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人物翻译解读共69页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姓名英译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姓名英译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姓名英译作者:王晓南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第07期【摘要】和英文小说翻译相比,中文小说英译时遇到的人名翻译问题要复杂的多,因为中文小说中的人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人物的性格、命运或小说的情节有关。

在对人名的英译中,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

无论如何翻译,最重要的是使英文读者能够明白中文小说中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键词】姓名翻译《红楼梦》《西游记》在中文小说英译的过程中,第一件头疼的事就是对人名的翻译。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人物姓名涵义丰富,在翻译时会出现文化缺省现象,这就需要以灵活的方式进行补偿,以使异文化读者能够领略原文的文化内涵。

在大陆地区,人名的英译都是遵照中文拼音标准翻译,发音和结构均保留中国姓名文化特色。

而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又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遭遇等深刻关联。

在《红楼梦》中,人物姓名大有深意,有对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的暗语,也有对人物性格的概括。

当然,这两本书都包含了精深的中国文化,故本文将结合这两本名著的几版英译本,探讨主要的几种对人物姓名的翻译方法。

一、音译音译自然是最简单的方法,这也是中英互译时对人名的最常见处理方式。

在人物姓名并无特别涵义或难以翻译时,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不过在很多中文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有许多承载。

以《红楼梦》为例,大卫·霍克斯将王熙凤直接译为“Xi-feng”,对这样一位性格鲜明的人物来说,略有些可惜了。

杨宪益夫妇版本的《红楼梦》中,姓名基本采用音译,且采用旧式音译规则,比如宝玉——(Jia)Pao-yu,黛玉——(Lin)Dai-yu,并且这都按照了中国的姓和名的顺序,并没有改成英语中的惯用顺序。

当然,直接按拼音翻译不算是错,只是英语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就不会有中国读者那般对名字的理解了。

也许这样说是有些不公平,因为两种文化存在很难弥合的差异,很难完全表达出原作的本意,不过在文学翻译中,对人名的翻译可以多费心思。

如何解读中国古典名著的人物分析

如何解读中国古典名著的人物分析

如何解读中国古典名著的人物分析《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志怪传奇类小说,在小说描述中塑造了一批优秀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对《聊斋志异》的解读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经济和政治。

在《聊斋志异》中,各种类型的女性人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这些女性个人鲜明,富有生活的气息,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封建时代表现出个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体现出强大的女性婚恋观,在他们的身上能够看到封建男权社会的弊端。

因此,通过对《聊斋志异的》的解读能够帮助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道德理念和思想文化,从而在留学生涯更好地适应中国现代社会生活。

一、《聊斋志异》中女性人物形象类型《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包含宦官妻妾、乡绅奴婢、名媛、平民百姓等,这些人物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通过对这些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够洞悉当时社会的女性地位和女性婚恋思想,从而让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更进一步地领略中国传统美德。

(一)美丽聪慧的狐狸女蒲松龄以其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取向为人们塑造了一系列的狐仙形象,打破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狐狸阴险狡诈、魅惑人心的刻板认识,反其道而行之,为人们塑造了一批聪敏善良的女狐形象,并在刻画的过程中注重凸显他们谦逊美好的性格特点。

比如在《聊斋志异》的《小翠》中,小翠为了代替自己的母亲报恩,将自己嫁给了王元丰,以身偿还解决丈夫家的困难,宁可自己受辱也要让自己的丈夫健康。

由此可见,在蒲松龄的笔下为人们塑造一个美好、善良的狐仙形象,并在这些狐仙身上还体现出一种知恩图报,崇尚自由的婚恋观,彰显出了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

(二)重视情义的义女在《阿宝》中塑造的女主人公阿宝在孙子楚的感动下,不顾其家庭贫苦和个性的古板,自己以身相许,并辛勤操持家务,最终感动了阴间的判官,让孙子楚还阳。

《聊斋志异》中塑造的纯良淑女形象寄托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她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义气和人间真情,同时这些女性形象还具备独立的思想意识,在生活和情感处理上能够不为封建礼教所压迫,始终坚持自己真挚的思想情感,体现出独立的女性意识。

