研究论文,了解跃式檐瓦的造型特点、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在实际建筑中的应用情况。

3. 木雕窗花:木雕窗花是中国传统建筑窗户上常见的装饰构件,采用木材雕刻而成,具有精美的花纹和精细的工艺。

可以查找有关中国传统木雕工艺的专业书籍、展览或博物馆的相关展品,了解木雕窗花的样式、制作方法以及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4. 飞檐: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悬挑部分的装饰构件,用于保护建筑物外墙不被雨水淋湿。

可以查阅相关建筑研究资料,了解飞檐的形态特点、建筑原理以及在传统建筑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5. 泥塑: 泥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艺术形式,用于制作各种造型丰富、生动的艺术品。

可以阅读有关中国传统泥塑艺术的专业书籍或参观相关展览,了解泥塑的制作工艺、历史发展以及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情况。

以上是关于中式构件的一些常见名称和相关参考内容。

了解这些构件的名称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这些构件所蕴含的传统工艺和艺术形式,对于当代建筑设计和文化保护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古代家具的结构和装饰特点

我国古代家具的结构和装饰特点

我国古代家具的结构和装饰特点
以下是 7 条关于我国古代家具的结构和装饰特点:
1. 咱说那古代家具的结构啊,可真是精巧无比!就好比那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却能把家具连接得稳稳当当,多厉害呀!像明代的官帽椅,就是榫卯结构的完美体现,这工艺,难道不让你惊叹吗?
2. 我国古代家具的装饰特点那也是一绝啊!常常会雕刻各种精美的图案,什么花鸟鱼虫啦,那叫一个栩栩如生。

你看那清代的拔步床,床围上的雕花,精美得像艺术品一样,难道你不想拥有这样的床吗?
3. 嘿,古代家具在结构设计上可有大智慧呢!它特别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的结合。

比如说罗汉床,既有坐的功能又能躺卧,简直太实用了。

这不就跟咱现在追求的多功能家具一样嘛,古人可真有先见之明呀!
4. 哎呀呀,那古代家具的装饰可不光是好看,还蕴含着深深的文化内涵呢!像吉祥图案的运用,牡丹象征富贵,蝙蝠寓意福气,多有意思啊。

就拿那个檀木书桌来说,上面的装饰图案,不就是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现吗?
5. 你知道吗,古代家具的结构合理性简直逆天了!好多家具的结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既能保证稳固,又不占太多空间。

像那个多宝格,一格一格的设计得多巧妙呀,难道不应该给古代工匠们点个赞吗?
6. 我国古代家具的装饰还特别注重色彩搭配呢!鲜艳的色彩和淡雅的色彩运用得恰到好处。

像那朱红色的衣柜,显得那么喜庆大气,这色彩的魅力,是不是让你眼前一亮呢?
7. 说真的,我国古代家具无论是结构还是装饰,都太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研究了。

那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呀,我们应该好好传承和发扬,让这些瑰宝继续闪耀光芒,你们说是不是呢!。

中式古典明清家具常见榫卯结构

中式古典明清家具常见榫卯结构

浅谈中式古典明清家具常见榫卯结构整理的本文内容带有一定专业性,主要是我国古典家具的结构知识,特别是明清中式家具的结构;在解放前,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铁钉都不能自己生产——叫洋铁钉,中式家具的结构普遍使用传统的榫接结构;榫接结构在我国从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明清,已经达到最高水平,不用一钉、不用一丝的金属连接,组装出的家具使用百年,这不能不感叹我国家具匠人的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

整理本篇以方便大家在欣赏中式古典家具时能看出门道,明白所以然;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了解中式古典家具的榫接结构也有益于大家对自家实木家具的保养,整理中出现一些小的错误,也请大家谅解,苏方典/SU 先行谢过,有兴趣的朋友姑且观之。

.。

(一)、龙凤榫加穿带一块薄板不够宽,需要两块或更多块薄板拼起来才够宽时,就要用“龙凤榫加穿带”。

(如插图1所示)先把薄板的一个长边刨出断面为斗个银锭形的长榫,再把与它相邻的那块薄板的长边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办法把两块板拼拢,所用的榫卯叫“龙凤榫”.这样可以加大榫卯的胶合面,防止拼缝上下翘错,并不使拼板从横的方各拉开。

