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语文单元测试5:必修3第3单元检测(1)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三单元水平测试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常的语言表达总是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使日常语言不得不通过一些非口头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东西。

语言都有从说出的东西中暗示未说出的东西的特点,这个特点就叫做语言的诗性。

语言一般皆有诗性。

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之处在于诗的语言具有最强的“思辨性”,它从说出的东西中暗示未说出的东西的程度最大、最深远,而一般的语言毕竟未能发挥语言的诗意之本性。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

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

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辞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

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

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

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

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â)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ãng)度长薭大(duó)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賦》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在这里我们看见许多诗人将“木叶"这一意象作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来寄托情感。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一个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曹魏时代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有“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

他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

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

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意象”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

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1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B、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C、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山东枣庄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此之前我们只有《诗经》一类的民谣,而且都不知道谁是作者。

因为作者的人格缺少表现,所以作者不为人所重视,也不会使人发生兴趣。

屈原是第一个改变了这种趋势的人,他使得诗坛上从此有了诗人,他在诗之外争取了人的地位;人不仅是诗的材料,而且人本身就是诗——这就是屈原首次带到诗坛的事件。

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无疑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然而我们今日提起《楚辞》,或提起屈原,这诗人所唤起的印象要比那些作品更集中、更明快。

历史上无数的诗人正是为这个追求而努力,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都因此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们从那些作品里认识了诗人之后,诗人便成为一首无言的诗;我们因此感觉到一个人格的存在,一个更明快、更无尽的力量。

这人格是一切诗人共同的向往,故此诗坛才成为一个人生的修炼所。

材料二屈原伟大的人格,正生在一个热情求真的时代,先秦诸子思想的光芒,使人生从此成为一个崇高的醒觉;在这些光芒当中,屈原所受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的,毋宁说更是感情的。

有人以为屈原是儒家。

然而孔子所最崇拜的周公,屈原却一次也没有提到过;孔子所最提倡的中庸之德,屈原更是背道而驰。

屈原与孔子性格完全相反,然而屈原却与儒家的另一个思想家性格相投,那便是孟子。

孟子的思想形态是“浩然之气”。

而屈原所谓的“中正”,便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屈原的“与天地兮比寿”,便是孟子的“塞于天地之间”。

而屈原与孟子因此又都同样地具有一种感情上的诚意。

孔子是生于先秦思想刚开始的时期,孟子则生于先秦思想最澎湃的时期。

前者多少还有一点保守的色彩,至于孟子的时代则完全是进取的。

这所谓进取,也就是对于真理的彻底的追求。

这些真理的追求者,在理智上虽不见得相同,在感情上却正是一致的,那便是勇于求真的信心。

庄子、孟子、韩非子,无一不是把全副的诚意放在真理的认识上,这就是屈原所受到的感染。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考试指南报·高一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山东省兖州市第六中学 272100 景波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参.省(cān)驽.马(nǔ)弃甲曳.兵(yè)庠.序之教(xiáng)B.作难.(nàn)跬.步(kuǐ)木直中.绳(zhòng)金石可镂.(lòu)C.行.伍(háng)逡.巡(jùn)万乘.之势(shèng)六艺经传.(zhuàn)D.饿莩.(piǎo)数.罟(cù)瓮牖.绳枢(yǒu)度长絜.大(qiè)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青年人担负着时代的使命,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B.这个罪犯的父亲就是横行乡里的痞子,如今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的父亲还坏。

C.他和瑞丰的表现都很好,他欣赏瑞丰的表现也只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D.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灯会,夫子庙地区进行了改造,北口的一些商业楼被拆除,气宇轩昂....的状元楼前辟出了一片绿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来保证,既需要一大批企业家和科学家,也需要数以千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崇敬,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是否做出贡献。

C.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其图案设计与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

D.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说,伊拉克拒绝了英国提出的释放被伊海军扣押的15名英国士兵。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古代散文阅读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古代散文阅读

第三单元古代散文阅读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凶”:谷物收成不好;B“加”,更加;C“鼓”,击鼓。

2.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A.①②⑤/ ③/ ④B.①③⑤/ ②/ ④C.①②④/ ③⑤D.①②⑤/ 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②⑤结构助词;③代词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借助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代词,之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D.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横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兼词,于此。

