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疫情防控知识手册.pdf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 尽量错峰就餐,就餐排队时,应佩戴口罩,与他人尽量保持一定距离(1米以上); • 进食前方可摘掉口罩,洗手后进餐,保持一桌一人,避免扎堆就餐和面对面就餐,减 少交谈; • 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教职工自带餐具。
2、开学之后
5.加强自身防护意识
对共同生活、工作的 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 告知,如出现发热、 干咳等疑似症状时及 时就医
C
专人负责与接触的 教职员工联系,掌 握其健康状况
应急处置流程图
体温正常 取消隔离
出现发热症状
转至隔离场所
附属医院再次测量体温
体温异常
专车送到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
排除疑似
疑似病例
排除疑似
留院治疗 上报市政府、省教育厅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
场所全面消毒 安排停课
留院治疗 上报市政府、省教育厅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
场所全面消毒
确诊病例
谢谢观看
三、紧急情况处置
教职员工出现疑似症状
•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 定点医院就诊 •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 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
三、紧急情况处置
A
出现疑似病例
B
应当立即向辖区疾病 预防部门报告,并配 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 接触者管理
2、开学之后
6.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 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 少,局部抗体随之减少,病毒便会趁虛而入因 此,要注意防寒防风工作,适时添衣保暖
教师入校疫情防控流程
教师进校
教师进入体温监测通道,工作人员逐一对教师进行体温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最新-2024鲜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最新CATALOGUE 目录•疫情概述与最新动态•个人防护措施与建议•家庭及办公环境防控策略•出行交通安全与健康指南•学校和幼儿园复学准备工作建议•企业复工复产安全与健康管理方案01疫情概述与最新动态我国疫情总体可控,但仍存在局部散发和境外输入风险,需继续保持警惕。
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的推进,疫情有望得到进一步控制。
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疫情反弹,尤其是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
全球及国内疫情形势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断涌现,如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
变异病毒株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针对变异病毒株,需加强病毒监测、防控措施和疫苗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变异病毒株特性与传播途径疫苗接种进展及效果评估全球疫苗接种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实现大规模接种。
我国疫苗接种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覆盖人群不断扩大,接种率稳步提高。
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可显著降低感染率和重症率。
同时,疫苗也有助于减缓病毒传播速度,为疫情防控赢得时间。
02个人防护措施与建议根据脸型大小选择合适的口罩,并确保口罩质量符合标准。
选择合适的口罩正确佩戴口罩及时更换口罩将口罩完全覆盖口鼻,金属条朝上,按压金属条使其贴合鼻梁。
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应更换,污染或潮湿后应立即更换。
030201正确佩戴口罩方法及时更换在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打喷嚏后、餐前便后等情况下,应及时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勤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特别注意指缝、指尖等易忽略部位。
正确洗手在不方便洗手时,可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场所,如公共浴室、影院等。
避免拥挤场所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以降低感染风险。
中小学生预防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手册
中小学生预防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手册一、感染的肺炎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病毒形态类似王冠而得名。
本次发现的被XXX命名为2019(2019-nCov)。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蝙蝠、果子狸、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3.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4.的抵抗力如何?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5.会人传人吗?会。
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看,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6.什么是密切接触者?指14天内曾与病人或疑似病人有过共同生活或事情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砚,同机、同车的搭客等。
7.潜伏期有多长?潜伏期一般3~7天,最短1天,最长不超过14天。
10~14天是一个隔离观察期。
8.感染的肺炎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感染的肺炎患者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9.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时应当怎样办?(1)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纷歧定是感染了冠状病毒,应及时由家长伴随到正轨医疗机构就诊,向医生详细告知个人症状和近期活动情况。
(2)如果发病前14天内曾到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旅行,或发病前14天内接触过来自上述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的聚集发病,应由家长陪同到当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
2022年新版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手册
2022年新版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手册隔离管理篇一、医学观察“14+7”是指什么?“14+7“:通常用于中高风险地区及参照“14+7”健康管理地区的人员。
“7”:7天居家健康观察。
集中隔离的第1、3、7、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观察的第2、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二、哪些人需要集中隔离?1.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其密接的密接;2.入境人员;3.中高风险地区人员;4.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
三、集中隔离人员如何管控?1.一般是在指定场所(如隔离酒店)接受集中隔离管理;2.所有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不允许与其他隔离对象接触,原则上不允许离开隔离房间;3.按照防疫要求,每日早、晚进行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定期采集核酸,并做好房间的日常消毒。
四、居家健康观察人员应做到哪些?1.须“一人一户”,非就医等必要情况不离家外出;2.确需离家外出的,须经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批准,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点对点”前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居家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的区别是什么?居家医学观察(简称居家隔离)指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特殊人群、中风险区域返回人群、出院后的患者和解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所实施的医学健康管理。