薄板依上法一一拼完,用胶粘牢后,横贯背面,开一下大上小的槽口,名叫“带口";穿嵌一面做一梯形的长榫的木条,名叫“穿带"。

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榫都一端稍窄,一端稍宽。

长榫由宽处推向窄处,这样才能窗紧。

穿带两端出头,留做榫子。

穿带根数视拼板的长度而定,一般每隔40cm穿一根。

最后在拼板的四周刨出榫舌,名叫“边簧",以便装入木框里口的槽口内.(二)、攒边打槽装板上述用“龙凤榫加穿带”拼成的木板是为了装入攒边的木框而准备的.木框四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眼的叫“抹头”。

在木框的里口打好槽,以便容纳木板边簧.穿带出头部分则插入大边上的卯眼内。

把木板装入木框的做法叫“攒边打槽装板”;把薄板装入木框,使薄板能厚板使用,同时能把色暗无纹的木材断面完全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美丽的木纹,所以是一种合理、美观而又节省的做法。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篇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一、中国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

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

在中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二、明清家具常用榫卯结构钢筋城市里,大到高架、地铁,小到家中的任意一件家具,都需要铁钉、螺帽来做“关节”。

可这些关节并非铮铮铁骨,温差变化、遇水潮湿,金属容易变形、生锈,造成螺帽松脱,而家具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齐整”了。

中式的传统实木家具就毫无此类后顾之忧。

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便是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不用铁钉,不破坏木质本身生长结构,依靠测量、切割、打磨、安装等纯手工制作,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凹凸结合的处理方式,完成一件家具。

古人讲究纯天然、无添加,光用木头打造家具,钉子、胶水一概不考虑,遂也用木头巧夺天工地制成了榫卯。

凸起的榫与凹进的卯,但相互间的匹配更浑然天成,更天衣无缝,就这样把一件大家具捣鼓成了一副“七巧板”。

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X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三、榫卯结构类型榫卯结构从宋代开始愈趋成熟,自宋历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组合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美观与实用并驾。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适合用于板与板的结拼合或者大板与边框的结合。

槽口榫燕尾榫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

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书内容介绍

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书内容介绍

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书内容介绍
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是指中国古代家具采用的一种传统连接结构。

该结构利用木材的形状和力学原理,通过榫头和卯口相互咬合,使家具的各部分相互连接,稳定牢固。

榫头是指一块木料上加工出的凸形物体,卯口是指另一块木料上加工出的凹形结构。

榫头可以有多种形状,如方形、圆形、梯形等。

卯口的形状与榫头相匹配,使两者可以完美咬合。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榫卯结构广泛应用于桌椅、床、屏风等家具的连接部位。

榫卯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稳固耐用:榫卯结构利用榫头和卯口的咬合,能够增加家具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家具更加牢固,不易变形。

2. 自由拆卸:榫卯结构可以方便地拆卸和安装,便于家具的搬迁和维修。

3. 无需使用金属连接件:榫卯结构不需要使用金属螺丝或钉子等外部连接件,减少了对金属材料的依赖,符合中国传统家具追求天然、纯木质的特点。

4. 美观大方:榫卯结构的加工精细,使家具的连接部位更加美观,整体形象大方。

榫卯结构书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分类和工艺。

如何选择合适的榫头和卯口,如何进行加工和安装等。


外,书中还可能涉及到榫卯结构的历史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对中国传统家具艺术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方法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方法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方法──挤楔(图)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

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夹头榫画各部位名称(图)画案的尺寸要大于半桌,与长条桌的区别就在于它的面较宽。

画梁与书案的区别在于前者不设抽屉而后者有抽屉。

这种夹头榫画案是明式家具中画案类的典型造型。

半榫破头楔(图)破头楔用在半榫之内,易入难出。

破头楔一旦在半眼的卯里撑开后,榫头将很难再退出,是一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而坚固的结构,最适宜用在像抽屉桌桌面下的矮老等悬垂而负重的部件上。

这种作法不常使用,因为它没法修复,被称为“绝户活”。

圈口穿销(图)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结构,做工十分讲究,明代黄花梨万历柜及圈椅上应用,可作鉴定断代的依据。

苏做半榫用钉(图)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到了明清之际,除部分民间家具外,大部分宫家具及城市高档家具均采用了南洋的硬质木料,外表经水磨汤蜡处理,非常华美。

