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 理论综述与研究概况 (2)
1.2 作者简介 (3)
1.3创作背景概况 (3)
第二章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5)
2.1 女性形象蕴含的苦涩爱情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女性形象蕴含的现实主义金钱观 (6)
2.3 女性形象蕴含的独立意识 (7)
2.4 女性形象蕴含的孤寂之情 (9)
第三章亦舒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现实思考 (11)
3.1 女性形象背后的女性意识 (11)
3.2 个人经历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12)
第四章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第一章绪论
1.1理论综述与研究概况
关于女性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女性文学泛指一切女作家的作品;狭义的女性文学专指那些从妇女的切身体验去描写妇女生活的作品。无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讲,亦舒的小说都是女性文学的代表。
女性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所蕴含的女性意识则是一个长久不衰的主题。所谓女性意识,是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是认识到女人和男人一样也是人,是人类的另一半的意识。正如斯帕克斯所言:“女性意识就是女性对于自身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主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的自觉意识。”
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说,女性意识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赋予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
一般情况下,女性作家在从事创作的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烙上自己独特的印记,然而在本质上却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为女性天生特有的,存在于女性潜意识之中的,从女性心理机制中均可显现的独特的意识。这种深蕴着的意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她们在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考察后,要求女性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走出自我心灵的牢笼,追求女性真正的精神解脱,自尊、自强、自立,做一个独立的当代女性;其次,在创作内容上,较偏重于表现女性的体验,揭示女性的心灵,关注女性命运,展现女性的生存状态。
纵观亦舒所有的小说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亦舒是位女性意识极强的作家,女性形象在其小说中占有非常瞩目的地位,从而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女性形象的艺术画卷。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更是蕴藏着作者对女性问题的独特思考,为其小说增添了不少艺术魅力。
也正因为如此,对亦舒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视,成为亦舒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如钟晓毅的所著的《亦舒传奇》,该书是一本专门评论亦舒作品的书,从作者的创作,日常生活,思想等方面剖析亦舒作品的特色:“亦秀亦豪的健笔”;杨敏的《都市丽人行——亦舒小说的女性主义意识》一文,从女性自由意识的觉醒,自我价值的实现角度对亦舒小说进行了肯定;杨菲的《香港女性作家亦舒深切的女性关怀》一文,从女性形象对待爱情持有的态度来体现亦舒对现代女性生活的关怀与思考;田玮莉的《亦舒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一文,从香港的环境背景来论述亦舒对于女性的偏爱及女性形象
的突出特点;赵娟的《亦舒小说中的“BoBo”女性形象》一文,从亦舒超前的感悟能力肯定了亦舒女性人物的塑造。
本文拟从女性人物的爱情观、金钱观以及内心的独立意识、孤寂之情四个方面把握亦舒笔下大多数女性形象内在的共同特征,并从这些女性形象蕴含的女性意识以及亦舒本人经历对形象塑造产生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一些思考。
1.2作者简介
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9月出生于上海。五岁时定居香港,十五岁时,就被报刊编辑追到学校来要稿,成为编辑们不敢得罪的“红人”。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修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现为专业作家,定居加拿大。亦舒的言情小说与金庸的武侠小说其胞弟倪匡的科幻小说一起并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作为香港女性作家中的翘楚,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结集出版的作品有两百多部,代表作有《喜宝》、《玫瑰的故事》、《我的前半生》、《她比烟花寂寞》、《香雪海》、《开到荼靡》、《心扉的信》等等。
1.3创作背景概述
作为“东方明珠”的香港,是祖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从地域环境和历史发展来看,香港又有其特殊性。香港处于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港阔水深,四通八达,既是一个有很大优势的开放的自由港,又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香港开埠以来,作为东西方文化融通的都市,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又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来文化,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摊开香港的地图,就看见那地形是一个半岛加许多小岛。正好象征香港文学,一面来自大陆的母体,一面却伸向蓝汪汪的海洋。香港文学正是在这一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20世纪60年代至今,香港经济起飞并保持着高增长的发展趋势,市民物质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存竞争的日益加剧,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带给人们关于城市的很多情感体验。特别是这时女性已经获得经济的独立并且开始追求精神的独立,在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的接触中开始产生了种种困扰之感。亦舒的作品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的影响下,香港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得
到了新发展。亦舒的小说虽然以写爱情为主,但小说题材和小说内容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亦舒的小说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跳出了传统爱情模式的缠绵悱恻、海誓山盟、天长地久,用思辨的头脑,直面人生,探索都市女性的心灵奥秘,塑造了一大批形色纷纭、姿彩各异的都市女性形象,而且主要是以香港和欧美的现代大都市作为背景。
第二章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亦舒的小说虽然题材较为狭窄,几乎都是在讲婚恋故事。但是,由于她成功塑造了一个个独特的现代香港女性的形象,并通过这些现代都市女性的爱情、婚姻的种种经历来关注女性的命运,透视现代香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透视整个香港社会。因此,她的作品已不单单局限于言情,已经超越了一般言情小说所具有的价值。本文将从女性的爱情观、金钱观、独立意识的探索、内心的孤独寂寞等四个方面,来浅论亦舒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社会文化意义。
2.1女性形象蕴含的苦涩爱情观
爱情在亦舒眼中是苦涩的。亦舒曾说:“我根本是非常怀疑爱情这回事的。写小说是写小说,生活是生活,日日挤着轮渡去上班,打着呵欠,穿着球鞋、牛仔裤。生活在爱情小说中……那简直是悲惨的,幸亏能都把两者分开。”亦舒甚至借作品人物之口,坦率的表达对爱情的看法:“爱情是一份不幸的瘟疫,终身不遇方值万幸。”基于这样一种观念,亦舒虽然描写了一个个凄婉哀怨的爱情故事,但结尾几乎未出现过美满和谐的婚姻,爱情终究不能圆满。
《开到荼靡》中的服装设计师左文思虽然与女主角王韵娜消除了误解,然后作者却突然让左文思因杀人被捕入狱,有情人被迫分离。《特首小姐你早》中王庭芳和周启之的爱情,王庭芳必须放弃爱情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同样,《印度墨》中的刘印子为了跻身演艺圈争夺一席之地必须放弃深爱着她的陈裕进,放弃了一生难求的真爱,她的事业越辉煌,他们之间的距离也便越遥远,最后只能试戴一下他给新娘买的戒指一尝夙愿。
在亦舒的眼里,一方面,她确认世界上有“爱情”的存在,而且它是不拘背景、身份、发诸内心无法设计的一种至纯至美的感情。但另一方面,亦舒心中也感到这种至纯至美的“爱情”很难在现实世界凡俗生活中存在。“惆怅旧欢如梦”,这一句话在亦舒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因而凡是表现这种情感的作品,大多带有强烈的传奇和虚幻色彩,甚至干脆就采用科幻或神话的外壳。《异乡人》则讲述的是与外星来客之间的爱情。《玫瑰的故事》中,黄玫瑰、傅家明、庄国栋都是甘于为爱情“付出一切的至情至性之人”,但从作品中我们又不难发现这些人物存在的虚幻:黄玫瑰的美丽已近魔幻,庄国栋虽然在年轻时放弃了玫瑰,但爱情毕竟已经存在,因此他理智中选择的婚姻并未成功,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他的感情仍然属于多年前的玫瑰;傅家明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