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的现状
南海局势社会实践报告
![南海局势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352f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9.png)
一、前言南海问题一直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涉及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海洋权益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南海局势愈发复杂,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不断升级。
为了深入了解南海局势,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南海问题,为我国南海问题处理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1.南海问题的重要性南海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利益、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是我国在亚太地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问题。
南海问题处理得当,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
2.南海局势的复杂性近年来,南海局势愈发复杂,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不断升级。
一方面,部分国家不断侵犯我国南海岛礁主权,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另一方面,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各方利益交织,使得南海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三、实践内容1.实地考察我们一行人前往南海相关海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岛礁设施、海域环境、周边国家船只活动等情况,了解南海局势。
2.访谈调研我们访谈了南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南海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3.文献研究我们查阅了国内外关于南海问题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南海问题的历史渊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实践结果1.南海问题现状当前,南海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在南海岛礁主权、海洋权益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部分国家通过非法侵占、军事化等手段,试图改变南海现状,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2.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3.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各异,部分国家支持我国立场,但也有国家试图借机扩大自身在南海的影响力。
五、实践结论1.南海问题是我国在亚太地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2.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南海问题现状及对策
![南海问题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f06b8cf5fbfc77da269b1f5.png)
南海问题现状及对策摘要: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南海问题概况成因现状对策一、南海的基本现状(一)中国南海概况南海是位于东南亚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台湾本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南沙群岛地处我国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
现属海南省辖区。
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
此外,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
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
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
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二、南海问题的成因(一)南海问题的历史因素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
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
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
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
而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模糊规定,也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
南海争端的现状和趋势
![南海争端的现状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13265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8.png)
南海争端的现状和趋势
南海争端是指多个国家(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在南海地区对领土、海权、海上安全等问题上产生的争议。
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南海诸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等海域。
现状:
1.中国在南海扩建岛屿,强化海洋战略。
中国在南海部署了渔业和海洋研究船只,并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进行扩建和军事化。
这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担忧和反弹,包括美国的干涉。
2.与此同时,菲律宾、越南等国也加快了在南海的军事部署和岛屿建设,试图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
3.南海争端已经成为全球最热门的安全问题之一,各方都在调整其部署和军事战略,同时通过外交途径进行谈判和协商。
然而,尚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趋势:
1.南海争端仍然是一个困难复杂的问题,难以实现和平解决。
各方之间的利益差异仍然存在,加上宣扬国家主义的热情和地区稳定的重要性,外交谈判和解决方案的道路难度极大。
2. 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也加大了南海争端的风险。