而内部则处理成半榫、闷钉、抄手榫等形式,保存外观的纹理齐整、线条顺畅。

修理断腿的钉(图)在北京的旧家具行,修理那些不散架的家具或断损的家具时,往往首先使用“三簧钻”打开原有的旧钉、或者开孔打入新钉,以恢复原有面貌。

“三簧钻”是北京匠师特制的一种钻具。

亦称偏口挂销。

这种挂销是明清硬木桌类家具腿部与牙板结合部必用的结构。

其牢固程度高,不会丢失,配合“抱肓榫”,有较强的抗扭力。

桌挂销有定位准确、可反复拆装、越打越严的特点,便于长途运输,是苏、广及宫廷造办处硬木桌子上必用的销子。

插销(图)镜框、玻璃灯笼、碧纱橱等多见用这种销法,制做要求精致,起线并暗藏于线条之中。

破头楔(图)通常是在透榫端部的靠近外侧的适当位置,预先锯开楔口,待榫入卯后,再备入楔子,使榫头体积加大。

此楔口也可以临备楔前用凿子刻开。

常用在攒边的桌面、椅面、床面的四角等结构部位的透榫上。

“钉”,是指竹钉,不是铁钉。

【涨知识】红木家具结构部件最全图解,看完你也可以是行家!

【涨知识】红木家具结构部件最全图解,看完你也可以是行家!

【涨知识】红木家具结构部件最全图解,看完你也可以是行家!传统家具和当代生活融合,静谧、温馨,成为了最有个性也最有温度的家居装饰。

不管是大家或是小家,传统家具那美丽和细腻的做工,至少让每个角落都出彩。

可是,对于传统家具,还有很多等待挖掘的“宝藏”。

比如关于一件传统家具各个部分的名称,很多人不太熟悉,甚至根本就不知道。

椅凳1、杌凳无束腰罗锅枨加矮老管脚枨杌凳在无束腰杌凳中,直足直枨乃其基本形式。

在枨上可以安短柱,称“矮老”。

枨子中部拱起的地方,称“罗锅枨”。

枨子缠裹着腿足名叫“裹腿做”。

有的腿足下端安枨子,名叫“管脚枨”。

三弯腿有束腰杌凳有束腰杌凳以直腿内翻马蹄,腿间安直枨或罗锅枨为常式。

直腿之外有略具S形的三弯腿和鼓出而又向内兜转的鼓腿。

管脚枨也可以在有束腰杌凳上出现。

有时腿足落在木框上,木框之下还有小足,这种木框叫“托泥”。

2、坐墩四开光坐墩在明及清前期的坐墩上,大都保留着藤竭和木腔鼓的痕迹。

坐墩的开光来自古代藤墩用藤子盘汇做成的墩壁。

弦纹及一周圈状如钮扣的纹样象征绷鼓面的皮革边缘和钉皮革的帽钉。

3、长凳有束腰罗锅枨二人凳明清之际,长凳式样繁多,其中,小条凳是民间日用品,在明潘允征墓出土的明器中可以看到同类的家具。

二人凳宜两人并坐而得名,在南方称之为“春凳”。

4、灯挂椅只有靠背,没有扶手的椅子都叫靠背椅。

其中面窄而背高的一种专称“灯挂椅”,以形似悬挂灯盏的竹制灯架而得名。

5、玫瑰椅形制矮小,后背和扶手与椅座垂直,北方叫“玫瑰椅”,南方叫“文椅”,因文人喜欢使用而得名。

6、官帽椅搭脑及扶手部伸探出头的叫“官帽椅”,或“四出头官帽椅”。

搭脑及扶手不出头而与前后腿弯转相交的叫“南官帽椅”。

7、圈椅“圈椅”一名,明代或称之为“圆椅”。

它的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圆婉柔和,极为美观。

就坐时不仅肘部可以倚搁,腋下一段臂膀也得到支承,甚为舒适。

8、交椅交杌加上靠背,便成交椅,有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

直后背交椅的靠背有如灯挂椅,圆后背交椅的靠背则如圈椅,宋代称之“栲栳样”,一般都采用金属饰件钉裹交接部位,以加强连接并取得装饰效果。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几种榫卯结构(附图)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几种榫卯结构(附图)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几种榫卯结构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到了明清之际,除部分民间家具外,大部分宫家具及城市高档家具均采用了南洋的硬质木料,外表经水磨汤蜡处理,非常华美。

而内部则处理成半榫、闷钉、抄手榫等形式,保存外观的纹理齐整、线条顺畅。

圈口穿销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结构,做工十分讲究,明代黄花梨万历柜及圈椅上应用,可作鉴定断代的依据。

半榫破头楔破头楔用在半榫之内,易入难出。

破头楔一旦在半眼的卯里撑开后,榫头将很难再退出,是一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而坚固的结构,最适宜用在像抽屉桌桌面下的矮老等悬垂而负重的部件上。

这种作法不常使用,因为它没法修复,被称为“绝户活”。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方法──挤楔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

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明式官帽椅上的管门钉苏式家具通身无一处透榫,也不施胶,只是在几个关键部位用几枚竹钉来固定。