4.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子亦有不利焉C.朝济而夕没版焉D.将焉取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句尾语气词,不译,其余三项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于彼”“于何”。

5.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何陋之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定语后置句,其余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不足为外人道.也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何可胜道.也哉[来源:Z§xx§]【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政策A 道路\说 C 原因\道理D 风尚\说。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行.比一乡B.余嘉其能行.古道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C.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感吾生之行.休太祖行.奋武将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 做A 行动\品行 C 行列\辈分D 将要\代理。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近人梁启超曾评一位诗人“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位诗人是谁呢?()A. 屈原B. 杜甫C. 岳飞D. 陆游【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诗歌的标题是《读陆放翁集》本诗热烈赞赏了陆游诗歌中渴望建功立业、为国驱驰之志至老不衰的高昂格调高度评价了陆游千古难遇的奇男子气概从“胡尘”二字可知此诗所评价的诗人其生活的朝代受到了少数民族侵略故而排除A、B 两项从“胸中十万兵”可知此人未曾领兵打仗排除C项故选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扶贫攻坚活动深入人心基本彻底解决了贫困家庭日常生活、子女教育、疾病就医、文化娱乐等一系列问题B. 近年来溺水、火灾、交通、意外伤害等儿童安全事故急剧增多这与我国在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宣传教育上有很大关系C. 此次中美经济贸易战之所以有望得到妥善解决的原因是我们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决定的D. 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答案】D【解析】A项不合逻辑“基本”与“彻底”矛盾B项并列不当“溺水、火灾、交通”包含在“意外伤害”之内C项句式杂糅将“之所以”或“的原因”二者删去其一故选D3.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②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③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④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畅谈着自己的理想……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⑤小张被提拔为部门领导三个月以来凡事身体力行消瘦了不少⑥我家的花虽多但与公园里的花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A. ①②⑤B. ①③⑤C. ②⑤⑥D. ①③④【答案】C【解析】①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与语境中“一位文弱的”互相矛盾使用错误②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根据语境使用正确③不可开交形容没法解开或无法摆脱一般用于“吵、闹、打”等方面此处用于形容兄弟之间感情好使用错误④春意阑珊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此处用于形容初春的篝火晚会上的氛围使用错误⑤身体力行一般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根据语境使用正确⑥九牛一毛比喻渺小、轻微或很大数量中的极少数根据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4.下列画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流涎(xián)笑靥(yè)精髓(suí)焚膏继晷B. 媲美(pì)桅杆(wéi)拔擢(zhuó)酩酊大醉C. 付梓(zǐ)门槛(kǎn)帷幕(wéi)凤毛鳞角D. 辍学(chuò)愧怍(zuò)毗邻(bǐ)自怨自艾【答案】B【解析】A项“精髓”的“髓”应读作“suǐ”C项“凤毛鳞角”应写作“凤毛麟角”D项“毗邻”的“毗”应读作“pí”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5.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不遗漏要点不超过80字九江古称江州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叫“浸月亭” 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十年至十三年(公元815﹣818年)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饮几杯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这其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浸月亭”了答 ________【答案】建在“周瑜点将台”故址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常在此饮酒、赋诗、会友其诗《琵琶行》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 故此亭名为“浸月亭”【解析】第二句“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 交代亭子是建在“周瑜点将台”故址三、四句解释亭子得名的原因被贬到此地时经常到这座亭子饮几杯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对要素进行压缩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6.