居家隔离对环境与设施有一定要求,现场综合评估后达不到条件的,可转为集中医学观察。
居家隔离要求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单独居住,不能外出。
福建实行的居家隔离政策是"一人一户或一家",也就是居家隔离对象和非居家隔离对象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
居家健康监测指在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一种自我健康管理,定期报备健康监测。
居家健康监测的核心是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从对本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出发,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出行,同时避免乘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与避免进入公共场所等人群聚集或空间密闭场所。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第七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第七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9月一、总体要求 (1)二、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 (4)三、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 (15)四、施工作业承包商防控措施 (16)五、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 (18)六、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 (20)七、国际业务防控措施 (21)八、节假日出行防控措施 (26)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本知识 (28)新冠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纳入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传染病管理,具有传播速度快、人传人、物传人、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
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对个人防疫极其重要。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防疫的有效手段。
本指导手册为第七版,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近期多地又相继出现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针对现阶段德尔塔病毒变异株的特点和人群流行特征,为加强对病毒变异株防控管理,对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等最新文件,集团公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第二版修订版》《国际业务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导意见(第三版》等工作要求,结合新冠肺炎传播和扩散的风险将持续存在的现状,对第六版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新、增补,细化了口罩选择及使用要求、健康监测、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清洁消毒和应急处置等措施要求。
第七版指导手册共分八部分162条,分别为总体要求、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施工作业承包商防控措施、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国际业务防控措施以及节假日出行防控措施。
2024年新冠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新冠病毒防控知识培训一、引言自2019年底新冠病毒(COVID-19)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于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然而,全球疫情仍在蔓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疫情防控意识,普及新冠病毒防控知识,本文将就新冠病毒防控知识进行培训。
二、新冠病毒基本知识1.病毒特征:新冠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家族,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2.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密切接触者定义的人员。
3.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
部分病例在潜伏期内即具有传染性。
4.症状: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眼部症状等。
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三、个人防护1.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洗手液。
2.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
4.注意呼吸道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
5.健康监测: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
6.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四、环境卫生与消毒1.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2024版(精选)疫情预防知识ppt课件
目录
• 疫情概述与现状 • 个人防护措施 • 家庭及办公环境防护 • 公共场所安全防护 • 学校及教育机构防控策略 • 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指南 • 总结与展望
01疫情概述与现状源自新型冠状病毒简介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一种由冠状病毒 01 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毒于2019年底在中国武汉首次爆发,随后迅 02 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传染性、高隐蔽性和一定的 03 致死率,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全球及国内疫情形势
01 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反 复爆发的情况。
02 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保 持高度警惕,防止疫情反弹。
06
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指南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方案制定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记录员工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 况和核酸检测结果等信息。
定期开展健康监测
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呼吸 道症状排查等健康监测工作。
加强个人防护
要求员工佩戴口罩、勤洗手、保 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工作场所消毒和通风要求
定期消毒
对办公区域、会议室、食堂等公 共区域进行定期消毒,确保环境
保持社交距离
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至 少1米以上的距离,降低 飞沫传播风险。
做好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 接触眼口鼻等个人防护措 施要到位。
04
公共场所安全防护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事项
佩戴口罩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 口罩,并确保口罩紧密贴合面部。
避免触摸面部
在外出期间,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 子和嘴巴,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调整教学计划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内容一、关于新冠肺炎相关问答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此次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