这种竹钉俗称“管门钉”,取自古代管城门的兵士“管门丁”之意。

如图中所示,搭脑与扶手上的四颗竹钉其实起到了固定全身的作用走马销“走马”源于古建术语“走马板”,是活动自由的意思。

走马销是栽销的一种,即在两顺材之间,用燕尾状栽销连接,其巧妙的结构,可使二都既紧密结合,又可拆卸自如,所以又名“仙人脱靴”。

是罗汉床围板、太师椅扶手上最常见的方便用销。

穿销穿销是在栽销的基础上延长其一端,使其贯穿于牙板的内铡,一般穿销通常有梯形的角度,边沿有燕尾形的榫口,可在增强部件强度的同时,管束其干缩湿涨的方向,使二木永远贴紧。

栽销是在两顺向木材之间凿眼垂直栽上的薄方木片,以联结固定二者间的位置。

如在桌面心板之间,床牙板与大边之间等等。

半粘牙板用钉常见有清初精美的吴式家具,通身无一处透榫,也不施胶。

只是在几个关键部位用三两枚钉来固定。

历经数百年后仍完好如初。

15种传统木工制作图,中国古典家具结构(附明清家具CAD图纸合集)

15种传统木工制作图,中国古典家具结构(附明清家具CAD图纸合集)

15种传统木工制作图,中国古典家具结构(附明清家具CAD图纸合集)古人的家具木工技艺非常高超,他们不需要用铁钉,只是将木头打磨成各种形状,用于家具的各个部位,牢固,美观。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传统木工制作图,中国古典家具结构:1、挤楔↓↓↓楔,一种一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把它和榫卯结合起来使用,非常坚固哟。

2、半榫破头楔↓↓↓破头楔,用在半榫之内,易入难出,就像我们想做用的电脑线扎带,不可逆独特而坚固的结构,这东西可没有后悔药吃,没法儿修复,就有了一个“绝户活”的绰号。

3、圈口穿销↓↓↓这个很少见哟,做工讲究,明代黄花梨万历柜及圈椅上应用。

4、苏做半榫用钉↓↓↓到了明清的时候,中国古典家具除部分民间家具外,大部分宫家具及城市高档家具都会用南洋的硬质木料,因为外面经水磨汤蜡处理,看起来好看。

内部则处理成半榫、闷钉、抄手榫等形式,可谓内外兼修啦。

5、修理断腿的钉↓↓↓“三簧钻”是北京匠师特制的一种钻具,要修理断损的家具的时候,就会用到“三簧钻”打开原有的旧钉、或者开孔打入新钉,以恢复原有面貌。

6、透销↓↓↓就是在栽销的基础上,使销子延长并通透于其一板材的中心,这种技术一般在大家具上见到,十分坚固。

7、桌挂销↓↓↓亦称偏口挂销。

是明清硬木桌类家具腿部与牙板结合部必用的结构。

非常牢固,配合“抱肓榫”,有较强的抗扭力。

定位准确、可反复拆装、越打越严,是苏、广及宫廷造办处硬木桌子上必用的销子。

8、插销↓↓↓镜框、玻璃灯笼、碧纱橱等多见用这种销法,制做精致,起线并暗藏于线条之中。

9、破头楔↓↓↓在透榫端部的靠近外侧的适当位置预先锯开楔口,待榫入卯后,再备入楔子,使榫头体积加大。

10、钉销↓↓↓钉是竹钉,不是铁哟。

竹钉断面多为圆形,间或也有方形。

“销”是两顺向木材间用于管束其相关位置的小木块。

可拆卸。

11、大进小出楔↓↓↓在半楔的基础上,用较壮而规整的木楔穿透家具表层将半榫备牢,省工省料,美观坚固。

12、走马销↓↓↓走马”源于古建术语“走马板”,是活动自由的意思。

中国木结构构件名称

中国木结构构件名称

中国木结构构件名称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常用的构件名称如下:
1. 柱子(柱):支撑上部结构的垂直木柱。

2. 横梁(梁):连接柱子和其他构件的水平木梁。

3. 桁架(桁):连接横梁和柱子的垂直木杆。

4. 榫头(榫头):连接梁和柱的凸起部分。

5. 榫眼(榫眼):连接梁和榫头的凹槽部分。

6. 榫卯(榫卯):连接梁、柱和桁架的复杂结构。

7. 斗拱(拱):连接梁和桁架的弧形结构。

8. 屋脊(脊):连接屋顶和檐口的垂直木杆。

9. 屋檐(檐):覆盖建筑物顶部的水平部分。

10. 瓦片(瓦):覆盖建筑物屋顶和檐口的瓦片。

11. 门窗(门、窗):建筑物的入口和出口。

12. 楼梯(梯):连接不同楼层的垂直通道。

这些构件名称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广泛使用,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式家具结构介绍术语