古代人物传记翻译技巧ppt

古代人物传记翻译技巧ppt

翻译的基本原则
准确
通顺
文采
•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 ____ 信 、____ 达 、雅 。
意译 •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 ,以_____ 留 删 为辅。 • 第三: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___、 ____、 换 调 补 贯
直译
____ 、____、 ____、____ 。
“调”即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 :如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倒装句, 要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补”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如主语、 谓语、宾语、介词等。 “贯”即“意译”。指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 灵活贯通地翻译。如使用了修辞手法:比喻、 互文、借代等的地方。

阅读句子,找出句中省略的成分。 1、竖子,不足与(之 )谋 2、今以钟磬置( 于 )水中 3、沛公谓张良曰:“(你)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 4、輮( 之 )以( 之 )为轮 5、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而衰 ,三(鼓 )而竭 。

“补”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如 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一、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专有名词。 二、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考点解析:
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 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 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语法现象: 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 1.积累性的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的反映。
可见,适当了解一些常见官职的含义是必要的。 下面进行一些归类: 1、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 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 尉、祁连将军等。 2、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 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 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3、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 使、知州、知府、令等。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 掾(yuàn):古代官署 属员的通称。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 掾。(2001年高考)

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名词典

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名词典

【《腐蚀》】Decay
【赋】fu;descriptive prose interspersed with verse; prose-poetry
【复仇悲剧】revenge tragedy
【《浮生六记》】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干预生活】interventing in life
service examinations, knows for it rigidity of form and poverty of ideas ) 【白话诗】free verse written in vernacular 【白话文】writings in vernacular 【《白话文学史》】History of Vernacular Literature 【白描】simple, straightforward style of writing 【《白香词谱笺》】A Collection of Tunes of Ci Poems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Let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weed through the old to bring forth
大家网,大家的!

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网
3 / 15
【典型性】typicality
【典型性格】model personalities
【电影理论】film theory
【叠句】reiterative sentence
【叠韵】two or more characters with the same vowel formation
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网,大家的!
4 / 15
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名词典.doc

浅析霍译_红楼梦_人名的翻译_肖文辉

浅析霍译_红楼梦_人名的翻译_肖文辉
三、翻译技巧 霍译人名充满了智慧,创造型与洞察力,为了达到这种目 的,霍克斯运用了各种翻译技巧。 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译例对 他采用的技巧进行分析与探讨。 1. 创造 翻译这一活动被德莱顿比作带着镣铐跳舞。 一位带着镣 铐的舞者只有有限的活动空间,对于他而言,要模仿实现原来 的动作设计是非常困难的。 有时对于一些不可能实现的动作 他会束手无策。 但是,为了能够充分实现原来的动作设计,他
(第 60 回) By an unlucky chance Mamma Xia had a granddaughter who worked in Tan -chun’s apartment … with all of whom she was popular. Her name was Cicada, but the maids all called her ‘Ciggy’. 此例中译者将“Cicada”变成“Ciggy”。 变化后的形式更接 近实际生活中的用法。在英国,人们经常缩短或改变一个人名 来显示相互之间的亲密关系, 拼写的变化通常是和人名的发 音情况相一致的。翻译中的这种变体不但丰富了表达,而且使 作品中的人物更加有些有肉。 翻译本身并非机械的对等。 译者的独特的创造力和渊博 的知识储备都能够在灵活, 多样, 地道的语言运用中得到体 现,变体技巧的使用就是其中一例。 四、翻译失误及语义流失 翻译过程中的失误及语义流失诗不可避免的, 这种不可 避免性是由众多原因造成的。以下几点是主要原因:不同语言 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原语中的文化专有项是无法在翻译过 程中得到实现的, 它们的翻译只能通过在译语中找意义接近 的词汇来实现;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词汇, 语法和语音系 统,它们对于物质世界乃至精神观念的划分是各异的,一般说 来两种语言文化越紧密,翻译难度也就越小;不同的个体对于 词汇及表达方式的选择都有其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对于不同 语言中的两个个体来说差异就更明显, 译者要掌握原作者的 用词倾向并以相同的方式在译语中进行表达是非常困难的; 原作者和译者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对于意义也有着不同的理 解,这也是造成翻译失误的一个潜在因素。 以下便是霍克斯先生的翻译失误: 例 5.Qian Hua(钱华) Bu Shi-ren(卜世仁) Bu Gu-xiu(卜 固修) Zhan Guang(詹光) Dan Pin-ren(单聘仁) 曹雪芹通过双关语的娴熟使用给这些小人物命了名,这 种命名方式目的在于彰显人物的个性特征。在汉语中,这些名 字可以做如下解释:“钱华”即“花钱的人”,“卜世仁”即“不是 人”,“詹光”即“沾光”,“卜固修”即“不顾羞”,“单聘仁”即“善 骗人”。译者采用音译法来翻译这些人名没能够表达出这些名 字的内涵意义,不得不说是一个不成功的译例。 另外,霍克斯