(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6.(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6.(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息茧房”现象的一项是()6.(4)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信息茧房”对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破坏的具体表现6.(5)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A.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信息的剧增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社群之间的沟通也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B. 按照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的说法“新新媒介”所有信息都由受众自产自销它的产生使得多元化和个性化逐渐成为互联网信息的大势C. 在“推荐时代”互联网能够深入分析用户标签之间的联系跟踪挖掘用户的喜好和习惯满足了用户个性化、动态化的需求促进了公共领域的建构D. 网民的话语权是不平等的进入公众视野中的往往只是少数网络精英的信息因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也难以得到保证【答案】B【解析】A.“社群之间的沟通也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与原文第一段的表述“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相悖C.“促进了人们公共领域的建构”无中生有原文第五段说“互联网能够深入分析用户标签之间的联系跟踪挖掘用户对标签的使用频率、稳定性、习惯以及访问次数的排序从而更加顺应用户的喜好和个性化需求” D.“因此”错前后无因果关系【答案】D【解析】D.“必然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 表述绝对【答案】A【解析】A.“家长微信群”不是依据自己的喜好习惯组合在一起的群体【答案】①“意见自由表达”受阻②隐性的言论自由剥夺③群体极化造成公众理性批判的缺失④社会黏性削弱破坏共同体维系【解析】根据“‘意见自由表达’受阻”“网络的信息流动造成了隐性的言论自由剥夺”“这种舆论压力缺乏理性精神的指引”“公众在网络传播内容上也存在着‘非理性因素’”“社会黏性便会减少”可组织答案【答案】①首先简述“信息茧房”的基本概念②接着分析形成“信息茧房”的两个基础③最后指出“信息茧房”对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极大破坏【解析】文章第一段简述“信息茧房”的基本概念二至六段分析了形成“信息茧房”的两个基础七至十一段指出“信息茧房”对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极大破坏7.(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将“故宫的美”抹在脸上等消费新方式掀起了一场关于经典和流行的“头脑风暴”B. 在让“报纸的墨”秀在身上等跨界融合的消费新潮流里能发现老字号的新面孔C. 充满创意的商品与品牌因契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观而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D. 海纳百川的中国市场使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货比三家” 收获最佳的性价比【答案】C【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8.(1)下列关于文中画线的破折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8.(2)文中提到中国历史的几个时代据文意概念对应有误的一项是()8.(3)对文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 (4)“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 请解释“前面的道路”指的是怎样的道路8. (5)结合《阿Q正传》《药》从《呐喊》中选出至少三个人物简要分析他们处在鲁迅所说的哪个时代并说明为什么A. 表示承接B. 表示解释说明C. 表示转折D. 表示插说【答案】C【解析】(1)“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 可见“不敢”的语意与前文有转折关系不是承接也不是解释说明更不是插说故选C【答案】B【解析】(2)B项“发祥时代”指开端“发达时代”指繁盛“中兴时代”指经过短暂的衰落而后又兴起这三者不能划等号【答案】C【解析】(3)C项“作者的回答非常明确就是要走向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错误原文作者说“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可见作者提倡的是走向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即不做奴隶、人人平等、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答案】(4)“前面的道路”指开创新时代的道路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因而充满困难必须唤醒麻木愚昧民众打破封建束缚才能开创一条走向人人平等的全新道路【解析】(4)“前面的道路”根据后文“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可见是指要创造出一个既不需要“做稳了奴隶” 百姓受奴役丧失人格尊严又不必“想做奴隶而不得” 即人人平等自由的太平时代概括为新时代这是一条需要“现在的青年”来创造的道路他们需要面对种种困难如旧势力的束缚如麻木愚昧的民众他们需要唤醒民众打破规则让每一个人都走上这条光明的道路【答案】(5)示例阿Q处于两个时代交替之间他原本是“做稳了奴隶” 但“革命”风潮一起他想迫切加入“革命”满足个人私欲却根本无路而入反而被诬陷为抢劫主谋被杀变得“想做奴隶而不得” 