中国、美国等强权国家在这个关键地区的争夺,不可避免会带来地区和全球经济、政治、安全稳定的压力。
3. 在地缘战略的背景下,南海争端的持续和加剧,或将促成军备竞赛,导致地区武装化和极端恐怖主义的抬头。
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加大国际社会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解读南海争端问题
![解读南海争端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0fa6b9960590c69ec37623.png)
解读南海争端问题重点:一、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的基本现状及问题二、中国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一、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的基本现状及问题;(一)南海诸岛受控制现状1、东沙群岛完全被台湾军队控制;2、西沙群岛完全由我军管辖;3、除黄岩岛由菲律宾侵占外,中沙群岛其余岛礁也由我军管辖。
4、南沙群岛情况复杂(二)南沙军事活动现状1、2003年以来,越军、菲军、马军加强了对占领核心岛礁的维修和建设。
2、越、菲、马继续频繁出动舰机赴南沙活动,加紧进行海区测量,并重点监视无人礁滩,以防止他方占据。
3、举行以南沙为背景的演习。
(三)南海资源被掠现状1、油气资源被盗采2、水产资源被掠夺3、旅游资源被开发(四)我国渔民被武装劫掠仅2002年,北海市就有37艘渔船、306个渔民被越南方面抓扣。
1996年以来,北海市共发生渔船被越南抓扣事件92起,被抓扣渔船205艘。
二、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一)我国拥有南海及南海诸岛的主权不容质疑1、我国拥有南海及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证据,拥有南海及南海诸岛主权的法理依据,拥有南海及南海诸岛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承认二)我国海军远洋控制与作战能力限制:我国与发达国家海军在体现远洋能力核心的指标上存在明显差距。
海军主战舰艇的比例尚不合理。
海军作战舰艇与保障舰艇的比例严重偏低,严重制约海上作战的范围和持续时间三)东南亚结盟因素影响我国面对以一敌十的不利情况,也是南海问题久拖不决的重要因素。
(四)美日因素的介入:美日为继续保持在亚太地区有利的战略态势,遏制和牵制中国的崛起,积极插手南海问题,拉拢东盟国家。
东盟因情就势,实行“以大制大”的平衡政策,在美日的介入与推动下,南海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五)台湾因素的制肘:台湾为了争取和扩展“生存空间”,企图与东南亚国家联手,达到利用东盟控制中国的目的。
东盟却把台湾作为牵制中国在南海主权要求的条件,并利用大陆与台湾的矛盾在南海问题上渔利。
中国南海问题的根本:能源问题,期中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南海争端问题
![南海争端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7a9f8ca0116c175f0e48a4.png)
南海争端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资源的依赖性愈发强烈。
海上战略、贸易通道是否安全决定着中国发展所需的石油等战略性资源能源的海上输送通道是否畅通无阻,从而直接关系到中国发展的全局。
作为具有战略、经济地位中国的南海,其更是意义非凡。
近年来,随着美国及有关国家的蓄意干涉,南海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和趋于国际化,对中国的国家建设、经济、安全制约越来越明显。
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安全的经济环境,南海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安全问题。
能否解决南海争端已经成为中国及领导人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南海问题的产生南海问题主要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争议。
其主要包括:一,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二,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的划分问题。
其中两个问题中南沙群岛的归属是南海问题的核心。
南海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一,经济因素。
南海的大量海底石油及天然气与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同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升了南海的价值,使某些东南亚国家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一部分拥有主权。
二,自身因素。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海洋意识的淡薄和自身力量的制约使中国忽略了对南海的关注、经营。
三,战略因素。
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是东亚通往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的重要航道和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海峡的关键所在。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趋势南海问题的现状:第一、多国强占。
越南是迄今为止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达29 个之多。
菲律宾占领9个岛礁并非法将我国41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版图。
马来西亚侵占了弹丸礁、光星仔礁和南海礁,此外还将27万平方公里南沙海域划入其版图。
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分别侵入了我国传统海域5万和3万平方公里。
中国台湾省控制着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而中国是南沙群岛的合法拥有者,却只占有7个岛礁。
第二、扩军备战。
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4a697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5.png)
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一、南海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南海位于东南亚,是中国和东南亚周边国家交界之地,涉及的主权争议主要集中在南海诸岛及其附属海域。
南海问题历史悠久,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的争端热点之一。
1.历史中国是最早在南海进行开发利用的国家之一,早在南海诸岛发现之前,中国就在南海沿岸已经建立了广泛的海上商业网络,并形成了独特的南海文化。
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和殖民扩张,中国的南海领土被不公正地割让给了法国、英国和越南等国。
二战后,中国政府开始重新主张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但这些活动并没有引起其他国家的重视和回应。
