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欣赏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6ba181ad02de80d4d840f7.png)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单元总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能力,增强尊重民族文化的意识。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课型。
此类课型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认识美术作品,还要让他们理解美术作品。
用作品唤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和联想,使他们在与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交流”后,生发出自己真诚的观点和感知。
优秀的艺术作品对心灵的碰触和撞击,出自于对艺术语言的深刻领会和思考。
中国古典园林恰恰是中国几千年文明所形成的精神积淀,是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自我关系的一种深度思考,并将其外现于园林的状貌和空间形态。
本课的知识点是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要素和造景手法。
种类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其中皇家园林以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私家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
较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与中国的哲学精神、文化气质更为契合,所以本课的欣赏对象以苏州园林为主。
园林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与这二者有关的要素都将在教学中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有山、水、植物、建筑(墙、窗、亭、廊、阁、轩、舫等)。
有了分析对象,有了基本要素,就涉及到在造园时如何运用这些要素。
因此,接下来的知识为造景手法,它包括对比、衬托、框景、隔景、借景等,教材上都有相应的图例说明。
中国古典园林一切的精神内核都源自于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融合,又得益于中国古代文人将绘画、诗词、文学融入其中,使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水一木、一廊一亭都可以默默含情,时时有境。
这些也正是中国古典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基本要素和造景手法。
2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精神内涵c3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3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02feac1910661ed9ac51f305.png)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3—古典园林欣赏》教案一、教学目的:了解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结合实例了解造园艺术的原则和具体经验(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园林艺术的艺术手法,欣赏园林艺术的立足点。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2、合理划分,善于借景;3、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三、课前知识准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对园林美学的经典概括,园林虽然是人为的,但要追求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美,即所谓“大巧若拙”、“大朴不雕”,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传统的筑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天人合一”是哲学以至文化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儒、道、法各家对此解释不尽相同,大概“天”是“自然之天”,是“宇宙万物及其运行规律”。
“人”是指“人为”,“人的思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两者要“和谐、融合、相通”。
四、教学过程:1、古典园林的分类: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
2、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
3、古典园林的品位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4、内容结构:(1)、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
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
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2)、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盛,设计以山水画为蓝本,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
(3)、古代园林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
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5、教学导入:我们通过实例来了解我国古代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0d7ae50b1c59eef8c7b4a2.png)
6、视频《开元寺》东、西两塔的高度。
四、寺观的形成?
两晋、南北朝的贵族有“舍宅为寺” 的风尚。包括把宅园的第宅转化为寺庙,成为早期寺庙现成的园林。
泉州承天寺在五代时,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
图片展示:国画《楼阁图》,提问古代什么怎么来建造园林的?引出《园冶》中国最早、最系统的造园著作,全面论述了造园的原理和手法。指出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的结合起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学生思考回答:绘画一幅图然后请工匠在根据图来建造。
学生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发表观点。
通过讨论和表述时的互动,学生可以讲出:疏密、曲直、方向、隐现、高低、层次、虚实(树影虚,树枝实;漏窗虚,粉墙实;水面虚,山石
实)的变化。
加深学生对园林的理解。
园林的种类问题,学生
很容易理解。图片的选
取要有广泛的识别度,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认知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不同风格及手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了解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作品,提高对祖国和泉州闽南优秀寺观园林艺术的传统理解能力。
情感与态度:提高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能力,增强尊重民族文化意识。
重 点
结合泉州本地寺观园林艺术的形式特点及造园观念,理解“自然美”与“人文美”“空间美”的含义。提高学生对传统的闽南佛教寺观以及寺观园林的艺术了解
(三)天人合一,如诗意境——人文之美
中国古代许多园林是在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下营造的,这使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绘画、诗词等艺术的影响,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般 的浓厚人文之美。
例:开元寺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a8e2e57f1922791688e8f5.png)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一、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
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
因此,教师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
2、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
2、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四、教学难点:1、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2、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
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_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1新人教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_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1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5977eb360cba1aa811da63.png)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一、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
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
因此,教师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
2、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
2、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四、教学难点:1、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2、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
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5《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5《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986e249e314332386893b9.png)