新中式家具结构介绍术语

新中式家具结构介绍术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榫卯: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家具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方式,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面与面的接合、两条边的拼合、面与边的交接构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等。

榫卯结构能够让家具的各个部件紧密相连,同时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挂牙:挂牙是一种上宽下窄、纵边长于横边的角牙,通常用于搭脑下方,具有装饰和支撑作用。

打洼:打洼是一种在桌案类家具边缘或枨子表面刻出凹面的装饰手法,能够增加家具的美感和使用功能。

托腮:托腮是一种出现在高束腰家具上的结构,能够承托加固装饰束腰的功能。

十字枨:十字枨是一种交叉如十字的枨子,通常用于方凳、方桌四腿对角设交叉横档。

步步高:步步高是一种传统家具结构中椅子脚枨的设计方式,前枨最低,两侧枨较高,后枨最高。

罗锅枨:罗锅枨通常用于明式家具中,是一种连接腿柱的横枨,中间高拱,两头低弯,形似罗锅。

挡水线:挡水线是一种出现在传统家具桌案之上的装饰线,能够防止桌面上的汤水流出。

矮老:矮老是家具上牙条与下横枨之间起支撑作用的小立枨,因其通常都不高,故名矮老。

卡子花:卡子花是由矮老发展而来的一种具有更强装饰性的部件。

鳝鱼头:鳝鱼头是椅圈扶手尽头向外反转的小勾,有人称之为“云头”,师傅们都形象地叫它“鳝鱼头”。

关门钉:关门钉是一种用于明式家具榫卯拍合后的加固方法,使用趱打眼,觥入一枚木钉或竹钉,使榫卯固定不动。

北京匠师称之为“关门钉”,意思是门已关上,不再开了。

以上是新中式家具结构介绍的一些术语,这些术语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
和欣赏中国传统家具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贵妃榻基本构件

贵妃榻基本构件

贵妃榻基本构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贵妃榻基本构件是指贵妃榻这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家具所包含的各种零部件和结构。

贵妃榻是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独特风格的床具,其制作精巧、造型优美,是古代贵族宫廷中常见的家具之一。

贵妃榻基本构件包括床体、床头、床尾、床柱、床脚等部分,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详细介绍。

首先是贵妃榻的床体,床体是整个贵妃榻最具代表性的部分,通常呈长方形,由贵贵的木材制成。

贵妃榻床体的设计通常较为简洁大方,以突出其高贵典雅的气质。

床体的表面通常会进行精美的雕刻和装饰,以增加其视觉效果和观赏价值。

床体的底部通常会有一定高度的腿,以便搁放在地面上,同时也方便清洁和保养。

其次是贵妃榻的床头,床头是床体的一端,通常是整个贵妃榻的焦点和亮点。

床头通常会有特别设计的造型和雕刻,如凤凰、龙凤等吉祥图案,以寓意吉祥如意。

床头的设计通常比较繁琐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精湛工艺才能完成。

床头的造型和装饰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风格进行定制,以适应不同人的审美需求和装饰风格。

接下来是贵妃榻的床尾,床尾通常与床头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床尾的设计通常也是经过精心策划和精细制作,以保持整个贵妃榻的和谐统一。

床尾的造型和材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定制,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床尾的设计通常也会考虑到整个贵妃榻与室内装饰的协调性,以保持整体风格的统一。

然后是贵妃榻的床柱,床柱是贵妃榻的支撑结构,起到支撑整个床体的作用。

床柱通常呈纵向形状,可以是圆柱、方柱等不同的形状。

床柱的材质通常也是高贵的木材或者金属,以保证整个贵妃榻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床柱的设计通常也会考虑到整个贵妃榻的外观和美观性,所以也会进行相应的装饰和雕刻。

贵妃榻基本构件包括床体、床头、床尾、床柱、床脚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通过精心设计和制作,贵妃榻可以展现出其高贵的气质和独特的魅力,成为家居装饰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中式构件是指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建筑构件,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它们通常具有独特的形状、雕刻和装饰风格,是中国建筑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