1982年,中国与东盟10个成员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明确规定各国应通过谈判解决南海争端,但争议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国际上也一直存在对中国南海主张的争议。
2.现状目前,南海局势依然复杂,南海主权争议的主要焦点是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对南海诸岛及其附属海域的主权争议,尤其是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争端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国主张的“九段线”是南海战略中的核心元素,是1970年代后中国进行南海主权主张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年来,中国在南海和平发展战略的框架下,大力发展南海经济,加强在南海的海洋开发活动。
但在南海主权争议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与有关国家进行双边谈判,主张靠直接当事国的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并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签署。
二、东海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东海是一个半封闭式海域,与日本相邻,距离中国沿海不远,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主权纠纷区域。
东海问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
1.历史在二战结束后,日本放弃了其在东海的主权追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正式宣布东海和周边海域为其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日本则计划组建自卫队并重新声明所谓的“钓鱼岛主权”。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之间的争议随着恢复外交关系而逐渐升温。
1985年,双方达成一项共识:中日将通过谈判解决“鲸鱼岛纠纷”。
南海问题的现状之越南与中国的争议
![南海问题的现状之越南与中国的争议](https://img.taocdn.com/s3/m/a58aa3257375a417866f8fc1.png)
三、中国南海问题的前景及解决手段
1、切实加强经济建设
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 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 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同时, 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 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 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 家的制约能力。 当然,也要通过经济发展来稳固提高我国对 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扎实做好对东沙和西沙群岛的实际控 制,并加快对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
一、南海问题的现状
4、南海岛礁现状
如今在南海,出现了“六国七方”的占领格局。即中国、 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各 自占有岛礁。中国只控制9个岛礁,其中南沙诸岛中的最大 岛——太平岛由台湾派军驻守;越南占领9个岛礁,已形成 230海里的岛链,驻扎了一个营约600人的军队,并在南威岛 设立指挥部;菲律宾占领10个岛礁,进驻了1000名海军陆战 队士兵,拥有一条长1300米的简易飞机跑道;马来西亚占领 3个,在所占岛礁上驻军100人,拥有一条600米长的简易飞 机跑道;而文莱虽然未派兵进占,但对掠夺南沙油气资源也 不甘人后,目前文莱已经开采油田9个,气田5个;印度尼西 亚则宣布8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传统海疆为其“主权”。可以 说问题不容乐观。
一、南海问题的现状
3、南海问题的由来
首先在此声明: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 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开罗宣言》和 《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 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 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 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对于这一段历史,各国都是十分清楚的。 战 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 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不少国家政 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但是1970年代以后, 随着国家海洋意识的增强,随着对南海的认识加深,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 竭,南中国海沿岸国家纷纷对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1970年代以后,菲 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开始占岛。1980年代,印度尼西亚、文莱也趁火 打劫,混水摸鱼,向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并且利用东盟组织联合起来 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南沙群岛国际化,使我国南海及南沙群岛问题 back 的解决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动。
精品—形势与政策论文_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三篇
![精品—形势与政策论文_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dc5bdbb84ae45c3a358c85.png)
精品—形势与政策论文_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三篇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1)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
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及现状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南海诸岛的考古发现还是从历史典籍,都证明了这一客观事实。
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也都承认中国队南海诸岛的主权。
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质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相关的周边国家开始蚕食、侵吞其中的一些岛礁。