八年级美术《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课题:《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授课者:课时: 1课时学习类型:欣赏 .评述设计思路: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形式的传承,承载着几千年中国独有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古人对于自然与自我的深度思考,并采用空间形态得以表现。
本课选取中国古典园林中更能代表中国哲学与文化气质的苏州园林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造园要素、造园手法、造园思想,并学会欣赏校园与周边生活中的园林美景,领会到中古古典园林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的融合,并且将文学诗词融入其中,使得中国古典园林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节课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在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课文基础上,提炼出美术学科所要表现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在欣赏课中创意性的开展造园活动,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人文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八年级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理解能力强,能够触类旁通,善于观察模仿能力强。
本节课以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语文课文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熟悉的课文中培养的美术欣赏能力,提高艺术认知水平,学会融会贯通,并且通过自己创造园林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思路及方法:本课采用以下环节,从音乐教材的苏州评弹和语文课文《苏州园林》为引,引入美学思考(欣赏、评述法)——通过语文课文作为切入点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造园手法、造园思想(讨论、分析法)——通过园林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典园林设计思路,同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表现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的造园要素、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过程与方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实例,引导学生从发现-体会-赏析-体验-实践的方法中,建立中国古典园林从景-画-情的内在联系,并简单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中学语文教学中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为媒介提炼文本,将中学音乐教学中《苏州评弹》为媒介渲染情感,通过学习与实践,让学生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和人文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76d6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6.png)
苏州拙政园中部 及西部平面图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取 自宋代文人苏轼词意,表 达了“与谁同坐?明月、 清风、我”的孤芳自赏的 思想。
苏州拙政园的梧 竹幽居亭构思巧 妙别致的梧竹幽 居亭呈方形,建 筑风格独特,四 面皆有圆形洞门, 景色各异。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以少胜多的艺术布局。
寺观园林
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有 池、塘、泉、溪、涧和飞 瀑等形式。拙政园的小飞 虹在池中作为架空的桥廊, 既起分隔空间的作用,又 可使两侧景物互相渗透, 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空间的 层次变化。
苏州留园中的冠云峰是太 湖石中的绝品,集“漏、 透、瘦、皱”四奇于一身, 是中国古典园林置石的典 范。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景中,运用对比、衬托、隔景、框景、借景 等手法,使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获得小中见大,以少胜多 的效果,给人以景色丰富、视觉变幻的感受。它把人工美与自 然美巧妙地结合,达到了《园冶》一书中所指出的“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穿过依虹亭映入眼帘的是 巍然屹立的北寺塔,与拙 政园内景色连成一体,这 就是造因者独具匠心的借 景手的书籍资料,谈谈你对中国古典园 林的了解。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景手法和审美追求上有什么特 色?
谢谢观看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寺观园林。作为世界三大 园林体系之一,中国古典园林萌芽于商周,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 隋唐,成熟于宋明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日趋完善,历史悠 久,分布广泛。 以北京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 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巅峰之作。
私家园林
拙政园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部布局以大水池为中心,是全园的 主体和精华所在。大水池分为南北两个空间,以池中土石垒成的东、西两 个岛山为界。西山建长方形雪香云蔚亭,东山建六方形待霜亭,东西展开、 交相辉映。西山西南隅的荷风四面亭位于水池中央,西桥通柳荫路曲,转 北至见山楼,南桥与倚玉轩衔接。池南筑有四面厅远香堂,其东侧由税杷 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三个庭院组成,西侧由小沧浪水院、小飞虹廊桥和 香洲石舫组成,以水院与水最为特色,形成富于变化的空间组合。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1 新人教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1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f6c18b910ef12d2af9e7ef.png)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一、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
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
因此,教师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
2、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
2、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四、教学难点:1、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2、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
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a7bdd8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d.png)
分享交流:导览图设计思路与特色
1 2 3
设计思路
介绍自己的设计灵感来源,如何确定主题和风格 ,挑选园林元素,以及运用哪些美学原理和造园 技巧进行布局规划等。
特色亮点
阐述自己设计的导览图中有哪些独特之处和创新 点,如特别的造景手法、新颖的图形设计、富有 创意的色彩搭配等。
互动交流
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设计思 路和特色,相互借鉴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设计水 平和审美能力。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目录
• 导言 •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 移步换景,欣赏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 别有洞天,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与内
涵 • 实践活动与总结
01
导言
单元概述
• 本单元将以“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为主题,介绍中国古典园 林的历史和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园林中的建筑、山水、花木等 元素,探索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学生还将通过 实践活动,了解园林的设计和构造技术,培养园林设计和欣赏 的能力。
时代气息的园林景观。
04
别有洞天,探究中国古典 园林的意境与内涵
园林的意境与内涵概述
意境定义
意境是指园林艺术形象所表达的 情感、氛围和境界,是中国古典 园林的灵魂。
内涵定义
内涵是指园林作品所蕴含的哲学 、道德、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深 层含义,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 支柱。
典型园林的意境与内涵分析
拙政园
确定园林主题和风格
根据自己的兴趣审美,确定一个 主题和风格,如江南水乡、山水 田园等。
挑选园林元素
选择适合主题和风格的园林元素 ,如山石、水池、亭台、廊檐、 花木等。
制作导览图
将设计好的园林景观,用图形、 文字、色彩等方式制作成导览图 ,以便游览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园 林的结构和特色。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be26d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9.png)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研究领域】欣赏·评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基本要素和造景手法。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精神内涵。