因为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
2.新冠肺炎由什么引起?由SARSCov2冠状病毒引起,WHO将SARSCov2感染导致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其中多数感染可以导致肺炎,就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
3.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是什么?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4.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5.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6.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是什么?人群普遍易感。
7.什么是飞沫传播?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8.什么是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黏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9.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10.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1)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1.公司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防控体系,制定详细的防控方案,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2.加强员工宣传教育,提高员工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员工健康安全。
3.加强场所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4.做好人员进出管理,实行体温测量、健康申报等措施,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做好隔离、治疗和追踪工作。
5.加强与外部单位和个人的联系管理,避免疫情交叉感染。
二、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1.落实场所卫生管理责任,加强通风、消毒、清洁等工作,确保场所内外环境卫生。
2.减少人员聚集,推广弹性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员工上下班时间,避免交叉感染。
3.实行体温测量、健康申报等措施,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做好隔离、治疗和追踪工作。
4.推广线上会议、远程办公等方式,减少面对面接触。
5.加强办公设备、物资的消毒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三、公共活动场所及设施防控措施1.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2.加强场所人员管理,实行体温测量、健康申报等措施,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做好隔离、治疗和追踪工作。
3.推广无接触服务、线上购物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
4.加强公共设施消毒管理,保证公共设施卫生。
5.加强对公共场所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施工作业承包商防控措施1.施工作业承包商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防控方案,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2.加强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3.实行体温测量、健康申报等措施,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做好隔离、治疗和追踪工作。
4.加强工人防护措施,提供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5.加强工人宣传教育,提高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1.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2.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2024年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一、前言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及全体人民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然而,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提高全民防疫意识,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训目标1.提高参训人员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了解病毒传播途径、潜伏期、临床症状等基本知识。
2.掌握个人防护、手卫生、呼吸道卫生、消毒等防疫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3.增强参训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4.提升参训人员在疫情应对中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防护能力。
三、培训内容1.新冠病毒基本知识(1)病毒来源、分类及特点(2)病毒传播途径、潜伏期及临床症状(3)新冠病毒与流感、普通感冒的区别2.个人防护措施(1)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2)保持手卫生,掌握正确洗手方法(3)呼吸道卫生,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嘴巴(4)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集3.环境消毒与通风(1)家庭、办公场所等环境的消毒方法(2)公共场所的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3)正确使用消毒剂,避免对人体、环境造成危害(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4.疫情防控法律法规与政策(1)我国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2)政府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及要求(3)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法律责任5.心理防护与调适(1)疫情对心理的影响及表现(2)心理防护方法,提高心理应对能力(3)心理援助渠道及资源四、培训方式1.线下培训:组织专家讲座、实操演练、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参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2.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视频授课、在线问答、案例分享等,方便参训人员随时学习。
3.混合式培训:结合线上、线下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培训效果。
五、培训时间及地点1.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批次开展培训。
2.培训地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场所进行培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
03
CATALOGUE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与消毒操作规范
公共场所分类管理要求及责任主体明确
公共场所分类
根据人流量、密闭程度、功能用 途等因素,将公共场所分为高风
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类。
管理要求
高风险场所应严格限制人员进入, 中风险场所要加强人员管理,低风 险场所要做好常态化防控。
责任主体
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是疫情防 控的责任主体,应制定应急预案, 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使用空调时需注意
定期对空调进行清洗消毒,确保空气质量。
减少员工聚集和集体活动安排
减少员工聚集
尽量避免组织大型会议、集体活动等人员聚集性活动,鼓励采用 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
分散就餐