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
这些国家利用《海洋法公约》中的某些对其有利的条款,在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公然抗争,大大提高了南海问题解决的难度,从而逐渐造成了今日南海的局势。
目前,南沙群岛虽然主权属中国,但189个已有命名的岛、礁和暗滩、暗沙中,中国仅控制着9 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大部分岛屿都不在中国控制之中。
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南海问题事关国家安全。
对于中国来说,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缘价值,它是我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
对于东南亚相关国家来说,南海问题主要包含着主权、领土、资源之争夺。
二、我国应逐步对南海问题采取的策施1、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对东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东盟各国对我之经济依赖。
首先,我们当然不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达到与南海各相关国实现政治统一的目标,但通过发展东盟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可以大大加强南海各相关国的在华利益,从而增强其对华的经济依赖。
其次,中国应当积极与东南亚努力建立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的合作机制,在不同的国际市场梯次中实现进一步的合作。
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现状分析
![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47e2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e.png)
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现状分析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南海拥有广阔的海域。
然而,南海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
这篇文章将深入分析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和现状,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1、主张领土主权的历史纷争南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被认为是中国的领土。
在历史上,中国曾通过各种方式对南海进行控制,例如航行、贸易和领土统治等。
但是,在19世纪后期,欧洲列强的崛起和日本的侵略,使得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了严重破坏。
去殖民化和抗战时期,日本曾单方面宣称对南海的主权。
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九段线图》,宣布对南海拥有主权。
2、国际法和标准的角度在国际法和标准的角度,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基线是所有沿海国家的主权线。
领海宽度在12海里以内,海洋渔业和石油勘探等资源属于沿海国家的管辖范围。
领海以外的200海里内,是该国的专属经济区。
这意味着,沿海国家至少在12海里范围内对该海域拥有绝对管辖权和权利。
3、国际市场清晰性南海拥有丰富的能源、渔业和其他自然资源,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备受关注。
沿海国家都主张自己对该地区的领土主权。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认为,南海是其领土,并进行了海洋勘探和开发。
而中国也主张自己对南海有主权要求。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1、中国与越南之间的海洋争端中国和越南在南海的海洋争端始于20世纪90年代。
越南主张其在南海的主权,反对中国把海洋领土划为“九段线”。
2009年中国和越南在南海的海域出现了严重摩擦,中国公开发表了有关南海问题的白皮书,认为该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越南则认为中国的主张是违反国际法和标准的。
自此,在南海的海域,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海洋争端逐渐恶化。
2、中菲之间的海洋争端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海洋争端源于南沙群岛和黄岩岛的争议。
2012年,菲律宾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出申请,要求判定菲律宾在南海的领土和经济权。
然而,中国拒绝接受这项申请,并坚持其对南海的主权主张。
南海问题的由来和现状
![南海问题的由来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0be8882cc22bcd126ff0c64.png)
南海问题的由来和现状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却迟迟难以得决,反而处于越来越被动的状态。
当前,南海主权争端问题日趋复杂化,并使中国的南海海权与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南沙群岛岛礁多数被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占据;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主权与资源争端时有发生,冷战结束后尤其是1995年以来,南海周边的东南亚相关国家与中国围绕南海主权和资源的争端频频发生;南海周边国家不断扩充军备,并加强合作;菲律宾在南沙问题上异常活跃,不断叫嚣要把南沙问题提交国际法庭,以积极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
面对目前复杂的局势,我们应该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既要捍卫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也要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产生的争端。
1.南海问题的由来:所谓南海问题主要是指涉及南海的岛屿主权、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三方面的争议,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称之为…六国七方‟①。
”其实质就是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地区主权归属上的争端,焦点是南海群岛的主权归属。
有关南海问题的争端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末,在此之前,并不存在南海争端问题。
1969年,联合国一个专门调查委员会在南海周围海域进行石油资源的预测研究,认为南海海底可能是世界上蕴藏石油和天然气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②南中国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等资源,被称之为第二个“波斯湾。