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思考,以讨论的方式研究基本知识,并自己建立各知识环节间的内在联系,生成并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空间之美、人文之美。
愿意走进中国古典园林,愿意带着一颗安静的心,感受自然、感受内心、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园林景观图片。
学具:学生搜集了解园林的相关书籍和知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图片:XXX中的中国庭院“明轩”。
问题一: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芭蕉、游廊、亭子、山石等。
)题目二:这些亭子、山石、芭蕉组成了什么?(学生回答:庭院。
)问题三:这个庭院是哪个国家的?答:中国。
展示图片脚注文字:XXX“明轩”。
师:XXX为什么要将中国庭院收入其中?中国古代建筑确有独特的风格,但为什么不展示民居、宫殿、寺庙,而独独选园林呢?中国古典园林究竟魅力何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中国古典园林的赏析之中。
(设计意图: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研究,调动他们的研究兴趣。
)二、新课讲授(一)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寺庙园林。
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中国古典园林萌芽于商周,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隋唐,成熟于XXX,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日趋完善,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以北京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园林: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3 新人教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3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96aaacf705cc175527099f.png)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一、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和具体经验(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园林艺术的艺术手法,欣赏园林艺术的立足点。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2、合理划分,善于借景;3、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三、课前知识准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对中国园林美学的经典概括,园林虽然是人为的,但要追求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美,即所谓“大巧若拙”、“大朴不雕”,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筑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儒、道、法各家对此解释不尽相同,大概“天”是“自然之天”,是“宇宙万物及其运行规律”。
“人”是指“人为”,“人的思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两者要“和谐、融合、相通”。
四、教学过程: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
2、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
3、中国古典园林的品位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4、内容结构:(1)、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
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
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2)、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盛,设计以中国山水画为蓝本,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
(3)、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
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5、教学导入:我们通过实例来了解我国古代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3年10月第1版)教案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3年10月第1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8a29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8.png)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园林设计理念,了解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认识中国园林建设的重要性,掌握园林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初步的园林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园林之美的能力,通过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园林设计理念(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3)学生通过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培养其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2.教学难点(1)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和文化内涵(2)通过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帮助学生从园林中发现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法: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园林设计理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园林建设的重要性和园林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师生互动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加深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帮助他们从园林中找到美。
3.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中国古典园林的图片,展示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帮助学生体验园林之美。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国家公园的意义与作用1.了解园林的分类及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背景。
2.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第二课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2.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表现方式。
第三课时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和设计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和设计要素。
2.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林景观。
第四课时国家公园的管理与建设1.了解中国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2.掌握园林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初步的园林设计能力。
第五课时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与评价1.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2.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初步评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国家公园的意义与作用1.知识点(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背景(2)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3)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1)导入请学生思考:如果去一个新的地方旅游,会选择去哪些景点呢?为什么?(2)学习通过PPT展示中国古典园林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园林的分类及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设计理念。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f6521792cc7931b765ce15ab.png)
(4)框景——拙政园 漏窗
(5)拙政园曲廊
拙政园的这些造景方式,在咫尺之间,使得景色曲折婉转、 无限延伸,真是“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3)天人合一,如诗意境——人文之美
园林里的诗词、匾额、楹联题对是造园者最真 实的内心独白,它高于自然,又使人心向自然归隐。 一草一木处处有情,以情景交融的草木楼台创设出 如诗的意境。
在苏州园林充满变化的自然美中,是变而 不乱、杂而有章的。这就像我们绘画中的疏密、 前后、大小一样,体现着变化统一的形式美法 则。所以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使游者无论 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造景手法 (1)借景——拙政园 北寺塔
(2)分景——拙政园 小飞虹
(3)对景——拙政园 洞门
听雨轩
松风水阁
远香堂
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轩 出自苏轼的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小结: 去苏州园林看看吧,虽然游人如织,但竹影白 墙依旧,只要心中有,景就在。
你们看到了什么?