中式构件的名称有很多,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式构件及相关参考内容。

1. 门楣(mén méi):门楣是安装在建筑门上方的横梁,用于装饰门户。

门楣通常由木材制成,具有精细的雕刻和绘画,富有装饰性和艺术性。

2. 斗栱(dǒu gǒng):斗栱是建筑屋檐顶部的装饰构件,起到支撑和装饰的作用。

它一般由木材或石材制成,具有多种传统的形状和图案,如龙、凤、狮子等。

3. 轩(xuān):轩是一种凸出于建筑物外墙的小阳台或廊道,常见于中国的古代宅邸和园林。

轩常常有精美的雕刻和装饰,是人们休憩和观赏风景的场所。

4. 抱厦(bào shà):抱厦是一种常见的建筑重心压低的装饰构件,被用于增加建筑的庄重感和稳定感。

抱厦通常由石材制成,构造复杂,具有浓厚的古代传统文化气息。

5. 门楼(mén lóu):门楼是建筑物前面的一座独立的门洞,用于标示进入建筑物的入口。

门楼通常由石材制成,形状庄重大气,上面常有雕刻或书法作品,寓意吉祥和美好的祝愿。

6. 角楼(jiǎo lóu):角楼是建筑物的角落处的一座楼房,用于增加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美感。

角楼通常由石材或砖石结构制成,具有复杂的形状和细致的雕刻。

7. 户外斗拱(hù wài dǒu gǒng):户外斗拱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装饰构件,用于支撑门上方的叠檐。

它们通常由石材或木材制成,形状独特,具有浓厚的传统民族风格。

8. 碑坊(bēi fāng):碑坊是建筑物出入口的一种装饰构件,常见于庙宇、园林和陵墓等地。

碑坊的形状通常为两柱一横,上方常有题词和雕刻,寓意吉祥和纪念。

9. 彩绘(cǎi huì):彩绘是一种在建筑物表面进行绘画的装饰技法,常见于中式构件和墙壁上。

结构大全

结构大全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介绍大全可能有的朋友对中国古典家具结构了解的不是很多,现整理下,但愿对你了解古典家具有点帮助。

夹头榫红木古墩台TOP从八品•布政使照磨帖子82积分132金币132 枚礼券0 张在线时间4 小时最后登录2楼(沙发)大中小发表于 2009-01-1609:53:03 只看该作者榫抱肩榫: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结构。

也可以说是家具水平部件和垂直部件相连接的榫卯结构。

抱肩榫是结构复杂的榫卯结构,因为要解决腿足与面板、腿足与束腰、腿足与腿足之间的连接。

以有束腰的方桌为例,腿足的上端,做出两个相互垂直但不连接的半榫头,这是与桌面2009-2-11∙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相连的。

在与束腰相接的部位,要做出45度角的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条的45度的斜尖及三角形的榫舌相接。

斜尖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矛条背面的槽口套挂。

明及清前期的有束腰家具,牙条与束腰是用一块独木做出的,凭此挂销,可使束腰及牙条和腿足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这是抱肩榫的标准做法。

清中期以后,抱肩榫的做法就开始简化,挂销省略不做了,为了省料,牙条和束腰也改为用两块木条单独做了。

到清代晚期,抱肩榫的做法进一步简化,连牙条上的榫舌也没有了,只靠用胶粘合。

桌子的牢固程度大大降低。

霸王枨:霸王枨是用于方桌、方凳的一种榫卯,也可以说是一种不用横枨加固腿足的榫卯结构。

在制作桌子时,为增加四条腿的牢固性,一般要在桌腿的上端加一条横枨即可。

但有时要制作造型清秀的桌子,又嫌四条横枨碍事,但又要兼顾桌子牢固,于是就可采用“霸王枨”。

霸王枨为s形,上端与桌面的穿带相接,用销钉固定,下端与腿足相接(位置在本来应放横枨处)。

枨子下端的榫头为半个银锭形。

腿足上的榫眼是下大上小。

装配时,将霸王枨的榫头从腿足上榫眼插入,向上一拉,便勾挂住了,再用木楔将霸王枨固定住。

夹头榫:是制作案类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一、引言中式构件是指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构件元素。

它们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式构件名称,包括欄杆、廊柱、檐角等,在探讨其特点和应用的同时,也将对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分析。

二、欄杆2.1 概述欄杆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构件,它用于围合建筑物的庭院、走廊等空间。

欄杆通常由两根柱子和连接柱子之间的横梁组成,形成一个围合的空间。

2.2 特点•独特的造型:欄杆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方柱形或其他各种造型。

不仅如此,欄杆上还常常绘有各种吉祥图案,如莲花、鱼、龙等,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精细的雕刻工艺:欄杆通常采用木质或石质材料,需要通过雕刻工艺来完成复杂的图案和纹饰。

这些精致的雕刻工艺使得欄杆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成为观赏的艺术品。

•寓意丰富:欄杆上的图案和纹饰往往寓意吉祥如意、喜庆等,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许。