③再加上南海是世界上一条重要的海上国际运输航线,使南海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和资源价值。
一时间,南海的战略价值凸显。
南海地区所蕴藏的战略价值使南海地区的周边国家对南沙诸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也纷纷以种种借口抢占和争夺我南沙诸岛。
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觊觎中国南海的油气资源,近些年来,他们侵犯中国主权的动作不断发生。
越南曾声称在南沙“决不放弃一寸土地”,“不惜与中国一战”。
马来西亚则在中国南沙地区大肆开采石油资源并鼓动东南亚国家联合起来成立南沙集团,共同对抗中国或增加与中国谈判的筹码。
南海争端的历史渊源与现状分析
![南海争端的历史渊源与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96f4c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9.png)
南海争端的历史渊源与现状分析南海是一个经济、文化和地理中心,其重要地位已被历史所证明。
然而,由于主权和领土争议的存在,南海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许多国家在南海拥有领土声索,使南海成为世界上一些最复杂和争议最大的水域之一。
本文将分析南海争端的历史渊源、现状及规划,以及国际社会面对南海争端所采取的措施。
一、历史渊源自20世纪初以来,南海争端一直存在。
在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宣布对南海的主权要求,包括派遣军队占领南海的群岛和岛屿。
这一主权要求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支持和承认,但也遭到亚洲邻国,如越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批判。
在这些年里,中国和越南之间发生了许多海上对抗和领土争端。
30年的崛起后,南海争端的可见性和紧张局势都在增加。
二、南海争端的现状南海争端已经持续了数十年,各方对此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也有所转变。
在2002年,中国同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新加坡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承诺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南海争端。
但是这份文件对于南海的主权问题只是以极其模糊和暧昧的形式提出,导致南海各问题的实际解决仍然面临巨大难度。
此外,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加强了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并与美国建立了合作关系。
其中,美国在南海争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声称自己不承认任何国家对南海的领土要求,主张南海应当是一个开放、自由和法制化的国际水域,并向南海地区派遣了大量的军事力量。
除了国家之间的差异,南海的自然环境和人口问题也使得南海争端的情况更加复杂。
各方的海洋权益要求与资源争夺引发了不少矛盾,例如红树林开发、捕鱼和海洋石油等。
同时,南海附近还涉及到大量的移民和非正规移民问题。
三、规划与措施但是,应该注意到,南海争端的解决取决于各方的政治意愿和双方的谈判能力。
为什么会说这样一个论点呢?原因有二:(1)南海争端牵扯到各方的国家主权和领土问题,并涉及到资源利益分配问题,因此,解决南海争端的难度将非常大;(2)由于双方的草根性问题,例如民族主义和宗教信仰等深层次的问题,也使得解决南海争端的难度更大。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8c1d07501f69e31433294cf.png)
吕晓伟: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
近代,清王朝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所有中国人忽略海防将导致怎样的结果。
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
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
放眼南眺,祖先留下的蓝色海洋现在还好吗?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有争议的有150万,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被外国实际控制或蚕食分割,丢失的海洋国土面积相当于上世纪沙俄从中国割去的陆地疆域的总和。
一半海疆被明抢,中国什么时候变成了唐僧肉?这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诸岛。
一、现状:好岛屿被周边瓜分殆尽,海疆“九段线”名存实亡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了5个,占据得最肥。
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
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
现在看来此地已被掠夺得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最近,中国南海争端又起,风云突变。
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
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这一轮抢占南海小高潮的导火索,就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向联合国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相关要求不予承认。
这就给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为自己的圈地运动抢得先机。
当人类已经从圈地走向圈海,南海就貌似是蓝色圈地的最后空间。
于是展开了新一轮的口水仗。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7ad162a98271fe910ef97e.png)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专业:xxx年级:xxx学号:姓名:xxx2013年5月18日摘要南海问题由来已久,归根结底是资源和领土主权的争端,在近200多年间,南海海域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
2012年4月的中菲黄岩岛事件更是把南海问题推向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
目前,南海周边国家不断侵占我南海岛屿,更是积极拉拢美、日、印等大国介入,企图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而且南海发生摩擦冲突的风险在不断增大。
针对目前南海的形势,我国应该坚持寸土不让,加强主权宣示和海洋维权,从法律和非法律手段多管齐下,坚决维护我国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
一、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
在近200多年间,南海海域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