老栓处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尽管当时有革命党但对老栓这样的人并未造成任何影响他们依然受着封建迷信的束缚甘心接受刽子手的剥削压迫稳稳地做着旧社会的奴隶《风波》中的七斤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他被剪了辫子希望能有一个新的“奴隶规则” 而传言“皇帝坐龙庭”的旧奴隶规则的回来让他经历了一场“风波” 规则变化让他想做奴隶而不得【解析】(5)题干要求找三个人物可见要分析他们分别处于“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或在两个时代夹缝之中生存《呐喊》中的单四嫂子、华老栓等人都处于“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他们没有经历时代的巨大变迁或时代的巨大变迁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其规则变化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做奴隶”的命运而孔乙己、七斤、闰土等人则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因为他们都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自己原来认同的“奴隶规则”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变化阿Q比较特殊他经历了“革命”的影响从原来“做稳奴隶” 一个“好短工”成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想参加革命却被“革命人物”排斥在外既而被以抢劫罪定罪枪毙他想在新的奴隶规则里再做一个驯服的奴隶新的奴隶规则却根本不给予他这个机会学生对其他人物有深刻感受也可举例说明对时代的理解和人物的命运结合合理即可9.(1)下列对文中画线字词的注音或解释正确的一项是()9.(2)请在材料一的横线处拟两个小标题每条不超过10个字9.(3)下列关于整体置换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9.(4)下列各项表述中不属于三元桥换梁工程为实现精准测控所采取的措施的是()9.(5)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来看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三元桥换梁工程和港珠澳大桥工程共同特点的一项是()9.(6)下列对材料三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9.(7)下列各项中如果材料三的副标题是“今日中国桥梁发展综述” 那么最适合作为主标题的一项是()9.(8)结合上述三个材料请简要概括当代“中国桥”建设发展产生的国际影响A. 伶仃“仃”读作“tīng”B. 应运而生“应”读作“yīng”C. 涵盖“涵”意思是“包含”D. 赞誉“誉”意思是“名声”【答案】C【解析】(1)A项“伶仃”中“仃”读“dīng”B项“应运而生”中“应”读“yìng”D项“赞誉”的“誉”意思是称赞故选C【答案】(2)巨大的施工难题开创性的工程管理理念【解析】(2)本题要拟的两个小标题可以根据第二个标题的刷新纪录的“中国标准”来概括再结合“要尽可能减少对通航的影响同时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和进度是港珠澳大桥工程面临的重要难题”“在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要求下工程管理理念也必随之做出突破”这两句可概括出【答案】D【解析】(3)D项“将新梁入位速度降到最低需要调整原桥下路面的坡度”强加因果【答案】D【解析】(4)D项“保证新桥梁入位误差在9毫米之内”在文中并没有表述文章只是说“最后在新桥梁进入预定位置后经初步测量误差控制在9毫米之内” 文中强调的是三元桥换梁工程“整体置换”的结果并不是三元桥换梁工程为实现精准测控所采取的措施【答案】B【解析】(5)B项此项为三元桥换梁工程的速度而港珠澳大桥工程没有提到而其他三项解释清楚明白【答案】C【解析】(6)A项偷换概念原文说“从一座桥的修建上就可以看出当地工商业和工艺水平”B项说法太绝对原文是“由于中国正处在有史以来最高速的建设中未来很长时间我们都要盯着中国了”D项扩大范围“都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错原文是“‘中国智造’的中国桥也大踏步迈向世界它们之中有些已经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故选C【答案】B【解析】(7)B项好的新闻标题具有鲜明性的特点“誓将天堑变通途”很好地概括了其他三项的内容语言上有文学性、吸引读者【答案】(8)①诸多施工工艺及标准均达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标准”走向世界②以新的技术范例创造了新的建桥速度领先世界③一些特大桥梁设计建设为国际首例④“中国智造”的中国桥走向世界连通世界成为响亮的“中国名片”【解析】(8)题干中“简要概括当代‘中国桥’建设发展产生的国际影响”可知答题区间在三则材料中而且基本上在每则材料的最后都会涉及一定要摘取关键词整合相应内容从“诸多施工工艺及标准均达国际领先水平‘港珠澳大桥标准’正在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标准’”“‘中国智造’的中国桥也大踏步迈向世界它们之中有些已经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仅最近几年就有很多中国建造的桥投入使用世界桥梁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身影’”“如今‘中国造’桥梁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中国建桥人奋战在世界各地‘中国造’桥梁跨越天堑连通世界正在成为一张响亮的‘中国名片’”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阅读《滕王阁序》第2、3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答案】这两段中作者带着读者趋名楼登高阁览观楼台的壮丽山川的旷远市井的繁华舟楫的众多点缀以渔歌、雁声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相关文段分析“潦水尽而寒潭清” 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考生据此分析即可。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选择性必修中册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选择性必修中册