云唐郑准译文以及注释

云唐郑准译文以及注释

云唐郑准译文以及注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云唐郑准(Arthur Waley)是20世纪英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他以其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和翻译工作闻名于世。

在他的翻译作品中,最为广为人知的要数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译文。

在此,我们将对他的《春夜喜雨》进行翻译和注释。

《春夜喜雨》晓来雨过树当家,燕在争春意欲斜。

白酒新熟山花发,青罗伴我夺灵车。

诗歌如此华丽而又含蓄,描述了一个春夜的生动场景。

以下是云唐郑准的译文和注释:清晨雨过,纷纭的树木欢迎光临。

燕子为了争抢春天的细腻情意,好像不安地扑来扑去。

新酿出的白酒各自飘散出阵阵的鲜明幽香,山花也在此时盛情款待。

青色的丝绸婉转地跟着我,仿佛要帮我夺回一辆灵车。

注释:1. “树当家”:此处指雨过后,树木已经成为了树木界的主人,享受着清晨的阳光和雨后的滋润。

2. “燕在争春”: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们在争抢春天的情意,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

3. “白酒新熟”:这里描述了新酿出的白酒,酒香扑鼻,预示着好酒即将上桌。

4. “山花发”:山花此时也盛开,与新酒一起,为春天的到来增添一分热闹和喜悦。

5. “青罗伴我夺灵车”:青罗为丝绸的一种,以其柔软光滑的手感和华丽的颜色而著称。

诗句中的“夺灵车”可能暗指诗人陶渊明希望能够通过诗歌来带领读者一同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象。

云唐郑准的翻译充分展现了杜甫《春夜喜雨》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时通过注释字里行间揭示了诗歌的深刻内涵,使得读者更能体会到这首诗歌所描绘的春天美好景象。

通过阅读云唐郑准的译文和注释,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第二篇示例:云唐郑准(约公元647-815年)是唐代著名的译经学家,在唐朝以译经著称。

他的译文以精准、忠实、准确著称,被誉为“千古第一实译”。

本文将介绍云唐郑准的译文,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性内容进行注释。

一、《小品经》译文及注释《小品经》是《涅槃经》的一部分,是佛教经典之一。

中国神话人物翻译[整理版]

中国神话人物翻译[整理版]