南海问题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南海海域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航道资源和油气资源,是世界四大油气资源聚集中心之一,它的石油地质储量大概在230亿~300亿吨之问,单是可开发价值就超过20亿人民币。
第二,南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尤其是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
第三,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现代海洋法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沿海国开始将国家主权由领海向外扩展。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需要在南海与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等沿海国家进行海域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近年来,南海海上安全形势基本处于可控状态,但存在较为严峻的挑战。
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
![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b825f4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1.png)
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南海问题是指围绕南海地区涉及领土争端、海洋权益争议和安全合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南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区域,涉及多个国家的利益和关切。
目前,南海问题面临着复杂的现状和前景。
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潜在的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该地区涉及的领土争端和海洋权益争议成为导致紧张局势的主要原因。
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对南海部分岛礁和海域的主权存在争议。
其中,中国拥有南海诸岛的历史和法理依据最为明确,但近年来一些国家在南海岛礁进行填海造陆活动,导致争议更加尖锐。
南海问题还涉及到航行自由和海洋权益保护等重要议题。
根据国际法,南海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航道,航行自由是所有国家的权利。
然而,南海地区存在的一些岛礁争议和海洋争端,导致了一些国家对南海的航行自由提出质疑。
此外,南海还存在着非法渔业、海上抢劫和海盗活动等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给南海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然而,南海问题的前景也存在一些积极的因素。
首先,各方对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态度普遍趋向于积极合作。
通过对话与磋商等方式,各国正在努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纠纷。
众多国家已经通过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文件,确认了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共同目标。
其次,国际社会对南海地区的关注度逐渐增加。
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仅关系到地区国家的利益,也关系到包括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利益。
因此,国际社会愿意积极推动南海地区争端的解决,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协助。
再次,南海地区各方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追求也为解决争端提供了可能性。
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潜在的油气资源,这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共同合作,开展联合开发等方式,各方国家可以在争端解决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
然而,南海问题的解决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挑战。
地区国家之间的历史和领土争议较为复杂,民族主义情绪和国内政治因素的存在可能增加协商解决的难度。
南海问题的由来、现状和解决方案探讨
![南海问题的由来、现状和解决方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b7aaf10fc4ffe473368ab25.png)
南海问题的由来、发展、解决方法一、南海的历史:南海——曾经也是一片宁静之海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人民最早开发和经营南海诸岛。
南海早在先秦时代就被中国人知晓,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
唐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
从此以后南海始终处于中国政府管辖。
公元前1世纪的《异物志》和晋朝裴渊所著《广州记》已有中国渔民在南海捕鱼的记载。
明清时代,海南岛渔民到南沙群岛进行捕捞的人数逐渐增多,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形成了固定的作业路线。
中国渔民还在岛上种植树木,开垦荒地,开发海岛。
19世纪以来,外国航海家和侵略者根据他们目睹的事实也不得不承认是中国人民在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英国海军部测绘局《中国海指南》对南沙群岛郑和群礁的描述为,“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介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也有久居岛礁者。
”中国还是最早管辖和行使南海主权的国家。
明代《郑和航海图》中标绘的“万生石塘屿”即今天的南沙群岛。
1716年《大清中外天下全图》、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都将南沙群岛列入版图之内,标为“万里石塘”。
所谓南海问题,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并不存在。
南海作为中国的传统海域,在世界上并没有异议。
世界上一些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都认为南海是属于中国的。
包括越南在上世纪50年代曾多次正式地、公开地声明,承认西沙、南沙等都是中国领土。
1956年,越南总理范文同曾经正式照会周恩来总理,明确表示南沙、西沙属于中国。
直到70年代,在越南军方出版的地图上,还标明南沙、西沙都是中国的。
甚至连越南中小学生的教科书都标明南沙、西沙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所以说,南海曾经是一片宁静之海。
二、南海问题从何而来?纷争升温——利益的驱动地缘因素:南海是我国南部的陆缘海,也是世界第三大陆缘海。