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端午节临近,在一些城市的商场等公共场所,龙舟、菖蒲等为节日平添了文化意蕴,不仅为公共空间拓展了文化内涵,也对端午节背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具有当代意识的阐释,让人们近距离体验了一次有“文化味”的端午节。

古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

我们在端午节纪念2 000多年前的爱国者屈原,就是为了忆念其伟大,传承其精神。

又因为农历五月是仲夏,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

这些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巨大魅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然而,包括端午节在内的许多传统节日的内涵一度被人们淡忘,不少人索性将端午节称为“粽子节”,仿佛节日除了吃粽子再无别的含义。

过年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些是通过饮食的方式对传统节日的纪念。

但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让人们更好地体验传统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节日更好地与当代生活相结合?这些都构成了新的课题。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提升,公众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方式、传播方式纷纷涌现。

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很好地呈现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推动着传统节日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这些尝试表明,今天,传统节日也可以过得很时尚。

比如,前不久,某网络视听平台播出纪录片《佳节》,分为《春望》《秋思》和《冬聚》3集,展现了中华民族代表性传统节日庆典是如何从农耕社会发展而来,这些古老的传统又是如何在当代中国快速的发展中伴随人们的生活与时俱进的,赢得大量观众点赞。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卷(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卷(最新整理)

因伐木,始见此山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下列句中的“而”与“黑质而白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二)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12 分)
登高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诗歌的首联、颔联描写的是作者登高所见,请将其补充完整。(2 分)
2、首联写了哪几种情景?塑造出了一种怎样的境界?(3 分)
2
3、前人评此诗颈联有“片言明百意”之赞语,“百意”体现在哪里?(3 分)
4、此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而又情景交融,试分析其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4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8 分) 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这些动物是在游戏!并不是童话故事中拟 人化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 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 戏、战斗游戏、操纵事务的游戏。 单独游戏的特征是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 的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例如,马驹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的蹦跳;猴类喜 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 战斗游戏得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参加,是一种社会行为。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 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研究者认为,战斗游 戏可能要比真的战斗更为困难,因为这种游戏要求双方的攻击有分寸,对伙伴十分信赖,动 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正的战斗。 操纵周围事物的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动物支配环境的能力。北极熊常常玩这样的 游戏:把一根棍子或石块衔上山坡,从坡上扔下来,自己跟在后面追,追上石块或棍子后, 再把它们衔上去。野象喜欢把杂草老藤滚成草球,然后用象牙“踢”草球。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 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 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比比皆是。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 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 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 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 或学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 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 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⑴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所以有人认为文中画线句中“也许”一词应删去,你是怎么看的? ⑵请分析“马驹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的蹦跳;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 一句描写与说明的妙处。(3 分)

高一语文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蹉跎岁月B. 峥嵘岁月C. 蹉跎时日D. 峥嵘时日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A. 王安石B. 范仲淹C. 苏轼D. 欧阳修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诗句,其出自()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赤壁赋》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______景色。

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的______。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这里的“岳”指的是______。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这里的“求索”指的是______。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里的“知己”指的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

2. 《诗经》中的“风”、“雅”、“颂”各有什么特点?3. 请简述《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意蕴。

四、阅读理解(每题15分,共30分)1.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问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2019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2019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行伍(hánɡ)数罟(ɡǔ))洿池(kuā)阿谀奉承(yú)B.跬步(kuǐ) 针砭(biān)经传(zhuàn) 度长絜大(duó)C.骐骥(qí) 句读(dòu)颁白(bān) 万乘之势(shènɡ)D.驽马(nú) 郯子(tán)归顺(ɡuī) 比权量力(liànɡ)【参考答案】一、1.A(洿:wū)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C.外连横而斗诸侯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C(C是使动用法,其它的是名词活用作动词)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斯天下之民至焉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C( A项,“生”通“性”;B项,“受”通“授”;D项,“景”通“影”。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锲而不舍(2)在贾谊看来,秦国灭亡的原因是。

(3)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且举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