八仙 the Eight Immortals嫦娥 Chang’s ( the Chinese noon goddess)伏羲 Fu Xi ( God of Fishery and Husbandry) 福禄寿三星the three gods of fortune, prosperity and longevity共工 God of Water后羿 Houyi (a legendary hero who shot down nine suns)黄帝 Yellow Emperor夸父 Kuafu( a fabled sun-chasing giant)女娲 Goddess of Sky-patching盘古 Pan Gu (creator of the universe)神农 Patron of Agriculture禹 Yu(the reputed founder of the Xia Dynasty) 祝融 God of Fire八仙 the Eight Immortals比干 Pi Kan [civil god of wealth]毕升 Pi Sheng [patrons of printers]仓颉 Cang Jie [the inventor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legend]杜康 Du Kang [patron of restaurant keepers and alcohol merchants]冯道 Feng Dao [patrons of printers]冯节 Feng Chieh [gods of carvers of seals and stone tablets]伏羲 Fu Hsi [god of philosophy; god of fishery and husbandry]福禄寿三星 the three gods of fortune, prosperity and longevity葛洪 Ko Hung [god of dyers]共工 Kung Kung [god of water]关公 Kuan Kung [god of war]观音 Kuan Yin [goddess of mercy]后羿 Houyi [a legendary hero who shot down nine suns]胡敬德 Hu Ching-te [gate gods]华佗 Hua Tuo [a famous surgeon]黄帝 Yellow Emperor霍大山 Huo Ta-shan [god of mountains]济公 Jigong [a legendary monk who helped people with a magic fan]济公活佛 Jigong [mad healer]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花果山:Mountain of Flower and Fruit 水帘洞:Water Curtain Cave南天门:Southern Gate of Heaven灵霄殿:Hall of Miraculous Mist离恨天:Thirty-Third Heaven兜率宫:Tushita Palace丹房:Elixir Pill Room蟠桃园:Peach Garden蟠桃胜会:Peach Banquet 瑶池:Jade Pool宝阁:Pavilion御马监:heavenly stables龙宫:Dragon Palace下界:Earth美猴王:Handsome Monkey King孙悟空:Sun Wukong弼马温:Protector of the Horse齐天大圣:Great Sage Equalling Heaven 大闹天宫:Havoc in Heaven玉帝:Jade Emperor王母:Queen Mother大禹:Yu the Great太上老君:Supreme Lord Lao Zi太白金星:Great White Planet托塔李天王:Heavenly King Li降魔大元帅:Grant Demon-Subduing Marshal 哪吒:baby-faced Nezha 巨灵神:Mighty Magic Spirit二郎神:god Erlang四大天王:Four great Heavenly Kings 增长天王:Sword Heavenly King广目天王:Lute Heavenly King多闻天王:Umbrella Heavenly King持国天王:Snake Heavenly King马天君:Keeper of the Imperial Stud七仙女:seven fairy maidens土地:local guardian god天将:Heavenly General天兵:heavenly soldier仙官:immortal official神仆:immortal servants东海龙王:Dragon King of the Eastern Sea 龟丞相:Prime Minister Tortoise凤:phoenix天马:heavenly horse定海神珍:Magic Sea-Fixing Pin如意金箍棒:As-You-Will Gold-Banded Cudgel 火眼金睛:fiery eyes with golden pupils风火轮:Wind-fire Rings 金刚琢:special bracelet炼丹炉:cook furnace玲珑塔:magic pagoda金丹:Golden Elixir Pill仙桃:magic peach仙酒:immortal wine仙果:magic fruit瞌睡虫:sleep insects法力:magic power降龙伏虎:subdue dragons and tigers。

红楼梦——文学翻译解析

红楼梦——文学翻译解析

《红楼梦》中的人名
曹雪芹《红楼梦》人物命名大致有三类: 第一,人名为故事情节发展之隐喻 这类象征意义的名字通常都是利用谐音命名,音义结合。霍
译本对于绝大部分有名有姓的人物采用音译的方法,并且
也采用姓前名后的汉语习惯,如“宝玉” Bao-yu、“宝钗” Bao-chai、“黛玉”Dai-yu使用音译法,既简单明了,又在
鸳鸯 —鸳鸯誓死不嫁,忠心服侍贾母 平儿—平儿 在凤姐手下当差,不靠忍耐何以生存? 坠儿译作(Trinket)—坠儿被宝钗评为有“奸淫狗盗”的“心 机”,而Trinket的英语原意除为“小装饰品”外,还可表示“密
谋”,与“奸淫狗盗”的“心机”语义相似,霍氏译名的巧妙由
此可窥一斑。 袭人这一名,霍译为“Aroma”,译出了原意“香气袭人”。
从《红楼梦》看文学翻译
——对比杨宪益英译本和 霍克斯英译本
王志丹 徐海艳 朱梦 郭威
《红楼梦》两种全译本——裴钰
1.杨宪益,戴乃迭《A 2.霍克斯及其女婿闵福德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 原本得到红学界大力支 持——文本最为严谨、最 为接近原貌; • 杨,中国人,传统文化修 养极高——错误率大大低 于霍译,最为保真的英文 译本 • 中国内地、国际汉学界、 红学界推崇。 • 实现了译本的英语母语文 学特质 • 较好的实现了中西文化的 翻译对接 • 译本具有创造性翻译 • 西方世界——独一无二的 经典地位,大大推动红楼 梦的海外传播。
1 2 3
书名 人名、地名 节日民俗词汇 诗词歌赋 人物称谓
4
5
书名的不同翻译
杨:A Dream of Red Mansions(红楼梦) 1、“红”丰富的文化内涵和 作者的特殊用意——忠实 地完全保留了“红”的喻 意。 2、可以给西方读者展示中国 传统文化对“红”的认识。 霍:The Story of the Stone (石头记) 1、考虑到了读者的文化背景 和理解能力。在文意的传 递上有很好的效果 2、对于原文来说,是一种文 化内涵的缺失(红在原文 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 文化内涵,并包含有作者 的隐含寓意)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姓名英译——以《红楼梦》和《西游记》为例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姓名英译——以《红楼梦》和《西游记》为例