2.3 应用欄杆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庭院、走廊、桥梁等空间。

它们在建筑中起到了围合、装饰和桥接的作用,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三、廊柱3.1 概述廊柱是连接着廊道和房屋之间的柱子。

它们通常由石材或木材制成,拥有独特的形状和装饰。

3.2 特点•纤细的形态:廊柱通常是纤细的圆柱形状,更加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优雅和精致。

•精美的雕刻工艺:廊柱上常常雕刻有各种花纹和图案,如花卉、神兽等,通过精细的雕刻展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承重和装饰的功能兼具:廊柱在建筑中既有支撑重量的作用,同时又通过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提升了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

3.3 应用廊柱常见于中国传统建筑中,如宫殿、庙宇、园林等。

它们用于支撑廊道和房屋的结构,同时也作为装饰元素,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四、檐角4.1 概述檐角是位于建筑物屋顶檐口处的角部装饰构件。

它们起到了装饰、结构连接和排水等多种功能。

4.2 特点•多样的形态:檐角可以是直角、圆角、飞檐等形状,形态多样,丰富了建筑的外观风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矮老:家具中用作装饰和支撑的短住。

最多见的是在枨条与牙子之间的立柱。

B
霸王枨:用于方桌、方凳的一种榫卯,也可以说是一种不用横枨加固腿足的榫卯结构。

在制作桌子时,为增加四条腿的牢固性,一般要在桌腿的上端加一条横枨即可。

但有时要制作造型清秀的桌子,又嫌四条横枨碍事,但又要兼顾桌子牢固,于是就可采用“霸王枨”。

霸王枨为S形,上端与桌面的穿带相接,用销钉固定,下端与腿足相接(位置在本来应放横枨处)。

枨子下端的榫头为半个银锭形。

腿足上的榫眼是下大上小。

装配时,将霸王枨的榫头从腿足上榫眼插入,向上一拉,便勾挂住了,再用木楔将霸王枨固定住。

包角:家具铜饰件。

是用来保护家具外轮廓边角的三角形铜饰件。

步步高:前枨最低,两侧枨稍高,后枨最高,故曰步步高。

冰盘沿:明式家具常用的线脚之一。

“冰盘沿”是上部喷出、下部收入的一类线脚的统称,近似一般瓷盘盘边的断面轮廓。

属于比较典型的明代家具的装饰风格。

C
D
搭脑:明清家具部件名称。

椅子、衣架等位于家具最上的横梁叫“搭脑”。

直形搭脑、横向靠背式,如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的药铺柜前有这种交椅;直形搭脑、竖向靠背式,见宋萧照《中兴祯应图》,后元明清一直沿用;圆形搭脑、竖向靠背式,又称“栲栳圈”,宋画《蕉荫击球图》中有这种交椅,为我国古代木匠的一大创造;圆形搭脑、竖向靠背式,附加荷叶形托首
大边和抹头:凡用攒边的方法做成的方框,如桌面、凳面、床面等,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有榫眼的叫抹头。

挡板:在桌案几等两头腿部与横挡之间镂雕各种纹饰的装饰性侧板。

吊牌:家具铜饰件。

是由屈曲串联构成的活动拉手,旋转自如,使用方便。

挡(拦)水线:多以环形、框形出现在传统家具桌案之上。

挡水线外的桌面略高于内桌面,可以挡住桌面上的汤水流出,在实际应用中视家具风格不同,挡水线也分为阳线和阴线,剖面又有圆方、宽窄、疏密的变化,挡水线的使用,让原来沉寂的桌面变得生动起来了。