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

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2011年上学期祁东县育贤中学高一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量:9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孝悌(dì)鞭笞(chī)因利乘(chéng)便三省(xǐng)吾身B.逡(qūn)巡经传(zhuàn)弃甲曳(yè)兵锲(qiè)而不舍C.饿殍(piǎo)贻(yí)赠度(duó)长絜大藩(pān)篱D.庠(xiáng)序句读(dòu)数不胜(shēng)数赧(bào)然一笑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火中取粟再接再励欲盖弥彰宁静致远B.膏腴之地蛇蟮之穴驽马十架急躁C.阿谀奉承瓮牖绳枢固若金汤以德抱怨D.揭竿为旗跂望强弩之末拱手而治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嘻笑。

B.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剧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宵……C.六载奉献沤心沥血,两任村官造福一方,沈浩把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他挚爱的热土上,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D.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各部门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展开救援工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高三2012-06-23 16:21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â)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ãng)度长薭大(duó)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统编版单元测试卷】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 (基础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单元测试卷】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 (基础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基础卷)(统编版教材地区)考试分数: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言文字运用(33分)1.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A.青青子矜,悠悠我心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C.大弦嘈嘈如急雨D.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3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保存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韵:韵律,节奏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摘取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3.下列对诗句所用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寓情于景)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反衬)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我国是诗歌的国度,①_______。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有过无数杰出的诗人,②______。

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

③_______?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是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的结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检测(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â)丢三落.四(luò)B. 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 庠.序(yáng)氓.隶(mãng)度长薭.大(duó)抛头露.面(lù)D. 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 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 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 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 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 日出江花江胜火D. 引人入胜4.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师不必贤于弟子B.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 申之以孝悌之义D. 未之有也5.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 序八州而朝同列.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 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

B. 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

C. 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 《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 《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 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依次是()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之。

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之以孝悌之义。

A. 遗振述B. 贻振申C. 贻震述D. 遗震申二、填空题9.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则何如?10. 故,金就砺则利,,。

11.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12. 是故,,,,如是而已。

三、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

”列子日:“愿闻持后。

”曰:“顾若影,则知之。

”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

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

(1)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关尹谓子列子日:“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

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

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

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度在身,稽在人。

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

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

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

以是求利,不亦难乎?尝观之神农、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周之书,度诸法士贤人之言,所以存亡废兴而非由此道者,未之有也。

”严恢曰:“所为问道者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子列子曰:“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

(2)幸哉余未汝语也。

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

疆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

为鸡狗禽兽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

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

”(《列子•说符篇•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13. 对下列句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屈申任物而不在我申:通“伸”B. 度在身,稽在人稽:考察、验证。

C. 汤武爱天下,故王王:称王。

D. 度诸法士贤人之言诸:各位。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A顾若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B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C以.是求利,不亦难乎所为问道者为.富D为.鸡狗禽兽矣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具有称代意义的一项是()A. 人爱我,我必爱之.B. 度诸法士贤人之.言C. 尝观之神农有炎之.德D. 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16. 全文阐述的是道家的操行原则,下列句子未能表明人的言行节操应遵守道的法则的一项是()A. 此之谓持后而处先B. 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C. 所为问道者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D. 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壶丘子林对子列子说知道保持后进就能保持自身。

列子提出疑问:身体不正影子就弯,身体直立影子就正;那么不正与端正都是随从影子而不在身体。

B. 文章第二段意在说明人的言行必须重视影响而经受考验。

C. 作者引用汤、武爱天下,桀、纣恶天下,意在论证“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的观点。

D. 子列子曰:“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从反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只有重道轻利,才能获得尊敬。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2)幸哉余未汝语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永远的李白刘雪枫农历岁末,一个温暖的冬日,我们以李白的方式纪念李白的一千三百岁。

一千三百年,李白飘逸的身影不仅没有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那是他离我们越来越近的缘故吗?一千三百年,李白的诗篇于我们不仅没有隔世绝代之感,反而越来越生动鲜活,内涵丰富,那是因为我们有了音乐的李白吗?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

这种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意义。

将近一百年前,以李白诗为代表的中国诗被译成法文和德文,分别以《美玉集》和《中国之笛》这样浪漫的名字在西方结集出版。

对于大诗人庞德用英文翻译的李白诗歌,艾略特认为“是对英语诗歌进程持久的、决定性的贡献”。

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无疑是作曲家马勒根据《中国之笛》中四首李白的诗谱写的大型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又叫《尘世之歌》)。