- 242-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姓名英译——以《红楼梦》和《西游记》为例青岛科技大学/王晓南【摘要】和英文小说翻译相比,中文小说英译时遇到的人名翻译问题要复杂的多,因为中文小说中的人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人物的性格、命运或小说的情节有关。

在对人名的英译中,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

无论如何翻译,最重要的是使英文读者能够明白中文小说中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键词】姓名翻译 《红楼梦》 《西游记》在中文小说英译的过程中,第一件头疼的事就是对人名的翻译。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人物姓名涵义丰富,在翻译时会出现文化缺省现象,这就需要以灵活的方式进行补偿,以使异文化读者能够领略原文的文化内涵。

在大陆地区,人名的英译都是遵照中文拼音标准翻译,发音和结构均保留中国姓名文化特色。

而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又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遭遇等深刻关联。

在《红楼梦》中,人物姓名大有深意,有对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的暗语,也有对人物性格的概括。

当然,这两本书都包含了精深的中国文化,故本文将结合这两本名著的几版英译本,探讨主要的几种对人物姓名的翻译方法。

一、音译音译自然是最简单的方法,这也是中英互译时对人名的最常见处理方式。

在人物姓名并无特别涵义或难以翻译时,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不过在很多中文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有许多承载。

以《红楼梦》为例,大卫·霍克斯将王熙凤直接译为“Xi-feng”,对这样一位性格鲜明的人物来说,略有些可惜了。

杨宪益夫妇版本的《红楼梦》中,姓名基本采用音译,且采用旧式音译规则,比如宝玉——(Jia)Pao-yu,黛玉——(Lin) Dai-yu,并且这都按照了中国的姓和名的顺序,并没有改成英语中的惯用顺序。

当然,直接按拼音翻译不算是错,只是英语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就不会有中国读者那般对名字的理解了。

也许这样说是有些不公平,因为两种文化存在很难弥合的差异,很难完全表达出原作的本意,不过在文学翻译中,对人名的翻译可以多费心思。

鲁迅翻译思想ppt课件

鲁迅翻译思想ppt课件
2
评价: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 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 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7
硬译中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
一是硬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传统文化面对西方文明的节节败退,面对民族 危亡和社会的迫切需求,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介绍 和学习西方文明。
2.但是在中外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中国人不断后 退,被迫自我否定,中华民族所依附的,具有自 我身份确定意义的传统文化逐渐丧失神圣性,乃 至被疏远,抛弃。
救亡图存
保存原作风姿
拿来主义&弱国情节
9
鲁迅PK林语堂
10
译者的个性 文本的选择
目的不同
个人原因
11
—林语堂对艺术极其青睐,认为翻译是一种艺术,要 讲求个性美,“译学无一定之成规,且译书无所谓绝 对最好之译句”,“妙文妙句天生巧合,亦必由译者 之出自心裁”。
. —鲁迅的翻译著作中,鲜少提及译者个性,“宁 信而不顺”其实统治了他的翻译理论的各个方面。
18
翻译不仅是一项语言符号转换活
动,更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使的 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文化互通有 无。
19
20
保存 , 却又 常常和易懂相矛盾 : 看不惯了 。
不过它原是洋鬼子 , 当然谁也看 不惯 ,为
比较的顺眼起见 , 只能改换他的衣裳 , 却
不该削低他的 鼻子 ,剜掉他的眼睛 。我是
不主张削鼻剜眼的 , 所以有的地方 , 仍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清代部分全书原文翻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清代部分全书原文翻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清部分《圆圆曲》吴伟业(1609-1672)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tòng)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莫,一曲哀弦向谁诉?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便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将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烛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jiù)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沙女伴忆同行(háng)。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尽延致。