鼓励员工自带餐具,分时段、分区域就餐,避免人员密集。
保持社交距离
员工健康监测和排查机制建立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记录员工每日健康状况,包括体温、呼吸道症状等。
实行健康状况报告制度
要求员工定期报告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加强员工排查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全面健康排查,了解其近期旅行史、接触史等。
工作场所消毒和通风换气要求
加强工作场所清洁消毒
定期对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 境整洁卫生。
垃圾处理
01
公共场所产生的垃圾应及时分类收集、清运和处理,避免垃圾
堆积和污染环境。
污水处理
02
公共场所产生的污水应经过严格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病毒通
过污水传播。
个人防护
03
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
疫情防控知识
疫情防控知识5)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禽鸟等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6)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7)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如定时通风、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三、社区防控9.社区防控应该做哪些工作?1)加强对小区、村庄、学校等场所的消毒工作;2)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和管理;3)加强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4)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填写健康信息等;5)对有疑似症状的人员及时转诊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四、心理疏导10.疫情期间应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1)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定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2)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恐慌;3)保持社交网络,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4)避免过度沉迷于疫情信息,正确对待疫情;5)如有需要,可以咨询专业心理医生获取帮助和支持。
1.增强身体免疫力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配合医生开展调查。
2.在工作期间,建议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和过量运动,以免影响身体免疫力。
不要去健身房等公共场所锻炼身体。
3.在消毒方面,可以使用免洗式手部消毒凝胶,含有医用酒精的消毒液,或84消毒液。
使用时尽量戴手套,避免接触到污染或潮湿的物品。
4.在上班途中,教职工应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并与车上人员保持距离。
5.回到家中后,应及时洗手消毒,使用消毒湿巾或含有医用酒精的液体擦拭手机和钥匙。
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6.对于教职工的返校返岗和境外人员的管理,学校应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和必要的居家隔离观察,确保身体健康,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境外人员返校后,应进行14天集中隔离,以杜绝境外输入性疫情风险。
7.对于外籍师生,学校应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管理,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解读pdf版(可打印)
第二切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有的是通过唾液分泌物,有的是通过空气呼吸道这些来传播,还有的是通过接 触传。每种病都有它的不同的传播途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那些病都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传播的,尽量在它的传播途径 上面切断。比如一些有艾滋病的病人,我们都知道艾滋病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或者是母婴传播,所以尽量避免这些方 式让自己感染艾滋病。 第三保护易感人群。所谓的易感人群就是抵抗力低下的。比如在冬天流感爆发时期,一般抵抗力低下或者是婴幼儿就比 较容易受感染。那个时候我们出门在外的时候尽量戴口罩,对于那些抵抗力差的人就尽量不要去那些公众的场所了。 传染病防御措施 (一)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饮食 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1)水与食物传播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 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 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 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主要表现】: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超过 38℃,可伴有畏寒、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 一般无鼻塞、流涕,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或呼吸困难。 【传播途径】:主要与病人近距离接触而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的痰、气管分泌物、粪便或被其污染的物品传播。 【预防方法】:生活、工作场所保持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 接触。 2、流行性感冒 【主要表现】: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酸痛,体质较弱的患者如老人、儿童可出现肺炎,剧烈咳嗽,呼 吸急促。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
应急管理部机关单位内部参考手册(电子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应急总医院2023年1月27日一、工作区域防护知识1、上班途中如何做2、入楼工作如何做3、入室办公如何做4、参加会议如何做5、食堂进餐如何做6、下班路上如何做7、公务采购如何做8、工间运动如何做9、公共区域如何做10、公务出行如何做11、后勤人员如何做12、公务来访如何做13、传阅文件如何做14、电话消毒如何做15、空调消毒如何做16、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二、个人防护知识(一)洗手篇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3、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二)口罩篇1、口罩该怎么选?2、正确使用口罩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三、居家防护知识1、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3、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4、到生鲜市场采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5、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建议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4、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5、什么是飞沫传播?6、什么是接触传播?7、什么是密切接触者?8、对密切接触者注意9、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11、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1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五、就医流程1、何时就医2、就医时注意事项一、工作区域防护知识1、上班途中如何做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
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如何做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
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