今年,同时是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年和马勒去世九十年,欧美的乐团大多数都上演了《大地之歌》,同时纪念东西方的两位文化名人。

唐诗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顶峰,李白是站在这个顶峰之上的巨人。

李白是中国文化中最让人引以自豪的符号,同时也是逸出传统程式的异数。

一千多年来,随着他不朽诗篇的为人传诵,他狂放飘逸、特立独行的诗人气概也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他灵动奇丽的诗以及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激活了后代众多艺术家丰富的创作灵感,不论是文学、音乐、戏剧,还是绘画、舞蹈、雕塑等,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位大诗人伟岸傲立的身影,也能透过这些作品感受到诗人那份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文情怀。

今天,我们为了纪念李白,便不仅是诗的纪念。

我们有音乐的纪念,有舞蹈的纪念,有戏剧的纪念,还有书画等艺术作品的纪念,还有李白的英文诗、法文诗、德文诗、日本诗的纪念。

这些纪念恰到好处地将“李白与现代”和“李白与世界”两条线索贯穿并交织起来,为我们在这样一个纪念的年代里,展示了一个横跨一千三百年的李白,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

大型现代舞剧《梦白》是广州现代舞团为纪念李白诞辰而特意创作的。

舞者用现代舞蹈语汇和现代音乐表现了诗人性格的不同方面,他们使李白的形象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这不是一个穿长袍束高冠的李白,他是长存人们心中的另一个始终具有现代感的李白,一个衣着、服饰与我们无异的李白。

交响音乐会《明月出天山》以郭文景的交响合唱《蜀道难》和周龙的《唐诗四首》为核心内容,又辅之以数首根据李白诗谱写的交响声乐作品。

如果说,周龙的《唐诗四首》更多强调的是包括李白《听蜀僧弹琴》等诗篇的意境和高雅的文人气质,那么郭文景的《蜀道难》所呈现的便是一种在自由状态下创作的远离古典倾向的自然情感释放。

作曲家根据李白诗歌所提供的绚丽意象,在音乐素材上采取的是更民间化的角度,他所释放的是“我”对家乡的感觉。

诗歌剧场《天地一太白》是本次系列纪念活动的压轴大戏,它不同于一般的诗歌朗诵会,会更多考虑从诗歌艺术本身出发,强调一种感觉、听觉和美学意境的整体设计感。

整场演出围绕李白那些最脍炙人口的诗篇展开。

著名作家韩静霆撰写的台本将李白的代表作与他的人生品格和命运悲欢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朗诵、交响音乐、歌曲以及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的整体烘托,传递着诗人对人生、自然、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展示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

李白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李白是永远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但是李白请留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你的位置,“你,需要我们的理解;我们,需要你的表达。

”再铸民族魂,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就从纪念李白开始吧。

19. 为什么说“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20. 从全文看,“李白是永远的”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1. 文章说李白已经“横跨一千三百年”,却又是“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

这是为什么?22.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 本文先介绍了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广泛影响,最后叙述了我们纪念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年的种种活动形式,表现了人们对诗人的怀念之情。

B. “我们以李白的方式纪念李白的一千三百岁”,这句的意思是说我们也选择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形式来纪念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年。

C. 诗歌剧场《天地一太白》的成功在于它一反传统诗歌朗诵会的形式,通过对视觉、听觉和美学意境的整体设计,从不同角度展示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

D. 现代舞剧《梦白》让人们感受到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李白形象,他是长存人们心中的另一个始终具有现代感的李白。

E. 文章语言优美而具有感染力,特别是对现代舞剧《梦白》、诗歌剧场《天地一太白》的精心描写中,让人们体会到洋溢其间的对李白的思念之情。

三、诗歌鉴赏题23.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得胜乐白朴红日晚,残霞在。

秋水共长天一色。

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前人在评论这首元曲时曾说,此曲最大的特点在于“熔铸点化”。

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全曲简要赏析。

四、语言运用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24—25题。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

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24. 孟子这段话的话题是什么?25. 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26. 以“教育”方面的内容为话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破折号后写一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