一斛(hú)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支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屟(xiè)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名号:梅村;与钱谦益,龚定孳(zī)并称“江左三大家”;娄东诗派开创者作品《梅村家藏稿》体裁:七言歌行叙事诗翻译:君王当年离开了人间,将军破敌收京让开了山海关。

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

林语堂及翻译

林语堂及翻译
“明珠暗投”之意不谋而合。译者借用英语中现成 的俗语来翻译,在不损害原文含义的情况下使读者 易于理解,且倍感亲切。
17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14
保留原语文化
余曰:“卿果中道相舍,断无再续之理,况‘曾 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耳。” (沈复《浮生六记》)
“Even if you should leave me half-way like this” I
said, “I shall never marry again. Besides, ‘It is difficult to be water for one who has seen the great seas and difficult to be clouds for one who
句中“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但林先生凭借其深厚的语 言功底,选了“play about”和“sparkle”生动地体现 原文的“字神”,特别是“play about”采用拟人的手 法,不仅惟妙惟肖地再现了“风生袖底”,而且还暗示了 人物轻松愉快的心情。从上可以看出林先生虽然反对 “字译”,但他为了忠实于原著者并不反对对于单字的 锤炼
通顺作为第二条标准,同时也是忠实的 第四层含义,即忠实非说不通中国话之 谓。第一,须以句为本位;第二,须完全 根据中文心理。
而关于“美的标准”,他认为翻译于用 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 翻译家应将其工作当作一种艺术。
11
“以译者所负的责任言,第一是译者对原著 者的责任,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 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心 备,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译家的资格。”快哉》 《东坡诗文选》 《幽梦影》 《板桥家书》 《老子的智慧》 《浮生六记》

中国女作家作品英译合集_文学翻译_性别借用与中国形象构建

中国女作家作品英译合集_文学翻译_性别借用与中国形象构建

2013年9月第36卷第5期外国语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September 2013Vol.36No.5文章编号:1004-5139(2013)05-0067-05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中国女作家作品英译合集:文学翻译、性别借用与中国形象构建*付文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与跨文化研究中心/英语学院,北京100029)摘要:本文以“文革”后中国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女作家作品英译合集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的历史文化角度对这一政府文化宣传机构主导的译介行为予以考察和研究,包括其编辑原则、翻译特点及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等,同时运用性别研究的全新视角对这一翻译项目予以阐发。

该项目的特点在于以女作家为身份特色,但又将最能凸显女性本体意识,代表女作家创作新潮流的女性主义创作摒弃在外,在选材上强调社会主题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些女作家在一定程度上与男作家无差别地担当了反映中国社会现状的任务。

通过英译合集,中国文学出版社对外呈现了一个走出“文革”阴霾,秉承传统文化价值观,市井化、生活化的多元中国形象。

关键词:中国文学出版社;英译合集;女作家;性别借用;中国形象A Study of the Anthologiz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Women Writers :Literary Translation ,Gender Strate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ChinaFU Wenhui(Research Center for Business English and Cross -cultural Studie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Studie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ʒ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nthologiz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women writers by Chinese Literature Press (CLP ),an officially-led project with its unique principles ,feature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mage of China from both traditional historic-cultural and innovative gender perspectives.Gender-marked as it ’s claimed ,the project excludes feminist novels highlighting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epitomizing latest trends for women writing and gives privileges to realistic fictions reflecting Chinese society.In this sense ,there was not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CLP ’s choice of female and male writers.A manifold and close-to-life image of China is represented as it gradually shakes off the shadow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holds onto traditional values.Key words ʒChinese Literature Press ;anthologized English translation ;women writers ;gender strategy ;image of China1.引言“文革”结束后,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空前活跃,大批女作家登上文学舞台,形成了20世纪以来的第二次创作高潮。