同时南海地区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年全世界40%左右的海上运输量要经过南海。
南海周边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
环南海国家包括中国以及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东盟国家,航道安全利益牵动各方的神经。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233b6ed856a561252d36f1d.png)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
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
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
放眼南眺,这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诸岛。
一、南海的现状:好岛屿被周边瓜分殆尽,海疆“九段线”名存实亡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了5个,占据得最肥。
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
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二、南海争端的原因首先,经济价值,石油储量约为350亿吨,随着陆地能源的枯竭,未来能源靠海上,海上能源靠深水,对于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
其次,南沙海域是黄金通道。
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控制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
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60%的外贸运输从南沙经过。
谁控制了这些海上战略通道,谁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经济安全。
当今世界海上运输承担了95%的国际贸易量,海洋已经成为不少以外贸型经济为主导的国家的命门。
再次,战略价值。
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如果我国能控制南沙海域,我军防御纵深将增大上千千米。
这一宝贵的战略纵深,不但加大了我军海、空力量的回旋余地,而且对于我国抵御强敌战略空袭,掩护陆上兵力行动具有突出意义。
中国东海、黄海外是日本本土四岛,钓鱼岛也处于日本实际控制之中,我们如果失去了南海,中国有相当一段海上生命线将失去控制。
国防线将被压缩到海南岛一线,南部出海口将被封死。
三、我国解决南海的主要对策1.首先,落实南海行政建制刻不容缓。
从现在开始,中国必须痛定思痛,定方略、施重手,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管理与开发。
形势与政策专题:南海问题由来和现状
![形势与政策专题:南海问题由来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25c5e2b2af90242a895e55c.png)
形势与政策专题:南海问题的由来与现状一、南海与南海诸岛概况(一)南海概况及战略地位南海位于我国东南方向,是一个由东北朝向西南走向的典型的半封闭海。
整个海区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900多公里,水域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
其中属于中国的海域210万平方公里,位于北23°37ˊ,南迄北纬3°00ˊ;西自东经99°10ˊ,东至东经122°10ˊ,南北横越约2000公里,东西纵跨约1000公里。
整个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海区面积最大的海。
它背靠华南大陆,东临菲律宾诸岛,南接印尼、文莱等国,西邻越南、马来半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南海诸岛”(包括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270多个,其分布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南至曾母暗沙;西起万安滩、东至黄岩岛,从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四大群岛,已经命名的岛礁有258座。
南沙群岛海域面积多达82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南海海域面积的2/5,占中国海洋国土总面积的1/4。
南海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
南海诸岛有各种热带植物为主的林木;盛产各种海产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种以上。
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金属的锰结核,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底矿产,是提炼核能的重要原料。
石油、天然气是南海最重要的矿产资源。
该地区被地质界、石油界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主要有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等。
在航道方面,它是连接东北亚——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中东地区的重要航道,占世界海运总量的一半以上,每天过往的船只平均达270多艘,日本、韩国、台湾80%以上的石油是经这里运输的。
东盟5国由南海经过的进出口货物占这些国家的外贸总额的一半以上。
(二)南海的历史概况1、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历史依据。
2、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法理依据。
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得到国际上的承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教育论文
之
浅析中国南海问题
浅析中国南海问题
[摘要] 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十足的“海洋时代”,沿海国家十分重视并不断扩大对海洋的需求和关注,都试图凭借海洋资源、空间和权益的占有和利用,来寻求最大发展空间和利益。
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有丰富的石油和自然资源,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近年来,东南亚一些国家借助美日等大国的力量,日益嚣张,为了获得对南海诸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南海的一些行动不惜通过制造事端,或通过立法,通过南海问题国际化等手段,打压着中国,使得南海问题变得复杂化,使得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矛盾也尖锐起来了。
对于国与国之间的领土界线问题,一般人是很难或根本就不知道的,主要还是通过政府的宣传或媒体的报道才知道。
就拿中国在南海的南沙群岛的领土来说吧,中国与越南和菲律等周边国家都在相互指责对方侵占了自己的领土,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般人很难分得清楚对此,我们国家很有必要将南海海域情况向大众普及。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南海问题的现状,南海问题的由来,南海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家对此采取的措施等多个方面来浅析南海问题,让大家更加了解南海问题。