在宴桌、供桌上使用较多。

E
鹅脖:椅子前腿在椅盘以上延伸并与扶手相接相连的部分。

G
隔板:框体内分隔左、右、上、下空间的板材。

鼓腿彭牙:指家具的腿部从束腰处膨出,然后稍向内收,顺势作成弧形,足部多作内翻马蹄形。

H
合页:家具铜饰件。

俗称铰链。

常组成两折式,是连接家具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金属件。

I
J
K
栲栳样:是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

唐寅《题崔娘像》诗:“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星金买断春。

”由于器具呈圈形,故圈椅的椅圈也称“栲栳样”
框档:家具木条构成的边缘或轮廓,俗称框挡。

卡子花:家具上的雕花饰件。

多用在矮老的位置,实际就是装饰化了的矮老。

开方:为了加强装饰效果,家具某些部件馊挖的方形孔洞,名曰开方。

家具上开圆、开方等装饰方法统称之为开光。

L
罗锅枨:明清家具部件名称。

也叫桥梁枨。

一般用于桌、椅类家具之下连接腿柱的横枨,因为中间高拱,两头低,形似罗锅而命名(中部高、两头低的一种枨子)。

联帮棍:扶手椅在扶手中部之下的一根立柱叫联帮棍。

或据其开头称为镰刀把。

亮脚:在椅子靠背下部与座面接角的地方挖出各种纹样的亮洞。

主要起装饰作用。

拦水线:指在桌面边缘上做出高于面心的一道边。

在宴桌、供桌上使用较多。

M
面板:凡椅面、桌面、案面、几面等都采用攒边做法,心板所取用的板材俗称面板。

门围子:架子床除三面设围子外,正面还立门柱,门柱与角柱之间安两块方形的围子,叫门围子。

面叶:家具铜饰件。

是用钮头和屈曲、穿结固家在家具表面的铜化,或光素,或凿刻和镂有花饰,既能保护木质部分,又能将分散的饰件组织联结起来,具有鲜明的装饰效果。

马蹄足:是一条从腿部延伸到脚头变化微妙的线,自然流早,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势。

它是反映明式家具风格特点的典型式样之一。

足头向外的称外翻马蹄,足头向内的称内翻马蹄。

N
O
P
拍子:家具铜饰件。

附着在半面叶上可开启和关合的部分,关合时有两个孔眼套入屈曲可供上锁。

是箱子上使用的主要铜饰件之一。

撇脚:足下端常分别向前向后弯出,故称撇脚。

鼓腿彭牙:明清家具术语。

家具在束腰以下,腿子和牙子都向外凸出的做法叫“鼓腿彭牙”。

此称见清代匠作则例,北京匠师现仍沿用。

Q
券口:镶在家具的四条立柱之间的镶板。

主要起装饰作用。

蜻蜓腿:腿足上粗下细呈S型,至脚头带弯外翻,形式柔媚而富有弹性。

言其形如细长的蜻蜓足而得名,也有称螳螂腿的。

R
软屉:指家具中凳面、椅面、榻面等采用藤篾编成的面子。

S
“束腰”指的是家具上的一个收缩部分,一般位在面板边框和牙条之间,形象显著。

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样式之一。

用通俗的话语解释,束腰对于传
统家具就象纤纤细腰对于女子一样作用不可低估。

“束腰”和宋代须弥座中的名称“束崾”是完全相同的,而且形态也近一致
十字枨:方杌、方凳四腿对角设横枨,十字形交叉,俗称十字枨。

三弯脚:明清家具术语。

明清家具脚料或圆或方,但有将脚柱在上段与下段过渡处向里挖成弯折的,这种腿足大多又有凸起的或外翻的脚头,苏州工匠称之谓“三弯脚”
T
托腮:位于束腰与牙子之间的一根木条,常做成挺括的线脚。

起装饰和加固束腰的功能。

托泥:家具的腿足不着地,另有木框在下承托,此木框叫托泥。

托泥还常置有小足。

绦(tāo)条板:围于横竖料之间面积较小的薄板部位,主要起装饰作用,大多中间挖有开光。

常见于座屏、高束腰等家具。

套脚:家具铜饰件。

是套在家具足端的一种铜饰件,既可防止腿足受潮腐朽,避免开裂,又具有特殊的装饰作用。

U
V
W
X
线脚:所谓“线脚”,是指家具中部件截断面边缘线的造型线式。

它所呈现的形状是在方(包括长方形)与圆(或椭圆)之间产生的种种形变。

是明式家具的独特手法之一。

主要有阳线、凹线、弄洞线、线香线、剑脊棱等。

故与家具形体轮廓线主要在二维空间表现曲直、徐疾、顺逆等品性又有明显的差别。

是我国明式家具造型的独特手法之一。

线样:木工匠师常称它为样板。

他们往往直接依靠这些样板来划线、剖料、加工,构成各种家具的特定形体。

Y
牙子:一般指面框下设置连接两腿之间的部件。

有束腰的家具则在束腰以下部位,是主要连接部件。

设在其他部位的一般改称牙条
牙角:明清家具部件名称。

明式几案等家具的牙条在与腿部作丁字形相交处,常常采用左右对称的角牙形式,江南民间工匠称谓“牙角”。

牙角模型
Z
柱: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长条形木条,一般为竖立式,用以支承框面,如腿柱、矮柱等。

中牌子:衣架等立柱中部与横挡构成扁长方形框挡,框挡常有镂空花纹,这一构件北京匠师称为中牌子。

站牙:明清家具部件名称。

用来固定立柱的牙子,北京匠师叫“站牙”,即清代匠作则例所谓的“壶瓶牙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