中国古代经典英译赏析

中国古代经典英译赏析

All Good Things Must End by 杨宪益、戴乃迭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to riches and rank each aspires; The great ones of old, where are they now? Their graves are a mass of briars.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silver and gold they prize. And grub for money all their lives, Till death seals up their eyes.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dote on the wives they’ve wed, Who swear to love their husband evermore, But remarry as soon as he’s dead.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with getting sons won’t have done. Although fond parents are legion, Who ever saw a really filial son?
谢谢大家
《好了歌》中的道理人人明白,但谁又能放弃 呢?在下面有两首英译诗歌,可作比较欣赏。
Won-Done Song by 大卫.霍克斯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But with ambition won’t have done, have done. Where are the famous ones of days gone by? In grassy graves they lie now, every one.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But with their riches won’t have done, have done. Each day they grumble they’ve not made enough. When they’ve enough, it’s goodnight every one!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But with their loving wives won’t have done. The dalings every day protest their love: But once you’re dead, they’re off with another one.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But with their children won’t have done, have done. Yet though of parents fond there is no lack. Of grateful children saw I ne’er a one.

文学作品解释中英对照

文学作品解释中英对照

妙文翻译公司翻译样稿《黑*白》系列之一、二、三、四。

“Black&White” series: I, II, III and IV中国古老的文化现象——太极图。

这种大黑色的背景显示和规定着自身与对方的存在形式,同时塑造了书法艺术“计白当黑”的艺术审美美学范畴,文字类型亦是中国五千年书法文明的深刻表达。

亮丽夺目的色彩越发回归到书画同源的高深艺术理论中......As a symbol of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Taiji Tu (Diagram of the Supreme Ultimate), with deep black as the works’ background, stipulates and interprets, as shown, the existing forms of itself and its counterpart. Simultaneously, it defines the aesthetic category “black or white when (using white as blank)” for calligraphy art. The graphic type also embodies the 5000-year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ic civilization. The bright and brilliant colors make a return all the more to the profound artistic theory that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of the same origin.…《雾里看花》古老的中国文明沿袭传承了几千年,是那么的深邃、神秘,是值得世界人们敬仰和探索的。

简朴丽质的西周文字作为作品的背景并且融合现代工业科技文明和现代书法字体艺术表现形式,穿越深奥、古老的文化隧道,结合中国禅宗道学理念“有神无形、有神传韵”的意境文化。

最新古代人物传记译注24篇

最新古代人物传记译注24篇

古代人物传记译注24篇1. 羊耽妻辛氏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

聪朗有才鉴。

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

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宣帝将诛爽,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爽司马鲁芝率府兵斩关赴爽,呼敞同去。

敞惧,问宪英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宪英曰:“事有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

明皇帝临崩,把太傅臂,属以后事,此言犹在朝士之耳。

且曹爽与太傅从受寄托之任,而独专权势,于王室不忠,于人道不直,此举不过以诛爽耳。

”敞曰:“然则敞无出乎?”宪英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

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

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汝从众而已。

”敞遂出。

宣帝果诛爽。

事定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其后钟会为镇西将军,宪英谓耽从子祜曰:“钟士季何故西出?”祜曰:“将为灭蜀也。

”宪英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

”及会将行,请其子琇为参军,宪英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

”琇固请于文帝,帝不听。

宪英谓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

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

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

——《晋书·列女》【注释】毗(pí)殆(dài ):危险。

属:通“嘱”。

四个辅佐大臣:司马懿、曹爽、刘放、孙资。

祜(h ù)[译文]羊耽的妻子辛氏,字宪英,陇西人,是魏侍中辛毗的女儿。

为人聪明,有才干和鉴察力。

当初,魏文帝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抱着辛毗的脖子对他说:"辛君你知道我高兴吗?"辛毗把这件事告诉了宪英,宪英叹息道:"太子是要继承君王、宗庙和国家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