[关键词] 南海问题现状由来意义对策
一、南海问题的现状
虽然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但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近年来,南海问题日益突出,周边小国纷纷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因西沙、东沙群岛已由中国控制,目前争夺焦点主要围绕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中沙群岛主要为中菲之争,南沙由于面积最大且石油资源最丰富,已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菲占最早、越占最多、马占最肥”。
2010年以来,在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以及越南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与外部化政策的影响下,东盟对南海问题的影响日趋增强,主要南海权益争端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趋向强硬,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表明,南海争端矛盾的尖锐化、问题解决机制的多边化、区域外强国介入的常态化已经成为中国和平维护南海权益不得不面对的国际环境。
2011年,南海问题争端再起。
越南石油勘探船侵入中国管辖海域与中国海监船发生碰撞,并不时动用军舰非法驱赶中国渔民;菲律宾高调向国际社会宣布,把南海重新命名为“菲律宾海“。
总之,为了加紧对南海资源的开发,南海各相关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共同合作,借助美日等大国的力量来抗击中国,使中国面对一个国家利益集团,外交上十分被动。
二、南海问题的的由来
南海争端的发生源于对资源的争夺,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之所以引起周边国家垂涎,当然是由于它们在经济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三、南海对我国的意义
南海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我们中国政治经济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主权意义:南海作为中国的固有领土,其主权属于中国,这是不容置疑的。
对南海的侵犯,也就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主权之争,义不容辞,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
只要主权受到威胁,就应该采取坚决措施,否则,一是将对外影响自身形象,让中国丧失威严,让他国认为中国好欺,从而得寸进尺,二是对内影响民众信心,让人民对政府产生反感情绪,从而逐渐失去民心。
2、资源意义:首先,南海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是建设现代化,发展经济所
必须的东西。
由于没有能源,我们向俄罗斯、向中东购买,可我们自己的南海却一直让别国开发,不但周边小国在开发,甚至还用所谓的合资等方式,请来美英等国联合开采,大量的石油资源就这样拱手送给了外人,有点不可思义。
其次,除了石油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在那深蓝的海洋里,各种鱼类不计其数,可以称得上是水中黄金。
虽然距我国陆地较远,但还是有无数中国渔民顶着气候困难,冒着海盗及他国扣押的危险,前往那里捕鱼。
然而我国开发的毕竟之占少数,仍有大量渔业资源被他国侵占。
3、经济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海洋运输路线,显得越来越重要,
可中国通向大海的任何一条线路,都面临着重重包围,我们要想取得经济的长足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控制的,真正能通向世界海洋之路。
而南海群岛正是岛链中最狭长,也是最容易攻破的一环。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有企图,要把中国封锁在一个岛链环绕的封闭的大圈里,而海南诸岛正是岛链的重要一环,想想有些可笑,中国陆地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可却被本属于自己的各类岛屿所围困,成为一个内陆国家,情何以堪。
4、军事意义:南海海岸线漫长,可供攻击的目标众多,而且面临多个南亚国家,
随时都有可能对我形成军事威胁,我们只有牢牢控制住南海诸岛,才能在我们漫长的海岸线前面构筑起一道长长的防线,在沿途各个环节实施拦截。
同时海上的岛屿,就如一艘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我们只要投入少量资金在诸岛上建立机场,就可以迅速扩大飞机飞行半径,形成有效的火力范围。
5、政治意义:南海地域广阔,周边国家众多,也是我们与南亚各国交往的重要
途径,处理好南海问题,我们就能在南亚地域形成龙头优势,扩大中国的势力范围,提升在世界的影响力。
如果一味退让,就等于自行降低中国的地域地位,虽是一个地理大国,却是一个与南亚小国同等地位的政治小国。
同时
让美英国家有机可趁,发动南亚小国,利用南海问题制约中国的发展
四、处理南海问题的对策
一直以来,我国解决国际争端主要应用政治方法,谈判和协商方式成为首选,仲裁方法仅限于经济贸易争议。
基本上,我国没有采用仲裁裁决和国际法院判决的方法去解决重大的国际争端,尤其是主权争端。
随着中国更深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我国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和法律以及各种非法律手段去解决南海诸岛主权争端及类似的国际争端,力争在搁置主权争议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南海资源,进而构建南中国海国际合作开发机制。
而我国一向以来,民族传统继承了“中庸“思想,却不代表我国能容忍南海诸国任意侵占我国领土,国防部发声明称中国军队会坚决配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与周边国家搁置争议、积极建立国际合作开发机制,是稳定区域形势,求得共同发展的必要之举,主权绝不能放弃,但力争和平发展环境及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明智之举。
二十一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以合作开发机制来实现对南海的有效治理,是一种较优的选择。
针对目前中国海洋权益遭到严重侵害的现状和趋势,应抓紧建立一系列海洋权益保护制度,尽快出台海洋国策,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友好关系,尤其是加强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关系,“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以维护地区稳定和经济繁荣为目标,通过谈判解决划界争端,积极促进南海共同开发,立足于现有条件,努力获取这一地区的最大经济利益,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童庆平《中国南海问题:利益困境及维权路径探索》
巩建华《南海问题的产生原因、现实状况、和内在特点》
亚东军事网《南海局势紧张,为何导致南海问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