• 这些亭子、山石、芭 蕉构成了什么?
• 这个庭院是哪个国家 的?
•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中国庭院,明轩
• 明轩是纽约中国庭院, 是以苏州网师园内 “殿春簃”为蓝本移 植建造,占地460平方 米。建筑面积230平方 米,为我国园林出口 的第一例,开创了 “园林艺术”外贸的 先河。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樊艺娟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 皇家园林 • 私家园林 • 寺观园林
•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 私家园林。
在园林中我们一般会看到什么?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山 •水 • 植物 • 建筑
人教版八下美术 5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课件 (共35张PPT)
![人教版八下美术 5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课件 (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f10130fc4ffe473368abcf.png)
小结:无论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还是寺观园林,
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在整体布局上,因地制宜、 主次分明;每个方向都能引人遐思,多少采用了对 比、衬托、隔景、框景、借景等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经典案例赏析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拙政园的梧竹幽居亭 西湖的三潭印月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轩:该轩依水而筑,构
类型二
苏州留园一角
私家园林
苏州留园 留园是中 国著名古 典园林, 与苏州拙 政园、北 京颐和园、 承德避暑 山庄并称 中国四大 名园代表 清代风格, 位于苏州, 以建筑艺 术精湛著 称。著名 的留园三 绝“冠云 峰、楠木 殿、及殿 内鱼化石。
楠木殿
冠云峰
鱼化石
山西五台山 ---塔院寺
古典园林分类 三 寺观园林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典园 林的种类及代 表作品 了解中西园林的 不同 教学难点 :中国 古典园林在造 景手法和审美 追求上 的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的 特点
凡尔赛宫 和 佛罗伦萨
西方园林 整齐划一、 图案均衡 对称,以 人工美风 格为主。
苏州留园
• 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诗情画意般的自然山 水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小结
中国古代园林深受绘画、诗词等艺术的影响, 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无数的能工巧匠、文人 墨客凭借诗意的蔓延和画的意境,把大自然中 的亭台、楼榭、山石、水流、植物书写的浪漫 唯美,若驻足园中,景色变化不断,步移景换; 空间渗透与层次变化,令人留连忘返。
互动探讨
中国古典园林运用了哪些 造景手法?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苏州园林拙政园 中的枇杷园
苏州拙政园的 梧竹幽居亭
最新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2
![最新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7b55322ce518964bce847c1d.png)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教学目的:理解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美,并思考古典园林空间与中国古典艺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讲解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美与中国古典艺术。
教学过程:一、对意境说的理解:1、佛家观点: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
2、王国维观点: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二、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美与诗、画的关系:1、古典园林空间刻意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分析中国古典艺术与古典园林空间之间的渊源。
三、介绍庭、院、园和苑囿的概念:1、庭,以天井为庭,一种极小的内院;2、院,用墙围成的外部空间;3、园,规模上讲比院大,更为重要的是必须通过人工的方法造景,组景。
四、内向与外向手法在古典园林空间的应用及特点:1、四合院、大多数园林建筑采用内向的设计手法;2、大型皇家苑囿的园中园或建筑群,多采用内向与外向相结合的方式;3、少数大型皇家苑囿的建筑群,则采用外向布局的方式。
五、古典园林空间的对比:1、以“欲扬先抑”实现“小中见大”:(1)、层层递进、收放自如;(南京瞻园)(2)、曲径通幽、豁然开朗;(苏州留园)(3)、声东击西、摇曳多姿。
(扬州何园)2、空间对比的不同类别:(1)、空间的大小、主次;(2)、空间的属性:园林、住宅、宫殿;(留园、北海静心斋)(3)、空间的风格:中西合璧。
(北海静心斋)六、园林空间的布局与情节:1、戏剧性;(瞻园、留园)2、线索与暗示;(扬州何园)3、插叙与倒叙;(苏州网师园)七、藏与露设计手法的应用:1、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
2、处理藏与露的关系。
八、古典园林空间蜿蜒曲折的布局特点:1、首先,体现在建筑的布局;2、其次,体现在建筑中的廊;3、再次,山石、水池、路径、桥、墙垣无不尽蜿蜒曲折之能事。
九、古典园林高低错落的布局特点:1、古典园林十分注重顺应自然,顺应地势;2、各种形式尺寸的廊,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3、有极好的自然地形资源可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_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4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_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97b153db2f60ddccdb38a0dd.png)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赏识》授课设计授课目标 :学生经过教师的解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问答与讨论,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基本要素是山、水、建筑、花木。
领悟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的空间变化创立出的典雅气氛。
比较深的感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境地。
知道此后怎样赏识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与美感。
授课方式:教师解说与学生自主研究相结合。
授课手段: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察看思虑,让学生着手动脑实践,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技术准备:多媒体授课设施、PPT 课件、有关视频资料。
授课过程:一、导入播放学生采访片断,提出问题:“我们经常会去旅行园林及一些名胜遗迹,可是好多人却不知道在园林里看什么。
园林的美终究在哪里?你知道应该怎样赏识中国古典园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入中国的古典园林。
”( 显现图片 )二、解说中国园林分为四大类:皇家园林、个人园林、自然景色名胜、寺观园林。
提问:和西方园林对照,中国古典园林有何特点?三、思虑中国古典园林于西方的不同样之处:显现图片,阐述中国与西方在自然观、山川观、世界观上有很大差别,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园林的容貌别开生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依照学生回答的情况总结归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园冶》。
归纳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根本特点。
仔细观看照片,同学之间沟通讨论。
经过比较察看能够看出中国的园林比较重申自然不像西方园林那样把花木都修剪成几何形状。
教师阐述中国的园林都是由文人、画家、诗人参加达成的。
他们经常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经常从宋元山川画中吸取灵感,经常寓情于景。
显现资料。
四、提问:1、请找出中国园林的四大造园要素?提问:园林中的水景有哪些?有关的活动有哪些?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
(重点讲流觞。
湖泊、瀑布、池塘等水景还能够垂钓、泛舟、流觞、采莲等。
)2、园林中的花木起到什么作用?你知道中国园林中的花木有何寓意吗?重点解说四君子、岁寒三友等中国传统寓意文人情怀的花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寺庙园林。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皇家园林
颐和园 中国规模最大、保存
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 名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 政园、苏州留院)之一,占地 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 万寿山为基础,以杭州西湖为 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 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天然 山水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一方水亭吗?”
借景抒怀
①远借 ②邻借 ③仰借 ④俯借 ⑤应时而借
左边园林分 别运用了哪种 借景手法?
拙政园——天下园林之典范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 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该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
拙政园——天下园林之典范
沿池贴墙构筑的水上游廊,即便于游人观赏美景又将两处景点相连,空间 含蓄婉转,当我们置身其中时,心早已跟着曲廊进入前方未知的风景。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自然之美 (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空间之美 (三)天人合一 如诗意境——人文之美
拙政园听雨轩:院内蕉、荷、竹一应俱有,
间。” ——《园冶》明 计成
1水岸远景 2窗棂一角 3小院一隅
想 一 想 : 样造 的园 对者 比采 与用 变了 化什 ?么
“(苏州园林)务必使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 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
的图画。” ——叶圣陶
苏州园林不仅使每 一个人在固定的视点上 欣赏如诗如画般的景色, 而且还营造出可游、可行、
拙政园景观赏析
芙蓉榭:一半建 在岸上,一半伸向 水面,灵空架于水 波上,伫立水边、 秀美倩巧。
拙政园景观赏析
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而得,坐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 莲花亭亭净植,岸边柳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拙政园景观赏析
小飞虹:是苏州园 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 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 水波粼粼,宛若飞虹, 故以为名。古人以虹 喻桥,用意绝妙。它 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 地的通道,而且构成 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 景观,是拙政园的经 典景观。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导学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 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其造园 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 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 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 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 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 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 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 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雨天置身于轩中,目可赏濛濛雨景,耳可听 雨打芭蕉、荷叶之声,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作《秋雨叹》,留下“蕉 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的名句。
远香堂:是一座四面亭,它面水而建,
“远香堂”三字,是明代文征明所写, 堂的南面有小池,每逢夏天来临的时 候,池塘里荷花盛开,当微风吹拂, 就有阵阵清香飘来。
与谁同坐轩:该轩依水而筑,构
作扇形,其屋内摆设均成扇面状。 人在轩中,无论是倚门而望,凭 栏远眺,还是依窗近观,均可 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宋 苏轼
苏州园林内的诗词匾额、 楹联题对是对造园者最真实动 人的内心独白,它高于自然, 又使人心向自然归隐。一草一木 处处有情,以情境交融的草木楼台
皇家行宫御园。
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苏州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山石、水、植物、建筑
山石 建筑
水
植物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自然之美
计 成
“园林意境创作如同绘画,必须意在笔先,先构 思出极好的腹稿,才能创作出极尽美景的园林艺术空
创设出如诗的意境。
美 国 大 都 会 博 物 馆 明 轩
想一想:为什么大都会要收藏一座完整的中国庭院?
1、它是中国智慧的结晶 2、它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3、它将绘画、诗词、文学融为一体
“我一直渴望独自坐在水边,在 月光下的凉亭里聆听风吹竹叶、鱼 跃池塘的声响,凝望清晨的荷花伴 着朝露慢慢绽放,只可惜游人如织, 渴望成了奢望。实际上你根本无需 拥有一片园林,一盆绿竹足够了。 只要竹影投到白墙之上,那不就是
多年前的岳石文化遗址,历代摩 崖石刻24处。是全球华人中过、 戈、柯、任等16个姓氏的发祥地,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 的道教文化发祥地,因道教遵循 “道法自然”的思想,所以山谷内 自古为道家所居,故称道士谷,
属寺庙园林。
文峰山,俗称笔架山,是莱州最
高的山,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于 公元511年在此山留下《荥(xing)
【苏州 ·沧浪亭】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
欣赏感悟
【株洲·炎帝陵】
【瘦西湖-二十四桥之一】
【苏州 ·拙政园】
以上三个中国古典园林分别表
现出了怎样的视觉美感?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寺观园林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寺庙园林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寺庙园林
大基山,古称东莱山,有着四千
可居的空间层次。
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潭山禅曲
︻ 破
影光房径
山 寺
后
空悦花通 禅
院
人鸟木幽 ︼
·
心性深处
常 建
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充满中国古典山水画意境Fra bibliotek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拙政园北寺塔 ——借景
拙政园小飞虹
拙政园小飞虹
拙政园小飞虹 ——分景
拙政园漏窗——框景
拙政园水廊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楼阁轩榭建在 池水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 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景色平淡天真、疏朗 自然,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天下园林之典范
既可以边走边看,也可以驻 足小憩,可远看,可近观,远可 以放眼山光水色,近可以倾听风 声鸟语。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园 中的意境……
拙政园景观赏析
中国园林特征: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3、诗画意境,天人合一。
苏州博物馆——园林式现代博物馆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 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 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 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 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 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